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世界地理知識點

來源:文萃谷 6.85K

東亞、南亞、東南亞、中亞

大學聯考世界地理知識點

知識點1:東亞各國開展區域經濟合作各自優勢

中國:勞動力豐富且廉價,資源豐富,消費市場廣闊。

蒙古:資源豐富。

日本、韓國:科技力量強,資金雄厚。

特別提醒

1、朝鮮海峽的地理意義為:位於韓國和日本海之間,是連接黃海、東海與日本海之間海上交通要道,地理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2、東亞地形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1)氣候: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利於夏季風來自海洋上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豐富降水;

(2)河流:地形呈階梯狀使河流在流經階梯之間的河段,由於具有較大的地形落差,藴藏極為豐富的的水能資源。半島和島嶼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水能豐富。

(3)植被與含沙量:半島和島嶼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氣候濕潤,有利林木生長,森林覆蓋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3、我國東南種植茶葉的有利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充足,雨熱同期,降水多;紅壤呈酸性,適合茶葉生長;丘陵地區排水性能好。

知識點2:日本問題

1、日本農業重視生物技術和水利化,重點發展適合水田用的小型農業機械。日本人多地少,地形複雜,農場規模小,農民精耕細作,農產品單產高。

特別提醒

2、從河流的長度、流域面積、水流速度、流量季節變化等方面,歸納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徵。

流域面積狹小,河流短促。多山地,落差大,水流急。降水豐富,水量較大,流量季節變化比較明顯。植被較好,水土流失輕,含沙量少。

3、説明日本河流在航運、水能利用方面的價值。

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於航運;水能資源豐富。

4、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徑流量大於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麼?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區的水資源卻顯得較為緊張,原因又是什麼?

因為夏季風會帶來豐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從而補給地表徑流;而夏季日本海一側處於背風坡,雨水較少。因為日本太平洋沿岸屬世界著名工業區,城市密集,人口眾多,工業與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5、瀨户內海沿岸地區河流在冬、夏季節的降水補給均比較少,解釋其原因。

在瀨户內海沿岸地區,冬季有北部的山脈阻擋西北季風帶來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脈阻擋東南季風帶來的太平洋水汽。

6、日本的地形地質特徵

(1)境內多山,山地、丘陵佔國土總面積3/4以上。平原面積狹小,多分佈在各島的沿海地帶。東京灣附近的關東平原是面積最大的平原

(2)位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地殼不穩定,多火山地震。

(3)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橫濱、神户)

7、北海道漁場的形成

位於温帶大陸架淺海地區,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在此交匯,浮游生物豐富

8、日本工業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户內海沿岸:

本土資源匱乏,工業原料需要大量進口

國內市場狹小,工業產品需要大量出口

沿海平原地區,利於建廠

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利於原料與產品進出口

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

9、日本東南海岸夏季多雨,西北海岸冬季多雪。原因:日本位於東亞季風區,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東南太平洋海岸為迎風坡;冬季受西北季風影響。西北日本海海岸為迎風坡

10、煙威地區冬季大暴雪的原因是:冬季西北風經渤海上吹來,帶來豐富的水汽,到煙威地區登陸,地勢提升,多降雪。

11、日本把馬六甲海峽稱為海上生命線的原因為:日本礦產資源缺乏,消費市場狹小,所需石油大部分從中東運入,馬六甲海峽是必經之路,日本從國外運入原料、燃料,向國外出口工業品,也大部分通過馬六甲海峽,故日本把馬六甲海峽稱為海上生命線。

知識點3:東南亞問題

1、東南亞的地形特點

中南半島地形特點:

地勢北高南低,

地形北部山地,南部沖積平原。

山河相間,南北縱列分佈。

馬來羣島地形: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中高周低。

2、中南半島(橫斷山區)山河相間,地表崎嶇的地形特徵成因是什麼?

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強烈的擠壓作用形成褟皺山系,地殼不斷隆起抬升,在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條件下,流水的侵蝕切割作用強烈,形成中南半島和橫斷山脈地區山河相間,地表崎嶇的地貌形態。

3、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馬亞半島南部和馬來羣島大部分,終年高温多雨,降水類型為對流雨、

熱帶季風氣候: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羣島北部,每年分旱、雨兩季

4、昆曼公路穿越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徵。

地勢北高南低,山高谷深,雲貴高原喀斯特地貌發育,地表崎嶇;北部冬暖夏涼、南部終年高温,沿線地區降水豐沛,氣候垂直變化大;河流縱列分佈(或山河相間),流向自北向南,水能資源豐富;熱帶和亞熱帶森林廣佈,生物具多樣性。

5、爪哇島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區之一,其原因是什麼?(6分)

地處熱帶;周圍水域廣闊;地形複雜;空氣對流強烈。

6、分析印度尼西亞漁業資源豐富的自然原因。(6分)

島嶼多,海域廣闊;熱量充足,生物生長速度快;入海河流多,餌料豐富。

7、簡述爪哇島種植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措施。(8分)

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推行生態模式,優化種植結構;加強科技研發、應用與推廣;提升產業化水平,延長產業鏈。(每點2分,滿分8分)

8、簡析洞裏薩湖成為湄公河蓄水池的主要原因

地區地勢低平,湖泊與河流相連;河水的水位季節變化大,豐水期水位高,可倒流入湖泊;

9、簡析洞裏薩湖湖面季節變化對種植業和漁業的影響。

①使農事和漁事活動具有季節性;(2分)

②豐水期淹沒的農田沉積了大量的泥沙和有機質,提高了土壤肥力;(3分)

③豐水期河流帶來的泥沙和有機質,以及淹沒的土地上的動植物為魚類提供了豐富的餌料來源。(3分)

10、簡析洞裏薩湖魚種繁多的原因。

①洞裏薩湖水域廣闊,常年水温適宜,餌料來源豐富,適合多種魚類的生長;(2分)

②湄公河南北流程長,水域環境複雜,魚種多,有湄公河魚類進入;(2分)

③有海洋洄游魚類進入。(2分)

11、蘇門答臘島種植油棕的有利自然條件。

熱帶雨林氣候,水熱充足,光照充足;沖積平原面積大,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地形有一定坡度,便於排水;河流眾多,灌溉水源充足。(任答三點)

12、中南半島水稻種植業的區位優勢:

①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的氣候適合水稻的種植和生長;

②處河流中下游平原,土壤深厚肥沃;

③悠久的種植歷史,豐富的傳統經驗

④人口稠密,勞動力充足;

⑤人均耕地少,水稻單產高,能滿足人多對糧食的需求

⑥稻米是當地人們喜愛的主食

13、新加坡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經濟?

(1)充分利用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良港口,發展轉口貿易、對外貿易和航運業。

(2)通過對外開放,吸引外資,引進先進技術,進口原料,併發揮本國的技術力量,迅速發展了煉油、造船、海上鑽井平台製造、電子電器等加工工業。

(3)發揮本國風光優美、交通便利、服務周到等長處,迅速發展旅遊業。

14、克拉地峽開鑿的影響

對中國:開鑿後可以改變歐亞貿易路線,使我國對歐洲、非洲貿易航程縮短,安全性提高。拓寬我國能源進口渠道,減少對海運及馬六甲海峽的依賴程度

對泰國:克拉地峽位於泰國南部,開鑿後,不僅可以為泰國的石油貿易提供快捷,安全的路線,還可以帶動泰國的經濟發展。

15、馬六甲海峽的作用:

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是東亞、東南亞各國與西亞、南亞、北非及西歐各國物資往來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國、日本從中東運入石油的必經之地。

15、泛亞鐵路的區位條件?

①地勢平坦,施工難度小,投資少;

②可利用原有鐵路;③沿線經濟發達,人口城市密集。

16、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新加坡扼守在馬六甲海峽東口,馬六甲海峽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是東亞、東南亞各國與西亞、南亞、北非、西歐各國物資往來的必經之路(最近通道),新加坡一向是東南亞各國物資集散中心和轉運中心。

17、我國與東南亞國家關於瀾滄江系列開發的項目有:瀾滄江水能資源開發、水運開發、旅遊開發及沿邊貿易。

知識點4:南亞問題

1、印度半島的地形特徵

半島地形以高原為主;(2分)高原面地勢由西向東傾斜(或起伏和緩);(2分)半島東西兩側有山地,沿海有狹窄(狹長)平原。(2分)

2、南亞熱帶沙漠的成因:

(1)冬季受副高熱帶高壓的控制,降水少。

(2)夏季西南風無法到達。

(3)歷史上對印度河流域的過度開發,導致對森林植被的破壞。

3、印度河徑流12~2月流量最低,3~6月水位上升快,7~9月流量最大,此後水位急劇下降,10月初水位開始平緩減退,分析印度河徑流量呈上述變化的原因。

冬季(12~2月)盛行東北季風,温度低,降水少,上游山區封凍,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氣温升高,上游地區的高山冰雪融化補給河流,流量增大,形成春汛;雨季(7~9月)受西南季風影響,降水多,形成夏汛。(6分)

4、印度河(恆河及雅魯藏布江)每年有兩個汛期,其河流水的來源各為:3—5月為積雪融水補給,6—9月為西南季風帶來的雨水補給。

5、德干高原為熱帶季風氣候,但其中部的天然植被為草原(其自然帶為熱帶草原),原因為:

①地處背風坡,降水較少;②緯度低,氣温高,蒸發量大;

③為古老的侵蝕高原,地形平坦,水汽抬升少,降水量少。

6、孟加拉國多風暴潮的原因:

位於板塊交界處,多海底地震;西南風帶來豐富的降水;口大內小的喇叭狀港灣;

7、孟加拉國洪澇災害的原因:

①熱帶季風氣候,夏秋多颶風,降水集中②地勢北高南低,位於西南季風迎風坡多地形雨

③南部恆河三角洲地勢低平,排水不暢④干支流同時進入汛期,相匯於孟加拉國

④地處孟加拉灣頂端,受海潮影響不利於洪水入海。

8、南亞地區冬季氣温比同緯度地區偏高原因?

因北面有喜馬拉雅山高山屏障,阻擋冬季風,受東北風影響小。(同四川盆地)

9、斯里蘭卡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

位於北印度洋,南部由西南季風帶來豐沛降水,(2分)淡水資源豐富;南部地勢較高地區,氣候涼爽,(2分)適宜人居;沿海平原,地形平坦,(2分)利於農業發展。

10、中巴經濟走廊交通建設(中巴兩國計劃建一條從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到中國新疆喀什的中巴鐵路),指出中巴鐵路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積極意義。

加強與巴基斯坦的經濟聯繫,便於擴大貿易往來;大大縮短石油等能源運輸時間和距

離,提高的效率。豐富能源來源渠道,減輕我國能源壓力;擴大我國西部地區開放程度,促進經濟發展。(6分)

11、印度為世界第一養牛大國,鮮奶及奶製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印度乳牛業發達的原因為:

①人口眾多,消費市場廣闊;②國家政策支持;

③熱帶草原面積廣大,飼料豐富;④加大了科技投入,培育了良種牛,重視了疫病防治工作。

12、加爾各答與孟買的區位條件:接近原料產地,海上交通便利。

亞洲硅谷—班加羅爾(軟件)—高新技術產業區位條件:

氣候宜人,環境優美;政府鼓勵政策;技術力量雄厚;社會治安和勞資關係好;市場廣闊,交通便利。

制約印度經濟發展的因素:人口膨脹,環境惡化,民族宗教關係複雜,自然災害頻繁,與周邊鄰國不和。

知識點5:中亞問題

1、中亞的氣候特點及成因

特點:冬冷夏熱,全年降水稀少,且季節分配不均,降水變率大

成因: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水汽難以到達,常年受大陸氣團控制

(3)內陸湖泊問題:

鹹海面積不斷萎縮的原因

自然原因:(1)氣候變暖,降水量少,蒸發旺盛,鹹海水量減少,面積縮小;(2)注入鹹海的阿姆河和錫爾河河水下滲、蒸發,導致注入鹹海的水量減少,鹹海的面積縮小;

人為原因:(1)人口增多,為了擴大農業生產規模,大量引河水灌溉,導致注入鹹海的水量減少,鹹海的面積縮小;(2)人類活動破壞植被,植被涵養水源的能力下降,河流水量減少,導致注入鹹海的水量減少,鹹海的面積縮小。

3、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説明鹹海面積萎縮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地理環境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特點,鹹海的面積縮小,使周圍氣候更加乾旱、沙塵增加,土壤退化、土地沙化,湖泊調節氣候能力下降,湖泊及周圍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減少,農業、漁業生產環境惡化。

4、烏茲別克斯坦棉花的種植條件

有利條件:夏季光熱充足;降水少,利於收摘;灌溉便利;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

不利條件:灌溉水源不足,距市場較遠。

5、、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分析説明烏茲別克斯坦棉花種植區水資源利用不當對地理環境產生的影響。

自然地理環境是各個要素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一個整體;棉花種植區,大量引河水灌溉,地下水位上升,蒸發旺盛,造成土壤次生鹽鹼化;由於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造成下游河流水量減少或乾涸,生態用水缺乏,土地沙化、荒漠化加劇;入湖水量減少,湖泊萎縮,生態環境惡化。生物棲息地破碎、消失;

6、從地理角度分析甲國(哈薩克斯坦)與中國開展經濟合作的有利條件。(8分)

從地理位置分析,甲國是我國陸上鄰國,距離近,且邊境漫長,有利於發展邊境貿易;

從資源分析,甲國礦產資源豐富,經濟欠發達,對資源的消費量和開採量少,資源優勢難以轉變成經濟優勢,而我國擁有資金、技術等優勢,對資源的需求量大,所以兩國經濟互補性強;

從交通條件分析,歐亞大陸橋連接兩國,交通便捷,便於交往;從能源分析,甲國油氣資源豐富,我國能源需求缺口大,合作前景廣闊。

7、修建中哈輸油管道的重要意義有

我國從哈薩克斯坦運入石油,對我國的好處是:

①緩解了我國能源供應緊張的狀況,有利於我國能源工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②中國能減輕對時局動盪的中東的石油依賴,有助於我國石油進口渠道多元化,有利於我國能源安全;③石油源地距我國近,運費低安全性好。

④將為中國提供一個長期穩定的陸地能源供應源

我國從哈薩克斯坦運入石油,對哈薩克斯坦的好處是:

①有助於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促進經濟發展;

②有利於石油資源的勘探與開發,有利於基礎設施建設,並拉動相關產業發展;

③有利於哈薩克斯坦石油出口渠道多元化;④出口源地距中國近運費低,有利於降低石油運輸成本。

8、亞歐大陸橋的意義

縮短了亞歐大陸東西岸的運輸距離;

加強了東西方文化、經濟的合作與交流;

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展;

維護了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等。

9、巴爾喀什湖:東部為鹹水湖,西部為淡水湖

①東部:深居內陸,降水稀少,蒸發旺盛

②西部:有源自天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伊犁河淡水河流匯入(伊犁河),而東側沒有

③東西連接處水域狹窄,兩側湖水交換不暢

西亞、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

知識點1:伊朗高原冬夏温差小的原因

①地處高原,地勢高,夏季不十分酷熱。

②冬季高大山脈(高原)阻擋了北方冷空氣入侵,使其冬季不十分寒冷。

説明:伊朗高原周圍有高大山脈阻擋,水汽難以進入,且有副熱帶高氣壓控制,降水稀少。

知識點2:死海問題

拯救死海最好的方法是使約旦河動起來,但目前十分困難的原因是什麼?

①約旦河是死海的主要水源;

②約旦河沿岸為熱帶沙漠氣候,氣候乾旱,降水稀少,水資源缺乏;

③約旦河沿岸人口集中,工農業生產發達,需水量大(當地居民生產生活的主要水源是約旦河的河水,人口、工業農業主要集中於約旦河沿岸);④以色列佔據約旦河上游建壩攔水造成上游來水減少,且以色列與約旦河沿岸國家矛盾重重,不易緩解。

特別提醒

約旦計劃從距離死海較遠的紅海調水進入死海,不從地中海調水的原因為:

①紅海和死海均位於東非大裂谷,東非大裂谷地勢低,修建輸水線路投資少,工程量小,而死海與地中海之間除地中海沿岸為平原外,其它地區地勢高,工程量大;

②紅海鹽度與死海鹽度相差不大,從紅海調水有利於保護死海的生態環境;

③紅海至死海沿線均在約旦境內,而地中海沿岸被以色列佔據,約旦與以色列矛盾重重,不易調解。

知識點3:索馬里半島

從地理位置、氣候、地形、自然資源等方面説明索馬里半島的地理環境特徵:

①位於紅海和地中海之間,紅海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運輸航道(是西亞和北非石油輸往西歐、北美的最近海上通道),亞丁灣是紅海出入印度洋的交通要道。

②氣候以熱帶沙漠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索馬里半島西海岸為熱帶沙漠氣候,其形成與夏季的索馬里寒流有關),降水少。

③地形以高原為主。

④西亞和北非盛產石油,是世界主要出口石油的地區。

索馬里半島東側索馬里寒暖流成因:

夏季,北印度洋西南季風吹拂下,表層海水向東流,周圍海水不足以補償流出區海水的減少,底層冷海水上泛,形成夏季寒流,索馬里寒流。

冬季東北風推動海水自北向南運動,由於印度洋北部為熱帶海區,阿拉伯半島為熱帶沙漠氣候,温度高,地温使海水變暖,形成冬季暖流。

冷海水上泛帶來了底層豐富的磷酸鹽等,7月漁業資源豐富。

7月有濃霧的原因:7月蒸發旺盛,水汽含量多;7月海域出現夏季寒流。

特別提醒

12月份我國軍艦出南海到索馬里護航,從大氣環流和氣象條件兩方面分析該季節對我國此次航行的有利影響:12月份,太平洋盛行西北風,船隻順風航行;12月份北印度洋盛行東北風,船隻順風順水航行;此時空氣對流較弱,大氣穩定,睛天多,利於航行。

氣温高、乾燥地區廣、氣候帶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佈。

知識點4:撒哈拉以南非洲

1、非洲的氣候類型以赤道為對稱軸呈帶狀南北對稱分佈。

赤道橫穿非洲大陸中部,南北跨度相當,地形起伏,海岸平直,

2、赤道地區的東非高原為什麼是熱帶草原氣候,而不是熱帶雨林氣候?

赤道地區在赤道低氣壓帶控制下,氣流上升,形成高温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但位於赤道的東非高原,因地勢較高,氣温大大降低,上升氣流減弱,降水量減少(比剛果盆地。總體降水仍較多),因而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3、馬達加斯加島東側熱帶雨林氣候:

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從海洋上吹來,帶來大量的水汽,沿岸馬達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濕。

4、撒哈拉大沙漠面積廣大的原因:

①終年被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候;

②北非與西亞相連,東北季風來自亞洲大陸,性質乾燥;

③大陸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經過,起到了降温降濕的作用;

④非洲大陸海岸線平直,少半島、島嶼及海灣,海洋影響範圍小;

⑤非洲地勢為和緩的高原,缺少高大山脈。

5、維多利亞湖西側降水遠高於周邊其他地區,其原因是什麼?(6分)

來自印度洋的暖濕偏東風經過維多利亞湖面,空氣濕度增加;受山地阻擋,氣流抬升,形成地形雨;赤道地區對流旺盛,多對流雨等。

6、近年來,肯尼亞的鮮花產業發展很快,鮮花出口量約佔歐盟市場的三分之一。試分析肯尼亞的鮮花種植業有何優勢條件?(3分)

自然條件:熱帶草原氣候,常年温暖,年較差小,花卉可生產時間長;雨季雨量豐沛。(4分)

社會經濟條件:(發展中國家)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土地租金低,有利於產業化經營;通過航空運輸,可方便聯繫歐美、日本等花卉市場;(政府決策)推動花卉種植和出口。

7、非洲推廣高產水稻種植將面臨的限制性因素。

水稻種植經驗不足,生產技術落後;水利設施不完善,機械化程度低;

傳統生產觀念和主食消費習慣的影響。

8、坦噶尼喀湖魚類資源豐富、特有物種多的形成原因。

湖泊面積廣闊,為魚類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2分);湖泊相對封閉且非常古,湖中眾多魚類經漫長時間的進化,形成當地特有的物種(2分)。

9、沙特阿拉伯氣候乾熱特徵的形成原因。

北迴歸線橫貫中部,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東北信風帶的控制(2分);位於亞歐大陸和非洲大陸之間,東西相鄰的海域狹窄,受海洋影響很小(2分)。

10、沙特阿拉伯發展種植業的自然條件很差,但在首都利雅得附近卻有大片的棗椰林分佈。試推測其成因。(6分)

利雅得附近為熱帶沙漠氣候,降水少,但熱量條件好,光照強,晝夜温差大(3分);地處綠洲地區,地下水(泉水)豐富,有充足的灌溉水源,適宜於棗椰林的生長(3分)。

11、海水淡化能源耗費大,成本較高。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海水淡化產量最大的國家。簡析沙特阿拉伯重視海水淡化的原因。(6分)

沙特降水量少,大部分為無流區,水資源嚴重不足(2分);但該國油氣資源豐富,能源充足,並大量出口油氣創匯,經濟實力強(2分);同時該國人口少,人均國民收入高,有雄厚財力通過海水淡化來緩解生活用水不足(2分)。

12、阿斯旺水壩的利和弊

利:發電、防洪、灌溉、旅遊、養殖、航運等。

弊:1尼羅河攜帶至下游的泥沙大大減少,使下游農田的肥力下降;2尼羅河三角洲受到海浪侵蝕,海岸線不斷向後退縮;3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沙丁魚數量減少;4庫區地下水位上升,導致土壤鹽鹼化5庫區蚊蠅滋生,疾病傳播,水質變差。

13、發展科特迪瓦的工業,有人建議應大力發展木材出口加工業,你是否贊成?請説明理由。

贊成。理由:熱帶雨林資源豐富;海運條件便利,便於出口;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進工業發展。

不贊成。理由:會使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加劇;導致生態環境逐漸惡化;導致當地氣候異常變化。(6分)

14、科特迪瓦最大城市阿比讓,是西非著名的良港,也是鄰近國家貨物的轉運港。咖啡、可可和木材等產品從這裏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區。

阿比讓的成為著名港口的原因。

沿海地區地勢低平,利於築港;位於海灣,風浪小,海域面積廣;屬於熱帶氣候,無結冰期;依託阿比讓,綜合實力強;大量農產品從這裏出口,經濟腹地廣(6分)

15、尼日利亞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拉各斯是尼日利亞舊都和最大港口。現為西非第一大城市。也是尼日利亞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工業中心和物流中心,尼日利亞80%的商貿活動集中在拉各斯。

材料三:物流業是指物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的實體流動過程。物流業是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根據實際需要實施有機結合的活動的集合。

利用圖和材料信息,分析拉各斯成為尼日利亞最大物流中心的區位因素。

(3)位於大西洋沿岸,地形較平坦開闊;是全國最大港口,水陸交通便利;石油資源豐富;農業商品率高,工業相對發達,商業貿易活動頻繁,物流量大;是尼日利亞舊都,是全國最大的金融中心,能為物流業提供金融、信息等服務;人口眾多,市場廣闊,勞動力豐富廉價。

16、分析馬達加斯達島生物物種豐富且極為獨特的原因

①島嶼長期與大陸遠離,地域相對孤立,形成獨立的生物進化環境;(1分)受人類影響時間短,干擾少;(1分)③島嶼面積大,地形複雜,氣候區域差異顯著,生存環境多樣。

17、補充鹽度:

1分佈規律:由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高低緯度遞減。

2影響因素:沿海地區首要影響因素是河川徑流。其次是寒暖流(寒流鹽度低,暖流鹽度高)

3世界鹽度最高的海域:紅海4%;理由:位於北迴歸線附近,受副高控制,蒸發旺盛,降水少;周圍多沙漠,幾乎沒有淡水河流的注入;海區較封閉,與外海的交換少。

最低波羅的海1%理由:位於較高緯度,蒸發弱;位於歐洲西部,受西風和暖流的影響,降水量大;周圍多淡水河流注入,稀釋強;海區較封閉,與外海的交換少

4密度流:由鹽度低處流向鹽度高處。

地中海直布羅陀海狹,常年表層海水向東流。底層海水向西流。從大西洋進入地中海,夏季只順水;冬季順西風,順水。

歐洲西部、東部和北亞

知識點1:西歐

1、與同緯度地區相比,歐洲西部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及盛行西風的影響,冬季比較温和,夏季比較涼爽,氣温年較差小,全年降水多,且季節分配均勻,為典型的温帶海洋氣候。

2、西歐温帶海洋性氣候面積廣大的原因:

①大部分地區位於35°N—50°N之間,屬温帶氣候;

②大部分地區處於西風帶,全年盛行來自大西洋的西風,含有水汽量多;

③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濕;

④中部為平原,山脈東西走向利於海洋上暖濕氣流深入內陸;

⑤西鄰大西洋,海岸線十分曲折,多半島島嶼、內海及邊緣海,海水深入內陸,海洋影響範圍廣。

3、西歐温帶海洋性的差異

東西差異:西部為温帶海洋性氣候,東部為温帶大陸性氣候

南北差異;北部是極地氣候,南部是地中海氣候

本區自西向東降水量逐漸減少,年温差逐漸增加,海洋性減弱,大陸性增強。

4、地中海沿岸: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熱乾燥,冬季受西風控制,温和多雨。植被以常綠灌木為主,葉質堅硬,表面有臘質,根系深,適應耐旱特徵此處為歐洲主要的亞熱帶水果產區:盛產柑橘、檸檬、無花果、葡萄。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欖。

5、西歐冰川地形廣佈,請舉例説明:

①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或挪威西側峽灣);

②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及阿爾卑斯山脈兩側的湖泊;③西歐平原波狀起伏的冰磧丘陵地形。

6、冰川對西部歐洲的影響

冰川運動時對地面的強烈刨蝕作用,造成角峯、寬谷、冰蝕湖、峽灣等冰蝕地形。冰川消退後,又形成冰磧丘陵、冰磧湖等冰磧地形。第四紀冰川在歐洲有兩個中心,一個是以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為中心的大陸冰川,一個是以阿爾卑斯山脈為中心的山嶽冰川。第四紀冰川對歐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如芬蘭、瑞典眾多的冰川湖,挪威幽深曲折的峽灣,東歐平原和波狀起伏的冰磧丘陵,阿爾卑斯山脈高山帶峯巒挺拔、谷地寬闊、兩側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紀冰川塑造的結果。

7、西歐乳畜業發達的原因為:

①地處中緯大陸西岸,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及盛行西風影響,全年温和多雨,日較差小,光照弱,適合多汁牧草生長;

②工業發達,城市化水平高,非農人口比重大,乳畜產品消費市場廣闊;

③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地形平坦,草場面積廣大;④交通運輸條件便利。

8、英國呈現“東耕西牧”的自然原因。

東部地處背風區,降水相對較少,光照豐富;東部以平原為主,地形平坦,便於耕作。西部地處迎風坡,降水豐富,利於牧草生長;西部以山地為主,不利耕作但可發展牧業。(4分)

9、西歐水運為什麼發達?

①西歐地處平原,且為温帶海洋氣候,河網密佈,水量充沛,水流平穩,河流終年不凍,利於通航;

②許多大河之間有運河相通,且河流直通海洋,便於江海連運;

③西歐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港口終年不凍,海運發達;

④西歐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城市眾多,貨物運輸量大。

10、冰島冰川和火山大範圍並存的原因

冰島緯度高,中部地區海拔較高,氣温低,常年被冰雪覆蓋;位於板塊的生長邊界,巖漿活動頻繁,火山眾多。

11、荷蘭人在500多年前就發明了木鞋並流行至今,長期以來荷蘭人喜歡木鞋反映了荷蘭什麼樣的地理環境特徵?(6分)

地勢低窪,排水不暢;温帶海洋性氣候潮濕,土壤含水量高;是主要的旅遊商品並出口創匯,反映旅遊業發達;森林資源豐富(6分)

12、鹿特丹被稱為“歐洲的門户”的原因

位於萊茵河河口和亞歐大陸橋的終點,河海、水陸聯運便利(既是河港又是海港);港闊水深,不淤不凍;地形平坦,有利於建港;歐洲經濟發達,腹地廣闊;以大城市鹿特丹市為依託。(任答3點得6分)

13、法國波爾多酒莊:分析種植在靠近河岸礫石層上葡萄質量高的原因。

(3)靠近河岸,土壤水分充足,利於葡萄生長;(2分)礫石石白天(受到太陽輻射)增温快,夜間降温也快,增大氣温的日較差,利於葡萄的糖分積累;(2分)礫石利於保持土壤水分(利於地表水下滲,防止土壤水分蒸發);(2分)礫石增強地面反射,使葡萄獲得更多的光照(或熱量)等。(2分)

14、魯爾區的興衰(必修內容)

a、區位優勢

①豐富的煤炭資源

②離鐵礦區近,靠近法國東北部洛林鐵礦區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陸交通:歐洲中部陸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運方便並直通海洋

⑤廣闊的市場

⑥科技水平高

b、衰落原因

①生產結構單一:集中於煤炭、鋼鐵、電力、機械,煤炭、鋼鐵是基礎。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氣的廣泛應用,使煤的比重減少、新技術鍊鋼耗煤量降低。

③世界性鋼鐵過剩:產量增加,經濟危機及替代品廣泛使用,使用量減少。

④新技術革命的衝擊:傳統的生產和組織形式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用地緊張、環境污染嚴重。

c、綜合整治

①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改造傳統工業,促進經濟結構多樣化。數量減少、規模擴大,新建遷移的以技術精良的中小企業為主。

②調整工業佈局,保證各行業平衡發展:如鋼鐵工業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爐建到荷蘭海邊。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網:有德國最稠密的鐵路和高速公路網,航運繁忙,運輸的一半是鐵礦石。

④消除污染、美化環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裝置和污染處理系統和植樹造林。

⑤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資源利用率

  知識點2:俄羅斯

1、俄羅斯東西氣候差異及成因:

俄羅斯西部(東歐平原)因受大西洋影響,氣候温和,降水稍多,為温和的温帶大陸性氣侯,東部沿海因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為温帶季風氣侯,廣大的西伯利亞地區距海洋(太平洋、大西洋)較遠,受海洋影響小,形成冬冷夏温,年較差大的温帶大陸性氣侯。

2、俄羅斯奧伊米亞康冬季氣温在北半球最低的原因:

①地勢高,位於東西伯利亞山地;②北極寒冷氣流受山地阻擋而集聚;

③深居內陸,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冬季降温幅度大。

3、俄羅斯的沼澤形成也是套用這幾個因素:

(1)水源:有鄂畢河、葉尼塞河等河流的凌汛作用,河水溢出河牀。

(2)地形:位於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形平坦,不利於水流的排出。

(3)蒸發量:緯度位置高,蒸發量小。

(4)下滲量:凍土廣佈,不利於水流的下滲

4、西西伯利亞平原沼澤廣佈的原因。

地勢低平,排水不暢;氣温低,蒸發量小;下部土層凍結(永凍層),阻滯水分下滲;(凌汛等導致)河水氾濫。

5、頓河因其河水流動的聲音很輕,比較安靜,所以在世界上享有“靜靜的頓河”美譽,分析原因(8分)。

頓河流經地區為平原地形,地勢起伏小,(2分)河流流速緩慢(2分);頓河流經地區降水較少,且全年降水較為均勻,(2分)水量較少且穩定(沒有特別大的汛期)(2分)所以河水流動的聲音很輕,比較安靜。

6、克里米亞是黑海北部海岸的一個半島。半島的海岸線形成幾個海灣和良好的天然港口。塞瓦斯托波爾的海軍基地是俄羅斯唯一的暖水海軍基地,是俄羅斯從黑海進入地中海,進而進入印度洋、大西洋的重要窗口。根據材料,從地理角度分析克里米亞半島對俄羅斯的重要性。

①克里米亞半島是俄羅斯從黑海進入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的重要窗口;

②克里米亞半島擁有優良海灣和天然良港,是重要的海上貿易通道;

③俄羅斯緯度較高,海運不發達,而克里米亞半島沿岸多終年不凍港,利於發展海運。

7、烏克蘭成為“歐洲糧倉”的原因。

温帶大陸性氣候,生長期日照時間長,晝夜温差大,利於糧食作物高產穩產;(2分)地處東歐平原,耕地面積廣,利於種植業發展;(2分)世界著名黑土區,土壤肥沃;(2分)眾多河流流經,水源豐富;(2分)歐洲人口眾多,市場廣闊,農業發展歷史悠久,耕作經驗豐富;(2分)地廣人稀,適合大規律機械化作業,重工業發達,農業機械化水平高。(2分)

8、簡述北冰洋航線的重要經濟意義。

①大大縮短北太平洋沿岸和北大西洋沿岸之間的航程,節省運輸費用和時間;

②促進沿線地區資源開發;

③促進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

9、俄羅斯頓河流域農業地域類型為高品穀物農業的原因:

①緯度位置相對較低,無霜期較長,熱量條件較為優越,且受北大西洋影響,降水較多,形成冬夏温差不大,降水稍多的温帶大陸氣候,適合農作物生長;

②地處東歐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③有便利的河流水用於灌溉。

10、烏拉爾山脈和緩起伏的原因為:位於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形成時間早,長期受風化侵蝕作用的.影響。

11、俄羅斯和日本興建工業區所考慮的主要區位因素各為:俄羅斯興建工業區所考慮的主要區位因素是礦產資源條件;日本興建工業區所考慮的主要區位因素是海洋運輸條件。

12、伏爾加河和葉尼塞河河流汛期特點為:伏爾加河和葉尼塞河一年均有兩次汛期,春汛來自積雪融水補給,為主要汛期,夏汛來自降水中雨水補給。

13、俄羅斯提高森林覆蓋率的措施為:

①合理砍伐與撫育更新相結合,以蓄積量定採伐量;

②制定法律法規限制砍伐量,堅決制止亂砍濫伐現象;

③適當進口木材,研究木材替代品;

④加大教育宣傳力度,提高全體公民保護森林資源的環保意識水平。

北美

1、北美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1)海岸山脈緊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風坡地形雨豐沛。但是,海岸山脈阻擋了太平洋上的暖濕西風向東深入,限制了山脈以西的温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式氣候向東延伸,使上述二種氣候呈南北向帶狀分佈於沿海地區。山間高原盆地由於地形閉塞,海洋水汽難以進入,因此,氣候乾旱,呈現出荒漠的景象。

(2)東部高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風,常造成大雪;東南坡面對大西洋水汽產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但因東部高低緩,連續性差,冬季乾冷的西北風可影響到東海岸,夏季從大西洋的暖濕氣流亦可越過高地,進入內陸。

(3)中部平原地區氣温、降水季節變化最大,大陸性較強。這是因為中部平原地勢低平,無東西走向山脈,南北開敞,致使南北氣流暢通無阻。冬季極地冷氣團可長驅南下,驟然降温。夏季來自墨西哥灣的熱帶暖氣團可自由北上,天氣悶熱多雨。中部平原在冷暖氣團爭逐交鋒、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氣温、降水季節變化據烈、大陸性較強的温帶大陸性氣候

2、北美大陸以温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的原因:

北美大部分地區地處中緯度地帶,為温帶氣候類型。北美西部為一系列緊逼海岸的平行山脈,阻擋了來自太平洋暖濕氣流的到達。中部為平原地區,北通北冰洋,南通墨西哥灣,冬季來自北冰洋的冷空氣可迅速到達南方,所經地區急劇降温,夏季,墨西哥灣的暖濕氣流自由北上,所經地區普遍暖熱,形了冬夏温差較大,降水較少的温帶大陸性氣候。

3、北美東北部沿海地區氣候與北半球同緯度其它大陸東岸有何差異?

北美大陸東北部瀕臨大西洋,由於大陸和大洋之間的海陸熱力質差異,不足以產生明顯的隨季節轉向的季風,因此東部地區沒有形成如亞歐大陸東岸的季風氣候,而屬於温帶大陸性氣候。

特別提醒

(1)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比美國南部亞熱帶濕潤氣候分佈緯度低的原因為:中國西靠世界上最大大陸,東臨世界上最大大洋,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冬季風強烈,冬季氣温較同緯度的其它地區氣温更低,而美國位於北美大陸,東臨大西洋,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小,且冬季風不強烈,亞熱帶(0℃等温線)向更高緯度推移。

(2)芝加哥位於美國中部平原,有“風城”之稱的原因為:芝加哥位於美國中部平原,易受來自北方寒冷空氣和南方暖空氣的影響。

4、美國中東部降水的空間分佈特點和形成原因。(4分)

由沿海向內陸地區逐漸減少(2分)。

形成原因:中部是平原,阿巴拉契亞山脈海拔較低,對於來自大西洋的水汽的阻擋作用較弱,降水深入內地,由沿海向內陸遞減(2分)。

5、從大氣環流的角度分析,美國太平洋沿岸降水北多南少的成因。(2分)

西岸降水主要受西風影響,由北向南,西風的影響逐漸減弱。(2分)

6、分析美國東北部工業區高度發達的原因?

①東北部是歐洲移民最早遷入的地方,資本主義發展最早。

②礦產資源豐富。如阿巴拉契亞山北部的煤炭,五大湖西部的鐵礦。

③大西洋沿岸有許多良港。如紐約、費城等。

④五大湖水運便利。(保證了鐵礦石、煤炭與主要城市高效率的運輸聯繫)

⑤平原肥沃,臨近玉米帶、小麥區、乳畜帶,農業基礎好。

⑥擁有龐大的市場。(人口稠密、生活水平高,市場潛力巨大,發達的工業、農業、礦業、交通運輸業本身就是重工業產品龐大的消費市場。)

7、分析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

①農業現代化水平高②種植業和畜牧業並重。

③是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④農業生產實行了地域專門化

8、墨西哥中北部的農業地域類型主要為旱作農業,東南部沿海主要為熱帶種植園農業。從地形和氣候角度,分析這種農業地域類型格局的成因。

(1)旱作農業分佈的成因:中北部以高原、山地為主,高原周圍高山環繞,海洋水汽難以進入,高原內部乾旱少雨,因此以旱作農業為主。

(2)熱帶種植園農業分佈的成因:東南部沿海為平原地帶,地處赤道與北迴歸線之間,受赤道低氣壓和東北信風影響,氣候濕熱,適宜發展熱帶種植園農業。

9、哥斯達黎加森林覆蓋率為52%,其國土只佔世界陸地面積的0。01%,但卻擁有全球近4%的物種。説明哥斯達黎加物種豐富的原因。

緯度低,熱量豐富,降水充足;

地形複雜多樣,相對高差大,垂直分異顯著;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好。

拉丁美洲

1、南美熱帶沙漠的成因:

①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或東南季風背風坡;②沿岸有寒流經過。

2、南美熱帶沙漠氣候呈狹長分佈的原因為:

①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脈緊逼海岸;②祕魯寒流降温降濕。

2、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區的成因

亞馬孫平原面積廣大,地勢低平,又位於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壓和信風的控制,空氣對流旺盛,盛行上升氣流,多對流雨。

它的北、西、南三面為高原、山地,東面向大西洋敞開,沿海又有暖流經過,從東北、東南方向海上來的濕熱氣流彙集內陸,並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終年降水豐沛。

因此,亞馬孫平原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

3、亞馬遜流域城市稀少的原因為:

①熱帶雨林氣候區,氣候濕熱,人口密度小;

②熱帶雨林茂密,陸路交通不便;

③汛期兩岸許多地區洪水氾濫,不便通行。

4、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對全球環境產生的影響為:

①調節全球氣候,維護全球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

②促進全球水循環,維護全球水平衡;

③影響地球大氣中碳氧平衡。(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是對亞馬遜河流域而言的)

5、利馬既是著名的“無雨”城市,同時又被人們稱為氣温宜人,氣候潮濕,綠樹繁花,風景秀麗的“花園城市”,試分析原因。(6分)

位於低緯太平洋沿岸,受副熱帶高壓和信風控制,多下沉氣流和離岸風影響,降水少(“無雨”)的熱帶沙漠氣候(2分);但由於祕魯寒流的影響,氣温降低(氣温宜人)(2分),沿海空氣與寒流水面接觸,下層冷卻,形成了穩定的逆温層,水汽只能形成大霧,(難以向上輸送成雲致雨)迷霧濛濛,氣候潮濕(2分),雖地處熱帶沙漠之中,卻空氣清新,一塵不染。

6、(1)簡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徵及其意義。(8分)

(2)從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分析潘帕斯草原成為世界著名牧區的有利條件。(8分)

(3)位於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亞高原東臨大西洋,但氣候卻十分乾燥,分析其原因。(5分)

答案(1)位置:阿根廷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瀕大西洋,西接安第斯山脈,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跨熱帶、亞熱帶、温帶三帶;西鄰智利,北與玻利維亞、巴拉圭交界,東北與烏拉圭、巴西接壤。

意義:緯度跨度大,地表熱量迥異,有利於多種農作物生長;與多國接壤,利於與鄰國的交往和合作;海岸線長,利於海洋資源開發與海洋運輸;成為南極科學考察休整、給養補充的基地。(任答兩點即可)

(2)自然方面:位於東部平原,地勢平坦;氣候温暖;降水適宜;土壤肥沃;牧草茂盛,(任答四點即可)

人文方面:畜牧業專業化、商品化程度高,經營規模大;草場管理現代化,圍欄放牧;重視牧業科學研究,培育優良牲畜;鐵路與港口的交通條件便利,便於畜產品的運輸;市場廣闊,畜產品遠銷國外。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

(3)地處西風帶,西面緊靠安第斯山脈,阻擋了來自太平洋的豐富水汽;部分越過安第斯山脈的氣流,沿背風坡下沉,氣温升高,難以形成降水。

7、委內瑞拉馬拉開波湖濕熱的原因

(1)濕:多對流雨和地形雨,降水充沛;氣温高,河流眾多,湖泊面積大,蒸發旺盛,水汽多;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擴散。

熱:緯度低,氣温高;盆地地形不易散熱。

8、巴西人口集中分佈在東部沿海地帶的原因:氣候條件好,交通便利,經濟發達,開發歷史早,地勢低平,多優良港口。

9、巴西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巴西利亞的原因:加強對內地的政治管理開發;促進內地經濟發展;分散城市職能;高原氣候涼爽,適宜居住。

10、亞馬孫河口無三角洲的原因:

流域植被覆蓋率高,攜帶泥沙量少;入海口地殼下沉

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發源於安第斯山脈東側,流經赤道地區,水量豐富,洪水季節河口地區有“河海”之稱。

11、巴(戈)塔巴尼亞荒漠成因:處於安第斯山脈東側,盛行西風的背風坡,氣流下沉,降水少;離岸風影響(乾熱),形成温帶大陸性氣候,温帶荒漠景觀。

12、智利人口多分佈於中部,而南北部少的原因:北部地區熱帶沙漠氣候,降水少,多沙漠,水源少;南部温帶海洋性氣候,氣温較低,冷濕,雨水多;中部地中海氣候:,夏季光熱充足,冬季温和多雨,適合居住。

13、巴西西南部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地處巴西高原邊緣,地勢落差大,水流急;亞熱帶濕潤氣候,降水多,水量大。

大洋洲、澳大利亞

1、從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分析澳大利亞動植物具有古老性和原始性的原因?

①從地理位置看:該大陸與其他大陸分離早,四面臨海;

②地形平坦,自然條件單一,動植物進化緩慢。

2、澳大利亞大牧場放牧業的有利條件:

①乾旱半乾旱地區面積廣大,草場資源豐富;

②大自流井盆地地下水豐富,為牲畜提供飲用水源;

③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④無大型食肉動物,缺乏天敵。

3、澳大利亞氣候呈半環狀

分佈:澳大利亞大陸地處熱帶和亞熱帶。降水從北、東、南三面向內陸作半環狀遞減,植物帶也相應呈半環狀分佈,由沿海的森林帶向內陸逐漸過渡為草原、荒漠。

成因:

(1)南迴歸線橫貫大陸中部,大部分地區處於副熱帶高氣壓帶和東南信風控制,氣候炎熱乾燥。

(2)南部和西南部位於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地區,屬地中海氣候。

(3)北部夏季來自赤道的西北風帶來豐富的降水,多為濕季;冬季受東南信風控制,形成乾季。降水季節性變化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4)東南沿海一帶,受澳大利亞暖流的影響,增温增濕,因而比較濕潤,東北部常年吹來自海洋的東南信風,並受地形抬升,降水豐沛,形成熱帶雨林氣候;東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最南端和塔斯馬尼亞島常年受西風的影響,形成温帶海洋性氣候。

(5)西部沿海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和來自大陸的東南信風的控制,加上西澳大利亞寒流的影響,降温減濕,因而乾燥少雨。中部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東部大分水嶺阻擋了來自海洋的東南信風,形成乾燥少雨的熱帶沙漠氣候。

4、混合農業的優點

農場是一個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有利於保持土壤的肥力。

農民可有效地利用時間安排農業活動,小麥耕作活動與牧羊活動交替進行,

農業生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

5、澳大利亞墨累達令盆地上游修建水庫大量取水用於灌溉,對該河流下游地區的影響為:

①入海泥沙及水量減少,河口地區海水倒灌,水質下降,引發土地鹽鹼化,三角洲地區被波浪侵蝕,面積減少。

②河流下游徑流量減少,導致濕地面積縮小,生物多樣性遭破壞,生態環境惡化。

③一些魚類可能發生絕跡現象。

6、針對墨累一達令盆地降水不足的現狀,在該地區發展農業的應對措施為:

①跨流域調水(東水西調);

②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建立農林牧相結合土地利用結構;

③採用噴灌,滴灌等節水措施,發展耐旱農作物。

兩極

1、南極

特點:酷寒、乾燥、烈風。

原因:

①緯度高──地處高緯,一年之內地面接受太陽光熱最少,造成嚴寒。

②地勢高──南極洲的高原地形和巨厚的冰層,冰雪覆蓋,冰雪反射率大;加劇氣候的寒冷,形成酷寒。

③氣壓高──酷寒使南極洲形成了極地高壓中心,從大陸中心向邊緣地帶經常吹反時針方向(即從陸地吹向海洋)的極地東風,降水稀少而風力極大,形成乾燥、烈風。酷寒使降水以暴雪形式出現,長久的積雪形成龐大而深厚的大陸冰蓋。烈風、暴雪和巨大的冰蓋又是南極大陸酷寒的原因。

④洋流──南緯40°~60°持續西風環流,造成一種特殊的“風壁”。它阻礙南極地區與低緯地區的熱量交換,也是造成該地區氣候酷寒的原因之一

⑤地處大陸,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導致冬季氣温低。

2、北冰洋範圍內氣温非常低的原因

①北冰洋位於北極圈以內,冬半年有漫長的極夜,散失掉大量的熱量。

②極晝期間儘管光照時間很長,但太陽高度角很小,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很有限。

③同時,在極晝期間由於積雪和海冰的融化要消耗大量的熱能。

④白色的冰雪對太陽輻射有很強的反射作用。如新雪的反射率達到90%以上。

3、南極氣温低於北極的原因?

①南極地勢高,北極地勢低;②南極是陸地,北極是海洋;

③南極與低緯地區熱量交換少(寒流環繞)北極與低緯熱量交換多(北大西洋暖流)④南極冰川覆蓋面積大,反射率高⑤南極極夜天數長於北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