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讀《愛的教育》有感15篇

來源:文萃谷 1.53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愛的教育》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集合)讀《愛的教育》有感15篇

讀《愛的教育》有感1

愛,就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總被我們忽略。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説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的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感冒咳嗽,就有父母辛勤的守侯和照顧;安靜的晚上也不忘記再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愛子如命的心。安利柯有一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本上都掛着一把精緻的小鎖,而這把小鎖鎖斷了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橋樑。最簡單最貼近自己生活的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正如這博大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沒有感覺到,因為它是無形的嗎?

如果説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因為愛是沒有盡頭的,就像生活,如果有人把生活看成是一次服刑,人們為了刑滿釋放,得到超脱而幹沉重的活兒,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再説旅遊吧!大家也許會覺得旅遊很浪漫,很愉快,但是總有一個終點,其實錯了,真正的旅遊是一次心路的旅行,雖然行程已經結束,但是自己的心還會依然帶着旅遊的心情繼續跳躍,説的實在點,這就是回味。愛也是一樣,當父母把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傾注在我們身上的時候,也許只是一句温柔的'晚安,我們就可以回味很久,在回憶裏,我們知道了愛的甜蜜。所以有的時候愛就是一次旅遊,一種可以在回憶裏遨遊的感情,那就是愛。讀了《愛的教育》,我走進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是怎樣學習,怎樣生活,又是怎樣愛別人的。在生活中,我發現了愛中藴涵着對生活的追求。

如果説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為這就是對國家崇高的愛。也許聽起來有點像喊口號,但是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該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述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家炸斷了雙腿,淋着彈雨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潤了中華兒女的鮮血。同樣是為了祖國的光明,他們可以拋棄一切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所折服。我們不需要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是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和情操。

在《愛的教育》中,它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實是這樣但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很難找到明確的答案,但是我已經完成了對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最偉大的力量!所以,讓我們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社會中去,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愛的氣息。

讀《愛的教育》有感2

亞米契斯以一個13歲男孩安利柯的語氣,對這世界闡釋着愛與打動,滌盪着大家因權益而冷漠無情的內心。10個月的學校生活,讓安利柯學得的不但是專業知識,也有為人處事的大道理,也學會了如何去善待自己身旁的每一個人。安利柯的同學們來源於不一樣的地區,擁有 不一樣的家世。因此,愛不僅是相互照料,還包括了公平、尊重、與包容。

有那樣一個故事:一名黑種人出租車駕駛員載着兩位白種人母女,小孩子問母親:為何大伯和大家的皮膚顏色不一樣?母親説:那是由於造物主以便使這世界越來越絢麗多彩,因此鑄就了不一樣皮膚顏色的人。黑種人駕駛員備受打動,由於小孩子的母親並沒有告知小孩子皮膚暗沉的人影響力不高這類得話。在安利柯的全球,無論是媽媽靠賣野果謀生的克洛西,還是爸爸是士兵的可萊諦,無論是地地道道的當地小孩,還是不遠萬里的插班生,大夥兒在一起就沒有影響力勝負之分,手足情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一樣,每一個人即便人種影響力不一樣,但全是同一個祖國母親的子女,理應公平以誠相待。

就算是貧民區裏的難民也非常值得大家重視她們的人格,她們也是有自尊心,傷殘人也一樣這般。我們不能由於本身標準的優異而岐視她們,乃至取笑她們,這種全是不重視另一方的主要表現。大家理應像安利柯和他爸爸一樣,尊重難民和傷殘人,儘自身較大的勤奮去協助她們,平復她們心裏的痛苦,讓她們感受到世間的關愛,而不是遭人冷淡的人情冷暖。勞動人民更非常值得大家的尊重,儘管她們全身土灰、大汗淋淋,可是沒有她們的努力,談何今日的熱鬧?她們的身上的每一把灰全是摩天大廈的磚瓦窯,每一滴汗全是為祖國的'興盛而艱苦的榮譽,因此我們不應瞧不起勞動人民,而應當對勞動人民心懷感恩和尊敬。

俗話説得好忍一時晴空萬里,退一步開闊天空。在人和人之間的相處中,在所難免遭受他人無意的損害,如同克洛西並不是有心把墨水瓶砸在了教師的身上。安利柯的學校生活使我們明白了包容,明白寬容他人的無意損害。爭執是一顆鋼釘,深深地紮在心中,雖然鋼釘已沒有,心裏還會留有傷疤。而包容則是一根線,把二顆因惱怒而生疏的心又牽在一起。

期待每一個人都可以像這本書中的人物一樣,用仁慈的心應對全球,應對身旁的每一個人,多一點關愛,少點耍心眼,多一點和睦,少點爭執,那麼這世界會更為幸福。

讀《愛的教育》有感3

剛剛讀完《愛的教育》這本書,我的心慢慢地温暖起來,我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所説的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給我的是似激流一般清澈的感動。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這本書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常常思考,在這繁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我帶着這個思考,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的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飽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形影不離、卻又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視、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又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被深藏上了鎖的櫃中。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因為它不僅僅是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生到性格都各不相同,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我這個中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讓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在《愛的教育》中,把愛比喻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樣,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因為,對於每個人來説,追求不同,對生活、對愛的體悟是不會一樣的。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向“希望工程”捐款、汶川之愛、舟曲精神……大愛無限!愛無所不在!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但我們沒有理由相信愛會“泯滅”!只要我們更多的人去增強愛的意識,提升愛的藝術,從身邊樸實無華的一言一行中感受深厚的愛,能在心中埋下一顆愛的種子,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把自己的真愛帶給更多更多的人,世界就會充滿愛!

讀《愛的教育》有感4

自從學校開展“沐浴書香,快樂成長”以來,全校師生都沐浴在書的海洋裏。在這個月的大閲讀活動中,我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令我受益匪淺。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的著名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是世界文學史上經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國公認為最富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書中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更沒有那些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幾句通俗易懂、親切感人的話語就讓人們感受到愛的偉大。

這是一本以日記形式撰寫的小説,書裏的每一個故事雖然比較短小,但是每一個個小故事都講述着那父母與孩子間美好的愛、那老師與學生的情感、那朋友之間的純真友誼……這一切的一切永遠都離不開一個字——愛。

這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醫院的天使”。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齊啟祿的小男孩,由於他的父親到法國做工,前天回意大利。在那不勒斯市下船後突然生病,因此住進了醫院。一面寫信給他妻子,告訴她自己已經回國,及因生病入院的事。妻子得信後雖然擔心,但因為有一個兒子正在病着,還有着正在哺乳的小兒,不能分身,不得叫大兒子到醫院看望父親。齊啟祿因為匆忙,把人搞錯了,齊啟祿把其他病人看成了爸爸,齊啟祿看見病人躺在牀上一動不動,瘦得只剩皮包骨了,禁不住哭起來。他在照顧病人的時候,很認真。齊啟祿的爸爸在四處尋找齊啟祿,最後爸爸終於找到了他。他的爸爸説:“你在幹什麼啊,我的兒子,你不知道我在找你嗎?”“啊,原來爸爸在這兒啊,那躺着的就不是爸爸了。”是在這兒照顧病人呢還是隨爸爸回家?他感到很為難,最後不但不和真正的父親回家,卻要堅持照顧着那陌生人。齊啟祿真是一個好人啊,他值得我們學習,

愛自己的親人是應該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個人只懂得愛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愛,那他就是一個可悲的人,他並不真正明白愛。作文

讀《愛的教育》有感5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是啊,愛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生病時,媽媽遞上的一粒藥片;傷心時,同學送的一句安慰;膽怯時,老師傳來的一個眼神……無不都在傳遞着愛的信息。當我讀了《愛的教育》一書之後,對“愛”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愛的教育》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發生在意大利三年級學生安可利身邊的100多個小故事,每個故事都是那麼感人,讓我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它讓我思考,讓我追尋:愛,究竟是什麼?

親子之愛,深沉而無痕。《愛的教育》其中一部分是安可利的父母在他的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父(母)子之間的愛就深深瀰漫在這本父母與孩子共同擁有的日記本上。而我呢?在埋怨父母關心我太少時卻不忘給日記本加上一把小鎖;埋怨父母忽略我的存在的同時卻沒有注意到臨睡前母親關上房門時那温暖的回眸。最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父母的愛,博大而深沉,我卻從來沒有好好地去用心感受。

朋友之愛,真誠而無私。當我讀到《俠義的行為》時,我對“朋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殘疾的窮孩子克洛西遭到同學的戲弄,憤而將墨水瓶投向壞小子烏蘭諦,沒想到卻投到了從門外進來的老師身上。在老師發怒時,是卡隆勇敢地站起來為克洛西辯護,揭露了那四個壞小子的行為。卡隆的這一做法不但使克洛西免受一頓批評,而且必將會使這位殘疾的窮孩子克服自卑,使他今後的生活充滿陽光。是啊,當朋友有困難時,你真誠而無私的“愛”會扶持着他順利走過“泥濘”,走向“燦爛”。

祖國之愛,博大而崇高。安可利在書中描繪了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浴血守家園的動人場面,這也是愛,對於祖國的崇高的愛。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應將這種愛深植心田。在我們中華大地上曾經浸透了多少中華兒女的熱血,對祖國的愛,使他們捨棄生命,這種至高無上的愛不能不令人折服。在和平穩定的今天,我們遨遊學海,勤學真知,將來為祖國的建設揮灑汗水——這便是我們對祖國所要表達的愛。

愛是什麼?在《愛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答案:愛是一種博大無私的情感;愛是一股偉大的力量。

讀《愛的教育》有感6

説起對我影響最深的一本書那就是—《愛的教育》. 泰戈爾曾説:“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着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愛的教育》這本書讀完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保持着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説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絡。家裏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於,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裏,我不禁為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感到肅然起敬。再想想現在的孩子,他們和馬可爾差不多的年齡,可是卻顯得樣無知,那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會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的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現在如果我們加以體會,就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去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你就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你、愛你、幫助你、讓你感到這是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

我想這部好小説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7

我用5天時間終於把這本受益幾十代人的《愛的教育》給讀完了。其中幾次讓我捫心自問,我們有這麼好的條件與環境,為什麼還不好好學習呢?

這本書是意大利的亞米契斯寫的經典之作。講述了日記的主人安利柯用簡潔,質樸與傳神的語言訴説着他在四年級時在名叫丘林的小鎮裏的發生的喜怒哀樂。他與好朋友卡隆,克萊諦,“小石匠”安東尼阿以及其他小夥伴的各種各樣的'故事。其中幾件事情使我有很深的的感觸。

“賣炭者與紳士”中講了諾比斯與培諦吵架了,諾比斯罵培諦的爸爸是個“臭要飯的”,培諦的爸爸是一位賣炭者,因此很像乞丐。賣炭者聽説了這件事便來到學校向老師詢問情況,這時諾比斯與他爸爸也走進了教室,聽到有人提到了自己的孩子也向老師詢問,這才瞭解到自己的兒子説出這樣沒教養的話,他十分生氣。讓自己的兒子馬上道歉,賣炭者提議讓兩個孩子坐在一起,促進他們的感情。這一章教會了我,應該平等待人,我們不能嫌貧愛富。就像紳士不應為家裏有錢就仗勢欺人,還應該懂得知錯就改。

每月例話中“少年耕筆”也十分感人,一個叫敍利亞的學生,他品學兼優。他爸爸在鐵路局工作,工作很穩定,但要養活一家老小實在不夠,因此他還經常幫人謄寫文件到很晚。敍利亞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每當父親謄寫完他便接替父親繼續謄寫。連續幾天,敍利亞的爸爸居然沒有發現,敍利亞便下定決心要一直做下去。日復一日,敍利亞的爸爸發現敍利亞整天無精打采,便狠狠的説教了他一頓,敍利亞覺得十分委屈,但他沒有透露事實。終於一天晚上,父親上廁所時發現,敍利亞正在謄寫文件。他把敍利亞摟在懷裏對他説:“兒子對不起,爸爸錯怪你了”敍利亞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有多少人是説話算數的,今天説的明天就忘了,與敍利亞真是天壤之別啊!

聽完我的介紹你一定有很大的感觸了吧,如果你想深入瞭解愛,就買一本《愛的教育》細細品味吧!

讀《愛的教育》有感8

愛是什麼呢?愛。愛是摸不着,看不見的,但我們的心時刻感受着。愛就像陽光,照亮了我們的心房;愛就像雨露,滋潤了美麗的花苞;愛就像空氣,我們處處都能感受得到。正是因為愛,我們燃時間才會變得更温暖。讀了《愛的教育》,更使我感受到愛的重要性。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通過一個國小生的日記塑造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老鐵匠.鐵匠的兒子.賣菜的婦女.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教員,等等。小説並沒有用華麗的語言謳歌愛,只是通過樸素的話語訴説愛,一個個充滿愛心的故事闡述愛,讓我明白:人與人之間是多麼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啊!而這種關心.理解和幫助都離不開一個最基本的東西--愛。

小馬可為了尋找自己的母親,用雙腳走出了萬里長路;馬里奧為了讓同伴活下去,把唯一求生的希望給了同伴,而自己卻隨船沉入海底;小小少年跳入湍急的河流中,不畏懼自己被沖走,就上落水的孩子;還有一個小鼓手,為了拯救自己的國家,拖着滿是子彈打傷的腿,爬到友軍基地,報告情況,打退奧軍……這難道不是愛的.力量嗎?

由小馬可,我想到了自己.爸爸媽媽.家人和老師對我的無微不至的愛。爸爸媽媽為了我的學習買來做不完的作業,買了看不完的書籍,時刻督促我要好好學習;下雨天,年邁的奶奶為了不讓我淋雨,不顧體弱多病,到學校給我送傘;我沒一點成績的取得,都是離不開平時來是對我的關心和教誨。點點滴滴都體現了他們對我的愛!由馬里奧,我想到了《斑羚飛渡》中的老羚羊們,它們把生的希望讓給了年輕的羚羊,自己卻面對死神。由勇敢的小鼓手和小小少年,我想到了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們不怕犧牲,只為了我們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你體會身邊的愛了嗎?

我們不能只是接受愛,我們也要給予世界最美好的--愛。愛世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是生命中美好的篇章。讓我們珍惜這無價之寶吧!

讀《愛的教育》有感9

這段時間,我閲讀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以愛為主題的,讀完深有體會。

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他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他從四年級到中學的一點一滴,每一篇日記都有一個小標題,讓人感覺像一個個小故事,不乏有趣、耐人尋味,可以引發一大串故事之外的感受。另外,安利柯在每個月結束時都會寫一個老師給自己講的故事,每個故事都很有趣。

令我印象深刻最深刻的是安利柯的爸爸,他從來都不對孩子發火,總是用很温和的語氣來“訓人”。每當學期結束時,他總會提醒安利柯向朋友告別。

用飽含着愛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讓孩子通過愛的教育明白如何去付出愛、去給予愛,更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很多人的思想、情感。

讀完了這本書,我懂得了愛的可貴和來之不易,也懂得了要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珍惜身邊的所有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10

《愛的教育》原名《心》是由意大利作者艾得蒙多·德·亞米契斯於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説。共100篇,是一部日記體小説。書中有三部分:1。是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記2。是安利柯的父母對安利柯的教子篇3。是老師講的九則故事。

《愛的教育》被公認為是一部人生成長中的“必讀書”。這是一部獻給九歲到十三歲國小生的書,內容新穎,情節感人至深。凡是讀過這部書的人,都將無法抗拒它的魅力,是無可爭議的"愛"的典範。它所激盪的情節無不使人流下動情的淚水。

每一篇故事都以一個“愛”字為話題,作品中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

其中“災難”這篇文章最令我敬佩。敍述了一個叫洛佩諦的學生,上學時在街上看見一個一年級的小孩在路上摔倒了。此時,有一輛馬車向他駛來,於是洛佩諦大膽地跳了過去,把他拖救出來。不料自己的腳被車子軋傷了。大家都稱讚洛佩諦是個勇敢的孩子。我被這個孩子驚人的舉動所感動,也許他很天真,不知道自己過去以後,會給自己帶來傷害;也許他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傷害,但他還是毫不猶豫的衝上前去,挽救了一個孩子的生命,自己卻受了傷。這種學生之愛,是所有愛中最淳樸、天真的愛。

《愛的'教育》裏沒有乏味的説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正是這些平凡的小事,體現出了人間處處有關愛。這本書裏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

故事中的每篇短文都看似平凡,但是有着超強的魅力。夏沔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啊,老師的形象之所以高大,那是因為老師教育每一個學生都是充滿愛的,沒有愛,我們如何進步,沒有愛,我們如何學會做人,沒有愛,我們如何成長。

《愛的教育》一書中就引導孩子們自己去關注、欣賞、品位、思考。引導他們用愛心與每一個人對話。此書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筆觸,孩子的眼光來寫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更貼近孩子的內心世界,也更能被孩子們接受,是為人父母,為人師長,為人子女者一生必讀的教育經典,學習範本。

讀《愛的教育》有感11

這本書裏的一個故事很讓我喜歡,也讓我是有感觸,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名叫斯代笛的笨孩子,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終於在一次考試中成了全班第二名。斯代笛在班裏一向都是非常笨的一個孩子,不過他不甘心。他無論白天黑夜,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無論班級裏出現什麼事情,他都充耳不聞,一心讀書,努力學習,笨鳥先飛。終於,他成了班級第二名。我讀了這篇故事後,我明白了:只要肯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最後的“勝利”。其實在我的生活中也有過類似的事情。在我讀三年級的某一天,爸爸給我買了我夢寐以求的——溜冰鞋。

一開始,我連最簡單的“八字步”都不會。後來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學會滑溜冰鞋,所以我便天天練,日日練……當然了,在這些天裏我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如:滑着滑着邊控制不住了,直接摔我個的馬趴和滑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忘了怎麼停下來了,所以只好活生生的和牆壁來了個零距離的“擁抱”……不過,這些困難都被我依依克服了。最終,我還是學會了溜冰。所以我相信,只要有過努力,有過堅持,就一定能取得最後的成功的。

讀《愛的教育》有感12

最近,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不但讓我真正地懂得了愛的教育,還讓我真實地在愛裏成長了!所以我想推薦給大家……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四年級的小男孩安利柯的成長故事。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故事的“新來的同學”。當天,一個新同學來到安利柯的班上,由於他是新來的,所以有些緊張,臉色通紅,不敢抬頭看同學們。而同學們對他很友好,還送出了各種禮物。使同學們送出禮物的,是一種愛。這種愛,不是我們常歌頌的母愛,也不是我們讚美的父愛,而是一種最單純的'友愛。

這故事讓我想起了我剛剛轉學到另一個幼兒園時,我的心情也和新來的同學一樣,很緊張、害怕,面紅耳赤,兩腿直髮抖,低着頭不敢直視同學們。我害怕小朋友們不願與我玩耍?也擔心因記不住同學們的名字而鬧出笑話?……然而,卻是同學們的熱情,沒收了我的擔心;老師的擁抱,沒收了我的害怕;愛!沒收了我對新環境的緊張,使我融入了這個大家庭。到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那些充滿了愛的眼神。我,也要用自己的能力去傳遞愛,傳播愛,使生活裏處處充滿愛。

其實,愛的教育從我們出生時就在進行:有父母的父愛和母愛,也有朋友的友愛。生活中處處都有愛的教育,你感受到了嗎?

讀《愛的教育》有感13

今天,我有幸讀到《愛的教育》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有100多個小節,我為了看完它,可沒少花時間,這篇文章主要記敍了作者亞米契斯的日記,不過文章中的主人公是恩科利。這些日記以第一人稱記敍了作者的校內生活,以第二人稱從父母的角度寫出了他的父母對他的教育,以第三人稱記敍了一些少年英雄的故事。

主人公的日記連在一起,就成了這部在全世界流行的書,可他當年才是一個9歲的兒童啊!他只用了4年就寫出了這部大作,我們也應該學習這種從小時候就寫日記的習慣,雖然我們現在這樣做未必能成為一個大作家,但總可以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不辜負父母嘔心瀝血的教育。

這本書雖然是作者的日記,是由許多小事情連接在一起的,但是一點也不顯的.是各不相關的,各小節之間都有一定關係。全文就像記敍作者4年來的生活瑣事一樣,把每天的事都寫了出來,每天發生的事都像一根繩上的串聯物,從不分開。

現在,我們已經有13歲了,作者在這個時候已經完成了這部大作《愛的教育》,而我們呢?到現在還沒有一點成就。這全是因為作者很聰明嗎?不是的,我們和他一樣,是擁有同樣智慧,但學習條件比他還好很多很多,全怪我們沒有作者勤奮、認真,這個因素直接使他平步青雲。他的作品現在已是人們很受歡迎的書,這部書被翻譯成一百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在意大利是小孩子必讀的書。

一個豪不起眼的毛孩子也能創造奇蹟,這並非神話,是發生在我們身旁的真實的事情,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什麼呢?可以看出勤奮比聰明更好。俗話説:勤能補茁,笨鳥先飛。現在我們處在的是一個開放性的國家,現在國家正需要人才,我們只要有的才華,就不怕別人的考驗,就像死豬不怕開水燙一樣。除非你是一個假人才,是狗肉包子上不了正席。才不會被人罷職。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乘上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路上困難雖多,但我們一定能戰勝它,成為祖國的新接班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14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愛的教育》,裏面的所有日記都體現出對老師、父母、同學的愛,讓人倍加感動。

《愛的教育》全文采用了日記的形似,講述一個叫恩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十個月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和他家人的信和老師講的動人的每月故事。 愛就像空氣,雖然天天都在我們身邊,但經常被我們忽略。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快樂,可愛的少年。他們的身份各不相同,有出生於富裕家庭的,有出身於貧窮家庭的',但他們互相尊敬,互相關愛。這些孩子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

《愛的教育》裏到處都體現了愛。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每月故事——萬里尋母記,講述了主人公馬爾可的媽媽為了讓家裏付起債務,便遠渡重洋,孤身一人來到了阿根廷共和國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個富人家去做女傭,後來斷絕了聯繫。13歲的主人公馬爾可,不顧去美洲的危險毅然向他爸提出了一人去美洲找母親的請求。這件事一開始雖沒成功,可兩天後他父親的一個船長朋友聽説了這件事後,便去找到了他父親告訴他可以免費帶馬爾可去美洲。於是,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 掩卷沉思,馬爾克是這樣的愛媽媽,為了媽媽,他甚至不顧一切危險,遠渡重洋,從熱那亞來到阿根廷共和國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真另人佩服。並且每當他來到母親曾經住過的地方,見不到母親時,心是多麼難受,但他並沒有放棄,依舊沒有拋開母親,真叫人感動。 我有時和馬爾克一樣愛母親:每當母親吩咐我時,我總會去做。在母親生日那天,我還給她寫了一封信,洗了一次腳呢!當然,我有時會犯錯,每當母親打罵我的時候,我對媽媽的那些尊敬的地方頓時無影無蹤。回想起來真不應該。

讓我們深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讓我們攜手共起,一起乘上愛的小舟。

讀《愛的教育》有感15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親愛的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讀經典故事《愛的教育》吧!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的亞米契斯寫的,主要寫了國小三年級的安利柯在一個學年裏的`日記。在日記中,他記述了許多的事情,他給我們講了許多好聽的故事,講述了他的老師、同學和家庭的故事。故事裏充滿了人間最美的愛。

有的故事中講述了老師對同學的愛,如在卡隆母親去世後,老師對他的安慰使卡隆堅強了起來。有的故事中講述了同學之間的友情,如安利柯與好友卡隆、可萊諦等之間的友情。還有的故事中描寫了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如在書中爸爸、媽媽給安利柯寫了許多封信,信裏表達了對他各方面的指導和希望。還有的故事中講述了孩子對爸爸媽媽的愛,如鐵匠的兒子潑來可西,雖然爸爸經常打罵他,但他仍不説爸爸不好。又如《小抄寫員》中的敍利亞半夜起來幫爸爸抄寫,減輕爸爸的負擔。

雖然這些故事都很好看,但我最喜歡其中的五月故事——《萬里尋母》。故事主要講了瑪爾可從熱那亞到南美洲尋找媽媽,經歷了千難萬苦,最後終於找到了媽媽。就因為有了他對媽媽的愛,他才能克服那麼多的困難,如書中寫到瑪爾可累極了,躺在草地上,好像看見媽媽在俯視他,他又堅持了下去,接受一次次的失望。還因為有了朋友對他的幫助,他才能找到媽媽。如在尋找時他碰到的第一家人給了他錢並寫信幫助他。還有坐船路途中才認識的隆巴爾地老人募集錢送他到火車站做火車去找媽媽等等,許多好心人都幫助了他使他堅持了下來。最後還是因為媽媽對他的愛,媽媽最終才活了下來。媽媽先開始一直不願意做手術,但看到他就同意做手術了。

《愛的教育》這本書告訴我們世界是離不開愛的,因為有了愛,世界才會更美好,因為有了愛,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幸福。這本書真好,希望大家有時間也來讀讀這本書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