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與立場》優秀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11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思辨與立場》優秀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思辨與立場》優秀讀後感

  《思辨與立場》讀後感1

《思辨與立場》的英文名字是批判性思維,這是一本大部頭的書。樊登老師對這本書的評價極高,樊登老師説他做讀書會,如果最後人們只記住一本書,他想推薦這本《思辨與立場》。

我給大家説一些我在書中新的認知。人的心靈有三個基本功能,即思維、情感和欲求。思維讓我們弄懂生活的意義;情感監控或評估思維所產生的意義;欲求引發動力。

一句“思維塑造了你,無論你在做什麼,無論你有怎樣的感受,也無論你想要什麼——一切都由你的思維品質決定。”“大多數人的大部分思維都是處在潛意識水平的,沒有將思考的細節提升到詞語水平。”

這本書我大約買了四個月的時間,目前為止只看了前5章,這是一本需要自己去實踐的書,教大家如何去反思,如何去自省。大家都知道換位思考這個詞語,可是真正地做到換位思考就太難了。我最大的感受是自己的思維對自己的影響非常深,自己的價值觀有些根深蒂固。就像自己很焦慮,有的時候容易糾結,還是缺乏一些認知堅毅和認知勇氣。對於我換工作和懟人的精神來看又有一定的勇氣,但是還是缺乏一些相信自己的能力。今天先給大家介紹到這裏。

  《思辨與立場》讀後感2

1、在生活中我們會需要用到批判性思維的問題:怎樣在面臨複雜形勢的時候獲取足夠信息來做出最佳選擇?怎樣不被他人所欺騙?怎樣不被自己欺騙?怎樣選擇解決問題的最佳手段與方法?

2、書中提到了要對自己的思維提出一系列質疑,下面進入自問自答環節。

你對自己的思維瞭解多少?回答:我對事物有着自己的評判標準,然後會在這些我已經認定的標準之上再進行合理的邏輯演繹與推理。打個比方,我覺得社會運行的標準就應該是帕森斯所提出來的社會四要素的評判標準,所以我就用這個標準去評價我所看見的所有社會問題,而且我得出的結論都是在嚴格合理的邏輯推理之上的,這些邏輯過程都是可以被我自己所感知察覺的,所以我認為我是知道自己的思維是怎麼來的。但是這些標準的來源很大程度上不是我自己所思考的,所以我自我感受我的思維地基是不穩固的。

你曾研究過自己的思維嗎?回答:思維的具體方式和具體技巧我從沒去研究過,我都是直接使用這一工具,而且從目前來看,這一工具的確是有很多問題。之前習慣於張口就來,説結論不靠證據,然後被室友懟的體無完膚,所以目前反而我也變成了一個非常嚴苛的人,反事先問百度,或者説自己親自去計算查證,才敢謹慎的得出結論。當然,思維上想當然的錯誤只是缺陷的其中之一,我覺得我的思維過程還能進一步優化提高,思維方法還能改善。

你都具備哪些有關思維的知識?回答:對於頭腦中心智過程的來歷,我以前讀《心理學與生活》的時候,知道了人腦的思維會經歷感覺、知覺、認知,再到推理這個階段,但是我學習過程中對於這些概念(之後會談談對與概念的清晰認知的重要性),沒有理清楚,只知道是這麼個過程,所以只能似是而非的給出一些評價。

如何分析、評估、重組個人思維?回答:這幾個動詞的實際概念我都不是很清楚,所以不能作答。

思維質量如何評判,標準是什麼?回答:我個人平常沒怎麼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是蝸居的思維質量與我掌握的知識和我掌握的技巧是有很大關係的,在正確的思維基礎上推演,利用正確的思維邏輯,才能得出高質量的思維,這個需要不斷地學習與聯繫。

有沒有掌控過思維?回答:當我可以控制我自己地情緒,將其往理智上引導地時候,我覺得我是控制了自己地思維的。

3、為自己列出一份思維問題清單,從存在的問題與產生因素兩個方面來寫。

我的思維根基不是自己打下來的,是不穩固的也是坍塌過的,但是我在那次思維坍塌後並沒有吸取足夠的教訓,因為懶惰而沒有推到自己思維的根基,重新從概念學習起,一個一個概念的,重新釐清。

思維的邏輯不夠嚴密,我還從來沒有系統的學習過邏輯學,只是知道有幾種邏輯錯誤僅此而已,作為思維最重要的工具,一定要去學習邏輯。

最大的問題也許就是我現在坐在電腦前卻想不到還可能有什麼問題。我不知道我自己不知道這個問題,才是最可怕的一件事,之後再來填這個坑。

  《思辨與立場》讀後感3

最近在焦慮自己一直以來的思維模式有問題,只是也沒有找到什麼靠譜的解決辦法,甚至都認不清問題的本質是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最近幾天才意識到。2017年,我就讀過文森特·魯吉羅寫的《超越感覺——批判性思維指南》這本書,忘記了書中講的具體的操作指南,只記得看完之後,當時讓自己眼前一亮,感覺這麼多年,自己過了一個假人生

找不到問題解決辦法的時候,就讀書,或許書中自有答案。秉持着這樣的想法,今天在樊登讀書平台上聽了一本書《思辨與立場》,感受頗深。

當然了,沒有任何東西比可靠的`思維更有用,但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思維都存在偏差和扭曲,不管我們自身是否察覺。同時,如果我們不能擁有很強的思辨能力,可能我們很難看清人生的本質,很難體驗到良好的生命狀態。

書中講,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公正的思維,一般具有認知謙遜、認知勇敢、換位思考、認知正直、認知堅毅、信賴推理及思維自主的特質。

認知謙遜也即是知道自己的無知。昨天晚上收到一朋友發的文章:喜歡和別人講道理的人,一般都情商低。看完之後,我並不全然認同裏面的觀點,但也讓我有很多反思。我是否是無知的?我是否意識到自己是無知的?如果我是無知的,我是否總是和別人講道理?又,我講的道理別人是否知道?我是否只是在證明自己?或者我是否是個槓精?

我發現在很多時候,我都不能很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侷限性,甚至也注意不到自己觀點中的成見和偏差。然而,我喜歡給別人提建議,更可怕的是,我甚至有可能有時候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先不説觀點正確與否,這種行為就很讓人後怕,我竟然假定自己永遠都不會無知。由於環境和人自身因素的制約,在一定的條件下,人們對事物的認知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誰給我這麼大的自信,總是對別人的人生指指點點?

就只這一點兒就能足夠看清自己思辨能力的強弱。

書中還講到一點兒,自然狀態下,我們的生活深植於自己即刻的慾望、痛苦、思慮以及情感。我們迷戀即刻的滿足和短期獲得,明顯不關心個人的成長、洞察以及正真,也缺乏動力去揭示自己的弱點、偏見以及自我矇蔽。我們心安理得地逃避自我成長的責任,我們大多數人都沒能成為我們可以成為的人。這一點兒是深刻的。

我們很多時候的狀態被情緒和慾望主導着,其實,最本質的是我們的思維層面出現了問題。思維的功能是判斷趨勢,弄懂意義。它不斷回答我們生活的變化趨勢是怎樣的。情感的功能是評估思維判定的趨勢對生活的意義,告訴我們對那些事情該持何種情感。欲求的功能是激活能量以發起行動,告訴我們所追求的目標,以及應該把精力投放在哪裏。思維指明趨勢,情感傳遞趨勢的好壞,欲求讓我們推進或放棄。思維是一切行為的起點。

情緒和欲求是自然而然的結果,我們無從控制也無法改變,只有思維是我們能夠直接觸及的。

思辨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在培養批判性思維的原點上,無論從哪兒開始,都是向前。敢於知道,知識使我們自由。

願我們每天都有所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