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漢唐盛世總複習總結

來源:文萃谷 1.81W

23、漢武帝的政績(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或西漢的新大一統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歷史漢唐盛世總複習總結

答:1) 政治上:

①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大大削弱了諸侯王的封地和勢力;

②加強監察制度,對中央和地方的各級官員進行監督,加強皇帝權威。

2) 思想上:

①採取儒生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的建議,統一思想;

②大力推行儒學教育,長安設立太學,地方上設立官學,使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3) 軍事(疆域治理或民族關係)上:

開疆拓土

①派衞青、霍去病反擊匈奴,基本解除了漢朝北部邊患;在河西走廊陸續設郡,把長城延伸到敦煌以西的地區;

②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溝通了西漢和西域的聯繫。[後來公元前60年(漢宣帝統治時期),西漢設立“西域都護府”,使西域正式歸屬西漢版圖]

③加強對南方的經營:在雲、貴、川等地建立了郡縣,派官員修建通往西南地區的道路,加強了內地同西南少數民族的聯繫。

總之,漢武帝是西漢時期一位有作為的皇帝,在他統治時期,漢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上實現了大一統,進入了鼎盛時期。(結果)

24.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對歷史發展的利弊(評價)。

答:①從政治統治的角度看:這一思想為漢武帝提供了實行政治大一統的思想武器,在解決漢朝分封諸侯引起的弊端問題上起了積極作用,它能夠統一思想,有利於皇權的加強和國家的統一;

②從思想文化發展的角度看,一方面,它確立了儒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地位,另一方面,這種只發展一家學説,限制其他各家學説的做法對春秋、戰國以來的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和文化發展是不利的。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當時的影響:起到了統一思想的作用;對後世的影響:西漢漢武帝后,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25、書P85“農事圖”壁畫所展現的生產場面説明了什麼?

答:①反映了中國北方少數民族農牧結合的生活情況。②反映了漢匈兩族的經濟交流③反映了少數民族也被漢族文化所吸引,逐漸接受漢族先進文化。

26、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和重要意義。

答:①目的: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②意義:溝通了西漢和西域的聯繫;西漢和西域各國的友誼從此建立起來;著名的絲綢之路從此開始出現,大大加強了漢朝和西亞、歐洲之間的貿易往來。27、三國鼎立






國名











建立時間











建立者











都城











統治區域





















220年











曹丕











洛陽











長江以北的北方地區





















221年











劉備











成都











益州(四川),荊州(湖北湖南)部分地區





















222年











孫權











建業(南京)











江東地區(長江下游的江南一帶)






28、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是歷史的進步還是歷史的倒退?

答:①從統一與分裂的角度看:三國鼎立(分裂)是歷史的倒退。這是因為國家統一有利於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反之,國家分裂會加劇地方矛盾,對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帶來許多不利的影響。

②從大規模分裂與局部統一的角度看:三國鼎立是歷史的進步。這是因為從東漢末年開始,大小數十個軍閥割據勢力的存在使東漢實際上已是一個分裂的國家,而三國鼎立無論魏、蜀、吳都在局部地區實現了統一(如曹魏實際上是在消滅了北方割據勢力,實現了北方地區統一的基礎上建立的),而這種局部的'統一既是大一統的前夜,又為局部地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奠定了基礎。29、《史記》描述的南朝前期的江南地區與《宋書》描述的漢朝中期以前的江南地區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1)變化:司馬遷《史記》描述的漢代江南,人煙稀少,耕作方式落後,商品交換很不發達,物質生活水平比較低,但貧富分化的程度也低;而《宋書》所描述的南朝時期的江南,人口眾多,物產豐富,豐收年頭,一年收穫的糧食能滿足幾個郡人口的需要。

(2)變化原因:因為漢代的江南尚未開發,魏晉以來已逐漸得到開發。①從自然條件來説,江南地區有發展經濟的優越的自然條件;②從人口方面來説,大量的北方人口遷往江南,為江南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③從技術條件來説,北方人口的南遷,為江南的發展提供了先進的技術;④從社會狀況來説,江南地區的戰亂比較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江南地區的變化。

30、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和作用:

答:(1)內容:①廢除鮮卑族的舊俗,主動學習漢族的先進文化;②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政策:學説漢話,改穿漢服,改用漢姓,提倡同漢族人聯姻通婚,採用漢族的官制和律令,學習漢族的禮法等。

(2)作用:①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適應了社會經濟的發展。②鮮卑族人積極學習和吸收中原漢族地區的先進文化,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順應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歷史潮流,對我們多民族統一國家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③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封建化的進程。

總之,北魏孝文帝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

31唐朝“帝國新政”的內容(即唐太宗鞏固政權的措施或唐太宗“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答:吸取隋亡於暴政的教訓,正確處理君臣關係、君民關係,把君比作舟,把民比作水,提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調整統治政策:

1)政治:①善於用人,保證政治比較清明②虛心納諫,保證決策的正確性;③完善三省六部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集權;④完善科舉制度,重視治國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擴大了統治基礎;

2)經濟:①重視農業生產,減免租賦,減少力役,不誤農時,促進經濟的恢復和發展;②注意節儉,去奢省費。

3)民族關係:對少數民族一視同仁,改變“貴中華、賤夷狄”的觀念,促使民族關係融洽和民族大團結。 唐太宗的治國措施給我們現代化建設的啟示: ①重視人才培養和選拔;②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③重視農業生產,減輕百姓負擔; ④艱苦奮鬥,勤勞節儉;⑤實行平等團結的民族政策。

32、書P91答案:唐太宗説:“以銅作為鏡子,可以整理衣冠;以歷史作為鏡子,可以瞭解朝代興衰的規律;以人作為鏡子,可以知道自已的得失。我常常通過這三面鏡子,來防止自己犯錯誤。魏徵死了,我也失去了一面鏡子。”可見,唐太宗把魏徵比作鏡子,通過魏徵來了解自已的得失。

這句話反映了唐太宗善於以史為鑑,善於用人,虛心納諫,勇於改過的治國風範。

33、科舉制度最早實行的朝代是什麼?哪個朝代得到進一步完善?科舉制度在實施初期有什麼歷史作用?在讀書人看來,科舉制有什麼作用?在統治者看來,科舉制有什麼作用?

答:①隋朝②唐朝③實施初期的進步作用:科舉制改變了過去依賴於推舉和家庭出身的選官方式,它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的標準,是一種相對公平的選拔制度,為讀書人創造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為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擴大和穩固了國家的統治基礎。④在讀書人看來,科舉考試為他們提供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他們可以通過科舉考試,施展自已的才華,參與國家管理,改變自已的社會地位。⑤在統治者看來,科舉制可以網羅人才,為他們的統治服務。⑥書P93唐太宗與宰相的看法有什麼不同?唐太宗是為了網羅人才,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治理國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而這位宰相只是為了維護大官僚的利益。

34、“唐裝”和“唐人街”説明了:唐朝的繁榮強盛和巨大的國際影響力。

35、唐朝社會生活的特點:①豐富多彩,②中西互通,③胡漢交融。

36、中國古代婦女地位普遍很低,但還是湧現了一批傑出的人物。請列舉兩位人物並説出她們的主要成就。①商朝的女將軍婦好:是中國第一位出現在文字記載中的女將領,她英勇善戰,功績卓著曾率領1萬多人出征。②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且惟一的女皇帝,她嚴厲打擊反對她的元老重臣;大開科舉之門,大量選拔普通地主中的優秀人才,她統治時期史稱“貞觀遺風”。③元朝的黃道婆(“織布業祖師”)從黎族那裏學會了先進的棉紡織技術,她改造的木製棉紡車能同時紡出三根線,在當時的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領先歐洲400年);使棉布取代絲綢和麻布成為廣大人民的主要衣料;使松江成為當時的棉紡織業的中心。

37、唐朝詩人杜甫《憶昔》一詩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實?這種局面的出現與什麼關係密切?(即開元盛世的局面出現的原因):書P94

答:⑴這首詩反映了開元盛世的社會風貌,當時人口眾多,糧食豐盈,國庫充實,百姓富足,整個社會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⑵原因:①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和武則天的貞觀遺風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②唐玄宗善於用人,制定了正確的政策,使得當時社會穩定,經濟繁榮。③當時的農耕技術以及農耕工具等都較有前代有了很大的發展,生產力水平得到提高。這三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了開元盛世的局面出現。38、列舉中國古代幾次統治比較清明的歷史時期(太平治世):

答:①西漢:文景之治;②東漢:光武中興;③隋文帝:開皇之治;④唐太宗:貞觀之治;⑤武則天:貞觀遺風;⑥唐玄宗:開元盛世

39、書P96答案:①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從禮儀的角度講應用“敲”。這個故事説明了唐朝詩人對詩歌的熱愛以及做事情應該反覆推敲。②李白:《靜夜詩》《早發白帝城》《望廬山瀑布》;杜甫:《春望》《江南逢李龜年》;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長恨歌》;李商隱:《夜雨寄北》;王維《山居秋暝》《渭城曲》;孟浩然《春曉》。

40、玄奘與鑑真共同的功績是什麼?不同的貢獻是什麼?書P97

①玄奘與鑑真共同的功績是都致力於佛教的傳播,為佛教的傳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②不同的貢獻是:玄奘是到印度求取佛經,將印度的佛教文化帶回中國,並進行了大規模的譯經活動,寫的《大唐西域記》介紹了天竺的佛教、歷史、地理、風土人情。鑑真是將中國的佛教、醫藥、建築、雕塑、繪畫等技術傳到日本。41、絲綢之路開闢的時間、人物、主要路線、經過的主要國家、經過的主要地形。

答:①開闢的時間:西漢; ②開闢的人物:張騫; ③絲綢之路主要路線:長安—河西走廊—敦煌—玉門關、陽關—x疆—中亞—西亞—歐洲大秦(古羅馬)

④絲綢之路經過的主要國家:經過的長安、敦煌、樓蘭、疏勒在中國境內;藍氏城是今阿富汗法茲拉巴德;華氏城是今印度巴特那;阿蠻是今伊朗哈馬丹;塞琉西亞在今伊拉克;埃德薩是今土耳其埃德薩城;君士坦丁堡是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羅馬是今意大利羅馬。 ⑤經過的主要地形:經過陝甘高原、烏鞘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天山、崑崙山、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等。

42、絲綢之路為什麼成為“東西方交往的代名詞” ?(即:絲綢之路的作用或地位)

答:①是溝通中西交通的路上要道;②是東西方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陶瓷、鐵器、漆器傳入西方,西方的毛皮、香料、藥材、珠寶傳入中國);③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樑(漢代城市有古羅馬魔術藝人表演、唐朝盛行由波斯傳入的馬球遊戲);④溝通了亞歐兩大洲,在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史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⑤是聯結中國同亞洲、歐洲、北非各國的友誼之路。

[注:亞歐大陸橋被稱為“當代的新絲綢之路”,宋元時期的“陶瓷之路”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

43、隋朝大運河(京杭大運河)開鑿的目的(原因)、概況、評價(當時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

答:(1)開鑿的目的(原因):

①隋煬帝為了加強對北方和東南地區的控制,加緊對東南財富的攫取,以及滿足自己巡遊江南的願望。

②在古代,南北的物資運輸主要依靠陸路交通,存在很大缺點:速度慢、運量少,運費高,運輸大宗貨物十分困難。為了方便南北之間的貨物往來。

(2)概況:①一箇中心:洛陽(隋朝的東都、重要糧倉、交通要道)

②兩個起訖點:東北到涿郡(今北京)、東南到餘杭(今杭州)

③三百萬民工和士兵

④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由北往南)

⑤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⑥六年:605---610年

⑦七個省級行政區:北京,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 。

(3)評價隋朝大運河(一分為二):

○當時的積極作用(歷史意義)

:①使運河沿線的城鎮迅速繁華起來;

②有力地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③貫通了南北水路,解決了南北的交通(南糧北運和鹽運的主要通道);

④使唐朝後期經濟重心開始逐漸向南轉移,南糧北運成為關係到王朝安危,政局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

⑤加強了政治統治,鞏固了國家統一;

○消極影響:隋煬帝為開鑿大運河徵發了大量民工,耗費了大量的物力和財力,給人們帶來了災難。同時徵收了大量賦役,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激化了社會矛盾。 但隋朝的滅亡不能説是因為開鑿了大運河,而是隋煬帝的驕奢淫逸,殘暴統治。

(4)京杭大運河在今天發揮着怎樣的作用(現實意義):大運河的某些河段依然發揮着水路運輸(航運)的作用;大運河是現在“北煤南運”幹線和防洪灌溉幹流;當前“南水北調”的東線工程就是利用京杭大運河作為長江水北送的主要渠道。總之,大運河在新的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44、書P103—104 自我測評答案:3、唐朝錢幣與日本錢幣都是圓形方孔錢,代表天圓地方;錢幣的文字用的都是漢字;錢幣的大小基本相同。4、這個事例證明中國是文明古國,世界上很多發明、制度、文化等都源於中國。從敦煌莫高窟、絲綢之路、京杭大運河、漢唐的建築等,也能看出漢唐盛世對世界的影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