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讀後感通用15篇

來源:文萃谷 1.94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哈利波特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哈利波特讀後感通用15篇

哈利波特讀後感1

一個棕色頭髮,在鼻樑上架着一副寬邊大眼鏡的男孩。他手持一根神奇的魔法棒,輕輕便能帶你進入神奇的魔法世界,讓你時刻都為他的神力所驚喜。他擁有一把神奇的掃把,騎上它,便可盡情的在空中飛行。他是誰?他便是神奇的小魔法師——哈利波特。

在《哈利波特》這本書中,虛幻的事物變成了真實。有巫師,有怪獸,有精靈,也有惡魔。他們分別代表着善與惡。而這個善良的男孩,哈利波特,是這個故事的主角。從整本書來看,作者是以這個小魔法師的神奇經歷為線索,從而表現了孩與孩,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真摯感情,還有的便是孩們面對困難時堅持不退縮,機智鬥惡,用他們有限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地逃過難關。而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就是記述了哈利波特,還有他的朋友,在這個神祕的魔法學校中的點點滴滴。

一切是那麼神奇,在這個神祕的國度裏,住滿了巫師,有老有少,貓頭鷹成為他們的信差,信刊:可以自己開口朗讀,飛天掃帚是交通丁具,多的如天上的鳥一樣。西洋會思考,主人叫它怎麼走,便聽從命令,命令一F,自動移入其位。畫像的人是活的,會微笑,會眨眼,有空還會互相串串門。還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神奇。怪不得哈利波特可以成為風靡全球的小魔法師。我真有點佩服這本書的作者,竟有那麼豐富的想象力!

而在這本書中,我最佩服的還是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面對惡勢力的那種勇敢。他們始終都有這麼一個信念:“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國度,危險時刻都存在,但只要相信自己,勇敢的去面對困難,甚至是惡魔,沒有什麼奸怕的,就算會陷於危及生命的困境,只要適當的使用在學校裏所學到的魔法,一定可以勝利。”這是多麼堅定的信念啊!每次一看到這種驚險的關頭,都被他們這種堅定所感動,同時也為這羣有神奇經歷的孩捏一把汗,畢竟,邪不勝正,那些邪惡的人最終還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總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神奇”。在這個世界的另一個角落裏,有一個神奇的國度。在那裏,有一個擁有不可思議力量的男孩——哈利波特。而我在閲讀時,也隨之掉入了一個魔法的時空。

哈利波特讀後感2

最近我讀了一套書——《哈利·波特》,它是由英國著名作家J·K·羅琳所寫的魔幻型長篇小説。《哈利·波特》一共分為七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哈利·波特與密室》《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哈利是一個很可憐的孩子。他小時候,父母就被黑暗大王——伏地魔給殺害了。哈利成了孤兒,在姨父姨媽家生活。姨父姨媽待他很不好。十年後,哈利進入了霍格沃茨魔法學院。在這裏,他結識了好朋友羅恩和赫敏、一生中的宿敵馬爾福、慈祥而又嚴厲的曼格教授……通過努力和奮鬥,哈利終於打敗了伏地魔,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魔法師。正如校長鄧布利多所説:“一個人的出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長大之後成為怎樣的人!”這套書讓我們見證了哈利的成長。

這套書的語言確實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再舉個例子,哈利在上一年級的時候,從厄里斯魔鏡裏看見了自己已經死去的爸爸媽媽,他當時就像瘋了一樣。鄧布利多校長告訴他:“沉湎於虛幻的夢想,而忘記現實的生活,這是毫無益處的,千萬記住。”哈利經過努力,放鬆了自我,戰勝了魔鏡的魔爪。這對我的觸動特別大,以前我特別喜歡看電子產品,它從虛幻的遊戲中常帶給我很多“樂趣”,我都快近視了。讀了書中的這句話,我明白了我必須學會控制,在學習之餘可以下象棋、看書等,我要抵制手機對我的誘惑。

這部書的情節也十分生動,吸引人,讓人感覺身臨其境。我每次都讀得廢寢忘食,彷彿我也設身處地地與哈利·波特一起保護魔法石、與蛇怪搏鬥、智鬥火龍等等。

《哈利·波特》這套書帶給我們很多可貴的精神。《魔法石》教我堅持,《密室》教我勇敢,《阿茲卡班囚徒》教我親情,《火焰杯》教我智慧,《鳳凰社》教我反抗,《混血王子》教我挫折,《死亡聖器》教我正義。《哈利·波特》教會了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努力向前、堅強勇敢、奮力拼搏、堅持不懈等等,這套書真好!

哈利波特讀後感3

書籍是我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朋友。它讓我從一個無知的小孩變成一個學會思考的少年。閲讀不僅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還讓我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

在我的書櫃裏,放着一套8冊的《哈利·波特》。這是我最喜歡的書,只要一有空,我就會拿出來津津有味的品讀。我常常看書看到激動的時候,就會用家裏修長的筷子,把它當作魔法棒,想象自己是位高深的魔法師,口中喃喃的念着咒語,不停的對着家裏的傢俱、鞋子、水果等等物品揮舞着,幻想着把它們變成自己心裏喜歡的東西。每每在這個時候,爸爸就會無可奈何的搖搖頭,似笑非笑的送我一句話:“小許同學!你走火入魔啦!”是的,我走火入魔了!我瘋狂的迷上了《哈利·波特》,迷上了英國著名作家J·K·羅琳帶給我的魔幻世界。在這個魔幻的世界裏,我見到了飛天掃帚、魁地奇球、隱形衣、黑魔法,見到了炸尾螺、獨角獸、火龍等等怪獸。還見到了一場正義與邪惡的對決!

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段故事中,我瞭解到哈利·波特在1歲時失去了父母,他從小就寄宿在姨媽家,過着孤獨、寄人籬下的生活。直到他11歲那年,哈利收到了一封神祕的信,信中邀請他去一個童話般的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從那一天起改變了哈利一生的命運。哈利在魔法學校瞭解到自己的身世:原來他的父母也是巫師,在與邪惡的伏地魔對決中犧牲了。哈利被他父母的精神感動了,立志要成為一位技術高超的巫師。後來又結識了好友:羅恩和赫敏,他們一起認真的學習魔法,一起出生入死、相互信任、不離不棄,依靠自己的勇氣和智慧,不怕危險,最終打敗了伏地魔。

現在,我已經10歲了,但仍然很膽小,爸爸媽媽要是出門買個東西,我都不敢一個人在家。當我做數學題的時候,一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就懶於思考,就會向爸爸媽媽求助。看過哈利的故事,我就會問自己:“我為什麼不能像哈利一樣勇敢呢?為什麼遇到難題就退縮了呢?”我決定要像哈利學習,要當哈利這樣堅強的人,遇到困難不能退縮,困難就像絆腳石,只要堅持,勤于思考,就一定能夠戰勝它。

有句名言説的好: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

哈利波特讀後感4

懷裏放着那一本剛剛被取完精華的《哈利波特》,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故事情

節浮現在眼前,一縷縷有所傾訴的思緒飄蕩在腦海裏。驀然低頭注視着封面上的主人公哈利,在悄然靜默之中,哈利那鏡片後面的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似乎在熠熠閃光……

有過痛苦,哈利在一歲多時便被最邪惡的巫師——伏地魔殺害了父母;有過苦惱,哈利寄養在姨媽姨夫家中,日日遭到排斥;有過歡樂,哈利來到魔法學校結交了朋友,拾到了友誼與愛;有過堅強,哈利在與伏地魔正面交鋒時,挺直胸膛,穩拿魔杖,不顧正在汩汩流血的臉和腿……一個美好、光榮的形象凝聚在一位年僅十四歲的男孩身上,鏈與鏈之間,都纏繞着共同的一點——勇氣。

勇氣,是一種説不清道不白的東西,即使是最厲害的解剖學家也沒發現這麼一樣東西,但它確實存在。有時,它就如一盞明燈,照亮了前進的道路。一位英雄的本質是什麼?是巧妙的言語?還是熟練的功夫?如果沒有勇氣的鼓舞使你前進,那這些純屬華麗的辭藻。就如故事中的海格所説:“該來的總會來的。一旦來了,就要去面對它。”

記得有一次,我學古箏要去考級,一想到要讓我在眾目睽睽之下彈一首曲子,心裏就“撲通、撲通”地直打鼓,可時間偏偏走得更快,轉眼間便坐在了考級的古箏凳子上,面對着老師。我做了一下深呼吸,一抹臉上緊張的神色,鼓起勇氣,伸出手來彈奏着,一邊默默地為自己打氣,我竭力剋制自己的恐懼。幾分鐘後,一首曲子便完了,我果然得到了優秀的成績。

讀完《哈利波特》這本書之後非常向往故事中的魔法世界,覺得魔法世界才是我們真正美好的境界。也許你會問,這平凡的世界給予我們手中的這些頻繁瑣事怎能與像哈利這樣令人為之震撼的勇氣與奇蹟相提並論呢?

以我的觀點來看,不論我們生活在哪裏,心靈都是一樣的。勇氣就在這事情的環環相扣之中,經歷過磨難,磨鍊出堅強的意志,最後完美的展現出來,也因此,它是值得欽佩和讚揚的。

書的作者J.K.羅琳似乎是想告訴我們,即使我們不是巫師,不是會魔法的人,但我們只要有心中的美好的願望,就可以創造奇蹟。要記住,因為有你我,因為有心底的勇氣,所以世界才有不同。真正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

哈利波特讀後感5

《哈利·波特與密室》真是太精彩了!讓我們一齊回味回味這驚險而又刺激的故事吧!

在漫長的暑假生活快要結束時,一個叫多比的小精靈偷偷來到哈利·波特的卧室裏,告訴哈利·波特不要去霍格沃茨,因為霍格沃茨在這一學年十分危險,但哈利·波特執意要去,多比就設計阻止他去霍格沃茨……

先是哈利·波特進不了9又34站台,去不了霍格沃茨;然後又是哈利在參加霍格沃茨的魁地奇比賽被鬼飛球碰斷了手臂,這究竟是誰在作祟呢!就在這時,多比出來了,他告訴哈利是他的“傑作”,哈利吃驚不已……

來到霍格沃茨有許多奇怪的事情發生,新來的吉德羅·洛哈特教授裝腔作勢;廁所的幽靈“桃金娘”哭泣不已;低年級的金妮向他投來關切的目光;小男生科林對他“追星式”的方法……

這僅僅是這災難的開始嗎?霍格沃茨的學生接二連三的被石化,難道許多年前的密室再一次被打開了嗎?到底斯萊特林的繼承人是誰呢?密室裏的巨怪又是什麼呢?這一連串的疑問引起了我的深思,而這一個一個的謎團都被我們大名鼎鼎的HarryPotter先生解開了!

密室的確被打開了,湯姆·裏德爾就是斯萊特林的最終一名繼承人,他就是少年時代的伏地魔,密室裏的巨怪就是一條蛇,只要任何一個巫師看見它的眼睛就會立刻死去,而之所以那些人會被石化,是因為他們的確看見了巨蛇,但不是正面看見的,第一個人是從照相機裏看到的,第二個人是透過一個幽靈看到的,第三個人很聰明,她帶了一面鏡子,所以她是從鏡子裏看到的,第四個人是在水裏看到的……就這樣,以此類推。當年打開密室死去的那個小女孩就是“桃金娘”,巨蛇就是從管子裏出來,“桃金娘”看見了它的眼睛,所以不明白自我是怎樣死的!

那麼哈利就明白了密室就——在廁所的管子裏,也就是説:女廁所的管子就是密室的通道,哈利·波特走進了密室,殺死了記憶中的伏地魔和密室的巨蛇,救出了被裏德爾擄走的一個姑娘,哈利的朋友羅恩的妹妹——金妮·韋斯萊,又從金妮的口中明白了真相。利用一隻臭襪子讓盧修斯·馬爾福釋放了家養小精靈多比,多比感激萬分。被石化的人也恢復了。

這是一個多麼圓滿的結局呀!

哈利波特讀後感6

悠悠寸草心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一首《遊子吟》寫出了無數母親對兒女們無邊的愛,表達了兒女們對母親的一片赤誠之心。是啊,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莫過於母愛,人世間最值得回報的人,莫過於母親!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已度過了十二個春秋,在這十二年的時間裏,母愛無時無刻不圍繞在我的身邊,我要感謝您—母親,感謝您賜予我生命,感謝您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

還記得嗎?我五六歲的時候,因為我的體質差,經常發燒,而且多數是在夜裏。每當我一發燒,您就着急得不得了,連忙起牀,衣服也顧不得披一件,就趕快給我找藥讓我服下,然後坐在我身邊,用棉球蘸着酒精擦我的額頭、手心等處。您每隔幾分鐘擦一次,而且不間斷地為我測量體温,。就這樣直到我的燒退了點您才安心躺下,而這時常常是天也快亮了,第二天一早您又揹着我去醫院。看着您熬紅的眼睛和疲倦的面容,我的心裏難過極了。

母親,您不僅在生活上關心我,而且還教會我怎麼做人,教會我向困難挑戰,在困難面前不低頭。

那次,是我上五年級的時候,老師讓我當小組長,這是我第一次當組長,所以我很怕,怕自己做不好,便一直不高興,不想幹。回到家,您看到我悶悶不樂的樣子,就問我原因。我於是把事情告訴了您,並讓您給老師説一聲。您聽後安慰我説:“別怕,老師既然選你

當,説明老師相信你有這個能力,再説,這也是個鍛鍊的機會,要相信自己,只要有信心一定能做好,不如你先試試,如果做不好再給老師説。”後來在您的鼓勵下,我努力去做,結果做得很好,還被評為優秀小組長。

啊!媽媽,謝謝您十二年來為我無私的奉獻,謝謝您十二年來給我深深的教誨,沒有您就沒有女兒的健康成長;沒有您,就沒有女兒的次次進步。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小草以方寸之心回報春天温暖的光輝,花兒以美麗的笑容報答雨露的滋潤沐浴。媽媽,親愛的媽媽,女兒將把一顆赤誠的心獻給您,她會永遠愛着您,永遠祝福您!

教師點評:“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莫過於母愛,人世間最值得回報的人,莫過於母親。”小作者以生動流暢的語言,描述了母親為自己的無私奉獻和深深教誨,表達了對母親的無限感激和祝福,情感真摯動人,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文章過渡自然,結構緊湊,首尾呼應。

哈利波特讀後感7

是他,騎着掃帚,飛入了我的眼簾,打開了我的心扉。讓我以後的生活,從此不再灰暗。

是他,以勇敢,堅定的信念感動了我。讓我懂得跌倒了就要自己爬起來,不要輕易流下眼淚。

是他,以堅強的毅力和奮鬥的精神吸引了我。讓我不懂得放棄,知道努力過就不會有遺憾。

他——哈利波特。

哈利是一個失親的孩子,所以被寄養在德斯里一家。同時,他也過着非常不愉快的生活。因為在那裏,他遭受了不平的對待。不過,這卻沒有令他喪志,自暴自棄,反而他更加努力向上,奮勇向前。

無可否認,額頭上有道閃電傷疤的哈利是一位天生的英雄。他的才氣,他的天賦,他的性格還有他的知名度,都讓大家羨慕他,但與此同時,更多的是對他的喜歡。

在《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要是需要送信,就找貓頭鷹吧;要是需要到另一個地方,就用呼嚕粉吧;要是需要存錢,古靈閣是最安全不過的;要是需要洗碗,打掃,織毛衣等等就用魔杖揮一揮吧。那是多麼的奇妙啊!

這些新奇的事物,通過熒幕和具有穿透力的聲響,讓我從電影裏看到了生動,看到了喜悦也看到了神祕和緊張。

赫敏:一位漂亮的女孩。喜歡看書,多愁善感,冰雪聰明,忠誠善良。從她的身上,讓我看到了勤奮用功是怎樣的一回事。在很多地方,知識是少不了的。Www。330011。Com這也是她的發光點。

羅恩:雖然在電影裏,他一直給觀眾們傻傻的感覺。不過,在緊急關頭,他還是會勇敢地挺身而出。還記得那場精彩的巨型棋嗎?羅恩他為了讓哈利能夠順利地阻止魔法石的被盜,選擇了犧牲自己。

還有我最敬佩的鄧不利多校長:他慈祥,和藹,懂得理解別人和尊重別人,是一位最值得別人景仰的人。他的好,足以讓他成為孩子們心中最可愛的爺爺。

《哈利波特》擁有我們大家的夢,在他們的世界裏,有精靈的世界,有矮人族的世界,有靈魔的世界。他們在我們的腦海中交織成一片美妙的音符,同時也譜出了一曲曲動人的樂章,讓我們感動得落淚;讓我們開心地大笑;也讓我們緊張地揉皺了心。

我感歎:是《哈利波特》騎着掃帚,飛入了我的眼簾,打開了我的心扉。讓我以後的生活,從此不再灰暗。是《哈利波特》以勇敢,堅定的信念感動了我。讓我懂得跌倒了就要自己爬起來,不要輕易流下眼淚。是《哈利波特》,以堅強的毅力和奮鬥的精神吸引了我。讓我不懂得放棄,知道努力過就不會有遺憾。

哈利波特讀後感8

哈利是一個父母遭受伏地魔攻擊的孤兒。身邊只有三個殘忍的家屬收養着他,他從沒過過生日,每天都被那三個殘忍的家屬欺負。但是在霍格沃茨魔法學院裏工作的海格順利的幫助他成為了霍格沃茨魔法學院的學生。

哈利已經在霍格沃茨魔法學院裏已經生活了一兩年,每天都有無數的知識正在等待他,而他也交了許多朋友:羅恩、赫敏……但是過了許久,怪事發生了,許多同學莫名其妙的石化了、蜘蛛成羣結隊地朝同一個方向爬行、牆壁上有一排排用血液寫成的字……許多人認為是斯萊特林的密室已經打開,哈利為了弄清什麼是密室,密室在哪裏,裏面發生了什麼事情。於是他和自己的朋友:羅恩、赫敏一起去尋求答案。他們歷經千辛萬苦,走進蜘蛛巢穴,偷偷潛入女廁所,喝下變身藥水到斯萊特林中的馬爾福身上尋求答案,但是最終獲得的信息非常非常的小,而且赫敏也被莫名其妙的石化了。就在即將失敗的時候,哈利和羅恩在赫敏的手上發現了一張紙,這張紙的右下角寫着答案——管道。

哈利使用自己獨特的蛇佬腔啟動了深藏女廁所的的密室門,並進入了裏面,找到了這件事裏面的元兇:日記本中的裏德爾(伏地魔),原來是他逼迫一個叫金妮的.女孩去製造出那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從而使用金妮的魂製造出了十六歲的裏德爾。裏德爾召喚了兇惡的蛇怪,去接二連三的攻擊哈利,有幾次,哈利險些喪命,還好鳳凰福克斯及時趕到,挽救了哈利的生命,幫哈利拖延時間,在分院帽裏拔出了格蘭芬多的寶物——一把劍。歷經了千辛萬苦,他艱難地把蛇怪殺掉了,不料,蛇怪的毒牙插到了他的手臂上,讓他受了重傷。氣憤的裏德爾沒有了後援,於是他親手試圖把哈利殺掉,但是哈利急中生智,將金妮手裏裏德爾十幾歲的日記本拿出,將蛇的毒牙刺進日記本里。頓時,血液四濺,原本好好的裏德爾,一下子像受了重傷一樣,揉着身體的各個部位,經過哈利再三地用毒牙刺日記,裏德爾終於消失了。同時,金妮醒了過來,鳳凰福克斯使用自己的眼淚治療了哈利的傷口,並帶他們離開了密室,魔法學院又恢復了平靜。

儘管做這件事情需要極大的勇氣,但哈利堅持了,哈利做到了,他不動搖、不軟弱的品質使他完成了這件事情。生活中也是這樣,一個需要勇氣去完成的事情,有的人義不容辭的大步向前,但有的人不肯前去。我應該勇敢嘗試,嘗試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這是我們應有的品質。

哈利波特讀後感9

我看的第一部完整的小説就是《哈利波特》,閒來無事的翻開它,卻陷入其中無法自拔......

哈利波特這本書講述的是魔法界七年來的興衰史,在這個故事中,哈利在逐漸成長,從一個11歲的小男孩成長為帶領整個魔法界為了自由而戰爭的領袖。

友誼,是人生最珍貴的感情之一。古今中外不知多少名人用多少優美的詩句來歌頌與讚美過它。曾經有一位偉人説過:“得不到友情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只是一片繁華的沙漠。”朋友就是友誼的代言人,他們不曾嫌棄任何人與放棄任何人。而用他們那寬大的心去容納與接受別人,使別人能在他們的身上感受到友誼的温暖、關懷。這些正是我在《哈利波特》這本書上體會到的。

一樣,互不認識的陌生人之間,用自己手掌心所創造出來的温暖來抵禦冬天的冽風酷寒。更重要的是,哈利·波特擁有必勝的信仰,面對困難,他從未低頭。從他擁有頭上那道疤痕開始,他就註定放棄,便會消亡。堅信自己終有一天可以擊敗殺死自己父母的人。他為這目標,一直奮鬥。他並未因為伏地魔的強大,而認為自己一輩子也無法追趕上,而放棄。

羅琳女士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充滿神奇的國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奇幻的享受,但其實現實世界的她,生活得也很可憐。當時,寫《哈利波特》的時候,她十分貧困,還帶着兩個孩子,只能在一些飲料店裏寫作,在創作的同時,又傳出一個痛苦的消息,她的母親去世了。面對這些打擊和挫折,她為什麼沒有去輕生,沒有放棄希望?那是因為,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為了孩子能活下來,她也必須活下來。也正是因為她的堅持,才有了《哈利波特》的橫空出世,火遍大江南北,名揚世界各地。

從未認為自己不行,若他從一開始,面對強大的敵人,就心退意,哪來後面的驚天之戰。我們生活中,更要如他們一樣,認為自己是行的,好的。人無完人,但若喪失對自己信心的人,定會使自己的缺點愈加放大;而堅信者,才會在發現後,去完善,改正他們,讓自己成長的更強大。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就像我們喬大大,從咬了一口的蘋果上接受啟發,這是很多人無法做到的,為了這個蘋果公司,他可謂是絞盡腦汁都沒有想出頭緒,就看到了蘋果,腦子一熱,就有了現在的蘋果公司,這就是創新精神!

哈利波特讀後感10

月亮悄悄地出來了,皎潔的月光照在桌子前的一本書上。輕輕翻開它,一個個驚險而又刺激的故事令我回味無窮……

想統治世界的伏地魔,殺了很多法力高強的巫師。當他要殺哈利波特一家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他揮舞魔法棒向已是孤兒的哈利施咒語時,屋裏閃過一道亮光,伏地魔便不知所蹤,而幼小的哈利頭上留了一道閃電似疤痕。傳説只要被伏地魔施過咒語,必會死去。後來哈利被人接到他的姨父姨媽家。在姨父姨媽家,達力表哥“狗仗人勢”,時不時欺負他,而姨父姨媽也不喜歡他。哈利的生活慘不忍睹:他住在骯髒的倉庫裏,被噁心的老鼠撕咬;他穿着單薄的衣服,受盡寒冷;他在家裏,每天都要做辛苦的家務。他從來沒有過生日,也從沒有體會過被愛着的感覺。

直到一天,一封神祕的來信讓哈利進入最有名的魔法學校——霍格沃茲學校。哈利進入以後,認識了傻里傻氣的羅恩和機智聰明的赫敏。他們相處不久,經歷了生死成為最好的夥伴。有一天,哈利發現一個巨大的陰謀——伏地魔再次策劃統治世界的陰謀。他要先得到魔法石,來恢復自己的身軀。而魔法學院的奇洛教授把自己的靈魂出賣給了他,和他共用一個身軀,幫他得到魔法石。哈利、赫敏和羅恩要阻止這個陰謀,就要先得到魔法石。他們弄清楚了魔法石的位置,趁黑夜闖入活板門——哈利用笛聲催眠了一隻成年怪物,羅恩捨棄自己贏得了棋盤,赫敏用聰明才智認出生死藥。最後哈利一人來到了尋找魔法石的最後一關。他看見了奇洛教授,他們展開了一次生死搏鬥。不知怎麼,只要奇洛哪裏碰到哈利,哪裏的皮膚便會腐爛。最後哈利贏了,但暈倒了,被校長鄧布利多送到醫院。哈利問校長自己為什麼會勝利,校長説:“你母親是為了救你而死的。如果伏地魔有什麼事情弄不明白,那就是——愛。他沒有意識到,像你母親對你那樣強烈的愛,是會在你身上留下自己的印記的。不是傷疤,不是看得見的痕跡。被一個人這樣深深地愛過,儘管那個愛我們的人已經死了,也會給我們留下一個永遠的護身符。它就藏在你的皮膚裏。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奇洛不能碰你。奇洛內心充滿仇恨、貪婪和野心,把靈魂出賣給了伏地魔,他碰了一個身上標有這麼美好印記的人,是會感到痛苦難忍的。”

輕輕合上書,鄧布利多校長的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中迴響。母愛的力量竟如此的偉大,讓人感到無比震撼。

哈利波特讀後感11

我從五歲開始就喜歡上了看書。繪本、漫畫、小説我都愛,這都歸功於我有一個會讀故事給我聽的好媽媽。

現在,我都十一歲了,看的書自然也廣泛了。從上個暑假起,我就迷上了《哈利.波特》這套書,我整天捧着這套書,一個人沉醉在書的世界裏。

吃飯,捧着它看;睡覺,也捧着它;醒來,繼續捧着它看。一天吃中飯的時候,我依舊捧着《哈利.波特》看,被媽媽批評後不得不放下書,愁眉苦臉地把書擱在一旁,眼睛卻時時刻刻在那兒偷偷瞄着看。這下,媽媽可火了,抱起所有的《哈利.波特》通通藏了起來。我心想,這下可壞事兒了,估計我得跟我的《哈利.波特》説再見了。

終於等到有一天,爸爸媽媽都去上班了。我一個人在家東翻翻西找找,卻怎麼也找不到這套書。正值七月,天氣悶熱極了。我滿頭的大汗掛在了臉上,準備去媽媽房間搬電風扇。咦?牀頭櫃怎麼怪怪的?我趴下一看,不禁張大了嘴巴——原來下面藏着我日思夜想的《哈利.波特》呀!我趕緊抽出這幾本書,端起來就飛快地跑向自己的房間,拿起一本較薄的放在席子底下,又挑了兩本厚的放到鞋盒裏藏都牀底下,接着我又拿了本藏在牀的旮旯裏,又拿了兩本放到牀頭櫃兩排書的後面。最後,我把最薄的一本書藏在了座墊下,隨時準備偷看。

可是,好景不長。爸爸買了個監控放在我的房間做實驗。我心想:糟糕!如果爸爸看見我偷看,他一準兒會向媽媽告密,那……該怎麼辦呢?該怎麼辦呢?我坐在沙發上冥思苦想,突然,計上心頭!

爸爸開啟監控,上班去了。我趕緊實施我的計劃:去書房拿了幾本尋寶記,爬上牀,偷偷掀起簾子,火速拿出《哈利.波特》夾在尋寶記中,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我看得如痴如醉,毫無覺察到周圍發生的一點動靜。這時,監控的音響裏傳來了爸爸的聲音:“杭榆,你在看什麼書?”這聲音雖然有點卡,但非常有震懾力。我急忙舉起旁邊的一本書,故作鎮定地説:“加拿大尋寶記。”“哦。”爸爸滿意地説道。我吁了口氣,輕輕嘟囔了一聲:“好險哪!”便繼續看我的書了。

這就是我,一個純純粹粹的小《哈利.波特》迷!

哈利波特讀後感12

一個名叫哈利·波特的孩子,一個不平凡的孩子,一出生便擁有了一個要與魔頭伏地魔對抗的標誌,一道如閃電形的疤。那是一道死咒的餘痕,因為媽媽的犧牲把他的死亡減成了一道疤。他被姨夫收養過,一個委屈的童年,表哥達力總是仗着個頭大欺負他,就這樣過了11年。在他11歲生日那天,發生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改變了他的一生。一個外表粗野,但性格温柔的看守海格給他送去了一封魔法學校錄取信,證明他從一出生就是一各巫師的命運。他很高興地入了學,也知道了對角巷等一系列巫師世界的事物。到了學校還認識了兩個好朋友,一個傻頭傻腦的羅恩,有一個同樣把哈利當成自己孩子的媽媽,一個品學兼優的赫敏,有兩個平凡的麻瓜(非魔法界人士)父母。他們一起努力地救出了魔法石,與伏地魔頑強抗爭最後搗毀他的美夢,獲得了大家的尊敬。

福樓拜曾經説過:對不幸的命運越是抱怨,越是覺得痛苦;越是想逃避,越是覺得恐懼,不如去面對它,迎戰它,使一切痛苦低頭稱臣,使燦爛的花朵盛開在艱苦耕過的土地上。哈利正是這樣,他面對困難從不低頭,反而抬起頭,挺起胸去面對它,迎戰它,征服它。同學們山中沒有筆直的路啊,然而有彎曲,才有雄壯,有秀美,有起伏,才有波瀾,正如溪流有有阻礙,有不平才有歌聲!我們的道路不是平坦的,是有起伏、坑坑窪窪的。但我們不能向困難低頭,要向哈利學習,做一個正直、正義、勇敢面對困難,藐視困難的人!勝利永遠屬於堅忍不拔的人,讓我們大家一起去努力吧!

魔法、巫師已是被眾多作家寫過的老題材了,但羅琳的無疑是最好的。把魔法界寫得如此真實,無數的細節交織成一片魔力之網。書中最吸引人的是那充滿懸念的故事情節,每一次的結局都如此讓人意猶味盡,拍案稱絕,書中到處都是伏筆,誰能想到出乎意料的結局就隱藏在眾多細節中。正是這樣引人入勝的情節,讓人愛不釋手。哈利這個小男孩的形象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裏,他的忠誠、勇敢、對正義、真理的追求,以及那種百折不撓的精神,無一不清楚地迴盪在我的思想中。可能想過,一個十幾歲的男孩,要承擔拯救世界的責任,要面對死亡,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和委屈,我自己是否可以做到?兒童一直被認為是幼稚的代名詞,但是哈利告訴他們,你也可以像哈利一樣承擔責任。這大概是《哈利·波特》給我最大的激勵。我可能會扔掉許多書,但書架中總會有一套《哈利·波特》;我也會買很多書,但書架中也永遠有一個空隙。

哈利波特讀後感13

一放假,黃老師就給我們精心推薦了二十多本好書,我瀏覽了一下書目,《哈利·波特》系列叢書引起了我的興趣。之前在我們班的讀書交流會上,有同學就談到過這本書,哈利波特就已經深深吸引了我,這下我可要好好讀一讀了。我節約了打籃球、踢足球、畫畫的時間,甚至放棄了我鍾愛的機器人的研究,我一下子鑽進了《哈利·波特》叢書。

本套書主要講述了哈利·波特在十一歲生日的時候,意外被接到了魔法學校霍格沃茨上學,在魔法學校裏他遇見了兩個非常要好的朋友羅恩和赫敏,以及和他作對的德拉科·馬爾福,還有哈利在學校的離奇、有趣、又險象環生的生活經歷。

而讓我感到興奮的是:故事雖然是作者想象出來的,但是書裏每一種事物好像都在現實生活中出現過似的。比如:魁地奇運動,類似於我們的足球、籃球、棒球和橄欖球的結合體。把鬼飛球投進籃筐加分;用球棒擊中游走球打到對方可以干擾別人而不犯規;找球手找到並抓住金色飛賊可加大量分值,這時比賽才可以結束。總之,規則特別多而細緻,特別有意思!

這套書還有一個看點:魔咒。作者羅琳的想象力可真豐富,竟然憑空想出一百一十多個咒語,並且每一種咒語都有自己的功能,無一重複。比如:恢復如初咒,可以把弄壞的東西修復為原來模樣的咒語。塔郎泰拉舞咒,中了這個咒以後,雙腳開始任意的跳起舞來,有時甚至摔倒,想想都覺得搞笑。我認為她的想象力比楊鵬更勝一籌,讓我也腦洞大開,真想和她一起施展魔法、馳騁校園

在整個故事情節中,我非常讚賞第七冊後半部分中的哈利,他假裝被伏地魔的索命咒擊中,倒在地上裝死,輕敵的伏地魔以為他死了就不再理他了。哈利的機智讓他撿回了一條命。我喜歡哈利遇到事情冷靜思考、機智勇敢,不盲目行動的性格特點。我為這個正義、機智、冷靜、勇敢的男孩點贊。

在閲讀叢書期間,我也彷彿收到來自霍格沃茨的入學邀請函,和哈利一起學習、歷險、打擊馬爾福、戰勝伏地魔!渾身充滿了正義感,使命感!哈哈,希望我也有作者羅琳的想象力,讓哈利這樣富有正能量的小主人公出現在我的筆下,走進讀者的視野中。

哈利波特讀後感14

《哈利·波特》講的是巫師的故事,每一位巫師都有一根屬於自己的魔杖,受到傷害時,可以用魔杖保護自己。我喜歡這本書。

伏地魔法力高強,也很驕傲,別的巫師都害怕他,甚至不敢提他的名字。

伏地魔殺死了哈利的父母,也想殺死哈利,所以哈利·波特和伏地魔對戰了七次。前六次因為伏地魔法力高強,哈利害怕,所以逃脱了,最後一次,哈利勇敢的面對伏地魔,毫不退縮,終於打敗了伏地魔。

對於我來説,背古文就像伏地魔那樣令人害怕。古文很長,很多字的意思也不懂,背下來很不容易,不懂的字要麼問父母,要麼查資料,弄懂了古文的意思,背的就快一些了,一遍背不出就多讀幾遍,總會有背熟的時候。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不容易做,只有勇敢面對,才可能成功!還不能像伏地魔一樣自高自大,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魂器是伏地魔的靈魂組成的,如果把所有的魂器都摧毀,那麼伏地魔就會死,只有用格蘭芬多的寶劍才能摧毀它。哈利和朋友一起去尋找魂器,去了放魂器的石盆,喝下了綠瑩瑩的液體,差點被陰屍拖下湖底,沒有水喝,最終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摧毀了魂器。

記得在幼兒園的時候,大部分同學都學會了跳繩,得了金牌,而我卻一個也不會跳。所以,我請了叔叔來教我跳繩,一個下午,一個下午得過去了,終於有一次,我連續跳了2個。我開心得不得了。再練,終於我能連續跳10個了,在那時看來,這已經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數字了,現在,我一分鐘能跳200多個了,想想可真有成就感呀!

假如覺得困難就放棄,那永遠也不會成功,只要頑強堅持,不懈努力,才有不斷進步,最終取得勝利。

當哈利的朋友金妮受到伏地魔的傷害時,哈利闖入密室,救出了金妮,哈利戰勝伏地魔也離不開朋友的幫助。當哈利受到危險時,需要轉移,他的朋友幫助哈利連夜用飛天掃帚、夜騏和輕型摩托車轉移到了安全地帶。

在學校裏大家也是一樣。美術課上,姚周杉沒帶水彩筆時,我和她並用。沈易常常幫大家提水、拿飯。

如果你幫助他人,先人後己,那麼其他人也會來幫助你,只要大家團結合作,再大的困難也會克服。

《哈利·波特》的魔法故事很吸引人,哈利·波特的勇敢、頑強、友善的品質也值得我們學習。

哈利波特讀後感15

暑假裏,我讀了一套給了我無比的震撼與感動的書《哈利.波特》。它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巫師哈利.波特去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學習魔法,然後與敵人伏地魔鬥智鬥勇,最後雖然被伏地魔搶到的死亡聖器殺死,但是哈利.波特純潔的靈魂卻無法被打敗,最終取得了勝利。看着這套書,我的眼前出現了這樣的畫面:他騎着火弩箭在球場上飛馳,他與鄧布利多一起回到了湯姆.裏德爾的記憶裏,他讓小精靈克利切去監視馬爾福…

這套書太好看了,粗粗地讀完一遍後,我的腦子裏產生了一個個小問號。比如,哈利是怎麼發現三個死亡聖器的呢?他在與伏地魔爭搶魔法石時愛的力量是怎麼發揮出來的呢?他為什麼能發揮出超常的力量與鬥爭呢?兩根屬於哈利的魔杖發出了"阿瓦達索命"的咒語並相撞時,結局會怎麼樣呢?…

我帶着這些小問號,開始深入地讀這套書。一邊讀書一邊思考,我慢慢地找到了答案。他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有一種永不放棄的精神,敢於尋找各種蛛絲馬跡,遇到挫折不後退;莉莉在救哈利時把愛的力量傳輸給了他,使他有力量繼續前進,愛的力量真是無窮大啊;哈利失去親人時的痛苦使他爆發出超常的力量與敵人鬥爭。同時,哈利身上有很多很多優秀的品質,比如善於合作,不輕易放棄,願意捨己為人等等,正是這些美好的東西,使哈利代表着正義與善良,也吸引着我以超常的速度讀完了這套書。

在讀書的同時,我不禁一次次地為作者羅琳的奇妙構思拍案叫絕,一個個懸念,時而幽默時而嚴肅的語言,每個人物都刻畫得活靈活現:機智的哈利、愛思考的赫敏、淘氣的羅恩、尖酸的斯內普、殺人當樂趣的伏地魔、和善的海格…在有的作家筆下,配角經常像一個個殭屍,不生動,但是在這本書裏,每個人物都生動地無法形容,彷彿不斷出現在我眼前。羅琳寫的十九年後的事情也很有意思。哈利和金妮的孩子叫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包含着霍格沃茨兩任校長的名字,這難道只是哈利和金妮想紀念他們嗎?不是的。那是為什麼呢?你自己去讀吧。還有一個馬爾福,他最後變成食死徒了,他只是一個小人物嗎?不是的,他在整套書裏也有很大的作用呢。羅琳設計的人物,都是有意圖的,前後呼應的手法真是無與倫比啊。

哈利波特的精神激勵着我,鼓舞着我,羅琳的寫作手法讓我不得不拍案叫絕,這套書真是妙趣無窮,是我最喜歡的一套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