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心得集錦15篇

來源:文萃谷 1.09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讀書心得集錦15篇

教師讀書心得1

歌德這樣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閲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推薦》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推薦,在原先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裏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着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狀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為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我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為他們最為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節:不要放下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裏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此刻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長,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為教師,不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為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為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師讀書心得2

在一般人的眼裏,教師是個很好的職業,工作比較清閒,收入也頗穩定。可實際情況並非他們想象的如此,據研究資料顯示,全國大約有16%的中國小教師存在着職業倦怠問題,而農村教師所佔比例又大於城市教師。

從教師自身的原因來看。有的教師自身過於追求完美的性格,凡事都要做到最好:所帶孩子各方面要第一,自己的孩子要各方面都優秀,自己各方面也都要出類拔萃等等。為此,疲於奔命。中年老師不僅在學校是骨幹,也是各自家庭的頂樑柱,不僅要贍養父母,還要忙於自己孩子的照顧和教育。許多老師深感身心疲憊,精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出現了盼望能提前退休的心理。

那麼,如何從自身方面來改變呢?總的來説,教師要善於修煉自己積極樂觀的心態,心態積極樂觀了,壓力定會有所緩解,職業倦怠心理也會漸漸消除。

首先,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自己的工作環境。即使我們所處的工作環境,條件再艱苦,管理再嚴格,對大家都是一樣的,當自己沒有辦法改變環境時,就要積極的去適應,這也能幫助你減少一定的抱怨或不滿情緒。

其次,更新傳統的育人觀念,真正的關愛每個幼兒。尋找發現每位幼兒的可愛之處,閃光之處。如果你能真正地做到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愛每個孩子,以一顆寬容之心去包容每個孩子的缺點和不足,堅信這些孩子的本質並不壞,他們都有成才的機會和可能,你也就不會為他們的不遵守規則而大動肝火了。

第三,熱愛自己的職業,善於從平凡的工作中享受到別樣的樂趣。西方有這樣一句諺語:如果你選擇了一個你喜愛的職業,那麼你就沒有一天是在工作。那是在幹什麼呢?在享受啊!所以,作為老師,只要你熱愛你的職業,你一定每天都能從平凡的工作中享受到這些超物質的樂趣。

第四,培養自己高雅的情趣。有生活的情趣的人,才會熱愛生活,珍惜生活,珍惜生命。樂觀的人,一定會在工作之餘,再做些自己特別感興趣的事,或是養花、垂釣,或是讀書、寫作,再或是攝影、旅遊等。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中體味到別樣的情趣,精神的滿足,自然而然地,生活質量也就提高了

最後,讓寬容和感恩充滿心胸。世上無完美之人,也無盡善盡美之事,寬容能讓我們善於理解別人,也能悦納自己。心懷感恩能讓我們坦然面對人生的坎坷,也會讓我們珍惜現在的擁有。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説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自己總得心中有陽光。”願我們每位教師,在領導的關心下,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工作,努力消除職業倦怠心理,做一個“陽光型”老師,把自己的温暖撒播給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家人,我們的同事,你會發現,原來一切都那麼美好。

教師讀書心得3

細品《做卓越的教師》一書,我深刻地認識到要實施課程改革,就必須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博採眾長,使自己的大腦不斷吐故納新,接受活化知識,才能厚積而薄發。

書中很多話語,言簡意賅,卻讓我頗有感觸,回味無窮。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為了解決書多時間少的矛盾,教師讀書必須學會選擇,採取瀏覽與精讀相結合。一般的書可以瀏覽,重要的書、名著就需要精讀;與自己研究方向遠的書瀏覽,與自己研究方向近的書精讀。瀏覽的面不可太窄,精讀的面不可太寬。説得多好,做教師的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困惑。這時候,僅憑我們的一己之力似乎顯得那麼單薄無力,就如書中所説,此時我們就可以向一些教育經典求助: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陶行知的《陶行知文集》、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

暢遊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和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我怎能不被教育家的激情與思想所打動?怎能不被他們的行文風格和語言特色所吸引?他們的感情真摯而充沛,思想樸素而深刻,語言親切而又不乏文學性,字裏行間充滿了真誠的人道主義情懷,他們把自己的一腔熱血撒向每一位學生,用深情的目光注視每一個人的心靈,他們所關注的是每個學生個性的發展,他們讓教育真正進入了人的心靈世界。從陶行知著作中,我讀懂了三個字,那就是真教育。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就是它包含的精神理念具有超越時空的生命力,永遠不會過時,這些經典迸射着美麗的教育智慧,詮釋着動人的教育情懷,給了我許多教育的啟示。

閲讀,讓我充溢而快樂,更讓我明白教育需要愛心,孩子渴望關愛。讓我們以教唯以愛,學唯以篤的思想公正地對待、欣賞每一位孩子;讓我們懷着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滋潤每個孩子的心田;讓我們用蘇霍姆林斯基那種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去接納孩子,等待孩子的成長吧!願我們都能以書為友,在書的世界裏作一次心靈的長途旅行,來一番深邃的靈魂對話,掬一捧淡淡書香,做一名博覽的教師!

教師讀書心得4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教師需要讀一些教育理論書籍,通過讀書可以加深自身底藴,提高自身學養。利用課餘時間,我讀了一些教育專著,很有感觸。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使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作者從“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闡述了自己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複雜性的思考,這實實在在是作者以一個學者的思想在為我們解惑;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使我的心靈受到激盪,“隨意或許是一種美麗,而執著卻是一片更燦爛的雲彩”,讓我重新反思自己的“隨意”與“從容”,突然間我覺得以前的“隨意”是一種逃避,以前的“從容”包含着惰性;博士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運用了感性的文字表達理性的思考,用詩意的語言描繪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摯的情感謳歌人類之愛,以滿腔的熱情高揚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他們凝練、雋永的文字和獨到教育的闡釋給我深深的啟迪,也改變了我的生活觀和教育觀。

教師讀書心得5

瀟灑桐廬,悠悠分水,作為植根於桐廬分水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榮幸同時也飽含責任,“師德”二字沉沉地壓在我的心上,於是乎一本《師德新語》就成為我的枕邊書,時時鞭策着我。為好師,要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法治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好為師,要樂於歷練和探索。當做到了這些,苦樂年華終不悔,還是那句“為師好”,就像書裏説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份耕耘一份艱,一份收穫一份甜”。我讀着它們,想着自己。

記憶定格在20xx年秋那個難忘的一天,沉悶了許久的夏日,好像正在醖釀着一場不可避免的暴雨,為我及時送來清涼,就在這一天,我正式成為了一名高中數學教師,平常習慣少言的我,卻不知為何一反常態,用熱情抒發着心中的困惑和好奇。大學所學的“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開始真正得以實踐。

佛不度我,我自度;不為彼岸,只為海。生活中除了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雖然我不知道教育是不是我最喜歡的行業,但總覺得這片土地上到處都有我渴望的風景。一個人如果選擇了自己想做、能做而且社會需要的事情,並沉醉地做着,這個人無疑就是最幸福、最快樂的。秉承家人意志,帶上自己夢想,我樂在其中。

在修煉自己“心路”的過程中,我一直努力、勇往直前。

一、講台上的“精彩”我想説:教學的點滴,可以説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

也許你可以拿着別人的教案上得很順手,但是那種流於表面的順手又怎能體現內在的同化?而只有心與心的交流才是真正的藝術。

作為一名教師,我每天都上課,每一節課我都會自己反覆演練幾遍,做到“心中有教案”,但即便是這樣,我也還是會陷入課堂的深淵,陷入其中的漏洞;同時,我花同樣的精力在備課,有些內容就上得很順手,有些內容就上得很吃力,有些知識上得很活躍,有些知識上得很沉悶,許許多多的感覺一觸即發,許許多多的疑問匯聚成一點,其實就是一個“活”字!

教學永遠是一項遺憾的藝術“心中有教案”,那是我的“一廂情願”,因為我永遠也不能猜到學生心裏面真正的想法。所以,教學永遠都是一項遺憾的藝術。

1。預設和生成備課是由無數的“預設”構成的,我也是同樣如此,我在預設學生的反應,我在預設學生的答案,我同時也在預設課堂的進程,當然,這種種的預設都是必須的,它們是我們走上成功教師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課堂上的“生成”才是教學的關鍵,如果説摒棄這種“生成”,一味去尋找自己心中的“預設”,這樣的課堂是沒有活力的.。

2。學生異樣的活躍新課標下有了一批新老師和新學生,同時也產生了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一改過去的“一言堂”,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就會在備課的時候設計一些環節,讓學生來“説”,這又給教師加上了一層挑戰,引導的能力,應變的能力。當學生用他們那期待的眼神看着你,等着你來給他們點播時,如果你只是拋出去一句:這個問題我們待會再解決。學生的心理落差該多大,而你也會因這個不解答而引發學生們的倦怠:以為這位老師沒水平,上課積極性就不高,這樣又哪來的活躍?異樣的課堂活躍要有異樣的對待方法,沉下來心來,從文字中去尋找那份寧靜,從語言中去感悟不同時代的人物形象,也許將會是不錯的選擇。遺憾,但又滿足。

3。時間調控時間調控上,我的最大的感想是:不要為了上完原本的教案而拼命趕時間,充分觀察學生的反應,一個環節一個環節上透,細讀語言才是硬道理。所以,我會把教案當作一種途徑,把學生當作目標,至於這個目標達成需要多少時間,這誰也説不準,因為學生永遠都在“變”!如果一篇課文學生真正體會到了某一點,那就已經很成功了!

教學永遠是一項有挑戰力的藝術站在高高的講台上面,承受住學生們面孔的好奇,承受住學生們眼神的質疑,承受住學生們異樣的微笑和言語,這是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毅力的。老師們也在一次次的磨練中,挑戰着學生,挑戰着課堂,挑戰着自己,最終才可能被人們稱為經驗豐富的老師!課堂也是開放的,裏面充滿着有活力、有智慧的元素,再者,每個人對每一篇課文的生命體驗也是不一樣的,每個班對每節課的共鳴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每節課下來,有成功有失敗,但每一節課都呈現着一個未完成狀態。未完成狀態下的我們,在繼續完成那該有的不一樣的生命感悟!

二、講台下的“不精彩”。

有一句老話:要想上課很精彩,就要下課不精彩。上課(不管是班主任教育課還是語文課)的精彩建立在下課的準備工作上,課後與書籍的對話,與學生的交流,與同事的交往,與社會的接觸,很多時候都是我們上課精彩的資本。

與書籍對話《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魏書生漫談班主任》等是我當班主任的陪伴者,閒暇之時翻翻,學習他們處理班主任事物的技巧,感受他們的班主任風度,踩在巨人肩膀上,希望自己快速成長。雖然書上知識純屬理論知識,真正實踐起來比較困難,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班主任的胸懷和眼光,我覺得優秀班主任都有共性,必須要有博大的胸懷和長遠的眼光,還有一點就是要學會反思。

與學生交流我一直記得方海東老師的那句話:“和學生相處,是和一個年輕的朋友相處!”所以我們需要有一顆寬容和博愛之心,包容學生種種,並且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尊重他們。路上碰到學生,學生羞於叫一聲“老師好”,我們都可化尷尬為融洽,立馬來一句“同學,你好!”;學生內心有挫敗感,我們也應當給予幫助,當學生的傾訴者,寬慰他們敏感而脆弱的心;課後學生拿着作業來交流,我會請他們坐下,耐心講解,並且融入自己的生活,拉近彼此距離;時不時主動找一些“問題學生”談談心,分享自己的求學經歷,希望他們帶着老師的鼓勵充滿學習幹勁。

不敢説自己做得有多好,但求用心,用力,用真情。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每一瞬間,你看到學生,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學生,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作為一名教師,我正檢驗着自己的人格。愛學生等於愛自己,我也將以對學生的愛書寫我人生的大愛!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借用書中的一段話“人生在世,來去匆匆,今生既做了教師,與孩子結下不解之緣,那我們就立志做一個優秀的人類靈魂工程師,做一個立足三尺講堂的藝術家,為人類文明、為祖國繁榮貢獻一切,終身耕耘,期待桃李芬芳”。

停下駐足,原來我已經收穫了滿滿;不斷反思,原來已經刻骨銘心。走上講台會上課,走下講台會親近學生,這二者將會是我今後的努力方向。

陌上花開緩緩歌,到處都有不一樣的風景!

教師讀書心得6

閲讀篇目:《我的閲讀"行為教育"》

感悟:如果你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哪一樣?一幅美麗的圖畫,一本有趣的書,一盒撲克牌,一個百音盒,還是一隻口琴…如果你問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我願意跟英國女作家尤安·艾肯一樣,走遍天下書為侶!我願意用閲讀來豐富我的人生。

我喜歡早上,一邊吃早餐,一邊津津有味地享受更為豐富的早點--閲讀。隨手翻開一本《國小語文教學》抑或《國小語文教師》、《班主任之友》,我會回想昨日自己教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閲讀,讓我做一個有愛心,有智慧的老師。打開《孔子語錄》抑或《孟子》,回想自己走過來的人生歷程,頓時豁然開朗。閲讀,能修身養性,生養靜氣、正氣、骨氣、才氣。

我更喜歡,閒時一邊聽着着《星空》、《水邊的阿狄麗娜》、《秋日私語》,一邊在書海中徜徉。

在中國所有的傳統文學中,我最情有獨鍾於唐詩宋詞。小時候,父親帶我們無論去到哪個地方,他會講那裏的人文歷史,隨口吟誦一首古詩詞。剛學會幾個字,聽大姐讀的"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户織",朗朗上口,於是拿大姐的書本來看,學着來讀。茶餘飯後,父親講白居易的《琵琶行》、《長恨歌》,王朝的風雨飄搖,詩人的喜怒哀樂,讓人感慨萬千。邂逅《宋詞三百首》,漸漸的發現,那種唯美背後,更多的是憂愁;空靈背後,更多的是苦痛。一次又一次的誦讀《唐詩三百首》,我會掩口而笑--"唐詩三百首,篇篇為情愁"。

腹有詩書氣自華。讓閲讀在我的人生路途上一路飄香!

教師讀書心得7

沒錯我也差點沒弄懂作者的腦回路,一下子講鄉村教師,一下子又是講什麼宇宙什麼星球,愣是啥都沒看懂。不過越到結尾感覺越是恍然大悟。文中的有一句話我覺得很可悲。他們説教師是一個早已消失的太古文明詞彙,很生僻,在一般的古詞彙數據庫中都查不到。在地球上在那個星球上唯獨只有那位鄉村教師還在堅持着。真是感謝他在多少的艱難困苦下,在病痛的折磨下卻還在堅持住。他有着地球人很可貴的品質,他在堅持他認為對的事“文明”,在他身體裏,最後的那點燭光消失時,他還是希望孩子們可以好好讀書。

讀完整本書才發現除了書中那兩個孩子外,好像其他人都是沒有姓名的。

然後呢我覺得孩子們可能會永遠記住牛頓的那三條定律吧。

當一個物體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它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不變。

一個物體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力成正比,與它的質量成反比!

當一個物體對第二個物體施加一個力,這第二個物體也會對第一個物體施加一個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教師讀書心得8

我是一名新青年教師的我剛剛大學畢業,走進國小來任教英語學科,既緊張、驚訝,又欣喜、惶恐……對我而言,國小這個地方既陌生有熟悉:曾經兒時的我就是從這裏起航的,如今回到了起點,卻發現國小的教學對我來説是有點措手不及的;曾經長達6年的國小生活,學到的知識對於現在的我而言是多麼的簡單,但是要將這些淺顯易懂的知識教授給這些孩子卻非易事。

每當我面對這些二年級的孩子們的時候,心中感到力不從心,缺乏自信心,不知道該怎麼來帶他們,有些茫然,更別説怎樣能夠讓他們健康成長。有時一節課上完,我都不知道他們是否都聽明白了,有沒有掌握還是個問題。漸漸地我發現,要想教會孩子,得從孩子的心靈入手,知道他們是如何思考問題的,他們的思維是如何運轉的,從他們的角度出發,走進他們的生活。

作為一名新教師,被家長質疑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長的質疑會讓我更快地成熟起來。然而,對於一個缺乏經驗的人來説,不知道該怎麼講課,不知道該怎麼管理班級,不知道該怎麼與家長溝通,不知道怎麼來提高學生的能力……太多的不知道擺在自己面前,雖然師傅很照顧我,在很多事情上都給予指導和幫助,但是那畢竟是師傅教的,不是我自己的,屬於自己的方法還是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來。在我還沒有總結出方法之前,就只能跟着“感覺”走。按照常識來引導他們。比如,“不喜歡這個老師就不會愛上這門課,成績也不會好”,這應該是所有學生共同的心聲吧。因此,我也正努力來讓他們喜歡我,從而喜歡我這門英語課。同時如果能得到家長的認可和肯定,那我就離成功不遠了。

現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我深知在二年級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學習知識要更重要。比如進教室前要先敲門,得到老師允許之後才能進入;和別人説話時要看着對方的眼睛,別人説話時要認真傾聽,不要隨意打斷,表示尊重;同學之間相處要學會寬容、大氣……同時國小生並不能完全明白《行為規範守則》,因此國小生的行為教育需要教師將條條框框的條例轉化成學生們明白的方式、用國小生明白的話語來示範。有時這種教育的隨機性特別強,隨時發現問題,就要隨時針對這個問題給孩子們講明白該怎麼做,這時便沒有了教科書的指導,憑藉的就是老師的“感覺”,即生活常識。

我覺得我和我的學生們在相互學習,我把我的常識教給他們,他們把應該屬於二年級學生的“常識”反饋給我,讓我瞭解更多,感悟的更深。教師也是一個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我很自豪我是這平凡的人羣中的一員,以自己的平常心對待我的工作和我的學生,因為一切只道是尋常。

教師讀書心得9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感觸很深。這本書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着書,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讚歎、折服!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着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着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李老師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終如一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愛”是李鎮西老師永恆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過去的教育方法。當學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瞭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

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只有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師讀書心得10

閒暇時候,讀了鄭金洲老師的《教育碎思》,摘錄了一些、感悟了一些、反思了一些,也收穫了一些——湊成了一讀書筆記,當然更多的是看時的一種無法言説、過後就忘記的感想,既然無法回憶了,就把能夠記得的記錄下來,也算是當時的一種思索。

本書為作者教育隨筆的結集。內容包括:對教育概念和現象的分析、對教育實踐和教育科研的思考、透析教育現象、反思教育理論、聚焦教育實踐等。本書對我國教育理論研究和中國小教育實踐有較大的啟發。

“案例”,這個前幾年在中國小教育中還不太為人所熟知的詞語,最近已成為廣大教師的“通用語言”。如果在近來教師研究及教師教育領域中有什麼新的動向的話,同樣,案例的開發與教學也可以説是其中突出的表現。案例正在越來越密切地與教師結為一體,在教師的職業生涯中,正在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其實,案例在一定意義上講並不是一個時新的事物,對案例的關注也並不僅限於教育領域,甚至教育領域對案例的研究遠遲於其他相關的一些領域。

之所以説案例不是一個新鮮事物,是因為案例所反映的教育事實,揭示的教育中的種種問題,列舉的形形色色的教育事例,並不是今天才出現的,有些是在以前若干年就存在着的,只不過沒有用“案例”的字眼來表述,沒有用“案例”的形式來表達而已。案例存在於教育事實之中,隱藏於教育現象的背後,只要存在着教育現象,並且這種現象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也就存在着案例的素材。既然案例早已存在,那麼,今天再提出案例是否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呢?在這個問題,重要的是要認識到存在事實與在觀念形態上揭示這種事實,並不是同一回事情。將以往案例的事實與現象做“概念化”處理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思維上進一步彰顯其獨特意義和作用的時候。

之所以説對案例的關注與研究並不僅限於教育領域,是因為案例的收集與開發在法學界、醫學界和工商管理學界早已成為慣例,在這些領域中,案例成為專業人員發展的不可或缺的中介。一般而言,案例在醫學界使用最早,後來隨着社會中對法律、法規的強調被引入到法學界,現在在法學界中存在的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的一個最大的區別之一,就在於後者常常是以案例來立法的。案例引入到工商管理學界是二十世紀初的事情,在這其中,哈佛工商學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培養工商管理碩士是哈佛工商學院的主要目標,當時該學院的管理者及教師意識到,一味地講授各種各樣的管理理論,並不為學生所接納,學生也缺乏相應的興趣,掌握的相關理論也甚不牢固。相反,一旦請當地的工商管理人士走進課堂,向學生進行現身説法,展示自己在管理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及思考或實踐的解決問題的種種對策時,學生興趣盎然,印象深刻。一九二一年,律師出身的校長多漢姆在注意到案例在管理情境中運用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的前提下,推動全校教師寫作並使用案例進行教學。到今天為止,運用案例進行教學在工商管理學界最為徹底,案例經典的寫作方式及對案例本身的研究也主要來自於工商管理學界。

在教育界中教師寫作案例,並將案例運用於教師培訓,在西方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事情。當時,有感於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之間存在的鴻溝現象,有感於抽象的教育理論與豐富的教育實踐之間的巨大差異,不少理論工作者鼓譟教師要成為研究者,教師要能夠把行動和研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這種情景中,教師如何去從事研究,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展示自身的研究就成了一個問題。顯然,長篇大論的理論探討並非教師所長,生動的、鮮活的事例是教師寶貴的資源,認識到這點,以發生在教師身邊的事件為研究對象的案例就逐漸進入了研究者以及教師的視野。另一方面,在教師培訓領域,西方教育界也遇到了一些矛盾,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培訓效率低下,不能適應教師的實際需求,不能真正培養起教師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教師培訓的教學場景與實際的工作場景之間差異懸殊,在培訓中所教的東西不能真正運用到實際的課堂當中去。處此情景,一些研究者轉思其他領域,比如,培養醫生不能簡單地讓他們去記誦理論化了的條文,還需要親身去分析、收集各式各樣的病例;培養律師既要讓他們熟悉相關的法典,但同樣重要的是要能夠分析、收集各種典型性的案件;而培養工商管理碩士的成功經驗,更是説明案例分析的重要與珍貴;由此案例也就逐漸納入教師教育工作者的視野,成為教師培訓中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雖然案例已較為廣泛地被不同領域所關注,並且其存在也有了一段相當長的歷史,但對於何謂案例、衡量案例的標準等,遠未達成一致的認識,即使在案例已成為“家常便飯”的工商管理學界,也是公婆各説、莫衷一是的。

彙總相關的研究,在案例的理解上,有這樣的幾個方面大致是為人們所認可的:

案例是事件,是對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案例講述的應該是一個一個的故事,敍述的是故事產生、發展的歷程,是對事物或現象的動態性的把握。

案例是含有問題或疑難情境在內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足條件,換句話説,事件還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並不是説所有的事件都可成為案例,能夠成之為案例的事件,必須要包含有問題在內,並且也可能包含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案例是典型性的事件。除了“問題或疑難情境”這樣一個基本要素,作為案例的事件還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要能夠從這個事件的解決當中説明、詮釋類似事件,要能夠給讀者帶來這樣或那樣的啟示、體會。

案例是真實發生的事件。案例雖然展示的是一個饒有趣味的故事,要與故事一樣生動有趣,但案例與故事也有一個根本性的區別,那就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的,它所反映的是真實發生的事件,是事件的真實再現。

概括而言,案例是含有問題或疑難情境在內的真實發生的典型性事件。這一概括性的論述,應該説總體反映了案例的形貌。從這一概述中,可以看到,對事物的靜態的缺乏過程把握的描述不能稱之為案例;信手拈來的沒有問題或疑難情境在內的事件也不能稱之為案例;沒有客觀真實為基礎缺乏典型意義的事件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案例。

確當地理解案例的涵義,是開發案例、從事案例研究的基本前提。如果將案例的涵義無限擴大化,混淆案例與非案例的界限,案例作為一種獨到的研究成果的表現方式其地位和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

認識了案例的基本涵義,還需進一步明瞭一個好案例的標準,以便為案例的開發提供可資衡量、評判的基本的參照框架。

教師讀書心得11

不知不覺青春年華即將過去,有的人認為能吃能喝才是福;有人認為,榮華富貴才是福;有人認為有名有利才是福。感悟自己的人生歷程,別無選擇,讀書給我帶來了最大的幸福——我讀書,我幸福。

讀書,是一種快樂,它能使我拋開煩惱,陶醉於歡樂之中。在清香裊裊的早晨,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捧起一本好書(如:教科書、課輔書、人物傳記、散文、隨筆、教育週刊、現代教育等),大聲的朗讀起來,在我眼裏,書上的每一個字如同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從我的嘴巴里蹦了出來;又如同打字機飛快地印在我的腦子裏;在寧靜的夜晚,我常常津津有味地“啃”起一本好書來,貪婪地吮吸着書中的精華,使自己的整個肚子都充滿智慧,充滿“墨汁”,變得滿腹經綸;每次上廁所我手捧一卷,哪怕是一張報紙,一切污穢之氣便遠離我去,有時出差或離家培訓,什麼都可以忘帶,唯獨書忘帶不了,書是一個囊括一切的大概念,即使到了偏僻之處,無書可讀之時,一本詞典甚至一本“小人書”也能讀上半夜,讀書使我的生活充滿了樂趣。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試想如果沒有書,如果我們不讀書,怎能知道諸葛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智慧,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豪邁……書中藴涵着一個個精彩、感人的故事,通過閲讀,可以使我們感受到生活之波有時洶湧澎湃,有時潛流渦漩,有時微波盪漾……教給我們其他人所不能教的知識,使我們成為三頭六臂的人,是作家用文字告訴我們許許多多的道理,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提高了我們的精神境界,讀書是多麼快樂的事呀!

讀書,是一種享受,它讓我如同在快樂地旅遊一樣,在書的海洋中盡情地翱翔。備課、批改作業之餘,課外輔導學生之時,我總是認真地讀一會少年寫作、少兒期刊、文學雜誌之類,若讀的正是一篇佳作,便會丟下功夫,一口氣讀完,直到學生喊:“老師,給我們上課!”方知自己讀書竟忘了上課。不管作者認識與否,都會產生讀了一篇佳作的滿足感。倘若是認識的,是生活在同一個縣鎮的人,又常禁不住撥電話、發短消息,將自己讀後的滿足,傳達給對方,分享對方的喜悦,同時也希望對方分享我的喜悦。

讀書使我在自己的人生處,又好像享受了另外的一種人生。讀書能使自己不會感到無聊、惆悵和迷茫,反而充實了自己的人生。書伴着心靜如水的我,在平平淡淡的日子裏細細的品味人生,這何嘗不是一種享受?看一本好書,夜晚的夢都是甜美的,這是多麼幸福的事兒啊!

我國漢代大文學家、大學問家劉向説過:“書猶如藥也,善讀可以醫愚”。英國思想家培根説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學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由此看來,書就像“藥”一樣,“對症下藥”就可以治療自己缺乏知識“愚”的毛病,使自己變得更聰明和充實起來,得到精神的滿足,所以,讀書就會使自己感覺到愉悦,得到享受。孔老夫子那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説的正是這個理兒,讀書是一種快樂,一種享受。

説句實在話,説句心裏話,讀書是一種幸福,我讀書,我幸福,沒錯兒。細細品味我讀書的種種好處和書的浸淫的滋味,最後幾乎皆被一個“福”字概括了。讀書是與優秀的人對話,和尋找與優秀的人對話。讀書是我生活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可以説是一大部分,有書讀,我就覺得自己的生活很理想,很幸福。與我的學生時代相比,現在的中國小生,似乎太被學業所壓迫了,一天到晚除了作業還是作業,不消説三五遍,甚至十遍二十遍的重複……我的學生時代,家境貧困,是苦於無書可讀,藉着同學們的書讀,讀完之後就趕緊給人家送去,免得再逢下次。現在的中國小生除了失去了本該擁有的讀書時間外;可看的書太多了,又陷入了選擇的迷惘,英國一位作家説過:“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坑害。”為此,我不但憐憫現在的中國小生,而且常常告誡他們:知識改變命運,讀書是生命的需求所在,讀書創造幸福,要讀好書、好讀書。一句話,我讀書,我幸福,這就是我讀書的獨特感悟。

教師讀書心得12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能在這個下午和大家説説我的心裏話。有同學可能認識我,知道我是你們師兄師姐的美術老師,但我今天不是來和大家上課的,而是想和你們共同探討幾個問題,幾個大家也比較關心的問題。

第一.是否只有在重點學校就讀或只有生在富裕美滿的家庭才會有出息?

對這個問題,我先來説個真實的故事:國中畢業那年,我們班兩個成績一直都是中等的音樂特長學生同時面臨人生的選擇。結果一個上了職高,一個上了普高。三年過去後,大家猜想一下他們的命運?

結果那個職高生很輕鬆地考上了不錯的大學,而那個普高生卻名落孫山。這是為什麼呢?後面我們瞭解到,那個讀職高的同學一進高中就發現自己是竟是班上的前十名,感到很高興——原來我也是優等生!於是學習更加努力,而老師和家長也覺得他是顆好苗子,總是不斷地鼓勵他表揚他。慢慢地他成績越來越好,人也變得越來越自信,而且回憶起高中大多是快樂的情景。而那個普高生則恰恰相反。他作為藝術特長生,雖然大學聯考時可以享受一定的分數上的優惠。但在他周圍一塊學習競爭的,卻都是那些成績很好的同學。在國中他還是中等,可到了高中,無論他怎樣努力,他始終比不過那些專門學文化的同學,老是最後幾名。這讓他感到抬不起頭來,對學習也漸漸失去了信心。而且他非常不快樂,再也不想提到那段黑色的日子。

這也許只是一個特例,但這充分説明了一個問題。就是所謂的好學生其實是比較出來的!有句話説: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很多成績很好的大學生為了得到單位的重視,也往往選擇一些規模較小的單位,因為這樣才能更好地突出自己,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而不至於淹沒在人羣裏。

我們這裏的年級前十名,放到二中重點班去,也許就是最後幾名,你在那裏就不會有現在這樣良好的感覺。而你們面臨的考試卻是一樣的。所以説,在普通中學讀書沒什麼不好,甚至還是你們的一種福氣!

當然,我不是説只有小地方出人才,我是想告訴大家,其實無論在什麼樣的地方,只要我們自己相信自己,不斷努力,就可以成功。如果你實在不喜歡現在的環境,就更要努力,靠自己的實力考出去。只有正確面對現實,才可以扭轉命運。如果是一味的埋怨環境,只怕你連你不喜歡的環境都待不下去。

還有家庭環境,我想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甚至是富裕的家庭,有特別疼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可很多時候,生活並不象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這個時候,你能怎麼辦,是抱怨父母沒有給你最好的條件嗎?如果是這樣,那你們的父母是不是也要向他們的父母——你們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抱怨,你們覺得象他們抱怨有用嗎?當然沒用!

俗話説,自古英雄出,紈絝子弟少偉男。這句話不是諷刺,而是天大的真理。不信你們可以自己去查查,你們自己認可的成功人物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有幾個是出身在富裕家庭的?普通的家庭環境更能鍛鍊我們的意志,堅定我們成功的決心,從這個意義上講,生在平凡的家庭環境也是我們的福氣!

教師讀書心得13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像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説,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着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着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確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製作教具、上課、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穫卻不大。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去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説:“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着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於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後面追着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於“抱佛腳”。有時為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誌上搜索着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後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

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説:“活到了,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説:“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書呢?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於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説,絲毫不顯得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後的一些感想,其實它裏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

教師讀書心得14

讀完《做最好的自己》,感到其實做好自己並不難。作為一名職業女性,工作經常陷入一種疲勞的狀態,經常會被學生的問題搞得自己覺得很累,我知道這不應該是年輕老師應有的心態,但是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會被學生不如意的表現所影響,開始經常抱怨這,抱怨那,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教教師這個職業,剛參加工作時的熱情減少了,這種心情影響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受李老師的影響,“既然只能當老師,那麼悲悲慼慼是當高高興興也是當,我當然選擇後者!”

是啊,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為什麼不天天開心呢?可是,每天出現的讓人頭疼的事情,讓人頭疼的學生,怎麼能高興得起來呢?我經常想:多想孩子們可愛的地方,儘量把課上好,儘量和他們一起玩兒,這樣孩子們就會越來越愛自己,每天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又怎麼能不高興呢?

多麼簡單多麼樸素的道理,為什麼我當初就沒想到呢,想想我們在工作學習中難免會與人產生摩擦,如果我們只盯着別人的錯誤,那麼只能讓矛盾越來越激化,但是我們如果想別人的優點,就會使我們很快的冰釋前嫌,問什麼同樣的問題發生在學生與老師的身上就這麼不可調和呢?其實還是緣於“愛”,如果我們給學生多點,再多點的愛,對於他們的錯誤我們都用理解之心,包容之心,責任之心看待,而不去苛求他們像成年人那麼懂事,師生關係會不會更和諧一點呢?在眾多的壓力與競爭下,要保持積極的心態,不論遇上什麼困難都不要氣餒,積極心態戰勝一切困難,一樣可以做到優優秀。

事實證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最好的自己,都可以做到優秀。我們更不必為自己趕不上別人而太過自責,也不必因為境遇不好而太過感傷,怨天憂人。我們所需要做的,是追隨自己心靈的選擇,不求其他,但求做最好的自己。我們就會變成一個更美好、更大度、更成功的人

對此我的理解就是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形式不同,成功的意義也不同,不要去在乎世俗的模式,只要自己努力去實現理想,並且每天都在向理想靠近,就是成功。成功的標準並不是單一的,社會給每個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限,無論是令人矚目還是平凡普通,都是成功。當然,在現實社會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我們的理想和現實永遠存在着差距。而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改變心態,調節情緒,改變思考方式,不斷超越自己,努力讓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燒,做最好的自己。

教師讀書心得15

這個寒假裏,我和媽媽一起讀了《我要做個好孩子》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講了主人公金鈴和她的爸爸、媽媽、同學、老師之間以及會考的故事。

讀完了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好孩子身上的優點,我從金鈴身上知道了各種好行為。比如:助人為樂、愛護動物、關心同學……,這些金鈴都做到了。比如:《最後一個兒童節》裏金鈴關心同學、《我可以養蠶了》裏金鈴愛護動物、《獲獎專業户》裏為媽媽爭光、《老師病了》裏關心老師……。我覺得金鈴太值得我們學習了,與她比起來,我覺得我做的還不夠。不過,我有信心做的和她一樣好。好事先從一點一滴開始做,比如:1。洗完手及時關閉水龍頭2。定期給樓下小樹小草澆澆水3。同學有困難積極幫忙4看到有人摔倒,幫忙扶起……,只要我持之以恆,肯定能趕上金鈴。

讀完這本書,更讓我知道了做人要充滿愛心,懂得每時每刻都為他人着想。比如:1、你高興時別人正在傷心,你要去安慰她。2、被人不小心弄壞了你的東西,你要去理解他。這些金鈴都做的非常好,我決心也要做的和她一樣棒。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愛裏面的主人公,是她讓我知道好孩子是多麼重要。最後,我祝金鈴考個好成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