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反思15篇

來源:文萃谷 1.46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意為自我反省。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歷史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年級歷史反思15篇

七年級歷史反思1

本學期即將結束,回想這個學期的教學工作,我感覺到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不足,為此,我也思索過很多。

作為歷史老師要教給學生們什麼,怎樣教給他們?這兩年來的教學工作告訴我,要讓學生們學好你所教的學科,就得讓他們對你所教的學科感興趣。而在一中這塊教學沃土上,語、數、外幾乎站領了學生大部分時間,他們會對歷史感興趣嗎?我該怎麼做?一邊教學、一邊嘗試、一邊反思,使我逐漸領悟到,只有愛學生,並懂得怎樣去愛,當他們願意與你交流,喜歡聽你講課時,説明他們已經對你所教的科目感興趣了。

僅僅是感興趣還不夠,為什麼呢?因為,在會考這根指揮棒的牽引下,學生們的重心都是放在主課上,他們不會用更多的時間來背、默歷史這門學科了。由此,我們也就能想到,在沒有多的練習作業的情況下,沒有被重視的學科,想有好的成績,僅靠課堂上45分鐘是不可能有好成績出現的。

不管歷史的'前景與命運如何,作為一名歷史老師,我會一如既往做好自己的教學本職工作,從點滴做起,上好每一節課。從課堂教學着手,強化課堂45分鐘,注重對歷史基礎知識的分析與講解,讓學生理解歷史和了解歷史,同時注重以考定教,強化知識點的識記及練習,鞏固複習、督促到位,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向課堂要質量。

在今後的歷史教學工作中,我要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做到多學習、多鑽研。取他人之長,多聽課,包括其它學科的,學習他們的長處,好的教學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難點,根據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切實可行的教案。平時抓好培優轉差,多鼓勵,幫助他們理清知識點,讓他們看到希望;幫助他們樹立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耐心的教給他們學習歷史的方法,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歷史的機會。

七年級歷史反思2

很清楚的記得:在學習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三國鼎立》一課時,我設計的教學過程,有兩個環節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第一個環節:説一説你所知道的三國時期的成語故事。

話一出口,許多學生按耐不住情緒已經站了起來,高高舉起了手,我採取了各組競賽的方式,給他們均等的.機會讓他們展示成語故事:讓我沒有意料到的是有些同學説出了成語故事,而且還簡單講到了故事情節和故事中涉及到的人物,許多同學發出了嘖嘖的稱讚聲,顯然他們對個別同學講到的成語故事是比較陌生的,還要求講述者大聲一些,再講細緻一些。我深深感覺到學生對這一活動意猶未盡,於是留了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展示。

第二個環節:分析孫劉聯軍在赤壁之戰中取勝的原因?

根據教材內容的安排,我引導學生分析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失利的原因,主要從三個方面分析:第一是曹軍來自北方不習水戰,第二是曹軍兵多驕傲自滿,第三是孫劉聯軍正確的戰術。

接着我開放課堂,請同學們説説:你從其他渠道瞭解到的孫劉聯軍在赤壁之戰中取勝的原因還有哪些?

有同學大膽發言:赤壁之戰是在七月天裏,曹軍來自北方不習南方生活,所患瘟疫非常嚴重,死者很多,這就使曹軍士氣受到損失,戰鬥力受創。因此我認為曹軍失敗的原因中有一點不能忽視那就是----瘟疫。

我問大家:你們認同他的説法嗎?

絕大多數同學表示同意認可。

這時我已經意識到這位學生的發言已經補充了我的授課資料。同時讓我再一次認識到延伸和拓展課堂教學的重要性。面對學生所具有的動態性資源,我可以順着學生的價值取向進行挖掘,跟着學生走。這樣不僅可以把課堂資源延伸到課外拓展,還可以保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激發他們積極探究的情感。讓學生最終知道:我説的不是權威,教材也不是權威,事實勝於雄辯。通過大家的廣泛交流可以越過教材,穿過課堂,讓學生和我在交流中共享資源。

七年級歷史反思3

一節歷史課,我給同學們介紹中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在講到孔子的教育思想時,突然有學生插嘴:“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很惱火他打斷了我的話題,於是沒好氣地問:“你怎麼知道的?”他高興地指着牆壁説:“在那兒貼着呢,還有孔子的畫像。”我一時語塞,多好的教學資源,我怎麼就沒注意呢。

反思:

我應該感謝“插嘴”的同學,是他讓同學們瞭解了更多的知識,是他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教學資源無處不在。

學生插嘴是許多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它帶給我們的或許是擔心,或許是困惑,但更多的應該是欣喜與思考。新課程倡導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倡導寬鬆、融洽的教學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插嘴”是合情合理、無可厚非的.。它不是“亂”,而是“活”,是新課程改革中一朵絢麗的浪花。當學生的“插嘴”具有挑戰性時,教師應如何應對,如何調整教學計劃,如何讓學生的“插嘴”變成一種學習資源,才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研究的課題。

面對學生的“插嘴”,我們不僅要認真傾聽,耐心等待,而且要為其喝彩!

反思後則奮進。我們只有在實際工作中多多反思,不斷改進,才能真正走進新課程。

七年級歷史反思4

七年級歷史第一單元講授中華文明的起源即:

我們的遠古祖先、原始的農耕生活、神奇的遠古傳説等內容。本單元教學做到了以下幾個方面:

(1)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2)科學備課,尋找課文重難點的突破方法,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向學生講解清楚,讓學生想像和感悟。

(3)創設情境,以情入學。

(4)教學形式多樣化。如:

①角色表演。

②畫畫。畫“北京人的一天”,要從中體現出北京人的生活、社會或已經掌握的生產技術。

③講故事。

④出示圖片與資料。

⑤開展課堂討論,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

(5)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開始起步。

本單元的'不足有

(1)七年級年級是進入中學的起始年級,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剛剛起步,導致學習效果不佳;

(2)學生還沒有養成問題生成、設疑解惑方面的學習習慣和能力。今後教學的思考兩點:

(1)學生合作探究性學習教學環節設計的探討;

(2)學生髮現問題、問題、生成能力的培養。

七年級歷史反思5

一節歷史公開課,教學內容是七年級第6課《春秋戰國的紛爭》,為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習興趣,我設計了一道題:蒐集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故事。同時提醒學生可以看教材,看課外書籍,查字典。教室裏一下子炸開了鍋,很多學生踴躍欲試。

學生甲:我看過《上下五千年》這本書,書中記載:春秋時期,剛做國君的楚莊王胸無大志,有個名叫伍舉的大臣讓他猜個謎,説:“楚國山上,有一隻大鳥,身批五彩,樣子挺神氣。可是一停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什麼鳥?”楚莊王説:“這可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將要衝天;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你去吧,我已經明白了。”

學生掌聲一片。

學生乙:春秋時期,重耳(即後來的晉文公)在晉國內亂逃亡在外時,曾受到趙王的殷勤接待。重耳當時許諾若能回到晉國為君,一旦晉趙交戰,晉軍將退避三舍以示報答。

我很滿意學生的表現,同時也注意到一向不愛作聲的`學生乙犯了一個小錯誤:應該是重耳受到楚王的殷勤接待,而不是趙王。但我不忍心潑冷水,也就鼓勵性地説了聲“你真不錯”,並未糾正他的錯誤。

反思:

在回辦公室的路上,我總想着那樣處理不對勁兒。自從實施新課改以來,特別是在公開課的課堂上充滿着“你真不錯”、“你能行”、“你真棒”等表揚的話語。雖然這些表揚話對孩子來説是一種鼓勵,但過度的、甚至不切實際的表揚給孩子帶來的就完全是好處嗎?我的上述處理方式,讓學生接受了錯誤的知識。作為教師,這是一個不小的錯!

其實,學生聽多了讚賞的話,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和意義。學生在此起彼伏的掌聲中會漸漸褪去應有的喜悦。所以當學生做得不對的時候,一定要立即指出他的不足。只有發現了不足,改正了不足,才能不斷進步,也才能坦然地面對別人善意的批評、提醒,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所以,為了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老師,請大膽地説“你錯了。”

七年級歷史反思6

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開學與以往稍有不同。經過一個假期的沉澱,在上好“開學第一課”後的同學們似乎已經快速地轉變了自己的角色,調整好了學習狀態,迎接新學期的挑戰。而教師們也在假期鑽研業務,提升教學能力,提前就緒,為開學第一課做充足的準備工作。

作為實驗七年級的歷史老師,我本着認真備課,高效上課,做好新舊知識銜接的開學目標,有序開展了為期兩週的教學任務,現就其教學內容做出以下幾點反思,以供時時警醒,改進自己的不足:

(一)教學設計

首先,在開學初,年級組即下發教學任務,要求務必做好新舊知識銜接的教學工作,在鞏固複習好舊知識的前提基礎之下,再進一步傳授新的知識,做到穩紮穩打,循序漸進,為下一大周的教學做好鋪墊。因此,開學前兩天的.歷史教學我設計為“講練”結合式的複習方法,讓學生下課時做好新舊筆記的謄寫和整理,再根據上課展示的思維導圖,串聯學過的知識,結合課堂演練的訓練題目,紮實做好第一項教學任務。從隨堂提問的過程中以及晚自習限時測的成績來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材做了部分內容調整,有新增教學要點,也有刪減宂雜材料,更多是將課程做了進一步合理化的調整。面對新課程標準的變化,我適當地調整了教學設計,重新修改了導學案的內容設置和環節佈署,以學生和教學內容為導向,不斷調整並細化學案內容,為課前教學做好充分的資料準備工作。比如七年級歷史第6課《北宋的政治》課程新增“王安石變法”一子目,對此,我將以往的“材料研讀”環節重新調整為“目標導學”和“難點突破”兩個環節,融合了知識、材料、研討、提升四項教學內容,便於學生理解並掌握重難點知識。

(二)教學過程

一般情況下,四個班級的教學都能按照導學案設計的環節進行,但是因為每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和特點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會採取多種教學方法,並對某些教學環節重點突出,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比如一班學生基礎較差,會在知識細節上多做強調和訓練,二班學生思維活躍,會可以訓練歷史思維的形成和解題方法的訓練,三班基礎紮實,但成績不夠突出,會刻意安排讓學生自主總結的環節,而四班學生水平層次不齊,會綜合使用以上幾種方法,課上多提問容易走神的學生,最終實現綜合提高年級各班成績的目的。

(三)存在問題

學生學習主動性較差,沒有養成課前預習和課後鞏固的習慣。雖然新舊知識的銜接是開學最主要的教學任務,但因為課時的安排不統一,一、二班要比其他兩個班級多出兩個課時的時間。着對於前兩個班級來講,是非常有利於鞏固和複習,有足夠的時間做全面的複習,但剩下兩個班因為沒有多出的兩個課時,只能利用自習和課下的空餘時間整理複習,導致後兩個班級在專題訓練中所得成績明顯不如前兩個班級高,並且在新知識銜接上頁不夠流暢和自如。但歸根結底其實體現出的問題是學生學習自主性較差,沒有及時鞏固複習的意識,而且這一問題又直觀體現在課前預習上。

缺乏課後練習,新學課程內容得不到及時的鞏固,學生容易出現現學現忘的現象。雖然授課過程中有課堂訓練這一環節,但簡單的幾道選擇題根本無法全面覆蓋一整節課所學的知識要點,如果課下再沒有安排時間進行專題訓練,那麼,學生所學知識無法形成一個體系,容易出現知識漏洞。

學習心存疑惑不及時找老師解答,問題堆積如山,挫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再教學過程中是無法做到對每一位同學進行全方位輔導,而且學生不向老師反映自己的問題,教師是很難察覺學生的問題所在,要想有針對性地輔導每一位同學,就需要學生主動暴露出自己的問題,一再隱藏只會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影響到自己的學習態度和信心,最終導致成績的下滑。

(四)改進措施

首先,教師要多關注不積極發言的學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其次,課前、課中多提問一些小問題,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知識。再次,繼續推行彈性作業,因材施教。最後,繼續實施培優補弱計劃,讓學生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七年級歷史反思7

歷史人物可以説在歷史課本中隨處可見,歷史就是人類的一部活動史,離開了歷史人物也可以説歷史教學就無從談起。歷史人物雖然在歷史發展中不是起着決定性的作用,但是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如何評價歷史人物對初中學生學好歷史,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樹立遠大理想,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起來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七年級歷史反思8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習興趣,可以產生高度的注意力和較為穩定的學習情感,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歷史教學質量尤為重要。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也的確碰到了許多的問題,現在針對具體的教學以及教學後的效果談談反思;

一、以多媒體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課件以其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具體形象地展示出各種事物的現象、情景、過程,它對提高學生興趣起到促進作用。如七年級歷史《秦末農民起義》主要介紹秦始皇的過失,引起陳勝、吳廣農民起義,以及建立西漢,我考慮到這些內容對學生來講較久遠,通過分析課文,能知道,但記憶困難,為了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我準備了北京長城的圖片,伴着優美的音樂,學生對世界名勝古蹟有了興趣。接下來放映《孟江女哭長城》學生們看到勞動人民,用小推車、肩膀扛、繩子拉,一步一步向上拉。有的累昏、有的'死。再接下來放映陳勝、吳廣起義。這樣學生進行對比,然後分組總結秦始皇的功、過,學生的興趣從不知不覺中調動起來。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出現了部分學生乘機擾亂課堂,譁眾取寵的現象。也有部分學生不能達到言之有物,這是我在以後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二、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認為在今後的歷史教學中我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平時抓好培優轉差,對學困生應多與他們交流,瞭解他們的情況,多鼓勵,幫助他們理清知識點,讓他們看到希望;幫助他們樹立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2.多學習、多鑽研。取他人之長,多聽課,包括其它學科的,學習他們的長處,好的教學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難點,根據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切實可行的教案。

3.在自己平時讀書過程中,有意識的收集資料,積累命題素材。

4.積極接受學生意見,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例如有學生提出多總結,多講解題的思路。只有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是好的教學方法。

5.更加註重學以致用的原則,在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學生運用知識解題的能力。

七年級歷史反思9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多種多樣,只要運用得恰當,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的。例如:上《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時,導入時候,可以先做個這樣的小調查:“同學們,你們最愛吃的`水果是?”對這樣的問題比較容易,學生會爭先恐後的回答,然後問:你們知道它們從哪裏傳入的嗎?從而引起學習新課的興趣,由於開始上課提起了胃口,整堂課的氣氛會比較好。

七年級歷史反思10

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試又結束了,在本次考試中我所任教的6個班級的成績很不理想,原因很多,為了今後的教學能取得更大的成績,需要總結經驗教訓,為此就期末考試的情況作以簡單分析:

一、學生方面:

1.史實不清,是致命的弱點。

2.部分學生態度不端正。或不重視,或認為歷史很好學,不過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趕得上。

七年級歷史期末考試反思3篇文章七年級歷史期末考試反思3篇出自本次考試試題出的偏難,題量大涉及範圍較廣。

2. 期末考試前時間緊,內容多,期中複習時間少,這也是考試成績不好的一個原因。

針對上述原因,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應努力做到:

1.課堂上老師的授課對社會知識的講解要透徹,觀點要明確,點評要到位。不能出現是是而非,模稜兩可的情況。

2.單元測試和課堂練習要圍繞教材,難易得當,切不可脱離學生的實際。

3.學生的`課堂討論或合作學習,課前要作深入調研,要充分把握好這個“度”。

4.根據教學進度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教材儘可能多安排一些理論聯繫實際的社會實踐活動。

七年級歷史期末考試反思3篇教學反思

5.對學生課堂聽課、討論、回答問題等的評價要客觀公正,不可盲目表揚和一味的説好。

另外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和複習方法也很重要:

1.採用了領着學生複習,每一節課佈置給學生具體的內容,然後小組抽背,課代表抽背,之後教師串聯知識體系,使學生有個完整的歷史概念。

2.老師統一思想,強化基礎訓練;多接觸瞭解學生,擺事實,講道理,使其明瞭歷史學習的重要性。讓一些在歷史學科成績有突飛猛進的同學介紹學習經驗,讓學生明白歷史成績的提高並不是高不可攀。

3.教給學生讀書和思考問題的方法;習題講評不只是知識的再現,更關鍵的是技巧的提升;合理安排課堂,體現主體知識,重視結構體系;重視學生能力的提高。

4.多蒐集材料。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課上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其對本科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

5.課下多和學生進行溝通,傾聽學生的心聲,接近學生之間的距離,這樣有助於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總之,通過本次考試,我認識到在教學工作中自己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之處,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新課程、新教材、新理念,給我們老師和學生的教育、教學的實際體驗是全新的,而我們的教學實踐經驗還相當有限,還有待於我們全體老師長期不斷的探索和努力,從而在教改中求發展。

本次考試雖已結束,但更艱鉅的任務還在後面,我將加倍努力爭取下次考試再創佳績。

七年級歷史反思11

這一週,給七年級上了兩節新課《我們的遠古祖先》、《原始的農耕生活》,感受比較深的有以下幾點:

第一、總體來説,七年級歷史教學的內容還是比較簡單,知識點的講授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所以課堂的關鍵是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並保持這份積極性到期末。

第二、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只有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才能調動他們的興趣,比如説《我們的遠古祖先》這課內容比較抽像,所以上課時候需要補充大量圖片,讓學生有直觀感受。而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己觀察圖片,想自己在圖片中看到什麼並得出結論,可以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看圖和思考上。而且,我們提問,要儘量生活化,讓學生有想象的空間,比如學生在想象“北京人生活的`一天”這個問題時,就很積極主動。

第三、因為書本上的內容比較簡單,所以上課時還可以補充一些課外的小知識,讓學生學的有成就感。

第四、關於校本學案,發現如果學生能先把其中的自主預習部分做完,那上課的效果會好些。所以,我希望在課前,佈置學生先自主預習,讓他們也養成自己學習的好習慣。

這一週,給八年級也上了兩堂新課《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和太平軍抗擊洋槍隊》,有以下幾點感受:

第一、通過教學,發現八年級近代史的內容還是比較多的,會容易出現一課時完成不了教學計劃的狀況,所以一定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抓重點,破難點,精講,精煉。

第二、通過教學,發現八年級的學生的愛國熱情很高,他們對中國近代的屈辱歷史很憤慨,這種情緒,有利於他們融入課堂,但需要加引導,讓學生理智愛國。

第三、通過教學,發現八年級的學生對於許多歷史問題已經有自己的看法,只是思考的不深入,所以講課時,可以讓學生多表達自己的看法,並講授歷史問題思考的方法,引導其更加全面、深入的看問題。

第四、由於知識點比較多,在教學時,要多總結,講一個知識點或一整節課都要對知識點回顧,總結,強調,發現用詩歌進行總結,可以讓學生在無形中記住知識點!

第五、要讓學生多參與課堂,比如設計情景對話,我在講太平天國時用《太平風暴》這樣的情景對話,讓學生扮演,他們的積極性很高,或者讓學生想象自己是歷史人物,會怎樣做這樣的想象式問題,效果也比較好。

七年級歷史反思12

考試已經落下帷幕,為了更好地安排下半個學期的教學工作,在此特對期中歷史試卷的考試情況進行分析。

七年級歷史試卷共三道題,分別為單選題、材料分析題、問答題,共計100分。就試卷難易程度來説,這張卷子難易度適中。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題為選擇題,主要考核的就是學生對課本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基礎知識點包括這些:課本上的圖文如4題,考核唐朝都城長安的城市平面圖;文本中每一課的具有總結性的小標題如3題,唐太宗奠定貞觀之治的兩大基石是虛心納諫、知人善任;還考查了相關的歷史典故: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與哪個有關?總的來説,選擇題的難度並不大。儘管試卷難度不大,學生的答題情況並不理想。出現這種情況很重要一個原因是學生根本不重視這麼課程,作為這麼課程的任課教師,我認為學生出現這樣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本人認為,任課老師再兢兢業業,學生手頭沒有配套的練習,這都很難讓學生主動的去學習這們課程。因此借這個機會我想跟領導説説我的心聲:給七年級的政、史、地、生都配上相應的資料吧。其次就是任課教師教學任務沒有落到實處即沒有適量的練習讓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

第二答題共兩個小題:第1題,考查的是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基礎知識。知識點學生並不陌生,但材料是以圖表的形式展現的,由於學生還沒有具備一定的分析圖表的能力,加之學生根本沒有識記這個知識點,因而這道題的答題情況非常的糟糕。第2小題,考查的是隋朝大運河的知識。試題給出大運河的圖片,結合圖片來答題。這題考查的也是課本的基礎知識,最後一個問題屬於開放性試題,學生可以自由的發揮。因而這張卷子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優越性即學生有話可説,學生可以自由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就學生答題的情況分析,這道題的得分率不是很高,能夠難道一半分數的同學不到一半的學生。基於這樣的現實,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得調整自己的'方法。

第三題為問答題即從政治、經濟等方面分析唐朝經濟繁榮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就題目來看,難度並不大,聰明的孩子能夠從試卷中找到現成的答案。值得高興的是,這道題大部分學生都動手寫了,不再給老師留空白卷子。這道題12分,我認為這麼大的分值,就單單一個問題,這不利於七年級的學生得分,希望以後七年級的最後一題能夠分成幾個小題來分析。

關於這次測驗,學生的成績分佈主要有以下情況:

七年級三個班的歷史科目及格率均不到百分之五十,每班的優秀率均不足百分之二十。面對這樣的成績,作為任課老師,我將採取一定措施,努力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

七年級歷史反思13

經過一段時間的課堂教學,自己在教學理念上有了很大的轉變。作為歷史老師我要教給孩子們什麼,怎樣教給他們?這學期的教學工作告訴我,要讓孩子們學好你所教的學科,就得讓他們對你所教的學科感興趣。而在育才這塊教學沃土上,語、數、外幾乎站領了孩子大部分時間,他們會對歷史感興趣嗎?我該怎麼做?一邊教學、一邊嘗試、一邊反思,使我逐漸領悟到,只有愛學生,並懂得怎樣去愛,當他們願意與你交流,喜歡聽你講課時,説明他們已經對你所教的科目感興趣了。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習興趣,可以產生高度的注意力和較為穩定的學習情感,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歷史教學質量尤為重要。

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也的確碰到了許多的問題,現在針對具體的教學以及教學後的效果談談反思;

一、課堂激趣教學

我覺得我們應該以媒體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多媒體課件以其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具體形象地展示出各種事物的現象、情景、過程,它對提高學生興趣起到促進作用。如七年級歷史《伐無道,誅暴秦》主要介紹秦始皇的過失,引起陳勝、吳廣農民起義,以及建立西漢,我考慮到這些內容對學生來講較久遠,通過分析課文,能知道,但記憶困難,為了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我準備了北京長城的圖片,伴着優美的音樂,學生對世界名勝古蹟有了興趣。接下來放映《孟江女哭長城》學生們看到勞動人民,用小推車、肩膀扛、繩子拉,一步一步向上拉。有的.累昏、有的死。再接下來放映陳勝、吳廣起義。這樣學生進行對比,然後分組總結秦始皇的功、過,學生的興趣從不知不覺中調動起來。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出現了部分學生乘機擾亂課堂,譁眾取寵的現象。也有部分學生不能達到言之有物,這是我在以後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二、對學生的能力的重視

把學生分成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一起討論,做練習冊,並教給小組長一些方法,引導他們儘可能的發揮每一個小組成員的作用,讓成員學會如何給別人分析、講解問題。小組出現不會的問題,向教師提出,再由教師給小組講解。自習課上也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先給同學們一定的時間背題,然後小組長同時抽三個組員,這樣即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從而提高記憶的質量。同時在課堂和自習上,我也在嘗試給學生一種沒有壓力的學習氛圍,只規定背題的範圍,不規定必須背下來,或是抽背、默寫,人為給學生造成一種壓力和緊張,如果學生經常在這種壓力和緊張的狀態下學習,不但不會提高學習效率,相反還會降低學習效率。而是想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其真正地參與學習,自覺自願地去完成課堂任務。我覺得這個方法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

除此之外我認為在今後的歷史教學中我還應該注意

1、平時抓好培優轉差,對學困生應多與他們交流,瞭解他們的情況,多鼓勵,幫助他們理清知識點,讓他們看到希望;幫助他們樹立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2、多學習、多鑽研。取他人之長,多聽課,包括其它學科的,學習他們的長處,好的教學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難點,根據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切實可行的教案。

3、在自己平時讀書過程中,有意識的收集資料,積累命題素材。

4、積極接受學生意見,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例如有學生提出多總結,多講解題的思路。只有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是好的教學方法。七年級歷史教學反思

5、更加註重學以致用的原則,在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學生運用知識解題的能力。

七年級歷史反思14

期會考試結束了,回想這半個學期的教學工作,通過期會考試,看到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讓我感覺到了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和教學以外的“牽絆”,為此,我也思索了很多。

作為國中歷史老師要教給孩子們什麼,怎樣教給他們?多年來的教學工作告訴我,要讓孩子們學好你所教的學科,就得讓他們對你所教的學科感興趣。而在一中這塊教學沃土上,語、數、外幾乎站領了孩子大部分時間,他們會對歷史感興趣嗎?我該怎麼做?一邊教學、一邊嘗試、一邊反思,使我逐漸領悟到,只有愛學生,並懂得怎樣去愛,當他們願意與你交流,喜歡聽你講課時,説明他們已經對你所教的科目感興趣了。

僅僅是感興趣還不夠,為什麼呢?因為,在會考這根指揮棒的`牽引下,孩子們的重心都是放在主課上,他們不會用更多的時間來背、默歷史這門在學校連年級排名都沒有的“副科”學科了。由此,我們也就能想到,在沒有任何歷史練習可做,沒有家庭作業,沒有被重視的學科,想有好的成績,僅靠課堂上45分鐘是不可能有好成績出現的。

不管歷史的前景與命運如何,作為一名歷史老師,我會一如既往做好自己的教學本職工作,從點滴做起,上好每一節課。從課堂教學着手,強化課堂45分鐘,注重對歷史基礎知識的分析與講解,讓學生理解歷史和了解歷史,同時注重以考定教,強化知識點的識記及練習,鞏固複習、督促到位,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向課堂要質量。

在今後的歷史教學工作中,我要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做到多學習、多鑽研。取他人之長,多聽課,包括其它學科的,學習他們的長處,好的教學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難點,根據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切實可行的教案。平時抓好培優轉差,多鼓勵,幫助他們理清知識點,讓他們看到希望;幫助他們樹立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耐心的教給他們學習歷史的方法,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歷史的機會。

國中歷史老師任重而道遠,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

七年級歷史反思15

這學期我教七年級歷史,用的是北師大版的教材,第一單元的課程已經結束,反思如下:歷史對於學生來説,是抽象的,尤其是七年級的學生,只有使之形象化,才容易讓學生理解。

在國中歷史教學中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當教師在講台上滔滔不絕的時候,坐在下面的學生卻沒有應有的積極性,或者埋頭寫作業,或者昏昏欲睡,究其原因,並不是學生對學習歷史沒有興趣,而是教師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上的參與性和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今天,國中教學正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在不斷進行着教育改革的嘗試,那麼,大膽解放思想,突破應試教育和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健全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以培養個體自學與創新能力為宗旨的歷史教學模式,是新課程背景下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

七年級歷史教學主要講述是中國古代史的內容,時間間隔長,學生了解不多,尤其是其中中一些古文材料,七年級學生的能力看不懂,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時候都是教師“一言堂”,這其中古人的思想問題的教學更是許多老師的難題,講深了學生不易理解,講淺了學生沒有掌握。所以在教學思想問題時更需要教師靈活應用教材,結合背景材料,最好能應用計算機課件,積極創設教學情景,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提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學習。

我發現造成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教師沒有給予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學習的動機和機會,學生的學習缺乏必要的成功激勵;(2)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缺少懸念和情景,沒有找到學生感興趣的歷史問題,讓他們進行分析與探究;(3)不能靈活使用教材,缺乏培養學生自學精神和創新精神的教學設計;(4)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體現不夠。

作為教育者應該掌握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動向,學生的思維活動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在他們對所學內容興趣不大時,尤其是心理感到負擔,受到壓抑時,便處於抑制狀態。相反,熱烈的學習氛圍會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去,思維活動也會處於最佳狀態,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將得到極為充分的激發。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師生對所教、所學的知識都會產生極大的熱情和興趣,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在教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調動學生積極性,達到這一狀態的有效手段。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的指導者,應當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巧妙新穎的教學設計,創設一些積極有效的教學情景,讓學生扮演主角,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激活課堂氣氛。因此教學效果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同以往的教學相比,這堂課最突出的特點是學生學習興趣極強,在下課以後,學生都還在爭論課堂上的問題,並且紛紛向我反映最喜歡上歷史課,喜歡這樣的教學模式,達到了新課改要求的讓學生自我學習,進行探究式學習的目的,大大激發了學生在以後學習歷史的興趣。很長時間以來,歷史教學中就存在學生學習興趣性的問題,事實上是我們被舊的教學模式所束縛,不敢創新,不相信學生的能力,不敢大膽開拓,沒有認識要使學生能夠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關鍵就是要讓他們有對學習的興趣,如果在教學中沒有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活躍輕鬆的課堂氛圍,無疑於使學生在成長中先行失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