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魯迅傳有感

來源:文萃谷 4.75K

大時代總要產生巨人,魯迅是巨人。他不是帝王,不是將軍,他無須揮舞權杖。通過閲讀人間魯迅,你都有哪些感想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讀魯迅傳有感,歡迎大家前來參閲。

讀魯迅傳有感

  讀魯迅傳有感篇一

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魯迅,他不完全,只是真正的魯迅的一部分,蕭紅寫的這篇文章,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神一般的人物,中國文壇的傳奇:魯迅。朋友們時常談到寂寞,在像這樣的冬夜裏我也是深感寂寞的一人。

我們常覺得缺少什麼似的,常感到一種未曾填滿的空虛。我們也許是在心胸裏描寫着華麗的舞台,美妙的音樂或新鮮的戲劇罷,眼前向我們躺着的呢,只是一條冰凍的道路;雖然路旁未必沒有幾株裸樹,幾個叫花子,幾堆垃圾或混着黃灰的殘雪,然而夠荒涼的了。雲捲雲舒,花開花落,總有一些事情讓我們的心靈泛起漣漪。魯迅先生的文章,就有這樣神奇的效果。

從中國小説發展的角度看,魯迅的小説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稱得上是一次深刻的革命。他用“借一斑而略知全豹”的手法,從普通的日常生活事件中提煉情節,揭示現代中國人的靈魂,在有限的篇幅中塑造了具有無限生命力的藝術典型。魯迅的小説提供了外為中用,在繼承民族傳統的基礎上借鑑外國,發展我國新文學的經驗,還提供了以現實主義為基礎,兼有浪漫主義的手法,吸收其他多種藝術表現手法的營養,使藝術方法多樣化的經驗。他以自己獨特的小説創作實踐,實現了中國小説現代化的轉變。

對於作者的這篇文章,我想多少會有一點個人的情感在裏面,蕭紅從小得不到父愛,沒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魯迅當作老師和父親。原來的一雙對人間有些懷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來;一個孤立無援的貧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魯迅先生的一家同這個東北姑娘一見如故。魯迅先生喜歡她,關懷她;許廣平同情她,愛她,處處照應她。甚至連小海嬰也不願意離開這位年輕的、梳着兩條小辮子的`東北阿姨。蕭紅成了魯迅先生家中的常客,親密得宛如一家人。蕭紅在文壇上健步地奔跑。人們看到她前進的腳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這位老人正是偉大的魯迅。

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沒有魯迅先生,也就沒有蕭紅。她很可能默默無聞地寂寞下去,甚至頹唐地毀滅自己。是的,沒有魯迅先生在荊棘滿地的前面為青年們開路,蕭紅同時代的一批青年作家也就不可能衝出牢籠走進文壇。三十年代出現的一批生龍活虎的青年作家,有誰沒有受過魯迅的哺育呢?在建立我國現代文學隊伍方面,魯迅先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勛。魯迅是中國青年作家之父,他一生對青年的幫助,是人們萬世所感念的。

不管真實的魯迅到底是什麼樣子,不管他是不是真的勇士,但他一定是看透了中國這個社會。魯迅所具有的批判精神是我麼這個社會最最欠缺的。

  讀魯迅傳有感篇二

讀中學的時候,學過好幾篇魯迅先生的文章,如《狂人日記》、《藥》、《阿Q正轉》等等,總是感覺老先生的文章晦澀難懂,乏味拗口,但為了考試還是硬着頭皮按照老師的要求找重點、歸納中心思想、背誦重點語句,但隨着考試結束的鈴聲也就扔到腦後了。

直到有一年暑假閒來無事,在家裏的書架中隨手抽出一本《魯迅傳》,剛翻了幾頁就被吸引了,隨後一口氣的讀完。魯迅先生堅強的性格、頑強的革命鬥志,獨立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我!

魯迅先生出生在一個破敗的地主家庭,當時舊中國社會動盪、內憂外患、民不聊生。世態炎涼、由繁華轉為悽苦的經歷很容易讓人想到曹雪芹,另一個在中國的晚期封建社會困頓的鬥士。後來在廣州,青年學生問他為什麼憎惡舊社會,他回答:“我小的時候,因為家境好,人們看我像王子一樣,但是,一旦我家庭發生變故後,人們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這不是一個人住的社會,從那時起,我就恨這個社會。”

是的,魯迅先生恨,他恨這個社會的黑暗,同時也恨自己的無能。要知道,在絕對強大的事實面前再有力的個體思想也如螢火與之皓月,變的渺小無比。

魯迅先生就是如此,面對逐漸衰敗、日漸黑暗的社會,他多麼想用他的力量去改變,可是現實給他的卻是無情的創傷。

先生從人道主義轉向了個人主義,由啟蒙的悲觀主義,轉向了存在的虛無主義。從學生變成醫生,從醫生變成文學家,從文學家變成革命家。每一次的轉變帶給他的都是無情的打擊。但先生是不屈的,也是不甘的,“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正是先生從心底吹響的向舊中國宣戰的的號角

先生在《吶喊》中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民眾。這八字深深包含着先生對中國現狀的深刻認識和對中國人民的憐惜和悲傷。

那個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上流階級生活的孔乙己。他在酒店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以偷為職業。最後,因為偷了有錢人的書竟被打斷了腿。孔乙己的死,不正象徵着中國教育的墮落和讀書人的悲哀嗎?那個見什麼人説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那個“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地上,帶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作者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點頭哈腰的。將當時人民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展露無遺。《藥》則體現出了一個民主的愚昧和無知。其中的環境描寫似乎就是當時世道的黑暗程度與動盪不安。讓人們深深地對自身的無知而感到可悲。

在先生的作品裏,盡是他那憂國憂民的民族責任感,盡是他對中華民族的深深熱愛。他的言語犀利,他的作品尖鋭有力地抨擊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所有這些都體現出魯迅先生憂國憂民的悲切與喚醒命中的使命感。

讀《魯迅傳》讀到了魯迅的思想、情感、知識、態度、言行。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先生在作品中塑造一個又一個人物的良苦用心,瞭解了先生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對人生有了進一步的思考和反省,更認識到先生外冷內熱的熱烈情懷,對人生的深刻認識和摯愛。正因為對人生刻骨銘心的愛,才有了對戕害人生的言行的痛徹骨髓的恨,才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生寫照,

“唯有民族的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先生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他的身影將永遠鐫刻在我們的心中!先生的精神永遠是中華民族堅強的精神脊樑!

掩卷而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個強烈的願望隨之而生,下一個假期去紹興、去上海,尋找先生的足跡、傾聽偉人的心聲!

  讀魯迅傳有感篇三

魯迅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他的文章深沉厚重,體現強烈的愛國情操和關注社會的情感。

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回憶自己兒時殘酷地將小兄弟的風箏弄壞的事情。魯迅先生的本意是通過這件事來揭示舊的倫理道德下的社會面貌,從“我”對兄弟家長式的管理,反映出神聖的長幼尊卑秩序是何等殘忍,愚昧無知。風箏魯迅讀後感。

文章由回憶引起,看到風箏,“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引發了作者的記憶深處的往事。自己不愛風箏,甚至“厭惡”風箏,“以為這種沒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藝”,看到了小兄弟因風箏而“驚呼”“高興得跳躍”,認為是“笑柄,可鄙的”——這些情感導致了他接着下來對小兄弟的一次精神虐殺——當“我”恍然大悟,發現他偷偷地做風箏時,“憤怒地”“折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面對“我”的“傲然”,小兄弟先是“很驚惶”,“失了色的瑟縮着”,最後“絕望地”留在小屋裏。這些人物描寫,僅寥寥無幾,就刻畫了人物的個性特點,神情呼之欲出。“我”為兄長,小弟“多病,瘦得不堪”,“論長幼,論力氣,他都是敵不過我的”。所以當自己驕橫地踏碎他的夢想時,他毫無反抗之力。

時間逝去,再見到風箏時,作者敍述道:“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併也帶着無可把握的悲哀”,因為中年後的他發現年少時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但自己卻把它沒殺了。風箏魯迅讀後感。“我的心已彷彿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了”。“我”虐殺兒童的思想根源,來自當時封建思想的束縛。舊思想無視孩子的天性,認為守規守矩的才是好孩子,文中用“肅殺的嚴冬”暗示了當時的社會環境,使文章含蓄又帶有深意

作者簡約的幾筆,就將他進行正當遊戲的願望遭到虐殺後,那種驚懼、絕望的心情,極其形象地揭示了出來,這些描寫完全符合兒童的特點。與小兄弟的形象想對照,突出了“我”的粗暴、兄長的威嚴。

每一個孩子都有愛玩的天性,讓他自由自在,就像藍天下飛翔的風箏,不要扼殺兒童的天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