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教學計劃

來源:文萃谷 2.63W

轉眼一個學期就過去了,新的學期正在籌備中,教師要做好教學準備工作,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兩篇高三政治教學計劃,歡迎閲讀

高三政治教學計劃

  高三政治教學計劃一:

  一、指導思想

以課程標準、考試説明為指導,以課本為依據,充分研究大學聯考。增強政治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應試的能力,從而提高政治課的教學質量。 ??

  二、工作目標

1、.以課本和課程標準為基本,充分研讀考綱,從整體上把握複習的要求。讓學生詳讀教材,記憶和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改變教學觀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給予學生以思考和消化的時間和空間。

3、.加強教研,研究大學聯考和大學聯考試題,把熱點與教材知識的有效結合,注重知識的遷移與運用,精選習題,避免陷入題海中。

4、.進行有效的知識落實。把課堂的知識落實作為主渠道,及時進行“小結”、“單元過關”和“月結”。

5、學生的學科成績在優生率、平均成績和及格率上有一定的提升。

  三、高三政治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文科學生總體水平不是很好,優生與差生相差很大,且拔尖人才又少。今年升級考就是説明了這一問題。所以既要抓重點又是照顧全體。

2、.缺乏對課程標準和考試説明的深入研究。在政治課的課程標準中有對知識掌握程度的明確要求,如“識記”、“理解”和“運用”。在考試説明中有明確的考核目標和要求,並有詳細的解讀説明。

3、.忽視課本,依賴資料。課本知識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寫的,有完整的體系和邏輯。我們在高三教學和複習中總是拋棄課本而按照資料來進行,捨本求末,學生對於知識沒有系統性的把握和理解。

4、.缺乏對學生學習和複習策略的指導。我們的教學仍停留在我講你聽,我説什麼你就做什麼上,沒有對學生進行學習和複習的指導,如何做,應該怎樣做。導致學生的學習沒有主動性和方向性,教師辛苦,學生辛苦而沒有太大的成效。

5、課本知識與熱點、重點問題的聯繫空泛。表現在理論聯繫熱點、重點問題時只是點到為止,泛泛而談,沒有把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從一個切口入手進行細緻的分析。所謂講題也只是就題講題,就答案講答案,所謂學生掌握就是記住,面對新的問題仍然無從下手 ??

  四、教學要求

1、學習《課程標準》,並且結合《課程標準》中的識記、理解、運用的不同層次的基本要求,準確地貫徹在教學過程中,落實教學內容,把握教材的特點。

2、要充分利用有限課時,努力提高課堂效率。重點突出,難點講透。要積極創造條件,充分運用各種形象、直觀和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以期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思想實際,充分利用各種豐富的教育資源開展教學活動。

3、認真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將教材中的基本知識、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思想認識的問題有機結合起來,做到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觀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4、加強學習,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研究和思考獲得結論。同時做好後進生的較換工作。

5、在認真學習、備課、講課的基礎上,積極參加有關教研活動,互相學習,有意識地捕捉教學和教育的信息,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素質,以適應教學改革的新要求。

  一、大學聯考研究

研究考綱,研究試題,參悟大學聯考命題思路和趨勢;加強集體備課,研究高三複習方法; 做好周練的命題、改作、評析工作,提高複習的針對性;參加台州市、臨海市大學聯考研討會,為大學聯考複習出智、出力;做好專題複習工作,形成知識體系;迴歸教材,重視“雙基”的落實,提高解題能力。

  二、備課組工作

各備課組認真按照“五個規範”的要求進行教學教研工作。備課組要有工作計劃的集體備課, 每週一次,專人講專題,突出重點、難點,選好典型例題,統一作業要求並批改;高一、高二備課組要參加台州市新課程培訓,更新觀念,革新教法,高二備課組要認真對待實施新課程後的會考。

  三、上課

要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升學生的求知能力,落實知識“雙基”,為此,教師要努力探索並嘗試新課型、新教法。要開設新、老教師的研究課,鼓勵教師相互聽課,上課、聽課後要有反思。

  四、研究、培訓

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教學研究和教學培訓,在教學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形成課題或論文。鼓勵教師更新知識、拓展視野、轉變觀念,與新課程一起成長。

  二、工作策略

  1、目標:更新教育觀念,提高理論素質

  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與研討,提高理論水平與專業素質。

利用集體備課時間,組織本組教師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

學習課程標準,正確把握教學工作的針對性和方向性,以降低工作的盲目性。

  2、目標:加強管理,創建優秀教研組。

  措施:

(1)首先,加強組風建設,繼承和發揚本組的認真、踏實、實效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以教研組長為中心,以備課組長為關鍵,加強交流,儘量把本組建設成團結、和諧、創新、富有朝氣的學科組。

(2)其次,針對本組教師年紀輕、創新精神強的資源特點,努力實施走出去戰略,通過在開設講座、對會考學生的應試輔導等活動,以個別帶動全組,提升政治教研組在的知名度。

(3)加強學科資源庫建設,以本組信息員為中心,以備課組長為主要責任人,努力使“元培班”的教案科學化、規範化、電子化,在此基礎上,努力實現網絡教育目標、資源的整合,為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3)搞好教科研工作。以教研組為單位,以備課組為基本協作單位,人人蔘與,進一步加緊在教學實踐中的摸索,取得理論上的階段性成果。

  3、目標:抓好課堂教學,提高學習效率。

  措施:

(1)抓好以備課組為基本單位的集體備課制度。在實踐中堅持以備課組成員分工協作為基本形式,備課組長負責製為基本核心,教研組長加強監督為基本功能,把“六認真”落實到位。

(2)要求每一個組員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包括學校電腦教育網絡)來為教育服務,充分發揮本組信息員的作用,帶動、幫助全組成員特別是國中一、二年級組教師儘快地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並儘快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之中,以加強政治課教育的生動、形象性,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打造精品,以信息員為主要代表,參加學校的網絡教育成果展示。

(3)以備課組為基本單位,積極開展組內相互聽課,在此基礎上教研組開設公開課、觀摩課,提高政治教研組在的知名度,為爭創先進教研組增加籌碼。

(4)協助班主任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每一位課任老師督促學生及時完成預習、作業等任務;要求每一位教師確實做到“四有四必”,並實行備課組長負責制,教研組長不定期的檢查督促制,以使把這項工作落實到位。

  三、其它工作

(1)繼續堅持老帶新的一幫一活動,抓好青年教師的指導工作。具體的就是趙帶易?黃帶呂老師,教師之間的幫學活動。

① 是認真地備課,從重點、難點、教學進度、教學手段和方法達到統一;

②是廣泛地相互聽課,及時地糾正不足,以期青年教師能儘快地適應並能勝任課堂教學。

(2)在學生自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國中以時政講座的形式為主,激發學生的興趣;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以新課程的教育理念為教研工作的指導思想,根據學校的工作計劃,圍繞教育要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統一的要求,制定計劃。

  高三政治教學計劃二: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根據本屆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更有效地搞好政治高三的複習,提高政治課的教學質量,我們高三政治備課組特制定本學期複習計劃:

  一、確立指導思想

以《課程標準》為教學依據,結合當前教學改革的新形勢,學習和實踐新的教學理念,探索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模式。切實提高中學德育工作和課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確立工作目標

1.以課本和課程標準為基本,充分研讀考綱,從整體上把握複習的要求。讓學生詳讀教材,記憶和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轉變教學觀念,大膽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給予學生以思考和消化的時間和空間。

3.加強教研,研究大學聯考和大學聯考試題,把熱點與教材知識的有效結合,注重知識的遷移與運用,精選習題,避免陷入題海中。

4.進行有效的知識落實。把課堂的知識落實做為主渠道,及時進行“章結”、“單元過關”和“月清”。

5.學生的學科成績在優生率、平均成績和及格率和匹配率上有明顯提升。

  三、具體複習計劃 (一輪複習)

  (一)以主幹知識為依託,凸顯基礎性

分析20XX年大學聯考試題我們可以發現,20XX年大學聯考試題出的既精細又精巧,注重對考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突出對學科主幹知識的考核。在對基礎考核中滲透着各種能力考核要求,實現了基礎知識與能力考核的有機統一。因此,一輪複習應系統複習高中政治全部內容,夯實基礎知識,構建知識網絡,熟稔大學聯考考點。遵循按章節或單元從知識要點、重難點、例題講解、練習鞏固、單元檢測、講評的程序進行夯實基本知識。以大學聯考考綱考點為主幹知識,重點把握最主要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理及相互聯繫與區別。複習中要學會抓住“點、線、面” ,建構起考生自己的知識體系 ,使學習的知識系統化、明晰化、精確化。要求考生吃透概念原理,要做到在腦子裏有一張“知識結構圖”,做到“點、線、面”相結合。

  (二) 以能力培養為主導,突出素質教育要求

20XX年的政治大學聯考試題堅持能力立意,在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基礎上,注重考查了考生運用學科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要訓練考生科學的解題思維,培養考生基本的解題能力。良好的思維習慣的養成,主要是指導考生解題時能遵循以下思路:閲讀題目;分析題意,確定答題方向和範圍;根據已有的知識判斷問題材料情景有無符合的知識原理;根據題目所給信息,確定應選用什麼樣的語言和基本知識原理來表達。

  (三)關注社會熱點,反映時代主題面對實際問題

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既是大學聯考的一個能力要求,也是新課程改革要達到的一個重要目標。 大學聯考試卷以問題為載體,以人類所面臨和關心的現實或重大熱點問題為素材,以發展為靈魂,突出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人文發展理念,通過試題引導考生關注社會、關注人與自然、關注國家經濟的繁榮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拓展考生的政治眼界,關注“熱點問題”。熱點問題是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內容,是考試題目設置新情景的原材料。在複習課中,我們把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與反映國內外形勢發展中的熱點、焦點問題聯繫起來,設計問題,引導考生思考。引導考生走出課堂,關注國家、關注社會、關注世界,激發考生學習知識、探究問題的興趣和熱情,增強考生的社會責任感,這也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

  (四)複習中滲透探究性學習理念,體現實踐性與開放性

“探究”作為一種開放式的研究性實踐活動,是學科知識與生活主題相結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它同時體現了新課改倡導的研究性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題目,要求考生具有較強的知識遷移能力,鼓勵考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究,並富有個性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要求考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閲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體現開放性、探究性以及在探究和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