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爸爸的十六封信》讀後感(精選9篇)

來源:文萃谷 3.67K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看《爸爸的十六封信》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看《爸爸的十六封信》讀後感(精選9篇)

看《爸爸的十六封信》讀後感 篇1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讀書名言一直銘刻在我的心中,所以,我花了三天時間,讀完了一本書——《爸爸的十六封信》。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在這本書中一共寫了十六封信,有《為什麼大家不理我?》、《專心的人是活神仙》、《“樂觀”使你萬事如意》、《不敢站起來説話的人》、《別人可以和你“不同”》、《朋友就像一本一本的好書》、《最不應該的行為》、《誰都怕失敗,但是……》等等故事,無奇不有,把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差不多全部寫了出來。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有很多:

①、封面的圖案很精緻。

②、每一封信中的句子很清晰明朗。

③、信中還藏着許許多多的好詞好句,討人喜愛。

在這十六封信中,有一封我最喜歡,那就是第二封信《專心的人是活神仙》。講的是櫻櫻在吃飯時説了一句話,讓父親想了很久也沒想通。櫻櫻説:“家裏太吵,我沒辦法讀書”。“家裏不太吵”,就這樣,爸爸説:“我們家己經算是安靜的了,在你做功課時,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的事,家裏不可能一丁點兒的聲音也沒有吧。我在報社裏寫稿子,邊上有打電話聲,走路聲,汽車的喇叭聲,可我還是能專心寫出我自己的稿子。”在這本書中,我學會了寫信的格式,讀了這個故事,我也學會了在任何環境下專心做事和學習,這本書的教育意義很深刻,讓我回味無窮。

良林爺爺的書非常好看,大家一定要記得閲讀啊!

看《爸爸的十六封信》讀後感 篇2

説起台灣兒童文學,就會想起林良,他幾乎與台灣兒童文學上是等號,對台灣兒童問文學有着重要的歷史意義。

作者一家在吃飯時,聽女兒説班上有個愛跟別人吵架的同學,作者就説那個同學像個刺蝟,因而提到了美國戴爾卡內基:卡內基有一天帶狗去公園,將鏈子解掉,突然玉帶一個警員跟卡內基説公園有規矩,卡內強詞奪理説人要有愛動物之心,但警員還是説下次見到必須開罰,雙方因此氣沖沖地走了。過了幾天,又被警員看到,這次卡內基不罵人反而道歉,警員一想原本強詞奪理的人竟會道歉,於是就説最近公園人比較少,把狗鏈解開讓狗自由自在的玩耍,增添幾分活力。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般人只盼被人多多讚美自己,但絕不去賞識他人。如果可以改正這壞習慣,別人有優點不能抱着嫉妒心去讚賞,這樣就能與他人有好的相處。而卡內基只是坦白承認自己的過錯就讓警員的.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可見一般人對於不肯認認錯的人多麼深惡痛絕,而對於坦白承認錯誤的人是多麼的喜歡。

看《爸爸的十六封信》讀後感 篇3

我看了《爸爸的16封信》受益匪淺,這本書選取了現代孩子面對的16項困惑,做了親切的剖析,給會思想的孩子做參考。這16封信等於一位家長對子女的16次親切的談話。

其中有三封信讓我最有感觸:第二封信——專心的人是活神仙,我也是個不專心的人,常常被媽媽批評,看完這封信我懂得了只有專心的人才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今後我要學會專心才行。第八封信——最不應該的行為,這封信讓我懂得了不能嘲笑身體有缺陷的人,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愛,默默地幫助他們而不能傷他們的自尊心,人人都是平等的。還有第十封信——也應該替別人想想,讓我懂得了一個人除了為自己着想,也應該替別人想想。我想到了我的奶奶要我們我們做飯又要打掃衞生做家務,很辛苦,我以後要多孝順她,幫忙做家務事。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真是一本好書呀!

看《爸爸的十六封信》讀後感 篇4

作者一家人在吃飯時,聽到女兒説班上有個愛跟別人吵架的同學,作者就説那個同學像刺蝟,因而提到了美國戴爾?卡內基:卡內基有天帶狗去公園,將鏈子解掉,突然遇到一位警員,跟卡內基講説公園有公園的規矩,卡內基強辯説人要有愛護動物之心,但警員還是説下次見到必定開罰,雙方因此而各自怒氣衝衝的走了;過沒幾天,有被同一位警員看到,這次卡內基不罵人反而道歉,警員想一想原本強辯的人居然會道歉,就跟卡內基説最近公園人少,把狗鏈解開,讓狗自由自在的在公園玩耍,增添幾分活力。

這則故事説明了一個大道理--一般人都是好辯的,不肯承認自己的過錯,卡內基只是坦白承認自己的過錯,警員的態度竟然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讓他的狗能隨意的在公園裏玩耍。可見一般人對於不肯認錯多麼深惡痛絕,而對於坦白認錯的人是多麼的喜歡。

一般人只盼望別人能多多的讚美自己、誇獎自己,但絕對不肯去賞識他人。如果人人能改正這種壞習氣,別人有優點能不抱着忌妒的心去讚賞,這樣就能與他人相處得很好。

刺蝟之所以跟人合不來,恐怕是他總是拿着他的壞習氣去對付別人的壞習氣吧?

這讓我想到我自己:我現在還在青少年的階段,是叛逆的時期,常常有人跟我的意見不合,我總是強辯回去,也不先了解他人的感受,總覺得自己的決定是眾人之內最好的,使他人受到傷害。等批判完了之後,別人的心理不好受,對我產生一股厭惡感,認為我不適合做為他們的朋友,也因為這樣,我用了用我的頭腦,反覆思考,認為自己的態度是要做改變了。

也因此,在別人表達意見的同時,我會仔細聆聽,當意見相合時,我會高興;當別人的意見相歧時,我也會高興,因為他們提出新的看法,值得我們去深思熟慮,只有一個意見,而其他人沒有別的看法,這樣子就會只往一個方向去思考,沒有其他更創新、更讓人想去摸索的方向了。

這種能包容、接納他人的態度是必要的`,我的壞習氣改掉了,不像以往只用自己的角度看待每一件事,現在我會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每一樣事物,有了嶄新的氣量,朋友自然多,每天心情舒爽,豈不令人舒爽嗎?

但是在社會上,人人還是有着壞習氣,面對他人總是一副臭臉,強烈的駁斥他人,本來快快樂樂的場面,因為一時的不愉快,搞得最後雙方皆不愉快,彼此厭惡對方,變成這種難以收拾的場面,全部都要怪一時的不爽快。這種壞習氣不能再在社會上出現,人們要活得快樂安和,每天臉上都帶着微笑面對大眾,不能再像刺蝟一樣了。

看《爸爸的十六封信》讀後感 篇5

近期和孩子共同閲讀了《爸爸的十六封信》這本書,感觸較多,分享一下。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讀國小高年級的女孩叫櫻櫻,在生活中遭遇到一些事情,發生困惑,就經常説給爸爸聽,而這名爸爸是文字工作者,下班回家還要緊張地趕寫稿子,只有在吃晚餐的時候才能見他一面,媽媽又不許我們在飯桌上跟爸爸高談闊論,所以爸爸只好等深夜工作完畢後,再給櫻櫻寫信,並放在櫻櫻的書桌上,讓櫻櫻可以在第二天早上讀到。櫻櫻把信保存了下來,到了國小畢業那年,數一數,竟有16封,這裏所發表的,就是櫻櫻所珍惜的那16封完完整整的信。

就這種溝通方式,是現在而言真得很適合。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陪伴非常的少,我的孩子在小時候是奶奶的陪伴,上國小後是媽媽,因為爸爸在外地工作,一直不能很好的陪伴孩子,孩子的成長是離不開爸爸的引導,爸爸會讓孩子學會勇敢,堅強等很多媽媽不能給予的性格特徵。這是現代社會值得思考的問題……

當我翻開書本,讀起第一封信的時候,講述的是櫻櫻和許達三很要好,他們兩個長得一樣的高,一樣的漂亮,功課也都還不錯,同學們都喊他們“雙胞胎”。可是有一天,櫻櫻拿着一套新買的郵票,而許達三卻沒理她,櫻櫻很生氣,而第二天上學才得知原來許達三媽媽在醫院開刀了。讀了這封信,我很感動,他告訴孩子一個人不能總是等着享受別人對她的歡迎,這個世界不是圍着自己轉,也不是專為你一個人活着的。如果別人冷落了你,把心放寬,不要計較,學會寬待他人,珍愛自己。

當我讀到第十封信的時候,我和孩子一起懂得了:只有在多為他人着想時,才能懂得和平、信義、仁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替子女着想,自然會疼愛子女;子女替父母着想,自然會孝敬父母。一切的美德,不都是替別人着想開始嗎?

還有很多想法就不一一表述了,推薦大家和孩子一起閲讀這個好書,特別是爸爸,這本書思路清晰,感情深刻,主次分明,能帶給孩子們富有哲理的人生思考。這就是閲讀的魅力,總能對我們的人生有所啟迪。

看《爸爸的十六封信》讀後感 篇6

這兩天讀了一本台灣著名兒童文學家林良老先生的《爸爸的十六封信》一書。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一位父親因為工作的原因,每天沒有太多的時間和女兒面對面的交流,只有在晚上吃飯時聽女兒講講她當天困惑或身邊的事情,然後到了夜裏通過寫信的方式第二天和女兒聊聊,就這樣一寫就一共寫了16封。

《爸爸的十六封信》中,每一篇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信寫的也不是很長,通俗易懂,就像跟人聊天一樣。信中的內容也大可以分為兩個狀況,一個是爸爸想對女兒説的話,想與女兒分享的想法;而另一種則是解決女兒晚上飯桌上所問的難題和她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爸爸在信中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想法幫助她來解決。這樣的事情,就像事後他女兒所説的一樣:父親忙得沒有工夫跟我説話,卻有時間為我寫了一本書!

看完這十六封信,我覺得它基本讓我們做家長的看到了國小高年級階段,孩子們學習生活中的大部分的問題和困惑,也讓我們找到了正確的處理方法。

比如:《快樂的敵人——發脾氣》,這封信裏主要講述了女兒櫻櫻因為妹妹吃飯舀湯時,湯匙上粘着幾粒米,她就突然發起了脾氣,使得大家都沒有吃好晚飯。父親晚上就寫信告訴女兒,原來發脾氣不是她一個人的缺點,而是所有人都有的.通病,特別是在人不舒服的時候最容易發作,而且還會讓人不開心。後來又用美國前總統林肯的故事來開導女兒。看到這我不禁感觸,其實我們自己有時也會在孩子面前發脾氣,特別是孩子所謂的不聽話,考試考的不好,作業不認真等等情況下,發起脾氣起來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有多麼得可怕,也難怪孩子也會在碰到自己不如意時也會對別人發脾氣呢。所以我們有時也得冷靜冷靜,就像這封信最後寫的那樣,“當要發脾氣時,最好冷靜的想一想,難道我沒有別的辦法來處理這件事嗎?”

《人人都有自己的難題》,這封信主要講了櫻櫻第二天要考試,可是她自己還沒有温習,但自己這時又很困,念不下去,想去問父親該怎麼辦,但是父親並沒有給她有效的方法,最終還是她自己拿定了主意,解決了這個問題。最終父親在信中通過自己身邊的故事告訴女兒,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很多事情等着我們去做決定,而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就是培養“下決心”能力的最好辦法,這也是培養獨立精神的最好方法。而“獨立性”,是現在孩子們最缺乏的,很多事情大部分都是家長決定或完成(比如一些學校帶回來的手工課,家長看到孩子作業多怕孩子忙不過來或者孩子説不會做家長就代為完成),當然我自己有時也會這樣,都是怕孩子們做不好或者有危險,這也無形中也讓孩子的過多的依賴爸爸媽媽,獨立性太差,沒有自己的主見。看來我們做家長的是不是也應該給孩子們一點自己的空間和時間,以後也學會讓他們自己來處理自己的事情,可能做的不是很好,那也至少是孩子們自己的成果和成就,我們只要在後面鼓勵和加油就可以了。

讀了信後,這讓我感到很慚愧,原來孩子身上的一些缺點都是我自己培養出來的,為什麼有時還要怪孩子呢,我要學習一下信裏這些好的教育方法,讓孩子更好的學習生活,也能成為孩子的好榜樣。這真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看《爸爸的十六封信》讀後感 篇7

最近讀了台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林良的《爸爸的16封信》,感覺學習了很多,認識到自身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也給了我們這些家長很多的建議和意見。

這本書是林良寫給女兒林櫻的信,對於現在孩子們學習、生活中會出現的問題,用寫信的另類的方式為孩子解答心中了的困惑。有關於交朋友、學習要專心、做事有計劃、想問題要積極樂觀、不要亂髮脾氣和妒忌等等16個方面。

林良工作十分忙碌,以至於和上國中的女兒林櫻沒有交流的時間,他在每天結束工作後,寫信給女兒,用書信的方式解答女兒心中的困惑,於是就有了這本“爸爸的16封信”。這16封充滿父愛温暖的書信從多方面給孩子們講述了很多道理。

對於孩子來説,朋友非常重要,雖然他們身體不斷的在長高,但心靈還是孩子,非常脆弱,害怕孤獨,需要有人陪伴,自己不開心的時候希望有人傾聽、安慰。朋友就是一本本的好書,能增長你的見識,擴充生活經驗,多認識朋友,就等於多讀好書。

交朋友是有方法的。如果你想得到一個好朋友,自己先做別人的好朋友。用誠懇的態度去交朋友,讓朋友知道你隨時願意幫他的忙,要為別人多想想,做一個受大家歡迎的人。

其次,注意力不集中,是孩子學習常見的問題。就拿楊藝澤來説,寫作業的時候先磨蹭,再抓抓腦袋,抓抓腿,一會又要上廁所或者餓了……這樣的場景對經常輔導娃功課的媽媽們來説並不陌生。每天晚上,總能因為這樣的問題爆發“家庭大戰”。

而林良的女兒櫻櫻也有這樣的`毛病。他寫信告訴女兒:“無論什麼事情,只要專心,就能越做興趣越濃。興趣越濃。成績越好。那時候,你就會有“把整個世界都忘了”的感覺”,而且“專心的人是活神仙”。

家長也是孩子的領路人和照明燈,首先我們要學會放下手機,多多陪伴,共同學習,哪怕是靜下心來一起讀一本書……

這是一本教導孩子人情道理的書,當下很多兒童文學的理論書籍,反對兒童文學用故事包裹説教的內核。可是,大部分情況下,靠孩子自己體悟一些道理,似乎很難,這時候必須有一盞明燈去照亮未知的路。

人性是很複雜的東西,古代有“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的説法,兩者的觀點連大人都沒辦法給孩子解釋。我覺得每一個人的本性裏都有善或者惡的部分,不能一概而論用“好人”和“壞人”去定性一個生命。

生氣時會發脾氣,看到別人優秀會妒忌,歧視有缺陷的人,這些是一個人本能的反映,產生這樣的情緒和感受是正常的,但是嘲笑殘疾人就是“沒有教養”的行為,因為每個生命都是平等的,身體的缺陷不是他的過錯……

合上這本書,感慨良多,書中的許多例子也是在説給我聽————一個在教育的路上遇到頗多挫折,甚至覺得沒辦法和孩子共處的年輕母親。也許有時候我們不是不會教育孩子,而是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問題,或許放下家長的權威和麪子,我們的心,會靠得更近。

看《爸爸的十六封信》讀後感 篇8

今天我閲讀了一本很特別的書,名字叫做《爸爸的十六封信》。這本書是由爸爸為自己的女兒櫻櫻寫的十六封信,但是櫻櫻一直把它們藏在書包裏,然後就變成了這一本有趣的書,它的來源就是這樣的啦。

好了,現在我要開始給你們講我最喜歡的那一封信了。我最喜歡的那一封信,名字叫做《人人都有自己的難題》。這事情的來源是這樣的:櫻櫻自言自語的説:“今天還真是的,這是明天要考的書。”櫻櫻走到了爸爸的書房裏問:“怎麼辦呀明天這四本書都要考,可是我還都沒有温習,我現在又困又累,實在讀不下去,怎麼辦呀?”爸爸還開了一個玩笑説:“要不然這樣吧!把書放在這我替你讀!

櫻櫻説:“好吧,那我拿回去再想想辦法,要不然的話,我明天就得吃鴨蛋了。”過了一會,櫻櫻神色開心的給爸爸説:“我把鬧鐘播到深夜裏12點,現在就去睡。減輕減輕疲勞,12點到了我就起來,温習書最好念不完,我留下半個鐘頭的時間把書翻一翻,全憑我平日的記憶去考了。”就這樣櫻櫻準備回去睡覺了,他爸爸卻在書房裏寫呀、寫呀。他在書房裏趕着他要交給朋友的`兩千字的一份稿子。他説:“我明天早上必須交一篇兩千字的稿子,這是我的工作。我跟別人約好了,這是要在報紙上刊登的,我不能不寫。事實上我也很願意寫,可是我又累又困,真想好好的大睡一場,你知道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我要寫,所以我就想辦法寫,我靠着書桌睡了一覺,為了怕感冒,身上還披了一條毯子。一個鐘頭以後,我忽然從夢中被鬧鐘的響聲叫醒來了,就提筆開始寫。”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題,要想解決難題的最好辦法,就是想辦法。

看《爸爸的十六封信》讀後感 篇9

今天我跟爸爸一起讀了《爸爸的十六封信》這本書。這是一位台灣的爸爸寫給自己女兒櫻櫻的信,信裏面爸爸對女兒循循善誘,表達了自己對女兒的關心愛護,和對女兒的深深的期待。一共十六封信,文字簡單,也不長,我能讀得懂,也明白很多道理。

爸爸用自己小時候和成長裏的親身經歷,教會了櫻櫻如何去與人相處,學會去放寬心,安慰別人,理解別人,也説到每個人的想法都應該被尊重,並且特別用自己小時候不敢代表大家對老師祝賀和不願意跟大家一起偷荔枝的故事,告訴櫻櫻要懂得一個人和社會一羣人的關係。做正確的事情,敢於做自己並不是不合羣,只是一人和眾人的區別罷了。就像我,也應該跟小朋友好好相處,設身處地為他們設想,才能交很多朋友。想交朋友,就不能猜忌別人,多替別人着想,一個人除了替自己着想,還應該能學習不計較小事,過得才會更加開心。

這些信裏,我最喜歡的是第二封信,櫻櫻抱怨家裏面不安靜,但是爸爸用事實説明了家裏的聲音並不吵,比如媽媽做菜和爸爸寫東西,弟弟玩玩具,這些都是日常的聲音。然後,爸爸告訴了櫻櫻每一個人都在認真地做自己的事情,所以並不是聲音吵,而是櫻櫻心裏不專注,她才會計較別的聲響。只要專心做事,就不會有東西妨礙你,就像活的仙人,不受萬物打擾。就跟我在家裏一樣,好好地學習,把心鋪在學習和課本上,弟弟的聲音我都可以聽不見。這樣也提高了自己的學習效率和速度,可以把時間留下來做別的事情。

而這些信裏,最令我感動的則是第八封信裏,爸爸把櫻櫻同學嘲笑身體不好的小朋友的.事情説成最不應該的事情。尊重身體不好的人,是一種最高尚的事,同情一個殘疾人,是最好的品格,爸爸很讚賞櫻櫻對同學有同情心,這也是我們應該去做的,人不是天生就萬能和完美無缺的。有的人因為各種原因,身體不好,這不是他們的錯。如果我們不能幫助他們,反而去嘲笑他們,這是非常不應該的。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就好比對於四班腿不好的同學,大家都應該幫助她,這才能幫助她更好地融入我們這個大集體。

這一本書看完,我覺得櫻櫻的爸爸總要寫東西,還要回答很多櫻櫻的問題,感覺他非常的勞累。但是爸爸説,既然當爸爸就要好好地教育孩子,讓我們知道責任。就像櫻櫻的爸爸寫的一封信裏説的,要做自己能夠做的事情,而且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麼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我覺得在這本書裏的道理讓我獲益良多,我也會付諸行動,好好表現。讓櫻櫻爸爸和我爸爸的辛苦不會白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