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六年級教學計劃3篇

來源:文萃谷 1.52W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將帶着新的期許奔赴下一個挑戰,這也意味着,又要準備開始寫教學計劃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這個教學計劃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教學計劃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品】六年級教學計劃3篇

六年級教學計劃 篇1

一 、學生情況分析

高年級是國小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六年級學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着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六年級的兒童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開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少年期。這個期間人的發展是極其複雜、充滿矛盾的。在個性方面出現的最主要特點就是“成人感”的發展,表現在:期望自己能和成人一樣獨立地支配和安排自己的生活;期望瞭解和參與成人的生活世界;對於成年人的刻意模仿。

對於六年級的學生,在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對於他們來説不再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經驗,儘管對於他的理解還是很不夠的,但少年兒童們卻是渴望去了解它,去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甚至從那裏找到自己的朋友。

為了使我們的新一代能夠以科學的理性的態度去看待他們周圍的世界,愛他們所居住的地球,愛周圍的一草一木,在教學中努力引導兒童探索和關懷生存的家園,使少年兒童成長為地球上的新一代文明居民。

國小六年級是孩子發展中的一個十分關鍵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開始從相對的兒童心理品質特徵向少年的品質特徵轉化,因吃對未來的成長影響很大,具有較大的可塑性,要積極引導學生個體的“自我意識”朝着客觀、樂觀、進去的方向發展,為順利完成中國小銜接作好鋪墊。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冊教科書由四個單元構成。

第一單元 你我同行

第二單元 人類的家園

第三單元 同在一片藍天下

第四單元 再見,我的國小生活

(二)、教材重點與難點:

主要通過真實的歷史資料,讓學生在認識戰爭和衝突帶給人類苦難的基礎上,感受全世界人民對和平的渴望、共創和平的心願和所做出的努力,瞭解中國在國際舞台上保衞祖國和維護和平的作為,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 本冊教材各單元目標

第一單元:

1.通過從太空中看地球,生活中感知地球,從而瞭解地球的形狀、地球的大小、地球表面海陸分佈的狀況,熟悉世界海陸分佈以及主要地形等基本知識,初步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體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

2.瞭解中國的面積、行政區劃,主要省級行政區,能熟練運用地圖説出我國的地理位置,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

3.引導學生了解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國和世界的經濟互動,為中國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而自豪,讓學生知道我國在經濟上互通有無的重要性,使學生感受和關心身邊發生的經濟活動,對外來產品持正確態度。

4.使學生認識到國際互聯網是當代人們進行信息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學會利用互聯網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服務的同時,又必須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其消極因素對自身贊成不良影響或侵害。

第二單元:

1.引導學生感受全球氣候變暖對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的影響,認識人類活動對環境所的作用,使學生將身邊節能、綠化等“小事”和保護地球環境聯繫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意識地關心和愛護人類共同的生存環境。

2.讓學生了解什麼是自然災害,知道保護環境可以減少和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危害,理解在危難中社會互助的作用,學習一些在常見自然災害中的自救知識。

3.使學生理解物種是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特質基礎,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保護物種就是保護人類自身賴以生存的環境,使學生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認識到保護野生動植物特別是保護瀕危野生動植物工作的緊迫性,培養學生以朋友們的愛心平等對待地球上其他動物,增強學生自覺主動保護物種的意識的情感。

4.初步瞭解外來有害物種入侵對新的生態系統、物種多樣性和人類健康帶來的巨大危害,知道有物種入侵的主要方式,明確對待外來物種的正確態度,理解生物之間、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

5.使學生認識到自然資源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自然資源的存量有有限的,幫助學生逐漸養成節約和合理使用資源的良好習慣。

第三單元:

1.從戰爭給人類,特別是給兒童帶來的巨大苦難的視角,使學生知道戰爭的殘酷、戰爭的危害,從而懂得和平的重要意義和價值,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同時,使學生知道全世界人民為了世界和平,制止戰爭,進行着不懈的努力。

2.科學技術的喜與憂

引導學生關注周圍生活,從衣、食、住、行等方面瞭解科學技術與我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技術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並以紫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熱情,在瞭解科學技術帶給我們諸多好處的同時,也要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利用不當不僅不能造福人類,還會給人類帶來災難,使學生能一分為二地看待科學技術的作用,正確對待科學技術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3.初步瞭解聯合國的性質和宗旨及其一些重要的工作機構,理解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發展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知道聯合國為解決世界兒童問題所做出的重要努力和產生的積極效果,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地球村公民的意識。

第四單元

1.使學生通過對6年國小生活的回顧,總結自己的成長過程,認識到自己在6年中所取得的成績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老師、同學、家長的幫助獲得的,為順利跨入中學大門樹立應有的信心,同時,引導學生在回顧過程中反思6年中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為日後的學習生活提供借鑑。

2.“百聞不如一見”,為了能讓六年級的同學對中學有感性的具體的認識,設置了直接到中學參觀的活動課程,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未來的中學生活的主要內容,思考自己要做好哪些方面的準備,特別是做好克服困難的思想準備。

3.生活是兒童受教育的基礎,從六年級畢業學生即將面臨的生活實際出發,喚起學生成長,成才的進取意識和對未來中學生活的渴望和準備,幫助他們在離開國小大門後能夠堅實地邁好通向中學的第一步。

三、任務、目標:

本課程是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那麼對綜合課這個性質老師已不再陌生。特別是到了五、六年級地理、歷史、科學等各科內容融入到品德教育中,使品德課不再是純思想品德教育的課程,而是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將品德、行為規則、法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國情、歷史與文化、地理環境等教育的有機融合,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基於以上的課程性質和總目標,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教材延續了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的設計思路,課程的設置圍繞學生的社會生活展開,並注意到兒童逐步擴大的生活領域及認知領域,將觸角深到更加廣闊而深遠的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六年級下學期又是整個國小階段學習的最後一個學期,這個學期的學生,大部分已經形成了與他們的年齡相適應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可以説他們的良好品德和社會性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比較高的'狀態。因此,從六年級下冊的教材來看,更重視學生日益增強的道德素養與社會性的不斷髮展,較上冊而言,在內容上更加向廣度和深度推進。同時因為他們又將面臨着升入國中,所以教材中又安排了一些迎接新生活的話題,引導學生直面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為學生向國中階段順利過渡做了必要的準備。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品德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四、具體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積極地參與、體驗。

3、根據本冊教材安排的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兒童把握好少年期的生活,和兒童一起走進多樣化的世界,引領兒童探索和關懷生存的家園。

4、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儘量多地呈現直觀性的材料。

5、在本冊教學中進行課題《品德與社會綜合性的教學實踐與研究》的落實。

6、將社會中的知識轉化為生活問題。

7、大膽想象,解決生活問題。

六年級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六年級一班、六年級二班、六年級七班、六年級八班品社課下冊的教學工作。高年級是國小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六年級學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着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材分析

該教材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精神編寫,教材具有綜合性、開放性、情感性等特點,增強了教科書的可讀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潑,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親和力。

本冊教材共有五個單元,每個單元下設了幾個主題,各單元體例結構如下:

主題文字:引出一個話題或對某個話題進行提升,一般是該主題主要思想和觀點。

提示語:一般作為對某個話題的拓展,引導學生思考或展開相應的活動。

旁白:作為和學生對話,溝通的主持人,有時為前後內容起傳承作用,有時為學生提高一種思考或揭示某個觀點,有時向學生提出問題,作用相對靈活。

情景對話:一般是經過錘鍊的真實生活的再現,幫助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實地呈現社會現實,包括學生的活動場面,幫助學生開闊視野,豐富認知,加深體驗,開展活動等。

圖標:包括?活動、交流、小資料?等,引導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啟發學生調查、體驗、討論、探究、閲讀、製作、蒐集整理信息等。

學生作品:有時是提供一個可討論的案例,有時是體現學習過程,呈現學習成果,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增強其溝通與表達的慾望。

空白框:啟發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與對生活的體驗,記錄自己的學習成果,引導他們成為學習活動的主動參與者和創造者。

三、教學理念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地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教學時要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教師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的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永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4、充實教學內容: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注重與語文等學科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繫,要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教學內容可以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包括審核生活中對兒童發展有意義的題材,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聯繫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5、拓展教學空間: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應創設條件儘可能相社會延伸,為此,鼓勵教師積極地開發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種課程資源,以滿足學生不同學習方式的需要。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逐步提高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四、教學要求:

1、讓學生初步認識和創造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懂得創造並不神祕,人人都能創造;勇於嘗試創造,體驗創造的快樂。

2、瞭解工業、農業生產與認得日常生活的關係,體驗工人和農民的勞動與智慧,尊重工人和農民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感受科學技術對工農業生產的影響,認識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性。

3、感受現代通信和現代傳媒與人們生存的關係;瞭解現代通信和現代傳媒的種類與方式。

4、簡要了解一些人類的文明遺產,激發對世界歷史文化的興趣,初步瞭解科學技術與人們生活社會發展的關係,認識科技要為人類造福,崇尚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知道一些著名的建築,文學作品等在人類歷史上具有主要價值。

5、知道實際的海陸分佈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識。知道一些國家地區民族不同的風情,瞭解各種文化的差異性和豐富性,尊重和欣賞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創造成果。

五、教學進度表

(略)

六、具體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積極地參與、體驗。

3、根據本冊教材安排的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兒童把握好少年期的生活,和兒童一起走進多樣化的世界,引領兒童探索和關懷生存的家園。

4、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儘量多地呈現直觀性的材料。

5、在本冊教學中進行課題《品德與社會綜合性的教學實踐與研究》的落實。

6、將社會中的知識轉化為生活問題。

7、大膽想象,解決生活問題。

六年級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加深對傳統優秀文化的理解,增進學識修養,提高寫字技能為目標,培養學生正確、規範、美觀地書寫祖國文字,並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1)首先,要想寫好字就一定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 坐着寫字的時候,身子要正而直,兩肩齊平,胸部挺起,頭部要端正,稍微向前, 不要歪斜;兩臂要自然撐開,右手執筆,左手按紙,雙腳要自然放平,踏穩,不要交叉或踮腳尖。

(2)正確的寫字姿勢,不但跟寫好字有密切關係,而且對身體健康也很有好處,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視,並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

2、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和一些常見的偏旁部首。

(1)漢字的基本筆畫,主要有如下一些: 橫、豎、撇、捺、點、提、折、鈎等。

(2)漢字的筆順規則,可分為基本規則和補充規則兩種: 基本規則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補充規則有先中間後兩邊、右上或裏邊的點後寫等。

(3)漢字的間架結構,有如下六種:獨體字、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品字形結構。

(4)漢字的偏旁部首。

3、瞭解古代書法家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與熱情。

4、對國小生的寫字提出嚴格要求,那就是六個字:"規範、端正、整潔"。

5、學習簡單的章法,嘗試作品。

三、教學內容及時間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

第1-2周 書法歷史

第3-4周 三個點的書寫:撇點、斜點、挑點

第5-6周 橫畫的變化及其寫法

第7-8周 短豎、垂豎、懸針豎

第9-10周 短撇、長撇、豎撇的書寫

第11-12周 斜捺的書寫

第13-14周 橫鈎、豎鈎、彎鈎的寫法

第15-16周 豎彎鈎、橫折彎鈎、橫折豎鈎

第17-18周 斜折彎鈎、橫折、豎折、斜折

四、教學措施

為了體現學生一個時期的書法學習程度和訓練結果,在校內外可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書法比賽、書法服務活動,如現場寫字競賽、書法作品展覽,開闢班級寫字園地、校園書法宣傳窗等等。再就是讓他們抄寫專欄、板報,為家庭、鄰里書寫春聯等。這樣可以給學生提供鍛鍊的機會,使一些書法素質好、書寫水平高的學生一展才華,以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和為人民服務的優良品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