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夢》的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86W

今天,我看了餘秋雨的“西湖夢”,西湖夢讀後感。

《西湖夢》的讀後感

西湖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唐宋時代就有很多大文豪、大詩人,比如白居易、蘇東坡等人都遊覽過西湖,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西湖。西湖最有名的景點是“白堤”和“蘇堤”,他們分別是白居易和蘇東坡修的,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幫百姓除害。在西湖也有一些歷史故事,蘇小小和白娘娘,都不是正常人,但她們都希望變成正常人,過正常人的生活。

我覺得,過平凡的生活,才是最有意義的生活,比如,可以自由自在玩耍,可以快快樂樂的學習……

西湖,一個令人魂牽夢繞的`聖地,作者餘秋雨感受着西湖的美,避不開這汪湖水沉浸着某種歸結性的意義,於是提筆,記下了西湖的種種。

西湖夢,是令人憧憬的,是令人嚮往的,是保留在人們心中那小小的歸屬地,為之奮鬥的。西湖夢,初讀餘秋雨的這篇文章,實在不知為什麼以夢為題,似乎與他寫的內容毫不相關,讀到第三遍時,有了模糊的概念,也許,是作者對西湖單純的夢,更或許,是作者感慨於數千年來文化人格的日趨沒落,而作者呼喚着富有生命力和自主精神的人類靈魂的一種期望,。夢,多麼美好的一個字眼埃

文章結構層次鮮明,十分清晰。每一小節都談論到了一個主題,但各小節與文章最終寫作目的是相照應的。作者的聯想十分豐富:明代正德年間一位日本使臣遊西湖後寫下的詩,聯想到宗教並闡述了宗教與西湖的關係,聯想到了蘇東坡與白居易在西湖留下的兩條生命堤壩,聯想到了以梅為妻以鶴為子退隱的林和靖,聯想到了名妓蘇小小和白娘娘。

第一節,作者自己初識西湖,與西湖親密接觸,日本使臣所作的詩,作者因此發生感慨,對於許多遊客來説,西湖即便是初遊,也有舊夢重温的味道,但也給人一種疏離感。就如作者所言:它貯極了太多的朝代,於是變得沒有朝代。他匯聚了太多的方位,於是他失去了方位。他走向抽象,走向虛幻,像一個收羅備至的博覽會,盛大到縹緲。也許這就是作者對西湖產生夢的原因吧。

第二節,作者開始了他的批判,發出疑問,是山水走向宗教,?抑或是宗教走向山水?這一切歸結於非常實際,而又非常含糊的感官自然,説實話,我並不理解餘秋雨為什麼這樣寫。我進能理解他寫魯迅時,魯迅勸郁達夫不要將家般至杭州,因為他怕天大的才華和鬱憤,最後都化成供後人遊玩的景點。再也讀不到創世的文章了,因此,作者藉此批判了消極隱退於西湖,感於世風日下,羣體性文化人格日趨暗淡。

第三節,繼續借蘇軾,白居易之名批判消極隱退,大力讚揚了白居易和蘇軾當年所作所為,稱他們在文化品位上,是那個時代的巔峯和精英。但卻稱讚林和靖將隱士真正的做地道了,做漂亮了。我不太理解。

第四節聯想到了蘇小小與白娘娘。呼喚富有生命力和自主精神的人類靈魂。蘇小小和白娘娘都為了愛情而發出生命的光輝,蘇小小憑藉自身,發散出生命意識的微波。作者藉此讚揚他們的生命力。

語言上看,文字不算太悠美,講道理頗多,而且有些地方晦澀難懂,但文字卻有力的批判了消極隱退,大力讚揚了富有生命力和自主精神的人類靈魂。

而從修辭上看,有比喻,令人更懂,給本身晦澀的文字增添了一些優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