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小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參考

來源:文萃谷 1.43W

通過教學計劃可以具體規定一定學校的學科設置、各門學科的教學順序、教學時數以及各種活動等。今天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7年國小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參考,希望對大家制定教學計劃有所啟發!

2017年國小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參考

 一、 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二、教材分析

湘版國小音樂一年級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現方式、新的教學機制、新的評價體系,印證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

(一)體現了“以學為本”的教學思想,根據國小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從教材內容與色彩都採用趣味化,鼓勵和啟發學生去學習。

(二)降低了音樂知識的學習難點,如聲音的強和弱(f強、P弱)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比較,再如利用烏龜和小兔子的特點,讓學生區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這樣學生就能很快區分。

(三)發揮了音樂教學的創新優勢,在呈現上,給師生留出足夠自由想象和隨意發揮的空間。

(四)建立了發展性綜合評價體系,課後——“音樂小花在開放”包括:今天表現真棒、音樂的感覺真好、我們班的小明星、老師對我説、爸爸媽媽對我説。

  三、教學目標

(一)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

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薰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人類、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

(二)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

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自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成鑑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為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

(三)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學生鑑賞和評價的能力,養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在真善美的音樂藝術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四)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通過音樂作品中所表現的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讚美和歌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培

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寬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五)尊重藝術、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藝術家的創造勞動、尊重藝術作品,養成良好的欣賞藝術的'習慣,通過學習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作品,感知音樂中的民族風格和情感,瞭解不同民族的音樂傳統,熱愛中化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

(六)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節奏和曲調有表情獨唱或參與齊唱,每學年能背唱4~6首。

(七)能感受樂器的聲音,聽辨打擊樂器的音樂,能聽辨童聲、女聲和男生,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

(八)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做出體態反應。

(九)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做出反應,隨着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十)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十一)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四、教學措施

(一)把每個學生的發展擺在第一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多唱、多聽、多動、多想、多説,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學習音樂的愉悦和能力。

(二)要積極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營造音樂學習的良好氛圍,讓他們在感受、鑑賞、表現、創造音樂中,陶冶情操、淨化心靈。

(三)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長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讓他們在鼓勵和讚揚聲中享受成功,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四)因地制宜地設計、組織音樂教學,發揮音樂教師各自特長,積極探索,勇於開拓,努力實踐音樂課程標準的新理念。

 五、教學重難點

(一)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節奏和曲調有表情獨唱或參與齊唱,每學年能背唱4~6首。

(二)能感受樂器的聲音,聽辨打擊樂器的音樂,能聽辨童聲、女聲和男生,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

(三)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做出體態反應。

(四)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做出反應,隨着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五)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六)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第一課《歡迎你》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音樂遊戲《歡迎你 》

二、教學目標

(一)對新學期新同學新環境加以認識;

(二)在玩��唱唱中學會歌曲《歡迎你》,在參與演唱和即興填詞及聲音的造型活動體驗創作和表現的樂趣,對學習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它可以聽到自然界各種各樣的聲音。

四、教學難點

聲音的表現與創作。

五、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師:小朋友,新的學期開始了,我們來到了新的學校,認識了好多新同學,你知道他們的名字嗎?

.師:請小朋友作自我介紹。

總結:小朋友介紹得真好,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歌曲《歡迎你》,

2.請同學跟老師讀歌詞。重點拍手讀好節奏。

.演唱歌曲《歡迎你》。

3.師:歡迎你學會了,新同學認識了,回家把同學介紹給爸爸媽媽好嗎? 師:你會開火車嗎?誰來學學火車怎麼開的?

師:好了,我們一起來開動自己的小火車回家。小朋友們趕快到火車站來集合。小主人來當我們的火車頭。準備好了沒有?預備,出發!

(二)課堂小結

師:到家了!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塊兒學習了這首有趣的歌曲並且做了好多遊戲,你們開心嗎?請你們一定要記住喲。

第二課時 《誰的歌兒多》

一、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能夠積極、大膽地參與演唱活動,並從中享受音樂的樂趣;

(二)根據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地演唱並配以得體的動作,做到不喊唱;

(三)養成認真聆聽音樂和觀看別人表演的習慣,懂得如何當一名文明、熱

情的小觀眾;

(四)運用誇張的表情演唱歌曲《我快樂》,能在表演中有所創新。

二、教學重點

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三、教學難點

使每位學生都獲得了一份自信——“我能行!”

四、教具準備

錄音機,小獎品

五、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小朋友們唱一些熟悉的幼兒歌曲。

2.從齊唱中發現積極分子,並以此為切入口,唱好“開門戲”,打好“當頭炮”。

3.要求學生自己報幕,內容包括表演者姓名,節目名稱及形式等。

4.老師當場進行點評;以鼓勵為主,給小朋友一份自信;遇到大聲喊唱的同學,不要正面批評或嘲笑,而應委婉地指出“假如聲音放小一些演唱效果回更好”。

5..儘量讓每個孩子都有上台表演的機會。老師的目光要更注意觀察自信心不夠的孩子,如安排他們齊唱,並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6.內容不侷限,可舞蹈,相聲等。

7.讓孩子在活動中養成認真聆聽他人演唱,觀看別人表演的習慣,做到注意力集中,不要講小話,節目表演完了要鼓掌致謝,讓孩子們從小懂得如何當一名文明、熱情的小觀眾。

(三) 活動評價

同學們的歌唱得真好,不但聲音美,表情好,而且加上了自己編排的動作,真是出色的小歌手!

六、課堂小結

下課 學生隨音樂出教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