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教學計劃(15篇)

來源:文萃谷 1.44W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該為接下來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教學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四年級教學計劃(15篇)

四年級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進取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本事,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我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異常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我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我的假設。

4、堅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構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學生情景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四年級我帶1、2、5三個教學班,學生整體學習興趣高,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本事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比較缺乏,科學探究本事和意識不強。家長們偏重於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教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本事、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資料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調用貼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

1、全冊資料情景:

本冊是科學教材的第四冊。全冊教材包括了“電”、“新的生命”、“食物”、巖石和礦物”四個單元,由30多個典型活動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忙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2、各單元資料和課時情景:

第一單元“電”共9課時,具體包括:電和我們的生活(1課時),點亮我的小燈泡(1課時),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1課時),電路出故障了(1課時),導體和絕緣體(1課時),我來做個小開關(1課時),裏面是怎樣連接的(1課時),我們選擇了什麼(2課時)。

第二單元“新的生命”共7課時,具體包括:油菜花開了(1課時),各種各樣的花(1課時),花、果實和種子(1課時),豌豆夾裏的豌豆(1課時)。把種子散播到遠處(1課時),萌發的種子(1課時),動物的卵(1課時),

第三單元“食物”共7課時,具體包括:一天的食物(1課時),我們的身體從食物中獲得什麼(1課時),吃什麼和還吃什麼(1課時),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1課時),麪包發黴了(1課時),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1課時),食物包裝上的信息(1課時)。

第四單元“巖石和礦物”共7課時,具體包括:各種各樣的巖石(1課時),進一步觀察巖石(1課時),巖石的組成(1課時),怎樣觀察描述礦物(1課時)。巖石會改變模樣嗎(1課時),巖石礦物和我們(1課時)。

3、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4、教學難點:

經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構成較強的科學探究本事。異常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我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我的假設。

五、基本措施: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主題的初始想法,異常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僅有充分了解學生在概念的構成過程中的思維變化,才能做出正確的教學確定,並避免客觀事實與學生的想象混淆。

2、指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和描述。教科書中涉及了很多的觀察、比較活動,這些活動能夠幫忙學生髮現觀察對象在屬性、結構、功能、關係等方面的特點,是學生建構科學概念的重要認識基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教科書中給出了各單元相應的記錄表,並提示學生用文字、數據、簡筆畫、氣泡圖、網狀圖和柱形圖等進行記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客觀的記錄觀察到的現象,並隨時提示他們將自我的記錄與小組同學的記錄進行比較、修正,教師每週都要對學生的記錄進行督促和檢查。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彙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活動中需要學生進行描述的資料很多,有些甚至是實驗過程的描述,這種描述能夠幫忙學生提高科學思維本事,教學中應耐心引導。

5、指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加工,構成正確的解釋。尤其要重視學生在觀察實驗過程中,從證據、表格、圖形獲得的一些科學信息,並引導他們合理地使用這些信息做出科學解釋。

六、教學進度

(略)

四年級教學計劃2

一、學生狀況分析

四年級學生的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他們已經能隨着熟悉的歌曲,樂曲哼唱,同時也能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也能用自然得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二、總體目標

以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為核心,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活動中,突出體驗,重視實踐,鼓勵創造,為學生的音樂學習提供“舞台”。

三、改進教學提高質量措施

貼近學生生活,能夠在學習中有更多的機會關注民族文化及多元的文化,獲得人文精神的薰陶。通過生動的有趣的內容、形式和背景,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

教學進度安排

1唱《我愛我的家鄉》《美麗的黃昏》聽《藍天白雲》《朝景》11唱《小事情》聽《月亮河》

2唱《捉泥鰍》聽《放風箏》採集與分享《露一手》12唱《讓我們蕩起雙槳》聽《鱒魚》

3唱《綠色的祖國》聽《彼得與狼》《森林水車》採集與分享13唱《好月亮,你走得這樣靜悄悄》聽《月高月光光》《望月節》

4唱《銀色的樺樹林》聽《卡農歌》《第一交響曲》14唱《愉快的夢》聽《二泉印月》我的創造

5唱《採金秋》《恰利利恰利》聽《豐收歌》15唱《堆雪人》聽《雪橇》《鈴兒響丁當》

6唱《豐收之歌》聽《霍拉舞曲》我的創造《集體舞》16唱《踏雪尋梅》《鈴兒響丁當》聽《冬天的故事》

7唱《我們的田野》聽《春到沂河》集體舞《露一手》18期末檢測

8唱《田野的召喚》《紅蜻蜓》聽《美麗的村莊》

9唱《小竹橋》聽《春筍》《小小竹排》

10唱《跳柴歌》聽《月光下的鳳尾竹》採集與分享《我的創造》

四年級教學計劃3

一、學情分析:

學生情況:

本年級學生家長教育水平整體不高,導致家庭學習環境一般,家長很少輔導學生,或者沒有能力輔導學生,多數學生靠課堂教學進行數學學習,比較少學生能進行預先學習。大部分學生上課積極發言、回答問題聲音響亮等,當然課堂習慣上仍需要繼續培養與加強。一部分同學基礎比較紮實,特別是二班,班級學生水平比較平均,上學期期末考試年級的不及格1人,一班的中下生較多,主要是對題目的閲讀能力比較低,應用題的理解能力較差,思維能力不夠好。本學期,需規範和訓練學生讀題、解題的方式方法,做到多動口,多思考。

知識分析:

已掌握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會計算簡單的四則運算,掌握了加、減、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初步認識了分數及正確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已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以及它們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懂得了基本的位置與方向。掌握了統計的基本知識。

二、教學目標:

1、理解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之間的關係;掌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整數口算、筆算的熟練程度。

2、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熟練進行小數加減法的筆算和簡單口算。

3、初步認識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方法,以及簡單的統計圖表;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的平均數。

4、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會比較熟練計算一般的三步式題,會使用小括號,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文字題。

5、會解答一些數量關係稍複雜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並會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初步學會檢驗的方法。

6、進一步培養學生認真審題、仔細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

7、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分析、比較能力、判斷推理能力、遷移類推能力、思維的靈活性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8、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9、努力做好培優工作,注重關愛學困生。

三、教材的編寫特點

1、改進四則運算的編排,降低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的思維水平的提高。

2、認識小數的教學安排(大學生感恩節活動計劃及安排範本),注重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感。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的統計知識和統計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和三角形。

2、教學難點:小數的意義與性質、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位置與方向、三角形。

四年級教學計劃4

一、教學目的、要求。

(一)總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瞭解基本美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學習領域目標。

第二學段(3——4年級):

(造型·表現)學習領域: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

(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欣賞·評述)學習領域: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説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二、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四年級大部分的學生喜歡美術,但對美術的感受及美的理解尚且不是很系統。從生活中發現美,在生活中運用美的還需進一步引導。學生造型、設色等方面綜合能力較低,但這已不成為教學重要的點,而更重要的引導學生如何學習。因此在新的理念的指導下,學生能夠學會從生活中發現美表現美運用美的能力,學生能夠運用各種材料積極參加活動都還需進一步地引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克服畏難情緒,達到基本掌握其技法,提高審美能力及綜合素質的目的。

三、本冊教材知識系統與結構分析:

本冊教材由繪畫、欣賞、工藝三大部分組成。繪畫包括國畫、素描、想象畫等;欣賞包括近現代的中國畫、新年畫;工藝包括圖案、手工製作等。其中欣賞課佔10%、繪畫課佔45%、手工課佔45%。

四、本冊教材的教學目的、重點、難點:

(一)教學目的:

注重達到學生三維度培養目標。

1、學生掌握一定的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

2、在過程和方法上學生一個體或集體參與各種美術活動,體驗樂趣,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發展學生時間能力。

3、瞭解優秀的近現代繪畫藝術作品,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學生能夠獲得持久興趣,完善人格。

(二)教學重點:

豐富的教學學習形式使學生獲得持久興趣。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激發學生創造美,表現美,發現美的慾望。初步學習立體物體的表現方法,進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設計和製作。

五、主要的教學措施和改革方法:

貫徹大綱精神,處理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的能力。貫徹啟發式原則,採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年級教學計劃5

一、學情分析:

我任教四年級兩個班的傳統文化,學生們比較喜歡這門學科,但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大多數孩子有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基礎,對祖國的文化表現出較濃郁的興趣。但有的孩子不喜歡誦讀.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的要求:

本套教材以齊魯文化為主,反應中華傳統文化精髓。以誦讀原創經典、感懷名人志士、遊歷名山勝水、品味藝術之樂為基本活動內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脈相承,使少年兒童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從而陶冶情操,開啟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激發愛國情感,培養民族氣節。

(二)、教材結構:

本冊教材包括蒙書誦讀、詩詞誦讀(一)、古城建築、、文學巨匠(一)、文學巨匠(二)、詩詞誦讀(二)、文學巨匠(三)、傳統工藝、陶瓷藝術共十個單元,34個課時。

(三)教材編排原則: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識性、情感性、趣味性、實踐性和地方特色,通過誦讀、感悟、薰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動方式,達到提高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的目的。具體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特點,營造濃厚的探索實踐氛圍。

2.以提升學生素養為目的.,逐步培養其良好得到人文素養,塑造其誠信向上的民族氣節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培養其初步的探究學習能力,形成其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本教材形式多樣活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學生的心理體驗,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要以“活”為基礎,以“動”為特徵,旨在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

3.要體現教學過程中的層次性,關注結果沒更關注過程。

4.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5.注重評價的過程性和激勵性。

四、教學重點:

1.感悟繼承傳統文化。

2.養成良好品德。

3.欣賞濃郁文化氣息的山山水水,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跡

4.領略幾千年的民族藝術

五、教學難點:

1.感悟繼承傳統文化。

2.養成良好品德。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良好情操。

六、教學措施

1.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本教材形式多樣活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學生的心理體驗,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要以“活”為基礎,以“動”為特徵,旨在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

3.要體現教學過程中的層次性,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

4.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

5.加強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拓展學科知識,改善知識結構。

6.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七、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

2.要注重學習方式的主動性。

3.要體現教學過程的層次性,關注結果,更關注過程。

4.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八、教學進度表:

周次、內容:

1總體瞭解本學期內容。

2《千字文》(一)

3《千字文》(二)

4《千字文》(三)

5《古詩兩首》

6《古詩兩首》

7《古詩兩首》

8古城

9塔

10橋

11樓閣

12我當小導遊

13屈原

14李白

15杜甫

16蘇軾

17關漢卿

18曹雪芹

19古詩兩首

四年級教學計劃6

一、學習情況分析(知識、能力、學習習慣等)

四年級的學生平時上課時紀律比較好,各個都很認真,整體的音樂基礎還可以,學生的接受能力不錯,對音樂充滿濃厚的興趣,學生在演唱時不喊唱,認識到氣息的作用,演唱時充滿感情。各班的學生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學生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音色也很優美。還有一些學生由於底子薄,對於音樂有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是很好。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激發這些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現,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本冊教材有八課,第一課《跳起來》;第二課《少年的歌》;第三課《水鄉》;第四課《童年的音樂》;第五課《風景如畫》;第六課《搖籃曲》;第七課《回聲》;第八課《嚮往》。每課基本都有四首音樂,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器樂、視譜等。還有知識與技能和創編活動。

本冊教材在編寫上主要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凸顯教學重點,關注評價機制,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在理念上強調以學生髮展為本,使教育在面對全體學生的同時,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

1、認識變音記號,重音記號。通過學習本冊教材,學習換氣等一些常用記號。

2、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學會簡易的輪唱,二部合唱,做到聲部間的和諧,均衡,看得懂一些簡單的指揮手勢。

3、通過學習本冊教材,認識一些樂器,學習演奏方法。

4、通過欣賞,瞭解幾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

5、通過樂器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初步的齊奏、合奏伴奏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1、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聽,唱,跳,畫,玩的過程中學會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學會創作。

2、引導學生以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演唱時主要訓練學生演唱技能,採用恰當的呼吸方法,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演唱。

3、欣賞中學生聽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學生演唱歌曲的技巧,培養獨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

(二)難點:

1、讓學生通過實踐及各方面的興趣教學,來調動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

2、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造能力。

3、讓學生在普遍參與中發展自己的特長。

五、教學措施

(一)過程與方法

1、落實教學“五認真”的具體措施。認真鑽研大綱和教材,,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

2、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放第要求,防慢教學進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揚長避短,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六、教學進度

四年級教學計劃7

一、教學內容

《科學》四年級上學期教材共由五個單元組成:

有生命的物體、溶解、天氣、磁鐵、聲音,分別涉及新課程標準的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的部分。教材設計了多個探究活動、專題研究,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

1.學會從生活中尋找研究的問題,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並能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

2.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和課外經歷一些有意義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

3.學習用比較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進行有系統的科學觀察訓練。

(二)、情感態度價值觀

1.鼓勵學生好奇、愛問、愛想象。

2.讓每一個學生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都能體現自我的價值,嘗試成功的喜悦,建立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習科學的興趣。

3、學習傾聽別人的見解,尊重他人説話的權利;能運用各種方法記錄與表達自己的事實。

(三)、科學知識

1.瞭解有生命體的共同特徵、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

2.圍繞“溶解”的主題,運用對比思想研究觀察物質之間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現象,進行溶解的觀察實驗,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溶解現象的認識。

3.認識天氣的最基本要素,引導學生用各種方法去開展對天氣現象的研究活動。

4.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磁鐵的兩極,不同磁鐵之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律。

5.研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區別聲音的大小和高低,區分樂音和噪音

三、教學實施要項

1.要求教師儘可能提供時間、空間,創造學生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積累和掌握某一科學事物的有關知識和觀察經驗,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瞭解,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2.重視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加強學生對事實收集和表達的指導與訓練,要求學生更為準確和細緻地觀察物體,要求學生使用科學的測量方法,要求學生選擇適當的詞彙、數據和圖表來描述物體有關的現象。

3.在觀察和收集信息的基礎上,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認識,並運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抽象概括,從而形成有關生物與非生物的概念。

四、教學評價

(一)第一單元《有生命的物體》

1、小組形式開展對一種動物較全面的觀察;

2、能系統地描述觀察到的結果,並在班級進行交流;

3、能在觀察的過程中,有目的地尋找資料,解釋觀察中難以解決的問題,並進行整理;

4、能在討論中,提出新的、有意義的問題,根據事實陳述自己的見解,並樂於傾聽別人的意見;

5、能完成植物根莖的實驗,並做出自己的解釋;

6、能對動植物的共同特點有正確的認識,能初步形成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瞭解生物的基本特徵。

(二)第二單元《溶解》

1、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善於提出新的、有意義的問題,樂於以不同形式參與一系列的觀察研究活動和對問題解決中,獲得各種觀察研究活動經歷;

2、學生能在小組或班級裏交流自己的觀察研究發現,並能大膽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釋;

3、學生能按要求進行過濾和加熱蒸發的實驗操作;

4、學生能在課外自覺地進行觀察更多的其他物質之間的溶解和不溶解活動。

(三)第三單元《天氣》

1、以小組或個人形式參加對雲和雨的觀察、記錄活動;

2、主動積極地討論用不同的方法測量降水的多少;

3、用簡單的方法進行降水多少的測量;

4、以簡單的方法對風進行觀測、記錄;

5、比較好地堅持測定、記錄一週的氣温情況,並進行簡單的分析;

6、瞭解各種各樣的天氣給我們帶來的不同感受,並簡單描述四種以上天氣的名稱和特點。

7、在經歷各種活動的過程中,能較好地參與討論與交流,與同學分享。

(四)第四單元《磁鐵》

1、積極參與研究磁鐵性質的實驗活動,能提出有價值的研究問題;

2、能根據研究的目的設計實驗,操作實驗;

3、能與同學協作共同完成實驗和製作任務;

4、能準確使用科學概念;

5、能解決實驗和操作中出現的問題;

6、能進行小磁鐵、磁力小車、指南針等實踐活動。

(五)第五單元《聲音》

1、應用以前學過的概念和技能參與對聲音的產生、傳播、控制的探究活動;

2、利用比較的方法分辨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分辨聲音的變化;

3、用不同的方法探究物體發聲的方法和原因;

4、能設計一個對比實驗,驗證聲音在液體中可以傳播;

5、能通過控制聲音的研究,提出自己在控制噪聲方面的想法。

五、課時與進度安排:

序號課題周次演示實驗學生實驗與準備材料課外作業

1動物怎樣生活一至四課件觀察一種動物飼養或觀察一種小動物作好記錄

2形形色色的動物課件討論歸納

3植物怎樣生存課件、根莖輸送作用觀察植物的根並分類

4植物的根和莖課件、根莖輸送作用

5形形色色的植物植物的蒸騰作用

6、7 整理與測驗

8食鹽在水裏溶解了五至八溶解實驗瞭解有關溶解的知識與實驗

9怎樣加快溶解溶解的對比實驗

10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溶液定量實驗

11分離鹽與水的方法酒精燈使用;蒸發儀器的使用酒精燈使用;蒸發與結晶實驗

12觀察更多的溶解現象液體、氣體溶解實驗

13、14、 整理與測驗

15雲和雨九至十一課件雲的觀察與記錄;測量雨水天氣與氣温記錄

16風的觀測風向與風力體會風向與風力;製作小風車

17氣温的變化氣温測量測量並記錄氣温

18我們關心天氣天氣與預報的解讀記錄天氣、氣温、風向、風力降水

19、20 整理與測驗氣温折線圖的繪製繪製氣温折線圖

21磁鐵的磁性十二至十四磁性實驗

22磁鐵的兩極兩極性質;磁懸浮實驗

23做一個小磁鐵製作小磁針

24指南針自制指南針

25、26 整理與測驗

27聽聽聲音十五至十七課件聽音與辨音瞭解有關聲音與噪音的知識

28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發聲實驗

29聲音是怎樣傳播的固體、氣體、液體傳聲實驗

30控制物體發出的聲音製作發聲罐與降低音響實驗

31製作我們的小樂器自制小樂器並演奏

32、33 整理與測驗

34-40期末整理與評估十八至二十

四年級教學計劃8

一、學生情況分析

1、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受思想教育的機會挺多的,學校有德育工作,其他學科也有滲透思想教育,但都並不系統,比如,學生對於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實,知道的不多,對於誠實理解不夠深刻,所以,能勇於承認錯誤,並努力改正,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對學生來説,還是口頭説的好,做起來太難。

2、多數學生對自己做錯的事不敢承擔責任,平時做事過於依賴家長,缺少積極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能面對困難,耐挫能力差。學生在生活中,對於是非對錯有一定的判斷能力,不過,自制能力不高,不會拒絕該拒絕的事情。

3、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私心較重,缺少集體榮譽感。對與友誼理解不深,容易吵吵架,又和好,與小夥伴相處時,不能多為別人着想。

4、學生做到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保持樂觀的情緒,不過,不能從失敗中總結經驗,並從中獲取有效的信息,為將來的成功打下基礎,這有待提高。

5、瞭解老人對家庭、對社會所做的貢獻。知道重陽節是我國的老人節,瞭解全社會尊老、敬老的一些舉措。尊老、敬老的意識不夠。

6、體會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勞,能夠關心家庭生活,主動分擔家務勞動。知道作為子女,要關心、體貼父母,能主動與父母溝通

7、有合理的消費觀念,有一定的經濟意識,懂得勤儉持家是一門學問,學會勤儉節約。

8、瞭解作為國小生、小公民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必須遵守的規章制度,能關心集體,樂於參與集體活動,自覺維護集體榮譽。。遵守規章制度自覺性不夠,自我約束能力差。

二、教學目標

1、懂得誠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激發學生的嚮往之情。知道誠實是做人之本,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品質。知道誠實有多種表現,如拾金不昧、信守承諾、不説謊話、實事求是等。能勇於承認錯誤,並努力改正,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2、知道在生活、學習中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激發學生樂於和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的情感。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學會拒絕。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能分清是非,做一個自尊自愛的人。懂得體諒別人是一種美德。在與人交往時,做到寬以待人、嚴以律己 。珍惜友誼,處理問題學會冷靜、理解、寬容、溝通。與小夥伴相處時,能多為別人着想,儘量避免矛盾的產生。在產生矛盾後,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寬宏大量待人。

4、努力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保持樂觀的情緒。懂得“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遇到困難和挫折不氣餒。能從失敗中總結經驗,並從中獲取有效的信息,為將來的成功打下基礎。

5、瞭解老人對家庭、對社會所做的貢獻。理解為什麼要尊老、敬老。知道重陽節是我國的老人節。瞭解全社會尊老、敬老的一些舉措。具有尊老、敬老的人的意識。

6、體會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勞,懂得感恩。能夠關心家庭生活,主動分擔家務勞動,樹立一定的家庭責任感。知道作為子女,要關心、體貼父母,能主動與父母溝通。

7、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念,初步形成一定的經濟意識。初步學習合理地安排家庭的收支。瞭解家庭經濟來源。讓學生懂得勤儉持家是一門學問,學會勤儉節約。願意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主動關心家庭生活。

8、善於發現朋友身上的閃光點,並樂意向他學習;懂得寬容別人、欣賞別人、關心別人可以得到更多的朋友的道理。知道集體處處有規則,懂得規則可以使世界變得文明有序的道理,領會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9、瞭解作為國小生、小公民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必須遵守的規章制度。能自覺遵守規章制度,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做個講文明、有教養的人。懂得自己是班級中的一員,是班級的小主人。

10、初步形成現代民主意識,為班級建設出謀劃策。能關心集體,樂於參與集體活動,自覺維護集體榮譽。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學會交流合作,能夠將團結合作精神運用到生活中去。

三、課堂教學實施

1、獨立閲讀,自主學習,理解主題文字的大意。

2、藉助插圖,引導學生從各事例中進行分析、比較,強化主題思想。

3、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合作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4、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探究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來認識社會和了解社會。

四年級教學計劃9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48名學生,其中女生26人,男生22人。從整體來説,大多數學生基本上具有一定的習作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文的方法,能寫三百字左右的文章。部分同學能用通順的句子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有一定的條理。但還有不少的同學,作文基本功很差。他們不會觀察,作文也只有三言兩語,而且句子往往有很多語病,條理不清,無法讓人讀懂。寫作文對他們來説是一件頭疼的事,他們既不知道寫什麼,也不知道怎麼寫。如夏玉恆、劉成漢等。另外班級還有一名特殊同學羅嘉怡,一次作業也不完成,問之不語。但無論如何這學期,我將積極尋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習作上一個台階,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維空間,使學生的習作求真、求實、求新。

二、教材分析

課程標準提出了明確第三學段的習作要求,內容要具體,感情要真實,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寫常見的應用文。本冊教材圍繞上述習作要求安排了8次習作訓練,其特點是:在習作的類型上,兼顧的寫實和寫想象。注意激發學生敢寫、願寫的興趣和習慣,輕鬆進入,逐步提高。讓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重視習作以後的交流和展示。注意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表達“以貼近學生生活,注重實踐、體驗“為宗旨,在內容安排上富有兒童情趣,在呈現形式上力求靈活多樣,在操作練習上提供多各選擇,以利學生能夠輕鬆愉快地習作,並在習作的過程中不斷增強自信心和創新意識。

三、教學目標:

1、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習作感受,積累素材。

2、學習有順序、比較細緻地觀察圖畫和事物,寫出文從字順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學習使用常用的修改符號。

4、學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5、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6、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7、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受的詞句。

四、提高習作水平措施:

1、堅持每天一段話(字數不限,自由表達,清楚即可,),每週兩作文(課堂作文和週記)的制度,格外重視習作交流點評。

2、閲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方法的教育,結合課文佈置片段寫作。

3、與課外閲讀相結合,在閲讀中積累語言,在閲讀中尋找素材,在閲讀中習得方法。

4、鑑賞優秀作文,誦讀、積累適當的優作,學習寫作的方法

5、繼續實行作文量化評價制度,定期予以表揚。

6、強化面批,對寫作基礎差的學生給予高度的關注;鼓勵寫作好的學生繼續投稿,或參加各級作文競賽,以增強學生寫作的信心。

7、進一步提升學生自改習作、互改習作的意識,懂得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四年級教學計劃10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有一定的色彩基礎,對美術也有着濃厚的興趣,並具有較好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其中對繪畫材料的運用能力較強.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平面形象,立體造型,並能大膽地發揮想象,作品內容豐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較高的創新意識和較好的心理品質.同時本學期要多向學生講授更豐富的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對身邊事物進行更多的感受和觀察.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採用散點式的結構,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四年級國小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全冊共20課,內容涵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及設計應用佔有較大的比重,欣賞評述大多隨堂教學,均分配在各課中.

三,教學目標

(一)總學習目標

本冊教學目標以《美術新課程標準》為依據,遵循美術教育的規律,順應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構建以促成美術素養的形成為核心,探究性美術實踐活動為主線,人文性單元結構為基本特徵的美術教材新體系.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學習領域目標

造型表現:初步認識形,色,與機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設計應用: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欣賞評述;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的形式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説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綜合探索:採用造型遊戲的方法,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色彩的冷暖色彩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並能有目的地加以運用.

2,表現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義的事和自己喜歡的人物,表達自己的情感.

3,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周圍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發學生美術表現和美術創造的慾望.

教學難點:

1,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

2,欣賞情節性比較強的中外作品,認識該美術作品的藝術特點

3,用水粉,水彩顏料表現周圍的事物,表達自己的興趣與願望.

五,教學措施

1,應將學習內容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繫起來,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術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2,多種形式,組織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並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徵,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的貢獻.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

3,採用多種辦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以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意識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為豐富校園文化,減輕緊張的課堂壓力,提高學習效率,培養特長生,繼續開展藝術團的培訓工作,重點加強學生兒童畫,創作畫的訓練.如本學期的科技節,做好學生的選拔和對學生相應的輔導,參賽工作.

5,通過學習活動方式的多樣化,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為搞好我校的藝術特色,加強校園藝術文化建設.配合學校,區開展的活動,定期更換學校櫥窗作品,定期指導學生畫藝術走廊等.

六、進度安排

全冊20課,每課一課時,難以掌握的課程是的適當安排兩課時。

四年級教學計劃11

一、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悦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公頃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數乘兩位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總複習等。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在國小階段,本學期結束後,有關正整數的認識和計算的內容將全部教學完。本冊這些知識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學會用較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掌握較大數範圍內的計算技能,進一步發展數感;另一方面通過十進制計數法的學習,對有關數概念的各方面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融會貫通,為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數學認知結構奠定基礎;併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分數及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做好鋪墊。因此,這部分知識仍然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數

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直線、線段、射線、角、垂線、平行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學會一些簡單的作圖方法;同時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徵及圖形之間的關係,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條形統計圖。教材介紹了縱向和橫向兩種不同形式的複式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會看懂這兩種統計圖並學習進行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統計的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運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學習應用優化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三、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共分九個單元:大數的認識;公頃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數乘兩位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統計;數學廣角;總複習。以上各單元內容涉及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數學思想方法)用數學四大領域。

四、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三年級的學習,學生的思維已經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較以前上升了一個層次,已經會用歸納概括的方法認識事物及解決問題,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數學知識(兩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認識小數、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為學好本冊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個別學生知識基礎比較薄弱,表現在計算技能較差,對數學信息進行處理的能力弱。通過上學期的測試發現本班後進生與平行班級相比也偏多,成績不平衡,有些學生學習不用心,懶惰,有不做作業的壞習慣,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發揮本班的優勢,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自覺地有效地探索知識,尋求規律,不斷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智力。

適當開展數學課外活動,以拓寬知識面,提高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學生素質。在做好課堂教學工作的同時,要通過輔導使這部分學生得以進步。

五、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捨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掌握公頃和平方千米單位之間的轉化。

3.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4.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5.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6.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7.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8.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9.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初步瞭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六、教學重難點

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

①教學重點:萬級數的讀、寫法。

②教學關鍵:把個級數的讀、寫推廣到萬級。

第二單元:公頃和平方千米

①教學重點: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轉化。

②教學關鍵: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轉化的方法。

第三單元:角的度量

①教學重點:用量角器量角、畫指定度數的角。

②教學難點:量角的方法。

③教學關鍵:量角器刻度的認識。

第四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

①教學重點:口算、筆算的方法。

②教學難點:積的變化規律。

第五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①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②教學難點:垂直線與平行線的畫法。

③教學關鍵:通過多種活動,使學生逐步形成空間觀念。

第六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①教學重點:掌握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②教學難點:瞭解商的變化規律。

第七單元:統計

①教學重點:認識兩種複式條形統計圖,根據統計圖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②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第八單元:數學廣角

①教學重點: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四年級教學計劃12

一、班級情況分析

四(2)班的大部分學生對英語有着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但也有少數學生由於遇到困難,學習興趣會隨之減弱。尤其從這學期開始,對學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養聽、説、讀、寫的技能。所以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內容與目標

1、能聽懂、會説12組會話,並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説、認讀66個單詞和聽、説、讀、寫26個字母並且能聽、説、讀、寫 36個單詞(包括教室、書包、同學、傢俱、住宅結構、家庭成員、職業、數字、愛好、食品和飲料、餐具等幾個話題),和進行簡單的運用。

3、能聽、做7個“TPR”活動。

4、能學會2個小製作。

5、能唱8首歌曲。

6、能聽、説吟唱8首歌謠。

7、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8、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9、能瞭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三、教學重難點

1、能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2、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5、初步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做到書寫整潔、規範。

四、改進教學工作的措施及方法

1、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通過聽、説、讀、寫、唱、遊、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3、將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多媒體課件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

4、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範、正確地書寫。

四年級教學計劃13

一、學情分析:

今年我擔任四(1)、四(2)、四(3)、四(4)、四(5)和四(6)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四年級英語是國小英語學習的關鍵階段,經過一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對英語有着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但也有少數學生由於遇到困難,學習興趣會隨之減弱。尤其從這學期開始,對學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養聽、説、讀、寫的技能。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這一階段的核心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情景對話,訓練學生的聽説技巧,提高其會話能力,使他們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讓學生在情景中學,在情景中使用,引導他們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內容與目標

1、能聽懂、會説12組會話,並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説、認讀66個單詞和聽、説、讀、寫26個字母並且能聽、説、讀、寫 36個單詞(包括教室、書包、同學、傢俱、住宅結構、家庭成員、職業、數字、愛好、食品和飲料、餐具等幾個話題),和進行簡單的運用。

3、能聽、做7個“TPR”活動。

4、能學會2個小製作。

5、能唱8首歌曲。

6、能聽、説吟唱8首歌謠。

7、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8、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9、能瞭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三、教學重難點

1、能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2、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5、初步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做到書寫整潔、規範。

四、主要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鑽研教材,抓緊課堂教學,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

2、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3、通過聽、説、讀、寫、唱、遊、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4、將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多媒體課件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

5、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範、正確地書寫。

6、經常檢測,多種形式的測驗,從而使學生鞏固所學,並即使轉化後進生。

五、教學進度表

四年級教學計劃14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想象、尊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新發展。

學生雖經過一年的科學學習,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學生的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於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1、本冊內容情況

《科學》四年級上冊由“天氣”、“溶解”、“聲音”和“我們的身體”四個單元組成。在三年級上、下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將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2、本冊的主要活動

(1)對天氣的觀察與測量從天空中雲的形狀和變化開始,對構成天氣的四個要素分別進行觀測。

(2)對身體結構的研究,瞭解骨骼及肌肉的功能和結構,以及運動情況,並建立保護心臟,保護肺的意識。同時瞭解食物在口腔內的變化及與牙、舌頭、唾液的關係。

3、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活動的設計,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4、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四年級教學計劃15

四年級要完成由中年級,通過學習,要能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中年段的教學目標,為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除了紮實的語言文字的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特別是學生在低年級、中年級養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好與壞,到了高年級是不大容易改變的。所以説,四年級是很關鍵的一個學年。

我班學生思維相當活躍,個性張揚,學習興趣比較濃,主動性較強,但不善於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對最基礎的知識點不放在眼裏,協作精神差,缺乏最基本的紀律觀念。看來,教學的着眼點不應僅僅停留在語文教學上,更不能僅僅看孩子們的成績,而應該從他們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本冊教材仍以專題形式組織內容: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閲讀鏈接、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展示台或成語故事等)。

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閲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97個,會寫222,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敍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説話能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