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觀後感(15篇)

來源:文萃谷 8.67K

看完某一作品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看上去很美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15篇)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1

影片《看上去很美》是一部反映上世紀80年代左右學前教育的影片。該片從一個幼兒的角度,講述了由於教師教育觀念和行為的不當,他從一個普通的孩子到一個個別生的轉變過程,批評了當時的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看完該片後,引發了我諸多感想……

1、老師的出發點沒有錯,只是觀念和教育方式欠妥當。

不管是在影片中,還是在我們現實的教育教學中,教師的辛苦我們深有體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學,一切的活動都在有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老師的勞動量是巨大的。同時老師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他們的一切活動都在羣眾中強制完成,老師的想法是好的,但在一刀切甚至有些半軍事化的教育中,泯滅了孩子個性的發展,使得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正常的發展,最終導致孩子有了心理陰影和行為問題。

2、一刀切式的教育,使幼兒的個性發展得到抑制,摧毀了教師在幼兒心目中崇高的形象。

3、教師應充分尊重幼兒的人格,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所從事的職業也能夠説是世上最難做的職業,因為她的服務對象是“人”,不是機器或動物。人本身是個複雜的個體,教師要把人培養成人才,那就需要我們教師方方面面的思考和更為周全的做法,用心去澆灌。

4、教師與幼兒的關係以及教師的主角需要教師從新思考。

影片中教師與幼兒的關係能夠説是對立的關係,與這天所倡導的新的師幼關係是違背的。在新時期裏,對教師做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身份是多重的,她既是教師,也是朋友,也是媽媽,綱要中説,教師是幼兒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導者,但是什麼時候什麼事情運用什麼樣的關係來處理是個難點。我們教師要學會隨時轉變自我的主角,基礎是首先要明確教師是為幼兒服務的。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2

剛看完《看上去很美》這部電影,心裏有很多感傷,方槍槍是一個可憐的孩子,或者説,生活在那個年代的孩子都是可憐的,上着被制度化的幼兒園,幼兒園老師所制定的條條框框,在那個年代看上去很美,但是,落實到孩子身上,那就是對孩子的傷害,小孩子的世界,不應該摻雜有太多成人的規則。

這是一個發生在中國六十年代的故事,方槍槍被爸爸送進了幼兒園,一間大大幼兒園,大概有一百幾十個學生,卻只有兩個老師,兩個照看的阿姨,以她們嫻熟的技巧,生活上的方方面面可以説打理得還好,但是,他們的心靈,誰又顧及到了呢?每天,她們用着兇狠的語氣對孩子説,你必須怎麼怎麼樣,不能怎樣,做了不該做的事或沒做應該做的事,就要扣掉小紅花,方槍槍看着別人拿了那麼多小紅花,心裏羨慕得很,他也開始着努力去得到小紅花,但是由於總是不會自己穿衣服,總是賴尿,無論怎麼努力也得不到小紅花,而是在一次豪無努力地情況下,靠同學的爸爸的幾句話就得到一朵小紅花。於是,他覺得不努力也可以得到小紅花,乾脆就不努力了。他就這樣,一步步地成為了老師同學眼中的壞學生,老師針對他,同學孤立他,他再也融不進同學的圈子裏了,他想逃,一直跑,跑出了校門口,就看見了成人也成為了小紅花的奴隸,他覺得校裏校外都一樣,無地方可逃了,悲傷、絕望地找了個角落,趴下來沉思了。

小孩子的世界,原本很單純,很簡單,不應該太早強加太多的成人認為好的準則下去。小孩子的心靈很脆弱,需要我們小心呵護。小孩子的調皮,其實是他們的靈氣,也是他們必經的一種獲得快樂的方式,不要用我們的不耐心淹沒了他們的快樂!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3

影片《看上去很美》是一部反映上世紀80年代左右學前教育的影片。該片從一個幼兒的角度,講述了由於教師教育觀念和行為的不當,他從一個普通的孩子到一個個別生的轉變過程,批評了當時的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看完該片後,引發了我諸多感想……

1、老師的出發點沒有錯,只是觀念和教育方式欠妥當。

不管是在影片中,還是在我們現實的教育教學中,教師的辛苦我們深有體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學,一切的活動都在有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老師的勞動量是巨大的。同時老師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他們的一切活動都在集體中強制完成,老師的想法是好的,但在一刀切甚至有些半軍事化的教育中,泯滅了孩子個性的發展,使得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正常的發展,最終導致孩子有了心理陰影和行為問題。

2、一刀切式的教育,使幼兒的個性發展得到抑制,摧毀了教師在幼兒心目中崇高的形象。

3、教師應充分尊重幼兒的人格,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所從事的職業也可以説是世上最難做的職業,因為她的服務對象是“人”,不是機器或動物。人本身是個複雜的個體,教師要把人培養成人才,那就需要我們教師方方面面的思考和更為周全的做法,用心去澆灌。

4、教師與幼兒的關係以及教師的角色需要教師從新思考。

影片中教師與幼兒的關係可以説是對立的關係,與今天所倡導的新的師幼關係是違背的。在新時期裏,對教師做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身份是多重的,她既是教師,也是朋友,也是媽媽,綱要中説,教師是幼兒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導者,但是什麼時候什麼事情運用什麼樣的關係來處理是個難點。我們教師要學會隨時轉變自己的角色,基礎是首先要明確教師是為幼兒服務的。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4

剛剛帶着胡萍老師提出的幾個問題看完了《看上去很美》這部電影,情緒挺沉重也讓我思考,我以前在中央六台看過這部電影,但當時沒有那麼多的想法,只是覺得全託的孩子挺可憐,那麼多的孩子就四個老師來看,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顧得那麼好,但這天看完就有了更深層的感受:

我先來説説愛的級別,方槍槍的班主任李老師給予孩子們的愛我覺得是負極(摧殘式)。在她的關愛下獲得的成長是孤僻、暴力。李老師把罵人的方槍槍關到小黑屋裏,對孩子玩的打針遊戲説方槍槍是小流氓,讓還沒學會穿衣服的槍槍當眾表演以至尿褲子,我覺得這些都是在對孩子的心理和情感的摧殘。在方槍槍的心靈裏李老師很可怕就像妖怪,帶着大家去抓妖怪(李老師),以至於把李老師氣得大發雷霆。這就是孩子的真實想法,妖怪是十分可怕的,它會把小朋友們都吃掉。還有當方槍槍説他不想上幼兒園的時候孔園長對他説:在幼兒園的時候是你最快樂、最無憂無慮的時光,隨後跟老師們説關方槍槍禁閉,不許其它小朋友與他説話,把他孤立起來。從方槍槍的眼神中誰還能看出童年的快樂、無憂無慮?等他被解除禁閉回到小朋友中間時故意説快跟老師説我出隊了,這時孩子是一種什麼樣的情緒?可見方槍槍是多麼想受到關注。故事的結尾讓人看着很心寒,我看到了孩子的孤單、無助、渴望被關注。

我是不會把孩子送到全託去。我覺得在幼兒時期親子關係很重要,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我們不能把孩子交給哪個機構來教、來養,對於孩子我們是有職責的,都説孩子是父母愛的結晶,那我們是不是就應把更多的愛給予孩子,讓愛延續。就像胡萍老師説的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心理、經濟、時光的準備,我們將一個生命帶來這個世界,將孩子全託於一個機構,他(她)將會遭遇怎樣的世界?值得深思!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5

剛剛帶着胡萍老師提出的幾個問題看完了《看上去很美》這部電影,心情挺沉重也讓我思考,我以前在中央六台看過這部電影,但當時沒有那麼多的想法,只是覺得全託的孩子挺可憐,那麼多的孩子就四個老師來看,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顧得那麼好,但今天看完就有了更深層的感受:

我先來説説愛的級別,方槍槍的班主任李老師給予孩子們的愛我覺得是負極(摧殘式)。在她的“關愛”下獲得的“成長”是孤僻、暴力。李老師把罵人的方槍槍關到小黑屋裏,對孩子玩的打針遊戲説方槍槍是小流氓,讓還沒學會穿衣服的槍槍當眾表演以至尿褲子,我覺得這些都是在對孩子的心理和情感的摧殘。在方槍槍的心靈裏李老師很可怕就像妖怪,帶着大家去抓妖怪(李老師),以至於把李老師氣得大發雷霆。

這就是孩子的真實想法,妖怪是非常可怕的,它會把小朋友們都吃掉。還有當方槍槍説他不想上幼兒園的時候孔園長對他説:“在幼兒園的時候是你最快樂、最無憂無慮的時光”,隨後跟老師們説關方槍槍禁閉,不許其它小朋友與他説話,把他孤立起來。從方槍槍的眼神中誰還能看出童年的快樂、無憂無慮?等他被解除禁閉回到小朋友中間時故意説“快跟老師説我出隊了”,這時孩子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可見方槍槍是多麼想受到關注。故事的結尾讓人看着很心寒,我看到了孩子的孤單、無助、渴望被關注。

我是不會把孩子送到全託去。我覺得在幼兒時期親子關係很重要,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我們不能把孩子交給哪個機構來教、來養,對於孩子我們是有責任的,都説孩子是父母愛的結晶,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把更多的愛給予孩子,讓愛延續。就像胡萍老師説的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心理、經濟、時間的準備,我們將一個生命帶來這個世界,將孩子全託於一個機構,他(她)將會遭遇怎樣的世界?值得深思!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6

昨天在小西天電影資料館看了大學生電影節的參賽影片《看上去很美》,特別喜歡。儘管還沒有看過王朔的原著,但僅通過電影的敍述,已經開始對他有更多的好感了。從前不大喜歡王朔,倒不是厭惡他那股子痞氣,而是認定他是個喜歡逞一時之快的、以經營文字為生的傢伙。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經歷和經驗的積累,開始漸漸理解他了,感覺他具有一種難能的敏鋭與激情,並隨着年齡的增長,日漸趨於理一性一。

《看上去很美》這部影片,是在用成一人的眼光,來詮釋我們的教育是如何讓童心失落的。孩子們看這部電影可能看到的只是熱鬧、好玩兒,但成年人在被劇中可愛一的孩子們逗得陣陣發笑之後,卻會感到心酸。

方槍槍,一個對幼兒園的種種制度不能夠適應的活潑好動的孩子,最終因為與規則的格格不入,被漸漸孤立,漸漸失去了童年的美好。影片中,有兩種聲音被處理得讓人不能忍受:一是幼兒園阿姨脖子上掛的哨子,會不時地尖利響起,提醒孩子們要遵守秩序;二是影片結尾處,槍槍在被所有的人漠視之後,孤獨地站在路邊,看佩戴着大紅花的隊伍走過,那敲鑼打鼓得聲音,讓人有説不出的難受。

對了,差點忘了説,這部影片的英文名字叫《little red flower》(小紅花)。孩子們每天在幼兒園所做的一切,都要跟小紅花聯繫起來,孩子們於是以這種方式被漸漸規訓、被制度化、社會化了,而不能被“馴化”的方槍槍,則要被關禁閉、被孤立。社會學巨匠福柯《規訓與懲罰》中,細緻地描述了社會是如果通過國家機器來實現對人的“教化”的,這部影片便是一個寫照。

不過,更多的可能是無奈,因為人的社會化是被註定了的。所以,如何讓孩子們在學會遵從制度的同時,也能留有那顆水晶般的心,才是唯一可行的途徑。

不過,這個,太難了……

真佩服導演,這麼多孩子,咋“規訓”得這麼好呢,別説二三十個,就是兩三個已經很難了。厲害!太厲害了!大家看了就知道了。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7

小孩子,如果你不告訴她他們怎麼會知道呢?老師沒必要那麼生氣!我想,生活中也會很多這樣的小朋友,包括我們班,也有一個,他應該是一個很能幹的孩子,只要好好激發他,他會幫老師做很多事,我們可以請他當小助手,而不是與他對着幹,就算他做的事情再不可理喻,無法忍受,但,你是老師,你要控制你的情緒,不要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情緒,給他時間,他會改正的。相信他。

裏面的園長,發下命令,讓所有的老師和孩子都不許理槍槍,關他的禁閉,教育部是明令禁止老師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包括長期關禁閉、罰站、冷淡幼兒等,這個方法如果要用,必須要把握分寸,5分鐘以內就要結束,這期間要與小朋友和老師配合,告訴全班小朋友,如果表現不好就是這樣,所有人都不跟他玩,包括老師和爸爸媽媽,這樣還可以杜絕下次再出現這樣的孩子鬧脾氣,然後再偷偷地問他還要不要鬧脾氣了?

其實小朋友和老師們都很希望和你玩的,只要你乖一點,你看很多小朋友都在看着你呢,趕快改正吧?好嗎?老師也很喜歡你的。

而關黑屋子,在3-6歲的幼兒身邊是不能隨便採用的,很容易創傷幼兒脆弱的心靈,令其缺乏安全感。此外,裏面的老師讓所有的同學不跟他玩,這種狀態持續了3天,他也很希望能夠跟小朋友玩,可是當他解除禁閉的時候,小朋友還是不跟他玩,在宣佈要解除禁閉之前就應該要跟其他孩子解釋清楚,説槍槍已經改變了,成為了一個很厲害的小朋友,不僅會自己穿衣服,還會......之類的,讓他的形象高大,這樣小朋友才會跟他玩。可是當他興奮地跑出來的時候,沒有一個小朋友理他,實在太傷心的槍槍,跑了。他心很難過,不想再回去了,這裏一點都不開心,沒有朋友,沒有爸爸媽媽,沒有人跟他玩,所以,出現了最後一幕,老師叫他他都不回答了,累得躺在石頭上,他也想在沒有噩夢的'時光裏睡着......

他只是一個幼兒園中班的孩子啊!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看完這部電影,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8

該片從一個幼兒的角度,講述了由於教師教育觀念和行為的不當,他從一個普通的孩子到一個個別生的轉變過程,批評了當時的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看完該片後,引發了我諸多感想……

1、老師的出發點沒有錯,只是觀念和教育方式欠妥當。

不管是在影片中,還是在我們現實的教育教學中,教師的辛苦我們深有體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學,一切的活動都在有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老師的勞動量是巨大的,同時老師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他們的一切活動都在集體中強制完成,老師的想法是好的,但在一刀切甚至有些半軍事化的教育中,泯滅了孩子個性的發展,使得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正常的發展,最終導致孩子有了心理陰影和行為問題。

2、一刀切式的教育,使幼兒的個性發展得到抑制,摧毀了教師在幼兒心目中崇高的形象。

3、教師應充分尊重幼兒的人格,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所從事的職業也可以説是世上最難做的職業,因為她的服務對象是“人”,不是機器或動物,人本身是個複雜的個體,教師要把人培養成人才,那就需要我們教師方方面面的思考和更為周全的做法,用心去澆灌。

4、教師與幼兒的關係以及教師的角色需要教師從新思考。

影片中教師與幼兒的關係可以説是對立的關係,與今天所倡導的新的師幼關係是違背的,在新時期裏,對教師做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身份是多重的,她既是教師,也是朋友,也是媽媽,綱要中説,教師是幼兒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導者,但是什麼時候什麼事情運用什麼樣的關係來處理是個難點。我們教師要學會隨時轉變自己的角色,基礎是首先要明確教師是為幼兒服務的。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9

在觀看根據王朔小説改編的同名電影《看上去很美》時,小主人公玩“打針”遊戲的片段震撼了我,我由此想到:我們眼中的孩子並不是孩子本身,而只是處於某種情景過程中的一個片段、一個瞬間,我們觀察到的瞬間極有可能讓我們誤解孩子,甚至傷害孩子而不自知。

其實,孩子的言行有其自身的邏輯,是基於其認知經驗的“合理”言行,即使並不合乎我們成人的邏輯——因為兒童的理論往往是“天真”的,成人的理智則常常是“功利”的。兒童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主動與周圍的人、事、物互動並從中建構經驗。對他們來説,“犯錯”就是探索過程中的成長階梯與基石。

而成人對兒童的觀察往往是短暫的,並基於這短暫的觀察武斷地得出結論(這對兒童往往是不利的)時,兒童就將“遭殃”了。

影片中,“打針”遊戲被武斷、齷齪地解讀為“耍流氓”、“不知羞”是因為教師觀察到的僅僅是遊戲的一個瞬間造成的,當然,引起這一悲劇的原因之二就是“不傾聽”。

我們經常會教導幼兒要“聽話”、“聽講”,並在語言教育活動中“特地”培養他們的傾聽習慣和能力,但可悲的是,這一教育並不是成人的言傳身教,而僅僅停留在言教的層面上。我們都知道,兒童是從模仿開始學習的,因此,我們的“三令五申”無異於對牛彈琴。所以説:教育是用生命點燃生命,用心靈培育心靈。

只有當我們專注的傾聽行為常常讓幼兒觀察到,他們才會模仿着傾聽教師、傾聽同伴,進而學會“傾聽”。很多時候,我們關注、探究的目光會打擾到幼兒,甚至影響他們的活動,因此,僅僅靠觀察是不可能瞭解到事實的全部。這時,傾聽就會彌補上重要的環節,幫我們瞭解真實的兒童和真實的兒童生活。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10

還記得胥紅老師看完電影后説的一句話:心裏悶極了!我想這是所有老師共同的感受。《看上去很美》,是一部反映幼兒園的影片,從影名上感覺應該是一部象散文一樣美的電影。可從開始放映給人一種壓抑的感受。影片的小主人公一出場就讓人感覺到這個孩子非常有個性:被父親強有力的大手緊緊地拽着、拖着走上高高的台階,他一聲不吭,但一直非常執拗地想掙脱那雙大手……可到底是孩子呀,最終還是被送進了他很不想去的地方,方槍槍在哭泣中開始了他的幼兒園生活。

在影片裏,所有的孩子都要遵守統一的規則,步調一致聽指揮。如統一上廁所,穿統一的睡衣,坐得端端正正……如果表現好就可以得到小紅花作為獎勵。“小紅花”在這裏成了老師用來束縛孩子們思想、行為的工具,成了“管死你”的代名詞。“尊重”、“人本化”在這裏蕩然無存。如果有孩子膽敢違法規則就以定會受到懲罰,如方槍搶就被關進了小黑屋裏。看到這些我想,雖然故事反映的是60年代的幼兒教育,但反思幼教現狀,上個世紀的那些“可怕”的事情又何曾沒有在跨越四十年後的今天發生呢?或多或少我們都能從中看到我們現在教育的影子。

這部影片警示的作用在於,它讓我們認識到不管身處何種年代,教育的原則首先要以幼兒為本,我們所制定的規則,實施的教育行為不是為了束縛幼兒,壓抑幼兒的天性,而是要讓幼兒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其次,它也提醒我們孩子是多樣的,是獨特的,是需要我們理解,關愛的。不是每個教育策略都適合所有的孩子。最後它讓我認識到教育,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更不是一個可怕的事情,而是一門藝術,怎樣培養後代的人的藝術,一個涵養豐富內容全面的藝術,而教師就是這門藝術的締造者和改進者,在工作做的第一線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譜寫動人的樂曲。

“看上去很美”應該註釋為:童年是美好的,上幼兒園也應該是件很美好的事情,但看上去很美,其實並不怎麼美。希望通過我們全體幼教工作者的努力,讓幼兒園生活真的很美!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11

還記得胥紅老師看完電影后説的一句話:心裏悶極了!我想這是所有老師共同的感受。《看上去很美》,是一部反映幼兒園的影片,從影名上感覺就應是一部象散文一樣美的電影。可從開始放映給人一種壓抑的感受。影片的小主人公一出場就讓人感覺到這個孩子十分有個性:被父親強有力的大手緊緊地拽着、拖着走上高高的台階,他一聲不吭,但一向十分執拗地想掙脱那雙大手……可到底是孩子呀,最終還是被送進了他很不想去的地方,方槍槍在哭泣中開始了他的幼兒園生活。

在影片裏,所有的孩子都要遵守統一的規則,步調一致聽指揮。如統一上廁所,穿統一的睡衣,坐得端端正正……如果表現好就能夠得到小紅花作為獎勵。“小紅花”在那裏成了老師用來束縛孩子們思想、行為的工具,成了“管死你”的代名詞。“尊重”、“人本化”在那裏蕩然無存。如果有孩子膽敢違法規則就以定會受到懲罰,如方槍搶就被關進了小黑屋裏。看到這些我想,雖然故事反映的是60年代的幼兒教育,但反思幼教現狀,上個世紀的那些“可怕”的事情又何曾沒有在跨越四十年後的這天發生呢?或多或少我們都能從中看到我們此刻教育的影子。

這部影片警示的作用在於,它讓我們認識到不管身處何種年代,教育的原則首先要以幼兒為本,我們所制定的規則,實施的教育行為不是為了束縛幼兒,壓抑幼兒的天性,而是要讓幼兒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其次,它也提醒我們孩子是多樣的,是獨特的,是需要我們理解,關愛的。不是每個教育策略都適合所有的孩子。最後它讓我認識到教育,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更不是一個可怕的事情,而是一門藝術,怎樣培養後代的人的藝術,一個涵養豐富資料全面的藝術,而教師就是這門藝術的締造者和改善者,在工作做的第一線用自我的汗水和智慧譜寫動人的樂曲。

“看上去很美”就應註釋為:童年是完美的,上幼兒園也就應是件很完美的事情,但看上去很美,其實並不怎樣美。期望透過我們全體幼教工作者的努力,讓幼兒園生活真的很美!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12

這學期的學期培訓即將結束了,雖然每天很累的加班培訓,可是卻覺得很有意義,特別是這學期的培訓看了一張電影關於教育方面的,當第一眼看第一個畫面的時候覺得,終於讓我看到關於自己專業的電影了,懷着一個好奇的心看這這一部電影,在看的過程的我的心情千變萬化,

這部電影講述了四歲小男孩方槍槍在進入幼兒園後的懼怕、順從、迷茫、覺醒、反抗的心路過程一個小男孩四歲的方槍槍一直和姥姥生活在一起,由於生活的變故,不得不來到了幼兒園。面對陌生的環境,他最初的反映是恐懼,不停哭鬧。老師以不哭鬧為條件,獎勵給他一朵小紅花,而此時的方槍槍並不理解小紅花就是能夠為個體帶來利益的社會評價、社會肯定,根本不予理睬。生活進入軌道後,在小紅花榜前,老師宣佈小紅花得主時,方槍槍稚嫩地質問:為什麼我沒有小紅花。老師答:不尿牀、自己穿衣服、按時大便、飯前洗手才能有小紅花。方槍槍答:沒有人告訴我,不算。這是方槍槍最初的吶喊,雖然稚嫩,但他內心的本能已經在告訴他,不公平的事就不能算。當孩子提出這樣的問題時老師沒有及時解釋或者是引導。

電影中的老師只注意到了他的不良行為,不會糾正他這種不良行為,當方槍槍第一次和小女孩溜出去玩的的時候老師並沒有發現,孩子為什麼會溜出去玩呢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假如老師負責任不讓他們在廁所裏而老師帶着其他幼兒出去玩,孩子覺得老師不帶他們了不愛他們了所以孩子才會有溜出去的想法,最後一個畫面,當方槍槍在隊伍行進過程中,他手舞足蹈,大喊:看啊,我又脱隊了,快告訴老師啊!小朋友們卻始終熟視無睹。方槍槍終於明白了同伴、老師不再注意他了,這樣方槍槍想這樣去哪裏又有什麼關係呢,最後一個人去找屬於他自己的天空了、、只是當一個孩子這樣的時候他的內心世界已經很受傷了。

我想在日後的工作裏在觀察孩子的身體發展時我會更加註意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13

剛剛帶着胡萍老師提出的幾個問題看完了《看上去很美》這部電影,心情挺沉重也讓我思考,我以前在中央六台看過這部電影,但是當時沒有那麼多的想法,只是覺得全託的孩子挺可憐,那麼多的孩子就四個老師來看,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顧得那麼好,但是今天看完就有了更深層的感受:

我先來説説愛的級別,方槍槍的班主任李老師給予孩子們的愛我覺得是負極(摧殘式)。在她的“關愛”下獲得的“成長”是孤僻、暴力。李老師把罵人的方槍槍關到小黑屋裏,對孩子玩的打針遊戲説方槍槍是小流氓,讓還沒學會穿衣服的槍槍當眾表演以至尿褲子,我覺得這些都是在對孩子的心理和情感的摧殘。在方槍槍的心靈裏李老師很可怕就像妖怪,帶着大家去抓妖怪(李老師),以至於把李老師氣得大發雷霆。這就是孩子的真實想法,妖怪是非常可怕的,它會把小朋友們都吃掉。還有當方槍槍説他不想上幼兒園的時候孔園長對他説:“在幼兒園的時候是你最快樂、最無憂無慮的時光”,隨後跟老師們説關方槍槍禁閉,不許其它小朋友與他説話,把他孤立起來。從方槍槍的眼神中誰還能夠看出童年的快樂、無憂無慮?等他被解除禁閉回到小朋友中間時故意説“快跟老師説我出隊了”,這時孩子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可見方槍槍是多麼想受到關注。故事的結尾讓人看着很心寒,我看到了孩子的孤單、無助、渴望被關注。

我是不會把孩子送到全託去。我覺得在幼兒時期親子關係很重要,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我們不能夠把孩子交給哪個機構來教、來養,對於孩子我們是有責任的,都説孩子是父母愛的結晶,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把更多的愛給予孩子,讓愛延續。就像胡萍老師説的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心理、經濟、時間的準備,我們將一個生命帶來這個世界,將孩子全託於一個機構,他(她)將會遭遇怎樣的世界?值得深思!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14

剛剛帶着胡萍老師提出的幾個問題看完了《看上去很美》這部電影,心情挺沉重也讓我思考,我以前在中央六台看過這部電影,但當時沒有那麼多的想法,只是覺得全託的孩子挺可憐,那麼多的孩子就四個老師來看,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顧得那麼好,但今天看完就有了更深層的感受:

我先來説説愛的級別,方槍槍的班主任李老師給予孩子們的愛我覺得是負極(摧殘式)。在她的“關愛”下獲得的“成長”是孤僻、暴力。李老師把罵人的方槍槍關到小黑屋裏,對孩子玩的打針遊戲説方槍槍是小流氓,讓還沒學會穿衣服的槍槍當眾表演以至尿褲子,我覺得這些都是在對孩子的心理和情感的摧殘。在方槍槍的心靈裏李老師很可怕就像妖怪,帶着大家去抓妖怪(李老師),以至於把李老師氣得大發雷霆。這就是孩子的真實想法,妖怪是非常可怕的,它會把小朋友們都吃掉。還有當方槍槍説他不想上幼兒園的時候孔園長對他説:“在幼兒園的時候是你最快樂、最無憂無慮的時光”,隨後跟老師們説關方槍槍禁閉,不許其它小朋友與他説話,把他孤立起來。從方槍槍的眼神中誰還能看出童年的快樂、無憂無慮?等他被解除禁閉回到小朋友中間時故意説“快跟老師説我出隊了”,這時孩子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可見方槍槍是多麼想受到關注。故事的結尾讓人看着很心寒,我看到了孩子的孤單、無助、渴望被關注。

我是不會把孩子送到全託去。我覺得在幼兒時期親子關係很重要,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我們不能把孩子交給哪個機構來教、來養,對於孩子我們是有責任的,都説孩子是父母愛的結晶,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把更多的愛給予孩子,讓愛延續。就像胡萍老師説的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心理、經濟、時間的準備,我們將一個生命帶來這個世界,將孩子全託於一個機構,他(她)將會遭遇怎樣的世界?

看上去很美觀後感15

影片《看上去很美》是一部反映上世紀80年代左右學前教育的影片。該片從一個幼兒的角度,講述了由於教師教育觀念與行為的不當,他從一個普通的孩子到一個個別生的轉變過程,批評了當時的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看完該片後,引發了我諸多感想……

1、老師的出發點沒有錯,只是觀念與教育方式欠妥當。

不管是在影片中,還是在我們現實的教育教學中,教師的辛苦我們深有體會,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學,一切的活動都在有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老師的勞動量是巨大的。同時老師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他們的一切活動都在集體中強制完成,老師的想法是好的,但在一刀切甚至有些半軍事化的教育中,泯滅了孩子個性的發展,使得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正常的發展,最終導致孩子有了心理陰影與行為問題。

2、一刀切式的教育,使幼兒的個性發展得到抑制,摧毀了教師在幼兒心目中崇高的形象。

3、教師應充分尊重幼兒的人格,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所從事的職業也可以説是世上最難做的職業,因為她的服務對象是“人”,不是機器或動物。人本身是個複雜的個體,教師要把人培養成人才,那就需要我們教師方方面面的思考與更為周全的做法,用心去澆灌。

4、教師與幼兒的關係以及教師的角色需要教師從新思考。

影片中教師與幼兒的關係可以説是對立的關係,與今天所倡導的新的師幼關係是違背的。在新時期裏,對教師做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身份是多重的,她既是教師,也是朋友,也是媽媽,綱要中説,教師是幼兒的合作者、支持者與引導者,但是什麼時候什麼事情運用什麼樣的關係來處理是個難點。我們教師要學會隨時轉變自己的角色,基礎是首先要明確教師是為幼兒服務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