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之南海海底地形的內容

來源:文萃谷 2.56W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之南海海底地形

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之南海海底地形的內容

【—七年級地理總結之南海海底地形】,南海是位於中國南部的陸緣海,被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島、菲律賓羣島、大巽他羣島及中南半島所環繞,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中國漢代、南北朝時稱為漲海、沸海。清代以後逐漸改稱南海。

南海的海底地形

南海的深度比渤、黃、東海要大。除北、西、南三面靠大陸附近深度較淺外,中部和東部水深大都在2 000米以上。南海平均水深1100米,最大深度5 567米。

南海的海底地貌類型齊全,既有寬廣的大陸架,又有較陡的大陸坡和遼闊的深海盆地。海底地勢西北高,東部和中部低。海盆四周邊緣分佈着大陸架;大陸架以外為階梯狀下降的大陸坡,中國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羣島等即為分佈在大陸坡山脊上的礁島;在大陸坡的終止處進入南海深海盆地。在南海東部,從我國台灣島至呂宋、巴拉皇島等地,出現一系列島弧和海槽(溝)相伴分佈的格局。

南海大陸架非常寬廣,主要分佈在北、西、南三面。其中,南部大陸架寬度最寬,北部次之,西部和東部狹窄。北部和西北部大陸架,大致為中國台灣南端至海南島以南的華南沿岸及越南北部沿岸的淺水區,海底坡度平均為3′40″。陸架寬190~280公里,一般超過250公里。北部灣為水深小於100米的淺海,平均水深40米左右,全屬大陸架。該灣地形與渤海頗為相似,北部和西部較淺(20~40米),中部和東南部較深(50~60米)。該灣海底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最深處在海南島西南近海,達90多米。南海西部越南沿海大陸架較窄,南北兩端寬約50公里,中間僅20公里;坡度較大。南海東部均為島架,台灣島至呂宋島一帶島架很窄,僅 5~10公里,坡度達50′~1°40′。巴拉望附近島架寬30~60公里,坡度一般為17′。南海南部和西南部大陸架為巽他陸架的'一部分,是世界上最寬的陸架之一,寬度超過300公里。南海西部和東部陸架是以侵蝕為主的侵蝕—堆積型陸架,而南部和北部的大陸架則為堆積型陸架。

南海的大陸坡分佈在水深150~3 600米之間,呈階梯狀下降,大致從150米開始,海底坡度明顯地逐漸變陡,由平坦的大陸架變為陡坡,並隔以深溝。約在1000~1800米深處,地形轉緩,成為斷續相連的平坦面,寬達數百公里。在平坦面的外側,又是個急陡坡,至3600米附近大陸坡終止,到達南海深海平原。

南海大陸坡圍繞着海盆四周可分為4個區:北陸坡、西坡階地、南陸坡和東陸坡。

北陸坡約位於中國台灣以南至珠江口大陸架的外緣。陸坡上為波狀起伏的平原,並有隆起的暗礁。在東沙羣島附近水深增至1000~2 000米,地勢向南凸出。

西坡階地又叫海南島南部大陸坡,寬達300海里,位於珠江口外的深海窪地和越南南部陸坡之間,水深1000~1500米處。它具有顯著的階梯狀,坡度較大(5~10°),等深線密集,呈南北向分佈。西沙和中沙羣島就分佈在西坡階地上。西坡階地上有許多水下峽谷,把階梯狀的陸坡分割為許多地塊。西坡階地的坡麓有一狹長拗陷,深5 567米,為目前已知南海的最深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