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社會實踐模板錦集七篇

來源:文萃谷 1.23W
社會實踐 篇1

到xx實習的這段時間,我覺得很開心。如果不是因為有點事不得提前離的話,我可能還會做到開學,畢竟閒着也是閒着,去工作一下,可以學到好多東西,同時有機會體會一下工作滋味也挺不錯的。

精選社會實踐模板錦集七篇

到居委會實習,也許不像其他在區政府實習的同學那樣,可以接觸到一些比較有才華的人物,可以向他們學習到一些領導管理的知識,可是我並不遺憾自己被分到居委會實習,我覺的很幸運。其實一開始心裏很浮躁,因為同宿舍的一個同學就是在區政府實習,回來談談各自的感受時,她説的那些話讓我覺得自己很不幸,總覺得即使實習一個假期,我也不會有什麼收穫呢,總覺得在一個小小的居委會能見到什麼,能收穫什麼,心裏不免有些失落。但是,去到居委會後,見到的那些人,聽到的那些話,看到的那些事。所有的一切一切慢慢地給了我信心,讓我不可小覷這個“小小”的居委。

在xxx居委會,那裏的工作人員都好厲害。早上大家都到齊後,主任就有條不紊地分配工作,清楚地向其他人解釋如何開展工作。看到主任這樣,我就會想主任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什麼事都可以做得有條不紊,而我,好像什麼都亂七八糟的,做事時老是幻想着我做的都很好,之後很多人誇我,我很開心,結果我很心急,好想快點做完,在所有人做完之前做完,這樣別人可能就會誇我好厲害了。由於過於心急,我做得成績很糟糕,正應了了那句“欲速則不達”。在這段時間裏看着他們做事,她們也時常教導我做事不要太急,慢慢來,總會做完的,就這樣跟着她們學了一個月,我學會了慢慢處理事情,不會那麼心情浮躁了。

在居委會實習的第二好處就是可以接觸到百姓生活最真實的一面,不是經過加工壓縮後的文件,不是添油加醋後的某些不真實的“事實”。有些人帶的證件不齊時,她們會告訴那些老人家哪裏可以複印,還缺那些複印件。填好資料好,工作人員還不忘提醒那些老人傢俱體什麼時候可以來取卡。也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我覺得我好像遇事沒那麼心煩了,遇到別人不理解時,也不會暴躁,會心平氣和地向聽者解釋我的意思,耐心地聽別人講話,遇到問題也不會急躁,因為現在我知道總有辦法解決的,只要靜下心來,總會解決問題的。

社會實踐 篇2

事情還要從我們五一期間的校運動會説起。因為我們是戲文一班,所以和播音六班是坐在一起的。在這期間,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和一個播音六班的認識的女生聊了起來。她説她寒假沒回家,去蘇州打工了。我當時是比較驚奇的,一個小女孩竟然過年都沒有回家。我很長時間裏都夢想着漫長的假期有一次接觸社會的機會,況且一個女生都可以寒假不回家,我暑假在外兩個月又算的上什麼?我想通過參加這次暑期實踐活動,使我從中受益,不僅可以加深自己對社會的瞭解,還在實踐中充分地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接觸了社會,使自己在各方面獲得了全方位的提高。於是,我讓她幫我報名這個暑假的工作,六月份我簽訂了兼職協議。號和師院和工院的兄弟姐妹100多人踏上了這次新奇的“旅行”!

在下車的那一瞬間起,我們都在考慮這次蘇州行是對是錯。燥熱的空氣使我們難以適應,全身濕透了。一方面是車上有空調,我們形成了慣性。另一方面是,那天確實温度在35°以上的。當天就有兩個同學就回家了,因為不適應南方氣候。其實我感覺在暑假裏,是全國高温,在哪裏都是一樣的。不過後來看新聞,XX年的7月,蘇州35°以上的天數超過了以前十年的記錄。帶着滿身的疲憊,我甚至有點亢奮,我一定要堅持下來。

我們到的是蘇州項城區艾興無紡醫療製品有限公司,是醫用品出口的中外合資企業。我們被安排在宿舍裏,兩天後我簽下了就業協議,懷着新奇的心情,和同學們穿上工作服,一起走進了製作科車間。我們13個一組,被分在了東碼裁車間。就是原料在這裏被裁成一片一片的布,這些布再運到不同的車間進行深加工,最終做成成品。醫生手術用的一次性手術衣,病人用的衣服,手術枱上用的布類等等。比我們還要小的組長是個女孩,一臉的嚴肅,給我們交代了各自的分工,和注意的事項,然後每人分了一個工作卡,用來進廠門時刷和吃飯。

羅磊,製造科東碼裁車間,工號:b03

後來我才知道,這裏所有工人都是d開頭的六位數,我們這些大學生是b開頭的兩位數。公司分為製造科,工程科,人事科,預算科,銷售科,運輸科等。製作科是最大的,有一千五百名製造科員工,其中有三百是男孩,其餘是女孩。工資在1500左右,往上浮動500元左右,往下最低是1100,按車間效率和個人產量以及工作時間三者計算工資。上午6點上班,下午3點下班,加班的話是下午5點下班。

這就是我們的第一天,在抱怨中度過。因為站了一天實在是太累了,腳都麻木了,回了宿舍來不及回味,來不及和宿舍老工人聊天,就很快的睡着了。

東碼裁分為放料,推刀,接刀,拉布,衝口,送裁片這些活,在剛開始的時候,經常感到勞累。組長和主任對我們非常關心,把最輕的活給我們。但是我們也主動去幹一些重活,如果説是重活,實在是不重,談不上重活。為什麼人家別人能幹我們就不能幹哪?我們拿這份工資,不按產量計算,只按工作時間,所以在這個時候,我意識到,我們的工作責任心是很重要的。

後來我又被調到六車間,負責給產品封口。因為又凳子坐,所以也舒服多了。但是,工作的認真程度卻必須更好一些。一定要確保每個我封口的產品是封好的,封完之後我會再檢查一遍。因為我們的產品出口到歐洲和美國,這不僅和公司的形象又關係,也和中國的國際形象又關係。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認識到責任心和認真非常重要。也使得我認識到和同齡甚至比我們還小的老工人交際的重要性。和他們相比,我們受過高等教育,在社會實踐上卻遠遠不如他們,這一點,相信同行的每個人都可以深刻的體會到。我們積累了社會經驗,使我在社會中接觸各類人羣時有了更靈活的應對手段,使我學會了去與人接觸認識,並且與人交流,使我在此過程中,充分地克服了自己害羞畏縮的心理,使我在與陌生人的接觸中多了一份自信,也新添了一份自如。這也使我和我的舍友的關係搞的很好,他們都是和我們一樣大甚至還要小一些的男孩子,卻出奇的成熟。也使我們認識到了,千萬不要把自己當一個孩子來看了。因為,和他們相比,我們在某些方面,確實存在很大的差距。

走在路上,我們是引人注意的十幾個人,因為我們十幾個很多人都戴這眼鏡。但是,作為大學生,我們實在是有太多慚愧了。十幾年的學習時間讓我們忽視了實踐。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於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而且在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又加入了世貿,國內外經濟日趨變化,每天都不斷有新的東西湧現,在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的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挑戰,前天才剛學到的知識可能在今天就已經被淘汰掉了,中國的經濟越和外面接軌,對於人才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裏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

當然我還想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這次社會實踐雖然專業不對口,但是我們卻學到了很多很多。很多很多這四個字的意思,我相信,我和同行的同學們能很有感觸的理解。我聽一個物理系的同學説,他們系裏去年寒假組織去東莞的一個電子廠了。我更希望中文系能給我們機會,讓我們能找一個對口的社會實踐。我聽説大四是要去實習的,是專業對口的,我期待着。這是我們走向社會,走上工作崗位的一個橋樑。學習有一定的差距。在這次實踐中,這一點我感受很深。在學校,理論的學習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或許工作中運用到的只是很簡單的問題,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項任務。有時候我會埋怨,實際操作這麼簡單,但為什麼書本上的知識讓人學得這麼吃力呢?這是社會與學校脱軌了嗎?也許老師是正確的,雖然大學生生活不像踏入社會,但是總算是社會的一個部分,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有時也要感謝老師孜孜不倦地教導,有些問題有了有課堂上地認真消化,有平時作業作補充,我比老工人門具有更高的起點,有了更多的知識層面去應付各種工作上的問題,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懂得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交往,處理社會上所發生的各方面的事情,這就意味着大學生這次打工的真正意義所在,社會實踐必不可少,這應該值得我們全校去提倡去鼓勵的。

社會實踐 篇3

學校:xxx學校

部別:國小普通部

年級:六年級三班

時間年11月22日

三組:王瀟潔、劉浩楠、張一鳴、楊柳逸

地點:惠民縣幸福時光老年公寓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明天”,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當代國小生,我們應該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的良好氣氛,讓我們以實際行動為老人家送温暖、獻愛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來温暖老人孤單的心。

今天下午,我們小組的四人來到了幸福時光老年公寓,管理員阿姨帶我們來到了七號房間,她説:“這間房內住的是一位很老的老人。”我們進入了這個房內,一間並不大的屋子,住着兩位老人,房內的佈置十分簡單:兩張牀,一個很小的電視,一把小椅子,簡單的生活用品。卻使這間小屋裏充滿了温暖。

我們瞭解到其中有一位老人名叫李梅蘭,是這所公寓裏最大的一位老人,李奶奶的老伴已經去世,她只有一個女兒,現居住在東關,她的女兒有一個女兒,叫高露露,當我們問到老人自己有多久沒和女兒見面了,老人答到:“她十幾天來看我一次。”

説完,老人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可,我們的眼睛卻濕潤了,老人的並要求不大,那做子女的為何不多來幾趟?當我們好老人聊天時,她總是耐心的回答,無論如何我也想不到這位活動自如,身體健康的老人竟然93歲了!

我們想為老人打掃一下房間,老人卻再三推辭,説我們已經帶給了她們許多快樂,不願我們再幫她們打掃房間,但我們説想為老人們在做多一些的事情,獻出我們的一份愛心,老人才勉強同意。我們先幫老人掃了一下地板,又拿來拖把拖,最後又幫老人擦了一下電視。我們忽然發現,老人的衣服已經很舊了,可老人卻捨不得花錢買衣服!

在這個敬老院裏,我們看到了一些殘疾、年邁,他們有的已經無人照顧,只能在養老院裏孤獨一身,可是當我們走進這個敬老院的時候,老人們也洋溢着微笑,一位老人已經無兒無女,我們提到他的兒女的時候,明顯看得出臉上的絲絲憂鬱。老人們缺少來陪他們的人,我們也清楚地看到,當我們組員走進這所公寓是老人稍許的興奮,當和老人們合影時,老人露出幸福的微笑。當我們説要離開時,老人臉上清清楚楚的寫滿了不捨與留戀。他們或許不知,在這一天的相處中,我們也與老人們建立深厚的情誼,就算不捨,又有何用?我們也希望這些老人能每天開開心心的,不要有煩惱。也希望那些老人的家人能多來陪伴他們,讓他們在自己為兒女們操勞一輩子的老人們能多一些笑容,少一點悲傷。

希望的愛心人士越來越多,來關心這些無依無靠,孤寡的老人,給他們多一點的愛,讓他們也體會的人間的真情,試着喚醒他們那沉睡已久的心。

社會實踐 篇4

7月5日上午,我們拜訪了李世聰老師。打電話聯繫時,聽得李老師聲音渾厚,中氣十足,我們按照約定時間到達時,他已經在小區門口迎接我們了。天氣不錯,我們便到玉淵潭公園找個樹蔭坐下來,開始了我們的訪談。李老師開朗健談又樸實和善,此次訪談我們受益良多。

  一、學醫、從醫經歷

李世聰老師1948年出生於北京的中醫世家,從小看着爺爺行醫長大,聽着爺爺與北京的老中醫一起交流。5歲左右時就背誦湯頭歌、藥性賦,8歲左右學《醫學三字經》,12歲左右就敢為夥伴們扎針灸,夥伴們也願意,並且治得很好。

1969年知青上山下鄉,李老師被分到雲南。他待人熱心,經常用自己學過的鍼灸、推拿等方法為周圍的人治病,結果因為療效好,附近的人就都來找他治病。由於病人眾多,病因很多,有些病自己也沒有見過,他就翻看從北京帶來的醫書,一邊分析醫理,一邊臨牀實踐,醫術大進,還自創了小兒推拿治療小兒夜啼症、清涼油塗抹肚臍治療腹痛腹瀉等方法。

20xx年成為馬來西亞某慈善基金會醫藥顧問,在馬來西亞為當地人民治癒地中海貧血症,癌症,癲癇,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李老師本職工作乃是測繪工程師,目前在地鐵九號線做監理工作。中醫是業餘愛好,同時也是繼承祖父事業。目前,李老師每週在北京學知園的“長禎國術館”坐診並做中醫講座。

  二、部分案例

(1)美尼爾氏綜合症。李老師在馬來西亞時,遇到某官員得了“美尼爾氏綜合症”。這是一種疑難症,主要症狀是眩暈,感到周圍物品搖晃,甚至倒置,甚者覺得天旋地轉。一般認為這是耳中庭積水影響到平衡骨造成的。這位官員去了四個國家都沒有治好,結果,李老師用中醫“振陽利水”原理,採用按摩手法,很輕鬆就治癒了。

(2)地中海貧血症。該病為西醫三大血液病之一(另兩個是:白血病和再障貧血),在當地很多,據説在中國南方各省也有不少。此病是遺傳性疾病,是所謂的“不治之症”。西醫稱,只有換骨髓一法,但是由於費用高,並且配型不容易,故很少有人得到治療,病重時只能定期補血以維持生命。而李老師卻運用中醫思維方法,認為是其母親懷孕時中暑,母子同病,生小孩後母親的病好了,而小孩的病深入骨髓。於是他用中醫治療“骨癆”的秦九鼈甲湯加減變化,成功治癒兩例地中海貧血症患者。

(3)治癒“非典”。20xx年,非典肆虐,他的一位朋友在人民醫院感染了“非典”。他到朋友家幫忙治療,開了兩副藥,其中用了兩斤石膏,結果病人痊癒,也沒有後遺症,一切正常。而當時很多用西醫治療的病人,雖然在激素作用下保住了生命,但卻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股骨頭壞死,下半身骨頭像玻璃一樣的脆弱,很多人落得終身殘廢。

社會實踐 篇5

社會是一所更能鍛鍊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瞭解社會,服務於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為今後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並有效的為社會服務,體現當代大學生的自身價值。

社會實踐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必經之路,在這個路上,我們不在是個孩子,在鍛鍊,在成長,跌跌撞撞,且歌且行。青春的光陰留給我們更多的是奮進的號角與激昂的樂譜,也許每天拖着疲憊不堪的身子回來,也許每天都要為了完成當天的任務而焦頭爛額,也許每天都要為了明日的採訪做着準備,但我們是累並快樂着的。不再是不為浮雲遮眼之勢,更在一覽眾山之軀。我們實踐,我們快樂。作為實踐,這樣的一項活動,也必須有其流程經營。從開始的確定主題,到隊員的選拔再到實踐的開始,分工,任務的佈置,或許疏一看,甚易。但實則不然,在這過程中不是簡簡單單地去農村採訪,而是深入到村民生活中體會他們的艱辛與不易。

孫中山曾説過“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百事舉矣,則富強不足謀也。”每個人在“晨曦”這樣充滿陽光,充滿希望的團隊中貢獻着自己,以追求對十堰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調查為目的,大膽的去想,去做,在這個團隊中關心着對方,真正做到了團結一致,互助奮進。

實踐活動結束了,儘管過程中歷經艱辛,每個人在思考着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全部,少了那些青春的張狂,多了些青春的踏實,少了那些青春的迷茫,多了些青春的奮鬥,“晨曦”這個詞,不再是一個隊名,更多的是一種精神,當遠離喧囂,來到村鎮的時候,才真正明白,什麼是奮鬥,什麼是團結,什麼是一個團隊。這樣的實踐,這樣的快樂,令我們難以忘懷,讓我們彼此且行且惜吧。

社會實踐 篇6

一、實踐目的

1.做好課題的調查研究工作,實地思考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2.結合當地實際,共同探討思考有效的使用“經學助學基金”的新方向。

3.組織好隊員的下鄉實踐活動,體驗生活,讓大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特別是貧困地區的狀況。

  二、實踐時間:xx年7月16日——7月21日

  三、實踐地點:河池市都安縣地蘇鄉大定村

  四、參與人員:廣西大學學生經濟學社幹部,候補幹部,社員及指導老師

  五、實踐內容:

1. 基本情況:大定村是地蘇鄉其中一個比較比較富裕的村子,全村地形為條形,分為若干個屯,村**要的種植作物為玉米,該品種的玉米主要用來加工成飼料,也有少數的一年三熟的稻田。除了種植農業作物,還種植了山草,雞血藤等等編織材料。村民平時主要從事編織工作,村裏有幾個編織廠,這些廠都小具規模,生產加工的編織產品大多都是是出口產品,品種繁多,手工精緻,及具特色。所以大定鄉又有編織之鄉的美名。玉米種植和手工筐籃的編織是大定村民的主要增收途徑。

村裏有一座名為大定國小的學校,學生都是村裏較小的孩子。學校教學樓有兩層,籃球場一個,石乒乓球枱兩個,教學設施比較簡陋,教室內的課桌等也很破舊了,從整個環境來看不算很好。

2.實踐過程

7 月16日上午,隨着一路上時晴時雨的天氣,我們漸漸遠離城市的喧囂,經過四個小時的車程,終於於中午到達了下鄉目的地——空氣清新,風景秀美的大定村。這時天已放晴,如村裏一下車就看到的負責來安頓我們的大定村主任等人給我們的大大的微笑,讓我們一下子就感到了一股淳樸親切的氣息,很温暖。這是一個這樣的地方:有大片大片的玉米地與水田,青黃相間,空氣很好,或遠或近的地方有着許多和我的家鄉桂林的山很相像的山,典型的農村建築。唯一的國小離村部很近,從窗户望進去,孩子們的教室破舊而凌亂,光線從佈滿蜘蛛網的細鐵桿照在滿是灰塵的課桌和長條凳上,它們都很矮,黑板不大,很粗糙,讓人幾乎可以想象得到一張張質樸而純真的臉,他們規矩的坐着,認真的樣子。

16號的下午,在附件熟悉了一下村裏的環境後大家便開始分組安頓住處及吃飯的地方。並與當晚安排了第二天的活動行程。就這樣我們開始為期六天的下鄉實踐活動,在接下來的幾天都基本上有條不紊的展開了計劃的活動。

全隊分成兩個小隊,在村委有關負責人的帶領下,帶着準備好的食用油和麪條等物分別走訪了村裏的五保户及特殊家庭。我多分到的小組是走訪各上隊的孤老家庭韋貞洪老人及五保户韋家良老人的家。韋貞洪老人的家是一間很小的磚砌的房子,屋內陳設簡單,沒有什麼值錢的家用電器。據瞭解老爺爺有兩個兒子,他們分家後老人就獨自生活,平時就是經營自己的以小片玉米地。年過花甲的老人身體依然硬朗,見到我們一羣年輕人的到來很是開心,和我們説起了他的歷史。雖然沒有受過過多的教育,但是老人年輕時卻在村裏擔任過重要的幹部職務,為村裏做過很多事情。從老人的一舉一動,説話的興致中,也映射出他平日的孤獨,人老了,本來應該兒孫滿堂的享受天倫之樂的,本來就更需要兒女的關愛,而一個人,再怎麼好也總是會孤獨吧。

大定村的種植作物主要是玉米,而下鄉之時也正時值收玉米的時候,通過收集相關需要收玉米的農户家的情況,下鄉隊伍也分成小組跟隨農户下到玉米地裏收玉米,幹農活。當地村民大多數家裏都會有人編織,編好的籃子是需要放到空地上曬乾的。我們的隊員也做了一些編織品收曬的搬運工作。另外,在村主任的帶領下我們還參觀了附近的兩個編織廠。這兩個廠雖然規模不大,可是卻不難看出其發展的欣欣向榮之勢。樣品庫內擺着上千種不同款式的編織品,可謂是形狀各異,品種俱全,相當漂亮,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據廠裏負責人介紹,這些編織品目前主要是出口國外。期間,我們也有隊員在編織廠裏和廠裏職工一起參與了編織品的加工工作。

除了於村民們一起勞動,下鄉隊伍的調研組也對事先設計好的題目在村裏展開了調研活動。主要是對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孩子的教育情況進行走訪調研。從整個村的情況來看,大定屬於一個較富裕的村落,村民們主副業相結合,收入提高,家裏基本上都有如彩電等的日常家用電器,個別較富裕的還裝上了電腦,並連接了互聯網。在能源方面,村裏也建了沼氣池,不僅環保,還節約了其他能源。通過在村部公告欄上的條文,我們也瞭解到大定村委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分配得很全面,定的目標實際而有意義,充分體現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原則,所以我們看到的大定村呈現出繁榮向上的面貌,絕對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代表。

同我們下鄉隊伍隨行的,還有在去之前經學社員通過在廣西大學內進行設點募捐所得的圖書及購買的跳繩,籃球等體育用品。這些都是要在大定國小裏構建“育才圖書室”和 “文化活動室”的物品。18日,我們的隊員釘好了書架,所有物品全部上架,擺在了大定國小的教室內。19日,我們召集了村上的孩子在村部進行了生動活潑的宣教活動。從教唱英文字母歌到講解奧運知識,一片歡聲笑語,我們的熱情感染了孩子們,孩子們的.童真單純感染了我們,大家都一起沉浸在了童年之中。在次日的 “經學助學基金”的發放儀式上,大定國小的校長及其他校領導也為學校成績優秀的學生頒發了獎金,以資鼓勵孩子們好好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經學助學基金”的發放也是經濟學社下鄉的一個主要活動之一,這些獎金雖然不多,可是帶着我們最美的祝願與期望,希望能激勵山村的小孩能奮發圖強,走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另外,我們針對孩子們開展的遊園活動,與當地球隊展開的友誼籃球賽及與大定村文藝隊合作進行的聯歡晚會也把我們下鄉的活動推到了一個又一個的高潮,大家相融在了其樂融融的氣氛裏。

21日,在與和我們相處了近一週的村民們的揮手告別中,我們結束了這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六、實踐總結

1.體會與收穫

在久了大城市生活,見慣燈紅酒綠,車水馬龍,能夠有機會去鄉下,遠離都市塵埃的地方待待,感覺會真的很好,那種山村的寧靜是能洗滌掉心的浮躁的。每一天醒來,看到外面山擋住大片大片的藍天,雲與山為伴,從近到遠的晨氣讓整個鄉村瀰漫着淡淡的朦朧,你能看到太陽就這樣由山的後面一點點地升起,晨曦的一會兒刺眼一會兒隱約,於是田裏的顏色也會隨之時明時暗。不過一切總歸是充滿希望的樣子。那些騎着車從田間的路飛快地穿過的人,那些一起來就帶着草帽或蹲着或站着勞作的人,是那麼美好的圖景,那麼真實的人生。晴天的下午會有光束從山間射過來,你會感覺你身處被山包圍的世外桃源,與世隔絕,享受着最單純最原始的快樂。夜晚,還有田間的螢火點點,知了輕鳴,青蛙附和,到處都是自然和諧的味道。

2.思考與建議

當準備回學校的時候,大家看起來還是比要去下鄉的時候看起來興奮,迫不及待多了。這讓我想到,其實我們還是不習慣這樣的生活的,這樣的下鄉只能算得上一種小憩罷了,雖然算不上是農家樂,但是當我們在玉米地裏收玉米的時候的那種感受和那些地地道道的農民是簡直不能一比的,那個之於他們而言是生活,而之於我們,我們感受得更多的是一種農趣,就像收玉米時突至的大雨,很多隊員淋在雨裏都覺得太爽了,難得這樣酣暢淋漓,覺得很有意思一樣。其實我也不知道下鄉應該是個什麼樣子,應該怎樣才能更好的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只是覺得這樣的下鄉還是不夠的。而如此要想獲得更多的東西,就需要我們深入的思考,才能悟出下鄉的意義,從而在思想上有感觸有收穫,在今後的生活學習中得到指導,有提升。

從設備等方面看,大定國小的環境是算不上太好的,可是在我們做調研時,當地的小孩子們還是告訴我們他們覺得自己的學校好,喜歡自己的學校。我想,這個除了有子不嫌母醜,愛校的因素在其中,另外很重要的是他們大多至出生以來就沒有出到過外面,沒有看過外面的世界,不知道其他的國小是什麼樣子,在一個沒有對比的狹小思維裏又如何會有好醜之分。當然,這些都是有客觀條件限制的,而這些客觀條件也不是能輕易改變的。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當地整體經濟水平都有所提高時加大力度進行教育投資,再窮且不能窮教育,更何況走上了富足之路。抓好教育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中之重。

社會實踐 篇7

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有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有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支教是一種經歷,是一種磨練,更是一種人生財富。

還記得寒假的時候我去面試客家大學生心心築夢支教隊的場景,還記得我當初的壯志酬勤;還記得五月份去大學城培訓的樂與苦;還記得剛放暑假每晚夜深人靜的時候寫教案的場景。終於在xx年7月xx年級包括國小三年級到高三!7月23號是開學典禮和班會課!

還記得那天的班會課,第一次以班主任的身份登上七年級班級的講台,內心除了激動和喜悦之外還略有緊張,面對着一個個可愛的臉龐以及那渴望知識的眼神,我深感為人師表,責任重大,尤其是在青春期,在叛逆期,我們更應該走進他們,為他們打好基礎,讓他們健康的成長!在班會課上,我見識了我們班那幾個很調皮的男生,老是和我們對着幹,女生則是很羞澀,在學生自我介紹的時候,女生甚至不敢走上講台,就連在自己座位上完成自我介紹都不敢!!男生很喜歡起鬨和嘲笑女生!接着是選班委,調皮的男生總是上來競選,女生就幾乎沒人肯上來,我們作為班主任只能鼓勵他們,但是女生包括一些內向的男生都不敢上來競選!最後只能選那幾個調皮的男生做班委了,雖然我很想換掉他們,但是為了尊重民意,其實他們投這幾個人的票也沒辦法,就這幾個人競選,我覺得就讓他們先幹着吧!

7月24號是上課的第一天,我擔任的是七年級級和八年級級的語文老師!這一天在這兩個班都有上課!給我的感覺是,七年級的班級就很羞澀很羞澀,沒有人肯起來回答問題,而且似乎對我的教學內容不感興趣,打瞌睡的,調皮搗蛋的,什麼都有,但是可能是因為我是他們的班主任吧,他們也不敢太過分!八年級的班級我就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了,打瞌睡,做自己事的,傳紙條的,離開座位的……我批評了他們,還是這樣!課後我叫了兩個班的課代表出來,請他們評論我的教學是 不是太枯燥,內容是不是太深奧!他們説不會枯燥不會深奧,就是我的語速有點快,八年級班的説覺得我講的內容對他們很有幫助……説起內容對他們有幫助,這倒是實話,我講的是小説,詩歌,散文等知識的總結之類的,她説他們老師不會詳細系統的給他們講!

於是,在第二天我還是按照第一天的教學方法和內容講課!我發現他們依舊是打瞌睡的,玩手機的,什麼的都有!我又找他們出來,結果還是説很好,不會枯燥不會深奧!但是我感覺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我的直覺告訴我,他們接受不了這些教學內容!我打電話請教一個華師的師姐,她説你要學會換位思考,你那個年齡的時候喜歡聽什麼,你對什麼感興趣,他們還是七年級八年級,沒有那樣的壓力去接收這些系統的東西,不要把他們當九年級生,高三生,甚至是大學生那樣去教他們!而且你只支教 0多天,你給他們帶去的不應該只有應試教育的知識,對付考試的內容,而應該是其他的一些他們需要又接觸不到的。。。。。。我想了一下,我覺得師姐講的真的是很有道理,我講的內容雖然系統,但是這些他們現在還沒有壓力和興趣去接受他們,而且以後他們的老師估計也是會講的,我要做的是一些比這些知識更重要更有意義的事情!

我思考了一天,針對他們羞澀的問題,我打算改變我的教學方法,講一些戲劇小説那些可以人物扮演的課文,讓他們人物扮演朗讀,然後進行人物形象分析,課文主題思想分析以及一些細節問題,這些問題讓他們小組討論派代表回答問題,目的是鍛鍊他們的膽量和培養他們團隊合作的能力!在七年級的課上,我看到了他們的鋭變,他們上課不再打瞌睡,調皮搗蛋了,而是滿懷激情,而且他們也從剛開始的要我點名回答問題和人物扮演轉變為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和人物扮演!課堂氣氛也活躍了,他們每天都蠻期待語文課的!在會議上,隊長還表揚了我的語文課,曾哥説我的語文課可以作為示範課了!!有付出就會有回報,我感到很開心也很激動!在接下來的課堂上,我還搞了幾節語文實踐課,包括演講會,交流會等等,都很成功,在演講會上有幾個女生是脱稿演講的,而且很流利!!我也越來越愛我的七年級班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