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記》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99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上學記》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上學記》讀後感

《上學記》讀後感1

做家教帶的是語文和英語,因此常常有機會和小朋友們閒扯,免不了的就是扯到關於大學裏的一切。

這就像每一次有即將要上大學的網絡好友來問我一些建議一些描述時我總是不把話説得太全一樣,因為我覺得我是一個悲觀主義者,而在這些年裏發生的一切也足以讓我自己變得更加悲觀,我還是願這些才讀九年級、高一的小朋友對於未來有一份憧憬,如果大學都對他們沒有想象了的話,那麼他們還要靠什麼來撐過這暗無天日的三年呢?當然,如果他們想象的是無拘無束的打遊戲的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有時候我總看着他們説,都並不是説希望你考個好學校來光宗耀祖,你考好不好和我也沒半毛錢關係,只是我真是從大學裏走出來了,我好歹還是上了一個211,我不希望你以後真的對你的生活因為環境、因為周邊的人、因為學校而覺得失望和迷茫,這些我都見多了。

我説你能想象我們老師,提到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時,PPT上面的.圖片是SHE的《美麗新世界》地封面嗎?

我説一個選修課150人來個70人就不錯了。輔導員點完了到,就有些學生當着教授的面衝出教室逃走了。然後教授帶一點苦笑地説道,現在的學生是真的很自在啊,我們當時上課,有個學生調皮,趁着教授轉過身子寫粉筆字時從窗户跳出去,被教授瞥見了,摔了粉筆就走了。

我説上當代文學課,老師問看過這個沒,一個人舉手,看過那個沒,沒人舉手,最後是阿城的王,看過這個沒,兩個人,老師停了一下,説,好吧,兩個人也算是很多的了。

小朋友多半是當笑話聽,聽完也沒什麼感受,只覺得驚訝。我説,所以沒覺得自己會出淤泥而不染,我是已經覺得很痛苦的麻木了,我也是不太希望你要繼續走這條路下去。

所以,正如何老在書中一直提到的,“幸福最重要的就在於對未來的美好希望,一是你覺得整個社會,整個世界會越來越美好,一是你覺得自己的未來會越來越美好”。當些年吃粗糧,天天躲飛機,可是為何就有人有這樣的信念。如今倒是每天都活在恐懼、擔憂之中,工作沒落實、家庭沒落實下來之前,談不上更多對於幸福的期待。但是看《上學記》的整個過程,卻又真切是幸福的。

就像每一次看80年代的各種描述和訪談錄或者看帶相同內容《巨流河》一樣,分明自己壓根沒有經歷,可是看着就會從內心深處帶着一種幸福感,一種期盼。這就是曾經在這片大地上發生過的事情,而且尚處不遠之前。並不是盼望着能夠重新回到那樣的時代,只是看着,單純地看到“自由”這樣的詞語,聽到那些有個性的人,聽到那些日常瑣事,都覺得饒有趣味。

是真正覺得幸福的閲讀時光。

也許還是要説回現狀。那一日看去年的國際大專辯論會,一個人在宿舍裏看了一晚上。那種幸福感和興奮感與今日閲讀無他。突然就想起國小的時候,和母親每天早上守在電視機前看大專辯論會的轉播,然後就覺得原來大學就應該長這個樣子。就像高中時候窗外的那一柱高高的水塔,總覺得我把太多幻想都寄予在它身上。

然後才發現,寫作學一年就寫了一篇練筆,並不教授小説的寫作技巧,而只是談所謂的“素材”“寫作主體”“寫作客體”“積累”“結構”“散文的特性”,以至於在那個看完大專辯論會後的夜晚,我久久不能入睡。我開始慢慢回憶當初我曾經有過的,來中文系的幻想,想認識一些巨有個性、巨牛逼的人,想顛倒三觀,想好好學習寫小説。

然後我才發現,如果説有的人回憶起過去的夢想還會覺得遺憾和心痛的話,我四年後的處境,竟是麻木地再也想不起這些夢想,已經當回想起來絲毫不會覺得難過了。

我還記得從杭州回長沙的火車上,和幾個人討論到80年代。我總是不忍表達對那個年代的喜愛之情。但是幾個歲數大一點的人馬上打斷了我,説我站着説話不腰疼,只看到那些年的文藝氣息,沒看到物質生活的貧乏,沒看到如今生活的便利,你要啥有啥。我深覺得他們説的特別對,於是之後在談及民國或者是80年代,我都會收一筆,因為我確實也會開始想象如果我生活在那些年,一定也會抱怨生活的種種不方便和醜陋。

可是我還是在《上學記》裏面看到了有人在談論“幸福”,而且是心甘情願從字裏行間中提及到的那種幸福。即使是在承認物質條件不好、社會兵荒馬亂的前提下的幸福。那種幸福真的是與現實無太多關聯。

可能我又得好好再想想這個問題了。

《上學記》讀後感2

何兆武,1921年9月生於北京,原籍湖南嶽陽,1939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大歷史系,1943年至1946年在西南聯大外文系讀研究生。1956年至1986年任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員。1986年至今任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兼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教授和德國馬堡大學客座教授。長期從事歷史理論、歷史哲學及思想史的研究和西方經典著作的翻譯工作。

《上學記》以何兆武先生口述,文靖執筆的方式帶讀者走進了何兆武先生生活的那個時代,那個愚昧腐敗,動盪不安卻又充滿希望,激起活力的時代。《上學記》是一部口述歷史,但卻藴含着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對整個20世紀曆史的反思,對我們重新認識過往,觀察現在以及展望未來都有着重要的啟迪。何先生將我們帶進他的世界,用他的眼光重新審視了那個戰火連天,硝煙瀰漫的時代。

什麼是幸福?書中曾多次提及到,何先生對幸福的理解,最早的一次是何先生在湘江上剛滿十六歲的時候,那是對幸福的理解還只是懵懵懂懂,後來是在西南聯大讀書的時候,何先生是這樣説的:幸福的條件有兩個。一個是你必須覺得個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這非常模糊,非常朦朧,並不一定有什麼明確的目標。另一方面,整個社會的前景也必須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會整體在腐敗下去,個人是不可能幸福的。但是,就是在何先生上學的那個時代,是中國最艱苦的時代,大部分老百姓過的都會窮苦,儘管如此,也擋不住學生,知識分子對生活,對社會,對未來,對學術抱有的積極的希望,雖然正好是戰爭的年代,但學子們也堅定的相信戰爭一定會結束,美好的生活,未來一定會到來。所以當我看到這裏,就有一點點感覺,我們對幸福的理解可能顯得稍許付錢,我們在生活中的抱怨顯得很沒有必要,幸福其實是簡單的,只不過在這花花綠綠的世界上待太久了,人們的期望彷彿變得永遠都難以滿足,我覺得這是我們自己要儘量避免的,要對生活充滿期待與希望,別總是盯着眼前的利益,生活本身也是很美好的。

在這本書中,何先生回憶了從小時候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在這片深沉的土地上的記憶,從小時候北京的衚衕巷再到在西南聯大靜享讀書的時光,一切都好像艱難而卻又值得,這是一批知識分子寶貴的記憶,也是屬於那個時代的印記,許多愛國分子,知識分子以自己的方式參加着愛國遊行,但是對政治知識又避之不及,我無法忘記在序言中,葛兆光先生回憶起自己父親的那一段,他在書中説到“他們拿一代中國的知識分子,執着的追求國家富強和相信普遍真理,人生經歷和心路歷程,真的是和我們不一樣的,有點像精衞填海,也有點想飛蛾撲火。”這是一種無奈,更是那骨子裏透出來的義無反顧,義無反顧的奔向自己心裏的那片淨土,儘管前方道路黑暗,但他們仍是勇往直前,這是大部分後代所沒有的堅韌,這是隻屬於那個時代的愛國與遠大抱負。

細細品着每一頁散發出來的淡淡墨香,聽老人講着他獨有的美好故事。當我合上這本書,何先生真的是一位很愛讀書的人,無論何時(除了升學統考的時候看的少)何先生都暢遊在書的海洋中,其中何先生説過“讀書本身就是目的'”這是我在接觸到何兆武先生後最有感觸的一句話,在我以前的認知裏,人們讀書總是要有目的的,或是提升自己的涵養,或是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量,更或是為了打發時間看一些雜文,這是第一次,有人和我説讀書這個過程本來就是美好的,讀書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目的。

同時讓我印象最深的,當屬何先生在西南聯大時的上學生活了,在西南聯大上學的七年裏,沒有四處奔波,沒有嚴格管制,學術是自由的,思想是自由的,是何先生學習讀書的做好時光,是一段最愜意的時光。

在西南連大,於在中學裏不同,不用再念口號,學習、思想不用再被約束,這裏的學術氛圍是自由的,學生、老師可以各持己見,可以爭論,這是最好的學習環境,也是最好的讓自己的思想得到發展,完善的最好環境,想必,這也是為什麼何先生如此喜愛西南聯大的理由,不是一味地聽取,而是大家一同討論,一同交流。

同時,這裏的老師教學也是很自由的,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不會一味將自己禁錮在一個很死板的框架裏,他們會將自己的思想淋漓盡致的展露在學生的面前,但是並不會逼迫自己的學生全盤接受,學生可以何老師討論,可以和老師爭辯,其中,何先生就在書中舉了幾個例子,讓我不禁想要到現場去看看,去體驗一下這樣的大學生後,充滿了年輕人的朝氣蓬勃,那是陽光穿過綠葉之間的縫隙,緩緩從老舊的教學樓上滑下,看着學生和老師思想的碰撞。就如何先生所講的“舊社會沒有標準教科室,考試沒有‘標準答案’,各個老師教的不一樣,各個學校也不同,有很大的自由度。”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在何先生眼裏讀書本身就是目的,讀書的過程本身充斥着的就是美好。如今,在這樣快速發展的世界裏,每個人都加快了腳步,為了生活,為了富裕,為了一切可以滿足自己的物質,大家最終目光放在了最後的結果上,但是,可曾有人停下腳步看看周圍的世界,抬頭享受人生的真個過程。

這是何先生的一生,我彷彿坐上了一輛列車,看到何先生的一部分人生,從北京到湖南,長沙,雲南,台灣,看到何先生沉浸在每一本書,看他眼裏溢出的對學習的熱愛,當列車到站,我下了車,內心剩下的是久久的平靜。

《上學記》讀後感3

“正值深秋,我們坐着古代式的帆船,每天天一亮就開船,天黑了就停下來,一路的景色美極了,令人銷魂,我一生都沒有享受過幾次”。一九三七年為避日寇,十六歲的何兆武隨父母返回湖南老家。十年後,先生回憶起返鄉之旅仍是充滿詩情畫意。這樣愜意的旅途,似乎可以象徵何先生前半生的生活,雖然生在一個變亂頻繁的時代,但他的內心始終是自由的、從容的、甚至是喜悦的。我在讀《上學記》的時候,不止一次驚訝我們怎麼會有那樣一個時代,而在那個時代,何先生居然做成了一個幸福的讀書人。

何兆武先生的回憶始終都是平靜的,反倒是我們這些讀書的後輩一次次地感歎、詫異。何先生的回憶就像一縷陽光,慢慢撕開了一個歷史的口子,讓我們得窺一個時代的縮影。其中有些細節,就像黑暗中被按響的鋼琴,讓人驚退一步,不知所措。比如,書中寫到北洋軍隊的軍歌歌詞竟是“三國戰將勇,首推趙子龍,長阪坡前逞英雄”;北洋政府的國歌竟是先秦無名氏的《卿雲歌》:“卿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這真讓人不知説什麼好了。真實的歷史氛圍在細節上最容易得到呈現,這樣的細節又彷彿是一個悖論,讓讀過正統歷史教科書的我們不免目瞪口呆,廢書長歎。

何先生在口述中反覆提及的兩個詞語是“自由”和“幸福”,這似乎是何先生一以貫之的精神追求,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也是一種時代精神的折射,時代的高度和氛圍往往印證在人的身上。翻遍此書,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發現當時的學校,尤其是西南聯合大學,瀰漫着我們想象不到的自由氛圍。那時,教師的聘任不以政治信仰和學術見解為標準,他們上課也沒有統一的教材,尤為難得的是,他們講課近乎絕對自由,沒有人要求他們應該講什麼或不應該講什麼。學生的權利也得到充分的尊重,“喜歡的課可以隨便去聽,不喜歡的也可以不去”。何先生在西南聯大先後讀過土木、歷史、中文、外文四個系,現在想來真是不可思議。何先生有言:“社會要進步,學術必須自由,思想必須自由。”由此言得之,西南聯大之所以培養出大批俊傑,自由的校園氛圍是功不可沒的。有自由,才有活潑的精神、不羈的思索和創造的激情,自由一旦遭到鉗制,一切精神之花必然凋謝,更不用説結出創造的累累碩果。飽經風霜的何先生不無所指地説:“基於當時北京的環境,乃至於意識形態的控制也往往流於形式,至於雲南的聯大亦是如此,幸運如此,才能有傳承的自由學風,讓各種思想在聯大交融,以實踐來檢驗,也是如此,西南聯大在祖國災難深重之時,卻培養出了大批的棟樑之才乃至國內外的`泰斗,但是建國後的五十年中卻少有大家現,即便有,也是我們國內所公認,據我所知,目前真正的大家在國內外享有威望的還是民國時期培養的一批學子。”言之鑿鑿,令人不勝羞愧,後人思之,豈能無動於衷?

幸福究竟為何物?這一問題一直纏繞和折磨着年輕的何先生。這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會有他們的答案。答案儘管可以不同,但是否去深刻地思考這個問題卻可以看出一個時代的精神狀態。在漫天烽火、戰亂不止的民國時代,何先生和同學王浩熱烈地討論着什麼是幸福。得出的結論是:“幸福的條件有兩個,一個是覺得社會會越來越好,一個是自己的未來越來越好;幸福歸根結底還包括精神上的。宗教的虔誠是不是幸福?簡單的信仰也不能等同於幸福,因為它沒有經歷批判的洗練,不免流入一種盲目和自欺。幸福是聖潔,是日高日遠的覺悟,是不斷的拷問與棄揚,是一種通過苦惱的歡心,而不是簡單的信仰。”何先生的幸福觀已經上升到了哲學的層面,這樣嚴肅的思考和真誠的探求,同樣值得後人感佩。自由和幸福這些抽象的概念,最後一定是要沉潛到的人的內心的,最後一定是要人去體會的,離開了個人的體悟和驗證,自由和幸福只會淪為宣傳的工具和鼓動的標語。我們的時代是一個消費主義瘋狂地攫取人的內心的時代,在各種慾望的引誘下,我們已經不再關心自己是否幸福這樣的問題了。這樣的問題在紅塵男女看來簡直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我們生在一個安定的時代,內心卻從未安定過,更談不上在何處安放自己的靈魂。何先生是幸福的,因為他是一個智者,即使在戰亂頻繁的時代裏,即使是在顛沛流離的處境中,他都不忘迴歸自己的內心。這樣的境界和狀態,我們只能高山仰止。《上學記》是何先生風雨人生的記錄,更是我們今日反省的對照。歷史猶如火車過隧道,它終有衝出黑暗的時刻,我們是車上的乘客,要始終堅信火車是一直向前的,即使暫時行駛在暗無邊際的涵洞裏,也要坐直身體,因為隧道已經將到盡頭,前面就是漫山遍野的陽光以及耀眼的通向自由與幸福人生的路標。

《上學記》讀後感4

一直認為自己是個不稱職的學生,是個不合格的讀書人。

也曾通過各種途徑興致勃勃的參考各所名校名師名人所開出的書單,分門別類的整理出來,去學校的圖書館網址上搜出索取號然後一本本的細細品讀。或是某段時間裏突然對某一個領域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便會蒐羅一整套有關的書籍囫圇吞棗地似乎恨不得馬上成為“大師、專家”。如今回首過去,大學兩年有餘,在圖書館耗去的時間也不算少,但數來數去,給我帶來關於“讀書”、關於“求學”的最大觸動的便是這本由何兆武先生口述,文靖撰寫的《上學記》。

書中故事的背景是北洋政府、民國政府,經歷的重要的歷史事件有五四、民國的統一、抗戰和內戰。還記得那個時候,我先是忍不住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一口氣看完了整本書,隨即又深感後悔與不安,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甚至是現在,我都經常會隨手翻閲其中的幾篇章節,細細品味。總的來説對其中兩點深有感悟。一是何先生對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之間差異的觀點,頗有發前人所未發之新穎。二是對當年西南聯大讀書生活的回憶,讀來讓人心馳神往。

我們以前所學的歷史,提到北洋政府,恐怕很多人心中都會想起軍閥混戰,民不聊生這樣的詞兒。混戰自然是常態,但也正因為是軍閥統治,是混戰,所以,他們“沒有,也拿不出任何意識形態的東西”。何先生提到有兩件事,讀來特別好玩兒。一是北洋軍隊的軍歌,是“三國戰將勇,首推趙子龍,長阪坡前逞英雄”,滑稽可笑。二是北洋政府的國歌,竟然是先秦無名氏的《卿雲歌》:卿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和這些中國傳統的東西相反的,國家的體制採取的則是完全的西方議會制。政治上的無意識形態帶來的,是非常自由的思想和文化環境。所以,才會有類似五四運動的思想啟蒙,才會有蔡元培在北大完全的自由開放,才會有他們那一代人“無故亂翻書”的輕鬆而隨意的讀書生活。

西南聯大的七年讀書生活是書中重點。何先生説,那七年是他一生中最愜意、最值得懷念的好時光。我們沒福氣,不能恭逢其盛,但看看何先生的回憶,亦足夠幸福。

我們是不是也向往過這樣幸福的學習生活:沒有任何組織紀律,沒有點名,早起晚睡沒人管,不上課沒有管,完全自由的轉系,自由的討論,喜歡聽的課就聽,不喜歡的就不聽,當面提出質疑無所謂,甚至罵罵不喜歡的老師也無所謂。

我們是不是也向往過擁有這樣一些能指點江山、意氣風發的同學:楊振寧,殷海光,汪曾祺,黃昆,王浩,張守廉……什麼性格,什麼觀點,什麼傾向都有,可以毫無顧慮地激烈辯論,也可以罵罵不喜歡的領導人,比如蔣介石,比如校長……

我們是不是也希望過自己的老師是那些如雷貫耳的大師:華羅庚,馮友蘭,胡適,錢鍾書,陳寅恪,朱自清,聞一多,沈從文,吳宓,梅貽琦,金嶽霖,葉企孫,陳省身,吳晗……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觀點自由地講課,可以一堂課幾千年,也可以一年講不完一個時代,一個話題。沈從文先生沒有任何學歷,照樣被聘為教授。錢鍾書、劉文典這些有名士派頭的先生就有些看不起沈先生。劉文典在課堂上公開説,“沈從文居然也評教授了……要講教授,陳寅恪可以一塊錢,我劉文典一毛錢,沈從文那教授只能值一分錢…… ”劉文典和孫中山一起搞過革命,資格老,又有些舊文人放浪形骸的習氣,一身破長衫上油跡斑斑,釦子有的扣,有的不扣一副邋遢的樣子。蔣介石請他見面,看他不象個樣子,問,你就是劉文典?他回道:你就是蔣介石?

看到這些聽起來在如今的大學,甚至可以説古往今來可能都難以發生在學校裏的事情,還有何先生談到的那些如雷貫耳的大師和同學的一些瑣事,讓我們看到了大師真實的另一面,有的讓人忍俊不禁,也有的讓人從心底發出感歎。但更多的則是思考,我思考着在現在象自動化養雞場一樣的.學校長大學習的我們,除了羨慕,除了恨自己晚生了幾十年,還能説什麼?

在那個時候確是真真實實的存在過的自由,在西南聯大里培養出那麼多大師的那種風骨到底去哪裏了?在這裏,我並不是要提倡完全的自由主義,我也明白無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只是我認為,大學不是九年制義務教育,更不該還像高中一樣有那麼多條條框框,我們有權利要求應有的自由。我們應該站起來看看這個世界,我們應該能自由的在書海中徜徉,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而不是日復一日的學着一模一樣的知識,成為學校工廠流水線培養出來的學習機器。我們應該能夠大聲的講出自己的所聞所想,能夠跟全世界的青年人甚至忘年之交們自由的交流思想,而不是被困在小小的局域網裏,在隨時會被和諧的貼吧裏小心翼翼的發出自己的聲音,甚至在暑假和寒假,很多學校的貼吧還會被封掉!要知道自由是學術的靈魂!試看如今學生的自由何在?學術的靈魂何在?就像何先生自述的,那是一個艱難的時代,但大家都懷揣着希望。在這艱難的時代的背景中,名家大師卻燦若星辰,為什麼?我想何先生就是在思考其中的緣由吧。何先生可能進一步在思索何謂好時代。何先生説,每個人對所處時代都有不滿,都懷揣希望,我也真實的希望以後,時代會更好。

只是那已經是一段逝去的歲月,同時遠去的,還有那個時代的精神和理想。

而今天的我們,需要重拾先輩的信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