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29W

原本想搜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沒有合適的片源,只好搜搜楊導其他的作品,誤打誤撞,點開了這部《一一》。

《一一》觀後感

三個多小時,台北一户普通中產家庭的喜怒哀樂被楊導娓娓道來,多線敍事的故事涵蓋了人生中的不同階段,童年的懵懂,青春期的愛慕,中年的困惑無力,老年的衰亡,讓人不自覺的想起,同樣是訴説生命意義及人生價值的另一部大陸作品《活着》。

片中最具智慧的角色應該是那個單純的小孩“洋洋”,其實是楊導通過洋洋的口,把自己的道德觀、哲學思考講述給了觀眾。

尤其是當洋洋説人們只能看到前面的半個世界,卻看不到自己的背面、後面,於是他用爸爸送的相機拍下了許多人的後腦勺,洗出照片送給他們,舅舅阿弟問他,你為什麼拍別人的後腦勺,洋洋稚嫩的聲音屢次迴盪在耳旁“你看不到的世界,我拍給你看啊”。

是的',其實這也許是楊導執着於電影事業的最終答案,把別人看不到的世界,拍出來給你們看。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一位都活得那麼賣力,努力往前衝着,往前看,只看到自己的那個自我,卻看不到個體的命運在整個時代, 社會大潮中的生存狀態,所以楊導拍出來給眾人看,看,你們就是這樣的活着。

其實人的視野看不到的又何止於此,人的眼睛都是往外看的,被外在的世界吸引、迷惑,貪嗔痴、愛別離,花花世界,色眼迷離,可是又有幾人可以把視線往內,探索人類的內心世界,尋找一下生命本源的意義呢。

所以還是如此,你看不到,就拍出來,給你看。突然又想到《大佛普拉斯》中的那句肚財死後的經典台詞,“我想雖然現在是太空時代,人類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遠無法探索別人的內心世界”。

外在世界人類已看得太多,探索的太多,可內向心靈探尋、人本身的生命意義的探索還像那個洋洋拍的後腦勺一樣,知道的太少。所以即使人類文明發展到今時今日。下面三個經典問題的答案,又有誰能説,已瞭然?

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

幸而這個世界還有像楊導、黃導、餘華這樣的志士們,勇敢的把迷途眾生們看不到的後腦勺,經常不斷拍出來,給我們看。電影的意義不也正在於此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