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講座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2.08W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小銜接講座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小銜接講座心得體會

幼小銜接講座心得體會1

今天觀看了幼教365家園共育宣傳週“幼小銜接,家庭在行動”的直播,從中我受益匪淺。裏面聚焦了“課業負擔、勞動教育、電子產品的使用、生活技能、專注力”等問題,秦教授和單老師都從她們的專業性和生活經驗給我們以解惑,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作為家長,我們對於幼小銜接不要焦慮,每日要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引導幼兒有計劃,有動力的安排自己的學習和遊戲。另外,不要讓物質獎勵成為常態,多給予孩子社會性獎勵。對於電子產品的使用,要注意“時間和內容”的控制。

作為教師,在幼兒園過渡時間讓孩子學會自主喝水,自主上廁所等;日常教學中要課程遊戲化,吸引孩子注意力,讓孩子在有限的注意力中學習、遊戲和成長;另外,小班階段自理能力的學習就是勞動教育,要給予孩子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嘗試。中班使用筷子鍛鍊小肌肉就是在為書寫打下生理基礎的`。大班可以有意識的進行幼小銜接,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和自主性等。

不要焦慮,不要包辦,相信孩子,陪伴孩子,做好幼小銜接的每一步。

幼小銜接講座心得體會2

今天很榮幸聽朱泳老師講解的《迴歸真實生活親子準備進行時》,主要分為幼兒家庭:首先幼兒園老師將學習融進遊戲之中,讓孩子在玩耍中學到東西,學習的內容也是比較直觀具體。其次很多家長會把幼小銜接狹義地理解成“幼小銜接班”,這是不對的。幼小銜接不代表片面的國小知識教育。它強調的是孩子的可持續發展,而不是以知識灌輸的'方式實施國小課程內容。

孩子興趣特長的培養也不是靠“幼小銜接班”就能一蹴而就,家長應在平時觀察、注意孩子的興趣點,並有意識地引導,同時適當地進行相應的練習。最後,家長除了關注孩子的學業問題,還應關注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生活作息的提前適應、社會交往能力的提升等問題。所以從幼兒園到國小,孩子要經歷外部環境和心理髮展的重大變化,而孩子不是天生就具備適應這些重大變化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從家庭、幼兒園、國小等各方面因素中汲取力量。

幼小銜接講座心得體會3

通過朱泳老師的講座使我瞭解到了,“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幼小銜接關係到幼兒能否快速完成從幼兒園小朋友到國小生的轉換,並能儘早適應國小生活。“幼小銜接”工作也是幼兒園教育的衝刺階段,是初等教育的早期階段,起着上下聯繫的.作用,主要目的在於:

一是讓幼兒非常自然、順利的適應國小的學習生活;

二是通過銜接工作對幼兒加深瞭解做出更為正確的評價。

因此要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積極創造條件,將嘗試通過教育教學、班級工作、家長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徑實施“幼小銜接”活動方案,將“幼小銜接”工作真正落實到實處。

幼小銜接講座心得體會4

幼小銜接,要多關注生活細節,培養幼兒的獨立、自立能力的。幼兒園的教育是保教結合的,老師會對孩子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都給予細心的照顧。而升入國小後,在僅僅幾分鐘的課間休息時間裏,孩子們要完成喝水、小便、放鬆調節自己等多項內容,容易出現下課了先去玩,等到上課鈴聲響起的時候才會急急忙忙去廁所或是來不及喝水和上廁所就上下一節課的現象,久之對學習和生活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所以,在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時候,這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雖然大班的孩子們已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常規習慣,但幼兒園裏教師不間斷的提醒造成了孩子的依賴性,許多孩子如果沒有教師提醒的話,自己是想不起來該喝水或者如廁的',所以從本學期開始,我們的工作重點就不僅包括進一步提高孩子們的自我服務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師指導行為中細節的轉變來培養孩子自理、自立的意識。

幼小銜接講座心得體會5

通過本次講座讓我瞭解到,在生活中教師應有計劃地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穩定的注意力,讓幼兒能集中注意力聽課、回答問題等。也可以通過引導幼兒看圖書、聽朗誦等,提高幼兒理解能力和記憶力。在觀察和理解記憶的基礎上,逐步培養幼兒初步的分析、概括等能力。鼓勵幼兒用口語正確、連貫地表達思想,要求發音清晰、正確。因此堅持對幼兒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讓幼兒健康快樂全面發展。幼小銜接關係到幼兒能否快速完成從幼兒園小朋友到國小生的轉換,並能儘早適應國小生活。“幼小銜接”工作也是幼兒園教育的衝刺階段,是初等教育的早期階段。

幼小銜接講座心得體會6

在幼小銜接這方面,我認為家長的陪伴也尤為重要,家長在陪伴中給予孩子的關愛,更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並在親子準備中更快適應。

我還認識到,幼小銜接和生活是離不開的,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最主要的活動形式,在幼兒成長中有着重要的發展價值,因此,我們可以生活中開發各種小遊戲,增加幼兒學習的趣味性,讓幼兒在遊戲中獲得各種能力的提升。如和孩子一起閲讀,一起表演童話故事,一起做思維小遊戲等等,都可以促進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幼小銜接講座心得體會7

在幼小銜接中,家長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確的家庭教育會能更有助於的幼兒接受國小生活。我們往往會注重幼兒園和國小的幼小銜接實行,而忽略了家庭這一重要因素,家長對於幼小銜接的教育知識不全面,從而導致幼兒綜合素質較差。經過調查,大部分的家長認為知識學習是很重要的,但是對於幼兒的綜合能力培養往往是被忽略掉的。作為幼兒園老師,在幼小銜接上,我們應該做家長的指導者,在幼小銜接上給予家長正確的教育理念,並不是只注重幼兒的知識方面能力,還要關注幼兒的社會,心理,勞動、習慣、專注力等能力培養。在講座中,遊戲貫穿了整個幼小銜接的幼兒園、國小與家庭中,所以我們要鼓勵家長用遊戲的方式引導幼兒,在家也可以通過做親子游戲,達到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發展,當然這些遊戲都是從生活入手,比如説簡單的勞動,整理衣櫃,整理書包,這些不僅培養了幼兒的思考能力,還培養了幼兒的'手腳協調能力。所以除了培養顯性的能力之外,還要挖掘幼兒隱性的能力。在兒童的幼小銜接中,實行的是雙軌教育,也就是學校和家庭,缺一不可。

幼小銜接講座心得體會8

通過朱泳老師的講座使我瞭解到了,“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幼小銜接關係到幼兒能否快速完成從幼兒園小朋友到國小生的轉換,並能儘早適應國小生活。“幼小銜接”工作也是幼兒園教育的衝刺階段,是初等教育的早期階段,起着上下聯繫的作用,主要目的在於:一是讓幼兒非常自然、順利的適應國小的'學習生活;二是通過銜接工作對幼兒加深瞭解做出更為正確的評價。因此要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積極創造條件,將嘗試通過教育教學、班級工作、家長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徑實施“幼小銜接”活動方案,將“幼小銜接”工作真正落實到實處。

幼小銜接講座心得體會9

通過xx老師的講座使我瞭解到了,“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幼小銜接關係到幼兒能否快速完成從幼兒園小朋友到國小生的轉換,並能儘早適應國小生活。“幼小銜接”工作也是幼兒園教育的衝刺階段,是初等教育的早期階段,起着上下聯繫的作用,主要目的在於:一是讓幼兒非常自然、順利的'適應國小的學習生活;二是通過銜接工作對幼兒加深瞭解做出更為正確的評價。因此要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積極創造條件,將嘗試通過教育教學、班級工作、家長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徑實施“幼小銜接”活動方案,將“幼小銜接”工作真正落實到實處。

幼小銜接講座心得體會10

講座中,專家針對幼兒入國小應養成哪些習慣,着重提出了兩點,一是按時做事,養成良好作息,二是養成好的整理習慣,自己的物品保管好,不要丟三落四。那有心的家長會發現,這和咱們老師平常在班裏強調的不謀而合!早睡早起、按時入園、安全作業親子作業、吃飯做事不磨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正所謂教育全在細節中,這些細節都是在為入國小,甚至是為孩子的.一生打基礎呀!

現在教育改革,全國推進科學幼小銜接,不僅是幼兒園在做努力,國小低年級段的課程也更注重生活化、遊戲化,這和咱們幼兒園孩子在遊戲中學習是同頻的。所以對於孩子的教育,要遵循孩子生長規律,在什麼年齡段就發展什麼能力,從長遠來看,拔苗助長不可取,興趣和習慣最重要。養育孩子,一生都要不斷摸索和學習!

幼小銜接講座心得體會11

今天很榮幸聽朱泳老師講解的《迴歸真實生活親子準備進行時》讓我對幼小銜接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幼小銜接作就是幫助幼兒形成種適應國小活規律的行為模式。而這項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的不僅僅是説教、檢查,最重要的是教師如何將其細化,具體的.融入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點滴積累、培養、逐步的形成、完成的。

同時要強化幼兒獨立意識和生活能力的培養,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在進入國小後學校的教育模式與幼兒園相比,更多的事情需要孩子自己來完成,因此需要提前做好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及早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非常重要。要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應該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指導幼兒學會收拾自己房間,學會穿衣、洗臉、疊被、整理房間、端飯、擦桌子、掃地等一些簡單家務勞動。

幼兒園除了促進幼兒和諧發展外,同時也為幼兒提供科學育兒指導,明確責任義務。承擔教育使命,引導觀念,把握銜接重點傳遞教育智慧,提升銜接質量,建設有效家園。引導家長與幼兒園和國小積極配合,做好銜接工作。營造良好的家園教育氛圍。

幼小銜接講座心得體會12

通過對幼小銜接的瞭解和認知,讓老師知道幼小銜接不只是在大班,而是要滲透到三年的保育和教育過程中;要注重社會交往、自我調控、規則意識、專注堅持等關鍵素質的培養;要將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和學習準備等方面有機的融合,不應用提前學習和強化訓練替代全面的.、有針對性的入學準備教育。

老師們還要通過各種方式將科學的幼小銜接的理念傳達給家長,讓家長們能夠着眼於孩子的長遠發展,理性地對待幼小銜接。家園密切合作,注重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通過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減緩銜接坡度,幫助幼兒順利地適應國小生活。

幼小銜接講座心得體會13

學前教育工作中幼小銜接是永恆不變的話題,今天的學習中朱老師把幼小銜接的視線從學校、教師身上轉移到了家庭之中。

家園校協同銜接是幼小銜接成功的重要保障,家庭銜接是幼小銜接的主陣地。常態化、生活化、遊戲化和綜合化的銜接是幼小銜接成功的重要原則。

家庭教育應為孩子接受學校教育打好基礎,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適應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培養兒童的獨立性,做好生活方面的準備。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作為家長應注重教育與生活的聯繫,讓孩子在生活中得到鍛鍊,在教育中領悟生活的真諦。其次,培養兒童的注意力,做好學習方面的準備。幼兒園兒童以遊戲活動為主要的學習形式,兒童在遊戲中感覺輕鬆、愉快,並不會有學習壓力。作為家長,我們應有意識的`培養幼兒的注意力,通過各種鍛鍊孩子注意力的親子游戲,對孩子進行注意力訓練。最後,培養兒童的社交能力,做好交往方面的準備。

幼小銜接講座心得體會14

幼小銜接培養習慣包含很多,如:良好的坐姿寫姿、認真傾聽的習慣、勇於表達的習慣、自己整理用品的習慣、認真作業的習慣、早睡早起的習慣等。

今天通過觀看《“幼小銜接,家庭在行動”之培養習慣》,我收穫很多,通過兩位專家的解疑,我瞭解到了“自然後果法”,對於上了國小的孩子,每天丟三落四,導致家長為孩子的行為買單,每天着急忙慌的去學校給孩子送學習用品,家長的包辦行為會讓孩子產生無所謂的心理,當出現丟三落四的行為時我們家長應該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讓他自己對帶來的壞的.或者好的結果進行負責。

一個好的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長要利用家庭生活中的契機,給孩子機會去養成好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家長要以身作則,孩子的社會學習都是從身邊的人和環境汲取的,家長要把言行代替説教,而且不要一上來就希望孩子做的就是最好的,要給孩子試錯的機會,從不會到會,讓孩子感受到這個過程中帶來的成就感。孩子的認知在家長和老師的評價中形成的,所以在對孩子進行評價時家長和老師一定要謹慎用詞,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要正確看待孩子發展的過程。

幼小銜接不是到大班才開始的,是從小班就開始的,幫助孩子自然過渡到國小,將來更好的適應國小生活。科學有效的幼小銜接,不僅需要老師和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也需要家園共同配合,共同努力。

幼小銜接講座心得體會15

今天朱泳老師關於幼小銜接的講座特別精彩很多方法都值得我們拿來實操學習。今年關於幼小銜接的話題更具體也更引起教育領域及社會的重視,幼小銜接的難點就如朱老師所説,就是我們能帶動家長進行科學的銜接,而不是隻讓家長過度的去進行知識方面“拔苗助長”式的銜接。

朱老師主要針對如何指導家長進行科學有效的幼小銜接做了詳細的講解。根據國家的教育規定我們的職業定位已經從教育服務轉向教育指導,那其中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具備專業的能力和文化素養。其次來引導教育家長,改變家長教育的觀念和行為,現階段幼兒園普遍就存在中小班家長不重視幼小銜接,一到大班兒,大家就過於對幼兒知識能力的銜接比較焦慮,那麼朱老師他們幼兒園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和方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理念,向家長傳授一些教育理念。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跟隨畢業生一起來看孩子們從幼兒園畢業進到國小後的學習及生活的`發展。通過讓畢業的家長來講述自己孩子入國小以後的狀態,幫助家長樹立家風,建立幼兒終身學習的良好環境。比如在閲讀能力方面、學習效率、專注力、運動力等,通過這些“過來人”的分享,好像更具有説服力了。同時我們教師承擔着班級家教指導工作的任務,為家長提供一些實操行強可操作的方法和遊戲,讓家長在生活遊戲中助推銜接,真的特別好比如視聽覺遊戲、視知覺力、遊戲手眼協調能力以及專注力的訓練,讓家長通過模仿就可以來進行的遊戲,同時提高幼兒各方面的能力,真正的來做到潤幼細無聲的一個效果。將幼小銜接作為一個長期的一個工作來實施進行,真正做到迴歸真實生活,科學幼小銜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