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5.49K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不是藥神》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1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我不是藥神》,一般2D電影我很少會去影院看,因為得益於網絡的發達,大部分2D電影都可以在網上找到資源,但3D還是需要在影院才會有更好的觀影體驗。可以説這部影片的宣傳做的很到位,還沒有踏入影院就引起我濃厚的興趣,也許是我很喜歡徐崢導演的作品,又或者是這個故事很吸引人,總之在看之前,就對這部影片抱有極大的好感,而它也不失所望,讓我看完就有寫觀後感的衝動。

我不是什麼專業影評人,只是在學生的角度寫寫這張電影票讓我學到了什麼。徐崢導演的電影是非常典型的商業電影,劇情的發展遵循一定的套路,在劇本有一定模式的情況下,選題的角度就很重要了。我認為相較於之前的人在囧途系列,這部影片從各方面來説都更加成熟了。《我不是藥神》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貼近生活,人物形象飽滿,都是受生活所迫的小人物,近幾年非常火這種小人物的故事,我在觀影前瞭解了下這個故事的真實事件,劇本在二次創作後,更戲劇性,比原故事更加飽滿,跌宕起伏,下次創作劇本時,可以參考對比原故事和創作後的劇本設計情節。這個片子值得拉片研究。

讓我非常喜歡這個電影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秉承了徐崢導演作品的一貫風格,在歡笑中思考。(當然這是我覺得,人家可沒這麼説過。)徐導作品的搞笑都是來源於生活中的,很有生活氣息,不刻意不做作,和劇情相輔相成。比如影片開頭的上海話,讓人感覺很接地氣,非常合理又有新鮮感。還有他們鬥地主,黃毛放跑了地主,都是一些可以從觀察生活得到的笑點。笑過之後還是要跟着主人公回到現實的煩惱中去,我喜歡這種深刻的主題,反應社會現實,我總覺得這才是我們做片子的意義所在,不管電影還是短片,我總希望能通過影片表達一些什麼。可惜能力不足會讓這樣的抱負夭折,比如我面臨最現實的問題,雖然通過拉片室的學習,我對類型電影的情節模式有一定的瞭解,但是我卻不知道怎樣把它運用到3到5分鐘的短片裏去。不過慢慢來,可以先從《我不是藥神》的學習中,確定選題,再去考慮具體表現手法。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2

我前幾天去看了《我不是藥神》。從我個人的觀影感受來説,在電影裏,主角團體,病人,藥廠,醫院,警方,每一方都沒錯。病人為了生存,藥廠要維護利益,警方要捍衞法律。

電影后段印度仿製藥的藥廠關門了,進貨價從出廠價的五百一瓶,變成了兩千一瓶的零售價,主角仍然決定以五百一瓶的價格出售。從這時起,主角不僅僅是為了盈利而進貨,他是為了更多地幫助病人,支撐他們,讓他們有信念繼續活下去。主角不再是那個為了賺錢給長輩治病鋌而走險的粗俗小商人,他真正為別人的病痛而揪心難過,是一個靈魂透明的人了。

團的設置很有意思,一個長輩急需手術的印度神油商販,一個兒子剛出生的病患老呂,一個跳鋼管舞獨自撫養生病女兒的母親,一個慈眉善目的患病神父,還有一個生了病不想讓家人擔心離開家鄉的小黃毛。除了主角以外,其他幾人都是自己患病或者親人患病,所以會有主角中途退出的結果。電影中,對於藥物的作用並沒有神化,即便主角重新買到了藥,也沒有救回藥石無力的人。

電影中,有幾個細節很戳中淚點,我所有醖釀的眼淚,在看到那張回家的機票時爆發。電影的最後,曹警官説,正版藥納入了醫保,不會有人買仿製藥了。還有最後的字幕,真的充滿了人文關懷。還有一個細節就是一個老奶奶對曹警官説:“警官,你救救我們吧!我們因為吃藥吃光了所有家產,這種藥跟正品藥藥效是一樣的。”

整部電影,雖然是現實題材,但卻以温柔結尾,推薦觀看。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3

近日一部國產電影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及各大新聞頭條,豆瓣電影評分高達9.0分,上映5天票房達到13億,以其超高的人氣連續霸屏,這部電影就是《我不是藥神》。我雖然不是一個專業的電影迷,但這樣一部神奇的電影自然也是不會錯過,懷着無比好奇的心情踏入電影院,現將觀影感受與大家一起分享。

該電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時間地點定位於20xx年的上海,主角程勇因生活困窘,不得不鋌而走險,卻意外得到了一種能夠治療慢粒白血病的印度藥(印度格列寧)的獲取途徑,這種能與正版的瑞士格列寧具有相同藥效的仿製藥價格低廉,與正版藥價相差近80倍,為那些負擔不起正版藥昂貴藥價的慢粒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活下去的希望。但隨着藥品銷售規模的不斷擴大,與之相伴的麻煩也隨之而來,程勇再三思考以後放棄了繼續倒賣印度格列寧,而後又因好友呂受益(慢粒白血病患者)的死亡陷入了深深的內疚與自責之中,一場關於道德、情感、法律與救贖的拉鋸戰在波濤暗湧中慢慢展開。

整部電影貫穿了慢粒白血病患者的購藥需求與正版藥品高昂價格之間的矛盾,以倒賣仿製印度格列寧為線索,深刻的揭露了社會底層病患人羣的艱辛生活,通過道德與法律的較量,總結所引發的以下相關思考:

一、當現代與傳統、科技與原始、道德與法律這些矛盾相碰撞時,我們又該如何取捨。

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疾病被人類所攻克,在我們為生活在這個先進的時代而幸運的時候,又必須承受先進與科技帶來的副作用。就像雨果所説的那樣,“寄託有時便是斷送”。4萬元一瓶的正版瑞士格列寧對於很多經濟水平一般的家庭來説既是希望的曙光也是痛苦的折磨,長時間服用高昂費用的藥品給一個普通的家庭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巨大負擔,更是對精神的持久性摧殘。當一個廉價的替代品的出現,印度格列寧被深陷泥沼的慢粒白血病患者視為生存的希望,雖然它的出現顯得那麼完美,但是它有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它並不合法。我國對於藥品管控嚴格,對於沒有正式註冊的藥品皆視為假藥,印度格列寧自然也未能倖免。或許我們有過同樣的經歷,當我們患上一些小病時,到某個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就診,卻久治不愈,適逢一個偶然的機會尋得一個江湖郎中卻能手到病除,那麼我們是應該選擇相信正規醫院呢,還是選擇相信江湖郎中呢?當“違法的假藥”和“生存”並列放在一起選擇時,答案或許就一目瞭然了。

道德與法律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此話題就同媳婦和老媽同時掉水裏先救誰一樣從來沒有一個令所以人都信服的滿意答案。道德是方法,法律是標杆,看似不相干的兩種方式卻總是交織在一起無法剝離。電影中一個老大娘對辦案警察曹斌説了一句:“領導,不要再追查假藥了,我想活着”,觸動了多少人那顆脆弱的心;曹斌向局長彙報工作時説:“這案子我辦不了,我接受任何處理”,又道出了多少辛酸;程勇在接受法院審理時説道:“我犯了法,什麼處理我都接受,我只想救更多的人”,再次感歎了現實的殘酷和深深的無奈。法律作為公民的我們必須遵守,道德作為人性的準則我們必須具備,雖然沒有固定的答案,但是我相信每個心中都有一個平衡的契點,不為別的,為了真實的自己而活。

二、企業應當如何管理,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又該何去何從。

既然提到瑞士格列寧,不得不説一説瑞士醫藥這個公司。公司代表在整部電影中都在扮演着奸商這個角色,將只顧公司利益不盡社會義務的負面形象發揮的淋漓盡致,狡詐、陰險、勢利這些詞彙用在此人身上好像都很符合。就是這樣的一個公司,這樣的一個人將慢粒白血病患者推進了深淵,同時也將程勇逼上了一條不歸的“梁山路”。有人可能會認為,保護公司的知識產權是必要的,受法律保護的,是合情合理的。對於這個説法,我也是認可的,但是我並不認為這是可以放在一起討論的問題。在高度全球化、市場化的今天,一些企業不以如何提升產品質量、降低內部成本、提高服務標準為出發點,而是以如何打垮同行業內的對手為戰略準則,試圖在市場中佔據絕對的主動以致形成壟斷的局面。表面上打着維護知識產權的旗號,私底下卻有着難以見光的醜陋的算盤,所以我認為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並不能一概而論。認識到他人的優點,方能使得自身獲得進步,肯定他人的同時才能完善自我,就是這樣簡單道理很多企業卻難以理解,或者難以落實。寶馬奔馳和寶馬作為汽車行業的兩個巨頭在競爭方面的做法確實值得很多企業去思考與借鑑,在寶馬100週年之際,作為130年企業的奔馳發佈一則廣告,大致的內容是:“感謝100年來的競爭,沒有你的那30年其實感覺很無聊。”強大的對手永遠是成長的最好夥伴,不互黑、而互敬,這是何等的胸懷和氣度。利益是企業生存的基礎,但是盲目追求利益不盡社會義務的企業也很難能獲得人民的認可,瑞士醫藥公司忘記了自身作業醫藥企業的特殊性,盲目過度的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傷害了慢粒白血病患者,這不是一個有責任企業的應有行為。在當今的時代下,如何合理合法的維護企業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社會責任與義務,值得我們認真的探索與反思。

此部電影深刻的揭露了存在的社會矛盾,是一部緊密聯繫人民生活的電影大作,通過對比過往,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對藥品行業的不斷優化,積極尋找所存在的問題,逐步進行行業規範,努力改善着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現狀,最終實現惠民、利民的有效落實。最後,祝福每個人都擁有健康,珍愛生命,遠離藥品,人人都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4

影片結束,大燈亮起,把我從電影的世界拉回現實,周圍的觀眾也一反常態的沒有立即起身離去,都在那面目低垂的坐着,我坐在角落裏心情也久久不能釋懷,周圍時不時的哭泣聲勾起了複雜的思緒,一時忍不住眼淚也從臉上滑落。

影片一開始就以簡單的一些片段介紹了主人公程勇的生活背景以及矛盾的人物性格。他素質低下滿嘴髒話還打老婆但是他對他兒子來説是一個好爸爸,對他父親來説是一個孝順兒子,他不是一個好人,為了錢**過亂七八糟的保健品。第一次呂受益來找老程**藥品的時候,被他拒絕了,因為怕被抓。劇情到這人物性格的是非兩面就分割的很清楚了。

再後面老程因為生活所困聯繫到了呂受益,準備合作賣藥。老程去了印度,在與印度商人談論藥品的時候説了一句很現實的話“命就是錢”。

在影片中讓人印象深刻的黃毛,為了不拖累家人而選擇去屠宰場謀生,一邊工作一邊等死。

當晚上老程和他的小團體去夜店慶祝時,領班要讓思慧去跳舞,老程不許讓思慧坐下並砸錢讓酒吧經理跳舞的時候,思慧扯着嗓子喊的最響,喊“脱”的時候眼神惡狠狠的,這麼多年心中受到的屈辱終於在這一刻發泄了出來,鏡頭轉向她的時候,眼睛裏含着滿滿的眼淚。可以想象思慧曾經受到過怎樣的侮辱與委屈。

其中有一段劇情讓我難忘:在警察發現了購買印度藥的病患時,讓他們説出賣家,沒有人回答,最後,老婆婆站了出來,哀求道:“領導同志,我病了三年,四萬一瓶的藥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現在還不容易有了便宜藥,你們非説它是假藥,這藥假不假,我們能不知道嗎?那藥才賣五百塊錢一瓶,藥販子根本沒賺錢,誰家能不遇上個病人,你能保證你一輩子不生病嗎?你們把他抓走了,我們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着。”淚目!

程勇在去監獄的車上,他幫助過的那些患者來為他送行,所有人都摘下了口罩,思慧甚至給女兒摘了口罩,他們在以示尊敬。在之前賣藥的過程中老程在有菌環境下讓病人摘下口罩,要不然就是不尊敬他,雖然後來在他的強迫下摘了下來。但與此次截然不同,“你幫助我,我尊敬你”。

生活比電影更苦,但是我們不能放棄希望。《我不是藥神》帶給了我們現實中最直觀的感受,而這就是我的觀後感。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5

昨天在百忙之中看了今年的年度神作《我不是藥神》,作為今年第一部評分超過九分的國產片,《我不是藥神》的好評幾乎是全方位的,影片從題材到製作,從故事到演技可以説是無可挑剔。之後也看了很多影評,對於影片內涵,社會深意等等分析的很是全面。

那公子就純粹的來挖掘一下影片中所隱藏的彩蛋吧。温馨提示:還未觀賞《我不是藥神》的人員請慎重選擇哦,因為本文含有大量劇透。

橘子——橘子代表呂受益。

我們第一次把橘子和呂受益聯想起來,是在程勇的印度神油店。他託程勇**印度藥,程勇轟他走。呂受益於是討好地摸出一個橘子説:吃個橘子吧!

第二次是他們散夥後停藥一年的呂受益因為沒錢買藥而病入膏肓。呂受益甚至為此還割腕入院進行搶救。呂收益的老婆就去找程勇道明瞭實情,而後程勇來到了醫院看他,在醫院裏呂受益一邊寬慰程勇,一邊小聲的説:吃個橘子吧!

第三次是在呂受益死後的悼念會上,程勇失魂落魄的從他家走出來,忽然聽到背後有哭泣聲,他回頭一看原來是黃毛坐在樓梯上,一邊流淚一邊吃着橘子。

那為什麼是橘子呢?

首先橘子是很平民的水果,價格便宜,符合病患困苦的家庭條件,再者吃橘子有預防和治療白血病的作用,據説是適合血癌患者的水果之一,呂受益可能正是知曉這一點,想活下去的他,才隨身帶着橘子。還有中國不是有句古話是這樣説的:“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意思就是説同一個事物在不同的地方會表現出不同的樣貌。而藥效相似的同一款治療白血病的藥,在中國賣將近四萬塊,而在印度卻只要五百塊。這是不是另一種“橘”呢!

狗——狗代表黃毛

有一次兩人同行中,一貫寡言少語的黃毛在後面學狗叫,和程勇開起了玩笑,程勇就叫他“黃狗”。還有一次程勇去屠宰場找黃毛,畫面中出現過一隻黃狗。還有就是黃毛為了程勇不被抓,自己開車引開警察而被**後,程勇去他家,鏡頭中也閃過一條狗。

從這裏可以看出來狗和黃毛有關。首先他是一條“喪家犬”,得了白血病後不願連累家人,便離家出走到上海。黃毛曾對程勇説自已有家不能回,家人都以為他已經死了,怕回去嚇着他們。其次狗的特點是看家、忠誠、護主。黃毛搶到藥,便分給同屋的病人;有一次程勇在夜店跟人跟人衝突,黃毛暗暗握住酒瓶,摩拳擦掌;最後黃毛去小便的時候看到有警察埋伏,就有意撇下程勇,一個人開着車衝了出去。

紅藥水——這是一個可多重解讀的細節。

瑞士醫藥代表到警局報案時,這時曹斌警官正在往手上塗紅藥水,而後曹斌和醫藥代表握手,手上的紅藥水在對方手上留下了一塊紅色印跡。醫藥代表坐卧難安,不一會兒,便在鏡頭的注視下拿手帕仔仔細細擦掉了那塊“污斑”。但他擦不掉的污斑是,那些抗議的聲音、朝他扔屎的人羣。

這是一個臉譜化的反派人物,同時此處也是一個諷刺,有潔癖的人卻在幹着骯髒的事情。

挪菜

呂受益邀請程勇來家裏吃飯,窄窄地客廳,飯桌就卡在過道,家境着實算不上富裕。但一方小小的餐桌,呂受益的妻子把菜擺得滿滿當當,十足豐盛。要動筷子的時候,呂妻不動聲色的把一盤肉菜挪到了程勇的前面。是啊,中國人的人情都是通過飯桌來表達的,懂的人便知道其中的暖。

鬥地主

劇中有一幕是在神油店裏,程勇、呂受益和黃毛在鬥地主。在遊戲中呂受益是“地主”,程勇和黃毛是“農民”,當“農民”程勇要拿下“地主”呂受益時,黃毛一對王炸把程勇給炸了,明明程勇和自己是一夥的都是農民,黃毛為什麼還要炸他?這是為什麼呢,是黃毛不會鬥地主嗎!其實都不是,在黃毛的眼裏,以前的程勇就是唯利是圖的黑心商人,是地主,其他人都是農民。既然是鬥地主,他自然要鬥程勇了。

吃火鍋

在神油店裏,店外還下着大雨,火鍋還滋滋冒着熱氣,程勇宣佈自己不再賣藥了,這時氣氛冷了下來。黃毛聽到後站起來仰頭灌了一整杯,磕碎杯子沾了一手血而離開;思慧也敬酒,穿上衣服離開;劉牧師説了句“願主保佑你”而離開;呂受益苦笑着,重新戴上口罩離開。

這對應着他們來時的方式,黃毛是和程勇打過架、流過血認識的;思慧是在夜店跳***和程勇認識的;教父是在佈施會上和程勇認識的;呂受益初次見到程勇露出真容時,摘了三層口罩。

集體摘口罩

集體摘口罩的畫面,在片中出現過兩次。第一次是剛開始在街邊的包子鋪裏,程勇的賣藥事業正要開始。思慧幫他約來同城病友羣羣主,都是戴着防菌口罩的病人,對正在接受深度治療的癌症患者來説,自然應當避免接觸細菌。口罩是他們的保護屏障。可是當時程勇不理解,覺得自己手中握着救命稻草就高高在上地端起了架子説,不摘口罩沒誠意、沒得談。

這時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然後都不約而同的都摘下了口罩,摘下口罩後都露出一張張形容枯槁的臉,一個接一個開始咳嗽,摘口罩是對身體不好,可還有比藥更要緊的事情嗎?這是病友們第一次集體摘口罩,為了活命,這就是這一行為的分量。

第二次集體摘口罩時是在影片快要結尾的時候,在程勇坐着警車從法院被押送到監獄的路上,那時的程勇已經是另外一個身份。因為自己墊錢從印度給病患們運救命藥,而被法院判處獲刑五年。

那段長街上,上演了第二次集體摘口罩的舉動,是自發的致敬,如同脱帽禮。這是義人之舉,也是人與人之間投桃報李的情誼。

兩次集體摘口罩,標註着程勇賣藥事業的`兩端——起點和終點。

打架這個橋段一共出現過兩次,第一次是曹斌警官對程勇先動的手。因為程勇沒出息,另嫁他人的前妻(曹斌的姐姐)想帶兒子出國撫養。在雙方談判的時候,程勇被前妻給激怒了,就動手把前妻推倒在地,而後被抓進了派出所。曹斌警官聽聞後回到派出所,一進門就氣勢洶洶地要打程勇,這時程勇氣焰全消縮在牆角,很窩囊的樣子。按理説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其實以程勇的混,不一定不敢上前一戰。可是為什麼不呢?因為程勇心虛,倆人心下都知道程勇那一推很可能傷到了前妻肚子裏的孩子,那可是一條生命啊。

第二次打架的時候是在快到片尾時,橋段復現,角色進行了互換,程勇對曹警官動手。因為曹警官的佈線追捕,程勇的賣藥幫手黃毛為了替程勇承受罪名而開車引開追捕而被**了。這時程勇變成動手的,曹警官變成縮在牆角的。

程勇説:“他才二十歲,他就想活命他有什麼罪。”作為執法者,曹警官難道還擺平不了“襲警”的程勇嗎。顯然不是,這時曹斌警官的心也是虛的。因為剛剛丟在他手上的可是一條命啊,那背後是許多條等藥病患的命。

“打架”場景的復現,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對生命的敬畏。這也是《藥神》的魂核。

最後病友們集體站在街邊,摘下口罩目送程勇的囚車離開一幕,像什麼?

像十里長街送……

一個場景在北京,政治中心,生者緬懷逝者,儀式是送花圈、抹眼淚;一個在上海,經濟中心,病者致敬勇者,儀式是摘口罩。

一個是死別,一個是生離。

一個是大背景裏的大人物,一個是大時代裏的小人物。

他們都是心懷大愛的人。

不知道你們看懂這些彩蛋了嗎!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6

前兩天看到朋友圈都在刷這部電影,我想,應該也是一部不錯的電影,半夜11點跑到電影院去看,看完以後都凌晨了,哈哈。

我在想,目前票房賣的不錯的,都離不開共鳴感,如果這部電影和觀眾產生共鳴,那麼網上水軍自然而言幫你推廣,回想去年戰狼2的時候,我看我以後,就覺得不是看電影,就好像是真的一樣,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也是一樣,就是現實生活中的一種縮寫,我想起樂嘉老師説的,任何技巧都不如真實有力量,從這些事情更加驗證這個理論的正確,何為真實?就好比,武俠小説裏面,當武功練到極致的時候,就是無招勝有招,沒有技巧就是最好的技巧,其實這個絕技在銷售行業也可以行得通。

做銷售,很多人認為,嘴巴會説,聰明,就可以做出業績,不可否認,的確會出業績,只是這個業績未必很多或者很大,這個社會,大家都缺乏安全感,有的人,笨的像頭豬,但還發了大財,為何?因為大家都喜歡和這樣的人打交道,最起碼,不會被坑,被騙,給人實在的感覺,相反,太聰明的人,時時刻刻都要防着他,以免一不小心就被套路,做銷售,做好的技巧就是沒有技巧,就是真實,實實在在給客户解決問題,考慮問題,為客户着想,客户自然而言找你下單,支持你,客户不是笨蛋,心裏都有杆稱的。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7

也不知道現在是星期幾了,當一個老師已經不再關心星期幾的時候,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放假了!

對,就算是放假了,為什麼叫“就算”呢,因為學生離校了,沒有學生上課,當然也就可以理解為“放假”了,儘管,後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下子鬆懈下來,反而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開啟簡短的觀影模式吧,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不是藥神》。

一開始還在糾結,要不要去看,畢竟去影院看電影對於這麼小資的我來講,還很奢侈,不過一看是徐崢和甯浩監製,我萌發了些許衝動,何況,標籤是:喜劇,壓力這麼大,何不樂一樂呢?可是看過之後,才知道,這哪裏是喜劇呀,除了影片頭五分鐘的兩個笑點外,全場淚奔!不得不説這是繼《幕後玩家》之後,徐崢為大家送上的一個很具有批判現實意義的電影,深刻,深刻,還是深刻!

《我不是藥神》可以稱得上是年度最受期待的華語片之一,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的演員陣容。除了有徐崢、週一圍,王傳君等知名演員,還有近期在《暴裂無聲》,《西小河的夏天》中獻出精湛表演的譚卓出演。

《我不是藥神》認真講了一個“假藥販子”的故事,涉及到醫藥改革的問題,法理與人情的矛盾,從社會意義來講,説它是上半年最好的國產電影也不為過。

徐崢所演的程勇有真實事件為基礎的原型,來自20xx年的“陸勇事件”,陸勇以低價從印度買入一種號稱對白血病有奇效的藥品,在國內販賣而聞名。

改編自真實事件,足矣給這個題材加分不少,在電影結束之後,片尾字幕滾動的現實進展更叫人唏噓——20xx年的慢粒白血病存活率30%,20xx到了85%,拯救慢粒白血病的天價藥後來納入了醫保,20xx年國家對抗癌藥品實行零關税。

恰如《熔爐》裏的經典台詞:“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我不是藥神》最讓人尊重的地方在於,它講述了在法理之外、人情以內的區域裏,一個小人物從唯利是圖到捨己為人的轉變,更重要的是,因他的勇氣和自我犧牲,間接推動了後來的醫藥改革。

這樣一個“能改變現實”的題材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拍出來即是一種勇氣。尤其是,明眼人都能看出,電影裏很多內容的處理,在不傷及人物與主線的基礎上,針對能過審所做的努力,像官方立場的正面且人性化的處理,對訴訟過程一筆帶過,總體來看,這些處理方式不讓人反感,同時又做到了傳達社會意義與自我安全的平衡。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8

昨天老婆的朋友請看這部電影,她是個非常喜歡看喜劇片和美國大片的人,居然請我們看這部電影,着實很吃驚,因為之前她從來沒想過去電影院看這種類型的電影,不得不説,現在人的觀影水平在提升。

真的是部很不錯的電影,幾次鼻酸,王傳君先生演技太亮眼了,對他印象還停留在關穀神奇的階段,但這次表演,實在驚豔,臨走時,看着愛人和孩子,讓初為人父的我特別感觸,不想拖累他們那種心情,看着扎心的疼。明明想好好的活着,但是卻只能不捨的離開。裏面的黃毛,感覺就是身邊的某些人,沒有死於白血病,卻因為逃避警察追捕被卡車撞了,程勇抓住警察領子質問,他只是為了活下去,有什麼錯,是的,他沒做傷天害理的事情,僅僅想活下去,回去看看自己的家人,像是個沒根的人,消逝在塵世間,連點念想都沒留下。

電影裏,人物都是鮮活的,其實最讓我覺得驚訝的是那個賣假藥的,從程勇一幫人跟假藥販子打起來,就覺得這事兒肯定要毀在這傢伙手裏,越往後,越這麼覺得,到最後敲詐程勇的時候已經是確定無疑了,但是被警察抓住後,他冷笑笑,把所有過錯一肩承擔了,當時覺得不可思議,病友們要保護程勇,因為他給他們帶來了生的希望,哪怕裏面的警察,在人性的拷問面前也難以抉擇,這個讓人覺得喪盡天良的假藥販子,居然為了保護個只見過幾面,砸了自己攤子的人,説出他名字還能減刑的人,選擇了自己承擔,這一段真挺震撼的,他説出了人世間的無奈,做救世主,但救不好窮病,窮也是一種病,很心酸。

人世間有太多的苦難,但是總的來説還是光明的,我真的很敬佩導演的功力,這麼多的人,每一個都不是扁平的,他們好像就生活在我們的身邊,裏面的牧師一直對程勇説,上帝保佑你,上帝不管存不存在,後半部分主演確實在做着上帝做的事情了,主角一開始對牧師説的一堆大道理,最後居然都應驗了,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主角最後被抓,與全國範圍的發藥不是沒有聯繫的,那時候他想的就是能救一個是一個了。

看到這樣的電影,真的欣喜非常,已經好久好久沒進電影院了,説真的,很多電影,真的沒法看,不知道在宣揚什麼,裏面的導演到明星,也毫無對作品和觀眾的尊重可言,多的是為了票房,慶幸的是,這些人好像也漸漸失去了觀眾的尊重,我不是藥神這部原來我認為的小眾電影,首日票房居然突破了三個億,不得不説,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觀影水平肯定會有所提升,走向文明社會的雙腳雖然沉重,步履蹣跚,但是她依舊在堅定不移的前進着。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9

《我不是藥神》上映幾天了,影評不錯,不過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來説對社會還很懵懂。也是第一次來北京正式加入北漂一族的一個南方小菇涼。因為剛從學校保存出來,大家好像都是膽子不大,脾氣不小;個子不高,要求不小;所以室友因為比我早在北京待四個月給我的建議是要我先不要看這部電影,因為我正在找工作每天都焦頭爛額的。但最後我一個人還是看了這部電影。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因為經歷了這些年的社會的打磨你終於也要變得世俗,你也會因為錢做你認為你一輩子不會做的事情。劇中的程勇就是起初也是一個世俗的人,賣着不怎麼賺錢也可以勉強過的保健品,但現實就是這樣,你明明這樣渾渾噩噩過着可能覺得也不錯的時候突然一根棒子重重的打在你身上,劇中程勇因為妻子離婚、長輩生病需要錢的時候他終於被現實打敗了。

起初他對白血病患者好像也沒什麼概念,目的就是賺錢。所以他走上了法律不允許的也就是犯法的路上,但他的目的是賺錢。對於犯法我想每個人心裏都是不願意的去觸犯的,劇中的程勇也一樣。所以他賺夠錢收手做個正正經經的良民多好,不用每天提心掉膽,也沒有要當大英雄這麼大理想。對就是現實把我們變成外觀看起來最好的自己。雖然人性被成長的歲月磨平但並不會消失,

所以只要還存在在骨子裏他依然會被喚醒。程勇因為看到自己兄弟經歷病痛折磨而死的過程終於還是在風口浪尖上為了這些遭受病痛折磨而吃不起高價藥的患者放棄自己所有世俗的東西鋌而走險了。也許在法律的角度程勇觸犯了法律,但是他做的事情已經超意義的存在,甚至可能已經影響到法律甚至相關部門的政策,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患者可以勇敢並快樂的面對生活,因為生活最終是美好的。

這只是我代表個人從某個角度的看法寫的,文筆不好請見諒。最後想説因為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所以我們應該謝謝編劇可以把這個故事寫出來告訴我們大家。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10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從一個患了“慢粒細胞白血病”,和一羣“慢粒細胞白血病”患者求生慾望開始。演繹了一場現代社會,患病的人們在疾病痛苦,和商業模式下所謂規則面前的渺小。其實人很簡單,就是想活着!健康的活着。即使是病魔纏身,即使是身臨絕境,只要有一線希望,他們也想活着。影片中最感人的,就是為了存活“牧師”的妥協;為了女兒媽媽變成了舞女;看到愛人能夠活着的喜悦和感動;一羣有便宜藥吃,就開心的不得了的病人!人,其實就是活着,健康的活着!看到這些,覺得沒病真好!

導演用簡單的手法,表達着人對生存的渴望,對活着的渴望。也在提醒那些沒有病、很健康的人們,珍惜自己的擁有,珍惜自己還沒有被病魔,沒有被死亡追殺的那種恐懼。

片中的病友們,為了能活下去,可以説是傾家蕩產。他們吃不起昂貴的藥,但誰都不想死,都想活着。這個可以代替正規藥的“假藥”,是正品合法藥品十分之一的價格,但仍然吃不起。而另一面印度藥品,其價格只有世界藥品價格,乃至中國藥品價格的百分之一。這個現象正好反映當下社會教育的失敗,反應了人們道德淪喪,唯利是圖的互害模式。何止是藥品,任何一項與商業掛鈎的東西,裏邊都存在着暴利和互害。而大多數人,則成為這種暴利行業和互害模式的犧牲品。

其實,我抱怨一圈後,靜下心來發現。“人還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用起居有常、食飲有節、不妄作勞,來儘可能保證自己的健康”。社會,從古到今都是用血的代價換太平、公正、安分守己。

活着,就是為了體驗生命的喜悦。與愛人的相遇,與父母的依戀,對孩子深情的愛!你我本來平凡,生死原本自然。活着,就把自己想做的都作了,這樣才會死而無憾。

回憶起小時候媽媽病的不能動,那時候也和片中人一樣,有着對親人的依戀。我的人生也是因為對孩子的愛而改變。現在接觸到更多對病苦無奈的人們,看着他們因為平凡的“起居有常,食飲有節”,練功調理而喜悦康復,覺得此生甘願平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