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觀後感合集15篇

來源:文萃谷 1.01W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海上鋼琴師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合集15篇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

海上鋼琴師在海上出生;也在海上結束了他的生命;

一天他突然想要去到陸地上;可當他走到鐵梯的中間;他停下了腳步;然後回到了船上;

他説:陸地上的路太多了,我不知道該走哪一條,你看到那數不清的街道嗎?如何只選擇其中一條去走 ,一個共渡一生的女人,一幢屬於自己的屋子,一種生與死的方式。 你甚至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盡頭 ,一想到這個,難道不會害怕、會崩潰嗎 ?那架鋼琴太大;我無法彈奏。

他到底在説什麼鬼?

首先,會不會真的有人有這樣的想法,做這樣的決定,甚至是有這樣的經歷?

在這地球上存在過的人的數量,從古至今可能已經比我們能看得到的星星還要多,存在過什麼樣的人一定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力。

但是,也不一定説明像鋼琴師這類人就是極少數,他的人生經歷可能罕見,但與他相同的對生死的選擇並不稀少—因為迷茫而選擇結束生命。這樣的選擇從古至今都不稀少。

鋼琴師説出的迷惑説不定是大多數在這個星球上生存過的和正在生存的人都迷惑過或正在迷惑中。

曾經沒有生活閲歷的我多次對自己説,那隻不過是一個故事而已,導演只是為了拍一部戲,講一個故事,再把它拿來賣錢而已。但是隱約中感覺,這並不能説服我自己,其中一定還有什麼我不能理解。現在看來,從前是真的太年輕,活得太少。其實鋼琴師説的正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伴侶,房子,怎麼活,怎麼死,而導演也正是想討論活法和死法。

面對陌生的真實世界,鋼琴師選擇讓生命隨輪船一起消失在海上。

以世俗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來看,鋼琴師的態度是消極的,所有輕生的人都是消極的,如果我們要把”消極”這個概念解釋給小孩子聽,我們還會説:就是不好的。

我不能肯定地説生活有沒有正確的生活和錯誤的生活;好的和不好的。

但是我們是有相對的自由選擇生活的方式,我認為鋼琴師也只是選擇了自己的方式:如果輪船可以一直存在,那我願意一直呆在這船上彈鋼琴,在我喜歡的地方,做我喜歡的事情,既然不能了,那麼我覺得這輩子也活得差不多了,就這麼結束也挺好。我猜鋼琴師就是這麼想的。

導演和小説家的確只是在講故事,但正如美國劇作家羅伯特?麥基所説:故事是生活的比喻。人之所以要用到比喻,是為了讓一件複雜的事物更易於理解而用一種更簡化和更具象的方式來表達。

鋼琴師的故事是一個比喻,鋼琴師人物本身也是一個比喻,比喻的是那些因不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而選擇結束生命的那些人。

在鋼琴師從舷梯上回到船艙中的鋼琴旁時,觀眾已經知道了結局,但是導演還是讓鏡頭對準鋼琴師久久不離開,他彈鋼琴時的表情,他的手,他的琴鍵。這正是導演在向那些主動選擇自己生命的結束方式的人表達理解和致敬!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2

《海上鋼琴師》已經看完好幾天了,但心裏卻一直惦記着,要寫點兒什麼。很喜歡這部電影,甚至為之落淚動容。它沒有悽愴的愛情,沒有戰爭,似乎沒有一切應該讓人落淚的東西,但我卻還是落淚了,雖然它沒有一切看似噱頭的鏡頭,但編劇卻用他的筆觸,觸動了我內心深處多年來從未曾消失的感受。遇見知音而落淚,因為有人瞭解自己的內心而落淚,這,就是我看完這部電影后的最大感受。

不必去考究生活裏到底有沒有這樣空穴來風的名為1900的人,甚至空穴來風的就成為了鋼琴家,這個不重要,邏輯和理智不必總是存在於人們的生活裏,至少我一直這麼認為。人們會因為理智和邏輯生活得更好,但卻因為感情才會生活得更有趣。

1900生於一艘船,死於同一艘船。他用他的方式,看待這人生。看待陸地與海洋。重要的是,他用他自己的方式,生活着。他有一個一觸及到的夢,但他卻從不去觸摸。電影裏,也許導演讀出的含義是,1900覺得陸地是他無法演奏的鋼琴。所以,他拒絕登錄。他只想彈奏他能控制的海上的鋼琴,而不想去觸及那阡陌縱橫的陸地之琴。但我卻覺得,除此之外,編劇還有另外的想法。

我們這些人,誰又不是1900呢?不同的是,電影裏的人,是生活在船上。而我們,生活在陸地上。我們莫名的來到世界上,總有一天,還要莫名的離開。我們生活在這個縱橫捭闔的世界裏,世界很大,我們的領地卻很小。我們盡職盡責,戰戰兢兢。我們居安思危,謹慎從事。為人子時,做乖孩子;為人父母時,設身處地為孩子着想;剩餘的一點,我們要奉獻給自己的工作。我們的一生,就在這樣的幾個角色裏,分別度過不同的幸福和努力的時光。我們遵守家規,校規,公司規矩;然後,我們要求孩子重複一樣的道路,周而復始,萬變不離其中。

我就是這其中一員,這一切,並非埋怨。只是陳述。但我會問自己,如何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事實是,我從來未曾想清晰過,到底我想要的,是什麼。因為時間變了,我也變了,我們想要的,也跟着變了。我想也想不清,所以我就永遠的繼續的想。在未知的思緒裏,有一點我卻很清晰,我一直有個願望,或者説,是一個美麗的夢。如果我們都無法真的過上自己覺得最美麗的生活,那麼,我要把它存放在我思想的角落裏,或者有一天,通過文字去實現,通過一本書,一本哪怕是耗盡我心血的書,把我所有的美麗願望,編織在其中。1900用鋼琴演奏他所有的思緒。而我,一直曾經希望,能用文字,寄託自己所有的夢想。所以,當我看到1900能終生都堅持自己的一個想法時,禁不住為之流淚。那近在天邊的大陸,那個有着他心愛的人的大陸,他永遠只是去想象和回憶。他犧牲了一些東西,成全他的一些夢想。而捨不得犧牲的我們這些陸地人,自然沒有成全之事。

《海上鋼琴師》,讓我想到自己多年來存放心底,卻從未去登錄的地方。如何付出和努力?如何放棄才能成全?終究有一天,時間會給出答案。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3

小號手慢慢地講述着1900的故事,清新歡脱的樂音掙脱了唱片的裂痕,消散在寒冬的蕭條中。

1900年,一名被發現遺棄在弗吉尼亞號頭等艙鋼琴上的嬰兒從小就生活在海上,並逐漸成長為一名以海為家的天才鋼琴家,最終死於海底。

他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自學成才。他在年輕時成名了。他永遠不會忘記這首歌。在一舉擊敗搖滾大師之後,他的名聲更大了。人們都知道,當這樣一個天才來到陸地上時,他將是音樂界最炙手可熱的人物,也是最耀眼的新星。每個人都在勸説他下船。只要你走下舷梯,那只是幾步。他沒有迴應。我不禁想知道,那些出生在船上長在船上,每年往返大陸不少於一百次的人是否渴望陸地?

當他和他的小手並排躺在煤堆上時,他説他曾經躺在舷窗上,看着人們在新奧爾良冬天逐漸消失在乳白色的薄霧中,那些人變得朦朧,直到他消失在街道上。我認為,他渴望穩定的土地,至少,曾經渴望過。

他還收拾好自己的衣服,從甲板上走下來,想着那個女孩,但在中途,他停了下來。他面前是陸地、星羅棋佈的街道和小巷,工業化中滾滾的煙霧和遙遠的灰色天空。他站在舷梯上,凝視着這片土地。很長一段時間,他轉過身,摘下禮帽,把它扔了出去,他回到了甲板上。在他的頭上,有一隻海鷗在無邊的藍色中掠過。

起初,我把他的行為理解為恐懼。他在逃避內心的恐懼。直到電影的結尾,他才敢踏這片土地。他説:我愛一個女人,住一個房間,買一塊地,看一個場景,走一條死路。選擇太多了。我不知道該做什麼,沒有盡頭,沒有盡頭。我意識到他可能在追求自由。自由不在於他所在的地方有多廣闊,而在於他內心是否有地方讓自己真正安寧,而海洋和音樂是他的地方。雖然土地很大,但它不是他的目的地。

後來,小號手發現了1900年隱藏在廢船,談論為什麼不下船,他説,陸地對我來説是一艘太大的船,是一個美麗的女人,一個太長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種我不能創造的音樂。我永遠不會放棄這艘船,但幸運的是,我可以放棄我的生活。

他坐在溝邊,手指搖擺着,彈着看不見的鋼琴,嘴角揚起笑容,揚起了他的固執,弗吉尼亞號即將爆炸。

1900年涵蓋了太多的浪漫和感情,內心的堅持,遠離世界的和平,簡單的人性,自由和孤獨的靈魂,這些烏托邦式的感情,在我們的現實中,似乎是一種奢侈,遙不可及。這些東西,正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最基本的東西,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1900年的心中。

盧梭説:人們生來就是自由的,但他們到處都在鎖鏈中。1900年掙脱枷鎖,勇敢地衝向大海。他堅持一種普通人可以理解的自由,但他只能從遠處看。是的,有些自由不是為了實現,而是為了記住。它給我們的生活留下了一個向上的方向。在路上低頭後,我們可以保持一些向上傾斜的可能性。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4

我寧可捨棄自已的生命,也不願意在一個找不到盡頭的世界生活,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來,不是因為我能見,而是我所不能見這是我看完意大利電影《海上鋼琴師》後,記得最清楚的一段對白。

這部電影導演通過主角馬克斯回憶展開,用現實與理想交匯,靈魂與慾望的交織演繹一部鋼琴師1900充滿神話的傳奇一生,讓人震憾。 一九零零年,新世紀第一年的第一個月。郵輪弗吉尼亞號載着熙熙攘攘的歡呼人羣在紐約港靠岸。在夢想的鼓動下黑壓壓的人流湧下船,迎接充滿可能性的美好未來。喧囂過後,船上除了船員所剩無幾。於是偷偷跑到餐廳搜索富人遺落下的貴重物品時卻在鋼琴架上發現一個漂亮的嬰兒,他收留了這個孩子,並起名叫丹尼博德曼T·D·雷蒙1900,1900這個名字是為紀念這孩子在新世紀的第一天被他收養。故事從這裏開始,並沒有什麼出其不意的地方,然而,當添煤工人Danny Boodman在一次意外的風暴中喪生之後,8歲的1900卻意外地走一個音樂天堂彈奏了動人心絃的音樂弦律從此,1900展開了在海上彈奏鋼琴的旅程,生命便從此定格於這艘油輪無法改變。

我在欣賞這部影片的過程中心中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震憾中產生迷茫,這不僅是鋼琴天才無師自通而細緻優雅,瀟灑飄逸又深情動人還帶些許傷感的音樂的律,更重要的是他人生的演繹給我的震憾:人該怎麼活着才算是有意義的生命?人一生到底該留下點什麼? 《海上鋼琴師》中的1900,一個沒有親人、沒有户籍和國籍的天才鋼琴師一直在海上飄泊,對人世間的誘惑,功名利碌,他都視若無睹。即使那一眼就能讓他魂牽夢縈的舷窗外移動的少女的倩影,他也是讓畢生之愛凝聚在瞬息,即使是最知己的朋友馬克斯用他那最動聽的弦律換起他走向世界,尋找高雅而富貴的人生,但也沒能讓他走出一個自己獨有的空間那個將被爆破的油輪。他的生命中只有鋼琴、遊船和大海,他在滾滾浪濤中享受的是平穩與寧靜,直到最後他還是選擇和這舶船一同走向天堂。他的生命中沒有物質欲,但他的生命充實,自由、快樂、單純,他為他自己的信念活着直到他死去。

看完這片子,我的腦海湧現出很多的盲點,想理理不清,想道道不明,只是深深感覺到這就是人性,這就是一個沒有經過洗禮與塑造的靈魂,一個純自然,純靈魂的生命個體。這部影片給人們提供了很多值得思考的生命的命題:人的一生該怎麼活着,怎麼活才算活出了生命的意義。

我們應該怎麼去尊重人性,有着不同生活經歷的人,經歷着不同教育影響的人,生活在不同國界的人活着,我們需要什麼?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5

一個人,沒爸爸媽媽,沒名字,沒任何能證明他存在的法律文件。他在嬰兒時期被遺棄在一條叫“維珍尼亞號”的蒸汽船上,然後一生在船上度過,不曾踏上過陸地一步。他的職業是“維珍尼亞號”上的鋼琴師。當“維珍尼亞號”廢棄的時候,好友前來的勸解未能改變他與船共存亡,同船一塊在海面上毀滅的決定。記錄了他曾活在這個世界的唯一痕跡,是一張他彈奏的唱片模版。當然,唱片中的琴聲絕大部分人聽不到,即便聽到也不知曉琴聲的另一邊是哪個。

音樂,是一門國際通用的語言,不需要講解,就能打動大家的心絃。與生俱來的天分,造就了這位海上鋼琴師。他是一位天才,一位在鋼琴範圍才華橫溢的天才。而一場震耳欲聾的爆炸場面,不只讓大家震撼和深感遺憾,也使世界失去了一份奇蹟。天妒英才,用在這位海上鋼琴師的身上,我不知曉適合與否?但大家總説上帝是公平的,他拿走你些什麼,總會還給你些什麼,就當關上了一扇門時,他總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這樣看來,上帝也是方圓有度的。

國小的時候,大家的老師就告訴大家“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分。”目前看來,這好像是一個善意的謊話。偉大的創造家愛迪生曾説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想法,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想法非常重要,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還要要緊。”到今天為止,大家可以十分確定大家都還不是天才!大家沒如這位海上鋼琴師般的天分,但非常慶幸的是大家有一個完善的身心。“鍵盤有始有終,你確切知曉88個鍵就在那兒,錯不了。它並非無限的,而音樂,才是無限的。你能在鍵盤上表現的音樂是無限的,我喜歡如此,我能輕鬆應付!”他喜歡做他能輕鬆應付的事,他感覺陸地上的太多的未知他沒辦法應付,會使他崩潰。他選擇了怯步,停下的踏向陸地的節奏,為心靈加上了一把枷鎖。回憶一下,愛迪生為人類開啟電燈年代做了多少次的嘗試!生命因嘗試而勇敢,生活因嘗試而愈加富有意義。這位鋼琴師沒讓音樂離開他的身邊,未可以用我們的琴音點亮其他人的世界。假如多一點嘗試,多一份勇敢,或許他就會發現一個不同的自己,不同的世界。

一聲轟響,巨大的火花在海上開放,他攜帶他尚未奏完的樂曲飛昇至天堂。故事到此完結了,但大家生活還在繼續。疲憊的奔波於這個紙醉金迷物慾橫流的世界,拷問自己靈魂的深處,大家為了什麼而活,大家如何活,又是什麼支撐着自己,大家是不是能像這位鋼琴師做到忠於我們的價值觀,不被利益所左右呢?雖然非常遺憾,但不能不説,這是一位值得尊敬得藝術家,他有着真的藝術家所擁有些高貴的自尊。

生活最大的悲劇莫過於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放棄了不該放棄的。或堅持,或放棄,如當大家取捨有道,則常足!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6

終於都看了這部電影。電影有為人增加煩惱和減輕煩惱之分。而這確實是一部令我煩惱,令我思考了很多令人煩惱的問題的電影。

海上鋼琴師1900沒有出生證明,不知道親生父母是誰,也許他本不屬於這個世界,他是一隻落入凡間的天使。他有最清澈的眼神,最清澈的琴音,最清澈的心。1900的一生大概註定在弗吉尼亞號上度過,現實世界註定容不下這份如此徹底的清澈!隨着炸藥爆炸的一聲巨響,本世界最偉大的鋼琴師結束了他的一生,不,他只是回家罷了,除了這個純真得像孩子一樣的人以外,還有誰能樂呵呵地想象自己在天堂裏用兩隻右臂彈琴的景象呢?

曾經認為1900的不肯下船是一種軟弱和對現實世界的恐懼,然而,其實這是一種對藝術的純潔性的堅持。1900對名利的不屑達到了一種極端的程度,他從不為虛名彈奏哪怕一個音符。其實他都知道,站在樓梯上的那刻,他看不到自己的音樂的存在,他知道一旦離開了這條船,他就再也不是那個天真爛漫的1900,他就再也彈不出那直面靈魂的琴音了!

誠然,對純真的堅持是一種高貴的品質,然而這極端的浪漫主義只能是一幕悲劇。那份倔強的清高,那顆不肯向世俗低頭的心,在這個世界裏只會落得一個不知好歹的罵名。真是個可悲的世界啊,最美妙,最純潔的琴聲偏偏沒有容身之處,這不是1900的悲劇,這是時代的悲劇。“嘭”的一聲,這來自天堂的烏托邦也隨着破舊的弗吉尼亞號灰飛煙滅。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説,藝術是人類在滿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之後的需求。從本質上來説,脱離了現實的藝術就像沒有腳的小鳥,像沒有根的鮮花一樣,難以生存。在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不可調和的矛盾之中,1900也一定要死去,精神上,或者肉體上。他選擇了以身體上的死亡來保持精神上的永生。

片中的另一個重要角色——吹小號的胖子,他正是大多數人的寫照:藝術只是他謀生的工具,為了錢為了維持生活可以賣掉陪伴了自己多年的康恩牌小號。如果説低價出售小號是一次向現實的屈服,那麼樂器店老闆把小號送還胖子則是一次藝術的勝利迴歸。

沙翁真的很偉大,我發覺很多東西最終都歸結到同一個問題上:Tobeornottobe,that'saquestion。我們都是遊蕩在夢與現實之間的孤魂,我們並不知道到底哪裏才是歸宿。太理想的不是人,太現實的也不是個人,但沒有人會欣賞像胖子一樣的平凡人,就像胖子把與1900一起在船上度過的時光視作此生最珍貴的回憶而不是其它平凡的生活一樣。每個人心目中都有着對浪漫的嚮往,但是同時又不能避免地具有現實的一面,我們的心中只有那永無休止的搏弈而沒有勝負。

雖然1900是個飽受爭議的角色,但是請記住,他只是一個角色,這也只是一場電影,導演給我們的一場浪漫的夢,而已。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7

我是深夜一口氣看完這部片子的。海上鋼琴師所在的郵輪,就像是一座移動的海上孤島長期漂泊在大海之中,只有靠岸時離大陸才近在咫尺,人們之所以選擇這座孤島之旅,多半是慕名而來親身感受這位鋼琴大師傑出表演,按理説他應該有一大羣粉絲和知音的,但命運對他確實不公,他就像貝多芬一樣一生追求他的音樂夢想,卻不為名利所動,當他被迫應戰贏了大陸一位目空一切的所謂鋼琴家,博得了在場所有人目瞪口呆的驚歎和經久不息的掌聲同時,卻沒有遇上一位真正的伯樂和知音,而有的只是為了複製他作品的資本逐利者,其實藝術是無價的,是完全不能用金錢衡量的,他為什麼一刻都不離開這艘船,在他眼裏大陸就是名利場,只有他的孤島才是塊淨土,才是他施展才華的地方,他不是怕充滿誘惑的城市街道無邊無際,而關鍵是他在這座孤島奮鬥的幾十年中居然沒有遇上一位真愛自己的紅顏知己,這就是男人在成功以前的悲哀,但等到自己功成名就之時,更不可能找到一位真心愛自己的愛人,不是嗎?當今這個現實世界像這類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這不禁讓人想起《向日葵》作者大畫家梵高悽美的愛情故事:1853年3月30日,荷蘭鹿特丹市的一對牧師夫婦生下了他們的長子梵高,一位神祕的預言家對尚是嬰兒的梵高説出了可怕的預言:你會到巴黎,英格蘭,當店員,當教師;你會戀愛,遭到拒絕,成為傳教士,再戀愛,再遭到拒絕,成為藝術家,你會和姬女結合畫800幅畫,在普羅旺斯變瘋,37歲時自殺,你一生只賣出一幅畫……事實真的如這位預言家説的那樣,從小孤僻寡言的梵高只有小他四歲的弟弟提奧做朋友,長大後做過傳教士,畫商,教師,足跡遍佈歐洲的許多地方,感情生活非常不順,連着向三個女人求愛,遭到三次殘酷的拒絕。被拒絕後的他再也不相信還有誰會追求自己這樣窮困潦倒的瘋子,居然拒絕了一位莊園主的女兒的瘋狂追求,最終雙雙變成了真的瘋子,真是讓人扼腕歎息命運對他的不公,他死時很年輕和徐志摩一樣都是37歲,但他們都給世人留下了許多偉大的經典作品。

這同樣不禁讓人想起為了崇高理想而奮鬥且多次與愛情擦肩而過的保爾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當他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説: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人應當趕緊的充分的生活,因為意外的疾病和悲慘的事故隨時都可能結束他的生命。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8

故事得從一艘名為弗吉尼亞號的輪船開始。一位在船上工作的黑人技師,偶然在鋼琴架上發現一位被遺棄的嬰兒,黑人技師收養了他,併為他起名:1900。後來,黑人技師意外死去,1900就一直生活在這艘船上。這位被遺棄在鋼琴架上的孩子,與生俱來便有非凡的音樂天賦,無師自通地彈起鋼琴,成為這艘船上的鋼琴師,無論是哪位乘客,都為他的彈奏迷醉。1900與音樂生命的融合境界之高,在與爵士樂的創始人競比技藝時,驚人勝出。這位音樂天才,如果走上陸地,將會是著名人物,但是,他一生都沒有踏上陸地一步。後來,弗吉尼亞號在航行中撞破了,走向生命的盡頭,沒有利用價值的這艘船將被炸掉。1900躲在船上,他的好朋友麥士勸他下船,他依然沒有走下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的雙手在空中彈奏着,隨着爆炸聲,1900與弗吉尼亞號永遠在世間消失。

這位才華橫溢的鋼琴師為什麼一生都不願到陸地上。“城市那麼大,看不到盡頭,在哪裏?我能看到嗎?……我之所以走了一半停了下來,不是因為我所能見,而是我所不能見……”1900看不到陸地的盡頭,而只有鋼琴,他能觸摸到有限的琴鍵。城市沒有盡頭,其實,沒有盡頭的是人心。

給我震撼的不是1900演奏的高超技藝,是他那帶着思索的神情。他沉默寡言,總是在一旁靜靜地看着、聽着,那些屬於別人的喧譁、別人的起舞、別人的快樂、別人的憂傷。但是,他的旁觀者姿態卻將人們都看得仔仔細細,他懂得解讀那個***絕望的眼淚,那個小夥裝扮上流人物的緊張,那個謀殺親夫的貴婦的奸惡驚慌……他身處的世界窄得可憐,只有海只有天,但是,他什麼都明瞭,在他手指間所表達的,就已經是人類最寬大的內心世界。

隨手拈來的鋼琴藝術,與其説無師自通,不如説和是失聰的貝多芬一樣,泯滅了技巧的培訓,丟開了規矩的羈絆,奏響生命,震撼靈魂。一個沒人收留的棄嬰,不會有人教他文化,他不知道藝術的概念;一個被愛收留的棄嬰,有一雙大手的温存,他知道生命的沉淪。我們不能用堅持藝術理想堅持個人追求這樣的俗世概念來衡量一個深深眷戀着過早遺失了温存的孩子,這雙曾經用來舉着書讀給丹尼爸爸聽的小手,從丹尼海葬的那一刻起,就敲擊着琴鍵唱響了孤獨的靈魂,就在琴鍵上開始了不停的追尋。直到他確認,他們再也不用離分!

羅丹説過:“藝術家只要寫出所看到的就行了,不必多全求。”《海上鋼琴師》的導演寫出了1900的“看不到盡頭”,只看到了與人肉體的近距離。但是,對於他那般的靈魂的純潔,距離我們太遙遠,我們只能在這展現的畫面中感到一點沉重,一點無奈,我們不能像1900那般一生沒有踏上陸地,我們的靈魂只能託付在 “城市”棲居。所以,我們高高仰着脖子,看着那些靈魂的追問,留下一地思考的影子。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9

呼嘯的海風,藴藏着巨大的能量,跳躍的音符,藴藏着美妙的旋律,舞動的手指,流淌着動人的音樂,樂曲出自一個在海上生活了多年的你-----海上鋼琴師--1900。一切好像是命中註定,你要在這艘船上出生,在這裏成長,直至去世……

曾經想過要離開,曾經想去陸地上生活,曾經也想過要因為一個人改變自己的生活,只是自己的內心充滿對未知的迷茫和恐懼,也因為言語和行動的拙劣,所以讓一次遇見成為永恆,一次分別成為了訣別。那個女孩,是你一生唯一的遺憾。

不是不想去改變,在想要改變的哪一刻看到的是沒有盡頭的世界,像千百萬的鍵盤一樣,卻找不到合適的那一個鍵盤字母,迷離又恍惚,充滿着的不確定因素讓他內心極無敵為恐懼,就像他從未離開過船上一樣,突然的改變,只會讓他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去融入新的世界,只好在徘徊之後毅然決然地留下來,不再踏出一步。

很多的嘗試卻止於內心的恐懼,很多的經歷讓他不去向往陸地的生活,只是遠遠的看着,那個未曾屬於過自己的世界,不再向往也不再嘗試着去踏入。陸地,只不過是一個有太多欲望,浮誇的世界,也許你想保持內心的純潔,但現實卻不得不讓你賣掉你珍貴的東西。1900也許就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才堅持永遠留在船上。1900已經洞察了這個世界,看穿了陸地上人們生活的本質,就像他彈奏鋼琴一樣,他解讀了每個人身上的特點,他旅行了整個世界,所以才有了他的音樂。他説的“陸上的人喜歡尋根究底,虛度很多的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遲來,夏天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你們不停到處去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並不羨慕。”

琴鍵的個數可以去數,有開始,有結尾,是可以讓他看到盡頭的東西,這種盡頭讓他特別有安全感,讓他的內心極為堅定和踏實,在這個琴上可以彈奏自己的人生,演奏自己放蕩不羈的人生,這時的時間,空間,連同世界都是屬於他的,快樂也是屬於他的。在嚮往陸地的時候,他是極為恐懼和恍惚的,即使下定了決心,也有很多的擔心和不確定,干擾了他純淨的內心,不安,恐懼,又極其矛盾……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是否曾經有過恐懼和不安呢?或許是因為自己的不堅定,或許是因為自己想停留在舒適區,不想跨出去,而電影中的1900卻是一個只有聽到海的聲音才可以彈奏鋼琴的藝術家,交響樂在他的指尖劃出,他會觀察參加舞會的每一個人的面部表情和舉止,彈奏不一樣的音樂,那種對音樂的堅定和熱愛,對音樂的執着和喜歡使他最後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一個孤獨且自由的鋼琴師,我敬佩他的藝術,敬他遵從本心,佩更敬佩他偉大的靈魂!

保持一顆純粹的本心,砥礪前行,美好將與你在前方相遇!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0

“陸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四處遊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並不羨慕。”

一個人,一艘船,一架鋼琴,一輩子的光陰,一段傳奇的故事。“只要你還有個好故事,你就永遠不會完蛋!”。

目前為止我在海上體驗的時間很短,我總是在期盼着,最好能登上一艘遊輪,在大海上航行幾天,不在乎目的地,只希望可以體驗在海上的感覺。一艘船孤獨的航行,陌生的人羣,陌生的環境,如果沒有陽光和星空,四周幾乎沒有分別,可以學着放鬆,讓晃動的船體帶我回到嬰兒時代,感受對周圍的未知,對目的地的迷茫,以及每天的無所事事。也許最初幾天我會到處溜達,保持亢奮和好奇的勁頭兒。然而也許十天,也許二十天,當這種新鮮的感覺一天天消散,厭倦、疲憊、無聊、焦慮、憤怒、恐懼……隨之而來!

1900的人生很悲催,但也很幸運!悲催是站在世人的角度,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必須和孤獨長時間相處。幸運的是在我看來,他有充足的時間、空間和自己交流,船上來往的旅人,正好給了他多元化的感官體驗,生活在熟悉的船上,安全的底色給了他無懼生命的力量。而他對人、對生活的細緻觀察和思考,也為他的演奏注入了靈魂。技巧可以被模仿和學習,但思想是自私的,是獨有的,是任誰也無法奪走的!人類的偉大就在於我們開啟了自主意識模式,並擅長用意識創造和體驗生命。我們工作、生活、旅行、學習等等行為模式的意義是為了打開我們的意識框架:藉由看到的去思考更多看不到的`;藉由體驗到的去創造更多可以體驗的。1900不用下船,所以他從不期盼那個目的地的到來,開船的瞬間,他為同行的旅人開啟一場音樂盛宴,驅散陸地帶上船的霧靄。沒有分別心,卻更願意在有夢想的人羣中抒發自己的夢想,沒有評判心,更純粹的傾聽和接受不同的信念,通過思考把感受融入靈魂,融入夢想。

三十年,生活在船上,身體可以説被禁錮在船上,可並不影響他的心靈在宇宙間翱翔。完整的人生包含了生和死,而他的完整更是完美到沒有瑕疵,生於船上,死於船上,短短人生所有傳奇也都在船上創造,而他的音樂,卻擁有法式愛情的浪漫,英式深沉的訴説,美式激盪的吶喊……

他用意識走遍了千山萬水,他用心去感受周圍的一切,名利對於他的音樂執著,對於他的創造守護,卑微而膚淺。生命的意義!深奧的話題,卻有着無數簡單的回答,可誰也説不清哪個更為貼切……我願意用一生去享受探索生命意義的過程,也許這也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1

終於都看了這部電影。電影有為人增加煩惱和減輕煩惱之分。而這確實是一部令我煩惱,令我思考了很多令人煩惱的問題的電影。

海上鋼琴師1900沒有出生證明,不知道親生父母是誰,也許他本不屬於這個世界,他是一隻落入凡間的天使。他有最清澈的眼神,最清澈的琴音,最清澈的心。1900的一生大概註定在弗吉尼亞號上度過,現實世界註定容不下這份如此徹底的清澈!隨着炸藥爆炸的一聲巨響,本世界最偉大的鋼琴師結束了他的一生,不,他只是回家罷了,除了這個純真得像孩子一樣的人以外,還有誰能樂呵呵地想象自己在天堂裏用兩隻右臂彈琴的景象呢?

曾經認為1900的不肯下船是一種軟弱和對現實世界的恐懼,然而,其實這是一種對藝術的純潔性的堅持。1900對名利的不屑達到了一種極端的程度,他從不為虛名彈奏哪怕一個音符。其實他都知道,站在樓梯上的那刻,他看不到自己的音樂的存在,他知道一旦離開了這條船,他就再也不是那個天真爛漫的1900,他就再也彈不出那直面靈魂的琴音了!

誠然,對純真的堅持是一種高貴的品質,然而這極端的浪漫主義只能是一幕悲劇。那份倔強的清高,那顆不肯向世俗低頭的心,在這個世界裏只會落得一個不知好歹的罵名。真是個可悲的世界啊,最美妙,最純潔的琴聲偏偏沒有容身之處,這不是1900的悲劇,這是時代的悲劇。“嘭”的一聲,這來自天堂的烏托邦也隨着破舊的弗吉尼亞號灰飛煙滅。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説,藝術是人類在滿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之後的需求。從本質上來説,脱離了現實的藝術就像沒有腳的小鳥,像沒有根的鮮花一樣,難以生存。在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不可調和的矛盾之中,1900也一定要死去,精神上,或者肉體上。他選擇了以身體上的死亡來保持精神上的永生。

片中的另一個重要角色——吹小號的胖子,他正是大多數人的寫照:藝術只是他謀生的工具,為了錢為了維持生活能賣掉陪伴了自己多年的康恩牌小號。假如説低價出售小號是一次向現實的屈服,那麼樂器店老闆把小號送還胖子則是一次藝術的勝利迴歸。

沙翁真的很偉大,我發覺很多東西最終都歸結到同一個問題上: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我們都是遊蕩在夢與現實之間的孤魂,我們並不知道到底哪裏才是歸宿。太理想的不是人,太現實的也不是個人,可是沒有人會欣賞像胖子一樣的平凡人,就像胖子把與1900一起在船上度過的時光視作此生最珍貴的回憶而不是其它平凡的生活一樣。每個人心目中都有着對浪漫的嚮往,但同時又不能避免地具有現實的一面,我們的心中只有那永無休止的搏弈而沒有勝負。

雖然1900是個飽受爭議的角色,但請記住,他只是一個角色,這也只是一場電影,導演給我們的一場浪漫的夢,而已。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2

曾有人言,美國電影善於創造奇蹟。如果説《阿甘正傳》是巧合的奇蹟,漫威英雄是熱血的奇蹟,那《海上鋼琴師》便是詩意的奇蹟。

何為《海上鋼琴師》的奇蹟?這世界上天才千千萬萬,難得的是美好逝去時對我們心靈的直擊與觸動:遺憾的味道,遺忘的音符。

當我看1900,我看到了什麼?孩子般的執拗,還是骨子裏漂泊一生的孤獨。彷彿跨越了古典之殤,他是再世嵇康。“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公元263年,嵇康為司馬昭所害。身為魏晉琴師,嵇康對那些傳世久遠、名目堂皇的教條禮法不以為然,正如1900所説:“陸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四處遊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並不羨慕。”不幸的是,嵇康與1900那卓越的才華和逍遙的處世風格,都終為他們的謝幕埋下了禍根。

“他”要過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對成千上萬前來為他送行的人們,彈奏了最後的《廣陵散》,錚錚的琴聲鋪天蓋地,彈進眾人心裏,彈畢,嵇康從容地引頭就戮,時年叁十九歲。“他”以心為弦,以身為琴鍵,坐在佈滿灰塵的車間,不吃不喝也高貴得像個王子。承擔他的是洶湧與平靜共存的美麗神祕大海,面對不可挽回的命運,一張破碎的碟盤喚醒往昔,奏鳴,在大爆炸中,1900向死而生,沒有太多人難過,但沒有人會高興。

寧願一生孤獨,不願隨波逐流;寧願氐惆塵封,不願拋卻純真。在鮮花與詬病當中,人們總是嘲諷着這部電影的琴藝只是圍繞着表面的“唯快不破”,而選擇性地忽略故事中遺忘的悽美。

你未曾漂流過,卻一直漂流着;你或許未曾孤單過,卻始終會感到孤獨;你從未停下腳步,卻從未曾離開。1900的懦弱,懦弱得真實。“比起奔向未知的茫然,守着舊夢湮滅是多麼浪漫的一件事!”

又有誰能説,泯然於世不是理想的一種,成也大海,敗也大海。若以世俗的眼光論處,為何要將陸地的重量強加在一名海之子身上?他所不見的無數種選擇,他所見的只是一種選擇:回到船上,再一次從船頭走到船尾,“世界從身邊經過,但只有兩千人一次……這才是我生活的陸地。”

義無反顧。

大概是早已閲盡,最後在人羣中都已無法找到一席之地,因為他是連耶穌都要問他是誰的一個傳説、一段故事、一串音符。叁十年來,在船上他對世界冷眼旁觀,卻得其神髓。

“只要你有一個好故事和一個可以傾訴的人,你就永遠不會完蛋。”

哪怕一分離就是永別,一遺忘就是永遠。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3

“只要你有好故事可以講,有人肯聽,你就還未完蛋。問題是,誰也不相信我這故事。”沒錯,一九九零的人生經歷的確令人難以置信。

他是一個被父母遺棄的孩子,在維珍尼亞號輪船內的鋼琴上,被一個船員偶然中發現並收養。船員給他起名叫做丹尼·博德曼·TD·林蒙·一九九零。前面的是船員的名字,一九九零是那一年的年份。在一九九零八歲的時候,船員在工作的時候意外死亡,一九九零又變成了孤兒。八年,船員為一九九零編制了一個純潔,美好的童年。我想,這也賦予了他潔淨的靈魂,造就了他純粹的生命吧!

電影的畫面總會定格在一九九零淡藍色的眼眸上,他透過船艙的玻璃,望着波濤洶湧的海面,從孩童一直到成年。他若有所思,卻不能被猜測出眼神中到底藏着什麼,他那麼的平靜,那麼的悵然……

八歲之後,他的音樂才能逐漸展露出來,凡是聽過他彈奏鋼琴的人,都覺得他是上帝派來的,專門為有幸上船的人演奏。一九九零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天分,也從一開始就被安排好了一生的宿命。在這片海洋上他彈着鋼琴,直到與維珍尼亞號一起消失。海洋、船、鋼琴、一九九零,冥冥中自有定數。

“陸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四處遊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並不羨慕。”在好朋友麥士勸他離開維珍尼亞號去大陸發展的時候,他絲毫不為所動。他的願意把自己的生命全部交給維珍尼亞號,和它一起經歷四季的變換。然而,當愛情降臨時,他也想勇敢地走出去,為心愛的女孩子登陸。可當他走到樓梯的一半時,他忽然停住腳步,望着眼前陌生的城市,眼神裏流露出未知的情感,是畏怯,還是恐懼?或許世人永遠不能理解他,就像不能理解上帝的詩篇。最終,他回過頭,眼神堅定,一步一步走上船來。他的眼裏,容不得擁擠的城市,他的心裏,只有純粹的音樂。

多年後,維珍尼亞號已是一艘即將被炸燬的破船,麥士得知消息後上船去找一九九零,好不容易找到了他,結果,他仍舊堅持着,不肯離開。如他所言,外面的世界太廣闊了,陌生得讓他害怕,那些城市裏的街道無邊無際,就像有無數個琴鍵的鋼琴一樣,沒有盡頭,讓他感到恐懼。他寧可退出生命的舞台,給自己一個盡頭,也不願意茫然無措地面對一個無邊無際、無所適從的生活。

就這樣,他生於船,死於船,從未離開過維珍尼亞號,也從未離開過他的音樂。船爆破前的那一刻,他騰空彈奏着樂曲,彷彿面對的不是死亡,而是一場熟悉的航行。

最終,他與維珍尼亞號一同消失在蒼茫的海上。他最後的希望,便是天堂能有鋼琴。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4

今天在家的時候看了一部電影《海上鋼琴師》。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鋼琴天才傳奇的一生。

1900年,一艘豪華的遊輪上一個孤兒被遺棄在頭等艙,最後這個孤兒被船上的水手撫養長大,並把他取名為1900。後來等他慢慢長大之後,人們本來想把他送到孤兒院去,但是她卻忽然間消失了,等再一次找到的時候,他卻無師自通地顯示出非凡的鋼琴天賦。從那以後他就成為了這艘豪華遊輪的演奏家。他不僅在那些頭等艙裏面,給那些貴人彈奏鋼琴,他也給那些窮人彈奏鋼琴,他的音樂真的是絕無僅有的,每一個聽過他演奏的人全部都被他深深地打動,但是他永遠只在船上演奏,他從來都不曾踏上陸地,直到有一天他愛上了一個女孩,他仍舊是沒有為了愛情而踏上陸地開始新的生活。他曾就在那艘船上演奏,就有他自己的音樂,最後船毀了的那一天,他也陪着船一起葬身海底了。

1900他從來都沒有離開過那艘船,他在船上過完了他的一生。很多人都在説900肯定很孤獨,但是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孤獨。我認為孤獨其實是一種主觀的心態,並不是説有人陪伴,就一定不孤獨。我很喜歡一句話,狂歡是一羣人的孤獨,孤獨是一羣人的狂歡,所謂孤獨是在於你的內心是不是拒絕於別人產生交集,如果你跟一羣人在一塊玩,但是你內心要更感覺不到任何社交的快樂,你不想跟大家一起嬉笑打鬧,而是自顧自的做着自己喜歡的事,那麼就算不是一個人也是一種孤獨。

1900在電影中説過一句話,他説鋼琴有有限的88個鍵,而城市裏有無數個間,但那是上帝的鋼琴,他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去彈奏。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吧,我認為他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的生命是非常的有限的。早晚都會離開這個世界,但是如果能在這個有限的時間裏尋找到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就像1900一樣彈鋼琴,那麼,這一生就是值得的。如果踏足陸地的話,1900可能會害怕自己會被這個花花世界所迷惑,有了這個東西就會想要另外一個東西去,到了這個城市又想要跑到那個城市,這樣的話只有無窮無盡的慾望都在折磨着他,這樣的話他還不如在船上這一方小天地做着自己覺得快樂的事情,這就足夠了。

1900他就好像把生死置之度外,它有着自己的想法,並按着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不被外面的世界所誘惑,勇敢地做他自己,勇敢的走他自己的路。就算他只是在這條船上,就算最後聽眾只剩下自己,但是他這樣子就滿足了。其實這樣子的他才是不孤獨的,只要他內心足夠堅定足夠豐富,那麼他一點都不會感到孤獨。反而是那些內心沒有目標,毫無目的的人才是感到最迷茫,最惆悵,最孤獨的人,因為他們連自己想要什麼都不知道。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15

一個人,沒有父母,沒有名字,沒有任何能證明他存在的法律文件。他在嬰兒時期被遺棄在一條叫“維珍尼亞號”的蒸汽船上,然後一生在船上度過,不曾踏上過陸地一步。他的職業是“維珍尼亞號”上的鋼琴師。當“維珍尼亞號”廢棄的時候,好友前來的勸解未能改變他與船共存亡,同船一起在海面上毀滅的決定。記錄了他曾活在這個世界的唯一痕跡,是一張他彈奏的唱片模版。當然,唱片中的琴聲絕大多

數人聽不到,即使聽到也不知道琴聲的另一邊是誰。音樂,是一門國際通用的語言,不用解釋,就能打動人們的心絃。與生俱來的天賦,造就了這位海上鋼琴師。他是一位天才,一位在鋼琴領域才華橫溢的天才。而一場震耳欲聾的爆炸場面,不僅僅讓我們震驚和深感遺憾,也使世界失去了一份奇蹟。天妒英才,用在這位海上鋼琴師的身上,我不知道合適與否?但人們總説上帝是公平的,他拿走你些什麼,

總會還給你些什麼,就當關上了一扇門時,他總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如此看來,上帝也是方圓有度的。國小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就告訴我們“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賦。”現在看來,這似乎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曾説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很重要,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還要重要。”至今為止,我們可以十分確定我們都還不是天才!我們沒有如這位海上鋼琴師般的天賦,但很慶幸的是我們有一個健全的身心。“鍵盤有始有終,你確切知道88個鍵就在

那兒,錯不了。它並不是無限的,而音樂,才是無限的。你能在鍵盤上表現的音樂是無限的,我喜歡這樣,我能輕鬆應對!”他喜歡做他能輕鬆應對的事,他覺得陸地上的太多的未知他無法應對,會使他崩潰。他選擇了怯步,停下的踏向陸地的步伐,為心靈加上了一把枷鎖。

回憶一下,愛迪生為人類開啟電燈時代做了多少次的嘗試!生命因嘗試而勇敢,人生因嘗試而更加富有意義。這位鋼琴師沒有讓音樂離開他的身邊,未能用自己的琴音點亮別人的世界。如果多一點嘗試,多一份勇敢,也許他就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自己,不一樣的世界。一聲轟響,巨大的火花在海上開放,他帶着他尚未奏完的樂曲飛昇至天堂。故事到此完結了,但我們生活還在繼續。疲憊的奔波於這個紙醉金迷物慾橫流的世界,拷問自己靈魂的深處,我們為了什麼而活,我們怎麼活,又是什麼支撐着自己,我們是否能像這位鋼琴師做到忠於自己的價值觀,不被利益所左右呢?雖然很遺憾,但不得不説,這是一位值得尊敬得藝術家,他有着真正藝術家所擁有的高貴的自尊。人生最大的悲劇莫過於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放棄了不該放棄的。或堅持,或放棄,如當我們取捨有道,則常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