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國民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教案

來源:文萃谷 1.92W

一、民族工業的出現

第11課國民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教案

1.時間:19世紀60、70年代,近代民族工業首先出現於東南沿海一帶。

2.條件:外資企業和洋務派創辦工業的刺激和影響

3.代表企業: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等。

二、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

1.時間:從甲午戰後到20世紀初,近代民族工業得到初步發展。

2.原因:

(1)甲午戰爭後,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並於19xx年設立商部,獎勵工商,社會上興起實業救國熱潮。

(2)為反抗帝國主義掠奪路礦利權,中國人民掀起收回利權運動,引發了振興實業的高潮。

3.著名的實業家主要有:張謇、榮宗敬、榮德生等。

4.發展概況:這一時期創辦的民族工業多為輕工業。棉紡織業作為傳統工業部門,發展尤為迅速。1904~19xx年間,新設的大型紗廠就有11家,資本共663萬餘元,裝置紗錠18萬餘枚。

三、中國民族工業的黃金時期

1.時間:

一戰時期民族工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這段時期被稱為民族工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2.原因:

(1)一戰期間,列強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各帝國主義國家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這就給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首先,曾給民族工業造成嚴重壓力的外國商品傾銷有所緩和。如:英國對華輸出減少了約1/2,法國減少到不足戰前的1/3,德國貨則完全停止了進口。

其次,大戰期間,由於交戰的帝國主義國家大肆擴軍備戰,民用工業削減,日用品不足,於是急需進口大量麪粉和其他貨物,這也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民國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地位,激發了他們振興實業的熱情。政府實行有利於發展經濟的政策,也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

(3)政府還倡導使用國貨。

(4)羣眾性的反帝鬥爭,有力地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

3.發展概況:

紡織業、麪粉業和捲煙業等輕工業發展迅速。重工業和新興的民族工業——化學工業也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範旭東被稱為中國化學工業的代表人物。

四、民族工業發展顯著,在國民經濟中居主導地位:國民政府統治前期(1927-1936年)

1.原因:為了鞏固統治,國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於發展經濟的政策和措施。

2.概況:

國民政府的前十年,22 1927-1936年,民族工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當時中國最大的民營棉紡集團榮氏申新棉紡織系統共擁有9個紗廠,榮氏兄弟由過去的“麪粉大王”變成“棉紗大王”。

3.地位:

五、遭受沉重打擊:抗戰時期(1937-1945年)

日偽政權對淪陷區經濟的破壞

1.原因

(1)為適應侵略需要,日本把佔領區變成軍事和工業基地,嚴重破壞了中國淪陷區的經濟。

(2)經濟掠奪是日本侵華的主要目的。日本在經濟上實行“以戰養戰”的掠奪政策,妄圖把中國變成其進行侵略戰爭的物質供應地。

2.方針的制訂

“適地適產主義”。 “適地適產主義”意在將佔領區經濟完全納入日本經濟的體系之中。

3.經濟掠奪的方式

(1)掠奪工礦業。 “軍事管理”, “委託經營”

(2)控制金融和內外貿易,對各類物資實行嚴格管制。

(3)掠奪勞動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