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之城觀後感(精選28篇)

來源:文萃谷 3.18W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樂之城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愛樂之城觀後感(精選28篇)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1

“人生沒有一樁幸福不要付代價的。東邊佔了便宜,西邊就得吃虧些。”

這電影給了我一些“意料之中的觸動”,它所描寫的只不過是生活本身,其中大多是艱難的選擇,和長久的無奈。

生活迫使我們做出選擇,做選擇的時候沒有人知道這選擇會指向何種結果,而我們貪婪的天性又註定讓我們在日後對當初作為代價犧牲了的,長久的懷念。

就這樣某些人和事便成為了人生中的執念,whatif這個問題會在數個酒醉寂寞的午夜被重複提出。如果當時是另一種選擇,如果對的人沒有出現在錯的時間,如果當時衝動一些,如果當時不顧一切,那人生是不是就沒有遺憾,那這樣的午夜是不是就不會傷感。

把這樣的選擇和執念抽象成一個二選一的簡單選擇題,就是電影裏表達的生活。兩個選項是理想和愛情,二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理想,於是未盡的愛情便成為了執念,這執念在多年後尚可令兩人在一首曲子的時間裏傷感而流淚。

如果他沒有成名那麼早,如果她的舞台劇大獲成功,如果他追隨她去巴黎,如果她為他留下,是不是就會獲得想象的錄影帶裏播出的大團圓而沒有遺憾的生活?我對這答案並不樂觀-這彷彿在問當年選擇的'紅玫瑰是否會變成胸口的硃砂痣,亦或是選擇的白玫瑰是否會變成牀前明月光。

我挺喜歡電影的結尾,在短暫的傷感過後,兩人平靜地接受了生活的安排,堅決而頭也不回地走回各自需要面對的現實,沒有拉扯,沒有猶豫-這是成年人面對生活的正確態度。多年前在理想與愛情間選擇了前者,最後的結果也是求仁得仁,生活已經對其善意相待。最終的結局雖然感人流淚,但這並不是一個傷感的結局-甚至連無奈的結局都算不上-至多是個稍有遺憾的結局。而這種不能兩全其美的遺憾,不過是生活本身罷了。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2

最近上映的好萊塢新片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即使情節再老套,換一種方式表達,抓住細節,依然可以成為經典,《歡樂好聲音》如此,《愛樂之城》更是如此。

劇情很簡單,兩個生活在洛杉磯的文藝青年,相遇了,相戀了,最後卻因為都要追求自己的人生夢想分手了。五年後偶遇,他們都變成當初想要成為的樣子,最終以相視一笑泯恩仇結束了這段意外邂逅。

電影的`最後一幕,不知道喚起了多少人內心的渴望,讓多少人達到了情緒高潮,他們想起了那個曾經放棄的人,那段曾經錯過的感情,拍着大腿恍然大悟:我得到的都是僥倖,我失去的都是人生啊。

也有人認為電影的結局兩人的相遇太刻意,我卻認為導演處理得很完美。兩人在分手時並沒有半點為了現實放棄愛情的感覺,相反,當時兩人的感情是温柔且剋制的,互相都對對方充滿了美好的祝福,就是兩人堅定信念,為了理想各自前行,簡直積極向上。最後兩人都完成各自理想,在自己的世界裏活得自我又體面,這就是Happy Ending不能更圓滿了。

導演其實已經非常温柔了,如果結局是女主功成名就,男主窮困潦倒,再見物是人非,那才是真的狗血加虐心了。所以大家就別糾結前任不前任、愛不愛、放棄不放棄了,兩人的夢想都已實現,已經很完美了。

看電影是一件個性的事,這一點在《愛樂之城》上表露無遺。朋友圈裏的一百個人就會有一百個“觀後感”,不少人還是抓住了電影中除了愛情之外的重點“追夢”,陳思誠看完在發朋友圈説“忘記多久沒在電影院看得泣不成聲了”。他因兩位主角追求夢想的劇情而感同身受。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3

愛樂之城,開場便是在高架橋上的堵車秀,一下子讓人身處於輕快的節奏裏,渾身細胞都復活了。類似於歌舞劇的電影,以前還看過《紅磨坊》。相比較下,《紅磨坊》過於誇張、無論粧容還是歌舞,而《愛樂之城》,色彩鮮豔而不媚俗,歌舞明快且流暢,讓人耳目一新。特別愛米婭的服飾,那一身白色的襯衣搭配黃色的包,脖上系以藍色為主色調的.絲巾,整個人顯得活力四射,從沒想過,絲巾還有如此魅力。還有那身黃色連衣裙搭配桔色包,又顯得女主高雅而含蓄。還有綠色晚禮服,都喜歡不得了。

愛樂之城,故事情節雖老套但不狗血,所以結局似乎一開始就註定了分手。男追女,之後,各自為最初的夢想而努力。男主迫於殘酷的現實,不是不放棄夢想,強迫自己迎合聽眾,到外參加各類商演,以為現在的生活是女孩想要的。結果,與女主一番脣qiang戰之後,找回了方向。女主,在一次次試鏡失敗後,轉為寫話劇,又是失敗,面對無法改變的結局,她彷徨、失落,不自信,想要逃避,被男主牽回了起跑線。他們在面對挫折時,相互鼓勵。在面對機會時,相互成全,最終,都夢想成真了,但,卻再也回不去了。

“那又怎樣”,劇中,男方最愛説的一句話。回不去,那又怎樣,我們都成為了最後的自己。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4

影片中有三個片段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第一個場景便是女主與男主在一起後男主聽到女主與媽媽的電話交談,為了尋求一份穩定的工作他決定去加入朋友的樂隊,然後彈奏着他並不喜歡的音樂,妥協於最後認為爵士樂已經落後沒有人再會去聽,在他們巡演時女主在台下看到所有人都在歡呼雀躍吶喊聲一片的時候,她卻深感困惑與不安,也許所有人都覺得,哇,那個人太棒了,但世界上唯獨只有最懂你的人知道你真正要的是什麼。在臨時驚喜的餐桌上,她問到男主夢想時,他的回答讓她失望,他為了她放棄夢想,尋求安定,也許她當時不提,他們最後會像片尾的結局,但她是懂他的,亦是愛他的,也愛他的夢想與音樂,欣賞並認可他的一切。也許這就是我認為結局不完美的完美吧。

第二個片段是,他鼓勵她去面試,在等待通知時他們的對話,我們以後怎麼辦?去完成你的夢想,我會永遠愛你。多慶幸對方都非常的理智。第三個片段,就是片尾五年後的她來到了他開的`俱樂部,他為她演奏了那一曲,五年前的往事彷彿歷歷在目,我們共同經歷過得一切好像還是昨天,若那天晚上結局改變,故事的結局也隨之改變,但我們都深知這不會發生,而所有內心的波瀾與情節只能通過這一首曲的時間,曲終,生活依舊繼續,最後他們相視而笑。我願你好,我會永遠愛你,你亦永遠在我心中。即使後來你與我全無關係。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5

又是忙碌的一天,下班前以為又要加班了,還好,準時下班開心度週末嘍,突然好想看電影,跟親愛的商量了下,説幹就幹,開始網上找有沒有好看的,咦,《愛樂之城》,這幾天總看到它,豆瓣評論不錯,於是定了IMAX廳,時間稍有點晚,但能接受,吃了飯就等着看了,跟親愛的一起很開心。

好萊塢製作,剛開頭,沒想到跟印度電影一樣一言不合就又唱又跳,基調很開心的,音樂做的很好,IMAX廳的視覺和音效也是一流的,只是看着看着就覺得情節很慢,用親愛的話説:沒看懂什麼意思,老實説看過評論説前半部有點無聊,越看越覺得説的有道理,親愛的都睡着了,不過這類電影不是他的菜,睡就睡吧,前半部分確實有點拖沓,情節不突出,不知道放那麼多想表達什麼,不過看到後半部,從男女主角出現矛盾開始,情節的節奏就很合理了,各自為夢想奮鬥-長期不見面-見面就吵架-短暫和好-不可調和的'矛盾:夢想or愛情-分開,因為我知道結局是兩人沒在一起,儘管知道,儘管有心理準備,可當他們再見的那一刻我依然覺得心痛,男女主角想了無數個whatif,可是事實就是事實,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無論你怎麼想:如果當初沒有分開會多麼幸福,可是回到那一刻也許你的選擇依然是夢想和奮鬥,這就是年輕需要經歷的,看完電影,我就一直歎氣,親愛的問我為什麼歎氣,我説不知道,其實我知道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心痛,歎氣會好受一點,為什麼人都要經歷這個過程,放棄這個選擇那個,我在想如果我和親愛的在早幾年剛畢業的時候認識,可能也會經歷這種分離吧,幾年後覺得當初好幼稚,很多事情都可以解決的,可是在那一刻就是隻有一種解,我們何其有幸!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6

又是忙碌的一天,下班前以為又要加班了,還好,準時下班開心度週末嘍,突然好想看電影,跟親愛的商量了下,説幹就幹,開始網上找有沒有好看的,咦,《愛樂之城》,這幾天總看到它,豆瓣評論不錯,於是定了IMAX廳,時間稍有點晚,但能接受,吃了飯就等着看了,跟親愛的一起很開心。

好萊塢製作,剛開頭,沒想到跟印度電影一樣一言不合就又唱又跳,基調很開心的,音樂做的很好,IMAX廳的視覺和音效也是一流的,只是看着看着就覺得情節很慢。

用親愛的話説:沒看懂什麼意思,老實説看過評論説前半部有點無聊,越看越覺得説的'有道理,親愛的都睡着了,不過這類電影不是他的菜,睡就睡吧,前半部分確實有點拖沓,情節不突出,不知道放那麼多想表達什麼,不過看到後半部,從男女主角出現矛盾開始,情節的節奏就很合理了,各自為夢想奮鬥—長期不見面—見面就吵架—短暫和好—不可調和的矛盾:夢想or愛情—分開,因為我知道結局是兩人沒在一起,儘管知道,儘管有心理準備,可當他們再見的那一刻我依然覺得心痛,男女主角想了無數個what if,可是事實就是事實,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無論你怎麼想:如果當初沒有分開會多麼幸福,可是回到那一刻也許你的選擇依然是夢想和奮鬥,這就是年輕需要經歷的,看完電影,我就一直歎氣,親愛的問我為什麼歎氣,我説不知道,其實我知道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心痛。

歎氣會好受一點,為什麼人都要經歷這個過程,放棄這個選擇那個,我在想如果我和親愛的在早幾年剛畢業的時候認識,可能也會經歷這種分離吧,幾年後覺得當初好幼稚,很多事情都可以解決的,可是在那一刻就是隻有一種解,我們何其有幸!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7

《愛樂之城》是一篇很勵志的電影,很值得大家去觀看的一部電影,會對一些人起到很大的作用,使我有了深深的感悟。

這個電影講了米婭渴望成為一名演員,但至今她任舊只是片場咖啡裏的一名平凡的咖啡師,儘管不停的參加大大小小的試鏡,但米婭收穫的只有失敗。某日,在一場派對之中,米婭邂逅了名為塞巴斯汀的男子,起初兩人之間產生了小小的矛盾,但很快,米婭便被賽巴斯汀身上閃耀的才華以及他對爵士樂的純粹追求所吸引,最終兩人走到了一起。在塞巴斯汀的鼓勵下,米婭辭掉了咖啡廳的工作,專心為自己寫起了劇本,與此同時,塞巴斯汀為了獲得一份穩定的收入,加入了一支流行爵士樂隊,開始演奏自己並不喜歡的現代爵士樂,沒想到一炮而紅。隨着時間的推移,努力追求夢想的兩人,彼此之間的距離卻越來越遠,在理想和感情之間,他們必須做出選擇。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追夢路上必然會荊棘不斷,我們斬斷荊棘的`路上,一定不要忘了自己嚮往的遠方,因為你一旦忘記了自己嚮往的東西,你便失去了破荊斬棘的勇氣和動力,否則,你的心靈就會迷失,也許你將永遠被困在一座城中。

當然,本影片最大的亮點是男女主角對夢想的堅守與付出,我以為,每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持。夢想是現實最大的動力,有了夢想,我們就有了走下去的勇氣。而你,你會為夢想付出一切的動力嗎?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8

很開心這部電影是我自己一個人去看的,也很開心這是部真正的電影,也是一部藝術品,看完後久久不能平息。這是我看過最好的愛情電影沒有之一,他滿足了我對愛情電影最好的嚮往,一起堅持夢想奮鬥,一起詩詞歌賦,一起談一場也許不轟轟烈烈但卻刻骨銘心的戀愛。

女主角是在洛杉磯中萬千追夢者的一員,她的願望是當一名演員,於是她紮根在此,參加各種試鏡,不願放棄任何一個小角色。

男主角是在洛杉磯中萬千追夢者的.一員,他的願望是開一間爵士俱樂部,用鋼琴彈自己喜歡的曲子。

但現實是殘酷的,女主角總是試鏡失敗,只能偶爾在咖啡店打工養活自己,而男主角所喜歡的音樂受眾太小,只能違心加入樂隊,做着自己不喜歡的音樂。

兩個追夢人在此相遇,彼此相愛,互相鼓勵。

導演對長鏡頭和燈光的運用堪稱完美,人美畫美,我甚至捨不得眨眼。像好萊塢老電影致敬的情懷配上爵士音樂,讓這部唯美的現代電影多了一絲復古的味道。

那一眼望穿秋水,星河中的漫步,夜光下兩人翩翩起舞,困難中的互相扶持,在現實和夢想的抉擇,我當然知道現實中的愛情絕不能像電影中這麼美好,但這部電影好看就好看在它讓所有人都相信這份愛。

看完後回味無窮想起自己的過去,最愛的人現在和自己不在一起,不愛了但也不恨了,相愛最深的兩個人不一定是能走到最後的,可當熟悉的旋律響起時,我還想在音樂的旋律裏再吻你一次,因為我把我美好的幻想都放在你身上的那份情是忘不掉的。

不必言談,一個眼神足矣。而眼神裏的不再是愛,是釋懷。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9

有幸看了電影的超前點映,滿座的影廳除了偶爾因為片中的幽默橋段發出笑聲外,幾乎所有人都安安靜靜地沉浸在這個美麗又有點傷感的追夢故事中。

《愛樂之城》收穫的讚譽已足夠多,金球獎7提7中,奧斯卡驚人的14提,這些重磅獎項的加持幾乎把它捧上神壇。但迴歸到電影本身,這確實是今年最值得一看的好片之一,它復古、懷舊,卻又精緻、美麗;帶有淡淡的傷感,卻又讓人沉浸不已。所以放下那些過多的期待,也不要以神作的標尺去衡量它,就買張票,安靜地坐在電影前,感受一場來自“愛樂之城”的追夢之旅,足矣。

印象中最喜歡的歌舞片還有一部《芝加哥》,同樣是奧斯卡經典,《芝加哥》把現實場景和歌舞橋段分開,卻又能無縫對接,流暢有新意。回到《愛樂之城》,片中的歌舞都是為劇情和人物服務,基本是故事為主,形式為輔,歌舞更像是一種精緻點綴,或是推動劇情的一種輕鬆調劑,或是幫助人物表達內心,適可而止,頗有味道。

一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愛情歌舞片,除了用動聽的音樂抓住你的耳朵外,華麗麗的舞蹈也是一種很舒服的視覺享受。而電影的.畫面和佈景、燈光運用,完完全全就是視覺上的衝擊了。

上一部畫面如此乾淨又色彩斑斕的電影可能就是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了。

《愛樂之城》畫面構圖獨具匠心,元素豐富而不繁雜,色彩搭配乾淨但不紛亂,因此每一幀畫面都達到了壁紙般的水準。電影中的燈光運用也讓人驚歎,或柔和、或強烈,既能夠勾勒出洛城的自然美景,又能分分鐘把主角推到焦點前,真正做到讓光影講述故事,混淆夢想和現實的質感!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10

因為你説要推薦一部好電影,説你看了《愛樂之城》你壓抑了好久的心情舒服太多了,趕緊跑去看!好猜測一下你到底遭遇了什麼,畢竟這世界上能壓抑你的事情並不多。果然好電影!

理想的頭屢撞現實的釘子的題材竟然被拍得如此奇幻。各種失意都沒能阻擋和磨滅男女主角為理想奮鬥為愛做出犧牲。各自的夢想終究在愛人的支持和鼓勵下實現了。曾經相愛的人卻咫尺天涯,心裏面互相守望現實中各奔東西。

電影最高妙的地方是:無法實現的理想和心願用歌舞劇的表現手法誇張地與現實相互映襯,既把現實的殘酷展現的淋漓盡致又把理想襯托得無限美好,但是卻並不讓你絕望於二者之間遙遠的距離。

用星空裏雲端上動人心絃的舞蹈來表現令人心馳神往的愛情。爵士樂酒吧裏理想各自實現生活中互相失散的兩個人意外的重逢,鋼琴彈奏起人生初見的那首曲子,才發現曾經砰然心動的一切依然還在。憂傷回眸的米婭看到塞巴斯丁不捨的眸光和一抹最終釋然並祝福的點頭微笑後也含淚頷首離去……

在最艱難的時候一見鍾情並互相鼓勵支撐,在看到希望的'時候互相祝福並各自離去,在理想相繼實現後意外地重逢又再理性而無奈地告別……

你看到什麼了呢?既然理想的頭註定要碰到現實的釘子,你還會努力前行嗎?就因為無論多糟糕的狀況你都有可能遭遇最美妙的愛情?即使無論多麼動人心絃的愛情都有可能在互相奉獻的途中迷失?只要有夢想,哪怕你千辛萬苦為對方實現了自己當初的理想卻最終失去了她,也一定會相信互相守望過的心始終會有和當年一樣的熱情與温暖?

在未來漫長而未可知的歲月裏,你一定會越來越堅定的相信愛才是這世界上真正無堅不摧的力量!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11

塞巴斯蒂安的音樂人生也是精心設計過的,不聲不響地,濃縮了整個歌舞片的歷史,也濃縮了他的人生。他出場,彈着樸素的爵士鋼琴,拉着路燈燈柱,模仿《雨中曲》。漸漸地,隨着他加入流行樂隊,走了彎路,他的曲風變了,手下的琴,變得千姿百態,有紅有黑,有金有粉,有電聲鍵盤,有揹帶式鍵盤。但在故事的最後,他又迴歸到最初,彈最簡單的琴、最樸素的曲。

電影裏的細節,往往給人意外之喜。

在《天水圍的日與夜》裏,僅僅一包花菇就有許多戲份,串起好幾段故事。鮑起靜的鄰居,送了她一袋花菇,在送出手之前,先小心地撕掉包裝上的標籤。鮑起靜拿到花菇後做成菜,和兒子一起吃。第二天再次開飯時,飯桌上是另外兩道菜,但一隻小碗裏卻盛着兩隻花菇,顯然是頭一天剩下的。花菇説明了時間,也説明了他們的節儉。

而在《八月照相館》裏,女主角身上的衣服一直在變化,隨着時間流逝,隨着她和男主角情感的進展,她越來越會穿衣服和化粧。那些衣服,説明了她越來越深沉和繽紛的人生。

電影裏的'這種細節之美,像是扔給觀眾的禮物,能夠捕捉到這些細節的,就像是在眾目睽睽下,接受了最祕密的禮物,得到最祕密的滿足。一天一天,我們沉浸在這種祕密的滿足裏,也用這種細緻的祕密的滿足,去重新佈置人生。這是電影不會消失的原因。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12

情人節上映的這部LA LA LAND,其實並不適合情人節看,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這部影片囊括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等重要獎項在內的14項提名,聽説是一部近乎完美的作品。看完才發現,它的完美歸於結局的不完美,雖然影片的最後在某個平行空間展現了happyending:男女主一吻定情、結婚生子、快樂的生活。看似完美,卻有點不真實。

石頭姐艾瑪·斯通飾演的米婭是個一心想成為著名演員的服務員,平日靠打工維持生計,她利用一切機會參與各種試鏡,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高司令瑞恩·高斯林飾演的塞巴斯丁是個爵士樂手,熱愛過時的爵士樂,夢想開一家爵士樂酒吧,卻因聖誕夜彈奏兒歌而慘遭開除。於是,懷有夢想卻失意的'兩人相遇了,他們墜入愛河。生活並不是只有愛情就可以,還要有面包,倆人對夢想的不同態度導致了最後的分道揚鑣。

看上去女主為了男主愛屋及烏,因為男主接受了爵士樂,卻無法忍受自己和男主之間逐夢的現實落差,然男主為了女主拼盡全力幫助她逐夢,守護她的夢想。分手之後,女主如願以償收穫了事業和愛情,男主堅持了自己的初衷。

最後他們的身邊都不是原來的他,王子和公主的愛情只適合存在於童話裏。現實永遠是殘酷的,然曾經擁有那就是美好的。講真,男女主並不適合在一起,他們的價值觀不同。所以最後構想的結局才會讓人覺得如此之美好,美好到讓人哀傷。

最後感謝時光網讓寶寶在杜比全景聲廳感受這部歌舞片,音效棒棒噠。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13

當相戀的兩個人在分開多年後再次的重遇在他們共同夢想之地時,他們的內心多少會有些幻想,幻想年少時的夢,年少時的情懷,當初的甜蜜及種。種的温柔,幻想在初次見面的時候就不要出現誤會,而是選擇了去相信去珍惜,當然這所有的一切都抵不過現實的殘酷,最後還是有緣無分的過着各自的人生。

《愛樂之城》在結尾片,編劇選擇了輪迴的重選,如果可以重來,如果一切都是往美好的方向去發展,所有的一切都是朝着期待的方向去走,那會是不一樣的人生嗎?編劇用一個夢幻的尾聲來告訴我們夢想和現實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有權力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可是在成就夢想的路上,就看你的堅持是有多少了。劇情很贊,以至在最後的結束時,讓我有了一種莫明的失落感,從未有看過一場文藝片後會有如此的心情,但是我明白了。在走進影院之前,有很多的朋友説這部片子得獎讓他們很奇怪,因為他們覺得一點也不好看,我只能夠説,你關注了,你看完了,所以你才會覺得奇怪,而我覺得一點也不奇怪,這些獎項他們應該要得。

人生真的可以不一樣,男女主角分開後的人生真的可以不一樣,女主角有一個不錯的.職業,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家庭,男主角在多年之後終於開了自己的爵士酒吧,在自己的酒吧裏面彈奏自己喜歡的爵士音樂,同時也吸引了很多喜歡傳統爵士音樂的爵迷們,沒有我,你的人生可以不一樣,沒有你,世界其實還是一樣。

此片最讓我震撼的是視覺效果,清新亮麗的時尚配色,在人物的每個時段的着裝以及周邊的環境,特別是開場高速路上的表演,不是嚴肅的表演,而是歡快的,用一種幽默的方式來做開場白,導演你真的很贊,而且全片是幽默貫穿了全片,直到最後的結束也是那般幽默的完美啊。造就了一場完全不一樣的歌舞夢想劇。

不一樣的選擇,造就了不一樣的舞台,輸了又怎樣,就算只有一個觀眾,做自己堅持的事情,堅持下去一定可以看到屬於自己的那束七彩光。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14

看過了歌舞片電影《愛樂之城》後,我深深的被劇中的女主角米婭和男主角塞巴斯汀的舞蹈所感染,他們舞跳得是瀟灑自如,美輪美奐,堪稱完美。

尤其是電影開頭部分的一段開場舞,運用了一段長鏡頭,把氣勢磅礴的集體舞表現得恰到好處,烘托出整部電影的氣氛,達到了一個小高潮。而後又運用冬、春、夏、秋、冬的四季順序,把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線和事業線串聯起來,有高潮,有低谷,有順境,有逆境,情節是跌宕起伏,讓觀眾隨着劇情的展開,心情也是時好時壞,讓人有一種強烈的代入感,好像是自己親身經歷了一樣。

看過電影后,感覺導演拍這部戲很走心,把男主人公設置成為了一位理想主義型的落魄的鋼琴演奏家,而把女主人公設計成了白天在咖啡館打工,利用空閒時間去應聘臨時演員的一位不出名的小演員。他們都可以算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他們都是想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和不懈奮鬥成為本行業的佼佼者。

你要是隻認為這是一部青春勵志片,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其實裏頭還穿插着另一條主線,那就是兩個人的愛情故事,他們通過偶然的機會互相認識,又彼此互生好感,但是後來由於他們都不肯放棄各自追求的事業,在愛情和理想的衝突下,他們的矛盾愈演愈烈,最後導致二人為了事業各奔東西,不歡而散,讓人看後感覺很無奈,也很可惜。

我覺得這是導演留給我們觀眾的'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是愛情重要,還是事業重要,還是二者可以兼得呢。

電影結尾導演處理得也很含蓄,很聰明,不是人們想象的大團圓的俗氣結局,而是留給觀眾們想象的空間,讓人們在回憶和留戀中展開各自的想象,讓每個人都可以自己編織一個自己認為合理的結局,留給觀眾們思考的餘地。這樣的處理太讓人出乎意料了,想法太大膽了。

希望以後我們還能看到這麼精彩的歌舞片,讓我們可以再次得到視聽的雙重享受。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15

之後的2月,比如今天,依舊那樣的冷。而我今天在值班,打掃乾淨值班室之後,就打開自己的電腦,聽着緩慢安靜的音樂,開始寫點東西。

昨天去看了《愛樂之城》,怎麼説呢,好萊塢類似這種風格的電影感覺應該都需要看2-3遍才能徹底的看懂,幸好之前我已經大略看了電影的介紹,讀了豆瓣的影評,所以,很快就把自己帶入了電影裏面,女主和男主的愛,宂長卻又不乾脆,如此的相愛,卻又各自為了夢想或者説為了成全彼此的夢想和成功,放棄了彼此的.愛,電影最後男主和女主深情的對視,男主微笑點頭,女主含淚莞爾一笑,就這樣錯過就是一輩子,感覺這部電影完美的詮釋了:愛一個人,並不一定非要和他(她)在一起,讓愛的人幸福,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這句話。男女主角兩個人那麼的合拍,這就是傳説中的靈魂伴侶吧,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你就懂我,我也暸你。我自己一直認為,懂我的人才是最珍貴的,不需要大費周章的解釋,不需要浪費時間的爭吵,只要一個眼神,一個抬頭,一個微笑,一個皺眉,你就懂我,當然這些從來都不會是單方面的,真正的愛是相互的。有些女孩子一味的要求自己的愛人懂自己,卻從不去深入的瞭解他的世界,他的感情,只會從撒嬌演變成任性,亂髮脾氣,卻責怪愛人,你為什麼不懂我。這樣的我只能呵呵了。所以説為什麼這個世界這麼大,想找一個身心靈都契合的伴侶是多麼的難得。

如果你身邊的愛人是那個對的人,懂你的人,你也很懂他(他),那麼用心的去經營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愛情吧,不要讓日常的繁瑣傷害了這難得的緣分。如果你身邊的愛人不是那個最懂你的對的人,趁早放棄吧,説實話,你問你自己,有一天你遇見了那個對的人,你能忍心放棄陪伴了你這麼久的愛人嗎?不能,那你又會捨得放棄那個真正適合你,懂你的對的人嗎?不會,到那個時候,你只會更加痛苦。不如早點放棄,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做更好的自己,等到遇見那個對的人的時候,自信勇敢的放手去愛吧。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16

《愛樂之城》,最近依然大火,從美國一直火到中國。甚至在未映的情況下,評分早已被刷至九點幾的高分。按理説,針對這樣一部作品,應該是去電影準備欣賞,甚至膜拜的。但結果下來,儘管不否認其實優秀佳作,總感覺差了一口氣。那麼,差的一口氣你在哪裏呢?

縱觀整部電影,影片的.畫面、配樂都算得上是一流,即便是些許老掉牙的故事,依然完成度較高,至於男女主角的表演也算得上是中規中矩。作為一部音樂片,算得上是一部合格的作品。但本該成為佳作乃至經典的作品,卻始終給人感覺差了一口氣。細細想來,細節,便是其欠缺的這樣一口氣。欠缺的細節,表現有二:其一是畫面;其二是故事。

毫不誇張的説,影片畫面可以用精美絕倫來形容。這一方面得益於技術,一方面攝影師水平,鏡頭調度和諧。美輪美奐的畫面感覺給人不切實際感覺,畫面的精美加劇了影片的夢幻氣質。凌晨日出時分的雙人舞蹈,夢幻星空舞蹈……這些無不展現其夢幻氣質。延續至生活中,小到物品擺動,大到房屋顏色風格。這樣做,可以使影片整體一致,但也完全割裂生活,將生活摒除,最終更加像是一個童話故事。

故事,音樂片故事,一般而言都是理想和愛情結合的產物。理想能夠激發矛盾衝突;愛情則詮釋美好希望。爵士樂愛好者和女演員,理想失意,窮困潦倒以致走到一起,惺惺相惜;各自對理想的執着和堅持,又使得雙方勞燕分飛。老掉牙的故事,《愛樂之城》卻未能帶來新意。不論是講述主角的失意,還是雙方淺嘗輒止的激勵,都如同太過輕描淡寫,以致最後的大結局稍顯牽強附會,雖然我喜歡最後一段“人生匆匆”。

《愛樂之城》,華麗的電影,華麗的有些不切實際。因為在細節上,差了那麼一口氣。《愛樂之城》挺好,但沒傳説中的那麼好。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17

沒辦法,還是拖延症的原因,2月14日看完的愛樂之城,今天談談感受。

要知道在萬惡的美帝國家,這是一部現象級好評的影片,即便國內也是豆瓣的各種好評(不過我堅持原則看之前我忍住沒看評論)但最終坐立不安看完了兩個多小時,隨即我陷入了巨大的深深的自我懷疑中。

我沒看懂,我不太喜歡,這不是我的菜。

説説為什麼不喜歡,我更願意將愛樂之城看做另一個版本的如果愛,至少都是懷揣夢想的男女,都是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的設定。愛樂之城令我困惑的原因在於,我理解不了那些梗。比如開場的大堵車,人們都停下來歡快的一首接一首,要知道作為經歷過大山子和五環堵車的.人來説,這樣的場景過於的離奇和齣戲,我明明是來看電影的,你給我看春晚?馬路上的春晚它也是春晚。

故事推進上不斷的看女主換各種美美的衣服,然後如何堅持夢想做舞台劇,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女主結婚了新郎不是男主,他們優雅得體的再次在夢想之地相遇,指尖觸碰,時光倒流貢獻了全篇最魔幻的一段。

我反思一下,導演沒有錯,肯定的,是我的預期出錯了,如果愛是什麼,是加了味精的甜蜜蜜,作為浸泡在生活的苦難中成長的天朝羣眾,這是共鳴,愛樂之城,我原以為會看到一個故事,但導演顯然卻想告訴我一部《美國電影發展史》或者《我與好萊塢不得不説的故事》,於是我拿到了兩份觀影指南,官方的和我自帶的。而前所未有的狀況就是,劇情一旦推進,官方指南就會告訴你這裏來源於哪裏哪裏,有什麼淵源,在像誰致敬,哪怕是表現男女主,也在不斷示範者什麼是教科書級別的布光和走位。

要知道,我可是懷着遇到一個好故事的心來的,從這一點上,影片的敍事給我造成了巨大的理解障礙和干擾。我記得關於什麼是一個好餐廳應有的標準,就是如果你已經注意到了勺子,那一道菜就被破壞了。

另外不得不説:音樂好聽。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18

當歌舞劇看的話,是非常有Singing in The Rain的感覺。

當然,在這樣的前提下,大冬天的晚上,女主只穿小禮服街上走還不覺得冷(雖然好萊塢的冬天不冷,但明明白天還穿着羽絨服);兩人到一個天文館約會到一半忽然飄起來跳舞(可能是為了表現心情愉悦);電影院裏,女主跑到台前找人,這麼擋視線,居然沒有觀眾罵她(可能觀眾素質實在超乎想象的好)等等這種邏輯問題,就不要太糾結。

兩個追夢人大多隻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名成利就之後便會分道揚鑣,所以電影的'結局在我意料之內。

在他學會妥協,與討厭的人合作,做不喜歡的音樂,整日為事業忙碌,有一天她問他是不是放棄夢想?

兩人還為此起了爭執,直到Mia的獨角戲慘敗,演技被路人嘲笑,她不由得對自我產生懷疑,他倆的愛情也隨之崩潰。

後來,當他重拾理想併成功開了一間Club,彼時她也大紅大紫,同樣是一個舞台的距離,同樣的一首曲子,台上台下卻已物是人非。

敍事方式很特別,但我對電影的感覺一般。

我想我真的沒法跟只為藝術而生的藝術家在一起,我一直認為只有你變得強大,有話語權有錢才無需顧慮別人的喜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就像張曼玉,她不需在乎大眾喜不喜歡她的歌聲、她的音樂,不論你欣賞與否,她想唱就唱,因為她不需要靠你吃飯。

當你窮困潦倒,自己都養不活自己時,還怎麼實踐夢想?

只有極少數的人在實現夢想的同時還能賺到錢,一般的人如你我給自己設下期限後,不行就認命,換另一個方式也能到終點。

當然不受生活脅迫、不向現實低頭,即使三餐不繼,也堅定不移奔向目的地的人,我是極為敬佩的,因為我做不到,我只會在夢想和現實之間找平衡點,爭取兩邊都能兼顧。

最後是一連串的重新假設過程和結局,然而世上根本沒有如果,那一首曲,是開始也是結束,從此是路人。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19

首先,這是我看過的電影中最好看,最喜歡的電影之一。不管從總體的結構設計,熒屏效果,音樂配樂,還是人物細微表情,情感的展現,都讓我深深的折服。其中,最的就是裏面的音樂設計,很應景,也很合適。

其次,從內容上來説,電影主要包括兩個題材:夢想+愛情。小時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説,應該都有自己的夢想。慢慢長大後,很多人卻找不到自己的夢想,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在努力。其結果可想而知,最後能真正實現自己最初的夢想的人太少。就像電影中展示的那樣,我們在追尋自己的夢想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有時讓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崩潰,想放棄。很多人因此退步不前,久而久之,最初的夢想就這樣失去。還有很多人,可能受外部環境等一些其他的因素影響,一直被動地做着選擇,與自己原本規劃的人生大相徑庭,就這樣一直下去,為了生活而生活,為了工作而工作,很無奈地做着自己不喜歡的事,不是自己夢想做的事。最後不得不放棄。這裏,我慶幸我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麼,現在也正在為之努力,並且我現在還處在一個合適的階段。這裏面的艱辛,需要付出別人更多的努力,但只要自己堅持,按着正確的方式方法去做,再大的困難也要去闖一把,不給自己留下後悔的機會。就像電影中男主角一樣,雖然經歷了種。種困難,最後在自己的堅持和努力下,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是一個很勵志的故事,也是一個現實的故事。總之,夢想還是要有的,也許堅持了就實現了呢?

最後,比較遺憾的是:男女主角沒有在一起。但值得高興的是,男主角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女主也成功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回眸的一笑,也許所有的事情,遺憾,都在這微笑中釋然了。同時,也給觀眾留下想象的空間,意味深長......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20

查看辭典,La-la Land主要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洛杉磯的代稱,一個是指不切實際的愉悦的精神狀態。這部電影妙的地方就在於,一語雙關。

故事發生在洛杉磯,城市裏最不缺的就是滿懷夢想的青年男女。而Mia和Seb,一開始只不過是芸芸眾生裏不起眼的兩個人:一個在咖啡廳打工卻被工作束縛住手腳,一個做些無聊的樂隊表演生存下去。他們的夢想實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方的支持和鼓勵。沒有Mia,Seb就會成為那種“長大了,對現實妥協”的樂隊成員;沒有Seb,Mia就不會辭去工作,不會寫自己的劇本,也不會最終拿到去巴黎拍攝電影的機會。

整體來説,夢想這一條故事線是俗套的(即使Mia最後試鏡的那一首歌非常動人):經歷重重磨難,最後兩人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而且獲得了相當程度的成功。但我認為,這部電影最重要的主題,是愛情,而非夢想。因此夢想的部分,俗套一些也不要緊。而且夢想的實現中,最重要的推動力,也是兩個人的愛情。

“City of stars, just one thing everybody wants… It’s love”.

電影中幾場描述愛情的戲都令人印象深刻:一開始兩個人在路邊高唱“a waste of lovely night”,一邊情愫暗生;兩人夜闖天文館,飄向星空共舞;最美好的,莫過於五年後,Seb在音樂聲中的`幻想:截然不同的故事開場,不曾缺席的重要時刻,皮影戲裏的期待和興奮,定格動畫裏前往巴黎,油畫世界裏漫步塞納河邊,燈光和星空上起舞,充滿回憶和温馨的家庭記憶,最終和現實重疊的時空......

在我看來,這就是La La Land的所指。La La Land在夢想外的另一層意思,就是我們終於沒有實現的愛情故事。

這些幻想現實嗎?未必見得。

這些幻想美好嗎?毋庸置疑。

但是不論如何,最後Seb和Mia對望,淺淺一笑,確認了上一章節的結語:“I am always gonna love you.”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21

這部電影評分好高,聽説特別適合藝術者們看,不管是演員還是做音樂的、跳舞的,前期其實付出的確很多,特別是成名之前的黑暗期,很多堅持不下去半路轉行的比比皆是,而男女主角的感情線也是很寫實,最後他們都實現了各自的.夢想,但並沒有在一起。電影看了還是有感觸的,但並沒有很多影評寫的那麼好,或許也是應了那句話吧:僅獻給追夢的人。

我自己本身也是舞蹈行業,也經歷過無數個想轉行、或者路上跑偏的時期。身邊感觸最深的是一對情侶朋友,男生是吉他手、女生是主唱,看起來金童玉女,實際上因為兩個人性格不羈,年輕也不懂得如何謙讓、包容,五年分分合合,最終分道揚鑣。

説到愛情挺羨慕西方人的愛情觀,在一起和分手,從來都是隻關乎愛與不愛。當然這樣説有點以偏概全,但是國內而言,如果男人功成名就,大部分女人會選擇退隱成為其背後的精神支撐。然而女主還是堅持按自己的節奏去排練、演出,如果這事兒真發生在自己身上,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動搖?畢竟成全也是愛情啊,但我個人更喜歡這種雙方人格獨立的愛情關係。

當有一天事業和愛情擺在你面前讓你二選一的時候,你選哪個?

其實導演在最後小塞的小酒吧裏也給出過答案,另一種結果,一首鋼琴曲的時間就是另一種人生。然而這也僅僅是南柯一夢,曲終女主跟她的丈夫離開了。

電影裏面致敬了很多經典電影,不管是背景或是人物打扮色彩很濃郁,還有采用蒙太奇和倒敍插播,有時會讓人覺得不知道哪個才是現實哪個才是夢境,整體給我的感覺就是南柯一夢般的藝術快閃。

記得片中男主説過一句大概這樣的話:LA是一座充滿機遇的城市,同時它也很殘忍,不努力就意味着淘汰。相比起來,我覺得紐約更加紙醉金迷,它現實、但只要你能抓緊機會,你一樣也可以功成名就。這種感覺跟國內的北漂、海漂、廣漂一樣,我們都是普通人,但都想要留在大城市。即使老家你能輕鬆供起首付、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做一份輕鬆工作足夠開支就行,然而你還是拼命想要留在大城市,即使每個月交完房租還完卡數所剩無幾,但這裏有步履不停的電影和音樂會,有迅速抓住行業最新資訊,每天能夠離夢想接近一點點。

謹以此片,和那些心懷夢想不放棄的可愛人兒,共勉。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22

飯後徘徊在棕樹街的晏架街遊樂場邊上,足球場上空無一人,旁邊的籃球場卻熱鬧非凡,傳來籃球摩擦綠色地面的吱吱聲響。

思緒萬千。

想起來香港也第六年了,時日如飛。六年前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儼然已經不是同一個人。對這城市的感情,也是愈發糾結和複雜——我,屬於香港嗎?

我對香港的感情,自然和電影脱不了關係。老師篤定地説,我拍的東西比香港人還要香港。我卻充滿著懷疑,究竟我愛的是電影中的香港,還是我生活著的這個城市?何況,我還愛現在電影中的香港嗎?

雨傘之後,對香港的感覺每天都在發生變化。經常性的,會深深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外人。不敢也不想公開評述一些事件,因為很容易就政治不正確,也討厭無謂的謾罵爭執,非黑即白的標籤。感覺很容易就被人説我其實是個外來者,那標籤竟然像一份原罪。

我一直有原罪。那原罪好像是一份自卑,一份抬不起頭的孱弱。我從小嚮往著都市,從縣城中跑出來,流浪了十幾年,那份原罪沒有消逝,反倒變得強烈——我究竟屬於哪裏?

想起自己對於故鄉,也總有牽扯不斷的思緒。在朋友中,我大概是最經常回家的人,對爸媽的牽掛,也好像比其他朋友來得強烈。好多人在外打拼,過年也無暇回去,但每年過年,雷打不動我卻一定要回到家中,任何工作也阻擾不了。

那時的.我如此強烈的要離開故鄉,而離開後,我卻一直放不下故鄉。想起賈樟柯説:離開故鄉,才開始擁有了它——那句話打中了我的心。

我深知我多麼熱切地希望有一個家,有一片土地,有一個人,能讓我依戀與牽掛。電影是追求自由的一種方式,而自由之外,心中的另一面,我卻無比希冀著家這個踏實、安全的地方。

未來的那個家會在香港嗎?也許心裏常常冒出的是否定的答案。電影在哪裏都可以拍,但家卻只有一個。銅鑼灣書店的李波被逮捕後,香港不安的氣氛越來越濃烈,自己卻只有一份無力感。

這一年在香港,無論大環境、創作還是感情,似乎都遭遇了太多難題,但我還沒有放棄。

我相信的是,我還能繼續往前走,我也還有愛與等待的能力。

我總有一天能找到家的方向。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23

前些日子我觀看了《愛樂之城》,深有感觸,認為這部電影能夠成為奧斯卡的候選電影之一,必有其獨特迷人之處。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故事,沒有太多的轟轟烈烈。渴望成為女演員和劇作家的女主角米婭和躊躇滿志想要開爵士俱樂部的男主角小塞以外地在一家餐館相遇。兩人擁有者各自夢想,卻面對同樣窘迫的顯示:米婭為維持生計在咖啡館打工,小塞為户口不得不去神域其他酒吧中。相似的境遇,並都有着為夢想奮鬥的年頭,使得兩個年輕人墜入愛河。然而,種種事情使得兩人的感情悄悄變質:米婭獨角戲的失敗,小塞常年在外巡演等等。最後,成功成為女演員的米婭在小塞的爵士俱樂部中重遇了小塞,他在彈奏她愛聽的曲子,她凝望許久,轉身離開。

這部電影的'邏輯十分清晰明瞭,從兩人相見相識,到相愛,最後兩人有着不同的解決,一切都乾淨利落。而故事中並無俗套的小三、外遇等情節,訴説一個平淡的故事,更顯清新脱俗。再看回結局,可以説我喜歡這個結局,但又不喜歡這個結局。並不似一般的愛情片那樣以兩人幸福圓滿在一起的結局,兩位主角並沒有在一起,但以完成了自己夢寐以求的事情為結局,如此看來,兩人的最終分開似乎也是命中註定的。生活不是童話,沒有那麼多的圓滿,可彼此都本想各自的戲劇,不也是好的嗎?

當米婭最後站在俱樂部門口,雙眼噙滿淚水,與舞台中央的小塞相視而笑時,我忽然就想到,米婭最初在參觀偶遇小塞的情景。世界這麼多餐館和咖啡廳,偏偏你就闖入了我在的那間,能遇上你是我的夫妻。在此我不得不感歎緣分的神奇,能讓兩個人相遇,並共同前進,是的,兩個總比一個號。因你我也燦爛過,説到底還是緣分給予了所有事情發生的可能性。而高峯過後總會有下坡,遇到你是我的福氣,錯過你也是我的福氣。

在一個酒吧裏,通過那帶着煙囱的擁擠餐館,便發現那就是愛。男女主角的故事令人動容,其間的美好回憶都在觀眾們腦海裏印下深深地烙印,甚至是那些小吵小鬧的時光。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接受這樣的結局,但我認為這樣也是挺好不過的,就印證了那一句話:“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24

昨天看完這部電影,吃飯,上網,甚至在夢裏,City of star和The fools who dream兩首歌就在腦中無間斷交替播放,可謂魔性。在電影裏第一次聽時,並沒覺得無比驚豔,像《海洋奇緣》裏We Know the Way那樣熱淚盈眶,恨不得立即衝回家去下載。但當電影散場,靜靜走在回家路上時,這些旋律卻逐漸浮上心頭,繞樑三日。因為這兩首歌和這部電影的精神和情感是那樣的密不可分,而這份情感不是氣血衝頭,而是帶着後勁,回味無窮的那種。

影片開頭就來了個超現實的高速公路上的載歌載舞,直接就告訴觀眾,這不是近年常見的好萊塢大片,而更像是幾十年前的老派歌舞片。

《愛樂之城》的確處處有致敬老好萊塢的細節,比如片名和“春夏秋冬”四幕用的字體和畫面質感,比如兩人在晚霞下的山坡上初次鬥嘴,那一套歌舞(Lovely Night Dance),尤其是舞蹈,比如瑞恩高斯林扶着路燈旋轉,那不就是《雨中曲》麼?

不僅是歌舞,兩人夜闖格里菲斯天文台那一段,從用影子來表現兩人鬼鬼祟祟地開門,到這一段的背景音樂的復古調性,再到用逐漸縮小的圓形遮擋鏡頭結束,栩栩如生的五六十年代啊。

但如果你真的因此專門去找來五六十年代的老電影看,卻未必能如此投入。因為《愛樂之城》只是用了老電影的特徵作為點綴,它的真正情感內核無疑是非常現代的,或者是經久不衰的。堅持追求自己心中的夢想,並且把重點放在了夢想尚未實現時的酸楚之上。The fools who dream,也就是女主角在最後一次面試上唱的那首歌,情深意切地道出了“追逐夢想的傻子們”心中的痛,闖下的禍,遭受的`打擊,Smiling through it,she sad,she do it。

同時,這部電影也毫無保留地表達了對洛杉磯這座城市的愛。白天的燦爛陽光,傍晚的深紅晚霞,面朝大海的小碼頭,格里菲斯天文台前的山坡,高高挺拔的棕櫚樹,年久失修的龜裂的馬路,路邊陳舊簡陋卻有些腔調的房子,隨處可偶遇的明星,無休無止的Party……

《愛樂之城》結尾部分的這段奇幻而美好的影像,喚醒了我記憶深處,電影那最初的美好,最大的魅力。那就是放飛想象,來完全自由地編織影像,讓夢境在熒幕上綻放。LA LA Land,除了“LA”可指洛杉磯(Los Angeles)外,整個詞也意為想象中的、脱離現實的世界。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25

我從來不覺得對一部電影的褒揚會被評論為過譽,因為電影終究是一種藝術形式,會引起人的共鳴,所以能與我有感情交融的電影我一定會毫不吝嗇地獻上讚揚,更別説在視覺上是如此靚麗的一部電影了。

電影開頭穿插着介紹了兩個逐夢的年輕人是如何失意,再到茫茫人海中的無數次相遇,有人會説這太巧合了,是啊,因為這徹頭徹尾就是一場夢!電影裏的橋段也有預示,比如在星空中舞蹈的時候,好萊塢的歌舞片似乎都喜歡把人從現實中抽離出來,一邊歎服它的美好,一邊歎惋它的虛無。但兩個人的感情絕不是虛無的,雖然不能採用普通愛情片的敍事手法,開頭交代的兩個人的背景已經足夠推動故事的發展了。接着就是道出各自的夢想,後面的`劇情其實不用多想,我想講的是裏面的歌舞。

客觀來説,舞蹈的編排是趕不上黃金時代的,但導演懂得揚長避短,通過各種調度使節奏很到位,演員卡動作也很有張力,鞋子踏在地上的踢踏聲悦耳清脆。為了更有代入感,剪輯很多淡出、疊影,溶化的手法,包括片頭和結尾,都是極富年代感的字體和畫質。服飾設計有沿用也有革新,裙子肩膀的裁剪和甩起來的裙襬都像極了黃金時代的風格,但是顯得更加輕盈,裙子上也沒有繁雜的裝飾,融合了現代設計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

場景真是美絕了,對於一個很注重電影美術設計的人來説,每一處的場景構思都可以用無懈可擊來形容,美到可以讓每個對憧憬美好的人做夢,你能想象一個滿天繁星倒映在深色的水面上,兩個人踏着星光翩翩起舞的畫面嗎?雖然也是借鑑,但好萊塢現在的工業水平還是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還有就是導演通過鏡頭的晃動推拉切入到場景的鏡頭也要加分,讓觀賞的人沒有停歇的機會。其實導演的剪輯能力在《爆裂鼓手》中就可見一斑了。

在渲染情感的方面,歌舞當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首歌的歌詞都很應景啊,再加上導演對節奏的掌控能力,情感爆發處震撼人心。相比高司令,石頭的表演跨度更大,特寫鏡頭很多,其實石頭的表演能承受這麼多獎項也是電影本身加成了。

最後的結局並不美好,一個冰冷的事實橫亙在兩人面前,現實是一道跨不過的坎,有一個懷揣着獨立音樂人夢想的同學告訴我説,看完後想了很久,太有帶入感了。我覺得,每個向現實低頭的做夢者都會感同身受,女主所處的環境就是一個讓人幻想的地方,看完電影真的就像做了一場夢一樣。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26

《愛樂之城》講述的是一對患難情侶在為自己的夢想奮鬥過程中偏離初心,但最終都完成了夢想蜕變,卻彼此走散的故事。起初,我只看了影片的前五分鐘,覺得不是很合我的胃口,後來得知它竟斬獲了8項國際大獎,好奇心驅使我看完了整部影片,看完後的第一感覺是:好勵志!

男主角酷愛爵士樂,但是,爵士樂在那個城鎮卻沒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哪兒的人門並不喜歡爵士樂,但男主卻堅持追求自己所愛,儘管他生活困難,儘管他被一個又一個的酒吧老闆拒絕,儘管他被現實無情的打擊,但他從未失去希望,從未放棄夢想。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與女主交往一段時間後,男主簽約了一支樂隊,在那裏,她彈奏的不再是他一直鍾愛的爵士樂。再加入這隻樂隊後,男主越來越忙,雖然知名度提高了不少,錢也賺的不少,但是男主漸漸丟掉了他的夢想,迷失在這座愛樂之城中了。我不禁大驚,生活那麼多的磨難都沒有打垮他,那究竟是什麼讓他向現實妥協呢?是對女主的愛?是為了兩個人的生計?我不知道,但我明白,一個滿懷夢想的人卻放棄了夢想的權力,他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我只能在心底慢慢祈禱,希望他能重新拾起夢想。

女主角米婭是個編劇兼演員,雖然他有很高的表演與寫作的天賦,但由於背景一般,始終沒有機會成功參演。但米婭有着比男主更執着的追求,她從始而終都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她不斷的投稿、投簡歷,雖然沒有迴應,但她並沒有灰心。終於,在男主的鼓勵與幫助下,她成為了有名的演員。

最終兩個人的事業都很有起色,但兩人的感情之路也走到了盡頭。

在影片的結尾,米雅領着她的丈夫無意間進了男主開的俱樂部(這一直是男主的夢想),在兩人目光對視間,往事一幕幕湧上心頭。電影對往事做了假設,假設米婭與男主一路走來從未分開,甚至還有了孩子。但其實,錯過的.東西再怎麼追也只能是枉然。錯過是人生最大的憾事,有句話説的好“只有失去了才知道曾經擁有”,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從中學習。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追夢路上必然會荊棘不斷,我們在斬斷荊棘的路上,一定不要忘了自己嚮往的遠方,因為你一旦忘記了自己嚮往的東西,你便失去了破荊斬棘的勇氣與動力,否則,你的心靈就會迷失,也許你將永遠被困在一座城中。

當然,本片最大的亮點是男女主角對夢想的堅守與付出,我以為,每個人至少要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持。夢想是現實最大的動力,有了夢想,我們就有了走下去的勇氣。而你,你會為你的夢想付出一切嗎?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27

看這部電影之前,一位女性朋友忠告我帶上紙巾,免得哭鼻子時沒紙。結果,這包紙巾根本就沒開封。我期待這部高分電影帶來一個驚喜,結果拆開音樂劇的包裝,只看到一出徹頭徹尾的陳詞濫調。

我能理解為什麼朋友喜歡這部電影。電影的男女主角都是懷揣夢想的年輕人,想着用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在洛杉磯贏得世界的關注。相似的心境讓兩人墜入愛河。當事業開始起飛時,男女主角又不得不各奔東西。中國觀眾早已熟悉類似的主題,比如“北漂”。不少觀眾可能正經歷類似的遭遇:胸懷夢想而生活拮据,充滿熱情卻不被人理解。看到男主角被親人質疑時,我們都想衝着屏幕喊:

“走開,別管我們年輕人的事!”

生活出現巨大的裂縫,這本是吹起激昂號角的時候,男女主角的應對卻一點也不主動。男主角莫名其妙地加入到一個成功的樂隊,放棄自己對爵士樂的堅持,獲得經濟上的成功。他最終靠着樂隊的收入開了自己夢想的爵士樂吧,但在我眼中,這一成功充滿了諷刺的味道。如果説男主角的成功還能起到點反省作用的話,女主角的奮鬥簡直瑪麗蘇到家。她之前的面試毫不成功,社交中也清高自傲,創作的話劇惡評如潮。當然,劇本不敢隨意槍斃女主角,所以還是生硬地安排一個星探“發現”女主角的才能,給了女主角一個面試的機會。面試的題目是講一個故事。女主角思忖良久,開始講:“我的阿姨跳進了塞納河……”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女主角接下來絮叨了一堆關於夢想的大道理,似乎所謂的夢想就是做跳入塞納河這樣常人不做的事情。但沒關係,電影裏的女主角還是因此獲得機會,併成為大明星。

整個電影就像女主角講的'故事一樣,看起來飽含深情,細想起來卻沒什麼道理。男女主角的愛情也是如此。兩個“北漂”的愛情故事,有很多可以挖掘的題材。電影中男主角對女主角説,“你最初愛上我,或許是因為我那時的落魄,能讓你對自己的感受好一些”。我當時以為電影會以此為契機,探索更深刻的麪包與愛情的道理,沒想到電影接着在世俗故事裏無法自拔,再不願深入討論。電影的最後,女主角成為大明星,和丈夫一起來到男主角的爵士酒吧。男女主角幻想着另一種生活的可能。這原本是昇華電影主題的一個好機會。可惜的是,幻想的生活中,兩人的愛情繼續依然要建立在物質成功之上。似乎除了成功,生活再沒有其他可能。如果我是劇作家,我大概會把幻想的橋段換做兩人在貧賤生活中相濡以沫。畢竟,那才能襯托出所謂成功的本質。

但導演一定不想這樣。他想要的,大概只是載歌載舞的勵志MV。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28

看完愛樂之城的首映,時隔一天後,頭腦裏不斷回味,還是很享受那在影院中的愉悦感,不僅有感官上的刺激,也有由衷的讚歎,同時也想借着片子,談談一些關於電影的個人理解。

在影迷這個圈子,很多電影都被戲稱為“豆瓣神片”,打上文青最愛之類的標籤,言外之意,這些片子只是受到了某個固定羣體的認可,“豆瓣神片”簡單來説,一般都是偏重情節的作品,它們或者劇情有神走向,結局出人意料,或者所謂有極深刻內涵,再或者就是情感,台詞等元素有些極強的共鳴。這些,似乎都是通過影片的一個結果,來評判的。我想説的是,其實享受電影,更應該的是享受過程,而愛樂之城,就是這個過程最完美的體驗。

這麼説並非貶低愛樂的劇本,但假設把導演換成另外之人,很可能影片就僅僅成為了所謂的“豆瓣神片”,享受電影的樂趣。不僅僅體現在劇情帶來的情緒中,演員的一個微妙動作,一幀巧妙的構圖,一次有趣的運鏡,都會帶來驚喜,當影片中處處都有這種驚喜時,佳作就誕生了。

而且是在一部歌舞電影中,電影同音樂劇不同,它有自己的一套豐富的電影語言,這也成了很多音樂劇,話劇改編成電影最尷尬的地方,鏡頭怎麼參與,怎麼更立體的佈景,剪輯的取捨等等都是蠻有難度的工程,如最近一版的悲慘世界,就顯得有些模稜兩可,lalaland好在作為原創,可以自由的設計這些,同時考驗了導演的想象力和場面調度能力,而達米安做到的近乎完美

雖然沒有一鏡到底的長鏡頭來拍一段完整的歌舞,但是攝影機的運動幾乎沒有停止過,尤其是音樂響起的`時候,攝影機毫不吝嗇的推進,拉回,搖動,可能在一次運動後,背景已經變得天馬行空,配合着演員們曼妙的舞姿,你可以感受到音樂中感情的充沛,替他們由衷的快樂與傷心。歌舞,舞蹈,都是情緒,心情的宣泄,本片對這一點把握的恰到好處,把情感抒發的淋漓盡致,同時作為電影,沒有氾濫到無聊的曲目數量,適可而止,歌曲旋律也很耐聽。

達米安真的是太會拍高潮了,同時也不得不讚歎他的場面調度能力,幾場歌舞戲,無論是男女主單獨還是羣戲,都把音樂節奏和攝影機運動,人的運動軌跡,剪輯的節奏。心裏活動和背景結合的滿分!完全就是一種享受,視聽效果非常出色,再加上本片從頭到尾的復古感,很容易讓人想起那個歌舞片盛行的年代,和那些經典的作品,自然又多了幾分情懷加持。

所以説,過程完美大抵如此,當有人做到了,再拋去一切只説劇情顯然是不公平的。

其實還是要説下劇情,其實這個劇情也很用心,有幾處前後呼應很贊,但就像開頭説的,很可能換個導演拍就俗套的很了,但話雖如此,個人還是非常喜歡那個結尾的,可以説,這是最壞的結尾,也是最聰明的結尾,作為好看到爆的本片,也是最完美的結局。

如果電影是場夢,我願夢到愛樂之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