級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2.35W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級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級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

級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1

“學習,是一個像詩一樣迷人的字眼。”——德哲學家康德

詩是美麗的。學習亦然。九月,秋意漫灑,天朗地清。人教部編教材網絡培訓大會在古宋一中“夢想教室”拉開了序幕。

人教社中學語文專家王本華、王彤彥為全體國中語文教師做了專題培訓。旨在讓使用部編教材的教師全面瞭解與掌握部編教材的特色、創新設計,提高教師實施新教材的教學實踐能力和研究能力,解決教師在部編教材使用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

與會專家卓爾不羣,高邈的視野,精準的定位,精細的操作,典型的學例,對新教材的解説精彩紛呈。讓教師們瞭解了新教材“超文本”的理念和“大閲讀”的策略,明確了使用新教材要有整體意識,單元意識,以保護學生的興趣為基礎,落實知識能力。睿智通達的講座如醍醐灌頂,讓教師們豁然開朗。

在一天的培訓活動中,老師們都變成了安靜而專心的學生,認真聆聽,認真記錄。會後紛紛交流學習的心得與體會。

“悟道前,劈柴擔水。悟道後,劈柴擔水”。學習,就是為了能悟道,只有先悟道,而後才會有提升。通過學習,我們開始真正擁有一些理念和方法,通過學習,我們靜默的思維被擦亮,通過學習,我們獲得了一個個新的視角。新教材培訓引領每個教師走向深邃和敏鋭,相信,前行的路上,一定風景無限。

級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2

一、加強自我學習,提升語文素養

通過培訓,我結合自己情況,明白,如果要做一個老師,要做一個好教師,就應不斷地學習,不斷加強自身的素養 ,練好“內功”。比如:九龍坡區的陳昌發老師就給我們例舉了幾個小小的問題“什麼是無間道” “什麼是帽子戲法”。下列成語錯用了嗎?“最近他很煩,一連幾件事情,總是辦得差強人意。難怪小李業務水平不高,原來師出無名啊。”“告別時,這位服裝個體户一定要送我幾件高檔的衣服,真所謂大方之家。”“他這個人做事不肯踏踏實實,老希望一些如明日黃花的事情發生。”這些個問題,説實在,我看了一會還不能及時全部給出答案。如同陳老師他自己在開場白中説的,他的講解僅僅只是拋磚引玉。教師呀教師,應該多讀書,通過各種學習,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練好“內功”。

二、積極反思,改進語文教學

一個教師,即使你水平再高,但你不能把它通過合理的途徑傳授給學生,那麼你也不能算一位合格的教師。因此,我們要經常認真反思每天的教學得失:課堂導語有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探究活動有沒有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材料提供有沒有恰倒好處…….好的堅持並改進;不好的甚至是錯的堅決捨棄。這是涪陵區教育科研所的張儀華老師説的一段話。

三、走科研之路,做複合型教師

現代教師在教學中不應只固守課程標準、課本而狹隘自己的天地,更不應僅用“時間加汗水”、“陽光加燈光加經驗”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是“粗放式”的,是“刀耕火種”式的。現代教師應是知識豐富、視野廣闊、思維活躍、能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複合型人才,能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能在多層次的知識、智能、情境、背景下開拓創新,做複合型教師 。這是涪陵師院的傅茁教授的一段講話。

專家、教授們的這些講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穩,或思辨,無不滋潤着我的心田。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們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們從專家們的身上學到了做學問和做人的道理。他們的講座折射出一種責任:國家昌盛,繫於教育;教育昌盛,繫於我身。他們的闡述中表現出一種風範:不能文章小而不規範;不以孩童小而不教之;不以世事而棄研修;不以家事煩而怠育人!在這裏,我的心靈得以淨化,人格得以昇華。

級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3

參加了一年級語文新教材培訓。雖然只有短短一天的培訓時間,但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使自己對一年級教材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幾點體會:

1、在本次培訓中,專家教師主要從識字教學、拼音教學、寫字教學、閲讀教學、口語交際、快樂讀書吧等方面進行培訓指導,剛開始我對教材的認識沒有那麼的精深,也沒有意識到,不過聽了專家老師的詳細分析,從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編排特點。並且要注意把握本組教材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繫。這一點,讓我在潛意識中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拉近課本與學生的關係,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2、改變後的教材具有經典性、文質兼美、適於教學、時代性。可看出部編教材時文減少,注重經典、突出語文性,內容體式豐富。練習部分的字詞句運用和識字加油站,使生字的學習還富有思維發展的價值,形成一些基礎的類別的概念,促進思維的條理性。

總之,這次國小語文教材培訓讓我們受益匪淺,我一定會認真閲讀筆記,結合實際,把本學期教學開展得更好。

級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4

為了幫助教師解決教學過程中的疑難和困惑,20xx年3月18日,我在晉華國小參加了“國小語文四年級教材”的培訓,感覺收穫頗豐。現將我的體會總結如下:

  一、培訓內容實用性強。

本次培訓分別就四年級教材的編排特點、教材的基本框架和內容以及課文教學的策略和方法等作了詳細而縝密的介紹,讓每一位教師對教材有了一個系統性和整體性的把握,為今後的教學樹立方向。

  二、教學中要抓重點。

閲讀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掌握閲讀的一般步驟,培養理解詞句的能力;激發作文的興趣,培養譴詞造句的能力,其意義重大。要培養學生理解能力和認真閲讀的習慣。要十分重視語言的積累。

  三、領悟表達的方法。

學生通過閲讀,既要理解內容,體會感情,又要領悟和學習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四年級上冊教材的編寫體現了這樣的思想。教材中對領悟表達的引導,涉及到諸多方面:一是領悟遣詞造句的準確;二是體會語句的具體形象;三是體會文章條理清楚的表達方法;四是體會選材的別具一格。

  四、積累語言。

語言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在閲讀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時,接觸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現力的語句、段篇,只有熟記在心,才能變成自己的財富,需要運用時才能脱口而出或湧流於筆下。

五、我們常説,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而要備好課,教師先要反覆研讀課文,摸清課文的思路、抓住重點詞語、弄清重點詞語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只有下功夫,刻苦鑽研教材,正確地理解每篇課文的內容,明確編者的編輯意圖,作者的情感以及學着的學情才能充分地利用好教材的資源。

本次培訓為教師們搭建了分享教學經驗,探討教學策略的平台。相信在不懈的努力下,我的專業成長步伐將邁得更快,執教能力和課堂教學水平將進一步提高。

級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5

xxxx年9月,我參加了部編教材培訓活動,聆聽了專家老師的講解,讓我對部編國小語文一年級教材有了一個更新的認識,懂得了怎麼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如何得心應手地去教,真是受益匪淺!下面就談談我的學習體會。

一、新教材的特色

1.貼近學生生活。

部編教材不僅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材的編寫從兒童的現實生活和童真世界出發,圖文並茂,版式多樣,風格活潑,色彩明麗,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尊重兒童的天性。能夠吸引學生閲讀,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去發現,去自主地探究。

2.加強幼小銜接。

新教材尊重兒童,準確把握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在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等方面做好了過渡銜接。如在入學教育階段編排了“我上學了”,採用參與式和體驗式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順利進行角色轉換和身份認同,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初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單元也沒有直接進入拼音的學習,而是先安排一個識字單元,再學習拼音,由熟悉的語言帶出拼音的學習,讓孩子有個適應期,體現幼小銜接。

3.開發課外閲讀。

新教材中增加了一個新的板塊“和大人一起讀”,將課外閲讀納入了課程中,引導學生要大量閲讀,讓孩子養成閲讀的好習慣,並能通過不同形式的讀從而愛上閲讀,充分調動家庭教育的力量,共建書香型校園、書香型社會。大量的閲讀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二、新教材的教法

在本次培訓中,專家教師主要從拼音教學、識字寫字教學、閲讀教學、口語交際等方面進行了培訓指導。

1.漢語拼音教學。

對漢語拼音要有個全新的定位,它只是識字的工具,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所有要求學生拼讀的音節都應該有實際意義,應該與兒童口語有對應關係。要避免機械操練,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在語境中學習,在語境中運用。教學時應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情境圖,從中引出本課要學的字母和音節,將發展觀察能力、表達能力與學習拼音有機地整合在一起。

2.識字寫字教學。

提倡識字方式的多樣性,例如字理識字、兒歌識字、看圖識字、事物歸類識字等等。教師可採用活潑有趣的方式讓生字反覆出現,使識字得以鞏固。在寫字方面一定要注重寫字的規範性,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筆畫、筆順規則、間架結構等,儘量把字寫得美觀。

3.閲讀教學。

在課內通過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和體驗,逐步培養學生閲讀的興趣,從而喜歡閲讀,主動閲讀。教師要重視指導朗讀,通過朗讀培養語感。還要重視課外閲讀的指導,引導學生選擇好的讀物,分享閲讀的快樂,從而豐富語言積累。

4.口語交際教學。

每個口語交際話題的選擇都注重人人蔘與,注重情境的重現。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重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除了口語交際課,在日常的教學中也要重視無所不在的口語交際活動,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這次國小語文部編教材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我會認真把培訓內容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在課堂上不斷地探究實踐,把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好。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級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6

又是學期初的備課,以為還會和以往一樣,只是走走過程,不會有實質性地作用。但是通過兩天的學習,讓我感到這是一次不尋常的備課,主要有一下幾點收穫:

一、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

通過培訓讓我更清楚孩子的變化。三年級的學生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教學中不能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更要關注學生在心理上的變化。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識,會不聽老師、家長的話,總想擺脱別人的“擺佈”,自己當家作主,而且,這個時期的孩子情緒也不是很穩定,有事會很衝動,做出讓人預料不到的事情來。因此,能讓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時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細微變化,發現問題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儘可能地理解孩子,多一些包容,不管多麼淘氣不聽話,這也是每個人成長的過程。

二、訓練點要有所改變。

低段的語文教學主要側重字詞的積累以及看圖説話的能力,而到了中年段要把側重點轉移到詞句的訓練上,因此在平時的語文課上,時間的分配要改變,認字要抓住重點的字和重點的音,也要相機運用常用的詞語練習説話;寫字也不能像以往逐一指導,也要抓住易錯字,難寫字指導,其餘的字要放手讓學生自己練習書寫。在識字寫字上節省的時間要用在課文的簡單分析上,特別要注重詞語和句子的理解和運用,以及寫作手法的初步滲透,讓學生了解文章的構思巧妙。

在數學上,低年級往往注重計算和簡單的思維能力,而到了中年級要更多的促使學生思維發展。更多關注的是怎樣去思考,怎樣選擇合適的策略去解決問題。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數學的思維方式。為高年級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們要清楚孩子們已經慢慢長大了,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他們了,所以,教三年級也是對我們教師的一種挑戰,不但要教學業務精湛更要了解孩子內心的需要,少一份責怪,少一點批評,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關心,陪着孩子們一起快樂地成長。

級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7

一年級的語文是學生的基礎課,如何將一年級的語文教的好,如何解讀一年級語文的教材,下面談談我的體會。

一、“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概括起來有4點。

1.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整體規劃,有機滲透”。教材編寫實質上是國家行為,所以教材編寫立意要高,要立德樹人。

2.接地氣,滿足一線需要,對教學弊病起糾偏作用。在確定編寫方案之前,編寫組對十多年來課程改革以及課程標準實施的`得失狀況,進行了細緻的調查總結,但對於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某些問題,也注意“糾偏”。

3.加強教材編寫的科學性。編寫組學習和繼承了以往教材編寫好的經驗,並借鑑國外先進做法,實行“編研結合”,還特別重視學界有關語文認知規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選擇、吸收和轉化,用來指導編寫。

4.貼近當代學生生活,體現時代性。“部編本”語文教材在課文的選取、習題的設計、教學活動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當代中國小生的語文生活,適應社會轉型和時代需求。比如,如何正確地認識和使用新媒體,如何過濾信息,都在教材中有體現。

二、教材改編基本理念

關於結構體系——有增更有減。基本相同於原教材,也安排入學教育、識字、拼音、閲讀四大板塊,一共8個單元。每個單元有較鬆散的主題,不強化。每個單元后還是“語文園地”,最後是《識字表》《寫字表》和新增的《常用筆畫名稱表》。

(一)拼音安排順序有變動

原教材先拼音後識字,而新教材先用1個識字單元,然後安排兩個拼音單元,再安排5個單元的識字和閲讀(其中識字1個單元)。縱觀網上提供的16套教材(有新編舊編的重合),拼音板塊的安排有多種形式:①先拼音後識字(或誦讀)有8種;②先識字後拼音的有2種;③拼音識字穿插的有4種;④識字中學拼音的有兩種。第①種是多數,原人教版也是這樣。新教材改變了原體系,先用一個單元學習40個漢字,包括數字、天地、物象、人稱、人體、站坐、上下等。先識字,可能想體現幾個意圖:一是強化母語文字的意識;二是體現識字的傳統經驗——口語基礎學識字;三是幼小銜接,避免突然的陌生和枯燥。

(二)識字寫字的增減

《識字表》安排300個漢字,比原教材減少了100個,降低了難度。《寫字表》安排100個漢字,字數與原教材相同。但由於新教材按字頻選字,入選的字有所不同。比如,原教材“一二三……”十個數字都選,新教材“六七九”識字選了,寫字就未入選。在每一課的“識字”欄新增了共50個偏旁部首的認識,有助於學生認識漢字的特點,書後還附了《常用筆畫名稱表》,提供了橫豎撇捺點提及複合筆畫名稱22個,對規範筆畫的稱謂很有好處。

(三)文本篇數和篇幅有縮減

閲讀課文14篇,比原教材減少6篇;識字文本10個,比原教材增加2個。文本字數減少,原教材120字以上課文有5篇,新教材只有1篇,《小蝸牛》208個字。

關於入學教育——視角不一樣。原教材標題是《入學教育》,是以教育者的視角呈現;內容安排比較單一,分別是上學、上課、讀寫姿勢。新教材的標題是《我上學了》。名稱的改變意味着教育觀念的改變。新教材是以受教育者的視角呈現,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定位準確。內容改變較大,分別是:“我是中國人”“我是國小生(含《上學歌》)”“我愛學語文(分別是三幅圖“讀書”“寫字”“講故事聽故事”,既暗示一年級上冊語文學習的三大任務:朗讀、寫字、口語交際,也暗示着整個語文學習的三大任務:閲讀、寫作、運用),語文任務明確。

關於文本選擇——最遠和最近。新教材安排識字10課,保留原人教版教材3課,新換5課,修改2課,更新率50%以上。閲讀課文14篇,保留6,新換8(其中《烏鴉喝水》為一年級下冊),更新率75%。換掉的課文主要原因:有的時代感不強;有的教育較生硬,成人味較重;有的太哲理,學生難理解;有的語言少童趣;有的篇幅太長。

經典古詩文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一直是人教版教材比較重視的選文。原教材和新教材都安排了6首古詩,其中的《畫》《詠鵝》《憫農》是新老教材都有的,而《江南》《古朗月行》《風》,替換了原教材的《一去二三裏》《靜夜思》《《畫雞》(後兩首移到一年級下冊)。新教材把古詩分別安排在“課文”“識字”“日積月累”板塊中。其中“日積月累”中就安排了四首。可見,對古詩文的學習,編者意圖是讀讀背背,日積月累,不需過度解釋,不需欣賞分析。

關於口語交際——增強對話性。新教材口語交際一共安排了4次,比原教材少了2次,分別是《我説你做》《我們做朋友》《用多大的聲音》《小兔運南瓜》。與原教材相比,難度要求降低,基本是日常生活的自然對話。從這,我們可以體會到編者的用心:“口語交際”屬性明顯增強,交互性、活動性更加突出,“口頭作文”的痕跡大為淡化。

關於課後練習朗讀最重要。課後練習是教學目標的體現,也是教學重點的標識。原人教版教材的課後題,除了識字寫字外,一般還安排兩道題,分別是朗讀背誦課文、“我會説”(或讀讀説説、説説畫畫等)。新教材體例變化不大。24篇課文(包括識字的10課),除了“識字1”《天地人》沒有安排課後練習,其他23課,基本都安排1~2題(只有兩課安排了3道題)。其中21課安排了朗讀課文,9課既要朗讀又要背誦,可見朗讀好課文是最重要的事,是第一位的;背誦應限於文質兼美的短課文,“見文必背”有可能加重學生的負擔。新教材對朗讀還有多個特定的明確要求,如“注意‘一’的不同讀音”“讀準字音”“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好停頓”等。除了朗讀背誦,課後還有“讀一讀”的練習,讀詞語、短語、語句等,屬於積累性質,給學生一些“見面”的機會,不必去掌握規律性的知識。還有其他一些練習,比如猜字、遊戲、説話、問答等,是為了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提取閲讀信息的能力。

“部編本”語文教材的板塊設置比以前清晰,但彼此融合,綜合性也有所加強。並提出利用早讀、午寫(晨誦、午讀)時間,語文課的課前三分鐘等,建立常規的班級交流機制。如:“小小新聞發佈會”、“説古論今”、“奇思妙想”。其對於閲讀教學的幾點建議更是令我印象深刻,其以“讀好‘一’字的不同讀音”教學例舉:

第一步:教師範讀課文、帶讀課文,讓學生在語境中初步感知不同的讀音。

第二步:分類出示帶有“一”字的詞語,教師範讀、帶讀。

第三步:引導學生髮現三類詞語中“一”字讀音的不同,教師藉助詞語指點變調規律。

第四步:熟讀詞語、句子,在語境中讀準不同讀音。

第五步:找找學過的課文中帶“一”字的詞句,互相拓展練讀。

第六步:學《7.大小多少》,再進行一次“一”字不同讀音的集中訓練。這些都給了我很好的教學思路。

三、課改前瞻

部編新教材有利於學生三大核心素養:正確的價值觀、科學的思維方式、優秀的品性的形成。

總之,教材是新的,但語文的性質不變,還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教學的理念不變,還是遵循語文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全面素養、讀寫積累、自主發展、活力開放等理念。

級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8

7月22日我又參加了三、四年級教材培訓,通過教材解讀、觀看視頻,看每日簡報,以及在隨後的分組討論中,有針對性的進行深入的探討,老師們談看法、説感受,交流心得和體會的同時,深切地體會到本次培訓發言者的卓越,培訓模式的新穎,交流互動頻繁,跟蹤反饋及時,體驗深刻,成效顯著,通過學習,聽專家們的講座,使我深刻認識到:作為語文教師,不但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要有自己的教學理論。

通過培訓,使我進一步明白:教育科研能夠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提高教師素質,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條捷徑。我們教師在新的課改中任重而道遠,即如何把信息知識同其他課程整合起來,教師首先要有課程整合的意識,在備課、上課、課餘的輔導中要合理利用信息資源,其次,教師應教學生如何正確應用信息資源,如何教會學生學習,學科之間如何融合貫通,學以致用,如何與別人溝通與交流,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把新課程理念真正貫徹落實到教學當中來,這和老師的學習與引導是分不開的。

總之,這幾天的國小語文教材培訓中,為我們完善自我,提高理論水平提供了難得的平台,我一定會珍惜本次學習培訓的機會,認真學習,利用時間給自己充電,為將來更好的從事教學工作打好基礎!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作為一名實施者,積極投身於教育教學的發展之中,成為實施的引領者,與全體教師共同致力於教育教學的研究與探索中,共同尋求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獲得能力的提高,為推動我縣的新課程改革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級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9

9月8日,我有機會到朝陽參加了部編版國小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培訓。聆聽了天津市羅老師對教材的分析及具體的指導,雖然只有半天的時間,但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使我對二年級教材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

  一、教材遵循語文學習的基本規律

通過培訓我還明白了什麼是雙線結構,以前沒聽説過這個詞,部編教材課文單元在編排上的特點便是雙線組織,一條是“寬泛的人文主題”,這是一條貫穿全套教材的、顯性的線索。另一條是隱含的螺旋上升的語文要素”。“人文主題”體現了人文性,但“人文主題”往往過於注重人文性,工具性體現比較薄弱。雙線結構堅持“文道合一”,體現語文學科特點,使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更加清晰,使教學更加有章可循。下圖是二年級上冊的雙線結構。

從教材的編排體系中可以看出,部編教材的語文要素基本遵循着由易到難、螺旋上升的梯度發展序列,穩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教科書努力構建符合語文學習規律、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語文能力體系,將語文訓練的基本要素分成若干個知識或能力訓練的“點”,統籌規劃目標訓練的序列,並按照一定梯度,落實在各個年級的教材內容中。比如在語文教學中複述課文這一部分,體現的就特別明顯。如圖所示:

  二、教材凸顯語用意識,學語文和用語文相結合

語文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課文《我是什麼》課後習題體現了。隨時學,隨時用,讓學生感受語文學習的價值。關注語言文字運用的具體情境,是本套教材一個鮮明的特點。教材關注能夠促進實際運用的語文知識。以前我們會有大量的造句練習,孤零零地給孩子一個詞語造句,或者用這個詞説一句話,但很少考慮給孩子鋪設一個詞語運用的具體語言環境。我們看幾個前後練習題的對比:《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課文,不同版本的練習幾乎大同小異:“我還知道其他別的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部編本的課後練習題,好像也是在説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但它列舉了課文當中學過的詞語,還提供了詞語運用的環境,例如,“乘着風”“紛紛出發”怎麼用呢?可以這樣説:當春天來臨時,柳樹的種子就乘着風紛紛出發了。這樣無形中降低了難度,語言在語境中自然而然地生成。

從這樣對比中可以看出: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運用,有了具體的落實。通過情境圖,教材為學生選用詞語設置了恰當的語境,仿照課文的語言形式,又為學生的語言表達提供了幫手。

  三、教材構建大閲讀體系

在培訓中我清楚的認識到部編教材體現了中華優秀的統傳文化,古詩文的比例佔全套教材選文的30%。選文視野覆蓋《論語》《孟子》《莊子》《列子》《晏子春秋》《韓非子》《三國志》《呂氏春秋》《戰國策》《山海經》《史記》《漢書》《世説新語》《晉書》《朱子家訓》等,涉及了經、史、子、集各部。部編教材有一個明顯的特點:一減一增——課文的數量減少了,但讀的類型更豐富了。從課文到學生自主閲讀的“我愛閲讀”,再到引導學生課外閲讀的“快樂讀書吧”,整個教材形成了一個課內外緊密結合的課程體系,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結合本次培訓,想想我們的經典誦讀,從國小一年級到六年級都不同程度的滲透了傳統文化和古詩詞的閲讀及背誦。很好的完成的新課標所規定的內容。我們會一如既往繼續發揚下去,讓閲讀落到實處,不斷擴大學生的閲讀量。

新教材、新內容,新要求、新挑戰。讓我們藉助這個機會,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實踐,並結合實際,不斷地學習,努力提高自已的教學技能,在教育的海洋裏揚帆遠航。

級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10

3月18日,我在晉華國小參加了由區教研室組織的“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材”的培訓,收穫頗豐,現將我的學習所得梳理如下:

  一、培訓內容實用性強

本次培訓安排了五位我區國小語文教學方面的骨幹分別就四年級語文下冊的教材編排特點、基本框架和內容以及課文教學的策略和方法、考查要點等作了詳細而縝密的介紹,讓每一位參會教師對教材有了一個系統性的把握,為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

  二、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本次培訓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分享教學經驗,探討教學策略的平台。培訓中,五位老師引領大家把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每一個練習,每一個習作,從課文特點、教學重點、任務安排、教學設計、寫作方法等方面作了詳細地分析,讓我們每個人對整冊課本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三、打好基礎,做好過渡

四年級作為向高年級過渡的階段,更應注重學生閲讀能力的提高,注重讀寫結合的訓練。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就要有意識地抓好詞語和句子的理解,抓好課文的聯繫點,抓好默讀技能的訓練以及課後的練習題,因課設練,多次練習,從而達到螺旋上升。

  四、領悟方法,讀寫結合

學生閲讀課文,既要理解內容,體會感情,又要領悟和學習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本冊教材的編寫體現了這樣的思想。課堂教學中,我們就要注意引導學生去體會、學習:一是領悟遣詞造句的準確性;二是體會語句的具體形象;三是體會文章條理清楚的表達方法;四是要結合課文特點,進行練説、仿寫,口語表達與讀寫結合。

  五、積累語言,豐富閲讀

語言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在閲讀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時,接觸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現力的語句、段篇,只有通過大量的閲讀,才能不斷積累知識,逐漸變成自己的財富。因而,輔導老師告訴我們要根據所學課文,給學生推薦一些同類或相關的文章進行閲讀。

  六、梳理考點,指明方向

最後,李文瑜老師為我們從筆試、面試兩方面分析梳理了本冊的考查要點。李老師詳細地分析了考查的內容和形式,以及在教學,中需引起老師們注意的地方。這樣,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對重點、難點、考點就有了清晰的把握。在此,對各位輔導教師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地感謝。

級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11

20xx年3月17日,我在晉華國小參加了榆次區教研室組織的"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材培訓".此次活動至今想起仍舊曆歷在目,温麗君老師深入的課標解讀、精闢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學建議讓我久久不能忘懷。通過這次培訓學習,使我對高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有了較清晰的認識,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對具體實施有了一定的思考,下面就自己的所得談幾點體會:

一、對新課程的思考:

在本次培訓中,教師根據不同類型的課文展示,為我們做了精彩解析,並通過幾位一線教師對高年段的語文教學建議中,使我對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有新的詮釋,對蘇教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二、對課堂教學的思考:

"以人為本"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力爭一切活動都以富有情感的學生作為主體。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情感的激發,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正如王曉瑞老師在培訓中所説:"語文教學不僅要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開闊視野,發展水平,激發情感,樹立三觀".

通過這次培訓,我不僅獲得了語文教學和備課時處理教材的有效建議,更加深刻地明確了語文教學的方向,而且充分認識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還要儘量收集與教材有關的資料;不但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理,還要積極轉換自身的思維方式,積極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使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能和學生產生共鳴。對於課堂教學而言,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應該是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幾個方面的綜合要求,也就是説,我們的教學既要教會學生知識,又要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這應該成為我們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級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12

10月11日參加了全縣七年級語文教材研習培訓。本次培訓會分三個環節。首先,沭鎮中學王旭華老師對一二單元教材進行了分析,一初趙志磊老師對三四單元的教材進行了分析,張甸光老師對五六單元的教材進行了分析。三位老師緊扣新課標,從教材的地位、重難點、學情分析、突破措施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分析,深得與會老師的好評。新課標是教學的依據,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尤其是要求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要注意創設教學情境,尊重每一個學生對文本的閲讀體驗。

關於國中語文新課改來説,我最初的認識是主要有兩個轉變:一是轉變教的方式;二是轉變學的方式,即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這又談何容易?往往我們的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也是有這樣的一些現象:例如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知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細講精練;一些具有綜合性系統性的知識,教師卻將之分化,影響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形成;一些學生自己的見解和體驗,往往因為老師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扼殺。……帶着這些疑問,我認真研究新課標,並通過教學實踐,明白了教師應該對教材進行分析運用獨到的處理方法,把教學思考中的特點、優點、亮點通過情景表達出來。

其次,徐主任傳達全市國中語文骨幹教師培訓會內容。在市培訓會上聽取了羅莊二中劉曉帆老師《個性——————優質高效之本源》的報告,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其一,重視積累、夯實基礎;其二,張揚智慧、彰顯個性。費縣張秀琴老師對20xx年學業水平考試進行了分析。河東區潘鳳寬老師做了《把握會考命題的特點,搞好國中語文教學》的報告。會上,孫主任就高效課堂與閲讀教學中,針對現代文教學談了幾點意見:

1、怎麼切入課堂教學————————導語設計,

2、怎樣設計1—2個問題把整文切入,

3、不要依賴教學用書,多作自己分析。

會議最後,徐主任提出了幾點要求如下:

1、認真研究好教材,組織學生自主探究;

2、開展好集體備課,搞好教學研究反思;

3、加強自身的學習,切實提高業務能力。

通過反思,我認識到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思考和發言的機會,構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所以老師既要學習先進的課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適當改革教學;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或情境。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這樣的去做:

第一、在平時備課中吃透教材,蒐集、整合與教材相關的知識,並製作教具,研究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

第二、在教學中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合作,發揮想象思維來解決問題,並尊重和正確解讀這些合作體驗的結果。

這些年下來,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學生語文成績很好,也寫得一手好文章,可是他們中大多數不太喜歡語文課,因此上課也是漫不經心的;另外一些學生很認真,語文課上老師説的每句話,板書的每個字,他們都會記錄下來,可是語文成績卻不盡如人意。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結局?一經調查才發現,奧妙原來很簡單,前者愛看書,而後者卻把看書當成了任務,努力完成,體味不到其中的任何樂趣。

面對新課程,我們老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全面、深入地理解語文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體會並實踐課程理念的核心“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一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所以,我們個人的學習並沒有結束。

1、認真學習新課標,具體的去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各種弊病。

2、研究學生,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

3、研究實驗教科書和相應的教輔書,弄清它們與《課程標準》之間的聯繫點和着力點。

4、研究本校本地的實際情況和文化生活氛圍,爭取能夠創造性地選擇和運用各種民族傳統文化來改進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親切感中增添新的體驗。

當然了,這些都是為了讓學生在課堂學習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級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13

我於20xx年2月19日參加了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材培訓。培訓中,指導老師認真耐心地講解、分析教材,談了看法、説了感受,交流了教法等等,他們結合自身的心得體會,以豐富的知識內涵對語文教材進行精闢的闡述。

本次培訓使我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使我進一步瞭解了教學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總之,我們通過這次培訓學習,無論從教學思想還是對新教材的認識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我參加培訓以來幾個方面的學習體會:

一、我深刻認識到:作為語文教師,不但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要有自己的教學理論,要從經驗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轉變。過去我們只重視教學實踐,忽視了教學理論上的昇華。通過這次學習,我認識到,教師應向個性化,研究型,創新型教學發展,通過教學實踐—反思—研究—昇華,培養科研意識,對教學問題跟蹤研究,使之課題化,並總結成果,形成個性和特色的理論,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好理論支撐。

二、通過培訓,使我進一步明白:教育科研能夠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提高教師素質,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條捷徑。在此之前,我的理論知識很膚淺,對案例的認識不是那麼深刻,當然反思就不會那麼確切了,只不過是自己的理解罷了。他們的點撥講解讓我豁然開朗。

三、通過此次學習我也進一步認識到我們教師在新的課改中任重而道遠,即如何把信息知識同其他課程整合起來,教師首先要有課程整合的意識,在備課、上課、課餘的輔導中要合理利用信息資源,其次,教師應教學生如何正確應用信息資源,如何教會學生學習,學科之間如何融合貫通,學以致用,如何與別人溝通與交流,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把新課程理念真正貫徹落實到教學當中來,這和老師的學習與引導是分不開的。

總之,這次國小語文教材培訓為我們完善自我,提高理論水平提供了難得的平台,我一定會珍惜本次學習培訓的機會,認真學習,利用時間給自己"充電",為將來更好的從事教學工作打好基礎!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作為一名實施者,積極投身於教育教學的發展之中,在新學期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更新觀念,鑽研教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級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14

20xx年10月13日,大洋中心校在中長店國小舉行了部編一年級語文新教材培訓。我有幸參加了培訓,雖然我今年沒教一年級,但是既然領導給予我這樣一個學習的機會,我還是很高興的,畢竟我對低段教學相對陌生,但我又很感興趣。

作為教育部審定的新教材首先就體現了核心價值觀,其次是接地氣,編寫體現科學性,貼近當代學生生活,體現時代性。選文多為經典文章,文質兼美。手中的一年級教材就有不少變化。改變了以前一開始就學拼音的編排順序,第一單元先學識字,激發孩子們上學的興趣,學語文的興趣,從第二單元開始學拼音,藉助圖形學拼音,也不再是獨立的圖形,而是將圖形放入一個連貫的情境中,孩子們藉助圖形在情境中學拼音,既有趣又直觀,減輕了學拼音的難度。

識字教學也有改變,圖文對照,重現象形字的形象,先展示字的原始圖形,出示古體漢字,出示楷體漢字,然後指導正確書寫生字,新教材也提高了對寫字的要求,在生字上面增加了筆順,音形義結合,提高了孩子識字的興趣和效率。其它模塊如“我的發現”“和大人一起讀書”的設置,增強了一年級孩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也為親子共讀提供了平台。每一個版塊的設置以及他們之前的順序都體現了編寫者以學生為本的意識,也凝聚了他們的智慧。在分析新教材的特點時,我不禁感歎編寫者的匠心獨運和奇思妙想,我想孩子們用這樣的教材學習不僅能學到知識,相信也會變得會思考,懂創新。

級語文教材培訓心得體會15

通過參加國小語文一年級上冊部編本教材的培訓,我有如下深刻的體會。部編本教材最大的亮點就是注重幼小銜接。

新教材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高大上”。所謂高,是層次高。由教育部組織編寫,温儒敏教授主編。所謂大,是開本大。所謂上,是外觀上精緻,畫面風格、字體選擇、裝幀設計、頁面布白,都讓人感到現代時尚、和諧養眼。比如,教材插畫,原教材以寫實居多,新教材則更多的是童話圖;原教材的圖畫屬單線平塗,新教材則大多采用無線平塗(沒骨畫法),明暗更清晰,色彩更和諧,立體感更強。這樣的高大上的新書發到孩子手上,他們能不開心嗎?這樣的新書和孩子們幼兒時期閲讀的美繪本有很大的相似度。一下子就把孩子們學習的熱情激發起來了。

其次,外觀只是第一印象,作為教師,更為關注的是教材的結構體系、文本選擇、拼音識字、課後練習、語文園地以及教材與現代生活的關係。

基本相同於原教材,也安排入學教育、識字、拼音、閲讀四大板塊,一共8個單元。每個單元有較鬆散的主題,不強化。每個單元后還是“語文園地”,最後是《識字表》《寫字表》和新增的《常用筆畫名稱表》。

原教材先拼音後識字,而新教材先用1個識字單元,然後安排兩個拼音單元,再安排5個單元的識字和閲讀(其中識字1個單元)。通過第一個單元的學習學生自然會產生學習更多漢字的慾望。這時再過渡到拼音的學習,就順應了學生的需求。學生明白了漢語拼音是學習漢字的枴杖時。自然就把學習拼音的熱情調動起來了。

再次,文本選擇也更適合兒童心理。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經常有給孩子們講故事。新教材大多選擇故事性強的文本,拉近了文本和孩子的距離。個人認為,低段孩子喜歡兩種文本。一種是最遠的,天上地下的奧祕,鳥獸草蟲的活動,非人物的情境世界,古時候的詩文故事。比如,童話、神話、童詩、童謠等。課文《小小的船》《江南》《青蛙寫詩》《雪地裏的小畫家》《烏鴉喝水》《小蝸牛》《比尾巴》《四季》《雨點兒》等。“跟大人一起讀”欄目中的《小兔子乖乖》《小鳥唸書》《小松鼠找花生》《拔蘿蔔》《誰會飛》《猴子撈月亮》《春節童謠》等就是最遠的。另一種是最近的,自己的活動、情感、成長、見聞,如《影子》《明天要遠足》《大還是小》《項鍊》等,“跟大人一起讀”欄目中的《剪窗花》等。

總之,新教材趣味濃厚。不僅有利於老師的教學,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