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觀後感(精選35篇)

來源:文萃谷 1.81W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地心引力》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心引力》觀後感(精選35篇)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1

作為一部太空題材的影片,《地心引力》不愧是一部令人感慨萬千的新穎之作。正如《綜藝》所述--“沒有外星人,星際空間的大戰,也沒有反烏托邦情節的設置,只有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在最不利的環境下,應對所面臨的問題,但這卻構成了十分緊湊的90分鐘。”實際上,喬治·克魯尼飾演的馬特只佔據了影片1/3的時長,剩下的時間,我們看到的是桑德拉·布洛克飾演的瑞恩在(幻想中的)馬特的幫助下成功回到了地球。

我想,很多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在走出電影院時有一種想哭的衝動,就彷彿和女主人公瑞恩一起經歷了一場生死奇遇。當人所處一個寂寞、黑暗的空間裏,會有着怎樣的絕望和恐怖?這部影片給了我們答案。瑞恩作為宇航專家,無疑是成功的,但她的私生活卻令人惋惜--單身母親,女兒四歲時就不幸摔死,自己一直陷入悲傷中走不出來。這次瑞恩在太空中遇到的事故,對她來説也是讓她走出低谷的契機。當她因為沒有實際操作過飛行器想要尋死時,幻想中的馬特給了她答案“你是想回到地球還是在這裏等死?”於是,瑞恩振作起來,鼓起勇氣對照着手冊進行操作。當她自言自語地説讓馬特轉告女兒她為女兒感到驕傲時,我們知道瑞恩已經走出了陰影。回家後,她一定可以不再悶頭開車,去欣賞周圍的美景了。

當瑞恩坐上中國製造的飛行器,衝進大氣層,忍耐着高熱時叫到“不管怎樣,這都是一次奇妙的旅行”時,我不禁熱淚盈眶。是啊,只有真正邁出了步伐,才能有成功的可能。如果我們只是縮在黑暗的角落裏自生自滅,那等待我們的只有死亡。即使我們去爭取了沒有成功,我們也可以享受到過程的美好。

在影片結尾,看到瑞恩因為不適應重力踉蹌着爬起,最後終於站立在大地之上時,我感動地笑了,眼淚劃過了臉頰。瑞恩已經重生了!我知道,我也會找到生活的力量,面對困難,學會不再退縮。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2

帶着被感冒病毒侵蝕的軀體,今天跑到隔壁香村欣賞了這部關注了好一陣的《引力邊緣》(Gravity)。看完之後一個字——值,哪怕是一邊眼淚鼻水流得稀里嘩啦看完的,仍然不能妨礙被它那恢宏逼真的場面、簡約但並不簡單的故事以及令人窒息的氣氛深深感染,渾然忘我的效果。

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幽閉題材作品,而更難得的是它用浩渺的空間營造出狹窄空間才有的幽閉感。説到太空,在人們通常的印象中,是何等的煙波浩渺、廣袤無垠,但是就是在這樣一個恢宏的景緻下,導演卻用失重的狀態製造出一種強烈的幽閉恐懼感,讓你從影片開始不久就和主人公一樣,一面為眼前那難以想象的壯觀場面驚歎,一面急着要擺脱這令人窒息的該死地方。

除了成功的氣氛營造使得觀眾產生喘不過氣來的幽閉感之外,本片的視覺效果也絕對是功不可沒,影片開始一氣呵成的長鏡頭雖然明顯有後期製作的痕跡,但是隨着看起來沒有任何切換的運動鏡頭,讓觀眾感覺自己就是片中人,那種感同身受的滋味用一個例子形容再恰當不過了。平常坐車坐船容易頭暈的妻子,看完這段長鏡頭後告訴我她也有暈眩的感覺。所以假如你容易對雲梯之類的運動產生排斥反應,或者存在同樣暈車暈船的情況,請謹慎選擇這部絕對能在視覺上讓你和主人公一樣心慌意亂、甚至腸胃翻騰的作品。

我們通常評價一部作品的特效是爆米花式的賣弄還是刻畫劇情的神來之筆,最重要的一點是,那個畫面會不會讓你記住了畫面而忘記了故事,還是畫面成為打動人的情感的一部分。當女主人公絕望中落淚的場面出現時,效果絕對勝過了《阿凡達》中那顆拂過主人公眼前只為凸顯立體空間感的那顆水滴。這就是不為炫耀技術的特效永遠比沒感情的爆米花特效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順便強調一點,這部影片也是迄今為止除了《阿凡達》之外,第二部真正讓人感覺到畫面有出屏式立體效果的作品。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3

《地心引力》由阿方索·卡隆執導,喬治·克魯尼和桑德拉·布洛克主演。

劇情方面影片講述了一個在探索者號航天飛機上的男宇航員和一個女宇航員,在出艙進行哈勃望遠鏡維修時,遭遇太空碎片襲擊導致飛船發生嚴重事故後在太空中發生的故事。

在事故中,由於其他同事全部喪生,他們將面對的是殘酷的宇宙環境以及人類內心中無限的孤獨和恐懼。

整體感覺桑德拉.布洛克演技很好,比較可惜的是喬治.克魯尼戲份太少了。

喬治.克魯尼主要戲份,是在同伴因為含氧量狂降的時候不斷和她聊天吸引她的注意力,在瑞安桑(德拉·布洛克飾演)打算放棄的時候出現在她的夢裏,給她生的希望。

不過在電影中這段剛看時,以為穿越了,後來電影才交代這是在夢中。

影片的後半段,經過各種艱辛,瑞安登上了中國神舟飛船,其實中國的飛船沒那麼先進,你懂的,不過這片也只能這麼拍拍。

這也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科幻片,因為有一部分太空中的設備,人類已經具備了。

沒有外星人,星際空間的大戰,也沒有反烏托邦情節的設置,只有一個男人和女人在最不利的環境下,應對所面臨的問題,構成了影片情節十分緊湊的90分鐘。

另外片中以一種壯觀無比的方式描繪了外太空,確實太空中的景色,很多是地面上的人所看不到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富豪,花很貴的錢,然後又冒着生命危險,願意去太空走一趟的原因,站點高,看的遠,總是有一定的道理。

相對於敍事的簡潔,該片的視覺呈現卻非常複雜。與不少經典的科幻之作一樣,《地心引力》在講述單一事件的同時隱藏着博大的人類命題。

電影其實也在表達的是關於“重生”的兩重意義,一個是困境的重生,宇航員在困境中要與己抵抗,如果輸給自己,就會選擇放棄和死亡,但最終掌握命運的還是自己;另一個是死後的重生,一方面Matt(喬治·克魯尼飾演)看似犧牲了,但實際上在關鍵時刻喚醒了瀕死的瑞安,在瑞安的心中以另一種方式重生。

我們正在不斷努力開拓太空,火星我們也準備開始考察了,有萬能的地心引力,一切皆有可能!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4

在電影還未上映的時候就已經非常期待外太空題材的電影《地心引力》了,因為它是一部屬於展現外太空深幻莫測面貌的電影,當然還吸引我的是阿方索·卡隆導演這部電影,而這位導演之前執導的所有電影裏給我最深印象的是《人類之子》,因為整部影片運用大量的長鏡頭加上紀實風格的拍攝手法給我很大的感觸。

當電影《地心引力》畫面一開始阿方索·卡隆就運用了超長鏡頭加上唯美畫面的拍攝手法來描繪外太空,雖然場景幾乎都是由CG動畫和特效所組成的,但是它卻真實的還原了外太空的面貌。浩瀚的宇宙、蔚藍深邃的地球無不時刻的體現着外太空浩渺無垠的美麗。

故事情節裏講述的美國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在太空站外面測試修復哈勃望遠鏡的工作時,意想不到的事故發生了,俄羅斯的衞星爆炸碎片襲擊了他們的外太空站,導致了太空站內部的所有宇航人員罹難……也讓在太空站外的女主人公在宇航服裏在缺氧的情況下而面對生存下去的勇氣也沒有了,幸虧在男主人公的幫助下提起了勇氣重新面對要活下去的挑戰。而之後發生的困境也接連讓女主人公處於不想活下去的念頭。但每當覺得活不下去時總有一個信念讓自己能夠脱出困境而實現從等待救贖到自我救贖的過程。

這部電影的最可喜之處就是我們中國的天空一號和神舟一號也在裏面被真實還原了,雖然故事的情節是虛構的,但裏面的很多中國元素都處處體現中國航天技術在世界上的地位。

也許會有不少人認為這篇文章不像是電影觀後感,這也牽扯到這部電影剛上映,我也不能做什麼劇透,它的宗旨就是無論你面對怎樣的困境,都要有勇氣活下去,因為活着就是希望,千萬不要被眼前的困難嚇到,保持信念,你的潛在能力就會被髮揮出來。

最終我想説的是這部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尤其是熱愛物理,熱愛科學,熱愛外太空題材的影迷們觀看。因為以往外太空題材的電影沒有這部電影來的更為真實和詳盡,電影情節裏面很多細節都完美的體現了沒有地心引力的真空環境中(比如隨手抓到脱落的螺絲、橫向移動的火苗、掉落的眼淚等等),所以也可以當做是一部讓學生們學習的科普知識。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5

期末檢測結束以後,為了緩解我們緊張的情緒,學校組織我們七年級和八年級級部集體觀看了影片《地心引力》。

男生,也許會因為這部電影的特效和神祕莫測的太空,以及主人公驚險刺激的經歷。但是,作為一名女生,我更側重於這部電影所表現出的一種精神,一種感情。

關於犧牲,關於信念,關於母愛,關於友誼……這部電影所帶給我的震撼絕不只有熒幕上的神奇太空,更是這些感情,讓一部科幻電影充滿了人性色彩。正是這些感情,讓我人不看下去。

其實我沒有男生那樣對科幻電影十分痴迷,更談不上喜歡,但是,是什麼讓我看下去了呢?

當電影裏面的斯通博士講述着自己女兒死去的事時,我的眼淚並未掉落;但是當她即將入睡,訴説着即將去見女兒時,我的眼眶卻濕潤了。這是怎樣的絕望啊,當人們面對死亡時,首先想到的是否是自己的至親。斯通博士的壓抑,她面對着女兒的離去卻並不能挽回什麼,這是否是一種無奈?面對死亡的無奈?

我覺得電影中的克沃斯基令人痛恨,他雖是為了同伴的生存而選擇犧牲,但是對於一位失去女兒的母親,讓她再次放手時多麼的殘忍?她未能有機會救自己的女兒,卻在擁有救同伴的機會是被迫放手,這種痛苦誰能想到?我承認,克沃斯基是理智的,在死亡面前,能活下去就是最主要的。但是,我寧可選擇毫無可能的救他,也絕不會放棄他!親手放任同伴死去,這對誰都是一種殘忍,儘管最後女主人公成功活了下來,她對生命的渴望令人動容,但是我始終相信,同伴的死去,對她來説永遠是一個隱痛。

影片的最後,女主人公爬上沙灘,面對的是生和希望,令我再次動容,這是人們對生命的渴望,是新的希望!

總之,這是一部男生女生都十分適合的電影,要想了解更多,不妨去搜尋這部電影看看,相信你會陶醉於它的神奇!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6

看電影這回事,約摸也是有眼緣的。地心引力這部神作,一開始我就有些不太感冒。在豆瓣看完一水的五星影評,心裏半絲波動也沒有。去影院買票時,本來也是準備看雷神2的。未料突然接到朋友F君的電話,説她正準備看3DMAX的引力,掛了電話順手刷下朋友圈,發現朋友圈也是引力歸來觀感。買票時就猶豫了,小手一抖,就買了引力。

進場以後電影院裏人並不多,大概上座率是三分之一的樣子。看了一氣亂七八八的廣告,終於開始放了。屏幕上出現一個巨大的地球還有艘小小的飛船,隱約能聽到有人説話,但是一直聽不太清,由於這個聽不太清的時間有點長,影院裏開始有羣眾在憤怒的吼叫,搞什麼鬼,把聲音放大一些,還有熱心人出去叫影院管理?

雖然後來覺得開始那種細碎的説話聲是一種劇情需要,但真心有點略長了點。這個糟糕的開始導致我完全沒感受傳説中的“十分鐘長鏡頭之美”,好吧,我也不知道什麼叫長鏡頭?

爾後觀影中我就開始不停的齣戲了。

女主角在我看來整個就是沒斷奶的小娃娃。想起她,我的腦海中就浮現出她和馬景濤大叔混合在一起的臉,“哦我沒有氧氣了!”“吟霜!吟霜!”在宇航飛船發生災難以後,男主角想方設法要挽救她的生命,她一直就是笨手拙腳,各種出狀況?還有不停地在太空中轉啊轉啊轉啊?

説到男主角這又是另外一個槽點,喬治克魯尼大叔,大概在全戲中出現不到30還是40分鐘,後來全是桑大嬸一個人的戲。這樣的戲份,撐死了也只能算個第一男配吧?而且他最後死得也太冤了,整個一聖母聖父光環罩身,有時候看晉江小説覺得那些言情文女作者蘇得不行,看了此片才知道瑪利蘇的新境界。在地球上有一票高帥富為你死心塌地要生要死算什麼,上太空去捨身就義一回才叫蘇值爆表。

至於那些物理學、太空學什麼的智力硬商我就不提了。我也是看果殼看回來的,不裝大尾巴狼。

觀影40分鐘我開始打瞌睡,50分左右時我開始頂着3d眼鏡刷淘寶,間或看眼大屏幕。

影片後半段大概就是男主角為了女主角犧牲了,把生的希望留給她,自己去死了。女主角經過各種磨難終於登上了我們國家制造的天宮,成功返回地球。女主角進入天宮時全場終於小高潮了一次,她戳着手指按着各種中文按鍵不知所措時,全場開心地笑了。後來她平安返回地球,掉在一個大池子裏,脱掉衣服從池底往上游的時候,後排傳來一個哥們的聲音“這電影要是這樣結局也不錯,在天上沒死,回地球在水池裏淹死,這才

是傳奇。”

我忍不住在黑暗中給這哥們拋了個媚眼。

地心引力是我本年度看過的最不能入戲的電影。平時看看什麼《精靈旅社》、《金剛狼2》這種俗片我還能看到有資有味,間或流點眼淚,看完這個引力,我只記得中間有幾次想站在影院椅子大叫,你丫神經病、你丫神經病。不是電影真的有這麼神經病,而是心中一股欲結之氣無地發散,只有大叫神經病才能散發這股鬱氣。

下次還是要相信自己的直覺。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7

時間尚早,茫然中心裏有了想看電影的意念。一個人走進影城買了一張《地心引力》的影票。進去的時候電影已經開演了,女主角瑞恩。斯通博士因太空站遭受毀滅性的破壞而獨自一人漂浮在廣袤無垠的太空裏。逼真的3D效果和宣傳噱頭長鏡頭的不斷變化,把觀影人的心揪得緊緊的,身臨其境般從瑞恩急促的呼吸和佈滿恐懼的眼神裏去感知太空的浩瀚和人類的渺小,體會無邊的孤獨、無助和恐懼。明知自己會死的恐慌慢慢地侵蝕掉博士原本堅定的求生欲,深深地把我帶回了自己曾經親歷的那種讓每個毛孔都顫抖的無邊的無助和絕望中……

影片大概是想表達母體可以給人安詳和安全吧,唯一的同伴馬特放棄自己、幫助瑞恩最終成功進入可以給她一線生機的俄國太空船,歷經千險後的瑞恩退掉了身上厚重的太空服後身體開始不斷懸浮蜷縮,整個畫面猶如子宮內的胎兒一樣美到讓人震撼。

心頭被重重地一擊,深深地慶幸,當災難降臨時我給予了我腹中的寶貝大抵同樣的安全,讓他得以對生命依舊充滿期待。危機重重,封閉空間裏的瑞恩幾度絕望直至關掉一切儀表等待死亡慢慢的降臨,她坦言:我知道自己會死,可是我依舊如此害怕。在意識不斷模糊的過程裏,瑞恩想起了自己夭折的女兒,充滿遺憾的疼愛和思念,看得讓人心碎。也就是這種不同空間裏的愛的力量,讓瑞恩突然恢復意識並清醒又發瘋一般決定自救……

驚心動魄又温婉動人的大結局,宏大的背景音樂響起,瑞恩成功地把自己從外太空帶回到地球,當她從泥土地裏站起、重新適應地球引力踉蹌前行時,影片留給我深深的震撼:生命,永遠不該輕言放棄;活着,就有更好的可能。奮力一博,即便最後化為灰燼都不後悔當初的選擇……90分鐘的片子,情節簡單人物單一,傳遞出有關生命的感悟卻發人深省,我三年來的心路歷程,真真地在這90分鐘裏找到了共鳴、歸宿並得到昇華:心中有愛,愛便和我一路前行,哪怕穿越空間和時間。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8

對於科幻片,我們不能以劇情片的故事發展來要求它,畢竟兼顧劇情與視效不是哪位導演都能做到的,同時也不是所有觀眾都能在一個多小時內能完全消化劇情和欣賞視效,適當得削弱劇情,得以讓觀眾留下更多的腦細胞來欣賞視效,才是一部合格的科幻片,而《地心引力》做的非常出色。

當年我的眼睛還很明亮,當年我還很有想象力,那年我還有夢想,躺在竹牀上仰望星河,對於那漆黑而又神祕的空間充滿好奇,然後一遍一遍做着太空夢,可惜所有的夢都在稍微長大一些幻滅了,此生,這些夢應該只能是夢了。感謝卡隆,圓了我的太空夢。那麼真實的場景,蔚藍色的星球近在眼前,日出日落,夢幻的極光,彷彿真的置身那個空間,那瞬間,我不是我,不是坐在電影院紅色的座位上觀看電影,而是置身太空,身着宇航服,夢中的那個我。

微博上很多同學吐槽,説上當受騙了,只有兩個演員,神神叨叨地不知所云。我倒是無力吐槽他們了,難道要在太空上整出一部《紅樓夢》構築一座大觀園嘛,在拉上此玉彼玉我們一起來歡快得談戀愛麼,讓你的眼淚澆灌我然後我為你痴為你顛麼,這是一個孤獨的故事,在那個孤獨的空間,感受的應該是瑞恩的一呼一吸,感受的是在碎片陣裏的驚險。沒有體會過孤獨,沒有感受過寂寞的人,怎麼能耐得住一分一秒的寂靜。

關於演員的表演,喬治·克魯尼的時間太短,而且全程隔着玻璃罩,我當時是想盯着他眼神,可惜我英文水平差,還得兼顧字幕,所以沒什麼感覺。桑德拉·布洛克的表演非常棒,眼神,呼吸,甚至每一絲肌肉的顫動都那麼真實,流露出的驚慌、絕望也能讓人感同身受,但我着實不喜歡她自殺的那段,可能編劇是為了體現她也有人性的弱點,但我覺得,這不是浪費了大帥哥的犧牲麼......總的來説桑德拉的表演非常非常好,畢竟在80%只有她一個人的鏡頭裏,她的表演沒有把我踢回地球。

有些只能是夢,更多的時候,我還是喜歡腳能踩在地上,抬頭能看見太陽,然後我想説,有重力的感覺真特麼爽。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9

這是到目前為止我在影院裏看到的最好的、效果最棒的IMAX3D影片,沒有之一。當我從影院裏走出來的時候,整個人似乎還完全沉浸在浩淼無垠的太空中,彷彿旁邊就是漫天的黑夜,彷彿整個空間裏有兩個人還在一直飄着,我們還在想如何讓他們抓住太空站活下來。彷彿空氣中真的會有像子彈一樣的碎片正面撲來,很可能擊中自己的胸口。阿方索?卡隆才能真正的造夢大師,他實現了好久以來人類遨遊太空的夢想,而超大號的IMAX屏幕,讓夢想更真實,彷彿觸手可及。如果説,今年到目前為止,真要我推薦兩部最值得去影院看的片子的話,首推《地心引力》,再推《環太平洋》,而且一定是IMAX。

有很多人肯定是要質疑這個故事本身過於簡單,比起同種太空空難題材的朗·霍華德的《阿波羅13號》顯然要單薄得太多,但這並不影響它給我帶來的感動,《地球引力》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他能把一個格局如此之小的故事藉助特效的力量講得如此氣勢磅礴、力道十足。它把人類面對極端狀態、面對死亡的恐懼,所能有的一切肢體的、言語的行為全部真真實實地呈現出來了。喬治?克魯尼不放棄自己的同伴,尋找生的希望,每一次鏡頭都帶着一張笑臉,支撐着兩個人共同前進,在直面死亡的襲來中,他還在感受着太空所帶來的美與震撼,甚至當他鬆開繩子釦子讓桑德拉?布洛克活下去時,還是一臉的帥、一臉的美好,生命就到這吧,我已經見識過別人未曾見過的至美了,再多活下去也就沒什麼意義了。而全片的主角桑德拉?布洛克更是最直接呈現出在太空遇難中一個宇航員的真實狀態,由恐懼到冷靜到鼓起勇氣去做以前不敢做的事,面對桑德拉?布洛克的時候,我的整個人的情感完全被調動了,陪着她哭,陪着她笑,總是笑中帶淚,淚中帶笑,人果然是個複雜的動物,你從來不可能把你自身的種種情感徹徹底底條分縷析,反而是多重感情的交織,然後混雜成桑德拉?布洛克的表情。最能打動人的往往不是大喜或大悲,反而是極端狀態下最樸素、最真誠的表達。都已經記不清桑德拉?布洛克最後坐在天宮一號返回艙裏是有多恐懼,又是有多希望,但是那種熬過極端環境存活下來對生命本身的感激之情還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着。所以,最後15分鐘左右艱難的求生之路,讓我一直坐在影院裏直到字幕都結束了,才回過神來,好像我也才剛剛着陸一樣。

也只有好萊塢才能有這麼成熟的電影工業,《地心引力》顯然就是流水線上優秀的成品。阿方索?卡隆的運鏡讓這個優秀成品達到了登峯造極的極致,讓一個離我們很遙遠的太空慢慢向我們敞開它的神祕,讓整個在屏幕前方的人都完全陷入了一片黑夜的太空之中。長鏡頭的長驅直入、主觀鏡頭配合着桑德拉?布洛克真實的呼吸聲打探着一個完全未知的外部世界,開頭的超高難度的旋轉鏡頭又讓我們充分地去了解太空的每一個不能被找到的方向,我們所能感到的除了深邃,只能是人的渺小,漫太空的星辰和地球表面的微光、極光等等,簡直就是復活了人類遨遊太空的夢想,一切都太美!太美!太美!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10

前不久,我剛看了一部感人,有點恐怖的美國片,叫《地心引力》。

深邃浩瀚的外層空間,蔚藍的地球與深不見底、漆黑一片的宇宙形成鮮明對比。一台隸屬美國的空間站,數名宇航人員正進行太空漫步,對所屬衞星做着例行檢查。初上太空的瑞安博士正和經驗豐富的麥特一起檢查機器。幽默風趣的'麥特讓氣氛很好。可是,突然從休士頓總部傳來噩耗,不久前行將廢棄俄羅斯衞星被導彈擊毀,碎片以超過子彈的速度在地球軌道上散開,並意外擊中其他衞星,引起連鎖反應制造了新的碎片。

衞星裏的所有人全部身亡,而瑞安博士栓着衞星的安全繩斷開了,她墜進了無底的深淵,在太空進行了一次漂流。

瑞安在太空中漂浮不定,失去了方向,身體直往下落。看到這時,我不禁毛骨悚然,完全投入到電影裏去了,好像掉下去的是我一樣。

瑞安的情況很糟糕,她接收不到來自休士頓的信息,也看不到麥特。但她沒有解開綁在身上的安全繩。

不知道墜了多久,只知道氧氣瓶裏的氧氣越來越少了。這時,瑞安終於接到麥特的信息了。她告訴麥特自己正在墜落,但有看見中國太空站。兩個人終於見面了。

他們找到了衞星,打開門,空中漂浮着兩個臉色發白,頭髮凌亂的太空員,他們已經死了。瑞安他們穿過太空站時,麥特沒抓穩,掉了下去,幸虧他抓住了掛在瑞安腳上的繩子,才沒掉下去。可繩子越來越鬆,麥特想放棄了,可瑞安執意要救他。麥特把氧氣瓶甩給瑞安,自己掉進太空中,偉大犧牲。

瑞安非常傷心,可她憑藉她頑強的求生意識,活了下來。

當瑞安處於失重的環境下,孤立無援,內心煎熬,人為與自然的挑戰將她逼到絕境,人的主觀意識與求生意志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將她從消極死亡拉回頑強追求生命的選擇之路上。從化為灰燼到成為傳奇。

麥特把生命的氧氣給了瑞安,是要給她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心。有人説,她是一個女人啊!是的,女人也有求生意識。夥伴的死亡更激勵了她活下去的信心。瑞安的勇敢,是對生命的詮釋。生命是寶貴的,無價的。把握每一次生命的機會,不輕言放棄,這就是生命的意義,而女性的意識在求生面前顯得愈發突出,是對生命的一種敬畏。她的第一次流淚是對美好生命的強烈渴求;迴歸地球,踏上陸地,感受到腳踏實地後的放聲大笑是她完成生命之旅的怒吼。有愛與希望,人性的迴歸與救贖。

活着!別無他求!化為灰燼的毀滅到成為傳奇的女性,在飛船降落於湖邊之上的一刻最終實現。瑞恩帶着麥特的祝福與希望,奮力一登,湧出水面,那一刻久久的停留於水面之上是她對自然浮力的一種享受,從完全失重到倚靠浮力,是其生命之旅的完美降落。不論是作為一名科學家,還是作為一名女性,她實現的不僅是人類對抗太空的勝利,而且是女性意識的自我勝利。而這一切,都僅僅在她的一念之間,實現了其即將毀滅到傳奇一生的人生奇蹟。

可以説,影片就是一個女人的“荒島餘生”、劫後重生,只不過這一次是在太空中,顯得艱難異常,但依舊不拋棄不放棄。甚至可以這樣説,在生與死的選擇上,在愛與希望的指引下,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成為永恆,影片也終究能夠成為永恆。

瑞安,我敬佩你的堅強,你為人類,畫上了傳奇的一筆!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11

觀看《地心引力》的那一天,我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因為十幾年的世事滄桑都過去了,我從不相信還有什麼能比奧運會裏那些運動員們更值得令人佩服。

當然,我知道我錯了,電影開映還不到那麼10分鐘。當我見到太空中因衞星爆炸的碎片撞到而廢棄的太空站上僅存的兩名宇航員漂浮在太空中,一位因沒有辦法而在太空中不停的旋轉。直到後來另一位宇航員找到她一起上國際太空站時,又突然發現推進器沒有多少氣,而氧氣罐裏的氧氣也所剩不多了。在這危急的時刻,他們並沒有就此放棄希望而是一起向那兒衝去的那一幕,令我震驚。

那時候,我感覺在當代生活的人大多數都缺乏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當我看到他們在那十萬火急的時刻,為了讓女宇航員瑞恩能登上廢棄的國際太空站並借力靠近中國的太空站天宮一號,男宇航員馬特放棄了生存的機會,飄向茫茫宇宙。在徹底消失前,他通過無線電鼓勵瑞恩,一定要返回地球,絕不放棄。這是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的地方,因為即使只有一絲希望我們也要把握住,不讓機會給溜走。後來,女宇航員瑞恩歷經各種困難,近乎絕望。在瀕臨死亡的時候,馬特的幻象讓她再次振作起來,最終登上了中國太空站天宮一號,並駕駛神州返回艙回到了地球。而在影片的最後,我看到瑞恩爬上了湖岸。因為不適應剛剛找回的地心引力,瑞恩踉踉蹌蹌走在泥地上,像極了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因為她克服了恐懼,克服了困難,她選擇了勇敢,選擇了戰鬥,她的重回地球成就了一段傳奇,象徵着人類堅強意志和高超智慧的勝利。在無邊的黑暗和深深的絕望中,瑞恩絕不放棄的精神鼓舞人心。電影告訴我們,在任何艱難困苦中堅持不懈的精神,是生命的真諦,是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芒。

因為小時候,我們總是懷着厭學的心理去學校學習,而導致心思不在學習上,成績也越來越差。這是我們的心態問題,在上國中以來,我在每天慢慢的調整我的心態,儘量事事都往好處想,而不抱着自暴自棄的心理去讀書、去學習。後來我就發現,這樣的心態不僅能讓我在學習中得到樂趣,還讓我越發的喜歡學校了,有那麼一段時間,我都覺得在學校比在家裏還更加的開心。我想我以前就是缺乏自信心,所以事實都不敢去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卑的心理,才發覺已經晚了。從現在起,我要培養我的自信心,想成功之路邁進,不斷的改進,相信以後的我一定會比以前更出色。

實際上,人的一生中挫折和困苦無處不在,生命因為頑強和堅韌才顯得如此美麗動人。巴爾扎克説:“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因此,當我們面臨挫折,我們要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永不放棄,我們就可以克服一個一個的困難,取得一個一個的勝利,我們的人生也會因此變得充實而美麗。我們一定要堅持永不言敗的精神,來創造一段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傳奇。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12

在電影還未上映的時候就已經非常期待外太空題材的電影《地心引力》了,因為它是一部屬於展現外太空深幻莫測面貌的電影,當然還吸引我的是阿方索·卡隆導演這部電影,而這位導演之前執導的所有電影裏給我最深印象的是《人類之子》,因為整部影片運用大量的長鏡頭加上紀實風格的拍攝手法給我很大的感觸。

當電影《地心引力》畫面一開始阿方索·卡隆就運用了超長鏡頭加上唯美畫面的拍攝手法來描繪外太空,雖然場景幾乎都是由CG動畫和特效所組成的,但是它卻真實的還原了外太空的面貌。浩瀚的宇宙、蔚藍深邃的地球無不時刻的體現着外太空浩渺無垠的美麗。

故事情節裏講述的美國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在太空站外面測試修復哈勃望遠鏡的工作時,意想不到的事故發生了,俄羅斯的衞星爆炸碎片襲擊了他們的外太空站,導致了太空站內部的所有宇航人員罹難……也讓在太空站外的女主人公在宇航服裏在缺氧的情況下而面對生存下去的勇氣也沒有了,幸虧在男主人公的幫助下提起了勇氣重新面對要活下去的挑戰。而之後發生的困境也接連讓女主人公處於不想活下去的念頭。但每當覺得活不下去時總有一個信念讓自己能夠脱出困境而實現從等待救贖到自我救贖的過程。

這部電影的最可喜之處就是我們中國的天空一號和神舟一號也在裏面被真實還原了,雖然故事的情節是虛構的,但裏面的很多中國元素都處處體現中國航天技術在世界上的地位。

也許會有不少人認為這篇文章不像是電影觀後感,這也牽扯到這部電影剛上映,我也不能做什麼劇透,它的宗旨就是無論你面對怎樣的困境,都要有勇氣活下去,因為活着就是希望,千萬不要被眼前的困難嚇到,保持信念,你的潛在能力就會被髮揮出來。

最終我想説的是這部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尤其是熱愛物理,熱愛科學,熱愛外太空題材的影迷們觀看。因為以往外太空題材的電影沒有這部電影來的更為真實和詳盡,電影情節裏面很多細節都完美的體現了沒有地心引力的真空環境中(比如隨手抓到脱落的螺絲、橫向移動的火苗、掉落的眼淚等等),所以也可以當做是一部讓學生們學習的科普知識。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13

對於科幻片,我們不能以劇情片的故事發展來要求它,畢竟兼顧劇情與視效不是哪位導演都能做到的,同時也不是所有觀眾都能在一個多小時內能完全消化劇情和欣賞視效,適當得削弱劇情,得以讓觀眾留下更多的腦細胞來欣賞視效,才是一部合格的科幻片,而《地心引力》做的非常出色。

當年我的眼睛還很明亮,當年我還很有想象力,那年我還有夢想,躺在竹牀上仰望星河,對於那漆黑而又神祕的空間充滿好奇,然後一遍一遍做着太空夢,可惜所有的夢都在稍微長大一些幻滅了,此生,這些夢應該只能是夢了。感謝卡隆,圓了我的太空夢。那麼真實的場景,蔚藍色的星球近在眼前,日出日落,夢幻的極光,彷彿真的置身那個空間,那瞬間,我不是我,不是坐在電影院紅色的座位上觀看電影,而是置身太空,身着宇航服,夢中的那個我。

微博上很多同學吐槽,説上當受騙了,只有兩個演員,神神叨叨地不知所云。我倒是無力吐槽他們了,難道要在太空上整出一部《紅樓夢》構築一座大觀園嘛,在拉上此玉彼玉我們一起來歡快得談戀愛麼,讓你的眼淚澆灌我然後我為你痴為你顛麼,這是一個孤獨的故事,在那個孤獨的空間,感受的應該是瑞恩的一呼一吸,感受的是在碎片陣裏的驚險。沒有體會過孤獨,沒有感受過寂寞的人,怎麼能耐得住一分一秒的寂靜。

關於演員的表演,喬治·克魯尼的時間太短,而且全程隔着玻璃罩,我當時是想盯着他眼神,可惜我英文水平差,還得兼顧字幕,所以沒什麼感覺。桑德拉·布洛克的表演非常棒,眼神,呼吸,甚至每一絲肌肉的顫動都那麼真實,流露出的驚慌、絕望也能讓人感同身受,但我着實不喜歡她自殺的那段,可能編劇是為了體現她也有人性的弱點,但我覺得,這不是浪費了大帥哥的犧牲麼......總的來説桑德拉的表演非常非常好,畢竟在80%只有她一個人的鏡頭裏,她的表演沒有把我踢回地球。

有些只能是夢,更多的時候,我還是喜歡腳能踩在地上,抬頭能看見太陽,然後我想説,有重力的感覺真特麼爽。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14

可以毫不誇張地説,這是一部非常震撼的電影,也是迄今為止最生動的視覺效果。突如其來的太空碎片一個接着一個砸碎了人類智慧的太空機器,甚至在這裏殺死了人類。然而,從地球到太空,一個女人以頑強的毅力和堅強的求生意志,實現了自己的太空行走。當一個人處於失重的環境、孤立無助、內心痛苦、人為與自然的挑戰將她逼向絕境時,人的主觀意識和求生意志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將她從被動的死亡中拉回來頑強的追求人生在路上的選擇。從化為灰燼到成為傳奇,一念之間。阿方索·卡隆憑藉對太空科幻電影的詮釋,完成了一次真正的太空生存之旅。桑德拉·布洛克用自己的實力證明,她的奧斯卡桂冠並不是“弱點”。

每一個失重狀態下的無意識動作,每一個瀕臨絕望的生存凝視,都在某種意義上取得了戰勝死亡的勝利。説這是一部對抗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的科幻電影,是一部現代女性的史詩電影。整部電影把所有的人物都放在一個時間和空間裏。

失重和真空是人類最難克服的自然規律。瑞恩·斯通(桑德拉·布洛克飾)和馬特·科夫斯基(喬治·克魯尼飾)作為載人太空實驗的代表,經歷了一場無與倫比的太空災難。作為唯一的女性,斯通教授在生死邊緣掙扎,每一次冒險都是絕地反擊。缺氧與救援成為影片的主要線索:每一次氧氣百分比下降,故事不斷推進,引得觀眾屏住呼吸;當女主終於脱胎換骨,進入國際天空站時,她終於深吸了一口氣,故事還在繼續。尋求幫助和自助更像是實現人生自我價值的兩種選擇。女主人公用虛弱的身體來克服一切外在因素。從被動的尋求幫助到主動的自救,可以看作是人類對自然和意外的意識覺醒。女主角第一次被扔出去,後來被馬特救了出來。她沒有表現出反抗——她只能緊緊抓住唯一的“生命之繩”;兩人奮力到達國際空間站,卻被空間碎片所困擾。遭遇襲擊後,他不得不放棄唯一倖存的搭檔馬特,女主角的遺棄與掙扎,馬特的放手瑞恩的第一次意識覺醒發生了;即將到來的攻擊將每1.5小時發生一次。在孤獨的情況下,無力的反抗和自我生存都失去了意義。只有自力更生,才能實現不可能。很好的迴應了影片開頭的字幕“宇宙中沒有任何生物可以生存”;每一次把握和小跳躍,都是對生命的另一種詮釋——把握生命的每一次機會,不要輕言放棄,這就是生命的意義,女人的意識在生存面前越來越突出,是一種敬畏生命。

當然,生命的逝去成為女主角甦醒的主要原因,而年幼女兒的死亡對女人的震撼,讓她有了活下去的動力。生死麪前,她化被動為主動,實現了自我挑戰與自我救贖的飛躍。這裏的“挑戰”與“拯救”,一方面是女主瑞恩宇宙求生的頑強自救,另一方面是從失去女兒的痛苦中解脱出來的靈魂救贖。在太空自言自語,產生幻覺,然後聽到嬰兒的哭鬧聲,她的第一滴眼淚是她對美好生活的強烈渴望;回到大地後,踏上大地,感受腳踏實地的大笑,是她完整人生旅程的咆哮。愛與希望,人類的迴歸與救贖,成為影片的核心主題。當女主瑞恩乘坐天宮飛船衝破大氣層時,她拼盡了全力,但最終她只好任由自己的命運。對傳説中的女人化為灰燼的毀滅,在飛船降落在湖面上的那一刻,終於實現了。在馬特的祝福和希望下,瑞恩掙扎着浮出水面,在水面上長時間停留是她對自然浮力的享受。從完全失重到依靠浮力,這是她的人生旅程。完美的着陸。無論是作為科學家還是作為女性,她不僅取得了人類對抗太空的勝利,也取得了女性意識的自我勝利。而這一切,也只是她一個念頭,就實現了她即將毀滅成傳奇人生的奇蹟。影片導演阿方索·卡隆幾乎在每一部電影中都有着極佳的口碑,無論是《人類之子》還是《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再到這種“地心引力”給觀眾帶來的視覺震撼和內心的興奮一次又一次。這部《地心引力》的18分鐘長鏡頭開場驚豔。故事題材新穎,講故事手法獨特,消除過多情緒渲染、時間和空間設置保持不變,但仍然感人。在失重、真空的單一時空環境中,每一次呼吸、每一步都讓人窒息,牽動着觀眾的每一根神經。總之,導演的把控、演員的表演、身臨其境的配樂,都讓影片震撼。此外,女主角桑德拉的表演也很精彩。幾乎所有的表演都是一個人完成的。從頭到尾,從透視到特寫再到特寫,她從肢體動作上清晰地表現出母親和女科學家的雙重身份。表情達到了心理層面,達到了極致。可以説,這部電影是一個女人的“荒島”與重生。只是這一次的空間,看起來難度極大,但她還是沒有放棄。甚至可以説,在生與死的選擇中,在愛與希望的指引下,影片中的人物變得永恆,影片終究可以成為永恆。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15

或許我們的祖先在第一次抬頭仰望夜空時就對陰晴圓缺的月亮和璀璨的星河產生了疑問,它們到底有多遠,那上面究竟有些什麼?但是他們一定不想也不敢想象自己能夠一探究竟,那時在地球上的生存都已經很艱難,更不要説有能力飛向太空了。可是他們的嚮往和想象從未停止,於是便產生了許多與月亮和星星有關的美好的神話故事,像我們國家家喻户曉的嫦娥奔月和牛郎織女的故事。當然也有偉大的嘗試者,雖然最後葬身在火藥的爆炸中,但是人類的探索從未停止。

期盼了千年,甚至是萬年,上世紀人類終於實現了飛天夢,擺脱地心引力的束縛飛上了太空,還登上了月球。我們發射了數量眾多功能各異的人造衞星,我們建立了國際空間站以便人類可以長期在太空從事科研工作,我們製造的“哈勃”望遠鏡可以看到遠古宇宙的景象,我們製造的探測器“旅行者1號”甚至已經飛出了太陽系。然而我們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伴隨着慘痛的失敗,許多人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眾所周知的“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的爆炸,共造成了14名宇航員罹難,還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故造成了更多的傷亡,但是失敗與犧牲從來不能阻止人類探索和前進的腳步。

《地心引力》這部電影雖然是一個虛擬的故事,但它再一次讓我們見識到了太空工作的巨大危險性以及倖存的艱難。

開始一切都很平靜,兩名宇航員在修復望遠鏡,而另一名宇航員在微型推進設備的幫助下做太空行走,背景是廣袤無垠的太空和藍色的地球,從距離地面600公里的太空往下看我們的地球更加迷人。突然間, 被擊毀的衞星碎片以每小時2萬英里的時速闖入他們所在的軌道,還未返回航天飛機,毀滅性的災難就已經降臨。茫茫太空,人在這種環境中顯得更加渺小和無助,如果脱離了與航天器的連接你將沒有任何能力控制自己,就像被撞離航天飛機而後脱離機械臂的女主人公瑞安·斯通,她束手無策,任憑自己旋轉着漂浮向遠方。這種漂浮不是隨波逐流,而是漫無目的和方向,最後要漂到哪裏去你也不清楚。太空那麼大,如果沒人救你,你將永遠漂浮下去。我想那時瑞安一定都快要絕望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就在她向着暗黑無界的空間漂浮遠去時男主人公麥特·科沃斯基,除她之外的另一個倖存者及時趕到並抓住了她,她這才得以獲救。

航天飛機被摧毀,其他人都已遇難,他們只好前往空間站,但是空間站同樣被損壞,這是他們最後的可去之處。因為燃料用盡,他們的降落並不順利,在命懸一線的時刻麥特主動鬆手,把生的機會留給了瑞安。瑞安成了孤獨的倖存者。在麥特的指揮與鼓勵下瑞安在氧氣用完即將窒息的情況下艱難進入空間站,麥特還告訴她可以轉移到中國的“天宮”空間站,然後乘“神舟”返回地球。她脱去宇航服自由地呼吸着氧氣、蜷縮着身子的那個片段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她像是離開水許久又重返水中的魚,又像是睡在母親子宮裏的胎兒,自由、舒適而又安詳。

經歷空間站火災險情,“聯盟號”飛船成功脱離了空間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飛船被降落傘拉住,還險些與空間站發生碰撞,外出拆除降落傘時又遇衞星碎片襲擊,再次死裏逃生回到飛船發動機卻無法點火。飛船內的温度越來越低,與地面也失去了聯繫,當瑞安在絕望中陷入昏睡時又是麥特在她的幻覺中告訴了她解決辦法。返回之旅依舊險象環生,艱難登上“天宮”時它已經在向地面墜落,在“天宮”快速墜落並燒燬的過程中“神舟”飛船最終還是斷開了連接。高温與驚恐是最後的考驗,當“神舟”穿過大氣層後降落傘打開的一瞬,一路的驚心動魄終於快要結束,我懸着的心也跟着落了地,還差一步,就能重返地球。

當女主人公瑞安——唯一的倖存者,爬出水面身體緊緊貼在地面的那一刻她喜極而泣,能活着返回地球,不再被失重、無助、恐懼和死亡包圍,那種死裏逃生的感覺再好不過了。影片最後重新站立在地面上的瑞安有些步履蹣跚地走向遠方,是的,她是唯一的倖存者,但是不再孤獨,因為她已踏上了熟悉的土地,投入了地心引力安全的懷抱。

堪稱完美的特效製作使得這部影片十分逼真,驚心動魄的場面更是牢牢抓住了觀影者的眼球,優秀的音響效果和配樂更增強了影片的感染力。《地心引力》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等在內的7項大獎,是一部絕對值得一看的影片。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16

人的一生會經歷無數挫折,挫折無處不在。巴爾扎克曾説過:“苦難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一個弱者是萬丈深淵。”電影《地心引力》中的女主角萊恩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名言。

《地心引力》講述一位女宇航員在太空站被損毀後歷盡千難萬阻回到地球的故事。在美國太空站,突如其來的俄羅斯衞星碎片擊中了他們的太空站,除了馬特和萊恩,其他人員全部死亡,萊恩脱離了衞星,漂浮在太空裏,氧氣並不充足,就在她快要堅持不了的時候,馬特把她帶了回去。為了讓萊恩生存下去,馬特房去了自己,並讓萊恩登上廢棄的太空站,並藉助中國的天空一號,駕駛神州回到地球。

開始萊恩並不抱以希望,她根本不會駕駛,馬特通過無線對話,用輕鬆的口氣鼓勵萊恩,然後消失在無盡黑暗的的宇宙裏。面對困境,萊恩選擇了勇敢。影片的最後,伴隨着一段激動人心的音樂,萊恩回到了地球,筋疲力盡的她,趴在泥沙中一邊抓着泥一邊笑,然後我們看到萊恩像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一步步艱難的站了起來,此時,影片中的她像一個巨人一樣屹立在天地之間。那一刻我想她的心情一定難以用言語表達,同伴的犧牲,各種困難……她成功了,她完成了所有人的期望。她的努力為人類帶回了一段傳奇。看完影片後,馬特犧牲的場景不斷浮現在我的眼前,萊恩自我鼓勵的話也不絕於耳……

生命因勇敢和堅韌而美麗,而變得絢麗多彩。影片告訴我們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都要勇敢面對,只能要同步放棄,就會成功,取得勝利。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當困境遍佈世界各地時,同時也永不言敗的精神充滿世界的各個角落吧!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17

2013年11月19日上映的美國科幻大片《地心引力》,講述的是一男一女兩名美國宇航員在美國太空站出艙維修望遠鏡時,在遭遇爆炸衞星碎片的重挫的險情後,飄浮在茫茫太空,在毫無外界援助的重重險境中設法返回地球的故事。

影片中男宇航員Matt捨己為人、自我犧牲,開動航天飛機服牽引女主角Ryan,讓她登上了俄羅斯一個廢棄的空間站,再設法到達中國的空間站,藉助神舟飛船成功返回地球,而斷開纜繩,讓自己卻消失在茫茫太空,把生的希望留給Ryan,把死的悲壯留給自己。

影片展示了普通人在地球看不到的種種神奇美景:在外太空領略地球日出的美景,雄壯,神奇,迷人,從外太空俯視地球的夜晚,光怪陸離,絢麗多彩。蔚藍純潔的太空美得讓人窒息,迴旋凝固的乳白色的雲團,崇山峻嶺也變得渺小,江河湖海變得寧靜,光亮與黑暗共存的圖景令人匪夷所思。外太空的景色多麼美好!

影片中一些不為人在意的聲音被賦予了生命的光彩:當Ryan在俄飛船中絕望地呼救搜索信號時,搜索到地球某處瑣碎嘈雜的家庭生活的聲音,其中還聽到有嬰兒的聲音,狗的吠叫,Ryan甚至還和狗狗一樣學着樣子叫了好幾聲,這一切看似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聲音讓Ryan重新振作,但宇航在外太空的死寂,加上飛船沒有燃料,Ryan絕望到要關氧氣自殺,臨死前的夢境反而提醒了Ryan如何險中求生,正確駕駛飛船飛向天宮。

Ryan此行,有多少險情,可謂步步驚心,險境重重:修復望遠鏡時,空間站被衞星碎片擊得粉碎;Matt接着她接近俄羅斯空間站時,因Matt的航天飛機服燃料用盡,差點錯過空間站;快進入到俄空間站時,宇航服內氧氣消耗殆盡,又差點丟命;進入到俄空間站又幾乎被站內大火吞噬;駕駛俄飛船想要飛抵天宮又被降落傘纏住;出艙拆卸降落傘時又遭遇碎片襲擊;想要飛近中國天宮空間站時,俄飛船又燃料耗盡,只能任其飄蕩;逆向思維,成功開動飛船靠近天宮時又幾乎錯失良機;搭神舟飛船返回地球時又因墜落在水域,幾乎溺水身亡,憑藉驚人的毅力奮力爬出艙外、潛泳出水面,Ryan總算真正回家了。

然而強大的地球引力讓她步履維艱,但得以重生後的Ryan每一步都走得沉重而有力,因為,那是生命的腳步。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18

最近一段時間大片真多,而我也被那一大一小兩男人帶着一起享受了幾次IMAX之旅,確實很震撼,覺得我也漸漸愛上看電影這種活動了。而且看完後我們一家子進入了一場深刻的討論,我和小寶約了每人寫一篇觀後感,所以也要老實兑現,做個表率吧。

《地心引力》講述了在空間站工作的宇航員馬特·科沃斯基(喬治·克魯尼飾)以及航空新手賴安·斯通(桑德拉·布洛克飾)在出艙工作時,飛船與空間站發生爆炸,同行喪生,兩個人是如何在缺氧、失重、與外界喪失聯繫的情況下回到地球的故事。

關於電影方面的諸多感受,理解,認知我是屬於遲鈍型的,而最初對《地心引力》的期盼也是緣於那一大一小的大力鼓吹,對電影我最多隻能算是他倆的跟屁蟲,多數時候完全不能理解電影所表現出來的種種含義,需要一個專職人員在旁邊給我解釋,隨時回答那些可能會被認為愚蠢的問題,但這並不影響我看電影的興趣,因為一部電影的意義並不僅僅是劇情本身,看電影的那一段時間就是一種和平時隔離的時光,是一種全身心投入的節目,你可以在那一刻忘記掉你是誰。

片頭整個太空的風景很美很震撼,3D效果也好到爆,整個影片的過程讓人一直處於緊張糾心中,感覺這心臟一直就和主人公一起掛在了太空裏,隨時有覆滅的可能。好幾次那些衞星碎片飆過來的時候我不自然就拿手去擋眼睛了,果然是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是在家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效果,也讓我越來越依賴於IMAX的效果。

這是我看過的唯一一部一共只有兩個主人公的片子,而且其中一個在影片不到1/3的時候就消失在了太空裏,接下來的就是一場獨角戲,而我居然也看得緊張非凡,片子裏有些驚悚的境頭,以至於小寶一直嘀咕着,這簡直就是恐怖片嘛。而我其實也有同感。

直到電影結束,我心裏仍然很空,覺得在劇情方面並沒有太多的突破,只是確實被外國片那人性的光輝給感染,在生死之間,勇敢的把生的機會拱手傳遞,坦然面對浩淼的太空。在面對困難時,把人性的脆弱真實的體現,但最終人的本性,還有那些人性裏光明的東西喚醒了一個人生存下去,不怕萬難,永不放棄的精神。我想如果是我,一定是絕望了,而瑞恩也曾絕望,但那些生命的語言最終還是讓她拾起自救的勇氣,從容面對。

另一方面影響帶給我們許多科普方面的信息與知識,給了我們一個失重狀態的想象,以及空間戰,天空一號,神州號一個相對具體的印象,以及在失重狀態下的一些和平常完全不同的生存環境等等,這是影片給予的另一個收穫。還是讓人耳目一新的。

不管如何,此片還是值得一看的,這觀後感是寫得不咋得,水平有待提高,但我會學習着每次都簡單的寫寫,相信每次進步一點點,哈!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19

當你每天為生活瑣事而煩惱的時候,當你每天忙忙碌碌為了生計而奔波的時候,當你感覺到很有成就的時候,找個沒有云彩的地方,抬頭看看天空,與頭頂的這片天空相比,你是如此的渺小,渺小到沒人會注意到你。

《地心引力》不得不説是一部很精彩電影,無論是失重狀態的拍攝手法,還是各種細節,甚至是演員的一個眼神,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一個人在太空無依無靠的情況下,從失望、絕望、放棄到重新燃起生的希望,每一個細節都值得我們去品味,去細細咀嚼。

首先,我最大的感觸有兩點:

一、君子有所求,也就是要有所追求。

沒有追求,安於現狀的人總是在發現問題和放棄中間循環,在悲傷中不斷重複,總是埋怨得到的太少。殊不知,當有強烈的慾望去追求做好一件事情的時候,心情也會好起來,那整個身體的動力,就像電影裏忽然想到的着陸推進器一樣,把你推向一個新的方向,一個新的起點,從而看到不一樣的光芒。

當然,所謂的有所求並不是追求那些虛無的,對人生毫無意義的事情。就生活在社會上的個體來説,我們應該追求的是個人的提高。

二、學會放棄。

電影中,男主角放棄了生的希望,從而給女主角帶來了生的希望。而女主角最終接受了失去男主角的事實,去追求自己重返地球的希望。

在追求個人成長的時候,也許會發現,曾經關係很好的人會越來越疏遠,而以前從未接觸過的人會出線在你的視線中;曾經很難捨得的工作,會越來越阻礙個人的提高。這個時候,真正需要的是放棄。放棄的也許是一時物質、金錢,也許會造成短期內心理很難接受,但是你會接觸到另外一個更高修養圈子,並最終融入進去。所以,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失去的,在看不到希望的時候,在可以預知到沿這條路發展的結局時,做決定的時刻就到來了。

三、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總會想,別人會怎麼看自己,別人會怎麼評價自己。當這麼想的事情,也許就是自己出現錯誤的時候。當帶着極大的熱情去追求一種事情的時候,就有可能犯錯誤,這個時候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説法,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一步的實施下去。

由於工作總是很忙,工作上沒事做的時候就想着休息。現在回過頭去看看,浪費了太多了時間,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轉眼之間,已經不再年輕。從今天起,追求和堅持!即刻行動吧,別猶豫。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20

《地心引力》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三個美國宇航員在空間站修理太陽能光板時,因被大量的太空垃圾所襲擊,導致美國空間站被摧毀——三人中,其中一名男宇航員犧牲,兩外兩名拼死相救,才逃離了空間站。最後,為了幫助女宇航員逃生到另一個空間站,另外一名男宇航員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然而,被送上空間站的女宇航員,並沒有那麼走運,許多危險相繼而來。但她戰勝了種種危險,最後乘坐我國的“天宮一號”返回地球。她降落在一片湖中,剛打開艙門,大量的湖水湧進艙內,讓她進退兩難。她用盡最後的力氣逃出來,在湖裏蹬掉航天服,才游出湖面。

在整個過程中,她有數次接近死神——但這期間,她經歷過沒有氧氣、失去方向、發生火災、沒有工具、沒有能源、不懂中文等種種困難,但都被她克服。

她用事實告訴我們: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終將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

她正是做到了這一點,才成為了唯一一個逃脱者,一個幸運者。

她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不是低頭歎息,而是勇敢面對;在困難面前不放棄,凝聚自己全部的身心之力與困難抗爭,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韌性生存下來,終於通過地心引力的力量踩在了土地上。

只要不斷的鞭策激勵自己,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所有的困難都會被自己踩在腳底下。

同時,我們還要學會放棄——莫不要作出過多的犧牲。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21

——我只想説:“珍惜且保護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吧。”

每當夜幕降臨我們抬起頭仰望夜空,滿天繁星,璀璨奪目,令人遐往。多少人多少次曾幻想着有一天能像宇航員一樣飛出地球,走向太空,去見一見美麗的天空,見一見繁星滿布的宇宙和更加遼闊的奇景;你會想象置身於如此美景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那麼,當你看了這部電影,你會明白的……

這是一部講述多位宇航員在外太空遇到一系列驚險遭遇,最後只一人僥倖逃生的科幻片。它所反映出的主題有兩個方面:一、人類若脱離地球是多麼微小無助,想要得到長足發展,向外太空探索的腳步不能停止,對科學技術的研究長路漫漫;二、身處地球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離開地球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因此我們要保護地球,敬畏自然,珍惜我們唯一的生存家園。

看了三遍,每遍都能從中發現不同的觸動我的地方——比如人類探索太空的曲折;各種飛行器及空間站、衞星等先進設備儀器;外太空的寒冷、寂靜、空虛、恐怖;人類在處理太空事故的無助與羸弱;女主人公和其他宇航員們的機智,關鍵時刻的冷靜,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堅強的信念,團結的精神……

我曾多次設身處地,想象如果我處於她的那個環境會怎樣——外太空,背對着地球,眼前一片黑暗,無論你怎麼使勁去看,都見不到光明;周圍安靜得可怕,只能聽到自己粗粗的喘氣聲;沒有空氣,更沒有氧氣;温度很低,缺氧、寒冷和宇宙射線時刻威脅着人的生命;某一刻,當你一回頭,看到同伴因為被高速運行的衞星殘骸撞擊,特別是被自己同類製造的兇器,殺死在你眼前,血肉模糊,甚至只剩下一副殘骸,那個時候,你就會明白生存是一件多麼可貴的事情;那個時候你就會明白地球是個多麼美好的地方,美好的家!即使從來不出門的你也會認為去國外也沒什麼可怕的,甚至流落荒島,成為第二個魯濱遜也不過如此,因為這些和流浪在外太空相比簡直就是在天堂!如果我在那裏,我肯定會害怕。我並不想誇張什麼,只是感覺很像真的。

那麼我是如何選中這部影片觀看呢?首先,這和我的興趣愛好有關,我喜歡看科幻片,就像《未來警察》、《長江七號》、《終結者》系列電影、《超驗駭客》、《超體》、《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等等有關對未來設想的影片,不過大部分是以虐心的悲劇結尾的。對於幻想來説,悲劇能夠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給人們以震懾,大多是警示我們不要過分利用科技,依賴科技。其次,我認為任何人類對未來的猜想都是有可能成為現實的,這是個很嚴肅的話題:計算機自動控制的迅猛發展會不會到人類無法控制的地步? 恐龍的滅絕就是最好的見證,難道小行星真的不會撞擊地球?如果那不能避免,我們肯定不想在這之前就滅絕了吧!人類是應該考慮考慮了——是與自然為敵,妄想征服自然呢,還是尊敬自然,愛護自然呢?

如果説人類是自然的驕傲作品,那麼它為什麼要給我們聰明的大腦呢?難道是想讓我們自由發展嗎?不,那是在考驗我們……我們就像雛鳥身處於一個四周佈滿荊棘的鳥巢,只要穿過那一層柔軟的草墊就會被荊棘“刺傷”——1940年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城市上空瀰漫着淡藍色的煙霧,刺激人的呼吸道,致使樹木枯黃;1952年英國倫敦煙霧事件,前後共有一萬兩千人死亡,這是由於大量燃燒化石燃料引起的;1986年4月26日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爆炸,釋放的放射性物質給方圓30公里內的生態環境和人畜安全造成嚴重傷害,至今危害不減;就近的説,我國現在的大氣情況越來越糟,主要是霧霾,已經持續了兩三年了,情況還是不見好轉,愈來愈多的城市陷入到了“你站在我面前,我卻看不到你”的困境中……

因此,只有不斷髮展科技,豐滿羽翼,成長為一隻雄鷹,才能飛出這一片荊棘,獲得生存。不要以為現在科技很發達,人類在自然面前仍舊是愚昧無知的。因此重視科教,重視教育才能讓人類走得更遠。由此,提升社會整體素質,提升公民素質刻不容緩。

而且環保從來就不只是政府的事情;每一位公民,每一個地球人,都要好好珍惜這片迄今為止唯一適合我們生存的土地;否則當有一天我們就要被自己所犯的錯誤掩埋的時候,即使轉身,我們也無處可逃!我沒有危言聳聽,時間會告訴所有人準確的答案!

那麼迴歸到影片中來,除了外太空驚險刺激的歷程,人類在茫茫宇宙中的卑微與弱小,孤獨與絕望,(也許在這樣的環境的襯托下,才能章顯出人類那一點可憐的智慧和運氣吧!畢竟我們太弱了),還有影片結尾給予我們的希望——即使身臨險境,我們也不應該絕望——我們有不斷攀登的能力,有團結堅定的精神,有自然賜予的聰明的大腦,有更加靈活的雙手。地球以前從未有過這樣的高等生物,相信我們會把世界變得更加美好。這次外太空的探險歷程告訴我們:人類要走的路還有很長,無論是在科技上,還是在思想上,想要將二者發展到更高的層次,需要我們放低心態,保持一個平常心,將危機意識普及開來,以敬畏的態度來對待大自然,對待地球。只有大家都把理論思想落實為現實和行動,才能讓人類有繁衍生息,世代興旺的機會;否則,人類將不得不面對自然的懲罰,到那時,人類就要承擔自己所造成的一切後果,希望那時候不會是人類的終點!

我們要時刻保持自信,勇敢地向前發展,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努力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尋求自身走向長遠未來的途徑。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22

週六的夜晚,天空中下着小雨,青島步行街不似以往有熙熙攘攘的人羣,商店門前各色的霓虹燈也不免顯得有點寂寞。

拿着影票走進影院,瞬間感覺好像走進了温室。姐姐打趣道,電影院總是冬天暖得像春天,夏天涼得像秋天。

找到座位坐好,期待着電影的開始。

浩瀚深邃的太空首先映入眼簾,兩個穿着笨重宇航服的宇航員正在一邊處理衞星故障一邊進行略顯枯燥的對話。這場無趣而漫長的對話讓我昏昏欲睡,甚至開始後悔來看這部電影。但接下來我便知道,這或許是卡隆導演的“欲揚先抑”。

就在兩個宇航員收到危險通知的下一秒鐘,大量的衞星碎片鋪天蓋地地襲來。3d電影的立體效果讓這些橫衝直撞的衞星碎片如此真實,我彷彿置身於漫天飛射的衞星碎片之中。

混亂中,在太空艙外一起處理衞星故障的瑞恩(女主角)和馬特(男主角)失去了聯繫。瑞恩在快速下墜,她大口大口地穿着粗氣,我似乎也在感受着她窒息般的恐懼。藉助通訊設備,瑞恩不停地呼喚着馬特,知道他出現在她的視野之中。

然而,當他們一起回到空間站時,卻看到了慘烈的一幕——他們的同伴,全部喪身於由衞星碎片引發的連鎖反應事故當中。

瑞恩和馬特無言的沉默使人覺得壓抑。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中,人類渺小得微不足道,置身其中,尤其是在面對同伴的死亡時,那又是怎樣的一種恐懼與無助。

倘若選擇活下去,馬特和瑞恩必須得靠自己的力量回到地球。所以,他們的目標鎖定在距離並不算太遠的國際空間站。

他們朝着國際空間站艱難地前行,但不幸再一次降臨。就在他們即將進入空間站時,子彈一樣的衞星碎片又一次襲來,他們也距離空間站越來越遠。而瑞恩的氧氣此時幾乎耗盡。靠一根繩子牽住對方的馬特和瑞恩,此時對彼此來説都是一種牽絆。雖然他們並不想在這無窮無盡的宇宙中失去唯一的同伴,但這樣拖延下去的結果只能是兩個人都丟掉性命。是的,得有一個人做出捨棄生命成全對方的抉擇,而這個人,就是馬特。他鬆開了綁在自己身上的繩子,在瑞恩無力的哀求中,馬特飄向黑暗的太空深處,慢慢地,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瑞恩,你得活着回到地球。”

你得活着回到地球,為了那些犧牲的同伴,還有,選擇讓你活下去的馬特。

瑞恩只得自己一個人同這無情的黑暗太空 做求生的抗爭。哪怕活着回到地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她也得抱着最後的希望殊死一搏。

所以接下來,我一次次地看着瑞恩在生死邊緣苦苦掙扎,就像被人捏在指尖的一隻小螞蟻。生死,不過在這人的一念之間。

我依然清楚地記得瑞恩滿懷希望地為回到地球的最後衝刺做準備時,卻絕望地發現推動器沒有燃料。她通過調頻聽到了來自地球的聲音,那是老人歡愉的笑聲、嬰兒的啼哭聲,還有陣陣狗吠聲。那是一個温馨的小家所擁有的聲音吧,而瑞恩此時卻在寒冷的太空中掙扎在死亡邊緣。瑞恩一聲聲地學着狗叫,那一聲聲都在滴着絕望的血。她想起了死去的女兒。同伴死去的時候她沒有哭泣,然而經歷九死一生並以為自己可以活着回去結果卻仍然逃離不了死神的魔爪時,求生的信念,便在一瞬間化為灰燼飄散。我看到,一滴眼淚,緩緩地向我飄來,停在我觸手可及的上方。

瑞恩絕望地關掉了推動器的氧氣開關,然後閉上眼睛,靜靜地等待着死亡。然而,就在這時,馬特卻敲響了推動器的窗子。

我聽到了影院裏觀眾的騷動,是的,每個人都因馬特的出現而期待着新的轉機。

馬特告訴瑞恩,即使沒有燃料,也可以使用着陸的方法回到地球。

——瑞恩從夢裏醒來,窒息讓她無法繼續睡下去。身邊並沒有馬特,但馬特已經來過。

瑞恩振作起來,她打開氧氣開關,心底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火焰。

做好一切準備後,瑞恩朝着地球啟程。

穿越大氣層的時候,瑞恩彷彿掉進了煉獄。但這畢竟意味着,她即將回到地球這片故土。

她掉進了海里,這是專屬於地球的海洋!然而笨重的宇航服使她不停地下沉。瑞恩果斷地脱掉宇航服,朝着海面划動。

是的,這是地球新鮮的空氣,這是冰冷的海水,這是 明媚的陽光,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地球的美景。

瑞恩艱難地站起來,踩在厚實的沙灘上,像嬰兒般,踉踉蹌蹌地,向前邁着真實的每一步。電影的結局,就這樣定格在瑞恩邁步的笨拙身影中。

“在我看來,這事只會有兩個結局。要麼我帶着故事返回地球,要麼我在接下來的10分鐘裏被燒成灰燼。不管是哪個結局,經準備好了。”瑞恩的這段台詞讓我熱血沸騰。我想瑞恩這輩子也不會遇到任何可以讓她害怕的事情了。因為這段經歷遠比死亡更折磨,求生的意志如燭火般在無窮無盡的宇宙中微弱地閃爍,誰也説不準它會不會在下一秒熄滅。然而,放棄的結果只有死路一條,不拼到最後你怎麼知道自己一定會輸呢?對手再強大,你輸的機率也不可能為零。所以,為什麼要放棄呢?就像瑞恩一樣,就算以為自己下一秒會死掉,也要拼盡全力去賭一把,因為,nothing is impossible!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23

今天看了《地心引力》感觸很深。

故事梗概:萊恩(故事女主角)在進行太空實驗時,不幸遇到了太空災難——俄羅斯打落的衞星碎片引起的劇烈連鎖反應,使得太空中絕大多數的衞星都受到撞擊——她本人脱離了探索者號。但在指揮官的幫助下,依靠她自己的堅強和智慧回到了地球。

這是一個非常驚險的故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故事。這是一個特效非常好的電影,這是一個演技超級讚的電影。我被女主角的演技折服啦!!這部片中,桑德拉·布洛克的演技,簡直讓人大飽眼福!她非常出色的演繹了一個優秀的女科學家,到一個渺小的人類,到一個柔弱的女人,到一個堅強的女人,到一個放開全部的女人,到一個重拾信心,重拾希望的女人的轉變。這部戲裏面,她的出色表演,和特效相映成輝,同時,也讓我體會到人類的渺小,大地的踏實可靠,還有,就是人比你自己想象得柔弱又堅強得多。

當她第一次和太空船脱離的時候,我嚇個半死。當她在太空中不停自轉不停公轉的時候,那個時候,我想起來,12年地震的時候,第一次覺得大地也不可靠了。到現在,我都還能回想起來,那天的感覺,不知道自己該去哪裏,不知道自己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特別恐慌無助。她在太空中一次次的遭遇到各種困難的時候,我覺得,天吶,這該怎麼辦,這下慘了,痛苦,不安,惶恐,未知……所有的一切都讓人覺得想要放棄治療。就像影片進行到後半段,她關掉了氧氣供應,打算就那樣死在太空的時候一樣。

影片中,她搜到了來自地球的信號,那裏的狗叫聲,那裏的人聲,那裏的嬰兒的哭聲,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覺得,這一段也是整部影片中,非常精彩的一部分了。那裏的狗叫,意味着生活,那裏她學着狼嚎,是一種自我的釋放和解脱,是一種對自由對生的哀嚎,也是一種悲慼的情懷;那裏的人聲,意味着被感知,意味着被理解,被認識,被接受,像離羣的大雁找到了其他大雁的蹤跡,哪怕過不去,看一眼,也是好的;那裏的嬰兒,意味着新生,意味着對生與死的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

可是呢,她做了一個夢,這個夢給了她提示,也給了她活下去的希望。

很多時候,我們都一次次在興奮和失落之間,在希望與絕望之間,甚至是在生與死之間徘徊,可以害怕,可以恐懼,只是要慢慢來,永不言棄,you say you will make it,即使你已經完全不可能生還了。

只是,堅信,你可以做到。哪怕最後做不到。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24

講完超重與失重,學生推薦給我一部叫地心引力的好萊塢大片全是宇宙科幻再加災難還有勵志片。

電影裏面講述一個美國女宇航員從美國的航天飛機到俄羅斯的國際空間站再到中國的天宮一號,最後駕駛神舟宇宙飛船回到地球的過程,我第一個感受是這個女的太倒黴了去哪兒哪裏的東西都壞,第二感覺是我們的中國製造又一次拯救了美國人,就像2012裏的一樣。故事簡單技術一流。全程3d,視覺效果逼真,女演員那幾滴眼淚真實是球形,然後一扭頭由於慣性飛出去了。整部影片只有兩個人,男演員還只出現前半部,後半部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女演員,不過男演員死的時候,那個場景不科學,有人説是被導演弄死的,他完全可以把自身的推進裝置(已經沒有燃料)使勁向前拋出去,根據牛頓第三定律,他就會朝相反的方向飛回空間站的位置了,不用死了。還有那些美國宇航員如果沒穿防護服死在太空裏,樣子不應該和地球上的遺體一樣,他們生前體內是有壓強的,而太空接近真空,所以,他們的器官或許使皮膚應該有破裂或噴血,血管應該裂開,我在影片裏沒看到,可能導演覺得太血腥沒拍?還有電影裏還有些技術細節問題不符合物理規律,我們中國的空間站和美國人的俄羅斯的軌道不在同一個平面上,是不會相遇的,這又不是地球的同步衞星,導演的物理學知識不過關。那個美國人憑啥説我們的神舟號和他們的聯盟號很像,就差沒説我們山寨他們的了。原理都一樣又沒有技術專利,何談山寨?他們覺得自己什麼東西都先進看不起我們中國人的技術水平,我看着非常不舒服!最後還是我們中國的神舟號飛船救了女主角,實踐證明我們的飛船質量最可靠!

從人文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很勵志,在太空那麼孤寂的環境,處處都絕望的故障,女主角強烈的求生慾望,堅強的信念閃閃發光,一次又一次的感動我,只有自己可以救贖自己。男演員為了不拖累同伴,決然剪開繩子把生的希望留給了隊友,他説如果他不鬆開,兩個人就要一起死,他對她説,你要活下去!我想到了泰坦尼克號,男主角也是這麼和女主角説的。外國電影裏的男人思維好像都這樣。當女主角回到了地球,蹣跚踉蹌的站起來走得越來越遠,望向天空,我感覺這是導演在給我們啟示,珍惜地球——我們的母親,活下去,要給自己希望,讓生活重新開始,珍惜每一天吧!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25

看完電影《地心引力》後,讓我對宇宙又有了新的認識。它憑藉驚險刺激的場面和逼真的特技效果給觀眾帶來了視覺和心靈的雙重震撼。你一定對這部電影也感興趣吧,那就一起走進電影《地心引力》!

影片在寂靜的太空中展開,“探索號”航天飛機繞着軌道運行。一個男宇航員和女同事出艙執行任務時,太空站被碎片擊中,倉內所有人都喪命。只有這兩人漂浮在外太空,豪無憑藉力的兩名航天員想方設法想回到地球上,他們在缺氧、失重、與外界失去聯繫的情況下頗頗遭遇險情,麥特為了瑞安而犧牲了自己。讓瑞安登上了回地球的路。雖然一路上險情重重,但她還是艱難的活了下來。

看完這本電影,我緊張的心情才鬆弛下來,這片子雖然在講述單一的某個事件,同時卻隱藏着博大的人類命題,該片展現了生命的狀態,也讓人重申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令人琢磨。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26

"哇!真驚險那!"這是我們在看《地心引力》呢!

《地心引力》是一部美國的科普片,前幾天還剛獲得了奧斯卡七項大獎呢!這片子深受我們的喜愛,地心引力觀後感3篇。片子講述了女宇航員瑞恩·斯通博士和她的同事們在太空執行任務時遇到了重重困難,但都化險為夷,最後終於回到地球母親懷抱的故事。

當我看到他們在修理哈勃望遠鏡時,遭到飛來的碎片的襲擊,被迫漂浮在了太空中。瑞恩打着轉兒飄走了。情況危急,她顯得有些急躁。就在這時,她的同事馬特告訴她,不要慌,用太陽和地球作參照物,小口吸氧氣,小口呼。馬特不一會兒成功救了瑞恩。我覺得馬特很講情義,有些人會覺得自己活命還來不及呢,去救什麼人啊!

後來因他們的聯盟號被碎片擊中損壞了,只好到國際空間站去。但沒想到那的飛船也不好,在修理時,他們又一次被碎片攻擊。本來他們連着繩子的,後來繩子斷了。馬特飄向了遠處,他不但沒有害怕,還鼓勵瑞恩勇敢地活下去。瑞恩要去救他,他拒絕了。為了讓瑞恩活下去,馬特選擇了自我犧牲。這時候,我的眼眶紅了,眼淚娃娃已經在我的眼眶裏打轉兒了。

當她到了我們中國空間站,想用天宮一號回去時,又遇到了困難。天宮一號上全是中文,她看不懂中文。但她並沒有驚慌,仍然鎮定自若。瑞恩回想着以前他們的聯盟號是怎樣駕駛的,膽戰心驚的啟動了"神舟"飛船。就在這時,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認為她已脱離危險了。然而,並沒有。在大氣層時,非常熱,達到了200多度。沒多久,所有的東西都會化為灰燼,但飛船是耐高温的,所以在飛船周圍只是一層熊熊火焰,猶如一個大火球。但瑞恩不怕,因為她知道只要堅持下去,再過一會兒就可以着陸,回到大地的懷抱。正是她的這種自我鼓勵,使她堅持了下來,我們也要有這種堅強的意志。

當然,她成功回到大地的懷抱,温暖的家。她就是《地心引力》中的不怕畏懼,堅持不懈,遇事冷靜、意志堅強的女主角——瑞恩斯通。

教師點評:三位小記者在看的同時,都把自己想象成影片中的主人公,勇於面對困難,最終走向成功,觀後感《地心引力觀後感3篇》。這部獲得多項奧斯卡獎項的影片帶給學生的不光是感官上的享受,更是心靈的一次洗滌與淨化。學生從課文《夢圓飛天》到《地心引力》,再到課文的學習,充分感受到科學的無窮奧祕。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27

今天,我們學到第六課《夢圓飛天》,裏面講到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飛天成功,我們十分自豪!

老師有這篇課文想到了他看過的一部,名叫《地心引力》。這裏面講的是航天員瑞恩克服了種種困難,最終回到了地球,她捏了一把土放在自己的心頭,感歎:到還是地球好!

這部放完以後,我悲喜交加,還有一點點害怕,彷彿自己就是那個僅存活下來的瑞恩。馬特和瑞恩是一起登上太空的,而他本來是可以存活下來的但他為了救同事瑞恩,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我十分感動因為馬特是偉大的!

瑞恩她本來多次想要放棄在國際空間站的聯盟號上時,飛船沒油了,瑞恩想要放棄了,把氧氣都關了,濛濛之中,她彷彿看到了為自己而甘願放棄生命的馬特,使她再次鼓起了生的希望,願意繼續接而不捨,持之以恆。我要像瑞恩學習,不能半途而廢,遇到危險的時候和事情,都要坦然、沉着、冷靜地面對,不能驚慌失措。當有放到瑞恩無可奈何,手足無措時,她想到只有我們中國的"神舟"號,才能把瑞恩帶回地球的時候,我們都感到無比自豪,無比驕傲!

看完了,我就更加堅信,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即使你要失敗了,只要還有那麼最後的一點希望,那我們無論如何,也要堅持到底,不能輕易説放棄!

這部我給它100分,因為他告訴了我許多有關太空的知識和堅持的道理!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28

剛學了《夢圓飛天》這一課,承老師就給我們看了《地心引力》這部,引得許多同學情不自禁地讚歎:"哇!這片子真不錯!"

故事講述了美國宇航員瑞恩·斯通在太空中九死一生,最終通過鍥而不捨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努力駕駛中國飛船飛回地球的懷抱。整部片子可謂是悲喜交加,時而讓人感動至極,時而卻讓人捧腹大笑。

有一個情節不知大家注意與否:雖然多次遭到宇宙碎片的襲擊,但瑞恩每次都能冷靜地分析情況,並應對自如。就在進入"聯盟"號飛船卻點不了火時,她失去了沉着冷靜,關閉了氧氣與照明……迷茫中,瑞恩彷彿看到為了救她而飄走在宇宙中的同事也進入了飛船,並指引她從死亡的邊緣走了回來,還告訴了她如何運用反推力自救……突然醒來的瑞恩重新打開了氧氣和照明,重新見到了希望的曙光,重新燃起了生命之火,心中堅定了一個信念:我要活下去!看到這兒,我的眼裏不禁充滿了淚珠,眼淚順着臉頰流了下來,它是熱的。

還有一個地方讓全班笑得吵翻了天:一進入中國飛船,瑞恩就呆住了,因為飛船裏全是中文,她根本就看不懂,只能通過模擬飛船上按鈕的位置來大概理解方方正正的所表示的意思。最終通過記憶讓飛船啟動了起來,回到了地球,回到了蘇黎世湖的家。看到這,我還是蠻為是一箇中國人驕傲的,造出來的飛船能讓一個不識漢字的人重新返回地球,還是挺厲害的(雖然離現在還遠了一點)。

影片非常生動,讓人彷彿覺得自己就是勇敢的瑞恩·斯通,與她一起在宇宙中探險。奧斯卡大獎也是名至實歸。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29

我們全家去看《地心引力》,在電影院裏這部電影格式非常火爆的一部著名大片,講的是美國的一艘火箭飄落在太空上,無法回去,就在他們精心修理火箭的時候,背的火箭碎片就突然來襲,讓我感到驚訝,因為是3D的影片,讓你感覺在太空好像一樣,那碎片像流星,好像人的打中了自己的眼睛,讓我們大吃一驚,然後由一名航天員因此死亡,之上下了一男一女,在他空飄着,那個女人的氧氣筒快沒有氧氣了,所以他們現在是身受難鏡,無法脱身,只能在太空飄來飄去,他們看見了有一家荒廢的火箭,他們連忙過去,但是在途中那艘會見上面漂浮值很多人的屍體,突然出現了,把我嚇得不行了。

他們很快到指揮艙,不過在中途那個男的沒抓緊,就飄走了,是剩下了那個女的,她到了指揮艙,因為這裏的線路不是很好,就冒出了一兩個小火球,她沒有注意到,所以就到了開火箭的地方。在那裏她看了一下火箭指導手冊,就準備開火箭了,不過就是現在或經開始警報了,他立即的把火箭分開了,免得這裏被火染上,她就開始開飛船了,看到了我們的天宮號,她準備駕駛着我們的天宮號回祖國,但是他現在駕駛的飛船沒燃料了,所以他只能出來,自己飄過去了,終於飄過去了,進入到我們的天宮號裏面,但是他不認識中國字,所以就不會開了讀後感 ,在這裏説一下,沒文化真可怕,以後美國人要好好學習中國字,所以他只能亂恩了,這回終於開回了祖國,不過這艘會見快被衝擊力化成灰燼了,然後有掉落水裏了,他幸虧會游泳,這樣才保住了性命,到這裏就結束了,看了這部影片才知道女人也不是什麼都不會幹的。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30

兩名宇航員在太空享受沒有生命喧鬧的靜謐時,突然襲來了劇烈的爆炸和衝擊。步步死裏逃生,最終活命的只有一個。這裏給我們展現的只是一個我們畢生不會經歷的奇異旅行中的奇蹟生還事件。暫且不顧及片中點滴反常及不合理,我們唏噓的是人的求生本能,為女主角重返地球鬆了口氣。

影片《地心引力》非常美。開場即刻震撼觀眾,不單單是隨着角色歪脖看看太空景色而已,還有它創造性的描述太空,讓我們沒有絲毫懷疑。之前的3D電影只是刻意要那些東西直飛向鏡頭的畫面而已。這裏,鏡頭緩緩的晃晃悠悠看着主角,看着地球,看着發生的一切,不知覺中主觀、客觀鏡頭無縫隙的自由轉換。觀影之後看了報道:影片60%都是CG處理,趕超《阿凡達。直白的講,這是一種欺騙,虛幻無有活生生整到你面前。但你不會有任何反對的,因為它呈現了迷人的真實,他認認真真的做假。

説這壯觀,太空中的故事敍事完美了一定壯觀!但這必然中也能找到一個另外的規律。主角只有一個女的,兩個男配角,克魯尼還曾陪着女主角走過一段,另一個甚至只做個背景在遠處活動幾下。這其實回到了故事本質的思考上:再宏大、再壯觀、再史詩,這個故事只應屬於主角,而且很少有多個主角的例子,《拯救大兵瑞恩》算是一個。過去我們在電影上也搞了很多人海戰術“三大戰役”之類就是典型,基本依靠全景敍事,參加戰鬥的千千萬,投入拍攝的人員是萬萬千。把事説清了,但角色沒記住一個。

曾經有人説拍電影、講故事要有深刻涵義,主題要寓意深刻。為此,我迷惑過,對自己寫的故事也有過不自信,但現在這裏看來不必。視覺藝術與文學藝術比較,寓意、主題之類,揹負的這些重任要輕鬆的多。電影與音樂一樣是時間順序的藝術。從頭到尾一個完整的包絡波,順序欣賞,完整感受。它不會精煉簡潔的像一句詩,或者理科的一個公理定義。它是用長長的2小時告訴你,一個作者要表達的意義。這意義也許很常見,人們都説熟爛了,比如:好死不如賴活着,比如愛情、友情、親情的珍貴或美好。《地心引力》就是這樣一種片子,沒有什麼深刻哲理,至多看後讓觀眾自己琢磨,活着多好啊,有人捨生為你多偉大。

觀影前,我看到國內何姓大導與國內畢姓影評人在微博上隔空對罵。畢説《地心引力》完美,完美到在他有生之年看不到國內同等級作品了!何説,不要聽所謂影評人得比得。不懂瞎説。

但不管怎樣評論仍然是擋不住這片子的精彩。卡梅隆是個技術控——典型美國人作風,他稱讚創新的技術創造出精彩畫面,有劃時代意義。這麼説我贊同,我們現在是全部接受西方實用價值體系的時代,事物文明先進的標誌就是細節做的如何,細節展現的如何。

最近網上炒作《咱們結婚吧》很火,昨晚女友死活要求我陪她看一集。我見又是傻男跟花瓶女磨嘰來磨嘰去,耐不住去刷碗了,回來見女友還是在那不挪窩,我受不了了:各個的不是嘴貧就是假爛漫、純真。你這邊看美劇,那邊看這爛劇,有意思嗎?我女友來個絕配回答:國產劇就這樣啊!不費腦!好吧,國民素質高,已經在大腦中自動區別對待了。

順便説一句,克魯尼説天空號除了是中文,其他與聯盟號太空艙一樣,美國人再一次在電影中譏諷了中國製造抄襲一貫作風。《127小時》裏面曾有一個情節點:主角萬分後悔臨行前沒有找到瑞士軍刀,最終是用中國製造的劣質鋼刀撕扯着斷臂的,不知真實事件是否也如此,但這樣的文化諷刺卻是醜陋且真實。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31

星期天下午,媽媽帶我去看電影《地心引力》。我在百科全書中看到過,地心引力是指地球把東西吸往地核的力量,人們是看不到這個力量的,可是高處落下的人、東西都會往下掉,就是因為地心引力。在電影裏,因為一顆人造衞星的碎片引起了連環撞擊,航天飛機被撞壞了,國際空間站被撞壞了。太空中的宇航員,因為沒有地心引力,被撞得飄來飄去,沒有依靠。唯一活下來的女宇航員在隊友的幫助、鼓勵下,戰勝很多困難,終於到了我們的“天宮”,坐着“神舟”,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穿過大氣層,回到了地球。

電影裏,太空中一片漆黑,只有我們的地球才有美麗的藍色海洋、綠色陸地和白白的雲層,我們真的要好好保護地球啊!

昨天下午,聰聰哥哥帶我去海岸城看了電影《地心引力》,這個電影太複雜了,我沒有完全看明白看明白,電影只有2個演員。

電影大概講的是,美國的航天飛機在太空中出現了意外,航天飛機就損毀了,其中有一個倖存的宇航員,先來國際空間站,然後國際空間站被太空碎片炸燬了,她又來到中國天宮號然後到神州號,天宮號和神州號分離後,宇航員就乘着返回艙掉到大海里,再從大海游到沙灘上,回到了地球。

我覺得這個宇航員非常勇敢,而且本領也特別大,經過了那麼多困難,最終還是回到了地球。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32

今天我看了一部驚險的科幻電影《地心引力》。這部電影講了幾個正在太空中進行科學研究的宇航員,因為宇宙飛船被衞星碎片擊中,只能在太空裏飄來飄去。為什麼呢?因為太空中沒有地心引力!他們無法站立,無法掌握方向,還隨時有可能被亂飛的碎片擊中,但他們還是克服重重困難,想盡辦法,終於回到了地球。

這部電影很精彩。在太空中看地球,就像一顆閃閃發光的藍寶石,美麗極了!太空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但又充滿了危險,比如,有一個新來的宇航員,前一秒正在高興地跳舞,後一秒就去見上帝了。電影中的女科學家遇到了一個接一個的危難,但她都一直堅持着,沒有放棄希望,最後回到了地球。

以前我看了神舟十號太空授課以後,我曾經很想當一名宇航員,現在,我知道了當宇航員可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33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從事育嬰工作已有四年了,回顧四年裏與孩子們的朝夕相處,我有喜,有悲,有累也有汗,但更多的是歡樂。這份歡樂是孩子們給我的,我愛孩子們,孩子們也愛我,因為有愛而滿心歡喜,因為有愛使我深入每個孩子的心靈,雖然有時也會因為孩子的調皮而埋怨,因為它們的不聽話而失態,因為工作忙碌而很累,但是每當看到孩子天真的笑臉時,我又很快樂,一切煩惱都煙消雲散了。與孩子朝夕相處,我始終想着兩句話,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我會怎樣?”“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會怎樣?”這樣的情感使我對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寬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責,多了一份尊重。我想,只要我們用自己的心認真地去對待每一個孩子,我們帶的孩子將是最棒的孩子。

在工作中,我一如既往的嚴格要求自己,不溺愛孩子,也不冷淡或歧視孩子。其次要為人師表,注重身教,重於言教,雖然有的孩子很小,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但孩子總是把老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因此,作為育嬰師,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整齊的儀容去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去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去愛護人。

由於我剛開始帶的孩子都是一歲到一歲半之間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對也較差,而且語言表達能力也比較差,很愛哭,那麼我的重點就放在穩定幼兒情緒、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方面,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培養,孩子們可以能夠獨立進餐、會正確使用自己的毛巾、杯子、學會了刷牙、養成了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等等。

在空餘時間,我閲讀一些自己訂製的育嬰雜誌,去圖書館翻閲一些有關育嬰資料,去書城購買各類書籍和音像資料進行觀看學習,我相信我會做的更好地。

作為新世紀、新時期的育嬰師,我還要繼續學習、拓展視野、更新觀念、這樣才能跟得上新時代的步伐,尊重幼兒,關注孩子的每一個尋常時刻,關注孩子的發展之窗,轉變幼兒的學習方式爭取做一個更加優秀的育嬰師。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34

今天,我懷着一顆激動的心觀看了這部科幻大片。

影片在太空中展開,在美國太空站,一個男宇航員馬特和女同事瑞安出艙修復望遠鏡時,衞星的碎片撞到了太空站,除了出艙的兩人,其他人全部喪命。之後,在缺氧、失重、與外界斷絕聯繫的情況下,他們遭遇了重重險情,馬特為了瑞安自我犧牲,瑞安最後憑藉着瀕死前看到馬特的幻象,振作起來,乘坐中國神舟號返回地球。

在看電影的整個過程中,我的心一直都在吊着,3D特效和壯麗的宇宙奇觀讓我折服,一幅幅立體畫面使我感到景物或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處,使我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的感覺,看完之後,還有一種身處太空幽靜的錯覺。

在影片中,我很佩服馬特,他開始表現得安逸悠閒,非常享受這段美好的時光,在災難降臨時,又很樂觀,看日出,安慰瑞安,最後,為了瑞安,犧牲了自己,感覺他很偉大。而瑞安也值得我學習,她從一開始慌亂、恐懼變為後來的冷靜,勇敢,最後回到地球。

看完這部影片,使我學到了一些知識,浩瀚宇宙星系、蔚藍深邃的地球、逼真的外太空工作站 等。而在太空那個幽靜的環境中,根本就沒有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所以我要更加珍惜我身邊的東西。

《地心引力》觀後感 篇35

中國人有一種年終前突擊花錢的習慣,不曾想,我也被捲入其中。不過,我不是突擊花錢,而是突擊看電影,為的是把單位發的視覺福利全部消費掉。上週末,一家三口剛看了一部《森林戰士》,這週末我又帶上女兒一起去看這部3D科幻大片《Gravity》,期望引導孩子認識太空、認識人類所處的地位、人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以及人類對征服太空的不懈渴望。

《Gravity》講述了在空間站工作的宇航員馬特科沃斯基(喬治克魯尼飾)以及航空新手瑞恩斯通(桑德拉布洛克飾)在出艙工作時,飛船與空間站發生爆炸,同行逃生,兩個人是如何在缺氧、失重、與外界喪失聯繫的情況下試圖回到地球的故事。這是一部孤獨的電影,影片中自始至終只有科沃斯基和斯通博士兩個活人,但全劇情節緊湊,靠危機的不斷產生與解決來推動劇情發展,90分鐘的故事基本沒有拖泥帶水的鏡頭。我是個偽天文愛好者,所以也看不出任何BUG。

這是一部關於生命如何被拯救的故事。喬治克魯尼好像是來打醬油的,但他卻在生前生後各拯救了一次桑德拉布洛克,最終激勵她完成了自我救贖,成功登上中國神州號,順利藉助中國製造的飛行器回到地面。這裏面有一種愛的力量、一種親情的力量、一種特有的美國式的幽默的力量,當然還有對中國製造的一種恭維吧,想來是為了討好中國觀眾吧。

太空是神奇的,宇宙是美妙的,但它卻是那麼的遙不可及,令人望而生畏。生命是美好的,生命又是渺小的,只有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我們才覺得生活也沒那麼差吧,廣播裏的狗叫、嬰兒哭、異國男人奇怪的語調,都格外動聽。影片的結尾,看見桑德拉布洛克爬上岸後重新找到地心引力後, 因為不適應而踉蹌地在泥地上行走的樣子,像極了一個剛會走路的孩子,這是她的新生。

除了拯救跟生存外,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旨在提醒觀眾,要學會珍惜我們習以為常的一切。回頭想想,自1961年,人類第一次進入外太空以來,空間就代表了無數的可能性跟希望,失去重力也會讓你變得輕飄飄,但你或許從來沒有想過,無限制的自由即黑暗。走出影院,牽着女兒的小手,享受着有牽制、有牽掛的生活,其實挺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