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物理知識:物質的狀態

來源:文萃谷 1.54W

知識與技能

國中物理知識:物質的狀態

物質的狀態及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

對物質世界從微觀到宏觀的尺度有大致的瞭解.

初步認識物態變化.

過程與方法

瞭解人類認識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人類探索太陽系及宇宙的歷程、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歷程,認識人類的探索將不斷深入,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物質觀和世界觀

重點和難點

重點 1、理解物質存在狀態及物態變化

2.認識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 難點 固體、液體、氣體的宏觀微觀特徵

方法點拔

物質世界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研究:宇觀世界:宇宙、銀河系、地球等。它們的體積非常大,大多距離我們非常遠,要藉助天文望遠鏡觀察和研究:宏觀世界:地球上人類可以實地觀察和研究;微觀世界:物體尺寸非常小,要藉助顯微鏡、電子顯微鏡觀察和研究。

儀 器 與 演 示

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授課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前提測評

無……前面無相關內容

引入新課

課件展示圖片,引導學生

主要教學過程設計

一、 物質存在的狀態

學生舉例

總結:任何物質都是以固、液、氣三種狀態存在

二、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舉例:分糖、分醋.着重幫助學生構建分子的物理模型和概念.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概括能力. 提出問題,指導學生閲讀課本,引導學生推測原因.培養學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閲讀課本,對“任何物質都由極其微小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保持了物質原來的`性質”進行討論。

思考:水、冰、水蒸氣都是由什麼分子組成,為什麼它們在物理性質上有那麼大的區別呢?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閲讀課本,學生描述插圖1.3—1.5中的類比

三、固態、液態、氣態的微觀模型

1、 學生交流課前觀察蠟凝固時體積的變化。

2、問題:我們知道物質一般以固態、液態、氣態的形式存在。物質處於不同狀態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從實驗,我們看到物質在一般情況下由液態變為固態體積縮小,由液態變為氣態,體積增大。物質由分子組成,那麼,物質存在的形式與分子的存在狀態是否聯繫呢?

3、探究:先讓學生説説他們在課堂上聽課,課間在教室裏活動時,課間在操場上自由活動時這三種情況下活動的狀態和活動空間。

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液體沒有確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氣體具有很強的流動性。

4、結論:根據以上探究,可以認為物質存在的形式與構成物質的分子的運動狀態有關。

四、物態變化

分析:1、水的狀態變化

2、高爐鍊鐵

學生舉例:分組討論

師生交流

課後小結

本節課你感興趣嗎?

你今天盡力了嗎?

你有沒有跟其他同學一起合作學習?

你今天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請你給自己打分

(滿分100分) (1)給自己打的分數: ( )

(2)扣分原因:

課堂作業

課本後練習

板書設計

第一節 物質的狀態

一、 物質的狀態

任何物質都是以固、液、氣三種狀態存在

二、物質的組成

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2、固體內部分子緊密排列,固體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液體內分部子活動範圍較大,液體有一定的體積但沒有一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氣提內部分子可以自由移動,氣體沒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具有流動性。

三、物態變化

同一種物質從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的過程

達標自測

理配套中的本節內容。

課後小記

在教學中引導到位,舉例與學生自主探索效果較好,學生興趣得到激發,不足之處是物質的內部結構較抽象,形象的實例不夠,學生聯想和想象培養不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