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心得體會15篇

來源:文萃谷 1W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校本教研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15篇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1

12月2日至4日,我被學校派出參加六枝特區20xx年校本教研

專題培訓。會上,我有幸聆聽到了羅江華老師、曹菁校長、劉飛耀老師、楊詠梅和雷穎善老師等五位專家的講座,從他們精湛的講説中,我深刻感受到校本教研對教師的成長幫助是非常非常大的。校本研究直接

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就是解決教師自己的問題、真實的問題和實際的問題。在教學中如何把發現的問題提升為校本教研的問題,再把課題研究的成果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我覺得這就是校本教研。通過這次培訓,我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教師應從自身找原因,解決老師自己的、真實的和實際的問題、要轉變聽課評課思路,改變聽課、評課的理念,真正走進課堂,到課堂裏去學習,在原有聽課的基礎上,在做到以下幾點

①通過建立課堂觀察點,

②通過觀察教師移動位置和學生參與的人數,

③仔細觀察課堂中出現了哪些問題,

④教師講課時結合了哪些生活實際,培養了哪些技能。評課時,要看課堂通過那些方面落實的本課目標。評課時評課堂中出現的問題、現象。教學改革對教師的要求也提高了。

二、要想在課堂上具有見機而作的臨場應變能力,就必須不斷提高知識和能力水平,不斷用新理念武裝自己。

為此要不斷努力,始終保持嶄新的頭腦,最佳的狀態去完成好每一天的工作。要想達到這樣的目標,首先我們要轉變教育觀念,不在單純做知識方面的傳播者,將書本上的知識原原本本教給學生,而應當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只要教師的觀念轉變了,才能擺脱舊的束縛,走上創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師的觀念沒發生轉變,即使面對新課程、新教材,仍舊會"穿新鞋走老路"。

三、作為教師,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將課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貫穿與課程教學之中。

正確認識教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課程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並不是有了新課程標準和教材課程改革就能到位了。關鍵的環節還在於教師如何運用教材。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學活動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着人人蔘與,意味着平等對話,教師將有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

四、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讓位與師生互教互學,彼此間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學不只是一個忠實的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而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課程實施將變成一種動態的、生動的、發展的、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

五、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整體考慮課堂教學的育人目標;創新意識要加強,一切從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出發;合作意識要加強,教師應該走下講台,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探討與交流;調控能力要加強,在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情況是無法預料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加強學習,不斷研究課堂調控藝術。

由於我對新課程改革和校本教研學習還很不夠,只能談點粗淺的看法,有待於今後進一步努力學習,才能不斷提高。總之,通過本次培訓,使我對校本教研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我相信,只要我們善於探索、實踐,我們一定會在校本教研的浪潮中不斷得到磨練、不斷地成長起來。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2

一、教研活動的過程

1、討論如何設計問題:

王化雨:先展示王蓮託人的照片,在展示輪船載貨的圖片進行比較,讓學生猜想浮力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申曉明:讓學生用手將空易拉罐回口朝上慢慢按入水中,問:手有什麼感覺?水面高度有什麼變化?這些説明了什麼?

王廣坤:申老師的方法很好,是不是在加一步,讓空易拉罐裝滿水放入水中下沉,這樣學生就很容易想到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了。

秦永勤:我以為讓學生做橡皮泥小船也可以,比一比誰的小船承載的“貨物”多,然後問:多的原因是什麼?

二、在教研活動中我們有了新的困惑

學生如果沒按我們設計的思路進行思考,又該怎麼辦?

三、教研活動心得與總結

李愛民:學生既然較難將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重力聯繫起來,我們就應充分安排實驗,通過觀察實驗現象,結合問題的引導,學生容易將浮力的大小與浸入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聯繫起來,教師可在此基礎上向排開液體的重力歸結。我以為實驗探究可分為兩部分:先探究浮力的大小,後探究排開液體的重力,再將其綜合起來。為了體現結論的正確性,可將各小組的實驗數據彙總起來,整體分析,最後得出普遍規律。

通過這次教研活動,突破了學生難以將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重力聯繫起來的難題。同時我們的教學水平也有了一個很大地提高!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3

本學期在上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各項教研任務,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指導思想

為了真正讓素質教育走進課堂,把教研活動作為教學工作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切實改進教研工作,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為實現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學生的全面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加大培訓工作

1、培訓目標

通過校本培訓,解決學校,教師所面臨的具體實踐問題,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不斷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從學校實際出發,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學校自身的各種資源和潛力,推動教師主動學習,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秀,業務精良的科研型、創新型教師隊伍,促進學校的全面、整體發展。

2、培訓思路

確立"人人為本,科研興校,理念治校,質量立校。"的思路。把過去的工作加以改進,把教研活動的形式和方法作大膽的創新。

三、主要工作

(一)狠抓學習與交流

針對教師的理論功底還很薄弱的現狀,工作中,我們採取瞭如下形式進行學習。

1、形式上集體學習和個人學習相結合,理論學習,培訓與課堂教學實踐相結合。

2、內容上除學習外,還要求教師有針對性地學習新的教學理念,閲讀有關教育教學的雜誌和刊物,並摘抄新的教學理念,學習新的教學方法。

3、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利用教研活動經常組織教師對新教育教學理念和新的教法進行交流,共同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困惑。交流有針對性,時效性,督促教師學習和自覺運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實踐好的教育教學方法,提升教師教學技藝和水平。事實證明,通過學習,教師各方面素質都有了提高。

教研活動推動了新課程改革。使開學初計劃落到了實處。尤其是孫雪峯的課,教學環節和方法安排的新穎,課堂氣氛活躍外,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高,教師啟發得當,還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的實踐能力,寓教於樂,滲透了思想教育,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張彩雲的語文課體現了小組探究的合作方式,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能主動尋找合作伙伴探究問題,並及時反饋,學生在濃郁的學習氣氛中自主學習,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學效果良好。

4、倡導教師撰寫學術論文,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學歷進修,自我提高培訓,本學期教師共撰寫5篇學術論文,並發表在相關刊物上,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二)注重聽、評課。

以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為宗旨,組織教師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了備課、上課。

1、狠抓集體備課:

①教師集體備課前,必須做到熟悉教材,熟悉學生,做到"四結合",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公開教學與日常教學相結合,公開教學與課題研究相結合,教與學相結合。

②集體備課以學科組為單位,進行備課、聽課活動,堅持每週集體備課制度,各教研組長負責,分科分組定內容學習、備課,針對比較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探討,不斷優化教學目標、過程和方法,以做到熟悉教材、研究教材,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2、加強常規聽課

鼓勵教師多出精品課,認真備好、上好每一節課,規定每位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0節,中層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5節,聽課後注意評課,同時實實在在,針對課堂中出現的難點,重點問題進行評析,且做好了記錄。

3、倡導推門聽課

為提高教師的基本素質和基本機能,提高教師心理調控能力。在本學期中,我校積極倡導推門聽課,教研組長及中層領導不定時推門聽課,並做好指導,各教研組長推門聽課節數每學期不少於10節。

4、指導課後評課

對於每一節課,每一個做課教師來説,只聽不評達不到提高的效果,所以,指導教師確實,有效地,實事求事地進行評課,並提出建設性意見,導向性建議。並做好記錄,以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組織保證,措施到位

為了使教研活動的開展得到保證,行政領導要主動配合教研組長,督促和指導教師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以保證教研活動順利有效的開展。

一學期下來,我們堅持了每週教研活動,收效很大。但由於能力有限,工作中還有許多不足,要在以後的教研工作中不斷改。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4

我參加了學校校本教研的活動,讓我在教育教學上了很大的認識各體會,下面就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想:

校本研究的重心要置於具體的學校教學情景中,在真實的教學情景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許多教學問題,如果脱離了具體的教學情景去抽象地談論,是容易做到的,但意義卻不大。校本教研強調教師是教學研究的主體,是所有教師的權利和責任。只要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以研究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從事教學工作,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和解決教學實踐問題的能力,學校教學質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

因為教學研究直接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所以,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制度的基本理念中重要一點,我認為就是解決教師自己的問題、真實的問題和實際的問題。在教學中如何把發現的問題提升為校本教研的問題,再把課題研究的成果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因此,通過學習以及自己對校本教研的理解,針對自己所教學科的特點,自己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教學的,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注重引課的藝術:引課可以採取多種方式,如多媒體教具,掛圖、設問等,一定要有創意,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2、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利用多媒體教學,配上音樂錄象等,把抽象難以理解的問題,利用形象的動畫設計,使學生很容易接受並加深理解。

總之,在教學中,一定注意從學生的興趣着手,通過各種手段,使學生能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在採取以上各種教學手段的每節課的教學中,做到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記錄,找出問題的所在,叫做補改吧,通過這些方法的運用,解決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雖然以前每節課後也都寫教學反思,但只是流於形式,沒有把課上出現的問題真正的記錄下來,通過這次的學習、討論,自己深有啟發,對於每節課後,一定寫出詳細的教學反思,有情景描述、問題分析、對策構想,既要針對教學的閃光點、失誤點、困惑點進行反思,使之具有針對性,把反思與理論學習結合起來,注重理性思考,使之具有深刻性,做到課課有反思,形成理論性問題,再運用到課堂教學中。

總之,通過學習,自己認為教師在教學中發現問題是校本教研的“點火器”,教學反思是校本教研的“發動機”,兩者互相依靠,相互促進,是教師專業素質提高不可缺少的兩個部分。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5

  一、指導思想:

以新《綱要》為指針,緊緊圍繞市教研室本學期工作重點,深入課程改革,優化幼兒一日活動,紮紮實實地抓好本教研組的教育教學工作;分層次對教師進行培訓,提高組織活動和教科研能力。以教育信息化、教育現代化為依據,以提高保教質量與教師隊伍素質為重點,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努力學習,開拓創新,紮紮實實地開展各項教學研究工作。

  二、工作重點:

1、通過體驗式學習,使每位教師樹立“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有利於幼兒發展的過程性評價機制。

2、加強教科研工作力度,做好課題的申報和研究工作。同時加強園課程建設力度,在課程安排的合理性、實效性方面作有效的探索。

  三、具體措施及要求:

幼兒教師肩負着培養下一代的神聖使命,隨着時代的發展,現行幼兒教育注入了新的更加豐富的內涵,顯然教師再固守已有知識,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我們應審時度勢,堅持學習,及時轉變觀念,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頭腦,以科學的教育方式組織學習,以飽滿的教育熱情對待孩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真正使素質教育不成為一句空話。為此本學期我們有目的地開展兩週一次的教研活動。具體如下:

1、深化改革,積極構建適合本教研組的課程體系。

在上學期,我們在領會新綱要精神的基礎上,將重點放在改革教師的教案工作上,強調活動中的觀察、記錄和分析,活動後的反思、評價及對下一次活動的調整。在本學期,我們在上學期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本教研組已設定的各項記載冊和教育教學計劃表,並探索適合我們小班的課程體系。

(1)繼續開展一系列較高層次的園本教研活動,針對日常教育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或困惑,確立教研專題,在小組教研活動中討論;針對共同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共同查找相關的經驗文章或理論,通過大組集體學習、研討。以次來提高教師將理論與個人經驗進行恰當地轉換、修正和反省的能力同時鍛鍊教師們的口才與膽量。

(2)計劃地進行教學觀摩研討、評比活動,如隨堂聽棵、師徒互幫互助活動、半日活動評比、案例評比等,形成人人積極參與教研活動的良好氛圍。

2、推進科研,營造好積極參與的科研氛圍。

結合園課題研究的開展,加大學習力度,本學期組織教師着力對五大領域以及當前幼教改革的熱點問題進行學習研究,同時還將結合學習活動的深入實施,舉辦讀書心得、體會交流演講活動,為科研工作的深入開展奠定理論基礎。

3、以教後反思為紐帶,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

反思是教師的一種自我提高的有效形式,因此我們積極鼓勵教師大膽創新,不斷反思,把教育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教無止境,我們要求教師認真組織幼兒深入觀察幼兒一日生活中的行為和反應,大家互相切磋,共同商討,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各級各類論文、案例評比,這將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研能力!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6

在假期裏我閲讀了《校本教研實施與教師專業發展》(賈臘生主編)一書,受益匪淺。讓我真正明白了“校本教研”是怎麼一回事,“校本教研”有什麼用,“校本教研”應該怎樣做,教師專業發展有什麼樣的途徑。

校本教研就是指“以校為本的教育教學研究”,是在學校層面上展開的,是學校行為,致力於解決學校層面所面臨的問題。它盛行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歐美等西方國家,是伴隨着“教師即研究者”運動而興起的。我們現在指的校本教研,就是指由單個的學校作為研究的主體,以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為目標而營造起來的一種教學研究制度,是教師反思性的實踐和專業成長的過程。“發現問題-確定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是校本教研的核心鏈。校長則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責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體力行者。

一、“校本教研”有什麼用

1、校本教研能夠解決學校教研的實際問題

校本教研有利於學校發展與辦學理念的落實。只有學校組織校本化的研究活動,才會有意識地圍繞以學校發展中的特殊問題和落實辦學理念的具體問題為中心來進行。校本教研使教研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也更趨於多樣化。教研活動的主體從單一走向集體,從少數骨幹教師走向全體教師。活動方式從單向走向互動。如教師組織專題研討、網上沙龍,學習交流、進行個案研究、講述教育故事、寫反思日記等。在校本教研開展的過程中,全部教師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出發,與同伴互動交流,尋求問題實質,梳理求解過程,在研究中發展自己並獲得智慧的分享。

2、校本教研可以充分發揮教師在教研中的主體作用

校本教研強調共同參與合作,強調教學實踐者與教育研究者結成行為共同體,為教師主體性的發揮構築良好的環境。由於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陣地在學校和課堂,所以校本教研為教師主體作用的發揮提供了充分的發展空間,教師不再是教研活動的旁觀者,而是研究活動的參與者和主力軍。

3、校本教研可以促進教師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

教師的工作主要是個體創造性的勞動,教師自身特點及其所處的環境使教師的專業發展存在差異,學校與教師的發展是基於自身實際而各具特色的發展。以往學校教研活動與在職培訓在目標內容上的統一與方法上僵化,限制教師的個性特點充分發展的現象,校本教研為改變這種現象,為學校的特色發展與教師的個性張揚提供了可能。校本教研有利於教師的專業特色發展,打造創造性教師隊伍。

4、校本教研有利於創辦學校特色

“為了學校,基於學校,在學校中”的校本教研是廣大學校創辦特色的一條可探索的道路。在校本教研中,學校通過與科研部門合作,校長與專家對話,教師與研究人員交流,確定學校的發展方向,提升學校的辦學理念,培養教師的科研素養和創造力,促進學生的多元發展,逐漸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

5、校本教研能夠將學校構建成學習型組織

學習型組織,可以充分發揮每個成員的創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種瀰漫於羣體與組織中的學習氣氛。在現代社會中,學習是生活,學習是工作,學習是責任,學習是人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校本教研是構建學習型組織的必由之路。

6、校本教研有利於我國教研體制的改革

傳統的教研室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基本上是室本位或學科本位,而不是學校本位。校本教研使教研員從經驗型轉向科研型,使課堂教學研究轉向學科課程研究和學校辦學特色研究。

二、“校本教研”應該怎樣做

儘管現有的教育科研方法都能為教師的校本教研所採用,但由於教師職業所具有的獨特的工作特點和教師羣體的特殊素質,因而有些方法顯然更適合教師進行研究工作。下面給出最適宜於校本教研的三種教育科研方法。

1、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是研究者針對某一問題,根據一定的研究假設和研究設計,主動操縱研究變量,並對非研究變量給予自覺和明確地控制,觀測實施的結果,從而檢驗研究假設的一種兼有實踐性和教育性的研究活動。

一個完整的教育研究過程,通常包括如下幾個階段:選定課題、文獻檢索(查重)、形成假説,制定研究方案、實際運作、撰寫研究報告。

2、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以某一對象或現象(即案例)為研究樣本,通過觀察,反思等方式反覆分析與研究,以深入揭示其藴含的教育規律的研究方法。

案例是在觀察和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案例研究的過程是一個“實踐+反思”的過程,它能促進教師對自身行為的反思,提升專業能力。一個完整的案例研究過程,通常包括兩個階段:案例寫作、案例研究。

3、敍事研究

敍事研究,是通過教育主體的故事敍説來描繪教育行為,進行意義建構並使教育活動獲得解釋性的意義理解。與案例研究不同之處表現在:它是對多個案例的重新構建,像一條線,通過意義串聯把許多真實場景進行重新構建,而案例研究是對某一個事物的研究,便像是一個點,敍事研究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有讀書感想、現實生活和社會問題、學生教育問題、教學理念和教學研究等,而教學案例所敍述的故事則主要定位在教學研究上。

敍事研究的過程,通常包括如下階段:記錄、反思、撰寫敍事研究報告。

三、教師專業發展有什麼樣的途徑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教師以自身已有基礎為出發點,朝着既定的目標,經過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質,並創造出業績。其途經有三個:自我學習,教育教學實踐、教育科研過程。

1、自我學習過程。要求:要注意選擇性閲讀,理論學習;要善於“聯繫”思考,理念更新;要學會反思自悟,自我提高。

2、教育教學實踐過程。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增長智慧;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提高能力;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實現自身價值。

3、教育科研過程:成就令學生景仰的學識和品格;形成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創造有價值的經驗和理論。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7

本學期,我校的校本教學研究以新課程理念為導向,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是一種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即注重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概括提升,總結經驗,探索規律,開拓創新。

一、樹立校本研究的全新理念。

以校為本,是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全新觀念。實現以校為本,就必須樹立校本研究思想,建立教學研究的各項機制,走科研興校之路。讓全體教師共同參與,把教育理論和課改理念轉化為教育行為,只有這樣的校本教研才是切實有效的。

二、校本教研活動要求落到實處。

本學期,我校以校長為校本教研的第一責任人,以主任、教研組長為具體教研的實施者和指導者。結合教學質量年,組織了大量的聽課評課活動,校長帶頭次次參與聽課、評課、講座和指導等。聽了大量的“推門課”,對照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在評課的當中,克服了那種説套話、説好話對提高教研目的.毫無幫助舊習慣。而是能夠結合課改理念、新課標的要求,提出較有批判性的評課意見,為今後的教學提供了有力的幫助。學校教研組的着力點,不僅僅是備課的職能,要組織教師學習專業理論和安排教研活動,強調教師之間的專業切磋和協調合作,共同分享經驗,分工合作,共同成長。結合教學質量年實際,安排了大量的校內

公開課。人人上課,人人評課,紮紮實實地進行。充分地發揮教師個人的作用。以往“傳授型”的教師己遠遠不能適應課改的需要,課改需要“研究型學者式”的教師,我們提出要求,在教師參與集體學習之外,應擠出時間自我學習,自我反思,不斷增強研究的意識。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開一節校本教研課。每週進行一次的教研會進行佈置和小結,安排一週的教研內容和教研活動。

三、開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

1、學習理論,更新觀念。組織教師繼續學習教學大綱與《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瞭解新課程改革的最新動態,不斷更新教學觀念。

2、人人鑽研教研,人人有自己的教研專題。我們指導每位教師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發現工作中的問題,將這些問題作為自己的教研專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尋找今後努力的方向。這一做法極大的推動了各科教學。

3、收集資料,利用各種資源。我們所生活的是一個信息社會,我們每天生活與工作都被信息包圍着。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師如何更好地收集教學信息,從而解決校本教研中遇到的問題,能夠提供可借鑑的教學資源,是值得探討和思考的。為了提高校本研究的效益,我校提出,一是收集教師個人教學資源。二是收集他人教學資源。教師進行上網下載,把一些有價值可利用的課件,好課案例,試題以及課改理論進行收集歸入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這樣,把個人教學資源和他人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修正,有助於校本教學研究的價值。校本教學研究沒有現成的模式,一切都在探索和摸索中。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8

莞城英文實驗學校許立華在開學的第三週莞城區數學校本教研活動在我們學校舉行,這次活動是由莞城中心國小的老師帶來的,他們展示了自己精彩的校本教研活動。參加此次活動讓我受益良多。

在一開始我對校本教研還不是很明白,但通過中心國小老師數學公開課的展示,以及精彩的講座,讓我很清楚的真的什麼是校本教研。同時我也覺的這樣的活動真的很好,有助於老師教學的快速成長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活動中陳老師做了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我覺得她談的十分真切也很適用。在注意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中我們應做到:

1、問之有“境”,在學生心理上造成某種懸念;讓學生成為學生的主人。

2、問之有“生”,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概括,創新的能力。

3、問之有“情”,教師提問時要有激情;創造民主和藹的課堂教學氛圍。

4、問之有“度”,這裏的度不僅僅是課堂的温度,更重要的是深度和廣度。

5、問之有“法”,提問的內容要新穎,別緻。提問的形式要不斷的變化。的確如此,如果我們的沒堂課都能做到以上的幾點,關注到課堂的有效提問,那課堂的效率將一定會有所提升。

在活動的最後一位老師給大家做了讀書分享,我心目中理想的課堂,她做完自己的讀書分享彙報彷彿自己也讀過這本書或是很想去拜讀這本書,可見她的彙報是很真切,動人。今天的活動,雖然只有短短的一下午,但我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希望多的參加這樣的活動,在參與中學習提升自己,以豐富自己的教學。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9

本學期在上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各項教研任務,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指導思想

為了真正讓素質教育走進課堂,把教研活動作為教學工作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切實改善教研工作,構成濃厚的教研氛圍,為實現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學生的全面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加大培訓工作

1、培訓目標

透過校本培訓,解決學校,教師所面臨的具體實踐問題,改善學校的教育教學,不斷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師的教育教學潛力,從學校實際出發,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學校自身的各種資源和潛力,推動教師主動學習,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秀,業務精良的科研型、創新型教師隊伍,促進學校的全面、整體發展。

2、培訓思路

確立"人人為本,科研興校,理念治校,質量立校。"的思路。把過去的工作加以改善,把教研活動的形式和方法作大膽的創新。

三、主要工作

(一)、狠抓學習與交流

針對教師的理論功底還很薄弱的現狀,工作中,我們採取瞭如下形式進行學習。

1、形式上羣眾學習和個人學習相結合,理論學習,培訓與課堂教學實踐相結合。

2、資料上除學習外,還要求教師有針對性地學習新的教學理念,閲讀有關教育教學的雜誌和刊物,並摘抄新的教學理念,學習新的教學方法。

3、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利用教研活動經常組織教師對新教育教學理念和新的教法進行交流,共同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困惑。交流有針對性,時效性,督促教師學習和自覺運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實踐好的教育教學方法,提升教師教學技藝和水平。事實證明,透過學習,教師各方面素質都有了提高。

教研活動推動了新課程改革。使開學初計劃落到了實處。尤其是孫雪峯的課,教學環節和方法安排的新穎,課堂氣氛活躍外,學生的學習的用心性高,教師啟發得當,還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的實踐潛力,寓教於樂,滲透了思想教育,培養了學生的自學潛力。張彩雲的語文課體現了小組探究的合作方式,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能主動尋找合作伙伴探究問題,並及時反饋,學生在濃郁的學習氣氛中自主學習,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潛力,教學效果良好。

4、倡導教師撰寫學術論文,用心鼓勵教師參加學歷進修,自我提高培訓,本學期教師共撰寫5篇學術論文,並發表在相關刊物上,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潛力。

(二)注重聽、評課。

以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為宗旨,組織教師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了備課、上課。

1、狠抓羣眾備課:

①教師羣眾備課前,務必做到熟悉教材,熟悉學生,做到"四結合",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公開教學與日常教學相結合,公開教學與課題研究相結合,教與學相結合。

②羣眾備課以學科組為單位,進行備課、聽課活動,堅持每週羣眾備課制度,各教研組長負責,分科分組定資料學習、備課,針比較較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探討,不斷優化教學目標、過程和方法,以做到熟悉教材、研究教材,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2、加強常規聽課

鼓勵教師多出精品課,認真備好、上好每一節課,規定每位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0節,中層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5節,聽課後注意評課,同時實實在在,針對課堂中出現的難點,重點問題進行評析,且做好了記錄。

3、倡導推門聽課

為提高教師的基本素質和基本機能,提高教師心理調控潛力。在本學期中,我校用心倡導推門聽課,教研組長及中層領導不定時推門聽課,並做好指導,各教研組長推門聽課節數每學期不少於10節。

4、指導課後評課

對於每一節課,每一個做課教師來説,只聽不評達不到提高的效果,所以,指導教師確實,有效地,實事求事地進行評課,並提出建設性意見,導向性推薦。並做好記錄,以到達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組織保證,措施到位

為了使教研活動的開展得到保證,行政領導要主動配合教研組長,督促和指導教師用心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以保證教研活動順利有效的開展。

一學期下來,我們堅持了每週教研活動,收效很大。但由於潛力有限,工作中還有許多不足,要在以後的教研工作中不斷改。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10

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發展,教育科研已經走出科研院所,走向中國小校,不再是專家教授的專利。中國小教師開始成為教育科研的主力軍,“科研興校、科研興教”成為許多中國小的教育理念與實際行動。更進一步加深了對什麼是校本教研、開展校本教研的現實意義的理解:開展校本教育科研是廣大教師藉助相關教育理論,運用相應的科研方法,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探索教育規律的創造性認識活動。

校本教育科研工作在提高學校教育質量與辦學水平等方面都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教育科研與德育工作、教學工作一樣,已經成為當前教師的工作職責。教師通過參與教育教學研究,學習到了許多新的教育理論,掌握了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改進了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綜合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

創新中國小教育科研模式,是一件值得廣大教師思考與探索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針對目前教育科研的現狀,加強教育科研必須以學校發展為本的教研方式,強調教育科研工作必須從學校實際出發,圍繞學校工作中的重要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研工作,通過解決現實問題為學校發展服務。同時,校本教研還要注重以人為本,必須確立教師在校本教研工作中的主體地位,讓教師成為科研的主人、成為反思的實踐者。通過教育科研來培養教師、提高教師素質,為教師的自我發展、價值實現服務。教育是培養人、發展人的事業,教育科研必須以學生髮展為本,要研究學生,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要解決學生髮展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要有針對性,講求實效性,反對形式主義。要結合中國小教育的基本特點與學校具體實際,營造一種新的既有科學性更具操作性的學校教研文化。

“以校為本的教研模式”要求廣大教師積極參與行動研究,從學校實際及學生實際出發,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出發,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改進教育教學工作。

校本教研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新觀念、改進方法,對教育教學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如何使這種推動作用得到儘可能發揮,需要對教育本身進行研究與創新。

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課程集中體現了教育思想與教育觀念,是實施培養目標的藍圖,是中國小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校本教研是課程改革對學校課程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是立足於學校的發展、以學校為核心,以校長、教師、學生、家長、社區等為主體,結合學校具體特點與條件以及可利用與開發的資源所進行的課程規劃、組織、實施與評價的活動過程。“以校為本的教研模式”所遵循的就是校本課程的校本理念。

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積極參與校本教研,置身於教育教學情境之中,對教育問題進行反思、促進師生共同發展,就是對教育事業的最大貢獻!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11

校本教研活動中的聽課評課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聽課是聽課教師在授課教師的課堂上以第三者的身份客觀的觀摩授課教師的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活動,以及授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情況。評課是課後授課教師和評課教師對照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校本教研活動中的聽課評課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聽課是聽課教師在授課教師的課堂上以第三者的身份客觀的觀摩授課教師的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活動,以及授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情況。評課是課後授課教師和評課教師對照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及由這些活動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判斷。聽課是進行評課的前提和依據,評課是聽課之後的下一個必然的教研活動環節,兩者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教研活動,缺一不可。在推動課程改革、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聽課評課已經成為中學教師日常教研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按照學校規定,每個教研組每週都應該推薦本組一名教師講一節公開課,本組其餘教師都應該去聽課。每週星期日晚上,每個教研組的所有教師聚在一起針對本組本週的公開課進行評課。筆者認為,這種教研活動對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以下是筆者結合實踐,認為聽課活動和評課活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筆者個人的一些思考和建議。

一、聽課活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有些教師思想認識不夠,聽課過程中敷衍了事。

同一個教研組的教師,一般都在同一個辦公室或相鄰辦公室裏辦公,彼此之間都特別瞭解,因此,在授課教師的課堂上,聽課教師覺得授課教師還是老一套,沒有什麼新意,聽課教師也就不怎麼認真地觀摩授課教師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還有些教師認為授課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符合他自己的個性,對聽課教師沒有什麼幫助,所以聽課過程中也就敷衍了事,不認真聽、不認真記錄、不認真參與了。

  2、有些聽課教師在聽課過程中,只觀摩授課教師的教學活動,輕視或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活動。

在授課教師的課堂上,這些聽課教師從授課教師的語言、板書、教態到教學內容的每個細節都聽得很認真,記得很仔細,但就是對學生注意力的變化、思維活動等情況重視不多或者忽視了。在任意一節課堂上,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着主導作用,但學生卻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核心。而我們大多數聽課教師卻忽視了這一點,只關注了授課教師,卻遺忘了學生。

  3、有些聽課教師在聽課過程中,在聽課記錄上記的不合理或者不完善。

在授課教師的課堂上,聽課教師以第三者的身份進行觀摩,從整個課堂的教學設計到每個教學環節,從授課教師的教學活動到學生的學習活動,着實該記錄的東西特別多。但在實際的聽課過程中,據筆者觀察,有些聽課教師在聽課記錄上只記了授課教師的部分板書,更有甚者,在聽課記錄上幾乎什麼也沒記。像這樣的聽課記錄怎麼能作為課後進行評課的依據。

  4、有些聽課教師在聽課過程中,如果授課教師的課講得很精彩,聽課就很認真;如果授課教師的課講得不精彩,自己也就不認真聽、不認真記錄了。

其實在授課教師的課堂上,可能有許多預想不到的情況,授課教師課講得不精彩,聽課教師也應該認真地觀摩,並從中找出授課教師的課講得不精彩的地方和原因,並記錄下來。一節成功的課,學生學習可能非常有效,授課教師也更加有信心,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一節失敗的課,與一節成功的課同樣有價值。通過這節失敗的課,聽課教師應該幫助授課教師找出並分析這節課失敗的原因,也許,有些原因就是授課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的不足之處。通過查找原因、分析原因,幫助授課教師認識到不足之處,正是授課教師可以取得很大提高的地方。因此,即使是一節失敗的課,授課教師講得很不精彩,聽課教師也應該認真地記、認真地分析,課後幫助授課教師分析、更正、提高,這也是聽課評課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地方。

二、評課活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有些教師在評課活動中,只唱讚歌,不談問題,或者避重就輕,不談主要問題,只説次要問題。

聽課和評課是教研活動中不可分割的兩個環節,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教研活動,只聽課,不評課,就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只有在評課的過程中,聽課教師和授課教師共同探討,各抒己見,在思想的碰撞中,針對授課教師的課,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精彩之處在什麼地方,不足之處在什麼地方,哪些方面可以用另一種方式更巧妙地處理等等。這樣,授課教師會有更大的收穫,知道自己什麼地方很精彩,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讚賞,以後應該堅持;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之處,以後應該改進和提高,同時,也獲得好多建議。同樣聽課教師在進行評課的過程中也獲益不少。從授課教師那裏直接可以獲得經驗,例如,授課教師的這個教法用的不錯,那個設問提的很好等,自己在以後都可以嘗試應用。而且,可以設想,以後如果自己講這節課的內容時應該怎樣講。因此,積極參與評課活動,可以促進授課教師和聽課教師的共同發展。本教研組的教師進行評課,不要礙於情面,只唱讚歌,不談問題,或者避重就輕,不談主要問題,只説次要問題。進行評課,所有人身份平等,實事求是,真誠的進行評課,既指出亮點,又指出不足,真正促進大家一起進步。

  2、有些教師在評課活動中,提出了問題,卻沒有分析問題,更沒有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設性意見。

這些教師在授課教師的課堂上,並不是沒有認真地聽、認真記錄,只是他們發現了問題,卻沒有分析問題,僅僅是在評課的時候把所有的問題指出來,然後把它扔給了授課教師。筆者所在學校同一教研組的一位同事就曾面臨此種情況,他給高二學生講了一節《西漢政治經濟制度》的公開課,評課活動中一些教師提出,課堂上不少學生反應不積極,課堂氣氛不活躍。殊不知,這個班的學生,筆者曾在高一時教過,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不喜歡錶現,在公開課上,有那麼多老師在聽課,更不願意主動去發言。而且這節課的內容理論性強,需要教師多分析、多解釋,所以這節公開課就難免課堂氣氛不活躍。因此,評課中不僅要提出問題,還要分析問題,更要就具體問題提出改進的措施、努力方向以及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3、有些教師在評課活動中,評課觀念落後,評課標準落後。

這些教師中不乏一些老教師、兼任課的學校領導,其中有教師使用數字評課,導課、學生閲讀、講課、結課等各用了多少時間,課堂上教師提了多少個問題,有多少個學生主動發言等。客觀地説,離開了具體的教學內容,空洞地説數據並不是科學態度,甚至可能會對一些教師產生誤導。

基於以上問題和分析,筆者認為如果上述現象不能及時有效的改正,那麼聽課評課活動就不會對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起到作用,也就淪落為一種形式主義的教研活動。筆者認為,要想使聽課評課活動真正發揮作用,應從以下幾點着手:(1)聽課評課活動作為一項重要的教研活動,需要進一步規範化。從聽課活動的組織安排到評課活動的原則和程序,要有嚴格的科學標準。(2)學校領導要帶頭,並帶動其他教師積極參與聽課評課活動,來營造一個充滿熱情的氛圍。學校領導帶頭參與,對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推動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有多方面的意義。但領導評課,更須謹慎務實。除了做到上面兩點,還應該在實踐中改進其他的具體問題,使聽課評課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發揮真正的作用。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12

教研活動是“教學研究活動”的簡稱,它是以教師的教學實踐為研究對象、以教師為主體的研究活動。所謂有效,就是通過教學研究能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教師專業化發展、學校辦學水平質量的整體提升。然而,當前國小教研活動仍普遍存在“高投入低產出”的現象,教研活動雖然人人蔘與、校校嚴抓、層層強調,但實際效果卻不容樂觀。本人作為一名擔任了多年教研組長的一線教師和學校教科室主任,同時身為省青研中心成員,有責任也有義務認真反思教研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提高教研活動有效性的積極對策,為教學研究工作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一、問題寫真:

1、內容陳舊,含金量低。

現行教研活動沿襲這樣一套基本模式:開學初佈置任務與要求──中間組織一兩次聽課評課活動──佈置期會考試工作──考後情況分析──中間再組織一兩次聽課評課活動──佈置期末考試工作──總結與表彰會。顯而易見,“管”的成分大大高於“研”,這是長期以來應試教育體制造成的。由於因循守舊、不求進取,操作起來也比較簡單、趨於熟練。現有的學校教研組未能形成羣眾性的、合作研究的實踐共同體,離課程改革所要求的校本教研還有相當的距離。

2、應付上級,疲於奔命。

一些教研組雖然也制定了符合本校和組員情況的計劃,但落實過程中經常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活動任務一下達,自己組的活動就得順延甚至取消,繼而相當一部分骨幹教師不得不騰出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優質課選拔參賽、論文案例評優等一系列個體性、臨時性而非長效性的工作。許多教師一學期下來對自己參加的競賽如數家珍,但問及印象深刻的教研活動卻記不清了。久而久之,有價值的項目研究斷斷續續、不夠系統,或者乾脆被擱置了。

3、互相推諉,羞於擔當。

有的教師存在對教研活動的認識誤區,如“教科研神祕論”,認為搞科研只是理論工作者和專家的事,高深莫測;“教科研無用論”,認為教師的任務就是教學,無需搞科研,搞科研是額外負擔;“教科研簡單論”、“唯文論”,認為寫論文、發表文章就是搞科研,平時也較少運用理論指導教育實踐。因此,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不高,遇到問題難免互相推諉,不願承擔相應的實驗和研究任務。

“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雖然當前教研活動存在以上困難和問題,但隨着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和深入發展,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科研意識和研究能力正不斷增強,對教研活動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提高教研活動有效性的工作也迫在眉睫。

二、尋求對策:

1、突破傳統,創新活動模式

教研活動年年搞、月月搞、週週搞,如何才能做到常見常新呢?我認為,除了抓好常規教研活動(如觀課評課、理論學習、專家培訓、討論交流等)之外,要在創新活動模式上下功夫,以突破傳統教研活動留給人們的根深蒂固的刻板和膚淺印象,吸引更多的教師主動參與進來。只有這樣,才能夯實教學研究的羣眾基礎,賦予教研活動新鮮的生命力和活力。

很多地區和學校已在這方面作出了大膽的嘗試,如有些地區組織的“連片教研”就是其中之一。因為任何一種組織內部都存在着差異,學校之間、教研組之間在硬件設施、教學管理以及師資隊伍上也當然存在相對的差異。差異就是學習的資源。開展連片教研活動,可以促進整個地區各學校、各教研組之間良性競爭、優勢互補,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的進程,創造一種積極協作性的組織文化,以自願與協調相結合的形式成立研究共同體,有利於匯聚集體智慧攻克某一難題。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13

國家的發展在教育,教育的發展在教師。只有教師的水平提高了,課上的生動了,才能真正的吸引住學生眼球,才能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因此我要求自己不僅要教好,更要做好自我學習,積極參加專業培訓學習,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論和教研水平。

一年來,我充分體驗到了網絡學習的便捷與高效,比如上網觀看優質課,研讀優秀著作與論文,積極與同事交流討論,在線提問、發表評論。通過這一系列的專業化學習,我感覺受益非淺,可以説是一次心靈成長的歷煉。期間,為自己充電,吸收新知識、新觀點,新的教學方式。為了能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踐,我積極參加鎮級、區級一系列公開課,理論指導實踐,從中我得到了研修中獲得了不少啟發。另外,我還積極反思實踐,積極撰寫論文和案例。時代在不斷的變化發展,我應加快步伐,跟隨時代的腳步,讓自己的教學成績更上一層樓。以上是我加入研修以來想法體會的總結,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在研修茶座的指點下,取長補短,更新教學理念,累積教學經驗,爭取在科學教學領域可以有更長足的進步。我對“校本研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了“校本研修”的精髓所在,有以下收穫:

一、提高了對“校本研修”的認識、明確了“校本研修”的目的。校本研修是以學校所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為選題範圍,以學校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通過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並且將研究成果直接用於學校實際狀況改善的研究活動。校本研修是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校發展,保證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的新的推進策略。校本研修的目的是讓教師成為教學,研究和進修的真正主人。

二、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認識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是迫在眉捷的任務。

目前,有一部分教師的認識還不到位,認為現有的知識足已滿足學生的需要,使得教師輕視學習,對教師的繼續教育持抵制態度,因此,提高教師對學習的認識,是十分必要的。終身學習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做不斷學習之人,來完善和提高自我。

三、為教師提供最合適的培訓管理模式調動教師的學習積極性。培訓管理模式改革的具體目標。教師繼續教育要在每一個教師需要的時候、方便的地點,以最好的方式方法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以幫助教師不失時機地獲得所需要的東西。

採取協商式培訓形式。這是指在教師繼續教育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培訓結果的分析與評估等方面由教學雙方共同參與、協商進行、合作完成。協商式培訓的基礎在於:

① 不同的人由於內在素質結構的不同而呈現出多元發展趨勢。每一位教師都具有區別於他人的個人和專業發展需要,最適合一個人專業發展的環境可能完全不適合另一個人的發展。為此,繼續教育應鼓勵教師採用自己偏愛的學習形式,來實現自我選擇的目標。當教師養成了自定目標和自選實現目標的活動方式的習慣時,他們的教育水平就會得到提高。

② 教師具有自我教育能力。首先,他們能恰當選擇學習目標。教師個體對自己的學習需要能作出最適當的判斷,他們有能力自我導向,並自主學習。其次,當教師開始並設計了自己的學習活動後,他們的使命感增強,因而學習的效率高。再次,教師是根據個人的需求判斷來選擇自己的學習目標的,因而,這種學習動機是最強烈的,對教師的個體行為產生的影響是最大的。

在今後的工作,我們將充分利用學校自身的資源,以打造“學習型教師組織”為根本目標,促進我校全體教師專業化發展。為培養一批師德高尚、教技精湛、知識淵博的教師隊伍而努力。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14

“才飲洞庭水,又食武昌魚。”一個很難得的機會,今天我和來自湖南14個地州市100多名優秀的教師一起來到華中師大進行為期10天的20xx年“國培計劃”——湖南中國小校本研究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

來到武昌這個集武漢大學、武漢理工、華中師大等眾多中國名校彙集的地方,走在綠桂滿園的校園大道,看到座座令人肅敬的學院大樓,還有手持書卷來往穿梭的莘莘學子,一股濃厚的書香文化氣息撲面而來。看到這些,立刻對自己這次來學習的目的和態度也有了一個很大的警示,雖然我們都是在教學一線工作多年、離開大學校園也已多年的教師了,但必須充電、繼續學習、不斷提高的那種要求和需要才是此行的根本目的。

“校本教研”,在很多學校,特別是條件比較落後的農村學校,關於它的落實和實行,現在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不少教師對待自己的教學,還是停留在傳統的讓教什麼就講什麼的狀態下,很少也不願意對教學前後、過程以及和一些相關的問題進行思考,把它形成文字,變成自己的看法,或者對自己的教學活動實踐有什麼反思的火花,也不願動筆記錄下來,習慣重複性的老驢拉磨式的工作。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校本教研越來越成為每一個教師專業成長和素質提高的需要。新的一輪教學改革,有越來越多的新的教學問題、新的教學行為等着我們去實踐,去思考,很多問題等着我們去解決,如何去研究解決這些問題,而我們作為普通的教師卻又缺乏專家們具體的指導,無從下手。而這次,湖南教育廳還有華中師大結合國培計劃的契機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極好的機會,讓我們與專家們面對面進行直接的對話和交流,無論怎樣都要好好珍惜,並且也要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校本教研心得體會15

教學研討的學習,不但使我加強了對學校常規教學管理的認識,而且讓我有機會學習教學的新理念和課程的標準。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了語文教學的基本理念,即:面向全體學生,立足學生髮展,體現語言本質。在此,我想談談自己對語文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做好培優補差的一點看法。

首先,課堂教學有梯度,照顧好各層次的學生,是語文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關鍵。從備課開始,就應該考慮到學生差異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上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施展身手,各顯神通,讓能力強的學生得到提高,基礎薄弱的學生增強自信。記得讀書時代的我,非常內向,害怕回答問題,因為我沒有自信啊。其實,基礎好、能力強的學生一般是能主動參與課堂的,但基礎薄弱的學生就不同,他覺得自己不會,怕錯,怕被笑話,等等。這些心理都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所以,我想,在課堂教學中,在不挫傷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要特別照顧基礎薄弱的同學,給他們參與的機會,鼓勵他們加入活動,增加他們的自信。

其次,抓好課後作業、課外輔導,是語文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保證。基礎薄弱的學生課堂效率一般都不高,這會影響到他作業的完成率和準確率。因此,需要老師關注課後的他們,對這部分學生進行課後作業跟蹤和課外的輔導。這些工作可以是老師親自去做,但是基礎薄弱的學生較多的話,不妨調動學生力量。讓基礎好、能力強的學生與基礎差的學生一起完成課後作業,有問題可以互相討論。在這一過程中,基礎好的學生鞏固的知識,基礎薄弱的學生解決了問題,對課堂知識可以基本掌握,一舉兩得,共同進步。我曾經在班級開展過一幫一活動,但由於自己跟蹤不足,致使效果不夠明顯。僅僅做好課後作業跟蹤是不夠的,對於基礎薄弱的學生還應該做好糾錯講解、定期單獨複習的工作。

再則,面向全體學生中的培優工作這一步不可丟。在科組討論過程中,有老師就反映了,培優補差工作中,大部分老師都慢慢將重點放在補差這方面,而忽略培優工作的開展。我自己在這方面也是做的嚴重不夠,課堂上給基礎好的學生準備的挑戰問題不夠新穎、不夠尖端,有時只是完成了教學任務而已。課外呢,只是給基礎好的學生推薦了一些資料,在他們買回資料後沒有做跟蹤和具體的輔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高分不高,高分不多的情況。

總之,語文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培優補差,這是一件長期的細緻的工作,只有抓早、抓細加堅持,才能真正將這項工作抓好。在這次的學習過程中,我認識到自己做得不足,我會爭取在以後的工作中認真做到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面向全體學生,用自己的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所進步,使自己的每一項工作都有所收穫。我相信,付出過,努力過,一定會有收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