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閲讀心得讀後感悟400字

來源:文萃谷 2.48W

資治通鑑的作者是司馬光,《資治通鑑》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編年史。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資治通鑑的讀後感400字,一起來看一看吧。

資治通鑑閲讀心得讀後感悟400字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400字篇1

提起《資治通鑑》,你們知道它是什麼嗎?告訴你吧,它是一本歷史故事書。由於我熱愛歷史,媽媽就在我過生日時送了我這本書

它的封面有四個深紅色的大字——《資治通鑑》。除外就只剩下那一片草地和那幾個栩栩如生的、正在翩翩起舞的古代陶製品了。書後還有大約五百字的簡介,方便人們來了解它。

有人説:外表美無用,需有實際效果才行。我給大家説一説它的作用和主要內容吧!它主要講了古代的故事和人物,如:《三家分晉》、《三顧茅廬》和《孔融讓梨》等。整整一千四百多年中所發生的事情都被它講了出來。如果你想查古代故事或人物,只需打開《資治通鑑》,答案就會立刻呈現在你的面前。

有一次:媽媽問我三國時期的小霸王是誰。我找了很多資料都沒找到,最後還是在我的寶貝——《資治通鑑》中找到了。從此我更愛《資治通鑑》這本書了。

《資治通鑑》真是我的好寶貝!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400字篇2

《通鑑》從魏、趙、韓三家分晉開始編年敍述,到五代結束。在司馬光眼中,這是一個周道衰落,綱紀敗壞的年代,三家能夠堂而皇之位列諸侯,非三晉之壞禮,乃天子自壞之也。司馬光藉此欲闡述的是一種正統儒家的正名理論。

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就是這種理論的核心。君臣之位,如天地不可易位一樣牢固。所以,雖然微子有德,他不能取代紂這樣的暴君;雖然姬重耳功大,死後不能隧葬;雖然齊、楚、晉、秦勢強於周,不敢輕易取而代之。在柏楊先生眼中,這種極端的傳統就是一種反動,在歷史的潮流中一次又一次的被強權羞辱。而我覺得,今天的中國恰恰需要這樣的一種禮教和名器。混亂的價值取向,拜金的社會潮流,貧瘠的文化涵養,道德底線崩潰,導致國人在人生觀中太需要一種共同的正統的思想來領導,並且給所有人以福祉。今天,西方文化佔據着主流,接受的成本低,回報高。不要怪國人崇洋,而是名不正則民手足無措。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400字篇3

我最喜歡《資治通鑑》這本書,裏面內容豐富,記載了許多歷史人物的故事,讚揚了許多風流人物,讀了這本事,讓我受益非淺。

《資治通鑑》是我國最偉大的編年史,作者司馬光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和文學家,他在不少人的幫助下完成了這部歷史鉅著,歷時19年。宋神宗認為這部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於是便命名為《資治通鑑》,這就是《資治通鑑》書名的由來。全文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至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生動記載了1360多年來中國的歷史文化,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兼顧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歷史文化知識。

其中《將相和》令我深有感觸,講了藺相如安全把玉壁送還給趙國,趙王很器重他,封為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要找機會給相如一點顏色看看,相如出門辦事,總躲着廉頗,人們問藺相如:你為什麼怕一個老頭子?。相如説:秦王比廉頗厲害,我還怕他,我是為了國家利益為重,秦王之所以不打趙國,是因為文將有我,武將有廉頗。這句話傳到廉頗那裏,廉頗很感動,揹着荊條到相如那裏請罪。這則故事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凡事要先為國家利益,後為私人用情。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400字篇4

“流水無弦萬古琴,《通鑑》無聲天下音”,讓我們去閲讀《資治通鑑》,瞭解其中的一個個歷史故事吧!

《資治通鑑》是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編年體通史,與《史記》並稱為中國史家之絕筆。它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後周顯德六年,共跨越1362年的歷史。在這近2000年的漫長歲月裏,發生了多少曲折動人的故事啊!比如:“戰國爭雄”、“楚漢相爭”、“三國鼎立”、“隋唐盛世”、“五代十國”等等,便是這歷史長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其中牛角掛書的李密、以死盡忠的豫讓、賢能勇猛的荊軻、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賢良淑德的長孫皇后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打開北宋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所編著的《資治通鑑》,之所以命名《資治通鑑》是因為它意為“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只要我們認真閲讀它,便可以從中體會到烽煙四起的朝代戰爭,無數百姓處於流離失所、水深火熱的痛苦。我曾記得有這樣一段故事:李密小時候經常牧牛,可他卻每每帶上幾本書,把書掛在牛角上,這樣便可以邊看邊牧牛了,後被瓦崗軍推選為“魏公”。為什麼他們在那艱苦的條件下都能自學成才呢?而我們現在的條件比他們優越幾千倍,有什麼理由不更勤奮學習呢?

《資治通鑑》不僅為我們生動演繹了一段真實的歷史,再現了一位位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還給了我們後人警醒。

  資治通鑑的讀後感400字篇5

自從第一次讀這本書,就好像讓我着魔似的迫不及待往下看……

這本書叫《資治通鑑》。是北宋的'著名的史學家司馬光著作的,是一個史學鉅著。有“網羅宏富、體大思精,為前古之所未有”的美譽。“資治通鑑”這個名字是宋神宗賜名的。意為“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光是知道這本書的簡介,就讓我等不及了。

仔細看完這本書,裏面的人物個個活靈活現。尤其是裏面的商鞅。這個人呢可不簡單,因為才華橫溢,就被秦孝公看中,為國家獻出了許許多多的貢獻。使秦國富強,讓百姓安康。裏面的荊軻也是一模一樣。為了阻止暴虐的秦始皇嬴政,不顧危險,為了兑現他對太子丹的承諾,十分有信用。可是最後卻沒有抓住機會,落到了秦王的手裏。華佗也是同樣,他醫術高超,為百姓造福,深受愛戴。可被曹操安排在了身邊,再也不能為百姓服務了,後來雪上加霜,又被關進了監獄,可依然沒有忘記百姓,但被曹操殘忍殺害…………像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

這些個性分明的人物,正是見證了華夏一步一步的足跡,公元前403年一直到公元前959年。多少感人,氣憤的事蹟在這裏發生,正是這些人們,為華夏填上了一點光彩。

慢慢合上書,書中的情節還在我腦中湧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