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76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月球讀後感 ,歡迎大家分享。

月球讀後感

月球讀後感 1

一説到月球和登月,大家一定會想到至今仍然被人們津津樂道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吧!可是你們知道嗎?早在一百多年前,着名科幻作家凡爾納就在他的書中演出過精彩的“登月計劃”呢!這個登月計劃幾乎正好比“阿波羅計劃”早了一百年!現在,讓我們一起去凡爾納的登月計劃中一探究竟吧!

《從地球到月球》講述了天真幽默的阿爾當、知錯就改的尼切爾船長、大炮俱樂部主席巴比康三人組成的探月隊,在地球以及太空中發生的種種歷險和趣事。這本書情節幽默有趣,許多情節還令人感到驚心動魄、出人意料!在這本出版於一百五十多年前寫的書中,我看到了許許多多先進的現代元素!我真是有點懷疑作者是不是先穿越到現在才回到以前寫書的。

我認為,在這本書中,作者有一點非常值得我們稱讚----文中的“炮彈車廂”並沒有登上過月球,而是陰陽差錯地落回地球,作者並沒有給他們完美登上月球的機會。我認為,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我們並不是都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人生並不完美。我們要像書中的主人公一樣,樂觀地面對生活,不怕困難,執着自己的夢想,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如果你這樣做的話,你以後就不會再有人生的遺憾了!你看,書中的主人公面對突發的意外――當得知自己成為月球的衞星後,並沒有沮喪,還樂觀地做起實驗來。

《從地球到月球》這本書的結局更是如此,當他們鬼使神差地落入太平洋後,主人公們並沒有感到沮喪絕望,在救援隊緊張到來準備救援他們時,他們竟然在一起打着撲克,還樂在其中,一點都沒有絕望。

這本書中,在巴比康一行遇險後,他們的好朋友J.T馬斯頓,這位身殘志堅的大炮發明家,不顧生命危險去救巴比康,還差一點送了命----由於太激動,J.T馬斯頓差點掉進了深達幾百米的望遠鏡中。這點令我十分感動:友情真是偉大,竟然可以超越一切的力量,這真是“士為知己者死”的最好解釋。

書中的主人公們,從不放棄夢想,一直引領着“炮彈車廂”,飛向他們夢想的地方,他們對夢想的執着毅力、臨危不懼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讓我們一起追逐着夢想,向着未來前進!

月球讀後感 2

《踏上月球》是一本人類登月的航天航空知識叢書,它講述了人類從奔月之夢到載人飛船登月的人類登月曆程。也講述了許多關於月球的科普知識,如月球上的環形坑。以及關於月球的宇宙未解之謎——月海之謎。這本書是由北京技術出版社和中國社會出版社聯合出版。其中我最感興趣的章節是月球概況。在人們的想象中,皎潔的月亮上應該有許多桂樹,上面住着美麗的嫦娥仙子和可愛的玉兔。但事實卻不是這樣的。1609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率先製成了第一架簡單的望遠鏡,首先用它來觀測月亮,邁出了人類用科學儀器觀測天體的第一步。觀測結果令伽利略大吃一驚,原來,月亮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皎潔無瑕,景色迷人。月亮上有明有暗,瘢痕累累,有些地方還凹凸得十分厲害。伽利略認為:那些明亮的部分不斷改變顏色,一定是山脈:那些總是黑暗的部分,一定是海。他還給月面上這些暗的部分起了海洋的名稱,如“雲海”、“雨海"、“冷海”和“風暴洋”等等。三百多年來,人們續伽利略之後,不斷地觀測月球,繪製了許多幅月面圖,一張比一張更精細。人們根據這些月面圖,對月球表面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讀了這本書後,我還知道了什麼是環形山。你們肯定認為環形山只是一種很普通的環形的山,我以前也是這麼認為的。讀了後我才知道環形山其實是月球的特產,只有月球上才有。它一般是圓形的,四周山壁突出,內壁比較陡峭,外坡比較平緩,樣子很像火山口。有些環形山中心還聳立着一個孤立的山峯,叫“中央峯”。環形山山壁有高有低,一般高度在200~500米之間。環形山的範圍有大有小,最大的環形山是月亮南部邊緣的貝利環形山,直徑295千米,四周山壁高達4250米,簡直是被高山包圍的大平原,把我們國家的海南島裝進去還綽綽有餘。噢,原來月亮上還有這麼寬的環形山,讓人歎為觀止。還記得當媽媽幫我把這本書從書店買回來的`時候,它一度受到我的冷落,被扔在書櫥的一角。直到我一次感到無聊的時候,偶爾翻開一看,噢,月亮上還有這麼多的祕密!

它讓我對月亮有了更多的瞭解,激發了我學習航天知識的興趣,絕對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書!

月球讀後感 3

《復活的月球飛船》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叫麥冬冬的男孩子因為得了心臟病被送到人類在月球上建設的地下城醫院去治病以及發生於月球和外星人發生的一系列的故事。?最後,麥冬冬和小夥伴們經歷了奇異的流浪月球之旅後,也安全飛回了地球,與家人團聚。

我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想起了剛看過的《流浪地球》電影,覺得這部兒童科幻小説可以拍一部科幻電影,就叫《流浪月球》,應該是很好看的呢!

今天看完這本《復活的月球飛船》,我對鄧湘子老師的尊敬又多了一層,他寫科幻小説也寫得這麼棒,不但是故事情節曲折離奇,還在故事中介紹了很多太空知識,並表達了自己對於人類自身命運和探索太空的思考,還有對地球學校裏學習方式的批評和認識,讓我非常佩服。

在任何一本書中,作者都是借一些故事來表達自己的一些認識、觀點和思考。這本書從一個孩子經歷月球生活開始,在解決月球流浪災難的驚險過程中,有些大人或因恐慌而情緒失控,或因爭權奪利而不惜傷害他人,而孩子卻在月球失控後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能夠堅強面對災難,並用善良無邪的微笑贏得了外星人的信任,真誠和外星人交流,積極解決問題,最終讓流浪月球重回繞地球軌道飛行。

鄧湘子老師在奇幻迷人的科幻故事中熱情讚美了童心的偉大,也批評了大人們對孩子思想的束縛,並強烈抨擊了地球上有些具有攻擊性的人類為了一己私心而不惜發動戰爭,傷害其他人類,難怪伽哩斯拉行星的人們認為地球上的人類是一種“有病的人類”。

書中雖然批評了某些人類急功近利的私心之後,但還是認為絕大多數人類是嚮往和平美好的,這也給了我們希望。尤其是地球上具有赤子之心的孩子,更是地球上最純潔最善良的人類,這也是地球未來的希望。

我覺得這本科幻童話中雖然也寫了大人的陰謀,也有陰謀帶來的傷害,但更多是表現人類的善良和美好,讓我們看到地球光明的未來,這大概也是所有童話作家都想表達的主題:美好的童心是可以戰勝一切邪惡和困難的,人類需要一代代孩子勇敢地去探索未來,建設和平美好的宇宙空間。

月球讀後感 4

寒假了,我正在亂翻爸爸給我買的書,我翻到了一本名叫《到月球上去種地》的書,我好奇的翻到第一頁,看了幾遍,覺得挺有趣,便帶着好奇心看看下一些內容。

看了兩天,終於把這本書徹徹底底地看完了,這本書是葉永烈寫的。主要講科學的故事,加入的標準是:自己曾經設計或者是修改過一件火器即可加入。成員們幾乎都是殘疾人,他們個個精通大炮設計。可以製造各種各樣的大炮、炮彈,而且製造出來的大炮、炮彈都殺傷力極大,精準度超高。每個大炮都在戰場上立了大功,直到有一天,“qiāng炮俱樂部”的主席巴比凱恩提出一個建議:我們要向月球發射一枚炮彈,建立地球和月球的聯繫。就這樣,他們開始製作大炮、一枚空心彈。終於在十二月份建造完畢,並對準月球準備發射,他們還不知道他們發射的是第一顆人造衞星。在主席巴比凱恩的一聲令下,炮彈發射了。但是炮彈沒有按原計劃降落,而是繞着月球轉,全世界的人都驚呆了。

看了這本書,我懂了一個道理:不僅要有奇思妙想,還要自己親身實踐,這才有收穫。

到月球上去種地讀後感:“轟”一個炮彈車廂載着三位英雄——巴比康、米歇爾、尼切爾飛向月球,因彗星影響,他們的車廂沒有到達月球,只是像衞星般繞着月球轉,在經歷了種種歷險後,他們終於返回地球。這是發生在《從地球到月球——環遊月球》書中的情節。本書講了美國大炮俱樂部的會員為月球之旅所做的準備工作,以及三位主角的月球冒險歷程。

書中有一位人物總是能引我哈哈大笑,那便是大炮俱樂部祕書J.T.馬斯頓。這位正直的大炮發明家身殘志堅,他的出場總是給月球旅行準備工作,增添生氣和活力,大大咧咧風趣的言語,冒冒失失的行為總能給讀者帶來快樂,他的友愛、冒險、積極的精神以幽默風趣的形式貫穿全文。吸引着我一口氣讀完整本書,回味無窮。

如果説吸引我的僅僅是那幽默的人物,大膽的想象,那就錯了。小説涉及天文、地理的知識並非憑空想象,都是有科學依據的,絕不是信手拈來。這本書的作者是儒爾凡爾納,是位法國作家,在十九世紀所寫的科幻小説。在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都一一印證實現,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學幻想小説家。如果説凡爾納沒有紮實的文筆,豈能寫出如此吸引人的文章;如果説凡爾納沒有相應的科普知識,豈能寫出這本科幻小説。

月球讀後感 5

這些天,我一直在重讀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球∕環遊月球》,每讀一次都會被他吸引。

這本書主要講了位於美國巴爾的摩的大炮俱樂部,在南北戰爭後冷清了許多。俱樂部主席因貝·巴比康想出了一個發揮他們天賦的好方法——向月球“宣戰”,將它納入美利堅合眾國的第四十個州!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卻遭到尼切爾船長的反對,並下了不少賭注。在全球各地幾百萬美元的捐款雨點兒般地落入大炮俱樂部的錢箱後,向月球開炮的“哥倫比亞”大炮便在佛羅里達州坦帕城的亂石崗開工了。

這時,一個叫米歇爾·阿爾當的法國人要求置身於炮彈內部,飛往月球,並促使巴比康與尼切爾化敵為友,一同飛往月球。12月1日晚10點47分40秒,炮彈搭乘三名遊客以16576米每秒的速度飛向宇宙,因一顆火流星的影響,繞月球一週後,在緩衝火箭的後坐力下,最終遺憾地掉回東太平洋的故事。

看完這部小説,我不得不欽佩凡爾納驚人的想象力。向天空垂直髮射炮彈,不正是九十年後發射的載人衞星嗎?阿爾當穿上潛水服,想在太空游泳的念頭,不正是一百多年後的太空行走嗎?在凡爾納眾多的科幻小説裏,無不彰顯他無窮的想象力和天文、地理、物理、數學、化學等方面難以衡量的知識。

我特別喜歡一個細節:《環遊月球》第十五章《拋物線和雙曲線》裏介紹,炮彈經過月球南極看到的山脈、大海、森林,後面還加上一句:“是幻覺,還是他們看錯了,抑或是個光學現象?”,大概這樣不會讓反對月球存在生命的人掀起一波波浪潮吧。

在欽佩的同時,我也欣賞巴比康和尼切爾的機智,在不到半小時之內就算好了炮彈的準確速度;也喜歡阿爾當的可愛,葡萄秧、多米諾骨牌,甚至是兩條狗和六隻雞也被他塞進了十分擁擠的炮彈。此外,凡爾納還塑造了另一個可愛的形象——俱樂部常任祕書長J.T.馬斯頓。他身殘志不殘,永遠忠實地跟隨者巴比康。他大大咧咧的言語,冒冒失失的行為以及超人的幽默感,貫穿全文。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遐想:如果我有幸登上炮彈,我一定會用相機照下人類歷史上第一張月球照片!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帶給我無窮的想象空間,這是一本值得永久珍藏的好書。

月球讀後感 6

“轟”一個炮彈車廂載着三位英雄——巴比康、米歇爾、尼切爾飛向月球,因彗星影響,他們的車廂沒有到達月球,只是像衞星般繞着月球轉,在經歷了種種歷險後,他們終於返回地球。這是發生在《從地球到月球——環遊月球》書中的情節。本書講了美國大炮俱樂部的會員為月球之旅所做的準備工作,以及三位主角的月球冒險歷程。

書中有一位人物總是能引我哈哈大笑,那便是大炮俱樂部祕書J.T.馬斯頓。這位正直的大炮發明家身殘志堅,他的出場總是給月球旅行準備工作,增添生氣和活力,大大咧咧風趣的言語,冒冒失失的行為總能給讀者帶來快樂,他的友愛、冒險、積極的精神以幽默風趣的形式貫穿全文。吸引着我一口氣讀完整本書,回味無窮。

如果説吸引我的僅僅是那幽默的人物,大膽的想象,那就錯了。小説涉及天文、地理的知識並非憑空想象,都是有科學依據的,絕不是信手拈來。這本書的作者是儒爾凡爾納,是位法國作家,在十九世紀所寫的科幻小説。在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都一一印證實現,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學幻想小説家。如果説凡爾納沒有紮實的文筆,豈能寫出如此吸引人的文章;如果説凡爾納沒有相應的科普知識,豈能寫出這本科幻小説。篇七:

《從地球到月球/環遊月球》是由兩篇小説合而成的一本科幻小説,書中描述了作者以及人類對月球的美好幻想。在作者的筆下,主人公是幾位性鮮明、頑強不屈、敢於挑戰的人物,他們組成了一個“炮彈俱樂部”,由於受戰爭的影響,他們每個人都有相同的特徵——缺胳膊少腿,但是,雖然他們身體殘疾,可他們一直還是直分堅定的,他們靠着頑強的毅力和不屈不撓水滴石穿的精神,穿越了地球的大氣層,來到了神祕、浩瀚的宇宙。

其實,作者描述的人物在我們實際生活中也能夠看到他們的影子。每個人心中都有着遠大的理想,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為心中的理想奠定基礎。正所謂:“有志者事竟成”,總有一天,理想便會實現,即使實現不了,你也會發現在為實現這個理想的同時,你已經做了點點滴滴的小事,生活也因充實變得美麗。

同樣,學習也是如此,你不斷地閲讀,就像乾燥的海綿貪婪地吮吸着知識的甘霖,知識便在不知不覺中在你的大腦裏一點一點地積累着,你的學習便能一點一點地提高,哪怕每天只進步一點點,總有一天,你能攀上人生的頂峯。

在這本書中,歸根結底,我總結了三個道理:一是,人一定要堅持不懈;二是,人學會耐心等待

月球讀後感 7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內容概要:阿姆斯特朗説那句話的時候在月球上遭遇了什麼?

美國宇航局向我們隱瞞了什麼?近年來,包括阿姆斯特朗在內的數位美國登月宇航員,屢屢在各種場合發表自己“曾在月球上與外星人有過接觸”的言論,引發國際軒然大波。而內幕消息更傳言:美國政府其實一直在祕密頻繁登月……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本書的名氣很大,大的原因是此書的題材,至少在目前,研究相關外星人的題材不多,尤其是大眾化的非學術性的更是鳳毛麟角。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光看這個題目就能拉動幾個銷售百分點,本人也是衝着這個書名買下此書,因為這個書名對於任何一個外星迷,UFO迷,天文愛好者來説,誘惑力太大了。 本來是想一口氣讀完的,但事與願違,讀到第六章的時候我就讀不下去了,越讀越慢,當然不是書太精彩了,而是我越來越搞不懂作者花了三章的篇幅來講中醫,講藏象,講五行,講易經甚至山海經到底是為了表達什麼?這麼多東西如果單獨拿出任何一個來講恐怕外一書的厚度只能講出皮毛,那麼這些直至今日都顯深奧的學問作者隻字片語能講清楚?讀者能看明白?這些東西跟作者的想要論證的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有什麼直接的關聯?即使説了就能證明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至少本人是看的雲山霧罩,本人認為完全可以去掉上述三章的內容,而且根本不影響此書的閲讀,從某個角度講,作者有賣弄學識之嫌。 本人是非常肯定作者大膽標新的立意及獨特的論證視角,在論證的想象力上也是非凡的,關鍵是作者把此書是當作學術性的著作呢還是商業性流行性的大眾科普呢?如果是前者,外一書又顯的單薄,漏洞太多;如果是後者,它又顯得不太大眾化,部分章節過於艱澀……

讀完全部內容後那種驚歎感在心中久久不能揮去。書中作者引用大量真實資料為基礎,一步步挖掘出事實真相從某種角度來看就是一本真實的懸疑推理書。其讀到最後幾頁終於明白人們常説的“保護環境,拯救地球”這句話的真諦,絕不是隨口一書這麼簡單,為什麼這麼説?這裏一時也説不明白如有機會建議每個人都去讀讀書中的內容,讀完後相信您就會明白我們從哪裏來?經歷過什麼?未來會是怎樣?一步一步的解開一些在當今社會中人們認為可笑的真理。個人認為絕對一部好書!有機會讀讀吧……

月球讀後感 8

現在是20xx年,人類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實現了一個偉大的理想——在月球上建立了月球村。

聽説現在的月球村和一百多年前阿姆斯特朗登上的那個月球已經有了天壤之別,所以,我要到月球上去旅行。我在星球旅遊公司購買了一張去月球的機票,登上星際登陸飛船,在縹緲的太空飛行了一個多小時,就到達了盼望已久的月球。

眼前的月球村和地球上的城市不相上下,到處生機盎然,煥然一新,以至於使我產生了懷疑——這就是我盼望已久的月球嗎?

經過科學家多年的努力,月球的温度被調整到了最佳狀態,終於培育出了適合在月球上生存的動植物。此行來月球當然是要參觀月球的新面貌。在導遊的帶領下,我首先參觀了無土栽培的綠色蔬菜大棚,這裏面的蔬菜不僅個大、味兒美,而且營養很豐富。看來,我一定要帶一些回地球的。

出了蔬菜大棚後,我參觀了一家食品廠。這家食品廠的產品很多,而且從製作到包裝都採用全封閉設備。既講究營養和醫療作用,食用起來又非常安全衞生。我參觀了月球上發電量最大的發電站。電站建築非常宏偉,可以和長江三峽水電站相媲美。所不同的是,目前月球上水資源不是很多,所以只能用氮氣作熱能來發電。

參觀完電站後,我乘坐月球車去參觀了一所名校。一走進這所鴉雀無聲的學校,我就感到有點奇怪。帶着疑問我走進了一間教室,才知道這教室裏所謂的老師是一個機器人。孩子們根本沒有課本,一人只有一台電腦。唉,比我們當年讀書時輕鬆多了!

最後,我來到一處度假休閒中心,在那裏結識了幾個外星人。他們並不像想象的那樣可怕,反倒非常熱情、友好。其中一個外星人對我説:“地球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星球,有機會我們一定會到地球上去旅遊”他還邀請我到他們的星球去做客。我高興地對他們説:“謝謝你們對地球的讚美!我們地球人也熱情歡迎你們,我今後一定會去你們的星球做客。”

不知不覺,我已經在月球上度過一日。這次月球之旅,我不僅見識了很多高新科技成果,更增長了不少見識。以後,我還會去月球旅行的。

月球讀後感 9

1.前幾天,我們了《上的足跡》一課。

人類早就有登上月球的願望,並因此產生了很多神話傳説。如:嫦娥奔月、吳剛砍樹。他們把月亮當作本體,用無數的喻體盡情描述。可是月球離地球大約有38萬公里,遙遠的距離使人類在月球上留下足跡十分艱難。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飛船終於把人類的這一夢想變成了現實。《月亮上的足跡》寫了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登月的全過程,指出人類第一次登月的重大意義。

結尾寫了阿姆斯特朗評論他踏上月球的一小步:“這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説,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説,是巨大的飛躍。”這句話説明了此次登月的意義,這一小步凝聚著汗水和夢想。現代科學技術可以向外層空間發展,人類未來是美好的。這篇課文使我想到許多。我國以古代神話人物命名的嫦娥工程,將開發月球資源,建立月球基地。20xx年9月25日發射的神舟七號,代表我國航空航天科技登上了一個新台階。長大後,我也要當一名宇航員,登上月球、火星、木星……,乘著宇宙飛船,在茫茫的宇宙中遨遊。

願月球上留下更多人類的足跡。

2.《月亮上的足跡》這篇課文是我們七上年級的略讀課文,可我還是仔細自學了這篇課文。

《月亮上的足跡》寫了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登月的全部過程,指出人類終於現實第一次登月的重大意義,激發人們為探索宇宙的偉大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這篇課文使我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我們遠的不説就説近的,就如20xx年10月15日,在“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內楊利偉在太空中展示中國國旗和聯合國國旗。經過這次偉大的探月,我國又利用嫦娥奔月工程,又造了“神舟”六號,併發射成功,載兩名宇航員飛上太空,這次偉大的探險來回經過,使每個中國人都信心大增。就算在二月份吧,探險隊們很出色地爬上了高達米的珠穆朗峯,測出了新高度,在-十-月份向全國為米,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數字,他是我國的最高峯,也是世界第一高峯,這讓人多麼自豪啊!

我長大以後,我也要當一名出色的宇航員,乘著宇宙飛船在地球上空飛翔,在茫茫的宇宙中翱遊。在宇宙中發現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我倆在宇宙中快樂的玩耍,還要在宇宙中發現同地球一樣可以生存生物的星球。

啊,我美麗富饒又可愛的中國,您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