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農場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9.57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動物農場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動物農場讀後感

動物農場讀後感1

農場農場的動物,整日為着人類東家瓊斯先生工作,過着勞累的生活,喬治.奧威爾《動物農場》讀後感。一日,一隻老公豬在夢中受到了啟示,發出了推翻人類暴政的號召。終於,機會來臨,動物們憑着革命的理想和積累許久的怨氣,把瓊斯先生和他的幫工趕出了農場。它們將農場名字改為動物農場,一個在全英格蘭,乃至全世界唯一的由動物當家作主的農場。懷揣着動物皆平等的偉大理想,動物們的建設農場的熱情極其高漲。儘管瓊斯先生組織過反擊,但很快,就被動物們所挫敗。

主要領導者是兩頭公豬,一位叫雪球,一位叫拿破崙。雪球對農場的未來有着美妙的設想,並提出了一系列實施方案,其中包括建一個風車;拿破崙則相當不以為然。就是在建風車的問題上,二者的矛盾爆發,拿破崙通過強硬手段,放逐了雪球。拿破崙的統治開始了。在它一次次的"你們難道希望瓊斯回來嗎"的話語中,動物們卻發現,自己的活還是那麼重,肚子也總是吃不飽,一切和他們的人類東家在時沒什麼變化,甚至更糟。沒有哪個動物敢提出意見--提出意見的動物已經被處死了。最終,拿破崙以農場主的身份,與人類們建立了友好往來的關係,並將農場的名字,改回成農場農場。

故事中人類一方對待這個農場的態度,頗值得玩味。一開始只是嗤之以鼻,認為動物根本無法運轉整個農場,反抗只是自取滅亡罷了;在整個農場呈現出一副熱火朝天、欣欣向榮的建設景象時,人們卻不由得慌了神兒,開始擔心其它動物會不會也一起造反。自拿破崙掌權之後,表面上人類敵對態度依舊,對動物農場進行各種攻擊,但其時機之巧,似乎是在配合拿破崙的行動一樣。直到最後,才大概明白,人類與拿破崙形成的同盟關係,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人類不愧是人類,公豬的小伎倆,還有意圖和本質,果然是太簡單了。雖然人類面對動物的反抗,確實是很心虛的;但只要和動物的領袖搞好關係,就根本不會受到這羣烏合之眾的威脅。還是一位老兄概括得精彩:"你們有你們的低等動物要對付,我們有我們的.下層階級要擺平!"

故事平實而深刻,童話的外表下是驚心動魄的情節。無需諱言,這是一部政治寓言,對象直指某些國家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沒有什麼主義之分,沒有什麼路線之別,但形象所指,簡直呼之欲出。故事中有一匹叫拳擊手的雄馬,力大無比,戰鬥時奮勇當先,工作時盡心盡力。它的座右銘是"我會更努力工作"和"拿破崙統治永遠是對的"。它對動物農場來説,不可謂不勞苦功高。就是這麼一位值得尊敬的農場成員,在年老力衰,病倒之後,竟落得一個被送去屠宰場的下場,此等做法,實在是令作為人類的讀者都感到心寒。這一角色的命運,深刻揭示了革命的變質:統治者愚弄下層人民,利用他們為自己的利益服務;等到統治者覺得沒什麼利用價值了,就榨乾人民最後的一點血肉,然後就把他們像舊抹布一樣扔掉。現實正如故事中的一頭毛驢本傑明所言,生活過去很糟,現在很糟,將來也好不到哪裏去。

這個故事,進一步揭示的是自下而上革命的根本弱點:領導者。如果領導者只是利己主義分子,就必然走向極權主義的道路,對於這一點,所謂人民雪亮的眼睛根本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接受剝削。如果人民連基本生活也是無望的,更不能奢談什麼文化素養,什麼民主自由。就這一點而言,已經有了歷史教訓。

這個故事還有許多深刻之處,在此也難以一一列舉。本書意義,正如一位評論家所言:"多一人看奧威爾,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

動物農場讀後感2

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才看完了這本由英國小説家喬治。奧威爾着作的《動物莊園》。這本書非常薄,但卻需要用心去慢慢品味。

故事開始於一個農場,農場裏有許多的動物,天天都為農場主幹活,但是得到的報酬卻很少,只可以果腹而已。有一天一頭老公豬(老少校)把它們召集起來,告訴它們你們應該站起來反抗農場主,應該得到自由的生活。動物們都羣情激憤,個個摩拳擦掌,唱着革命的歌曲《英格蘭的生靈》,想象着趕走農場主,想象着以後的好日子。革命很快並且很輕易地成功了,後來又發生了一場“牛棚戰役”,奠定了革命的果實,動物農場建立,並且頒佈了《七戒》,成為農場的法律。莊園有兩隻豬雪球和拿破崙作為領導者。但是不久拿破崙用它養的9只兇悍的狼犬(一時間吾想到了八津蠻= =)趕走了雪球,並在以後的時間把所有的罪責都推到他身上,把它宣傳成農場的敵人。最後豬們成了農場的領導階級,變得跟以前的農場主一樣,甚至更兇殘,而從前的七戒從無數次地偷偷修改,最後只剩下最後一條“所有動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最後小説在人與豬的臉逐漸切換與逐漸混淆不清中進入尾聲。看這本書的時候,先是覺得很好笑,又覺得很心酸,到最後只感到深深的悲哀。有人説,故事是在反諷蘇聯,但中國難道就沒有這樣的悲哀嗎?

有人看了《動物農場》以後覺得政治真的是個很黑暗很齷齪很糟糕的東西,於是得出結論這玩意兒要不得,其實我覺得這是跟作者想傳達的東西相悖了。若從作者的背景和自己的理解來看,我覺得作者想要抨擊的是集權社會的黑暗和弊端,並沒有説政治就是壞的,實際上從本質來説,政治就是政治,沒什麼好和壞,好和壞的屬性是人讓政治染上的,不幹政治什麼事。而集權主義為什麼是壞的,因為它讓權力被集中在一個人或者某一特定階層的手中。用田中的説法,一個人或者某一特定階層,當它握有了絕對權力的時候,變質是必然的,無論當權的是拿破崙還是雪球,無論這個人或者階層曾經是多麼英明。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化,這是歷史的鐵律。就如當年會發生,不得不承認這和毛主席的權力太過高度集中是分不開的`。而為什麼會產生集權呢,就好像小小的楊問父親“既然魯道夫大帝那麼壞,為什麼人民還會把權力交到他的手上呢”,楊爸爸回答“因為民眾是懶惰的”。是啊,因為人民永遠都會期盼一個英雄來帶領着他們走向美好的新世界,他們不必思考,不必負責任,反正跟着英雄走就對了嘛。沒有了老少校,還會有雪球,沒了雪球還會有拿破崙,沒了拿破崙誰知道是誰呢,反正總會有個人來帶領大家,雖然日子很苦,至少權利是屬於每個動物的,每個動物都是自由的,都是為了自己工作的。走錯了路,反正錯誤是領導犯的嘛,跟自己沒關係,打倒一個再擁護一個就夠了嘛。所以説,民眾和英雄是互相犧牲的,在《動物農場》裏主要表現民眾被領導犧牲。

不過有的時候真的會想農場的以後會怎麼樣呢,其實作者這個結尾真的很妙。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哈里。謝頓的心理史學有一條是這麼説的,雖然人類學了那麼多年的歷史,但總結歷史,人類從歷史裏學到的東西幾乎為零,也就是説,其實人不可能從歷史裏學到任何經驗,同樣的錯誤還是一直在犯,人羣對同一刺激的反應不變,這就是心理史學得以實現的基礎。而田中説,物換星移,只有人心是不變的。所以如果農場想要真正的解放的話,絕不可以打倒一個統治者,再重新擁護另一個統治者,所以老驢本傑明,永遠只是在一邊冷冷地看着。民主這東西,永遠都不可能賜予,只有民眾真正意識到他們需要它,這種制度才可以被建立。否則,統治者賜予的民主,永遠也只是包着民主皮的更可怕的專制而已。“政治與我們無關”,鄙視並且拋棄政治的人,政治必將予以報復。

其實民主,不需要多高的素質,不需要多少知識,只需要一點責任感,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負責,不是把責任和權利都推給一個偉大的領導者,而是自己為自己做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