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通用21篇)

來源:文萃谷 1.35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通用21篇)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1

初讀三毛的書時,第一感覺就是,世界上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完全是靠心靈兒存在的人,不在乎現實的世界,完全存活於精神的世界。於我,內心衝擊很大,一直在給自己説要出去旅遊,結果,只是嘴上説説,沒有説走就走的勇氣,一直在估計很多東西。讀到這本《萬水千山走遍》,南美洲的旅行以及三毛的所見所聞,將我也帶入了另外一個世界,瞭解了世界上許多我不知道的國家的風俗和習慣。

讀這本書是在回家的火車上進行的,讀一會睡一會的悠閒,與我前些日子慌忙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返程的火車上,這點更加明顯。忽然覺得哪天自己可以帶上一本書,泡上一杯茶,聽着輕音樂,買上長途普通軟座火車票,開始自己單獨的旅行,然後到達這個城市,呆上兩三天,靜靜的品味當地的.風俗習慣,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

三毛的書,對我的內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並且在這幾十年當中,會不會發生什麼樣的意外是我們人人無法避及的,所以過好每一天,才是對自己對生活對生命的負責。

讀完這本書後,我對男友説,我想單獨去旅行,他説以後禁止你看三毛的書。呵呵三毛啊,三毛,真不知道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作為女性,對於你這種性格,很是敬佩。對於我而言,影響是巨大的,一句話,充實自己,享受人生。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2

這本書的作者三毛自認為是一個流浪者,走遍萬水千山是為了尋找她夢裏的故鄉。她去了青鳥不到的地方宏都拉斯,中美洲的花園哥斯達黎加……她感受到了裏面的悲、歡、離、合,她想起了自己那遠方的故鄉。有時候她甚至覺得自己和唐吉珂德一樣有點痴,這種痴是一種執着,沒有理由地執着,執着地是尋找她夢裏的.故鄉。就像她編寫《橄欖樹》的歌詞一樣:“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遠方是什麼?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故鄉是什麼?故鄉是家,家是温暖、舒適、快樂,是沒有憂慮的童年,……是所有一切美好的總和。而這一切好象永遠都在三毛旅途的遠方。

我問媽媽:“這書好看嗎?”媽媽説:“好看。”我問:“為什麼好看?”媽媽説:“三毛的文章有一種憂傷,媽媽喜歡這種憂傷,甚至有點崇拜這種憂傷。”我覺得也是,三毛是一個流浪者,她是一個用心流浪的人,這種憂傷是一個流浪者的憂傷。這種憂傷我們體會不到!只有一個真正用心流浪的行者才能體會得到!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3

迷惑蒼涼的墨西哥之夜,寂靜聖潔的厄瓜多爾心湖,風情萬種的玻利維亞百合,狂野單純的阿根廷牧場的天空……聽三毛如痴如醉的傾訴。我在《萬水千山走遍》裏感受到了三毛對自然,對大地,對泥土,對人性與靈魂的深深迷戀與熱情的沉醉。我跟隨她走遍世界各地,盎然地探索着那種大自然的美——狂野熱烈,凝聚昂然,淡漠而張揚,鏗鏘而柔美的瑰麗之美。

三毛對於自然的熱愛,源自她對人性的仰求。她對人性,那種深掩在靈魂深處的生命,懷有崇敬的渴望,她把它定格在茫然深刻的難民的臉上,在彩霞滿天的蒼穹的深處,在魂牽夢縈的故鄉的路上……三毛把“人性”刻畫得美得像一個被上帝遺落的夢。

三毛身體羸弱多病,不適應於任何一種交通工具,但她堅持把自己的一腔沉寂且蓄勢待發的.熱忱傾注在對自然的深愛上。這種深愛使她一度忘記病痛的折磨,她吶喊,她祈禱,她追尋,她守候,為的只是拋開塵世紛擾,找到藴含在靈魂深處,宇宙深處的自然的美。她用一雙纖弱的腿,走遍這世上被現代的我們所遺忘的“萬水千山”。三毛用自己的心靈啟示人類:發現自然的美,迴應自然的召喚吧!

三毛用琉璃般質樸且華美的文字,敍寫着萬水千山的旅途乃心靈上的征程,譜寫了一個平凡女子用生命寫出的綺麗詩篇。她冷冷地看着這個老城般的世界中如逝如流的哀樂人間,眉目間流露出了紅塵女子的自然之美。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4

這麼多天過去了,當然,我也已看過不少的書,來聽聽我最欣賞的兩本書的感言吧!

這本書是三毛寫的,名字叫《萬水千山走遍》。

在這本書裏,我看到的是一些地方美麗的風景、還有一些習俗。在那裏面,我跟着三毛去了墨西哥,看了那裏面的環境;去了洪都拉斯,感受到了裏面的生活;海盜了哥斯達黎,享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多好呀,知道自己旅遊了那麼多的世界,不禁感到驕傲。説實在的,的確,我看了這本書後同時也增長了許多知識,這本書很值得我們一看哦。

接下來這本書也是三毛寫的,很有意思,名叫--《撒哈拉的'故事》。

這本書講述的是作者陳平與她丈夫在撒哈拉的沙漠的故事,你面出現了汗多有趣事,當然同時也會發生不好的事,記得有一篇文章叫荒山之夜,裏面,處處驚心,連我都有點為他們擔心起來。對了,寫的是沙漠觀浴記,真是噁心,裏面寫的是撒哈拉唯女子洗澡的過程,真的,髒死人了,就算我幾年沒洗澡也不會髒成這樣子,我在讀這篇文章時,我媽都感歎不已呀!

這就是我讀的兩本書的讀後感!其實你真正看了那本書,才能感受到它的好處它的樂趣!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5

三毛的書讀過很多,但很多細節已不記得了。這次重讀,雖然有完全不一樣的心境和感悟,但一翻開,那種美好、自由、又療愈的感覺就來了。

讀這本書,跟着勇敢無畏的三毛去了一遍南美洲,都不算是熱門旅遊景點,而是一些不太出名少有人跡的地方,而三毛的不同尋常總能發現發現一些神奇又美好的東西,只可惜她是個弱女子,身體一路奔波很是疲憊,儘管如此,與很多男人相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印象最深的是她住在厄瓜多爾的銀湖之濱時度過的`那幾日,淳樸,遁世,自然,周圍的村民都很善良,寡言,不會過問你的過去,也不會八卦你的言行,大家都各自安寧的活着自己的日子。

三毛是一個多麼善良的女子,旅途中碰到出手相助的人,她道不盡的感謝和感恩之心,也會遇到有些不公平和偷盜的行為,她都是用宗教信仰寬恕他們。世間百態她都經歷過,看淡了,也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她在旅行中療愈自己的傷痛(寫這本書時,他的丈夫荷西已經離開了人世),她的文字,也療愈了每一個讀她書的人。

感恩三毛的每一處足跡和每一個文字。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6

這本書是在工作的間隙讀完的,用時不長得益於年後工作節湊不緊。

感覺自己地理知識、歷史知識都十分的欠缺,讀起這本書有些費勁。儘管是拿出兒子的《地圖》在手,也還是有很多的不明晰。無論怎樣,也還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的刷了一遍這本書。由於很多的地名都是陌生的,讀的時候都不順口,讀完更是所剩無幾。從收穫上講,還是有的,但也不能算是收穫吧,牽強一些也只算是感覺。

儘管不是第一次讀三毛的書,但是這一本讓我對三毛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三毛的博學廣識,三毛的語言天賦、連同她的飛揚跋扈的`性格,都讓我深深的愛上這樣一個講生活的女人。

一路的顛簸遊覽,看盡各國的民風民俗。有的充滿掠奪、有的一團和氣、有的巫術橫行、有的骯髒遍佈、有的充滿欺騙、每一個地方都有不同於其他國家的讓人深刻的標誌性記憶。各地的飲食更是多種多樣,就連名稱、樣子都是充滿趣味。不禁遐想,要是有機會都親臨一次,該是怎樣的滿足?當然,從目前看來,真可謂寸步難行。

一種旅行的衝動被另外一種生活的現實掩蓋,剩下的也只能是悲哀。那日,見樓下在售樓處工作的鄰居從國外旅行回來,甚是感慨:自己的寒窗苦讀又怎樣?社會地位又如何?不過是要過這樣平庸無畏的生活。經濟就成了邁出國門的攔路虎。還有特殊的身份問題,除了公務出國外,自己完全不能有出國旅遊的選擇,這算是奮鬥來的榮耀還是枷鎖?而看看人家,有錢就什麼都有的生活,怎麼能不去羨慕不去嫉妒,甚至省略了象牙塔下的苦讀。

面對孩子,又該選擇怎樣的路?無盡感慨。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7

《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筆記》、《温柔的夜》、《萬水千山走遍》……這每一本書寫的都是台灣女作家三毛的生命歷程。每看一本書,我對她的理解就又深了一層。

三毛的性格令人捉摸不透。堅強?亦軟弱,勇敢?亦膽小。是一個有着神祕感的女子,在她的身上發生過不少靈異事件。她相信每個人都有着前世今生。而她的前世在撒哈拉,在厄瓜多爾,在銀湖……

從《藥師的.孫女——前世》到《銀湖之濱——今生》這兩篇文章中可以感受到微微的淒涼之意,字裏行間無不透露出傷感之情。媽媽告訴我,那是因為當時三毛摯愛的丈夫荷西去世,三毛險些放棄生命,直到去了一趟中南美旅行,才終於提筆寫作,寫出了這本書。

前世的鄉愁,今生的孤獨,使三毛對純血的印第安人格外親近,文中那淡淡的温馨與淺淺的鄉愁交織在一起,不知不覺中心中那根温暖的弦就被觸動了。

在這兩篇文章中最為靈異的是三毛的夢。三毛堅持前世的自己是一個厄瓜多爾的印第安女人。在前往安第斯高原的路上發現“眼前的景色,該是夢中來過千百次,那份眼熟,令人有若迴歸,鄉愁般的心境啊,怎麼竟是這兒!”她強烈的感應到在附近的印第安村落中定有一片湖水那便是她前世的歸宿。當三毛真的看到那片大湖時不禁感慨“誤走誤撞,一片夢景,竟然成真。有時候我也被自己的預感弄得莫名其妙而且懼怕。”

三毛,靈異的三毛,温柔的三毛,不按常理出牌的三毛……每一面的三毛都令我難以忘懷。她就是我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瀟灑的——永遠的三毛!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8

《三毛全集》是我的最愛,它共有11冊,然而我最喜歡的就是《萬水千山走遍》了這本書是作者遊歷了世界墨西哥,巴拿馬,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祕魯,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三毛故鄉等地區所留下的記錄。這其中僅祕魯就寫了四個篇章,其他國家也有兩到三個篇章,可見作者三毛對每一個國家的深度瞭解。

三毛的作品不像我們平時所見,它的標題並不直接註明國家而是以一個委婉的詞語去表達她所要表達的情感。如:街頭巷尾,銀湖之濱,迷城,高原的百合花,悲歡交織錄等讓人心儀的名字。在這數多篇章中最令我喜愛的是“藥師的孫女-前世——世厄瓜多爾行紀之一”。

心湖的故事是在安地斯山脈的高原上,現在一經沒有人傳説這個故事了。在那片不屬於印加帝過的土地上響起了一場戰役,死了三萬多個族人,包括我的祖父。死去的人按祭祀的吩咐,挖出了三萬多顆心,丟在了故鄉的大湖裏,原被稱為銀湖的美麗之水改為“哈娃哥恰”,就是心湖的意思。世親過去很久了,戰爭中的寡婦慢慢死去,又有了新的一代,卻以離開了故鄉,沒了消息。不久村裏的`藥師,我的祖父也死了,祖父死前一直念着我的名字“哈娃”,就是心的意思。不久我結婚了,我變更勤勞了,丈夫對我很好。平經的日子裏,我從一個女孩變成了婦女,等待下一個生命的出生。作為藥師的孫兒我也知道難產的危險,又很多人因難產而死。那日我看見家中煮了兩條魚,很吃驚,丈夫説:“光吃玉米餅是不行的,吃魚補補身子。”心湖滿是魚,可那畢竟是祖先的心臟啊!我開始吃魚了,丈夫也被發現了。我生產那天,苦苦掙扎了三天。最後哈娃與那孩子死了。哈娃19歲。

這個故事悲慘而優美……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9

第一次看三毛的書,不知當初怎麼想的,竟然以為這本是寫非洲的,打開一看原來是講拉丁美洲的。

豆瓣書評上都説《撒哈拉的故事》最好看,這本書純粹就是遊記,畢竟沒有了荷西,為了交差才寫的。

我從墨西哥那篇開始看,作為一個剛去過墨西哥的人來説,不覺得多好看。但是到了:夜戲-雨原之二,被那個祕魯吹笛子男人故事所感動到,為了吹笛子給別人聽,組個舞蹈團,太太小孩都要餓死了,還在支撐,可惜三毛去的那天就她和助手兩個在空曠的幾百人的觀眾席上。等她上舞台互動時候,向下看觀眾席,才能感受到演員演奏時的心情。那種心情非常難想象。我不知道正好那天人少,還是這一個月,可能就這麼2個客人。可惜故事發生的時候估計1988年左右吧。我無法春節飛去祕魯去考證,如果發生在去年,我肯定不管機票都貴也想去看看那個演出,去看看那個執着的吃笛子的男人。

接着,印象較深的是下一篇:祕魯的迷城--雨原之三,被文章最後的傷亡人數所震驚到。文章之前説的河水上漲,只是覺得是一個自然現象,遊記需要而寫的`。根本沒想到是那麼嚴重的自然災害。並且三毛擠上救援的卡車,為了帶小孩的人,又下了卡車。最後要不是強行上了旅行團大巴,估計就命喪馬丘比丘。幸運的是,三毛沒在馬丘比丘住一晚,不然也回不來了。以為年代久遠,在百度上找不到那次事故的新聞報道。但那輛火車好像依舊在運行。如果在那個火車的時候,正好捧着這本書,讀到那一段,又逢暴雨天,不知道我會是個什麼樣的心情。

寫這本書的時候,三毛還沒去新疆,還沒見到王洛賓。如果是見到王之後出版的書,估計就能看到她和王洛賓的故事了。

其實,我覺得這本書也不能單純把她看成三毛是在寫遊記,只是我沒看過她之前的作品,不好體會。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10

《萬水千山走遍》是三毛的一本名著,三毛原名陳懋平,因不會寫“懋”字,後來她改名為陳平。

這兒是青鳥不到的地方,人們從沒有聽過它的名字,便沒有夢了,誤走誤撞,一片美景,竟然成真。淡紅色的雲彩,在一片平原和遠山上,慢慢變成鴿灰,遠處的炊煙和人家那麼平靜地四散着,沒有注意到陌生人的來臨。月光下的那片平靜之水,發着銀子似的`閃光,總使我覺得自己實在是死去了,才落進這個地方的,世外的世外,為何看了只是覺得歸鄉。

那麼“我”是誰呢?“我”不是我,“我”是她,那麼她是誰呢?她就是我們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瀟灑——永遠的三毛。

“大蜥蜴之夜”“前世今生”“高原”“逃水”都很經典。特別是逃水,人心的險惡,人心的善良全交雜在一起,構成一幅幅驚心動魄的畫面。“前世今生”其實在我看來,還是交雜迷信的氣息。前世,作者認為自己前世是如假包換的印第安人,還與一個悲傷的女孩是好朋友,這是註定的緣分。

在墨西哥、洪都拉斯、祕魯,三毛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們,有貧窮的樂手、舞者,有貪財、毫無善良之心的導遊,有買各種稀奇古怪物品的女巫,三毛所經歷的生死離別,經歷的悲歡,都記錄在了這本書裏。

三毛走過了萬水千山,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我也想像三毛一樣走遍萬水千山。我知道我的路在前方,在通往成功的大山上,有高有低。我也許會遇到許多未知的困難,但只要選擇了出發一定會到達想去的地方。

三毛像兒時那樣不按常理出牌,逃離到沒人知道的地方,繼續以自由不羈的靈魂浪跡天涯。在這個世界上,誰都有困難,但三毛不同,經歷了許多次痛苦。但她從沒有倒下過。

把握當下,活在當下,走好每一步,認真對待每一個困難,才能走得遠,如果走到了終點,不要忘記你是從哪裏出發。

萬水千山,書中悲歡交織的故事,歷歷在目,一件又一件,人生的盡頭,不必去追尋,活在當下,享受此刻,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11

生活在撒哈拉沙漠的奇葩,亦是充滿傳奇色彩的女子。三毛是會講故事的人,或者説她本身,就是一個講不完的故事。

她把她的腳,當做哥倫布的航船,或者是馬可波羅的雙腿。這樣一步一步的,走遍千山萬水。她把她的筆,當做梵高的畫筆,或者是莫開朗琪羅的石膏。這樣一點一點的,寫近世間百態。

那一個個城市,在她的筆下,風格迥異。馬德里,撒哈拉,加那利羣島。洪都拉斯,哥倫比亞,巴拿馬。在日光下,也在三毛的世界裏,靜靜的訴説着各自的故事。她相信,每一種建築,每一家店,每一個人,都是城市的一個縮影。我們可以透過它們,摸到每個城市的紋理。於是她用她的眼睛,捕捉到了它的歷史,政治,地理,文化,居民,語言,飲食等一系列特徵。比如巴拿馬一個裝飾雅典的長廊,即便這樣一個小小的角落,都可能是經歷過幾千年的歷史所積澱下來的.一種“化石”,你甚至可以再一座廢墟中看到時光刻下的痕跡。就像陳啟文説的,所謂歷史,並不是被埋沒了。而是另一個意義上失蹤了。於是,我們就這樣跟着三毛的腳步穿越了時空,穿越了時間,也找尋到了失蹤的歷史。

如果説,歷史是一座城市最厚實、最深沉的土壤,那麼風土人情就是在這土壤上生長繁衍出來的最動人的風景。三毛筆下的世界,是充滿人情味的世界。郵局的工作人員,街上賣牛肉麪的伯伯,教堂的神父。雜劇院的演員,亞西亞地區的遊牧民族,賣爆米花的青年。哪一個,不是帶着最淳樸的笑容,出現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哪一個,不是讓人温暖的想要流淚?異國他鄉的人民,用他們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式,觸動了三毛心底最深的一根弦。我相信,如果讓三毛為他們畫一幅畫,她一定會用上最温暖的色彩,就像冬日的日光,在寒冷中更顯珍貴。當然,就像每個故事那樣,三毛故事裏的人物,也有狡猾的,刻薄的,刁鑽的。唯一不同的是,他們的狡猾,刻薄,刁鑽也是如此地有特色,甚至可以説是有傳奇色彩。像賣花的女人,保姆瑪利亞,在讓三毛荷西頭疼的同時,也讓讀者哭笑不得。同時也發現了他們的可愛之處,就像玉石雖美,但是一塊特別的瓦片,也會讓人愛不釋手。

通常在看三毛的遊記時,旁邊都會把放着辭海。每讀到一個地名,便在辭海里細細的查找。這樣,好像自己也遊歷了一番,跟着三毛,滿世界的跑。看巴黎聖母院前飛翔而過的鴿子,哥斯達黎加賣爆米花的小夥子,洪都拉斯里被叫做青鳥的巴士。那一幅幅畫面,像上色濃烈的油畫,極具特色,連映在河裏的倒影都要凝固。

三毛的這本《萬水千山走遍》,在描寫每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時,都包羅萬象。也許歷史是將一種抽象的文化保存在實實在在的事物中,然後逐漸繁殖蔓延開來。最後你會發現這種文化的氣息無處不在,在建築,在書籍,在飲食中,在當地居民的舉手投足中,在思想中,在一個民族的共同意識中。所以一本好的遊記,必須包羅萬象。

我想一個女子,要想走遍千山萬水,其中的艱辛曲折不言而喻。三毛的書中很大篇幅描寫了困境,在洪都拉斯的雨城裏奔波,在安第斯山脈的高原上頭疼劇烈,在去瑪丘畢丘的路上遭遇洪水。但是這些,或許對她而言比有穩定的工作,平靜的生活更加接近幸福的定義。或許她的骨子裏,早就有這漂泊的宿命。流浪,再沒有比這個詞更具有浪漫色彩了。因為它曾經凝練過一種腳步,一種要把世界走通的腳步,一種要把萬水千山走遍的腳步。在這種腳步的指引下,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馬可波羅寫下了舉世聞名的遊記。而三毛,還在前進着。是這種腳步,讓那些困境都不算困境。因為流浪者不曾注意腳下,他們只看前方。三毛通常是拿起行李,便要遠行。即使是撒哈拉沙漠的無人區,只因為想看沙漠在夕陽下的景象,便想橫穿整個撒哈拉。擁有這樣舉動的人,要麼足夠灑脱,要麼足夠執着,或者兩者都有。

但是三毛從不停下,一個地方再好,再吸引她。她還是會毅然離開。也許對她來説,這一個個地點只是生命的各站停靠。而歸航的目的地,只屬於她的家。這也許並不符合流浪者的定義,因為流浪者的心中是沒有家的。但是這符合三毛的定義,她的腳步像流浪者一樣堅定,但是她的心,卻被家延伸出來的枝葉,緊緊抓住了。在很多城市流連的時候,看到一張地毯,她會想起她的家;看到一個人,她會想起她的父母。

這就像餘秋雨先生説的了,有山巒相隔的遙遠,是一種絕望;而又河流想通的遙遠,則是一種憂傷。當大山河流域父母聯繫在一起的時候,你才算理解了源頭的全部含義。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12

與作者一樣是出生在80年代,讀這三毛的書長大,聽着“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到,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哪會怕有一天至你共我”長大,也許作者用和三毛文章相同的名字來命名這篇遊記,也是在緬懷三毛,緬懷我們的童年。但我們卻不知不覺的成為了作者筆下的大多數。其實靜靜的思考一下,我們完全能慢慢理解做出不顧一切決心走遍萬水千山的“瘋女孩”,可能還會對這兩個女孩產生一份很縹緲的敬佩,一份來自心靈的默默的讚許。對自由的嚮往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願望,看完整篇文章,我輕輕問問自己,你想放下一切去追求自由嗎?追求那像風一般的感覺,還是像鳥兒一起在天空翱翔。此時我已經沉浸在蔚藍的天空裏。我理解她們,認為她們只是把我們願望放大了,實現了。穿梭於城市中的人,用做工精細的衣服裝扮自己,用昂貴的化粧品保養自己,用精緻的餐廳消遣自己,甚至可以隨時支付飛往世界各地的機票,我不羨慕她們,因為我不知道他們有多幸福;當作者拋下所有物質,去追求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時候,我卻陶醉其中,因為我感受到了她們的幸福。她們在杭州捱過餓,在濟南受過凍,在貴州感動過,在海口無助過,喜悦了,思念了……在她們的路途中,她們感受了我們未曾感受過的,也許是艱辛的,也許是愉悦的,但始終是我們沒感受過的。我並不認同她們的做法,但卻始終有一份讚許只情,她們的遊記是煽情的,會讓人衝動,然而關鍵還是看你懷着怎樣的心情去感受,敲敲每個人的思路,停停吧,做一次心靈的旅行。在忙碌的時間裏,我們無暇感受生活,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受,流浪不是追求自由的唯一方法,繁忙的工作也不是禁錮,多去感受周圍,就像這篇遊記,觸動了你的心,引起你的共鳴。何嘗不是你踏遍了萬水千山,開拓了自己的視野。

《萬水千山走遍》一書中,有對旅途中所見所聞的人物和事情的描寫、敍述以及抒情,也有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想象描寫,故事發展不僅依靠作者一路上的見聞而展開,還穿插有借歷史故事而展開的聯想敍述,如《藥師的孫女——前世》一文。

作者對故事材料的處理絲毫不矯揉造作:一是把自己親身經歷一一展現,揭示了中南美洲人民的生活及風土人情、社會風貌及生活水平。也有對這些民族或熱情或樸實、或純厚或好客性情的`描寫,自然也有灰暗而苦難的一面;一是作者抒發自己內心的世界:喪夫的苦悶、對人類苦難的悲痛、對故鄉命運多舛的無奈和對前世今生的種種猜透,涉及跨越了愛情、生活及命運的範疇。將思想上升到了人的最高境界,其思想內涵和情感抒發透徹內心,令讀者回味無窮。

作者將這兩條線索穿插於無形之中,在讓讀者感受到不同國家不同人情風貌的同時,又深感於作者內心深處的無限憂思。

《萬水千山走遍》的成書,實際上作者三毛內心苦悶緩解的產物。她,一個平凡而深有憂思的女子,將萬種心情寄託於萬千山水之中,寄託於一人一事中,或化為風,化為雨,為霧……三毛是個鍾情於自然百態的人,因此將自己的內心亦給了自然,一切隨緣般對待生活,卻終究掩抑不了內心的坎坷。

“大地啊,我來到你岸上時原是一個陌生人,住在你房子裏時原是一個旅客,而今我離開你的門時卻是一個朋友了。”

這是《萬水千山走遍》中開頭的一段話,第一次看沒有什麼感覺,只是覺得説法比喻得很經典。讀過該書之後,再回過頭來看這段文字,便不只是經典了。三毛的感情也被體會出來。這樣簡單而平實的語言,是三毛一貫的風格,卻真摯而震撼了讀者的內心。本句似描述又似抒情,似記事描寫又似心理描寫。我們暫且不論是怎樣的手法,總之,三毛那種對中美洲居民樸實而真摯的熱愛,甚至是對普天之下所有的人類一種深沉的眷戀,確是熾熱如火,如痴如醉。事實上,對待生命又怎麼不是同樣的道理呢?來到這個世界上,原本什麼也不懂得的我們,不正像一個陌生人嗎;而隨着時間的流動,我們卻越來越眷戀活着的意義,於生命,我們不正成了不捨離開的朋友嗎?這是不是三毛留給我們的思考呢?我們不得而知,只是從內心裏,從三毛作品的字裏行間,我們是不是能讀懂一點什麼?譬如對生命的思考。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13

以為無法讀完的一本那麼厚的書,竟然短短的時間讀完了,讀完後深有感觸。卻不知如何去寫,轉一篇吧,倒有一讀三毛的另一些作品的衝動了。

我覺得一開始接觸三毛讀的便是《萬水千山走遍》實在有些失策,翻開書,濃濃的悲傷撲面而來,她失去愛人的傷痛滲透在了字裏行間,本來心情愉悦,一開始閲讀,便情緒驟降個百八十攝氏度吧,例如,她説:“世上的幸福快樂,總結起來只有幾種,而千行的眼淚,卻有千種不同的疼痛,打不開的淚結,只有交給時間去解”。

《萬水千山走遍》講的是三毛在中南美各國旅遊的經歷,她“代表各位去走一遍萬水千山”,(若是我不那麼懶,在讀這本書之前能先了解了解那些講西班牙語的國家便更好了)她的語言並存在過於華麗的辭藻,但也沒有十分樸實普通,每個國家的故事,不會千篇一律地描寫各國景點參觀等細節,必經那些東西在旅遊手冊上會記載得更加詳盡吧。

三毛喜愛人文,這從她的文章中能看出,她喜歡去親近當地人,吃當地的食物,包裹着湯湯水水的taco被她形容成“土黃色的抹布,抹過了殘餘食物的飯桌,然後半捲起來,湯湯水水地用手抓着,將它們吞了下去”,看到這我不禁感覺到口中傳來一股抹布的味道,雖然將我對taco的嚮往一掃而光,但也是對於他們連續吃了好多天taco的感受的寫實;穿傳統服飾,poncho不離身,辮兩條大辮子,於是總被人誤認為是印第安人;她對文化的尊重,坐在空空的禮堂中對台上賣力的表演者鼓掌,這也是對懷夢者無從實現夢想的一點慰籍吧;連廁所水龍頭的水都能直接喝下(她因此染上了大腸桿菌,我覺得勇氣可嘉,我們的自來水可是誰都不敢碰的,誰知道那些水中還有什麼其他的`細菌呢)。

她也愛土地,並不僅僅是以遊客之心對大自然的敬畏及感歎,而是深沉的愛着,這世間的土地。“站在萬里長城的城牆上。別人都在看牆,我仰頭望天。天地寬寬大大,厚厚實實地將我接納,風吹過來,吹掉了心中所有的捆綁”這是在敦煌。

在遊歷各國的途中不免會遇上許多中國的一代移民,三毛很排斥同胞的熱情,她覺得十分不好意思吧,不希望自己去麻煩人家,她大概也不希望人家喜歡的,只是“三毛”,而“三毛”,不能全然代表她。但她對玻利維亞遇見的大使及其夫人態度有所改觀:“學到的東西不能訴諸筆墨,那是一種無形的感化和薰染,是一個人的風度言談裏自然流露出來的學問,親近這股汨汨的氣質,是不可能空手而歸的”。

玻利維亞也幾乎是唯一一個讓人鬆口氣的國家,人們的親和友善,比起其他國家的坑蒙拐騙,簡直是好太多太多了,那一聲聲哽咽的道別,彷彿就在我耳邊,所以三毛將她稱之為“高原上的百合花”。

這麼多篇文章中,我最喜歡前世今生的那兩篇,那是在厄瓜多爾,描寫的是從前的印加帝國,為了不讓文字太過枯燥,三毛將印加老百姓的生活通過《藥師的孫女》展現,十分有代入感,而今生中心湖的發現,又冥冥中印證了什麼。三毛演講中説了,這是唯一一篇不是她旅程中發生的故事。好吧,但在讀的時候,我真的信以為真了,也許是因為中國古老的傳説也是相信輪迴轉世,我總覺得,人死後真的會喝下一碗孟婆湯,走過奈何橋,再次來到人世上,這也是三毛文字的力量吧。

三毛在旅行中遇到了很多的人,有本地的,有別的國家的,她相信隨緣,她不遺憾此生不再見,她很容易相信別人,也很樂於助人:她幫助了“索諾奇”發作的荷蘭女孩安妮,兩人因悲傷而互相吸引;她幫助過盲人樂師,“我認為一個將音樂帶上街頭的人就不是乞丐,因為畢竟他給你一點什麼東西,一個把美麗音樂帶到街頭的人,是不能叫做空手乞丐的”;還有很多國家的窮苦百姓們,她沒有辦法一一幫助,她唯一能做的,只是將那些寫滿了愁苦,飽經風霜而溝壑累累的臉頰,那些經歷雨水沖刷便會搖搖欲墜的泥房子呈現在讀者們面前。

最後,她在敦煌對那個似曾相識的“寶玉”道:“很多年以後,如果你偶爾想起了小時的我,我也偶然想起了你,偉文,我們去看星星。你會發現滿天的星星都在向你笑,好像鈴鐺一樣”。

最讓我心塞的便是雨原祕魯的那次逃離,金錢的誘惑給予了人類犯下許多罪惡的機會,難怪上帝選擇拋棄人們。雖然時間已經過去多年,但我仍真心希望那些被困在瑪丘畢丘山區的旅者們,能平安走出。

最有趣的討論是關於南美的人種,三毛認為他們最初是來自於蒙古,這當然有史書記載的,也就是咱們的人,這個理論真的是很有意思,若不是細細觀察當地文化的人,估計也發現不了。

看着看着心也癢癢了,也想去看看中南美,也想看看敦煌,也想去草原上策馬奔騰,也想嘗一下抹布樣的taco……感覺從前自己的旅行,真的只是在走馬觀花般地“行”,並沒有讓心靈真正的“旅”起來,望以後有機會也能像三毛一樣走一番。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14

簡單的説,這只是一本遊記,從墨西哥到宏都拉斯、哥斯達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祕魯,寫當地的風景名勝、風俗人情,以及途中的瑣事等等。可是,寫這本書的是三毛,所以註定不會那麼簡單。無論是曾經略帶俏皮的作品,還是這本帶有喪夫之痛的《萬水千山走遍》,都可以看出三毛的真,真的像“心湖”的水一般,觸手可及。

看着三毛細膩而沉鬱的文字,我能體會到她路途奔波的疲憊,體會到她渴望自由的靈魂,體會到她偶然想起荷西的那種痛,體會到她與安妮惺惺相惜的狀態,體會到她堅定的意志與不屈的精神。這些感受,是如此真實而細膩。

雖然在那個年代,南美洲之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更不會抱怨旅途疲憊不堪。但是一個身體素質極弱的'三毛,每每坐飛機都會頭暈,上高原都有高原反應,經費充足但卻不奢侈地住豪華賓館,於是經常洗冷水而發燒感冒,再有就是帶着一個西班牙語極其不順溜的助手米夏。這,不是一個尋常女子可以熬得過去的,也只有三毛,因為有顆嚮往自由和流浪的心。

無論是在哪裏,三毛都是極為寬容和有愛心的。無論是在祕魯做那個熱愛音樂的印第安人的觀眾還是對安妮這個親切的陌生人的幫助以及在那場高原雨夜中與王八蛋巴士的爭鬥,都有體現。想必這也是三毛值得我們熱愛的地方。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15

三毛寫過一首《橄欖樹》:"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

這本書就是三毛在拉丁美洲"流浪"的縮影,她的旅途在墨西哥開始,沿着印第安人的足跡,相繼去了洪都拉斯、哥斯達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個、厄瓜多爾、祕魯、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最後回到了大陸,在上海、蘇州、寧波留下了無盡的懷念,迴歸了家鄉。

在看這本書時,跟着三毛領略了太平洋東岸的這幾個國家的同時,也看到了三毛內心的情感,感性的憂傷時刻的在文字中體現,而我只能看到一個表面的三毛,不能看到她的內心。

這段旅行是在墨西哥開始,對於我來説雖遙不可及,但在字裏行間還是能夠感受到那種氛圍,就像浮現在眼前一樣,又好像記憶中的電影片段,一個一個的文字續寫了一段段的情節。三毛的這段旅行是帶着憂傷的,在墨西哥的記述中可以看出,開始不太順利的旅程並不是因為其他人其他事,只是她的內心是煩躁的,不開心的。並且,在這塊土地上,她看到了自殺神,這個不起眼的神像竟吸引到了她,能看到她的內心是掙扎的,也正因為是這樣,三毛在"晚年"自殺了,其實,並不能稱之為晚年,因為那時的她才四十八歲,正值一個人在事業拼搏奮鬥的年齡,她還是忍受不了內心的那份掙扎。

第二站洪都拉斯,在書中我們看到的是那裏的貧窮,尤其是山區中的人民的生活的.艱苦,三毛在這個國家裏所去的地方是那些貧窮的地方,只有這些地方才能寄託她的內心,然而,洪都拉斯也有水準極高的工業、城鎮和住宅區,是一個景色壯麗、人民有禮、安靜而有希望的國家。在哥斯達黎加,這裏也是最讓我感動的,因為這裏聚集了拼搏奮鬥的中國人,他們不是那樣的顯赫一族,靠雄厚的資金闖出一個帝國,他們是一羣農夫,熱愛土地的農夫,他們也是一羣永遠漂泊在他鄉的人,因為生活的緊迫讓他們移民,去一個語言不通的地方,那份辛酸顯而易見,可是他們得到了應有的價值,在這塊土地上,艱苦的經營,也開闢了一片樂土,看到這裏時,為這些農夫感動,有多少人沒能有這樣的堅持而放棄,放棄了所以失敗了,我們生活中痛楚不是別人帶來的,是自己的帶來的,不要去怪其他人,其實有時候,只有自己本身讓自己痛了,才會收穫到更多的價值。而相同的,在巴拿馬之行也出現了這樣的努力,三毛的表妹一家人,經歷了十年的海外生活,一份真正的生活教育,在苦難中走過來的最終得到了應有的彙報。

最讓我驚訝的地方是哥倫比亞,這是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用我們平常所説的一句話:"畫風轉變的太快了。"在自身的生活中是玩玩沒有遇到過的,每時每刻都在緊張自己是否被搶劫,在這樣的高壓下生活的人們能夠幸福?還是被同化成這樣的人?還原書中情節,她去路邊小攤小白餅和烤香腸,賣食物的中年人叫她先給二十五披索,她説一手交錢一手交餅,小販説她拿了餅會跑,然而小販拿了錢就不給她餅,在我們的思想中,這樣的情景有些誇張,但它確實存在,而這樣的場景在哥倫比亞這個地方來説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情,在飛機場領出哥倫比亞的行李時,每一隻包包都已被打開,衣物亂翻,鎖着的皮箱被刀割開大口,零碎東西失蹤。讀到此文時,真的很難想象是如此的一幕,連最起碼的尊嚴都沒有了嗎?這樣生活的人們還有什麼樣的生活樂趣!

在接下來的行程中,三毛身體羸弱多病,不適合任何一種交通工具,但她堅持把自己的一腔沉寂且蓄勢待發的熱忱傾注在對自然的深愛上。這種深愛使她一度忘記病痛的折磨,她吶喊,她祈禱,她追尋,她守候,為的只是拋開塵世紛擾,找到藴含在靈魂深處,宇宙深處的自然的美,她用一説纖細的腿,走遍這世上被現代的我們所遺忘的萬水千山。

三毛最後的行程是回到了家鄉。她踏遍萬水千山,無論是異國都市的生活情調,還是天涯海角的奇風異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於心中的中國情節,儘管她嫁給了一個深眼高鼻樑的洋人,但她仍是一個完整的東方女性。在三毛故鄉歸的這篇中,是以"妹妹"的稱呼記述的,回到家鄉見到分隔許久的家人,也完成了祭祖,完成了這件人生中的大事,此生無憾。

其實靜靜的思考一下,我們完全能慢慢理解做出不顧一切決定走遍萬水千山的瘋女孩,在國外漂流十四年,可能還會對這個女孩產生一份很飄渺的敬佩,一份來自心靈的默默的讚許。對自由的嚮往是與生俱來的一種願望,看完整篇文章,我輕輕問問自己,你想放下一切去追求自由嗎?追求那像風一般的感覺,還是像鳥兒一起在天空翱翔。

當問道自己時,答案是肯定的,我做不到,這需要一種氣魄來完成如此大的自由。回想起這幾年的時光,我並沒有到過很多地方去旅行,在學校中去過的地方有嶗山、棧橋等,都是青島常談的景點,當看到時可能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傳説中的美麗景色也不過如此。我相信,有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想法,現實中的景象是無法和你想象中的景色相比的,想象中的是完美的、虛擬的。但是這樣的想法隨着我最近一段時間有所改變,並且最近我常常遺憾沒有將青島的景點遊遍,當你想去一個地方去遊玩的時候,那種心情是愉悦的,會對這件事情充滿期待,不會像三毛那樣,帶着憂傷去旅行,去感悟,現在的我是通過這些旅行來達到生活的幸福與樂趣。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16

這本應該是我接觸三毛的第一本書(當然是被如意安利的一本)。所以在此之前特意去查了一下這本書的背景。瞭解這本書的寫作背景之後再去讀這本書可以發現她失去愛人的傷痛滲透在了字裏行間,例如,她説:“世上的幸福快樂,總結起來只有幾種,而千行的眼淚,卻有千種不同的疼痛,打不開的淚結,只有交給時間去解”。

《萬水千山走遍》講得是三毛在中南美各國旅遊的經歷,她“代表各位去走一遍萬水千山”,她的語言並存在過於華麗的辭藻,但也沒有十分樸實普通,每個國家的故事,不會千篇一律地描寫各國景點參觀等細節。

從這本書可以看出來三毛喜愛人文!比如在遊覽各國的過程中更喜歡和當地的居民們打交道,更喜歡當地的食物,選擇穿傳統的服飾。無論是“土黃色的抹布——taco”還是poncho+雙馬尾都可見一斑。同時卻有些排斥同胞們的熱情,無論是去到哪個國家都不可避免的遇到同胞。或許在我們看來,他鄉遇故知是一件極其幸運的事情,但是三毛總是覺得這樣會非常麻煩人家,會給對方帶來不應有的煩惱。

在諸多遊歷經歷中其實有好多值得與大家分享的故事,但最喜歡兩篇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一篇是在玻利維亞,另一篇則是在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喜歡第一篇的原因是在於當地淳樸的民風和以前的種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無論是計程車司機還是旅館餐廳的服務員亦或是在女巫市場上賣東西的'嬤嬤都讓三毛感受到久違的温暖!同樣作為讀者來説,也能夠從作者的字裏行間中感受到!喜歡第二篇的原因在於喜歡農場主。剛開始的三毛以為這個農場主對每一個外來的女子都是以這樣相同的套路來交流、攀談。但是後來經過導遊的解説,發現他以前是一個孤獨的人然後卻是因為自己而變成如此,心生感慨。但終究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你有你的路去走,而我也一樣。或許這是所謂的道不同,不相為謀。或許這亦是兩條相交的直線,短暫的相交,然後卻是無休止的分離罷了。

總之,在這本書中,三毛遇見了太多的人也遇見了太多的事。比如,遇到了因悲傷相互吸引的荷蘭女孩,也遇見了因為天氣原因而導致水沒過鐵路導致火車無法前行,使得那一晚失蹤600+人。其實,她想幫助她身邊的每一個人,但她做不到。她能做到的也僅僅是將所遇見的愁苦寫好呈現在我們讀者的面前。

或許正如前文所説,這是第一本關於三毛的書,可能理解並不是很透徹,所以,日後會更加努力吧!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17

家中的藏書多的到處都是,三毛所有的書也都在列,而我偏是個不喜歡讀書的,至少沒有好好完整地讀過一本書。《萬水千山走遍》算是我完整讀過的三毛第一本書,在這本書之前,我大概看過她的《撒哈拉的故事》,描寫了三毛與丈夫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時的所見所聞,當時覺得三毛這個人真是個世上少有的奇女子,她能夠拋開繁華的大都市來到了貧困的大沙漠,這裏沒有太多的水,只有沙子,甚至沒有傢俱沒有牀,但是她與荷西卻還是生活着很快樂,她的靈魂如漂泊的女子,去尋找幸福的國家。從她的身上我開始感知並感悟到了對生活的執着,追求,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也感動她與荷西簡單、樸實的愛情。

瞭解到這本《萬水千山走遍》是三毛的丈夫荷西去世幾年後,本以為這本書寫在荷西去世以後,應該充滿哀傷,但看完後卻越發佩服起三毛的堅強。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三毛遊歷中南美洲的經歷,描寫了很多引人入勝的事件和當地風俗,淡淡的文字透出對生活的渴望,我想這時她的心境應該與寫撒哈拉沙漠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多了一些南美雨季淅淅瀝瀝的哀愁在裏面,而缺了撒哈拉那種耀眼的陽光。

我想一個女子,要想走遍千山萬水,其中的艱辛曲折不言而喻。旅行中那麼多的困境,在洪都拉斯的雨城裏奔波,在安第斯山脈的高原上頭疼劇烈,在去瑪丘畢丘的路上遭遇洪水…但是這些,或許對她而言比有穩定的工作,平靜的生活更加接近幸福的定義。或許她的骨子裏,早就有這漂泊的宿命。流浪,再沒有比這個詞更具有浪漫色彩了。一種要把世界走通的腳步,一種要把萬水千山走遍的腳步。三毛,就這樣前進着。是這種腳步,讓那些困境都不算困境。因為流浪者不曾注意腳下,他們只看前方。三毛通常是拿起行李,便要遠行。即使是撒哈拉沙漠的無人區,只因為想看沙漠在夕陽下的景象,便想橫穿整個撒哈拉。擁有這樣舉動的人,要麼足夠灑脱,要麼足夠執着,或者兩者都有。

但是三毛從不在一個地方停下,一個地方再好,再吸引她。她還是會毅然離開。也許對她來説,這一個個地點只是生命的各站停靠。而歸航的目的.地,只屬於她的家。這也許並不符合流浪者的定義,因為流浪者的心中是沒有家的。但是就是三毛,她的腳步像流浪者一樣堅定,但是她的心,卻被家延伸出來的枝葉,緊緊抓住了。

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到:

一個憂鬱而有着自己個性的三毛:在生活與工作上,那種孜孜不不倦,那種天真爛漫,那種隨心所欲的生活方式下的三毛。可以淚水連連,但必須是一個人的時候,在別人面前,裝作很堅強的模樣。即便的病倒的時候,還是倔強萬分。

一個孤獨的對於過往情不自禁的女人:不論是一種臆想,還是現實中的那種情感,都可以看到她對失去了荷西的痛心。在失去家庭之後,她更情願四海為家。

這本書不是旅遊指南,很少見這樣的遊記,幾乎見不到風景描寫,但是這本書依然能夠給我強烈的美的感受。

三毛把萬水千山走遍,在她的書中,我走遍萬水千山。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18

第一次聽到《橄欖樹》就愛上了它,因此也喜歡上了三毛。從眾多的介紹中瞭解了她的生命歷程,她的博學和通靈,她的喜怒哀樂,她的純真、無助和憂傷,她的特立獨行……但我卻一直不敢碰三毛的書。因為內心的感傷,更悲於她的離去。

女兒上高中了,買了三毛的書,一本本地看。為了與女兒多一個溝通的話題,我第一次小心翼翼地翻開了三毛的《萬水千山走遍》。

我隨她拖着疲憊而敏感的身軀,遊走在中南美洲的國家裏,感受每一處的風土人情,感受那裏的富足或是貧窮,接受當地居民的熱情或是冷漠;

我隨她為墨西哥那一定是迫於生活的苦難和無助而在石階上虔誠地用膝蓋跪求奇蹟誕生的一家老小哽不成聲;

我隨她為在貧窮的洪都拉斯找生活的同胞和在哥斯達黎加討生活的異鄉人感到無奈和心酸;

我隨她為在祕魯因為“索諾奇”而邂逅的有前世之緣的荷蘭女孩安妮送一份相知的祝福;

我隨她向那些僅為三位觀眾而做全場演出的印第安藝術家駐立致敬,是他們的執着讓我看到了生命中追求的永恆。

還有那阿根廷的恬睡牧場和牧場上痴情於她的高裘。那本是她一直夢想的生活。可在她心裏只有一間房,只安了一個門,只開了一個窗,那兒早有荷西把她久久凝望……

她説“世上的歡樂幸福,總結起來只有幾種,而千行的眼淚,卻有不同的疼痛,那打不開的心結,只有交給時間去解。”

那墨西哥令她好奇的.自殺神,安第斯山脈的心湖,敦煌那尊只有她能看見洞頂開了天窗的彌勒菩薩,可是在預示她已經參透人生,正在找尋自己生命的歸宿呢?在那裏,她可是真的打開了心結?

我每次看好友的日誌或者博客時,總是習慣於把留下的足跡一個個刪除。似乎每次總有這樣的詩句在耳邊迴盪:我悄悄地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我噠噠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當我在她的書裏看到斷斷續續出現的這樣的文字:“如果我青石板的街道——噠噠的馬蹄——是個過客,不是不是歸人——我——不帶走一片雲彩——揮一揮手——我走了——如果這也要參破成空——”讀至此,我已呆住,又一次模糊了雙眼。

我怕是再也不敢碰三毛的書了……

三毛,請送我你所有的憂傷,我把它一起深藏;

我贈你無數美麗清晨,伴你在遠方。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19

墨西哥之旅很奇妙,是異常美好的回憶。回來後沒日沒夜忙碌了幾天學校的任務,得以暫時放鬆後來到了East Asian Library,無意間發現了有關三毛的收藏。大一時代三毛是我的最愛,彷彿造化弄人,兩年多以後,撿起了《萬水千山走遍》翻開來看,第一個國家竟然是墨西哥。此時對此書有了更深刻的感想。

感恩節在墨西哥度過,因為和我住的房子的女清潔工——一位墨西哥阿姨早就説好了。阿姨叫Silvia,人很好很友善,記得第一次見面我和她聊起了週末要不要去環球影城,因為55刀的門票讓我望而卻步;Silvia回答,就想去中國就要去長城一樣,來洛杉磯,就要去環球影城。這句話觸動了我,想不到一個清潔女工也會如此的有思想,終於我心中的天平也向捨得花錢的一方傾斜了,最終環球影城之旅果然證明是值得的回憶。去墨西哥的決心一直都很堅定,每次見到Silvia除了打招呼就是商定墨西哥的行程,後來明確了時間,就雷厲風行的查行程、訂了往返機票,還帶動了一起交流的三個女生同行。

這趟若不是Silvia,行動會不方便很多。西班牙語,作為世界第三大語言(前兩為英語、漢語),竟然對我們四個中國女孩而言全都很陌生;走在街道上,買東西,乘車,一切一切都很不方便。本來聽信了周遊世界列國的香港女生的話,“不會語言也很有意思,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手勢呀;而且聽聲音就像聽歌一樣,如果理解了意思反而失去了情調”,可是當我一句當地語言不會説的時候,我就發現詞不達意真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為我的無知感到慚愧,決心回去了有時間好好補補西班牙語。

行程是這樣的:首先換成好幾路公車到長途車站,乘坐汽車到達墨西哥提華納(Tijuana),位於美國與墨西哥的交境;然後轉車到機場,乘坐AeroMexico的航班到達墨西哥第二大城市——瓜達拉哈拉(Guadalajara)。對墨西哥的初印象就像三毛在《萬水千山走遍》中描述的類似:

“是這樣的,此地計程車可以坐,公共車對你太擠。一般的水不可以喝,街上剝好的水果絕對不要買,低於消費額五十美金的餐館吃了可能壞肚子,路上不要隨便跟男人講話。低級的地區不要去,照相機藏在皮包裏最好,當心人家搶劫——”

去墨西哥前,確實接受了很多“教誨”——墨西哥太亂,不要亂跑,注意安全(是不是就差“活着回來”了)。墨西哥的乾淨程度確實不如美國,但是既然與美國的兩大強州——加州、德州交界,位於中北美,受西班牙語文化的薰陶影響,墨西哥人民都很有錢(很多人去美國打黑工);或者窮的很happy,馬路上跑着的汽車破爛不堪,但是大喇叭放着動感的西班牙語歌曲。

到達Guadalajara機場,Silvia的一大家已經在等待我們。墨西哥人彷彿家庭觀念很強,人們都很友好,會英語的人很少。孩子們都很漂亮。對《萬水千山走遍》有同感

大部分我所見的`墨西哥人,便如上帝捏出來的粗泥娃娃沒有用刀子再細雕,也沒有上釉,做好了,只等太陽曬曬幹便放到世上來了——當然,那是地下車中最最平民的樣子。這兒的人類學博物館中有些故事,述説古時住在這片土地上的居民,他們喜歡將小孩子的前額和後腦夾起好幾年,然後放開,那些小孩子的頭髮成扁平的,臉孔當然也顯得寬大些,在他們的審美眼光中,那便是美麗。

而今的墨西哥人,仍然有着那樣的臉譜,扁臉、濃眉、大眼寬鼻、厚脣,不算太清潔,衣着鮮豔如彩虹,表情木然而本分。而他們身體中除了墨西哥本地的血液之外,當然滲雜了西班牙人的成份,可是看上去他們仍是不近歐洲而更近印地安人的。

常常,在地下車中擠着去某個地方,只因時間充分,也因捨不得那一張張已到了藝術極致的臉譜,情願坐過了站再回頭。

住在了Silvia的弟妹家——Guadalajara旁邊的小鎮上,安定了下來,第一天行程結束。所住的房子,外部佈局像是新加坡的組屋,但是沒有組屋奢華;內部是瓷磚地面,兩室一廳,舊式家居,很像中國九十年代的典型套間。家裏的三個孩子們不嫌棄擠,打鬧着,玩着各種各樣的玩具,很歡樂。

墨西哥的城市不如中國大,但是設施齊全;至於小鎮和農村,在我的生活經驗看來,和中國農村是很相似的。所以我猜想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可能都比較類似。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20

看了《萬水千山走遍》,不得不承認三毛是個曠世的奇女子,就連她的寂寞都是果敢的。迷惑蒼涼的墨西哥之夜,寂靜聖潔的厄瓜多爾心湖,風情萬種的玻利維亞百合,狂野單純的阿根廷牧場的天空……聽三毛如痴如醉的傾訴。

一直覺得三毛最懂旅行的真諦:一個人,默默走過陌生的土地,邊走邊思考。直到自己被思維填滿,在旅途中發現了一個未知的自我。

《萬水千山走遍》一書中,有對旅途中所見所聞的人物和事情的描寫、敍述以及抒情,也有自己對美好事物的想象描寫,故事發展不僅依靠作者一路上的見聞而展開,還穿插有借歷史故事而展開的聯想敍述,如《藥師的孫女——前世》一文。

作者對故事材料的處理絲毫不矯揉造作:一是把自己親身經歷一一展現,揭示了中南美洲人民的生活及風土人情、社會風貌及生活水平。也有對這些民族或熱情或樸實、或純厚或好客性情的描寫,自然也有灰暗而苦難的一面;一是作者抒發自己內心的世界:喪夫的苦悶、對人類苦難的悲痛、對故鄉命運多舛的無奈和對前世今生的種種猜透,涉及跨越了愛情、生活及命運的範疇。將思想上升到了人的最高境界,其思想內涵和情感抒發透徹內心,令讀者回味無窮。

讀完《萬水千山走遍》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祕魯的`瑪丘比丘。那個荒廢了幾百年的只剩下斷垣的印加城市,在三毛的筆下,顯得那麼迷幻。過了這麼多年,讀來仍讓人心馳神往。其實三毛對這失落的城市並無太多具體描寫,或許是三毛只是在用她的通靈在感受像迷宮一樣的廢墟帶來的寂寞。那些過往的情愫,就像黏稠的南方的春雨,那一片芳草,濕濕的沾住了她旅行的褲管。

三毛曾通靈地認為自己的前世是藥師的孫女,一個平凡的在十九歲就離世的印第安女子。相比這荒涼的廢城,她更加嚮往的是澄淨的藍天下那一片明澈的心湖。當厄瓜多爾那片神祕草原和水湖出現在她的面前時,她看了只是覺得歸鄉。我想,三毛坐在瑪丘比丘的大石上時,腦子裏看到的不是城市的空茫,而是那些需要禱告的輕如歎息的魂靈,安靜的心湖和村落。唯有通靈能解釋她感覺到得,召喚她抽身離去,逃離了瑪丘比丘那一日突發的大水。

最愛的便是三毛遇見安妮一段:兩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女孩偶遇在南美高原,互相連名字都不清楚時便已註定兩人是浪跡天涯是的靈魂伴侶。彼此是那樣驚人的相似:“衣着打扮,談吐禮貌,生病的狂烈,甚至藏東西的地方,都差不多一個樣子”“安妮,難道我們以前真真認識過,為什麼彼此那麼熟悉呢?”説是不可信的緣分也罷,前世今生也罷,就在某時某刻地球某個角落,她們奇蹟般地遇見。一直幻想自己能有一個如此的旅行夥伴,無需過多言語,便能讀出內心的想法。忽然的相見,不需儀式的告別。能夠相伴的時光,開心地認真走過;到了某個岔路口,微笑着轉身離開,並不刻意挽留。這便是真正的友誼吧,不要永遠粘在一起消磨時間,只要足夠美麗的瞬間。

在《萬水千山走遍》裏感受到了三毛對自然,對大地,對泥土,對人性與靈魂的深深迷戀與熱情的沉醉。三毛對於自然的熱愛,源自她對人性的仰求。她對人性,那種深掩在靈魂深處的生命,懷有崇敬的渴望,她把它定格在茫然深刻的難民的臉上,在彩霞滿天的蒼穹的深處,在魂牽夢縈的故鄉的路上……三毛把“人性”刻畫得美得像一個被上帝遺落的夢。

三毛用琉璃般質樸且華美的文字,敍寫着萬水千山的旅途乃心靈上的征程,譜寫了一個平凡女子用生命寫出的綺麗詩篇。她冷冷地看着這個老城般的世界中如逝如流的哀樂人間,眉目間流露出了紅塵女子的自然之美。

《萬水千山走遍》讀後感 21

此刻,坐在KFC二樓餐廳的我,吃完了在有些人眼裏的垃圾食品或者説某些人眼裏奢侈的漢堡和薯條,喝着熱乎的奶茶,聽着餐廳裏放着我最愛的艾薇兒的歌曲,悠閒自得的看着三毛的《萬水千山走遍》,心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靜,自己跟隨着三毛,暢遊在異國風情中怡然自得,猶如身臨其境,閉上眼呼吸都能感受到書中寫到的阿根廷草原上清新的空氣,蔚藍的天空和伸手可觸到的朵朵白雲,還有那位“高裘情人”。把自己融入到書中的情景之中,置換了陪在三毛身邊的米夏,彷彿跟隨在三毛身邊的不是米夏而是我。

一直以來自己最大的夢想就是揹包四處旅遊——一個揹包,一架相機,一張卡和一顆好奇而熱忱嚮往的心,踏上旅途的征程,在陌生的環境下,看盡上天賜予人類的美好世界。只可惜,我只是個平民。沒有橫溢的才華,沒有出眾的外貌,沒有富足的財力,沒有堅強的意志,沒有堅定地決心,有的.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肉體承載物,還有空無虛幻的思維,有的只是怨天尤人,氾濫感情,剩下的什麼都沒有。對於我這樣的一個窮人來説,旅遊是個多奢侈的念頭,有時候,偶爾會出去轉轉,玩玩,不瞭解我的人,包括現在身邊的很多人,都説沒有錢就安分的在家待着,省着點兒錢,別亂花錢了。也許在她們眼裏,我是個敗家子,是個愛亂花錢的孩子,那都無所謂,對於熱愛旅行的我來説,這些都無關緊要,他們不懂得一個遊玩家的心情,我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理解你的所作所為,就像很多人都無法理解一個平日裏沒有多少錢卻愛好唱歌的人會花一千塊錢買一副耳機,一個街頭賣藝的人花幾萬塊錢買一個吉他以至於流落街頭賣藝一樣。他們可以理解可以接受花幾百塊甚至上千塊錢衣服鞋帽,卻理解不了我們花幾百塊錢買一個耳機,幾千塊錢買一個吉他。因為愛好,所以會為之傾注一切,值就是他們所不能理解的。而我們被冠以“亂花錢”罪名的原因。

不被人理解,或許這樣的我們是孤獨的,但同樣的這樣的我們也是快樂的,因為我們做的這些是我們的最愛,就像我每一次的旅行都會受到諸多阻擾一樣,想要出發的時候,好多人都會説“你那麼有錢啊?自己都債務累累了,還花錢去旅行,真是有心情”,每次聽到這樣的話,心裏錯綜複雜,知道他們也是為我好,為我考慮,只是他們不知道,就因為“沒有錢,債務累累”整天被這些現實的東西壓得闖不過氣來,所以想要一種旅行的方式放鬆一下自己的心情,不想要自己的青春就放在掙錢還貸款,或者存錢這些事情上面,只想乘着現在的我還有激情,還有體力,還有精力去玩耍,去做我想做的事情,想要做到老之後不後悔的事情,儘量不給自己的人生留下太多的遺憾,所以寧願活在“亂花錢”的罪名下也想要盡情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寧願揹着債務累累的風險也想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每次看到那些沒有太多錢卻依舊揹包旅行的人,心裏只恨自己沒有他們那樣的魄力。終究被現實打敗,為現實妥協。或許這話説出來又會被身邊的某些人挖苦諷刺,那又怎樣,其實她們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我也承認自己確實沒有那個能力,所以,儘量的為自己創造條件,儘量的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只要做了,不管多或少,不管之後會怎樣,但我想我唯一可以保證的那就是在我垂死之年,我不會為這些我所愛好的做過的的事情而後悔。老師同學都説我是個外星人,“反人”、“怪人”“幻想者”,整天想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不切實際,甚至感覺是天馬行空的事情,但是我想説我要儘量讓這些所謂的不可能變成可能,或許旅行過後的我會為債務憂愁煩惱,開始掙錢攢錢,那我也快樂,最起碼我快樂過了,我以後的人生又少了一絲遺憾,這樣我就知足了。

看書看的時間久了,有點兒疲憊,起身活動一下。發現窗外霓虹燈亮,車囂夜寂,室內孩童嬉耍,情侶愛濃,音樂更替,看着桌上的書本和吃剩的垃圾,心中感慨萬分,於是提筆書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