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精選20篇)

來源:文萃谷 1.72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精選20篇)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1

如果中國沒有解放,在一個個充滿槍聲、炮聲的日子裏,百姓是多麼痛苦啊!我想你們都在繁華的城市生活,我們今天的幸福,誰又想過這些都是怎麼來的呢?這些都是誰得來的呢?

這都是工農紅軍得來的。這幾天我懷着好奇地心情讀完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這本書用講故事的形式,詳細介紹了工農紅軍如何用智慧和鬥志戰勝蔣介石。勇猛戰鬥,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戰勝敵人,在失敗中不灰心,不氣餒,在途中幫助過許多百姓,深受百姓的愛戴。

這本書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紅軍被敵軍重重圍困。紅軍團長許光達突然看見有一條長長的藤羅,馬上帶領300多名紅軍戰士用藤羅順利下官帽山。最後紅軍戰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圍了。

通過對本書的閲讀給我很多啟示:我們不能辜負戰士們對我們的期望,要勤奮學習,做一個祖國的棟樑,為祖國做更多的貢獻。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在學習中百折不撓,奮勇拼搏,把這些紅軍精神發揚光大,讓紅軍精神代代相傳,激勵着更多的中國後來者。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2

毛澤東這位偉人的《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不正是長征精神的高度凝練嗎?

看了《紅星照耀中國》,我慚愧不已。紅軍在面對困難時,勇往直前,不懼困難。而我呢?就因為小小的困難就怨天尤人,總想放棄。有一次我遇到一道不會做的題目,就生氣不做,還怪題目太難,如今想起來真是慚愧。紅軍遇到困難積極面對,而我遇到困難就退縮。讀完這本書,我決定從現在開始,每次遇到困難都要像紅軍一樣,勇敢面對,永不言棄,堅強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和挫折。我堅信,我一定會像紅軍一樣,不會被困難打倒,不會輕易退縮,做個堅強的人!

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國圓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像紅軍戰士一樣的人,具有長征的偉大精神,不忘初心,永不言棄。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3

“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這是歷史老師常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多少英雄志士為了中國的解放,鞠躬盡瘁、壯烈犧牲。留下撼天動地的英雄故事,如果想知道這些故事,那就請讀這本流芳百世的著作——《紅星照耀中國》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作者——埃德加。斯諾,由於對紅色中國的好奇,而去探尋、採訪紅色中國寫下的一本著作,可以説是概述了未解放的中國歷史。其中也介紹了各具特色的紅軍戰士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這些英雄的形象,感染了我。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毛澤東,他是我們“偉大的領袖”是他帶領我們的中國走向光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片段——毛澤東

不厭其煩的為一個外國人,也就是作者,一一解開他心中的謎團。這讓我感受到毛澤東是一個沒有民族偏見、一絲不苟、樂於助人等精神品質,這讓我對他更加敬佩、喜愛!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4

一九三七年的十月,斯諾發表了《紅星照耀中國》,贏得了億萬讀者,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暢銷的書之一。

當斯諾走進紅軍隊伍時,軍中的場景讓他驚訝,就這一個普通的人,他就是毛澤東?毛澤東穿着一身洗得發白的紅軍裝,戴一頂普通的紅軍帽子,左胸上衣袋中裝着一個陳舊而磨亮的鐵煙盒子。他酷愛吸煙,談笑間已經吸了幾根煙。唯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他那爽朗的笑聲,似乎可以給人無窮的力量,可以穿透一切困難、險阻。可就是這麼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年輕人,他帶動和指揮着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革命隊伍——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餐時間到了,斯諾看到,當時的菜也是十分簡單,主要吃的是粗米和饅頭,蔬菜和肉早已成為當時的珍惜物品,就連他這種“稀客”吃的都如此“簡單”,無法想象紅軍吃的有多差。但就是這樣一個吃不飽、穿不暖的隊伍,怎麼會有精神和力氣去搞生產、幹革命。作為他們的領袖——毛澤東是怎麼帶領他們做到的呢?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5

當我們坐在明亮的屋子裏,當我們心安理得的接受着最完整的教育,當我們還在為各自的人生糾結忙碌着,也許沒有意識到,我們正過着充滿陽光與安定的美好生活。《紅星照耀中國(China)》提醒着我,即使身處和平年代,不要忘記無數革命先驅曾在狼煙四起中橫刀立馬,在民哀國殤之時挺起了民族的脊樑,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衝鋒陷陣、赴湯蹈火。

在《紅星照耀中國》第一篇中,斯諾探求了中國革命發生的背景、發展的原因。他判斷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和具體行動,使窮人和受壓迫者對國家、社會和個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須行動起來的新的信念。由於有了一種思想武裝,有一批堅決的青年,所以能夠對國民黨的統治進行羣眾性的鬥爭長達十年之久。他對長征表達了欽佩之情,斷言長征實際上是一場戰略撤退,稱讚長征是一部英雄史詩,是現代史上的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6

斯諾在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並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資料基礎,完成了本書的的寫作。作為一名西方的記者,斯諾站在一個公平客觀的角度去描述當時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狀態。

1936年,斯諾孤身一人前往當時中國革命戰爭最危險、最兇猛的時期,長途跋涉來到西北蘇維埃地區,尋找紅色中國。

在這本書裏,感受到斯諾筆下的毛主席是多麼和藹可親,寬厚大度,勇敢無畏,讓我感受到毛主席愛人民,愛社會的感情,為祖國強大起來做出巨大貢獻。紅軍的軍隊是鐵打的,在斯諾看來,他感受到紅軍高度的政治覺悟。紅軍的兵官,從不把自己當做領導,不端起領導的架子,以身作則,把自己與士兵放在同一個位置,與士兵心連心。紅軍的長征就像電視劇演的那樣驚險萬分,無論是四渡赤水,勇奪瀘定橋,飛度金沙.......都顯示出紅軍的有勇有謀。

這本書讓我瞭解到一個未知的中國革命,讓我對歷史有了深刻的認知。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7

《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原名《西行漫記》,作為一本真實描述紅色中國的著作,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作品。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革命和戰爭最兇猛、最危險的時期,斯諾孤身一人冒險穿越層層封鎖,長途跋涉來到陝甘寧邊區,尋找紅色中國的故事,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深入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當中,口問手寫,對蘇區軍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風俗習慣等作了廣泛深入的調查,撰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採訪紅區的西方記者,並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記》的寫作。

《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敍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8

在這個暑假裏,我讀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這本書是一位外國記者斯諾所寫,他客觀詳實地報道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主張、綱領,讓全世界知道,在這個人口最多的國家,真正的未來在哪裏。

這本書也是研究黨的歷史、瞭解領袖們的資料。作為在當時寫成的第一手資料,不僅介紹了紅軍的征戰史,並且從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進行了報道和解釋。這是一部把中國介紹給全世界的書。

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侵略者的鐵蹄踐踏着國土。而當權者的屠刀則揮向人民,這個時候需要有人站出來挽救大局,這個人就是毛澤東領導下的共產黨。

黨在成立初期,由於一些不安定的因素,曾受過很大的損失。新的共產黨面臨生死存亡的局面,領導們的智慧使黨走上了正確的道路。

只有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才能讓國家看到未來,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沒有被侵略者擊退,在無數人流血犧牲後,更多的人勇敢站出來。共產黨領導的隊伍逐漸壯大,在震驚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之後,沒有人能再輕視這股不可抵擋的力量了,這是一個代表人民羣眾的政黨。

《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可以讓我們知道:正是中國共產黨及其所經歷的苦難和犧牲,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瞭解過去,才能真正地瞭解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這種偉大將給中國帶來新的輝煌!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9

紅一軍團軍團部、紅二師主力及紅五軍團,沿大渡河西岸,夾河北,協同襲取瀘定橋,為中央紅軍主力開闢過河通道。

5月27日凌晨,紅四團團長黃開湘、楊成武接到軍委命令,擔任左縱隊先頭團,以3天時間趕到並奪佔瀘定橋。同時,劉伯承、聶榮臻率紅一師一部先行開進。6時整,紅四團出發了,向瀘定橋方向飛速奔襲前進。當時的路,有的是絕壁上硬鑿出的棧道,有的是蜿蜒纏繞、忽起忽伏的羊腸小道,有的路邊就是洶湧澎湃的大渡河,令人心驚目眩,隨時有失足落入萬丈深淵的危險。

突然,下起暴雨,天黑得像倒扣的鍋底似的,一天沒有吃上飯,加上道路泥濘,簡直寸步難行。但是,英勇的紅軍戰士沒有被困難難倒,他們團結一致,相互幫助,堅持前進。臨近中午時分,紅四團的機槍分隊和配屬的軍團炮兵營也趕到了瀘定橋。

他們很快消滅了橋頭堡的敵人,又衝向瀘定城,最終順利奪橋。

紅軍們真的渡過了許多艱險,為了老百姓,戰士們把自己的生命也拿出來做奉獻,這難道不令我們感動嗎?我們現在所以擁有這美好的世界,全都是因為我們有這些勇敢的戰士。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10

這本書是一位外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中國內戰時來中國的報道,他不懼危險,走訪前線,與紅軍同吃,同住,深入體會紅軍精神。

書中講到了毛澤東,他少年時就有很強的反抗精神,他不懼強權,他敢於和當時代表很大權利的先生對質,最後還説服了他嚴厲的父親,同意他去比較“先進”的學校。這在當時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所以他也成了日後中國最偉大的領導人。

當時的少年毛澤東都有如此大的膽量去對質先生,因為他並沒有隨着大多數人,而是很有自己的主見。這不僅在當時,在現在也很重要,不能盲目跟隨人們,我們應該學習他的這一點。

在書中,還記得一位偉大的人。他是一位大將軍,國民黨懸賞十萬元要他的頭,可是他還是絲毫不怕的走在大街上,他就是紅軍大將軍—朱德。他的大鼻子是他的標誌,在當時,人們卻把敵人叫作“大鼻子”,於是一些小鬼子就説你的鼻子還不夠大,不能叫作“大鼻子”。

朱德居住得地方很樸素,只有幾件簡單的傢俱,他總是和幾個士兵在炕上吃瓜人們一見他總是樂呵呵的,一點也沒架子。民間卻又很多他的神話,他能“上天,入地,分身,還可以飛”,這當然是誇大化了,不過也突出他深懂兵法。他也很懂照顧將士,一次行軍中,他為了7省下些食物,連續二十幾天不吃東西,只吃些野果,於是,得了腸胃病。

朱德平易近人,他很愛士兵,對自己卻很吝嗇,也不自高自大。這裏只是朱德一人,但紅軍中的大將們無一不這樣。在如此艱難的時期,能做到這樣,是我們這個和平年代的人榜樣。

埃德加斯諾來的時候並沒有感觸,但他走的時候,就感覺像“離家”,而不是“回家”,這正是紅軍所帶給他的,也是讓我們值得反省的。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11

翻開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則是一張張照片,令我印象最深的則是紅軍總司令朱德,照片中的他滿臉笑意,十分和藹。

記得文中有寫到朱德很愛護他的部下,他常常與士兵們同甘共苦,並且十分喜歡在營地裏轉,同弟兄們坐在一起講故事,同他們一起打球。由此看出,朱德總司令是個平易近人的人。在長征途中,他把馬讓給走累了的同志騎,自己卻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朱德十分關心他人。從他妻子的描述中更能看出朱德總司令天性極端温和,對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負責,和藹可親。

他忠誠謙虛,服從指揮共產黨,所以能夠對紅軍保持嚴密的控制。朱德對“文職”領導的忠誠和服從是原因之一。朱、毛的聯合不是相互競爭,而是相輔相成的。朱德沒有任何政治野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發佈命令。這是革命的領導的一個很有價值的因素。朱德是“三軍”統帥,是紅軍穩定的象徵。

正如文中所説的,“反正朱德不是聖人,但是在他的自己人中間——在窮人,畢竟他們佔中國人民的絕大多數。他是個深受愛戴的人,他在一段的時間內曾經高舉解放的火炬,在那些為中國的人權自由而鬥爭的人中間,他的名字已經永垂不朽。”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13

知道這本書很久了,但真正坐下來靜靜的細細的翻看卻是第一次。打開它,一幅幅畫卷躍然眼前,一個個故事向我們訴説,沒有濃墨重彩的渲染,先烈們卻都有血有肉的站在了我的面前,向我們展示了一羣有氣魄有力量有風度有抱負的先驅、一段令我們驕傲自豪的歷史。

紅色之旅對斯諾來説是一段神祕而又奇妙的旅程,一個外國人竟然和千萬裏外的東方古都的農民、戰士有了緊密不可分割的聯繫。

斯諾的這本書,我理解他分為5個部分,探索紅色中國,中國共產黨的由來、長征、同紅軍在一起、回到白色世界,全篇他帶着疑問,走進了紅軍生活的地方,從這裏他認識了M、朱德、周恩來,他也對共產黨產生了最初步的認識,慢慢的與他們一起生活一起戰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共產黨·給大家帶來了新的思想和新的指導,讓老百姓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中國紅軍長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敵人嚴密的封鎖線,巧奪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過草原,頭上頂着戰鬥機,面前迎接着大自然帶來的挑戰。

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僅照耀着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

“年輕人就像點鐘的太陽,世界是屬於你們的也是屬於我們的,但最終是屬於你們的。”我們青年人即使生在和平年代,也不應忘記無數在鬥爭中流血流汗的先驅,是他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此刻的幸福與安定,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理應心懷感恩,把長征精神融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以芳華立誓,不負眼中星辰熠熠,我們要做新時代敢於追夢敢於圓夢的新時代青年,肩負初心和使命,敢試敢為,勇敢的在新時代的潮流中奮鬥向前,揚帆起航。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14

《紅星照耀中國》是美國的埃德加·斯諾在中國考察、採訪、記錄紅軍生活方式和日常習慣、勇氣、毅力的一本書。在記錄長征的過程中,讓我感受到紅軍在長征路上的艱險。在這過程中,有不少人餓死,有不少人因為大草地而失去生命,也有不少牲口也在也起不來了。儘管過程艱難,6000多裏的路程。紅軍依然堅持了下去。成功了,為了中國;成功啦,為了紅軍;成功了,為了和平;成功了,為了好日子到來。

毛主席的《七律·長征》詩是這樣寫的——“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我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毛主席帶領紅軍頑強不息,與蔣介石抗爭到底,才換來現在的中國的和平,需要那麼多人的犧牲才換來現在的中國,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毛主席作為領導人,無處不關心同志們,對待老百姓們也是沒有身份,沒有架子,有親和力,待人友善。紅軍們經常幫助老百姓,因此獲得了許多民眾的愛戴。在路上,老百姓們也總會幫助紅軍,就算僅剩一口米,也會拿出來幫助紅軍。軍民團結的力量帶來了中國的和平。

和平鴿代表着和平,但也有許多地方仍在繼續開戰,所以我希望和平鴿不僅嚮往着中國和平,也向往着世界的和平!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15

我是第一次看這一本書,看的時候是挑選了一些看起來比較吸引我的章節,我認為《紅星照耀中國》的非凡之處在於,它首次記錄了毛澤東和其他共產黨人的生平故事,以及這場鮮為人知的革命。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極具預見性的。斯諾的這本著作之所以成為一部經典,是因為它在兩個方面經受了時間的考驗:一是作為歷史的真實記錄,二是作為對歷史趨勢的預見。這本書的地位,不僅僅是處於政治與回憶錄,更是一本記載了中華民族的血淚史。

斯諾以一個美國人角度講述了中國的情況,這本書中或多或少的帶着一些美國社會的色彩,但是我讀了這本書後,更加了解了抗戰時期中國人民的難處與存在哪些巨大壓力,我之前一直認為中國在抗戰時期打仗是十分容易的,小時候看地道戰,地雷戰,感覺小鬼子特別傻,踩個雷就上天了,實際上戰爭是十分殘酷的,所以,我們更不能忘記以前的屈辱,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報效我們偉大的祖國,中國的強大是來之不易的,是來自那些有着高尚奉獻精神的革命烈士們,我們要去敬重他們,紀念他們。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16

一百年前,我們,中國,中國人民。都正處於一個水深火熱的時期。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中日二十一條,中英南京條約,中日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南京大屠殺,還有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等種種的恥辱。

放暑假了,這次暑假裏。我們的語文老師讓我們讀了一本名著,名字為紅星照耀中國,我本以為這是一箇中國人寫的,但是沒想到的是整本書竟然是一個美國作家寫的。

這本書的主要寫的是工農紅軍如何用智慧和鬥志戰勝蔣介石,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毅力來戰勝敵人,在失敗的過程中不灰心,不放棄,在革命的的旅途中不斷地幫助農民幫老百姓,他們的的軍隊是以農民為主。而在這本書中還有幾個十分精彩的.故事。官帽山上的三百多名紅軍戰士被敵軍重重包圍。紅軍團長許光達突然看見有一條長長的藤蘿,馬上帶領三百多名紅軍戰士用藤蔓順利下了官帽山,紅軍戰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圍了,海油很多很多振奮人心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我們知道了紅軍戰士們以他們的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曲曲勝利的凱歌,為中國人民事業立下不朽功績。

紅軍的精神,是一筆財富,激勵着中國後來人。紅軍將士們為了崇高的理想百折不撓,奮勇平博的革命精神,從這裏給我啟示是,我們不能辜負戰士們對我們的期望,要勤奮的學習,做一個祖國的棟樑,為祖國做更多的貢獻。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17

為什麼共產黨最終能獲得全國人民的擁戴?歷史書告訴我們,是因為共產黨的領導人順應民心,重視工農階級的人民,希望使新中國的所有人都享受應有的權益。這樣的想法當然沒錯,但從這個標準答案當中,我卻發現了一個簡單但讓人深思的道理:沒有霹靂手段,怎懷菩薩心腸?

在書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去寫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的安定生活。我們可以從這些描寫中看出共產黨是用一種關懷的態度對待工農階級的。這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態度,同時這也是當時許多人堅定追隨共產黨的理由。作者採訪了許多共產黨領導人,他們當然提到了共產黨對於人民的關心和幫助。但是,他們也毫不避諱地提到,共產黨對於剝削階級財產的強佔。

工人農民在看到剝削階級的財產被強徵時是十分解氣、高興的。但這對剝削階級的人們來説,似乎十分殘酷無情,很不公平。

後來我想,這確實是一種霹靂手段。但這種順應民心的霹靂手段從另一方面看就是合理的政策。剝削階級的浮財,正如其名一般是剝削來的,從貧苦人民那裏剝削來的。現在共產黨實行這樣的政策,將勞苦大眾被剝削的錢還給勞苦大眾,這其實是正義的,或者説從大部分人的角度來看是正確的。

霹靂手段的實施是必要的,因為如果沒有這種霹靂手段,共產黨對於工農階級的菩薩心腸也並不真實。在生活中我們面對許多問題時,總是下不了手,感覺自己像個菩薩一般不忍“殺生”,但沒有過霹靂手段的菩薩,最終的菩薩心腸並不真實。沒有霹靂手段,怎懷菩薩心腸?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18

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裏,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題記

《紅星照耀中國》記錄了毛主席和蔣介石對抗之時,這本書的作者也就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他專門來到我們國家,來尋找那個能統治國家,愛護人民的人。

他先去採訪了國民黨,覺得他們只是為了爭權奪利。而蔣介石更是荒唐,他是先除掉自己的同胞,而不是合作一起打敗日本人。後來斯諾經過重重阻攔來到紅色蘇區,採訪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人。他採訪完毛澤東,看見毛澤東在路上碰到農民,就跟他聊上了幾句,探討探討種地的問題,問農民今年有沒有收成,埃德加斯諾就想,南京政府懸賞二十五萬來要毛澤東的人頭,而毛澤東卻不以為然的聊着天。

在紅區裏有一所紅軍大學,這個大學的校長是一個二十八歲的指揮員,據説他從未打過敗仗。在一班老練的戰士們組成的學生裏,平均年齡二十九歲,沒人有平均八年的作戰經驗,以及平均三及處的傷疤。這個大學大約就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的“高等學府”。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19

近日,讀罷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這本書讓我們認識到了有關紅軍、紅軍領導人以及蘇維埃共和國等的種種,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也當屬紅軍了。

首先是為人處世方面。為此,當以兩個方面來敍述,一是紅軍整體對待人民的態度,二是紅軍領導員對待紅軍戰士的態度。而不論是那個方面,都不可否認地體現出了紅軍的待人厚。

在紅軍對待人民的方面,從老百姓的反應中就可以得到結果。在此引用一段斯諾在書中所寫的一個少年在談論紅軍時所發表的意見:“咱們以前有過免費學校嗎?紅軍把無線電帶來以前咱們聽到過世界新聞嗎?······你説這苦,但是······這就不算苦!咱們少先隊學會開槍大漢奸和日本,這就不算苦!”由此段就可以輕易地看出,紅軍的行為不僅使小孩認同,而且連小孩也自願加入紅軍的行列!這就相當於説,紅軍得到了相當的認可!而人民對待白軍方面的唾棄、叫苦不迭,就與他們對待紅軍的態度形成了極大的對比,這也就更加體現了紅軍的待民親和。

紅軍領導員對待戰士平時是以平等著稱。據斯諾介紹,紅軍指揮員不僅吃住與戰士們混在一起,而且還經常坐在一起談天説地,其樂融融。並且,在打仗時,紅軍指導員區別於白軍指揮員的是,他們常常帶領戰士衝鋒陷陣,而不是“運籌帷幄”。

其次是紅軍打仗時的英勇神武。書中所講述的事例“大渡河英雄”就很好地體現了這個。當面對空蕩蕩的鐵索橋時,當面前是舔人的火舌時,紅軍戰士都沒有絲毫畏懼,衝了上去!且不説讀者讓自己想像一下,光是同他們的敵軍相比,敵軍就遜色了不知道多少倍!如此勇敢的勇士,怎能不讓人敬佩?

《紅星照耀中國》,這是歷史留下的深深的痕跡!是它,使我久久不能忘記那些紅軍戰士!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篇20

最近讀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作者是美國埃德加·斯諾,他是一名記者。這本書講了作者從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時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報道了中國紅軍的情況,毛澤東,周恩來是書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在書中,我認識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人。還記得,當斯諾走進紅軍隊伍時,他被軍中的場景驚訝到了,看着眼前的普通人,難道他就是毛澤東?穿着一身洗的發白的紅軍裝,帶着一頂普通的紅軍帽子。口袋中裝着一個老舊的鐵煙盒子,單憑這一點就能判定他是誰了吧。這樣看起來他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人,可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年輕人,他領導着一支龐大的革命軍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當斯諾在吃飯時,紅軍們吃的也非常簡陋,只有蔬菜和饅頭,在當時,肉對他們來説是非常奢侈並稀有的。但就是這樣一支吃不飽穿不暖的隊伍,仍然為自己的國家搞革命。

在到毛澤東住處的時候,斯諾只看到了幾具簡陋的傢俱,其餘的都是書。只是牆上有一張照片,上面的人眼神堅定,向遠方望去,多年硝煙戰場似乎沒有在他臉上留下一點痕跡。他就是毛澤東,一個平凡而又神奇的人物。

斯諾以故事的形式向我們真實描述了中國紅軍為了理想而百折不撓,奮勇拼搏的革命精神。這讓我明白了:在這幸福的日子裏,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不負眾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