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10日設為“中國品牌日”

來源:文萃谷 1.17W

2017年5月10日是值得每一家中國企業銘記的日子——首個“中國品牌日”。在業界,設立“中國品牌日”的呼聲由來已久,而今,“中國品牌日”獲國家層面批覆,標誌着“發揮品牌引領作用”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下面本站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每年5月10日設為“中國品牌日”

中國確定5月10日為“中國品牌日”

經國務院批准,自2017年起,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

中國品牌日的設立,體現了國家對品牌建設的高度重視,展示了實施品牌戰略的堅定決心,今年的主題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開啟自主品牌發展新時代”。

經濟強國曆來是品牌強國。如果説消費者通過蘋果、波音認識了美國,通過奔馳、西門子熟悉了德國,那麼世界也正通過海爾、華為、阿里巴巴等一批閃亮的中國品牌,瞭解快速發展的中國。

十多年來,中國的品牌建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05年,世界品牌實驗室發佈的“世界品牌500強”中,我國只有4個品牌入選;2016年,已有36個品牌入選,與美日等國的差距逐漸縮小。

一家家中國品牌,凝聚成中國力量,用實力向世界講述着中國故事,展示着中國魅力……

中國品牌正在崛起

近段時間,祖國頻頻傳來好消息,件件振奮人心!

“從天舟一號成功地與天宮二號實現對接,到國產航母下水,再到首架大飛機試飛成功,都使中國製造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由中國與印度尼西亞企業合作建設的雅加達至萬隆高速鐵路總承包(EPC)合同簽署,佔世界高鐵總量65%的中國高鐵也日漸成為“世界名牌”……

這一連串的成果,也使“中國品牌日”的到來水到渠成,並具備現實意義。

高鐵動車成為中國走出去的亮麗名片。

10年前的2007年,手機、家電中能數得上號的還大部分是外國品牌。放眼看去,歐美日俱全,唯獨中國品牌缺席。

但是如今,各個領域的中國品牌已經全面崛起,並在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的大舞台上,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品牌當年羸弱的光景早已成為歷史,中國製造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以及影響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手機領域

在手機領域,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機出貨量共計3.747億部,出貨量前五名分別是三星、蘋果、華為、OPPO和vivo,從市場佔有率看,與2016年第一季度相比,三星和蘋果的市場佔有率都在下降,而國產三大品牌卻在齊齊上升。此外,華為在歐洲專利申請數量超越三星,排名全球第二;其推向國際市場的手機產品,60%以上為中高端產品。

  家電領域

不僅在智能手機市場,在傳統強勢的家電領域,國貨也在發生變化。

日前,海爾集團首次發佈六大品牌全球化戰略,憑藉六大品牌,海爾成為擁有品牌最多、最具國際化特質的“世界第一家電品牌集羣”。

格力,專注空調行業20年,產品銷往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佔領全球30%空調市場份額。

家裏巡視一週,電視、冰箱、洗衣機、電飯鍋、豆漿機、微波爐……一定就能看到美的、九陽等中國品牌的標識,質量和性價比並不輸給外國貨。

  食品領域

中國的製造業那麼厲害,食品行業的品牌怎麼樣呢?

在中國的大多數家庭中,對於牛奶的第一選擇就是國產牛奶,伊利就是國產乳業品牌的一個代表。

在荷蘭合作銀行發佈的.2016年度“全球乳業20強”中,伊利的排名躍升至全球乳業8強,這不僅是中國乳製品企業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也是亞洲乳企迄今的最高排名。

伊利品牌的發展歷程可以説是中國乳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縮影。牽手北京奧運、上海世博,無一不體現着伊利在進步,中國乳業在發展。相信中國乳業會越來越好!

一大批中國品牌正在形成影響力——美的、海爾、科沃斯、小米、伊利、安踏、李寧……從國家工商總局公佈的國內外熱銷品牌網民搜索量來看,2016年我國網民對本土品牌的搜索次數佔據總搜索量的53%,超過對國外品牌的搜索次數,反映出消費者對於本土品牌的關注度和認可度不斷提高。同時,我國消費者對本土品牌產品的質量及服務的評價逐年上升。

然而,業內人士指出,雖然中國品牌發展呈現良好態勢,但也存在着關鍵核心技術掌握不足,創新體系仍需完善,處於產業價值鏈低端,國際品牌建設緩慢等問題,這也是造成當前我國製造業大而不強的“短板”。

中國品牌發展整體仍然滯後

統計顯示,在全球500餘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220多種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自有品牌在世界100強工業產品品牌當中只佔一個。

此外在世界品牌實驗室公佈的201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顯示,中國僅有36個品牌上榜。相對美國227個上榜品牌的體量及中國13億人口而言,中國品牌顯然還處於“第三世界”。而且,中國上榜品牌以“老面孔”為主:茅台、中國銀行、海爾等。

201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的中國品牌

中國品牌發展滯後的同時,中國人的消費能力卻在提升。根據相關統計數據,2015年全球近50%的奢侈品為中國人所購買,中國人海外消費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被海外市場稱為“行走的錢包”。

製造業成本優勢下降

不僅品牌發展嚴重滯後,留給“中國製造”的時間也不多了。

據德勤數據,在美國、德國、日本、韓國、中國、印度這六大製造業重點國家中,中國僅在成本上優勢明顯。近年來,隨着人口紅利褪去及其他東南亞國家制造業的發展,中國的成本優勢也在下滑。

如今全球最廉價的勞動力分佈在東南亞國家

多年前曾有位美國學者做過一個對比,發現當時中國工廠的工人薪資不足美國工人的1/20,同時生活成本是美國的一半。到2014年,中國勞動力成本和美國的差距已經幾乎可以忽略,在美國每花費1美元的勞動力成本,在中國也大概需要96美分。這還並沒有考慮到物流成本。

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漲價、人民幣升值……我國製造業長期賴以生存的“低成本優勢”正在消失,製造業規模持續擴大,效益卻明顯下滑。

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加速追趕,另一方面,發達國家開始反思虛擬經濟過度的弊端,把製造業作為未來經濟政策的重要取向。因此,實際上我國製造業正面臨着雙重壓力。

隨着“低成本優勢”的消失,我國製造業“粗放增長”的道路也即將走到盡頭,儘快實現從低端向高端的轉型升級,是我國製造業的必然選擇。

“中國品牌日”將“品牌”戰略上升到國家層面
  “中國品牌日”是怎麼來的?

2016年6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提出:

● 設立“中國品牌日”,大力宣傳知名自主品牌,講好中國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

● 鼓勵各級電視台、廣播電台以及平面、網絡等媒體,在重要時段、重要版面安排自主品牌公益宣傳。

● 定期舉辦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在重點出入境口岸設置自主品牌產品展銷廳,在世界重要市場舉辦中國自主品牌巡展推介會,擴大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有這些政策為“中國品牌”保駕護航!

《關於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明確指出,要發揮品牌引領作用,講好中國的品牌故事,要做到:

  1. 淨化市場環境

● 建立更加嚴格的市場監管體系,加大專項整治聯合執法行動力度。

● 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

● 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業壁壘,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2. 清除制約因素

● 清理、廢除制約自主品牌產品消費的各項規定或做法。

● 建立產品質量、知識產權等領域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 研究提高違反產品質量法、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等犯罪行為的量刑標準,建立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制度。

● 完善汽車、家電等耐用消費品舉證責任倒置制度。

● 支持高等院校開設品牌相關課程,培養品牌創建、推廣、維護等專業人才。

  3. 制定激勵政策

● 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支持自主品牌發展。

● 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以品牌為基礎的商標權、專利權等質押貸款。

● 發揮國家獎項激勵作用,鼓勵產品創新,弘揚工匠精神。

  4. 抓好組織實施

● 國務院有關部門要結合本部門職責,制定出台具體的政策措施。

● 各省級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出台具體的實施方案。

  支持中國品牌!

  今天,讓我們為中國製造點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