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讀後感3000字

來源:文萃谷 3.01W

村上春樹因為其作品《挪威的森林》而風靡世界,他是日本的文壇作家,其作品具有獨特的閲讀體驗,因此其作品受到大眾的接受歡迎。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挪威的森林的3000字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挪威的森林讀後感3000字

  挪威的森林讀後感3000字一

提筆之際,《挪威的森林》還置於我桌子的左邊。最初趨使我去閲讀它,是它的不可忽視般的知名度。名著名作,大多都得經過時間的洗禮,沉澱下來的,十幾年二十幾年甚至更久遠的時間裏,仍能被人所稱頌所推崇的作品必定有它的過人之處。

我不敢一口咬定《挪》是這樣的作品,這因人而異。之前,從未仔細閲讀外國作家的作品,對於村上春樹,這本也只是第一本。大抵文化差異也在不同國家的作家寫作風格是體現得淋漓盡致了吧!説實話,是有些不習慣。或許是閲讀面不廣的緣故罷!

那次跟羊在書店時,我指着《挪》問她:“這本好不好看?大概講的是什麼?”她貌似思索般(嘻嘻),終究道不明。而雪敏也曾在看完後發出了疑問:“想不透木月和直子為何要死?”這兩樣湊起來倒引起了我的興趣:當初看《悲傷逆流成河》後,我們(還有靜純)可是討論得相當激烈呢!那本也有齊銘、顧森湘、易遙等這人突兀的死亡,但我們也抽絲剝繭地把其中緣由分析得透徹了呀!

《挪》是怎樣一本書呢?

並無生動的情節引人入勝,令你恨不得廢寢忘食地把它看完。並無大段的哲理名言,令你不由得想它摘錄下來。(然,通篇説理的文章太常見了,寫説理的文章要很有勇氣很有獨到見解,否則説出來的話不但不能使人歎服,反而生出一番厭惡之感。)

這是簡單的一篇回憶錄。

如同常見的一段話:在某個地方某個時間,你因為一首歌或路人的一個彷彿熟悉的背影,而想起了曾經的某個人。它活在你的回憶,或許不曾消失,但在被生活推着走的時光裏,你卻有意無意地把它隱藏了。每個人大概都有這樣的經歷吧!那段回憶,曾是那麼銘心刻骨,當時的你以為,那份感覺會一直鮮活不變地伴隨你以後的人生,但它着實經不起歲月的磨蝕。唯有在某一個瞬間,一個類似的場景喚醒了你的記憶。如同,渡邊君在時隔十八個春秋後,因一首《挪威的森林》樂曲而想起了記憶中那些模糊的人兒。

“我想,文章這種不完整的容器所能容納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記憶和不完整的意念。並且發覺,關於直子的記憶愈是模糊,我才愈能更深入地理解她。”——渡邊。

回首往事,總有一份新的領悟以及淡然的釋懷。猜不透的,在回憶裏找到了答案。

最初的三人行:渡邊、木月、直子。

木月是絕無僅有的朋友。他是孤獨的,三人的相處裏,他談吐自若,好不瀟灑。但除此之外他卻無其他朋友,獨自看書聽音樂。這類人現實中還是有許多的,方有在自我感覺安全的圈子裏才可肆無忌憚地體驗真正的自由和快樂。除此之外,處處設防,怕受傷。社會關係處理不好,親人關係也處理不好。唯有與直子這個青梅竹馬的女朋友以及渡邊這個談得來的朋友相處時,才是活出自己的靈魂。

是否人死前都會有一段時間迴光返照呢?前一秒還與你談笑風生地打桌球,轉眼便自行了斷在自家的車庫。沒有半句遺言。大抵總有他的原因,讓他絕望到冰冷的原因。

孤獨培養出了抑鬱,抑鬱繁衍出了死亡。木月是個脆弱的人。他反覆遊行於自信與自卑兩個端點。只有在直子面前他才敢真正顯示自己的脆弱。反反覆覆地累了,心裏的痛苦愈積愈多,直到有一天,承受不了了,也許死才是一種解脱。

木月死後,三人行成了兩人行。渡邊和直子自然而然地走在了一起。渡邊愛直子,很愛很愛。即使直子因木月的死受了打擊住進了療養院,他仍表示會等到她康復那天,然後一起生活。

直子對渡邊君説:“希望你能記住我,記住我曾這樣存在過。”

或許直子也曾試着,去和渡邊在一起。但卻遲遲擺脱不了木月已逝去的陰影。在沒有真愛的基礎上,只會對渡邊不公平。

直子在死前也迴光返照過。臨死前她選擇與玲子見面,選擇燒燬渡邊寫給她的所有信以及與他的所有回憶。大概也是在接受治療時承受太多太多的折磨。其實她的病根本就治不好。她與木月是與周邊的世界格格不入的兩個人,他們互相依靠。渡邊是把他們同外部世界連接的鏈條。他們嘗試過融入外界,卻是失敗。但直子比木月堅強,她付出的努力要比木月多得多。她不斷地懷疑自己,不斷糾結不得解。她是最痛苦最可憐的人兒。

玲子在直子與渡邊之間充當另一連接鏈條。在療養院裏,玲子是直子唯一難得的知心朋友,是她的依靠。玲子本身也是歷經坎坷,但她活得很自在,因為她放得下。面對女學生的抹黑,她選擇容忍,雖然心裏也承擔這巨大的壓力。當承受的那發條斷了,她果斷地跟丈夫提出離婚。直子死後,她特意跑去找了渡邊,奉勸他不要忽略了身邊的幸福,成熟起來,與綠子共創未來。對於音樂,她是難得的才女。此外,她講過一段話:“我已成為過去的人。你眼前存在的不過是我往日的記憶殘片。我心目中最寶貴的東西早在很久以前就已壽終正寢。我只是按照過去的記憶坐卧行止。”心的某部分,被扼殺了,不復存在了。

綠子是個很有個性的人,活潑調皮,也是孝順的孩子。從朋友到戀人,她和渡邊走過。明知渡邊心中永遠把直子放在第一位,仍不奢望什麼。但在渡邊因思念直子而滿腹心事時她也會調皮地吃醋:“你總是蜷縮在你自己的世界裏,而我卻一個勁兒‘咚咚’敲門,一個勁兒叫你。於是你稍稍抬一下眼皮,又即刻恢復原狀。”愛情是何等捉弄人呀!沒在更早的時間遇上,於是成為不了他心中的“至愛”,卻仍一心一意,願他感受得到,願他快樂。祈盼他有一天回過頭來,可以對他説一聲:“我一直都在呢。”

永澤是另一個特殊人物。他與渡邊讀相同的書,都為外人所不解的書。他們有共同語言。但自然他是比不上木月的地位的。永澤是瀟灑而近乎冷酷的人兒了,他又是幸運到極致的人兒,他的身旁有位不離不棄的女友--初美。明知和永澤走到多遠他也沒有要結婚的意思(他容不得被束縛住),初美仍心甘情願。叫上渡邊的那頓慶功宴,永澤的着實是在委婉奉勸初美離開他,連渡邊在過後也對初美坦白説,希望她離開永澤,找個地道的人過一輩子得好。初美最終照做了,然而婚後兩年便自殺了。至此後,渡邊再沒理會過永澤。或許吧!傷害了多可惜的一位女子呢,只為了自己的自由,自私得可怕!渡邊如此重情義的人,怎可容許?

人的一生,身邊的人來來往往,真正留步的有幾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病態的一面,有他人無法理解的痛苦。有些人能很輕易地把它忽視了,有些人卻被它束縛了。小説開頭回憶直子時,提到一口井,埋在草叢裏,特意找是找不到的。人一旦不小心跌入,就無可避免地要死亡,深得可怕!問題是誰也找不到那口井的具體位置。木月與直子都遇上了那口井了,或許,那也是一種解脱吧!總還會有人撞上的,不可避免的。唯剩太多的無奈太多的遺憾,化成風吹散在草叢上,留下一聲聲呢喃!

而活着的人呢?

直子死後,渡邊開始了一個月漫無目的的旅行。(我真想為其配上《葉子》這首歌!)最愛的人與自己陰陽兩隔了。在玲子的真心提醒後,他突然醒悟,死的已經死了,活着的還在等待,一直在等待。然而小説最後一段卻耐人尋味。他打了電話給綠子。綠子用沉靜的聲音問道:“你現在在哪裏?”

我現在在哪裏?

“我拿着話筒揚起臉,飛快地環視電話亭四周。我現在在哪裏?我不知道這裏是哪裏,全然摸不着頭腦。這裏究竟是哪裏?目力所及,無不是不知走去哪裏的無數男男女女。我在哪裏也不是場所的正中央,不斷地呼喚着綠子。”

在經歷了那麼多,如何再準確定位,如何再能看清前方的路,如何能看清心愛的人的臉?倘若過去過不去,未來還未來,而現在也突然間變得虛無縹緲呢?生活的寄託在哪裏?

“一聽《挪威的森林》這首曲子,我就時常悲哀到不行。也不知為什麼,我總是覺得似乎自己在茂密的森林中迷了路。一個人孤單單的,裏面又冷,又黑,又沒有一個人來救我。”——直子曾對渡邊徹如是説。

黃圖盛中學高三:夏七夜

  挪威的森林讀後感3000字二

早就知道有一本書叫《挪威的森林》,其作者也被報紙大肆炒作,什麼“村上春樹何以為村上春樹”,又如“村上春樹這棵樹”,居然稱頌:“不讀《挪威的森林》,不知什麼是小資。”

“小資”實在是近期的時尚,無論從其思想、觀念、行為方式以及日常家居和服飾等細節,在白領、中薪階層都大有市場。我所理解的“小資”,不過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吧!因要以一定的物質為基礎,不是人人都可以標榜、追求和嚮往的。

繁雜的生活瑣事,一直不離左右,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買了這本書送我:“你可能會喜歡的吧。”是的,翻翻序言,我已知肯定的答案。

村上文學的基調就是孤獨與無奈。孤獨、無奈是我迄今為止對於人生感觸最深的部分之一。村上在其小説中的態度:把玩孤獨,把玩無奈。“人,人生,在本質上是孤獨的、無奈的。所以需要與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然而相互理解果真是可能的嗎?不,不可能,宿命式的不可能。尋求理解的努力是徒勞的。”

看到此刻,合上書本,閉目靜思。從十一二歲起就曾思考生與死的問題,隨着年紀的增長,無從下結論,更加迷茫。很想知道別人的內心是否也同樣遭受着噬咬與困擾,除我以外的'人又是如何表達、如何解脱!

自己曾何等地渴望與人交流,被人理解。回想以前,每每遇到一位較為心儀的異性,我便翻出自己的文字讓其品評,熱情無以復加;拉她一起欣賞粵語歌曲,毫無顧忌地在其面前高歌。因我真的喜愛那言簡意賅的詞、意猶未盡的曲,如同我的心聲,照亮着我灰暗的靈魂。而實際上我得到什麼呢?莫名的眼神,淺淺的笑,永遠無法得到那種融入的默契。在她們眼中,好的看到了我的可愛,壞的大概是看着我相當可笑。

書中的主人翁:渡邊、直子、綠子都是二十歲年紀。花季少年的內心卻沒有花的色彩,蒼白中有淺淡的灰暗。這是我最初領悟的。二十歲的我也曾心中迷茫不已,只幻想能遇見一位成熟、年長的男子,深諳世故、意志堅強、左右逢源,深刻領悟人生真諦——不是書本里的大道理,而是切身的體會,能作為我的指路明燈,告訴我,下一步我該如何走。誠心誠意地尋找,次次都是失望、無奈。我終於明瞭,許多看似高深莫測的面孔後,心智是庸碌的、世俗的、毫無亮色的,而那些經歷滄桑、痛苦的心靈卻不知總結、昇華,甚至是麻木的行屍走肉罷了。他們對於人生的思考竟不如我!我終於放棄了尋求外界的幫助,獨自在黑暗中思考,縱使是孤獨寂寞的,無人訴説的痛苦我已嚐盡。

渡邊身邊的朋友,木月、直子、直子的姐姐、永澤、初美、綠子,都是相當優秀的人,因其有思想,不肯渾渾噩噩地過日子。可是想得過多的後果卻是他們相繼死去——選擇了自殺。

自殺如同一場瘟疫,在年輕脆弱的心靈間蔓延、傳染。永澤與綠子有着堅毅的性格和和令人佩服的適應能力。中國古語:識時務者為俊傑。而木月、直子、直子的姐姐和初美,不能忍受內心無法排遣的空虛和孤寂,在塵世之中生活對其只意味着痛苦和煎熬,於是自殺。他們選擇了上吊——古典而傳統。

我深切地理解渡邊此時的心境。他徘徊在生與死之間,在朋友死亡的陰影中,無法迴避,于思念中絕望並得出殘酷的結論:“死並非是生的對立面,死潛伏在我們的生之中。”是的,死亡很殘酷,殘酷得令人懷疑它的真實。就像一陣風,剛剛還在這,説不見就不見了,什麼都沒了,但往前看去,好像還在。

把人生比喻為看風景吧。我喜歡這樣一句話:人不能不知前行,但也絕不能為前行而進。生命中隨意即是風景,只要你懂得。一切都由自己選擇。

塵世中太多的人只顧低頭匆匆前行,忘了欣賞。壓力下的世界變了形,彷彿被魔鏡籠罩般只顯出功利的一面。不知何為目的地的痴愚旅人,他們從未停下細想過自己此生的價值和目的。因其不知而不思,從而終老一生,昏昏碌碌。或者如同永澤、綠子之類,因其頑強的生命力,知道如何排遣,尋找寄託,以世俗的或淺薄的事務淹沒自身的空虛,也能維持肉體的延續。但是,但是!木月、直子、初美,他們脆弱又唯美,雖有聰穎的性靈,美好的身體,冰清玉潔,卻不能解決自身的問題。對於他(她)總有一些事情是想不通的。英雄在與命運抗爭時仍然軟弱無力,更何況他們!我黯然神傷。

《悟空傳》中玄藏的話: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我也總有想不通或無法理解的時候。每逢此時,心潮起伏,情緒失態,易喜易怒,無從發泄,無法自控。曾經以為,能有愛,投於愛人的懷抱,狂熱、失落、悲傷就會遠離,我就會平靜。由此書的點化,終於明瞭:縱然安靜,僅是一時的情感慰藉,心靈是永遠不可能得到解脱的。

人格存在了無法彌補的缺憾,只有選擇死亡,於人於己才是有益的。直子深情地愛着木月,木月仍拋下直子死去。渡邊傾心愛直子,仍不能理解直子,不能左右其思想,雖恨不能以己替換她,但僅能默默陪在她身旁,看着她一步一步離自己越來越遠,走向死亡,心痛難控又愛莫能助。他們的愛對於所愛的人是無力的。

人心中的寧靜,以及在生活中所得到的快樂,往往並不取決於他身處何地,或他已經獲得了什麼或即將獲得什麼,只在於他的心靈所能達到的境界。

生命是美好的,心靈卻是孤寂的。活着,為什麼?又為什麼而死?或者兩者之間本沒有區別,天堂與地獄在兩者之間流轉。不要刻意阻攔,攔下的是軀體,已死的是心。人生就是悲哀和無奈。如何擺脱世俗的困擾,克服內心中的焦躁不安?降低內心的標準,不奢求他人真正理解,這樣應該比較容易滿足吧。“不要同情自己”,永澤説,“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乾的勾當。”

這部小説散發出濃郁的憂傷。需要什麼,一切又為什麼,怎樣開始,又怎樣結束都無關緊要。不祈求,不選擇,無慾無為,只有這樣渡邊才得以苟且活過今生吧。

另值得一提的是,書中也描述了多次的性經歷與體驗,我驚異於村上的文筆是如此的清新、自然。看過太多小説中性描寫,多是刺激、齷齪、骯髒、噁心、令人不快的,這裏看到的只有乾淨、温暖、人性的自然流露。我甚至看到了一種芬芳一生的感覺。就連綠子的粗口也讓人感到其天真、可愛。直子為渡邊的口交,生動地描繪了一個嫻靜、温柔、善解人意的少女形象。也許最後渡邊與年長其十九歲的玲子發生性關係的情節為多人不齒,而這是我早就料到的,在書中第一次提及玲子時。身體是自己的,是可自主的,只要是內心真情,自然需要,無關他人,沒有那麼多的禁忌,這種較為前衞的兩性觀應與春樹是相通的吧。

記得好久以前,《讀者文摘》中一篇小文章:一位少女與情人初次交歡後,説:“有身體真好!”由衷地讚歎兩情相悦的驚喜和美好,靈與肉結合的快感。是的,只要相互吸引、欣賞,抱着真誠態度,一切發乎情,就順其意吧。一切違揹人本性的東西都是我所不願看到的。

性愛是否有情感的芬芳也許人們不再計較,而只是對肉體的感覺越來越熟捻,而對於情感的感覺卻越來越冷淡。肉體的芬芳是情慾的促發,而情感的芬芳是心靈的花朵。你能理解下面這句話嗎?“我們不是為了一種感情的理智而活着,但是生活中一定有理智的感情。”

初讀的感覺是悲哀。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從這片悲哀中掙脱出來,並從中領悟某種哲理。而領悟後的任何哲理,在繼之而來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樣軟弱無力。

若你尚未讀此書,建議你不妨試試,“讀之,你心底最原始的部分得到疏通和釋放,最軟弱的部分得到鼓勵和慰藉,最孤寂的部分得到舒緩和安定,最隱祕的部分得到確認和支持。”也許並不合於你的胃口,但瞭解一下那些焦慮、苦悶、迷惘、困惑、無奈和悲哀的心靈,甚至可能搖撼你“身上長眠未醒的”“自身的一部分”,在精神的廢墟上聚攏起零星的希望之光。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挪威的森林讀後感3000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