國中語文主題閲讀教學

來源:文萃谷 1.28W

如今,新課程改革在教育界已是大趨勢,為了適應新的教育教學形勢,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主題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接下來小編蒐集了國中語文主題閲讀教學,歡迎查看。

國中語文主題閲讀教學

  國中語文主題閲讀教學一

摘 要:

主題閲讀可以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拓展,並通過短時間內的大量閲讀,將某一主題思想進行不斷延伸,讓學生更全面、多角度、更深入地理解主題思想。淺析了國中語文主題閲讀的教學,探討了主題閲讀的優越性和重要性及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教學原則。

關鍵詞:

國中語文;主題閲讀;教學方法

主題閲讀是針對不同文章而具有同一主題的閲讀方式,要求讀者在規定時間內閲讀大量同一主題的書籍。這種方式能夠很好地避免零散閲讀造成的知識遺忘、思考重複的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推廣主題閲讀的教學方式,能更好地讓學生形成有效的整體閲讀框架,也有利於學生將實用性的書籍用到實際生活和學習中。

一、主題閲讀的步驟

在國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主題閲讀。以主題“愛是一種責任”來舉例説明。愛是生命的傳承,對父母盡孝、對國家盡忠都是愛的體現。

1.找到相關的章節

首先要列舉出哪些書本或者文章是與主題相關的,並列出一張詳盡的書單,目標就是找出這些文章中與主題相關的章節。確定好了主題“愛是一種責任”後,需要列舉出相關的文章《生命不僅屬於自己》《我愛故我在》《愛心是等值的》等,並從中找出相關段落。

2.與作者達成共識

主題閲讀是要幫助我們瞭解這一系列文章的內涵,將一些相同的詞彙列舉出來,並與作者達成共識,用你自己的方式和語言去續寫你的一篇主題文章。在“愛是一種責任”主題中,找到了呵護你的成才、應盡的責任、快樂、生命的延續等一些關鍵詞,從而與作者達成一種無形的共識。

3.理清文章主旨

首先要建立一個不變的文章主旨,並列出一些需要去解答的問題,在文章中找出答案,讓作者去回答這些問題,理清思路。例如,在主題閲讀“愛是一種責任”時,需要了解,愛怎樣成為一種責任?愛是怎樣的一種責任?然後帶着問題去文章中找出答案,由作者來幫助解答這些問題。

4.劃分議題

在每篇文章中作者回答你的問題時都有或多或少的主管成分在裏面,這就要求劃分議題,不要弄亂問題的真正含義。在出現有爭議的回答時,不妨自己將議題劃分清楚,以便讓自己更好地去理解。

5.歸納討論

經過上述步驟以後,最後一步也是最最重要的一步,要求你去對整個主題閲讀後進行歸納總結並加以討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檢驗主題閲讀的質量和效果。愛是一種責任,需要承擔愛的同時更多地去承擔責任,盡孝父母,盡忠國家,這不僅僅是愛的表現,也是對父母和對國家的責任。

二、主題閲讀教學的重要性

1.主題閲讀教學對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語文是培養母語最重要的方式,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需要學生去學好母語、繼承和發揚母語,主題閲讀是語文閲讀的昇華,它可以在短時間內閲讀大量的文章,並能抓住文章的主要思想。學生可以有條理地歸納總結出圍繞主題思想的文章脈絡,這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鑑賞能力和文學素養。學生通過選取文章,提取關鍵詞也可以鍛鍊他們提取重點的能力培養,在以後學習和生活中提高了化難為易的本領。

2.主題閲讀是新課標的重要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抓住課本中的主題,並要求學生在課外讀本中找出具有相同主題的文章。這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也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教師在整個主題閲讀中需要把握好主線,適當地進行指導學生。這種教學方式也提高了教學質量,培養了學生閲讀的興趣,特別對一些難懂的經典閲讀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是教學的目的,主題閲讀在教學過程中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一個值得推廣和借鑑的國中語文教學方式。

3.國中階段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最關鍵的一個階段,也是一個人學習過程中承上啟下的階段

從國中開始,學生的認知水平、智力水平都已經發育完全,在此時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必將受益終生。在主題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讓學生在主題閲讀的教學中做到與作者心心相惜,有心靈的交流,驅使他們體悟文學和文字的內涵。

三、主題閲讀的教學原則

教學都有原則性。國中語文教學也不例外,同樣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只有在原則上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更好地促進學生主題閲讀能力的提升,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精讀原則

在國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活動需要做到對文章的細緻閲讀,這在國中語文主題教學應用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既要聯繫實際,更要緊盯課本,在閲讀過程中還要教師能夠細緻地品味文字、模擬情景和挖掘思想。只有不斷地對國中語文進行反覆品味、模擬和挖掘,才能讓學生感受到主題教學的優越性。

2.多角度思考原則

在主題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不能產生定式思維,要從多角度進行文章解讀,從多角度思考文章的主題,讓學生能夠在發散思維中學習語文。在多角度思考主題中,首先必須立足於文本,以文本為中心,積極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不被表明現象所迷惑,積極探討,積極思考。最後,要把握正確的價值取向,引導學生具有正確的價值觀,結合文本,在主題教學中,要發掘出文章中正確的價值觀,學生要從主題教學的過程中學習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引導學生走正確的價值路線。

3.總結歸納原則

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裏既能傳授更多的知識,又要保證很好的課堂效率,這就需要教師在主題教學過程中對語文文章內容進行歸納總結,要提煉出概括性強的主題思想,同時需要教師結合自身的教學大綱,把握教學目標,選擇合理科學的內容加以歸納總結,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機整體。例如,在“愛是一種責任”的主題教學中,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主題教學中來,讓他們收集、分析並加以討論文章,讓學生感受其中愛的責任心,這對學生來説也是一種成長和收穫。

4.創新原則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學生需要掌握創新性閲讀能力,並提出了擁有多角度、多創新的閲讀方式。創新是時代的主題,在國中教學過程中同樣需要有創新精神。不僅學生要有,教師同樣需要擁有。每一篇具有深度的文章,在深層意藴表達上都不會很直白,這就需要教師指導學生擁有創造性的思維去解讀文章,去閲讀。在主題教學的國中語文教學思想下,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造能力,就要去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發散思維,這是創新的基礎和有效方法。

國中語文主題閲讀教學是一個整體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只有教與學有機地形成一個整體,就有利於主題教學方式的正確實施。教師要遵循精讀、多角度思考、總結歸納和創新四大原則,在語文主題教學的五個步驟下,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在語文主題閲讀中發散思維、激發想象力。教師也要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學生做得好的地方要鼓勵並加以讚揚,做得不夠好的地方要適時地提出修改意見,找出問題的所在並及時解決。

同時,國中語文主題閲讀教學也是新課改的要求,通過培養主題閲讀教學方式,將國中語文的內涵充分挖掘,建立學生良好的閲讀興趣,構築學生終身閲讀的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國中語文主題閲讀教學二

[摘要]

閲讀教學是形成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基礎,是訓練學生表達能力重的要途徑。通過閲讀訓練,可以使學生養成讀書的習慣,具有適應社會生活需要的閲讀本領。閲讀教學除了具有進行閲讀指導、閲讀訓練的職能外,還兼具汲取、豐富知識,掌握讀書方法,培養認識能力,開發智力,陶冶情操,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寫作水平的功能,是一種綜合性的訓練。隨着閲讀課文在語文教學中比重的加大,如何搞好國中語文閲讀教學,受到眾多語文教師的高度關注。如何提高閲讀教學的質量?如何使閲讀教學更科學、更有效?

[關鍵詞]

國中語文、閲讀教學

1 創設良好氛圍,注重學生感受

傳統的閲讀教學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追求共性,忽視個性,強調統一,迴避差異,出現了教參為教師導讀,教師為學生導讀,基本上把教參視為唯一標準的現象。所以,要使語文新課程閲讀理念付之於教學實踐,必須營造師生平等、民主、開放的課堂氣氛,淡化教參、教師的權威意識,尊重學生獨立思考的結果,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分享彼此思考體驗觀念、實現教學相長的互動過程。在具體實施策略上應注意以下兩點:

1.1 提問設計要有開放的意識。在開課之初,教師習慣於設計一兩個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閲讀。這裏,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性、思維的差異,設計具有開放性的提問,給學生更多表達自己看法的機會和更自由的思維空間。

1.2 教師及時介入,引領、促進及提升。民主、開放的課堂,並不等於課堂是放任自由的,是天馬行空的,甚至是一盤散沙的。一堂課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對放與收的尺度的把握。在閲讀教學中,教師要懂得在細心聆聽學生對文本的感受與見解的同時要及時介入,善於評價、總結、拓展、補充、提升,不能整節課都讓學生説了算,因為雖然學生對文本有自己的感受、體會,但對文本的理解是不同層次的,甚至是膚淺的'。

2 根據學生身心特點,提倡個性化閲讀

《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確實如課標中所説得那樣,我們面對的學生存在很大的差異。有的學生基礎太差,字認不全,句讀不懂.更不用説理解文意了;有的學生可能讀完文本之後就能從文中提取信息,從整體上感知文意;更可能有一些能力超強者能從語言、內容、結構、寫法上賞析評價文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指導自己的寫作。所以我們在閲讀教學中不應忽視學生的這種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要因生制宜。讓能力較差不知從何讀起的同學,能做到對文本進行以認讀為起點的理解性閲讀;能捕捉信息、整體感知的同學做到以質疑為核心的研究性閲讀;能賞析評價的同學做到以借鑑為目的的欣賞性閲讀。

當然我們在閲讀教學中還應做到因文制宜。首先我們要注意選擇那些有思想性、文學性,並適合學生閲讀的美文。之後還要根據文本特點區別對待,一定要改掉以應試為目的的架空分析式閲讀模式。只適合讀後作為材料積累的文章就堅決不能做無味的問題分析,可讓學生多讀幾遍,整理記憶;思想深刻,理解較難的文章就要引導學生“鑽”進文本,汲取精華;行文規範性強的文章就不要忽視閲讀與寫作的結合……總之,我力求讓學生讀每篇文章都有收穫。創造靈活多樣,不拘一格,講究實效的閲讀教學過程與方法。

3 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閲讀習慣

這可以説是提高學生閲讀教學質量的關鍵。我們知道,學生的閲讀本身具有一種自我生成的內在機制。在閲讀過程中,學生與學生、文本與生活之間實現着多維度的融通,並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認識偏見得以克服,產生新的視野;隨着閲讀的深入,往往會產生出更加深邃的、新穎的、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的思維火花。但這樣思維常常只是混合、精疏、零碎而飄忽的,還不能算是閲讀者自己的東西,必須經過自己的重新篩選、組織,“用自己語言敍述――那種知識,思想方可算是你的了。”否則,一切書籍的閲讀、一切思考、一切感想,都有可能成為過眼雲煙。因此,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隨時記錄下“智慧的火花”,寫下閲讀內容的提要、體會、報告等等。還要在這方面做出表率,最好能定時在閲讀的內容、感想等方面與學生進行及時的交流、切磋。這樣,學生的閲讀不但能及時得到教師的幫助、指點,而且他們能及時體驗發現的快樂,創造的快樂。充分感受到閲讀積累對於自身提高的作用,從而長久地保持閲讀興趣,形成良好的習慣。

4 在閲讀中成長,在閲讀中進步

閲讀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在閲讀中自然而然地增厚語文功底,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感悟形成一種無形的積累。這種無形積累是閲讀經歷的初級階段,能對學生的人格、各方面修養起着良好的薰陶作用。但這種隨意性、消遣性的積累,較難快速地深入學生的大腦,並通過大腦分析理解吸引力,化為自己的知識。閲讀主體在博覽羣書之時,也要精讀與略讀相結合,動筆摘抄自己所欣賞的,所需要的語段,學習領悟作者的思想與審美情趣;歸類收集文字信息,充實自己的寫作資源;積累古今中外的經典故事,拓寬自己的文化涵養和儲備自己的口語交際材料。學生在寫作實踐與閲讀結合過程中,因為閲讀有形與無形的積累,培養了良好的語感,儲存着較豐富的寫作素材,往往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總之,作為新世紀的語文教師,只有深刻領會和把握當今語文課程改革中所倡導的現代教學理念的內涵,並用以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在教學活動中,重視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觀參與學習,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