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

來源:文萃谷 1.9W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

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的心得體會1

20xx年xx月,常年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們有幸親身體驗到農村生活。不同與以前的暑假生活,這個夏天我肩負着特別的使命,體驗着不同的生活,收穫着特殊的感動。我們長安大學赴陝西渭南“聚焦產業結構升級·助力鄉村發展振興”暑期社會實踐隊在陝西省渭南市浦城縣洛濱鎮開展了為期14天的三下鄉活動。過去的一個星期裏的點點滴滴,將成為我一生中的寶藏。

相互磨合,互相幫助。在三下鄉活動中,彼此不認識,有着不同生活習慣的我們,聚集在小小的洛濱鎮洛西村。我最初見到其他團隊成員時,心裏充滿了緊張和忐忑:我們能不能適應從牀墊到地鋪,從大魚大肉到醃菜饅頭,從養尊處優到自立自強的轉變?我們能不能和諧相處?我們能不能齊心協力完成每日的任務?而現在,因為一個相同的目標,我們從相識到相知,從相知到相愛。每天,後勤組的同學為我們準備一日三餐。飯後,在我們都休息的時候,他們還要清洗碗筷,打掃整個住居的衞生;調研組的同學要走幾公里甚至十幾公里的路,從一個村莊到另一個村莊,只為了解當地的真實狀況;稿件組的同學要整理一天的調研資料,撰寫活動的新聞稿,向大眾宣傳洛濱鎮。在這7天裏,我們好像早就成為了一家人,雖然每個人都很辛苦,但我們從來不報怨言。我們互幫互助,相互打氣,一起奮鬥,共同完成任務。

無畏困難,負重前行。洛濱鎮氣候炎熱乾燥,尤其是開展實踐活動的幾天裏,火辣辣的太陽似乎能將大地蒸乾。但我們沒有因此放棄前進的步伐,實踐隊伍頂着炎熱,揹着一天的乾糧,即使汗流浹背,腳上磨出了水泡,我們還是堅持不懈,用自己的雙腿跨越了幾公里的路程,走出了青春的模樣,走出了長大學子的風采。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不斷面對艱難困苦,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練下成長。回望我們走過的道路,有陽光也有風雨,有芳草也有荊棘,快樂與憂傷交織,幸福與痛苦攜手。我們品嚐到了苦瓜般的清苦、蜂蜜般的甘甜、檸檬般的酸澀……這一路我們曾哭過、笑過、頹廢過、努力過、成功過……我們由始至終一直懷揣着初心,不曾放棄。而這些也正構成了我們成長的軌跡。

積極交流,解決問題。實踐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我們每天需要解決許許多多的問題。特別是我們剛到洛濱鎮時,即使我們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但實際情況還是在我們的意料之外,一切近似於從零開始。我們居住的地方是一間辦公室,居住面積小,而且我們的人數多,地鋪的擺放十分困難。當地地廣人稀,村與村之間的距離遠,有時走了幾十分鐘也找不到一户人家,隊員們對調研工作也不熟悉,調研工作難以進展。對於正式稿件我們原先也沒有接觸過,經驗基本為零。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隊員與老師之間,隊員與隊員之間積極溝通,順利的解決了最困難的前期工作,這也讓我們清楚意識到了溝通的重要性,一個集體只有成員之間積極溝通,才能發揮出整個集體的力量。

產業升級、振興鄉村。實踐團隊通過對洛濱鎮的實地調研,深入瞭解了當地生態構建與產業模式,鎮村裏領導、基層幹部、農民向我們的所作所為致謝,在實踐的同時,我們感受到了鄉村發展的艱苦與不易,也收穫到了許多在學校課本、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幾天中,實踐團隊將繼續致力於對洛濱鎮各村以產業結構為主體的鄉村振興舉措進行調研,探索新時代農村產業發展的新方向,從而提升產業結構升級的質量,提升鄉鎮產業發展長效機制的內生動力。

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的心得體會2

20xx年xx月,參加了經濟與管理學院舉辦的暑期三下鄉活動。七月是個收穫的季節,也是炎熱的季節,雖然下鄉調研的日子很艱苦,但再苦再累我們隊員也不怕。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為把工作做好,隊員們都非常認真。這次的調研使我們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同時也鍛鍊了我的實踐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

11團、12團、13團合作社的相關負責人進行訪談時,發現合作社總體規模小而不強,制約着合作社作用的發揮。內部管理不規範,利益分配不透明。一二三產業融合不夠,產品附加值低。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夠,促進作用不明顯。

2016年由涉農龍頭企業創辦,合作社成立以來,一直秉承“為農服務,抱團闖市場”的理念,由最初吸納社員19個增加到2021年283個。在此期間,企業為困難職工自主創業電商項目貼息貸款户數15户,項目帶動户數50户,積極引導、發動員工自主銷售,去除了貧困路上的第一道攔路虎。原幫扶困難職工田永錄稱:多虧了紅福天為我提供的創業平台,讓我褪下了“貧困户”這個稱號,自己現在覺得渾身都是勁,立志要把我們新疆的“棗”銷售到全國各地,甚至國外,讓我們的職工不再為賣棗難而愁眉苦臉。

2005年,皮山縣農民麥麥提圖如普·穆薩克因受僱採棉與尤良英相識。此後,尤良英不僅手把手教會他種植棉花、紅棗,還先後借給他20餘萬元渡過難關,發展果品種植,17次橫穿沙漠去現場指導修剪、疏密、擴冠、環割等技術環節,引導他和村裏鄉親們走上勤勞致富之路,“幫助一個人、帶動一批人、致富一羣人”,譜寫了一曲助人為樂、民族團結之歌。2016年,尤良英還牽頭成立了阿拉爾邊疆紅果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註冊了“尤良英”商標,吸納16户職工家庭入社。創辦了中國首個人物品牌類棗品牌,藉助人物故事,構建從“新疆好人”到“中國尤棗”的品牌之路。藉助自己的知名度,幫助大家打開紅棗銷售市場。降低了個體單打獨鬥的風險,帶領大家致富。同時,受尤良英無私助人、民族互助精神的影響,麥麥提圖如普·穆薩克也把學到的先進技術和生產理念,無償傳授給身邊的鄉親,幫助村民一同富裕;2015年7月皮山縣發生地震,麥麥提圖如普·穆薩克把房子無償提供給4個漢族朋友住,譜寫了民族團結互助的新篇章。

“服務社會,實行自我”是人生的一件樂事。團隊、社會是需要我們每個人的。社會培養了我,然而我應該為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我們應該為人民幹實事,做有貼近人民生活的事。雖然自己的力量很小,但總可以讓温暖的花朵燦爛綻放。

“三下鄉”活動我們每位隊員都能相互地關心着對方,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有人鼓勵我去戰勝它。通過這次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學會了新聞稿的撰寫與編排。團隊的每一個人的心裏想的是“我們是一個隊團隊”。一個也不能少一個也不能倒下來,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相信也許人生只有一次。大家都很珍惜着這短短的近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我都覺得自己過得非常的充實,非常的快樂。總有一種家的氣息纏繞在我的身邊温暖着我,給我動力讓我前進。它讓我學習到我缺少的東西,鍛鍊了我,成熟了我,給予了我人生回憶留下了美好的金色的一段。

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的`心得體會3

在xx月底,我順利通過嶺南師範學院“追風趕月”社會實踐隊的面試環節,有幸成為了這個社會實踐隊宣傳組的一員。剛開始我其實還是非常期待線下的三下鄉活動的,後來因為疫情的一些原因,我們初定的線下三下鄉活動改成了線上的三下鄉活動。

如今我們隊的三下鄉活動也即將進入尾聲,在這段時期裏,我通過日常的整理照片和視頻發現支教組的成員,他們非常用心地備課。他們製作了精美的PPT,並且給廣東省茂名市化州市長嶺國小的小朋友們傳授了各種各樣的知識,甚至有一些小老師,他們會親自做實驗給小朋友觀看。這種以實踐的方式告訴小朋友們知識,能讓小朋友們把知識學得更紮實。而調研組的成員,他們頂着夏日的酷暑去茂名博物館、文化館和湛江博物館實地考察木偶戲的歷史,我認為他們的調研工作是極其有意義的。通過他們的調研,我瞭解到廣東木偶戲表演藝術與嶺南地區民風民俗、宗教信仰、地方戲曲緊密聯繫,成為嶺南文化獨特的一部分,享譽世界。但是木偶戲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互聯網時代衝擊下,這門藝術藝術後繼無人,面臨着消亡的危險。同時,我也瞭解到福建漳州木偶戲、泉州木偶戲等其他派別木偶戲的歷史。我從調研組成員的調研中感覺收穫滿滿。

因為我們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人數不足20人,但是我們隊伍的任務非常艱鉅,不僅需要支教,還需要調研。作為宣傳組的成員,我前期主要負責收集圖片和視頻,其實主要是把他們分享的照片用PS軟件,把一些沒有達標的修改一下然後發給相應的幹部。剛開始我很煩惱,因為有些圖片不管我怎麼處理它都無法達到要求,不過後面還是進展得比較順利的。後期我也跟其他宣傳組成員一起寫新聞稿,本來我們是非常頭疼那個新聞投稿量的,不過經過組員之間的商量和討論,以及請教一些師姐三下鄉的經驗,找到了對策。最後,我相信我參加的“追風趕月”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隊一定會圓滿完成任務的。

經過這個線上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明白,一定要認真對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一個團隊離不開每一位成員的努力,當每一位成員齊心協力的時候,奇蹟也許就會出現。這個過程中也許遇到了一些困難和煩惱,人無法一心兩用,但是兩兩為難時,還是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

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的心得體會4

伴隨大學的第一個暑假的來臨,我應學校的提議和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參加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起初,只是懷着一顆好奇心參與此次活動,但是在又一次的活動中,卻學到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下面就我這次暑期社會實踐的心得做一總結。

確實,“紙上得來終覺淺,得知此事須躬行”,暑期社會實踐,是我們大學生充分利用暑期時間,深入社會,感知社會的一個平台。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能夠促進我們對社會的認識,提高自身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現狀的認識,實現書本知識和實踐知識的更好結合,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深入羣眾,瞭解社會,增長才幹,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道路,是青年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發揮聰明才智,積極為社會作貢獻的重要途徑。

回想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從校園來到校外,從繁華城市來到偏遠鄉村,接觸到了不同的人,看到了與自己生活不一樣的聾啞兒童,去相關的學校瞭解他們的狀況,拜訪他們的家庭瞭解他們的生活,的確感慨頗多,但更為重要的在於我們盡我們力量來關注他們,給他們獻愛心,送温暖,通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來為他們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同時,我們也學到了在學校裏所學不到的知識,學到了很多社會經驗,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這些正是實踐活動所教會我們的。在社會上要善於與別人溝通。如何與別人溝通好,這門技術是需要長期的練習。以前沒有工作的機會,使我與別人對話時不會應變,會使談話時有冷場,這是很尷尬的。人在社會中都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別人給你的意見,你要聽取,耐心,虛心地接受。在工作上還要有自信。自信不是盲目的自誇,而是對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這次實踐教會我要善於與人交,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讓我認識了更多的人;它教我吃苦,教我要學會苦中作樂,時時刻刻都要有一種敢於吃苦的心態;它教我要自信,一分自信一分成功,十分自信十分成功。

不僅如此,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我更深入,更貼切的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在社會實踐中檢驗自我,磨練自我。烈日炎炎,我們頭頂驕陽行走在家訪的路上,儘管路途遙遠,山路崎嶇,我們依然懷着一顆熱忱的心,投身於幫助聾啞兒童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風吹雨淋,我們依然儘自己的力量,呼籲大家獻愛心,送温暖,讓更多的人來關注聾啞兒童。當然,每次活動都不可能完成的盡善盡美,但是卻是我們認認真真的付出。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我們在實踐中積累社會經驗,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能力,這將為我們以後走出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步入大學就等於步入半個社會。我們不再是象牙塔裏不能受風吹雨打的花朵,通過社會實踐的磨練,我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社會是一所更能鍛鍊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為今後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並有效的為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而隨之而來的競爭也非常嚴峻的擺在了我們的面前,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型人才。時代賦予人才新的定義:不僅能夠駕馭新科技,具有創新意識,更要有將科技應用於實踐的能力。時代證明,歷史證明,我們的自身狀況證明:我們唯有面對社會,在社會中歷練,才能逐漸確立自己學習和生活的目標。在這次社會實踐以後,我們要找準自己的位置,找準自己的方向,勇往直前,決不輕言放棄!我們要珍惜每一次鍛鍊的機會,讓人生無憾。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於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實踐可為以後找工作打基礎。實踐出真知,實踐能鍛鍊自我,提升自我。

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每天都不斷有新的東西湧現,在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的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挑戰,前天才剛學到的知識可能在今天就已經被淘汰掉了“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有那種超乎平常的感覺。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讓我真切的接觸到社會的一些方面,看到聽到了一些新的東西,增長了見識,鍛鍊了自己,通過社會實踐真正的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讓自己在實踐中學習,實踐中成長,不斷努力,在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時,幫助他人;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回報社會。

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的心得體會5

作為西南財經大學保險學院的一員,我很幸運地參加了xx年的學院暑期三下鄉活動,到温江周邊鄉鎮、xx市區、xx和綿陽做關於中國農村農業保險的暑期實踐問卷調查。在帶隊老師劉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在同伴們的共同努力下,在接近20天的實踐活動中,我經歷了一次難忘的,有意義的暑期“三下鄉”之旅,收穫很多。以下是我總結出的一些心得體會: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征程

不管是坐在農民羣眾的家裏,與最普通的農民進行的交流談話中,還是在與xx隆昌與picc隆昌縣分公司老總的交流大會上,我都發現原來課堂上老師所傳授的保險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確實有很大差距,而將理論應用於實踐中,對知識的理解自然會更深一層。光有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實踐經驗在很多時候是更重要的。學院在我們就讀期間給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實踐鍛鍊機會,而作為學生,我們自己更要珍惜這樣的機會,在實踐當中學得更多的知識。

學校和社會是有差距的,其運行規則和社會的運行規則有很大不同。這種環境上的隔離,往往使得我們“象牙塔”裏的大學生對社會的看法趨於簡單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一些企業對應屆畢業生表示出冷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缺乏工作經歷與生活經驗,角色轉換慢,適應過程長,不能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他們在挑選和錄用大學畢業生時,同等條件下,往往優先考慮那些曾經參加過社會實踐,具有一定實踐、組織、管理能力的畢業生。這就需要大學生在就業前就注重培養自身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

對於如我一樣的在校大學生,藉助社會實踐平台,可以提高自己的組織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應變能力等。此外,還使我瞭解到就業環境、政策和形勢等,有利於我找到與自己的知識水平、性格特徵和能力素質等相匹配的職業

理解與誤會,中國保險要走的路還很長

在整個三下鄉活動過程中,我們在進行關於保險基本情況問卷調查的時候,發現現在人們對保險業的瞭解簡直少之又少,甚至存在一些誤解。這就直接導致我們在調查問卷時很多人態度不好,不願意合作調查。“當你沒有做過理賠,沒有幫助客户完成一個很好的心願,你不會認識到保險的必要,你會覺得推銷就是在低三下四的要錢。”這是現在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現象,除了學習保險與從事保險相關工作的人對保險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外,很多對保險並不瞭解的人認為保險是沒有必要的,甚至認為那些商業保險就是騙錢的。通過實踐,我發現:社會對保險的認同度還不高,我們保險人還需要加強保險宣傳的力度,整個中國保險業的從業人員素質還需要極大提高,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保險業要走的路也還很長。作為中國保險業的未來從業者,我們任重而道遠!

我的隨感心得

這次活動讓我結識了一些新的朋友。學院共有30多人蔘加了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正如學院領導所説的那樣,能夠參加此次暑期社會實踐的都是優秀的,認識這些優秀的人是我的榮幸。同時我也從這些優秀的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這對於我來説就是個不小的收穫。

過去的終將要過去,成長是在甜蜜的負擔中艱難地前行。暑期社會實踐這個星期,我真的覺得很有意義。通過此次的社會實踐,我想,在剩下的兩年大學時光中,我一定會努力珍惜時間,在夯實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從各個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為兩年後走入社會,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打好堅實的基礎,默默的奉獻來自大學生的火熱情懷。也許這就是學校、學院要求我們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投身社會的目的。

適者生存,而生存之道在於適應。對社會和環境的適應應該是積極主動的,而不是消極的等待和卻步。大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走入社會後才能縮短自己的適應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因此,在不影響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大膽走向社會、參與包括兼職在內的社會活動是大學生提升自身就業能力和儘快適應社會的有效途徑。

我們通過大學學習,要想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清楚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定準備.這也是我參加本次“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的目的之一。

近20天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實踐中的點點滴滴卻已深深地觸動了我。這次的實踐平台,為我提供了提前接觸社會、近距離了解專業的機會,並且增強了我的社會責任感和專業使命感,意識到了自身的價值和奉獻的內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