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07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貓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貓的讀後感

貓的讀後感1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精神的糧食。好書像營養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田,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户一樣打開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我最愛讀的是老舍的《貓》,他筆下的貓真是惟妙惟肖。

有一次,貓在老舍的作文紙上留下了幾朵小梅花,可是老舍卻一點也不生氣;貓的耳朵很靈,只要聽見老鼠稍有動靜,就盡職地屏息凝神,寧願多等,也要把老鼠捉住;它們不但古怪而且很調皮,它們總是在院子裏追逐嬉戲,還把花草搞的零零落落的;它們太淘氣了,一根雞毛、一個線團都玩地津津有味,玩地可瘋了,不知要摔多少跟頭,它們就是這麼生機勃勃,活潑可愛!

老舍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了貓的每一處細節,觀察甚是入微,將貓的特性以及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刻畫得栩栩如生。連貓在洞口前捉老鼠的神態,是怎樣地呼吸都觀察得仔仔細細。以後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將處處留心觀察每一個細小的環節,仔細觀察,用心體會,一絲不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記得有一次,老師讓我和某個同學一起出畫板報。在畫板報上有一朵花竟然少畫了一片花瓣,她發現了之後立馬補畫,畫的時候還在那邊反反覆覆地修改,在那一刻,彷彿她的一切都在這畫板報中。從此以後,我把她當作了學習的好榜樣,決定做一個細心,一絲不苟的人。

讀老舍的《貓》讓我獲益匪淺,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對微小事物的更要仔細觀察。

貓的讀後感2

這天語文課上,我們學習了鄭振鐸的《貓》。本文主要寫“我”養的三隻貓的故事。

“我”是三隻貓的主人,喜歡前兩隻貓,但不喜歡第三隻貓。“我”是前兩隻貓杯具的目擊者,也是第三隻貓杯具的製造者。鄭鋒爺爺極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發了真情實感,引起了讀者共鳴,文章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隻貓的故事。讀完後,我頓覺悲傷。它小時就遭遺棄,身世可憐;好不容易被好心人收留,卻並不受人喜歡;最後被主人冤枉,委屈致死。真是可憐!

我從中明白了無論做什麼事情,千萬不能憑個人的好惡、自私、偏見和一時氣憤加以處罰,否則就會出差錯,甚至造成無法補救的嚴重過錯,在心中留下永久的愧疚與悔恨。要明白:每種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各具魅力、卓爾不凡,都是獨一無二的!

但,這隻貓的性格也決定了它的命運。它懶惰、鬱悶,與前兩隻小貓根本無法相提並論。雖説人與人性格不同,不應厭惡別人與你不一樣的性格。可一人不喜歡沒關係,兩個人不喜歡也沒什麼,那麼要是五個人,十個人呢?那就説明你的性格偏激了。所以,我也想對第三隻貓説:“你就應懂得利用環境去創造自己的價值,而不就應懶惰。

其實人也一樣。一個人沒有價值的生存着是令人厭惡的,要努力活出生命的價值與尊嚴,完善自己的人格和行為,才會贏得生存的尊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