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讀後感彙編11篇

來源:文萃谷 2.46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草房子》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草房子》讀後感彙編11篇

《草房子》讀後感1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這就是油麻地。那裏生活着一羣可愛的孩子:頑皮、聰明的桑桑,禿頂的陸鶴,堅強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靜的紙月……這些都出自於曹伯伯的純美小説《草房子》。

《草房子》記錄了一個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的六年國小生活。講述着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每讀完一個故事,我都會感到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善良,尊嚴,頑強……這一切的一切都散發着人性之美的光輝,不斷地衝擊着我的心靈。

故事中最撼動人心的莫過於秦大奶奶。她是書中最頑固的一個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幾十年,房子龜縮在國小的西北角,是學校的一個污點,學校花費了十幾年也沒能將她趕出校園。在當地人的眼中,她是個可惡的老婆子,總在學校裏搞破壞。然而在一個春季,她冒險救了落水的喬喬。在油麻地人悉心照顧下,半個多月後才勉強下地。從此,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自動離開校園、用枴杖趕走闖進校園的鴨子,用枴杖關她夠不着的窗户……最後,她竟為了學校的一個南瓜,不慎落水而永遠地離開了。

《草房子》魔力般吸引着我,盪漾與整部作品的悲憫情懷,閃耀在每個主人公身上的人性美,使我不禁讚歎這極致的美。

《草房子》讀後感2

這個寒假,我讀了《草房子》這本書。第一次看到那本書時,我倒吸一口涼氣:就這短短的一個月不到,要讀這麼厚一本書,而且全是密密麻麻的白紙黑字!

但我閲讀越起勁,我深深地被那內容吸引了!文章主要講了油麻地村民們的美好生活。裏面的內容讓我的情緒變得很豐富,當秦大奶奶去世時,我很傷心,當細馬又回到油麻地時,我很高興,當桑桑為了紙月而不顧一切地和倉板男孩戰鬥時,我很緊張,當桑桑的病被治好時,我頓時如釋重負。

裏面讓我最感動的一篇文章是艾地,文章中,主角秦大奶奶又以前的固執,製造麻煩變成了現在的樂於助人,第一次,她因為救一位小女孩而差點丟失性命,第二次,她救了一隻南瓜而丟失性命,她把油麻地的任何事物都當成活人似的,就説明她深深愛着油麻地,她關心着油麻地的每一樣東西,並且為油麻地做了許多貢獻,她會為了油麻地的每一樣東西而奮不顧身!或許秦大奶奶在勾南瓜時回想:我要為油麻地做貢獻,哪怕犧牲也罷,但我也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情,此生無憾!

在書的海洋中,我會繼續暢遊下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

《草房子》讀後感3

《草房子》這本書講述了油麻地男孩桑桑國小六年的生活,這六年的生活使他刻骨銘心、終身難忘。

書中有三個同學的故事,使我非常的感動。

在桑桑上四年級時,他班裏有名同學叫“陸鶴”,是個禿子,經常被別人戲弄、取笑,他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做出了種種努力,終於贏得了同學們對他的尊重和信任。

杜小康也是桑桑的同學。在他家條件很好時,他努力學習,為班集體服務,一直在班裏當班長;當家庭遭遇厄運時,他也毫不低頭,勇敢的面對困難,在學校門口擺小攤賣東西來維持生計,終於以自己不懈的努力,贏得了同學們的敬愛。

桑桑是個樂於助人、喜歡幻想的調皮孩子,他六年級時得了一種名叫“鼠瘡”的怪病,醫生説他活不了多長時間,但他還是美好地對待生命最後的每一天,最終被一位高手治好了病,考上了中學。

讀完《草房子》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要友好地對待身體有缺陷和比自己學習差的同學,要去關心愛護、幫助他們;在遇到困難時,不能向困難低頭,要有信心,要堅強、勇敢地面對,才能夠戰勝各種困難。

《草房子》讀後感4

桑桑是個好奇心很強的孩子,他經常做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他會在炎熱的夏天穿棉襖。桑桑在城裏,無意間看到賣冰棍的老闆用被子捂住冰棍,他便產生了一個奇怪的念頭:這麼熱的天氣,如果我也穿上棉襖會怎麼樣呢?於是他在夏天穿上了棉襖,結果沒幾分鐘就大汗淋漓了。

他會把碗櫃改裝成鴿籠。桑桑覺得自己有温暖的家,而他的鴿子卻沒有。於是桑桑就把家裏唯一的碗櫃改裝成了鴿籠。雖然最後被媽媽揍了一頓,可是桑桑還是覺得很幸福,他的好奇心也依舊很強。

他會把蚊帳做成漁網。桑桑看見漁夫每天都能用漁網打撈上很多魚蝦,他也很想試試。可是家裏沒有漁網,怎麼辦?突然,桑桑發現父母用的蚊帳很像漁網,於是,桑桑偷偷地取下蚊帳,做成漁網。雖然網了很多魚蝦,但是卻因為丟了蚊帳而被蚊蟲叮得全身是包。

桑桑做了很多奇怪的事情,雖然每一件事都讓桑桑吃了不少的苦頭,卻也讓他收穫滿滿。

我喜歡桑桑不怕困難,勇於實踐的精神,我更喜歡桑桑對任何事情永遠抱有好奇的心。我要向桑桑學習!

《草房子》讀後感5

草房子是主人公桑桑從一個頑皮不懂事的孩子變成了一個體貼,善良,懂事的孩子,寫的是桑桑的成長經過,也認識了很多好朋友。也反映了他回憶童年,留戀童年,喜愛童年的思想感情。

最讓人可笑和感動的一章就是艾地,可笑的是艾地的主人秦大奶奶的一些家禽,而那些家禽經常跑到學校里拉屎和尿尿,而且拉到了桑校長,我看到這,就笑的肚子疼,只要你看到着,你也能行。

令人感動的是秦大奶奶看見了一個南瓜在“游泳”,而她就跳到了水裏。不會游泳的秦大奶奶把南瓜撈上來了,自己卻光榮的犧牲了。讀到這裏,我的眼睛濕潤了,我覺得這一種種精神是值得人們學習的。如果我有了一個這樣的奶奶,我會好好的孝敬她,保護她。

看了這一本書,我想不長大或快快長大,不想長大就是説,我們要珍惜時間,愛惜時間,不然長大了就一事無成,原來這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道理啊!

快快長大是説我們要快點孝敬長輩。也可以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汗,來頂天立地。

《草房子》讀後感6

這是一部少年長篇小説,寫了男孩桑桑的六年國小生活。寫了他身邊的一個又一個人的故事。

書以“草房子”為題是因為每一個故事都在草房子裏發生的。六年中,桑桑親眼目睹或直接參加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草房子的作者是曹文軒。全書的語言很有意思,有點像我以前看到過的被稱之為“散文”的文章的感覺,總之很美。故事講得很認真,就像作者自己經歷過的一樣。主人公的生活總是充滿了那些樂趣,有時我也會很感動很感動,感動到想流淚。就像書的內容提要中説的“盪漾於整部作品的悲憫情懷,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趨疏遠、感情日趨冷漠的當今世界中,也顯得彌足珍貴、格外感人”。雖然我不太明白,可是我們全家人都喜歡看,這應該是一部可以被稱為“老少咸宜”的有趣小説吧!

《草房子》讀後感7

今年寒假,我把曹文軒寫的《草房子》讀了兩遍了,寫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國小生活這篇小説主要介紹了桑桑、陸鶴、紙月、細馬和杜小康。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桑桑,他是一個調皮可愛又聰明的小男孩,他善於動腦,把家裏的.蚊帳改成魚網,把碗櫃為鴿子做了一個舒適温暖的窩,卻遭到父母的責備,他很有正義感,當板倉國小的壞孩子欺負紙月時,他毫不憂豫的衝過去幫助紙月他也特別勇敢,當他得了一種怪病時,脖子上腫了一個很大的包,要用一根燒的紅的針,從包上扎進去,他卻不喊也不叫

陸鶴是桑桑的同班同學,因為長着一個禿頂,同學們都笑話他,叫他禿鶴在嘲笑聲中,他的性格變得很內向雖然同學們瞧不起陸鶴,但他並不記仇,在一次表演中為學校爭得了榮譽在平常,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俗話説: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別人身上有缺陷,他也是“迫不得已”

《草房子》讀後感8

草房子,其實是一所國小――油麻地國小,故事就發生在在這一座座草房子裏

紙月撲朔迷離的身世、被迫停學的杜小康、天生禿頂的禿鶴以及純真善良的桑桑,他們每個人,無不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數杜小康,因為杜小康他很堅強。原來杜小康家是油麻地最富有的,可是他的爸爸在一次進貨的途中,船翻了,他們家破產了,杜小康也因此停學了。但他很懂事,盡力地幫爸爸媽媽維持生活,在校門口賣東西,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同學笑話,一點也不覺得不好意思,我覺得很了不起。從他的身上,讓我學會了如何去面對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讓我明白了應該怎樣自力更生。堅強的杜小康,我喜歡你!佩服你!

讀《草房子》的過程是快樂的,它讓我收穫很多,長大很多!

《草房子》讀後感9

一天,我讀了《草房子》這本書,它讓我品味到了苦難與美好,感受到了成長的力量。

油麻地國小的草房子看上去並不高大,但屋頂大大的,裏面很寬敞。冬天是温暖的,夏天卻又是涼爽的。這一幢幢房子在鄉野純靜(淨)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樸來,但當太陽凌空而照時,那房頂上金澤閃閃,又顯出一派華貴來。

有一種成長,讓人回味悠長。禿鶴——他用長長的好看的脖子,支撐起那麼一棵光溜溜的腦袋,這顆腦袋絕無一絲瘕痕,光滑的竟然那麼均勻,陽光下這顆腦袋像打了蠟一般地亮,讓他的同學們無端地想起夜裏的月光,也是那麼亮。

純淨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國小的師生們,也照着世界上一個最英俊少年……

有一種成長,讓人回味悠長。

成長是禿鶴對尊嚴的執着堅守。

在鄉野純淨的天空下,在油麻地金澤閃閃的房檐下我聽到竹筍拔節的聲音,我聞到了花苞的芳香,冬夜的苦練中,禿鶴長成了月光下最英俊的少年。洪水的洗禮下,細馬用瘦弱的肩膀頂起了家的脊樑;孤獨的蘆葦蕩中,杜小康堅毅地站在了生活路口;病痛的折磨下,桑桑綻開了不屈的微笑……成長在苦難中開始,成長也因苦難更加美麗。

有一種美麗讓人心馳神往。

《草房子》讀後感10

這學期,我們的共讀書是《草房子》,首先,我還是先向大家介紹一下作者——曹文軒。

曹文軒:1954年1月出生於農村,並在農村生活了20年。1974年人北京大學中文系列書,畢業留校任教,後來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他的作品有《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等等一系列文學作品。

這本書主要講了1962年8月的一個上午,秋風乍起,暑氣已去,十四歲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國小,那一片草房中間中最為高一幢的草房頂。

這本書中的主要人物有:桑桑、紙月、杜小康、禿鶴。其中,我最喜歡的主公是桑桑,他是一個非常有想象力的孩子,比如:把家裏的碗櫃作成鴿子籠,讓鴿有了自己的家,他對於動物都有一顆善良的心。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教師教育孩子不能用打的方式來教育,教育的道路是艱辛的,要我們付出努力,才會有成功。

《草房子》讀後感11

今天我讀完了作家曹文軒的作品《草房子》,這是一本很吸引人的小説,它主要圍繞桑桑這位主人公難忘的國小生活來寫。桑桑淘氣、富於幻想、精力旺盛又不諳世事,每一段故事都對我觸動很大,書裏面桑桑竟把蚊帳改造成了漁網,還有許多新鮮離奇的人和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禿鶴”。

“禿鶴”是一個愛搗亂、報復心強的男孩。比如有一次四個國小組織舞蹈比賽,“禿鶴”因不受大家歡迎不讓他上台,他就坐在主席台上不肯下來。蔣一輪老師説,“禿鶴”只要戴上帽子就可以上台,可是“禿鶴”故意跳着跳啊着帽子扔出去。他把全場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明顯是對老師和同學開始不讓他上台的報復。我就想啊,我們可不能做這樣的人,我們應該相互寬容、理解,這樣人與人之間才會彼此多一份關愛。

我廢寢忘食地讀完了《草房子》,裏面的故事真是太吸引我了,你也來讀一讀吧,看看你最喜歡裏面的哪位同學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