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暑假實踐報告

來源:文萃谷 8.13K

每次回杭州都有新的感受,就是這個城市的活力和文化。變化中的文化往往是最具誘-惑的。

杭州暑假實踐報告

讀過魯迅的兩篇《論雷峯塔的倒掉》,看過豐子愷《雷峯回憶》的畫,還從小看過經久不衰的《新白娘子傳奇》電視劇,一種“雷峯塔情結”由來已久,也根植深厚。

雷峯塔是一部歷史。公元975年,吳越王妃黃氏因奉藏佛螺髻發及佛經而建造雷峯塔。明嘉靖34年,雷峯塔木構檐廊毀於倭寇兵火,僅剩塔芯,通體赤紅,頹然蒼老中有如醉翁酡顏,“雷峯夕照”因此成名。1924年9月25日,雷峯塔因塔磚盜挖過多而轟然倒坍,祕藏其中的經卷真形顯露。客居北京的魯迅先生聞此消息後,寫下了著名的《論雷峯塔的倒掉》一文,以後又寫下了《再論雷峯塔的倒掉》。從此,雷峯塔婦孺皆知。1935年,著名建築學家樑思成提出重建雷峯塔之後,這個話題延續了幾十年。雷峯塔成了杭州文化的歷史缺憾,成了杭州人揮之不去的“癢”。

夢迴苦憶雷峯塔,誰是湖山再造才?千年等一回,勝景來歸。就在這丹桂飄香的時候,仍在這崗平樹稠的原址上,與杭州闊別76年的充滿傳奇色彩的雷峯夕照,回到了人們的目光之中。遙望雷峯新塔,金碧璀璨,巍峨挺拔,多少感慨風生雲起。一千多年的風雨滄桑,一千多年的喜怒哀樂,一千多年的冷眼旁觀,一千多年的熱戀情結,在今天都打上了重重的驚歎號,夢想終於成真。

雷峯塔重建僅僅是杭州變化中的一個縮影,建築文化大市的構想,讓所有體現城市品位的文化散發出新的生命。我們可以沒想:如果西湖還是三十年代的模樣,還有多少人盪舟?如果夕照山依舊如昔,還有多少人登高?如果城市規劃停留於一成不變,又能吸引多少投資商的目光?城市本身還擁有多少魅力?和人的“喜新厭舊”一樣,社會需要進步,城市需要活力。

我們走過斷橋,閒步於蘇堤,悄悄地撫摸刻在巖石上的名字,輕輕地叩訪一間明清時代的古居,或者看美女攜着時尚在前,或者看地圖上城市的擴張。在杭州,我們可以感受到無處不在變化着的一切,今天是明天的歷史,明天是今天的提升。變化中文化像一池湖水漫過全身,那種清澈,那種沉香,讓我們醉入其中,流連忘返。

杭州是文化名城,不乏精彩的歷史文化記憶,如鼓樓、萬鬆書院、西湖博覽會等等。只要是杭州的,只要是有深厚文化積澱的,杭州都在挖掘,都在恢復。尊重歷史又更勝歷史,成就一樣,策劃轟動一樣。前幾天,一位南京朋友來電問我:杭州這幾年怎麼了?怎麼都是新聞?

杭州是值得驕傲的,因為杭州有豐富的文化遺產;杭州也是偉大的,因為杭州人富有一種可貴的創造精神。它沒有在歷史中沉睡,沒有在歷史中徘徊。這種精神恰恰説明了杭州對歷史的負責,對文明的弘揚和對未來的信心。

變化是杭州對文化最直接、最經典、最可愛的`演繹。

杭州暑假實踐報告 [篇2]

7月9日,我們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關注和諧”社會時間小分隊一行10人整裝待發。儘管天空下着大雨,但隊員們此時的心情是激動的,大雨澆不滅他們心中的熱情。到了目的地已是傍晚時分,整頓好行囊後我們便着手開始打掃住處。晚上的炎熱難以抵擋,但為了第二天的正常行動,隊員們還是忍着酷熱慢慢地入睡了

之後的幾天,每一頓飯都是簡單而粗糙的,但隊員們毫無怨言。在這一次的活動中給我映像最深的有兩件事。第一件是我們走訪福利院的孤兒們,我們跟他們一起玩耍,一起遊戲,並且舉行了贈書儀式。他們稚嫩的笑臉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內心深處,震撼着我,也啟迪着我樂觀地生活。福利院的孤兒們是孤獨的,脆弱的。他們的世界相對地封閉,孤兒院的叔叔阿姨就是他們的爸爸媽媽。當我們看到他們燦爛的笑容時,我們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們的健康成長需要更多人的關注,需要更多人無私的幫助。他們已失去了自己最親的人,所以讓我們用關愛去填補他們內心的空白。

第二件就是我們參觀飛達電腦學校時,兩位殘疾人所給我的巨大震撼。他們讓我感受到生命原來並非那麼脆弱,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一種生生不息的力量。這兩位殘疾人當中有一位是飛達電腦學校的創辦者,他雖然只能永遠地坐在輪椅上,但是他利用自己不凡的頭腦艱苦創業,最終成就了自己的理想。另外的一位是一位雙手殘疾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曾經多次獲得過省級獎。我想我們正常人都難以做到的事卻可以在一個殘疾人身上發生,這需要的勇氣和毅力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最後,我們還在飛達電腦學校建立了社會實踐基地,我們希望我們的學弟學妹們也可以來到這裏學習他們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們懂得了很多人生的哲理,我相信,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們一定會更加努力,更加頑強。我們亦將更多地關心這個社會的和諧,讓笑容綻放在每一個人的臉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