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歷史介紹

來源:文萃谷 2.82W

留學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學生們,你們可知道這世界上有多少個叫紐卡斯爾的地方?澳大利亞有,美國有,加拿大有,而這些散佈在世界各地的“紐卡”都有一個共同的源頭——英國泰恩河上的紐卡斯爾(Newcastle upon Tyne, England)。也可以説,留學紐卡斯爾大學本身就是一種傳奇!

留學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歷史介紹

一條英國東北部自西向東的河流,橫貫紐卡斯爾,從英國東海岸的泰恩河口(Tyne Mouth,也有翻譯成“泰恩茅斯”的,就像朴茨茅斯、普利茅斯一樣)流入北海。不知道有多少商船、軍艦從這裏下海,通過北海駛入大西洋或地中海,通向全球各個角落,而紐卡斯爾的名字也隨着工業文明的汽笛,落户到北美、澳洲、南非。

沿着泰恩河,有一個埃爾斯維克(Elswick)的地方,這裏是十九世紀世界船業中心之一。1847年,當時的英國巨頭阿姆斯特朗公司(Armstrong Whitworth & Co., Ltd.)兼併了米歇爾(Michel)造船公司,泰恩河畔綿延2英里的巨大船廠廠區,為英國皇家海軍、沙俄海軍、日本聯合艦隊、美國海軍等製造大型軍艦,從造船到武器配備一次完成,特別是裝備了當時世界上性能先進的阿姆斯特朗式線膛艦載火炮(英法聯軍曾在第二次戰爭中,用這種火炮摧毀了清政府的天津大沽炮台),使紐卡斯爾成為世界級軍工港口。

19世紀是英國的世紀,其中,英國的船業規模佔世界總量的70%,朴茨茅斯、格拉斯哥、貝爾法斯特、紐卡斯爾等城市掌握着世界造船的命脈。

埃爾斯維克也數次升起過大清的黃龍旗。從1881年至1887年,北洋水師的超勇號、揚威號、致遠號、靖遠號四艘鐵甲艦都是從這裏下水,駛向泰恩河口,從北海返航國內。而1896年8月20日,埃爾斯維克再次遍插龍旗,迎接清政府的貴賓——李鴻章。

從倫敦、格拉斯哥,再到紐卡斯爾,英國政府為李提供專列,按照總理級待遇迎接。李鴻章身着御賜黃馬褂,佩戴着大英帝國維多利亞女王授予的“皇家騎士大十字勛章”(Knight Grand Cross of the Royal Victorian Order),甚至英國媒體還把李鴻章與英國首相格蘭斯頓、德國首相俾斯麥並稱當時世界三大首相。

不過,此時李鴻章的實際職務有些尷尬。除了受清廷委託擔當參加沙俄末代皇帝尼古拉斯二世的加冕禮的專使(順訪英國)外,曾經權傾朝野的李中堂此時只剩下“內閣大學士”的虛銜了。1895年作為清政府全權代表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後,李鴻章揹負了上至皇帝、太后,下至黎民百姓的`唾罵,“喪權辱國”的罪責一直延續到一百二十年後的今天。李中堂被剝奪了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等實權職務,賦閒在家也有一年多了。

當然,西方並不瞭解中國的政體。即便是直隸總督的頭銜,也不過是封疆大吏的地方高官而已,自雍正皇帝設立“軍機處”以後,清朝連明代的內閣都廢黜了,皇權一手遮天,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張居正,到了清朝,估計最多也就和李鴻章差不多。

在清朝,政府中級別最高的,也不過是皇帝的祕書(軍機大臣)而已,他們的作用僅侷限於傳聲筒似的上傳下達,最多隻有建議權。

不過,按照《泰晤士報》記者的描述,這位身高6英尺(1.83米)、器宇軒昂、面容俊朗的李中堂,確實有總理的派頭和風度,雖然已經73歲高齡,但仍威風凜凜、談吐不凡。

在紐卡斯爾,李中堂的行程主要是企業參觀、考察。86歲的威廉·阿姆斯特朗(William George Armstrong),阿姆斯特朗公司的創始人,親自迎接來自中國的客人。

原本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的阿姆斯特朗,卻酷愛機械、物理,正是他研製發明了阿姆斯特朗式火炮,得到了英軍的大量訂單,不但就此發跡,而且還曾為英國政府的軍事主管部門工作,他建立的公司在英國名聲大噪,而且很快成為世界級的大企業。

李鴻章對這個泰恩河邊的巨型公司讚不絕口,或許是惺惺相惜的緣故,李中堂也算是中國洋務運動時期的著名官商盛宣懷、張謇的幕後國有董事長了,江南製造局、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等等,都是李鴻章改革自新的成果。

兩位在政界、軍界、商界都很有影響的偉大人物,可謂風雲際會,只可惜他們的時代境遇完全不同。土生土長的紐卡斯爾人阿姆斯特朗,親歷了英國曆史上最為輝煌燦爛的維多利亞時期,功成名就,他還邀請李鴻章到自己的城堡Cragside做客,豪情滿懷;而一代儒生李鴻章,目睹了大清帝國內憂外患、江河日下的慘狀,力主西學,以一人之力,託舉起整個帝國的外交、經濟、軍事,無奈仍是孤木難支。

阿姆斯特朗陪同李鴻章參觀埃爾斯維克船廠時,日本聯合艦隊的八島號戰列艦正在建造之中。1888年之後,這個船廠再也沒有收到過來自中國的訂單,而日本方面則傾全國之力,加緊購買阿姆斯特朗更先進的艦船,終於在甲午海戰中擊敗了中國艦隊,並在第二年,1895年,消滅了躲避在威海衞的北洋水師。

威廉·阿姆斯特朗自然不想讓李鴻章難堪,他輕描淡寫地介紹了戰艦的建造情況,準備把話題儘快岔開。

難以名狀的傷感曾在幾天前侵擾過李中堂的心緒,這位北洋水師的締造者,目睹了朴茨茅斯港英國皇家海軍的烈烈雄風,自然會聯想到一年前威海衞全軍覆沒的北洋艦隊——這彷彿是李鴻章一個的戰爭,卻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失敗。這是一個制度的失敗,一個民族的失敗!

阿姆斯特朗是對的,日本給這位宦海沉浮五十載的中國老人太多的恥辱與傷痛,在《馬關條約》後,李鴻章聲稱再不會踏上日本領土。也就是在這次環球巡遊結束時,需要在日本橫濱換船,在李鴻章的坐船靠岸,但他堅決不下船,最後隨從在坐船和新船之間搭起踏板,艱難地將李鴻章扶上了新船。

但李鴻章畢竟是清末著名政治家,重建北洋水師、與日本爭奪東亞制海權,仍是他未泯的情懷。他鎮定自若地詢問日本這艘戰列艦的性能和造價,當得知八島號700多萬兩白銀的身價時,李鴻章唏噓不已,要知道,這相當於北洋水師最大的兩艘鐵甲艦——定遠號和鎮遠號的造價總和。

龍旗飄擺的泰恩河畔,李鴻章邊走邊通過李經方(翻譯)與身邊的阿姆斯特朗交談着,他捋着花白的鬍鬚,邊談邊若有所思地望着緩緩流動的河水,思緒也彷彿流向泰恩河口,流向幾十公里外的北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