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觀後感3篇

來源:文萃谷 1.02W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盜夢空間》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盜夢空間》觀後感3篇

《盜夢空間》觀後感1

這部電影,看過三次,才覺得看懂了一些,也想大加讚賞這部影片。幻想中完美融入、突出了人的三大感情,愛情、親情、友情。夢境這個話題是很吸引人,夢是怎麼回事,還是沒有定論的,給了影片很多想象的空間,虛幻中無論怎樣的思想,最終都指向了人的感情與期望,充滿奇特與藝術,來表達了人的心之所向。觀眾所得到的感動與收穫,是多少説教都不能達到與帶來的。

柯布,是一個造夢師,卻做一些違法的事情,從別人的夢境中偷取有用的信息賣給有所需要的人,像是商業上的間諜活動。但在柯布的內心無法克服潛意識中的妻子。妻子在現實中已經自殺,為此柯布無法原諒自己,潛意識中一直受到妻子的干擾。

柯布與妻子都是造夢師,兩個人去到了夢中過了五十多年,一起慢慢變老,達到了潛意識的邊緣,但妻子不想再回到現實中來,把夢中的世界當成了現實世界。為此,柯布給妻子植入了一個想法,讓她又重新覺得所在的是夢中世界,於是他們回到現實世界。當他們回到現實世界之後,妻子被植入的想法並沒有改變,真正的現實世界,在她依然覺得是夢中世界。於是妻子自殺,以為能回到自己以為的那個真實世界。妻子太愛柯布,留了遺言,造成柯布是殺人犯的假象,以為這樣柯布就能去找她了。柯布逃亡,不能回到洛杉磯的家中。

柯布非常自責,責怪自己給妻子植入的那個想法,而因此失去了她,但在他的潛意識中妻子一直存在着,每次進入造夢世界,妻子都會出來干擾。

齊藤請柯布把一個新的想法植入一個富翁兒子的頭腦中,就是毀掉兒子繼承的富翁父親的集團公司,齊藤就能在商戰中獲勝。齊藤答應柯布,做成這件事就用自己的能力讓柯布回到洛杉磯的家中。

於是,在造夢師朋友們的幫助下,柯布等人進入重重夢境。富翁兒子與父親的關係一直不好,直到父親病危,還是聽到父親説很失望。但在夢境中,富翁兒子看到了保險櫃中父親一直留着的紙風車,也終於知道父親為什麼説失望,父親是希望兒子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希望他繼承自己的成果。而兒子説這也是自己一直想走的路,原來卻誤會了父親,以為父親失望是因為自己不能像父親那樣優秀。

無論富翁兒子的這個想法是植入的還是他原有的,這一線索表現的是真正濃濃的親情,父親不是想留給兒子多少財產,而是希望他能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真正的獨立。

而柯布在夢境中來到了潛意識的邊緣,見到了妻子,又看到了他們共同建造的夢中之家,重温愛情,難捨難分。但為了回到孩子們的身邊,讓自己從夢境與自責中醒來,柯布必須要把已經到達潛意識邊緣的齊藤帶回現實世界,柯布才能在齊藤的協助下回到現實的家中。

經歷了幾層夢境的掙扎,柯布、齊藤、富翁兒子和造夢師朋友們,一起在現實中醒來,齊藤遵守了自己的承諾,柯布安然回到了孩子們身邊。

這部電影,不但故事讓人感動,電影場景多樣、動作讓人熱血噴張,更重要的是考驗人的思維。視覺效果、音樂效果、劇情、人物,在這部電影中都是非常好的。電影的主演就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泰坦尼克號》中的傑克,永遠的男神。觀看這部電影,一定要聚精會神,好好思考經歷了幾層夢境,至今有些疑點我還是沒有找到答案。

《盜夢空間》觀後感2

許多人折服於其離奇而刺激的入夢情節;也有人拜倒在萊昂納多或者約瑟夫·萊維特的西褲之下;也不乏醉心於層層夢境的製造與破壞,甚而執着研究着影片最後那個陀螺到底停沒停下來的噱頭;當然,更有甚者因為這部影片,義無反顧地開始痴迷於一切關於夢的學問,據説《周公解夢》都因此而大賣……其實,關於影片的情節,關於所有美國商業大片的情節,我曾經武斷地下過一個屢試不爽的結論:無非是一個孤膽英雄的自我救贖之路,途中還一定會演繹一段刻骨銘心的狗血愛情橋段,從《亂世佳人》到《泰坦尼克》,從《哈利波特》到《阿凡達》,皆是如此,概莫能外。其實,但凡是美國的商業片,情節框架已然定下,導演與編劇要做的,只是設置不同的故事背景、衝突場合以及主人公的身份,如是而已。

所以,在我看來,一部優秀的美國商業片,很難贏在故事情節的突破,應該努力的方向恰恰是大同小異的故事本身帶給觀眾的迥異的感觸,毫無疑問,《盜夢》做到了,並且做得很棒,至少,讓我覺得悟到了一些什麼。

我一直覺得,生而為人,總有一些東西是共通的,不論你是黃頭髮還是黑皮膚,_還是穆斯林。而似乎最近的一些外國影片一直在映證我的這個觀點,依舊記得,看完《盜夢》走出影院的時候跟朋友閒聊,我説這導演不像美國人吶,倒好像有點黃老之術嘛。我由衷地覺得,影片吸引我的,從不是它曲折精彩的情節或者是有着perfect looking的俊男美女,恰恰是影片對於夢境或者説,是對於我們現實的生活的質疑與思考。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餓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片中梅爾的遭際,與千年之前那個獨與天地精神嚮往來的.古中國的狂人是何其相似?只是,莊子更加豁達,摶扶搖羊角而上,逍遙遊去了;而梅爾的選擇,則未免太過決絕與壯烈。不過話説回來,我也不能夠確定,莊周老先生面對當下這個比千年前幾何級數倍數紛擾的社會,他是否依然能夠逍遙遊。都説梅爾因為夢做得太久,以至於分不清現實與夢境,誤把現實當做夢境;焉知其不是厭倦了這紛擾且虛空的現實,毋寧永遠地魂歸夢境呢?

現實與夢境,原本就是看似對立,卻最易混淆的物事吧。悠遠的時空裏,蘇子在赤鼻磯下感歎,“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納蘭在西風裏幽唱,“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裏,沒人知”……所謂夢幻,原本就最容易使人迷幻,分辨不清的吧;只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不時讓我們感到陣陣眩暈與崩潰呢?

所以,亦無須再深究,影片的最後,科布的陀螺停下來了沒有,現實還是夢境,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回家了……

都説人生如夢,其實,夢,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生活呢?又焉知,活在所謂現實中的你我,不是誰夢中的一隻蝴蝶呢?

《盜夢空間》觀後感3

只有到達這種“失神顏真赤苦悶”般搜腸刮肚思索的境地,你才能夠説你是真正地融入了《盜夢空間》的世界;相信我,只要你還有一點點好奇心,你都會不由自主地一頭栽進去的,問題是你會在什麼時候選取放下——或者説——“懂得”放下。

因為,對於電影的全面欣賞,要求我們既能“融進去”,還能“跳出來”,適當的“難得糊塗”是值得鼓勵的。況且,如果諾蘭僅僅是滿足於設置迷宮來困住觀眾,那本片還是脱不了機巧的嫌疑,電影也會顯得過於注重形式與結構而缺乏豐滿的感覺。《盜夢空間》在情節細節上帶給的,的確是個能夠令人沉迷的結構;但正因為如此,它也相當於故意設置了一種全盤把握的障礙:它讓你執着於將巔峯的“99”變成完滿的“100”,不少影迷將超多的精力花在對結尾的完美解釋上,以為是在追尋某個經常“雄軀巨震”的老師所提的“逝去的一”;其實,過分執着,也可能因為那個“一”而變得“一葉障目”。所謂“逝去的一”的終極奧義,就在“逝去”二字:你得感悟到“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正因為留有“1”這個口子,才有無限想象空間;這種創造無限想象空間的思維本身,才是那“逝去的一”。

按照這種思路,在適當的時候,不妨跳出諾蘭構造的電影資料,將電影作為一個整體來看,你會體會到諾蘭以往沒有表現出來、或者沒有表現如此充分的元素——情感。更為關鍵的是,他讓你無論怎樣構建自我對劇情邏輯的解釋,都會發現無法繞開感情這個核心。大致説來,片中有三種愛,一種奠定了整個過程的經驗前提(沒有這個,“種夢行動”之多重夢境的設定就無法完成,同時過程也不會變的如此複雜與緊張),另一種則是促成種夢行動得以發生的動機,還有一種,則是完成行動所能利用的最佳心理邏輯;單單是看似作為利用道具展現第三種情感,其曲折與細膩的程度,也令人既拍案叫絕又心有慼慼焉。

而且,當你發現繞來繞去,始終都得繞回男主角的內心隱痛時,你也會逐漸體會到片中的他為什麼無法釋懷的心境,這時候,你才會意識到,電影在劇情結構上的超複雜細緻設定,還不止是讓電影顯得很吸引人這麼膚淺,而是在創造一種與表現資料“同質化”的體驗:你能夠解不開紛繁複雜的線索,但你會更加認同影片的情感主線;在適當的時候,你或者因為找到了自圓其説的解釋而釋然;或者因為領悟到所有這一切都但是是因為那段難捨的愛而感動,至於這種愛引起的是怎樣的行動過程,對你來説已經不重要了;或者,你兩種體驗都能感受到,你能夠清晰地分辨它們但你可能不願意那樣做,因為在資料、形式、風格與結構上能如此完美融合的感覺,是一個影迷夢寐以求的終極體驗。是的,《盜夢空間》的情感核心,畢竟不像“心靈雞湯”類影片那樣容易把握,它需要你在欣賞編導玩弄觀眾預期的過程中去體會隱含的好處。一部分觀眾,可能喜歡直擊人心的東東,不太願意要經歷一番曲折琢磨之後才能有所觸動。可我個人認為,歷經頭腦風暴的情感,才是真正縈繞纏綿的。因為你想過,辨別過,才能篩選到真正有價值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