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全國排名結果

來源:文萃谷 3.15W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是一所具有六十多年悠久歷史的國家重點大學。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7年在全國大學中的排名,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7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全國排名結果
  2017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全國排名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所在省份最好大學排名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簡介

奮進中的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建於1949年,是一所以工為主,以工程技術見長的國家重點大學。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大學之一,1996年經國家教委批准由原阜新礦業學院更名並升格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2年遼寧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學校,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確定為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小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學科門類齊全,學科專業實力較強。學校現擁有工學、管理學、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農學、教育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設有24個學院、67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省級特色專業30個,覆蓋地礦、能源、冶金、機械、電力、電子、通信、建築、交通、土木、市政、水利、環保、金融等國民經濟所有行業領域。學校1981年被批准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3年獲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有條件接收留學生單位之一,1999年被批准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現建有礦業工程、力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以及得工商管理碩士(MBA)、工程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擁有安全技術及工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遼寧省一流特色學科、7個省級重點學科。目前,在冊學生4萬餘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留學生3.1萬人。

教學科研設施完善、學習生活條件優良。學校建有阜新校區中華路校園、玉龍校園和葫蘆島校區龍灣校園,佔地4240畝,其中阜新校區佔地1900畝、葫蘆島校區佔地2340畝,校舍建築面積73萬平方米。阜新校區建在契丹文化發源地、玉龍故鄉——遼寧省阜新市,京沈高鐵即將建成通車,從這裏到瀋陽只需半個小時,到北京只需2個小時,在阜新校區可以領略到的草原文化,感受純樸的民風和校園的古樸厚重。葫蘆島校區建在渤海之濱、首山腳下,關外第一市——遼寧省葫蘆島市,這裏距離海邊只有2公里,氣候宜人,交通便利,在葫蘆島校區可以領略到海洋文化,感受校園的現代氣息和大氣磅礴。學校建有力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礦山液壓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安全生產技術基礎研究中心、國家煤礦開採與安全技術創新服務平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遼寧省重大科技平台、1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0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6個省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以及煤炭行業和省級協同創新中心。這些教學科研平台全部向學生開放,可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科技創新實踐服務。

師資力量比較雄厚,教學科研能力較高。建有一支德才兼備、富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700餘人,擁有雙聘院士4人、長江學者4人、具有副高級職稱人員1000餘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授900餘人。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1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遼寧省高校創新團隊;2名教師被確定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名教師被確定為遼寧省“院士後備人選培養工程”第二批人選,5名教師被確定為遼寧省攀登學者,9名教師被確定為遼寧特聘教授。一批教師分別被確定為省部級學科學術帶頭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家評審組成員、國家安全生產專家組成員、國家煤炭工業技術委員會委員、省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遼寧省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或委員及各類學會與學術期刊編委會委員。

人才培養理念先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學校作為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堅持腳踏實地、面向基層、面向實踐的人才培養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同發展,以培養誠樸求是、博學篤行,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創新型人才為目標,着力加強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和實踐,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全面開展合作教育,培養學生樸實無華、堅韌頑強、無私奉獻的“太陽石精神”和應用創新能力,努力追求社會責任感強的質量、社會適應能力強的質量和發展後勁足的質量。學校開展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模式改革,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加大學生參與度,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2006年,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近年來,學校先後有80餘項教學成果獲國家和遼寧省優秀教學成果獎。學校創立的“以企業真實問題為載體,將校企協同貫穿於培養全過程”的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不僅惠及每一名學生,而且還獲得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全國1200餘所普通本科高校共有452個項目獲獎。

科技創新能力較強,社會服務水平較高。學校積極轉變科技發展方式,創新發展模式,建立了“頂天立地”的科技發展方式,着力打造國家能源領域重要的科技創新基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科技實力和競爭力在遼寧省工科院校中排在首位。學校與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數百家大型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和技術聯盟。2008年以來,先後承擔國家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73”計劃、“863 ”國家高新技術等各類科研課題3500餘項,240餘項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先後有4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年度科技經費3億餘元,擁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在礦山災害治理、安全技術與工程、測繪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機械製造等研究領域形成了明顯優勢和突出特色,在衝擊地壓預測與防治、煤炭自燃火災防治等許多研究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學校連續組織參加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多次獲得“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優秀組織獎”;先後舉辦國際礦山測量協會第十二屆大會、現代採礦與安全國際學術會議、中俄礦山深部開採巖石動力學高層論壇、國際測繪與地球空間信息研討會等百餘次國際學術會議和全國學術會議,具有較高的學術聲譽和國際知名度。

堅持開放辦學,對外交流與合作日益擴大。學校與神華集團、中煤能源集團、中平能化集團、大同煤業集團、山西焦煤集團等一批國內大型企業簽訂了實質性校企合作協議,與阜新、朝陽、營口、鐵嶺等市簽訂了市校共建合作協議。擁有國家安全培訓一級資質、全國煤炭行業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一級培訓資質和全國煤炭行業經營管理幹部工商管理培訓資質。在省內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教育發展基金會,擁有董事會單位120家。學校與俄羅斯、美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南非、日本、越南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數百所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友好合作關係,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術交流等領域開展了密切的合作。與美國勞倫斯科技大學合作開辦“3+2”碩士聯合培養項目、與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合作開展“2+2”本科雙學位聯合培養項目。學校鼓勵畢業生赴海外高校學習深造,優先推薦優秀畢業生申請中俄政府獎學金項目、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項目。

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較強。學校於2008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高校,2009年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實施高校,2014年榮獲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工作先進單位。學校針對不同學科專業特點,建立了大眾化教育背景下本科生課外科研訓練和創新性實踐模式,即以創新項目為牽引的訓練全過程模式、以職業素養為導向的訓練全參與模式、以科技競賽為載體的`訓練全覆蓋模式、以專業實踐為基礎的文科訓練模式、以專業強化為目的的遞進模式。各類創新性訓練計劃覆蓋全部學生,每年在全國和省級各類科技學術競賽中,有近千人次獲獎。自2006年開始,學校創造性開展了課外綜合教育改革,形成了“主題思想教育、課外創新教育、專業實踐教育和人文藝術教育”為主要內容的雙嵌入素質拓展學分模式,成功打造了學生第二成績單。每年開展各類素質拓展活動1000餘項,多彩的精品學生活動為學生良好個性發展提供廣闊空間,校園民族舞蹈大賽、大學生英語辯論賽、校園十佳歌手大賽等校級精品賽事為學生搭建了展示才藝的舞台。我校大學生中國夢宣講團,被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評為“第三屆全國高校十佳學生標兵社團”,這是遼寧省高校歷史上唯一獲此殊榮的學生社團。我校學生孫捷夫、宋曉龍於2011年和2013年分別獲得第七屆、第八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每屆只有30名本科生獲獎。校團委連續兩次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光榮稱號,是遼寧省第一家兩次獲得該稱號的高校。《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遼寧日報》等主流媒體多次宣傳報道我校課外育人工作經驗。

畢業生就業質量和就業層次較高。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連年達95%以上,始終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學校教務處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務處;2000年和2009年,學校連續兩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2010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首批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2013年12月,學校作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在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介紹就業工作經驗;先後多次榮獲遼寧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學生畢業後紛紛被國內500強企業選聘,或者考取“985”“211”高校研究生,或者考取公務員,或者投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洪流……,廣大畢業生傳承樸實無華、堅韌頑強、無私奉獻的“太陽石精神”,以腳踏實地、吃苦耐勞、勇於實踐、團結協作、甘於奉獻的特點,贏得了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歡迎,受到了社會的好評。

櫛風沐雨,春華秋實。遼寧工大以其優良的學風和校風,多次被遼寧省政府、省教育廳授予“文明單位”、 “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安全文明校園”、“優良學風校”等榮譽稱號。建校67年來,已向國家輸送了12萬名各類人才,學校已成為培養科學家、企業家、政治家、高素質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搖籃。在12萬名校友中,有10餘名校友先後當選為中央委員、候補委員和中紀委委員;有國務院副祕書長,有數十名國家部委領導、省委書記、省長、市委書記、市長,有5名校友被遴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和長江學者,有30餘名校友擔任國內知名大學校長、黨委書記,其中有3位校友正擔任“985”、“211”大學校長;有一大批校友擔任國有或民營大中型企業掌門人。

偉大的時代賦予崇高的使命。遼寧工大人正以昂揚的鬥志、豪邁的情懷、創新的精神,堅持創新發展、科學發展、特色發展、內涵發展、可持續發展,向着工大夢想不斷進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