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

來源:文萃谷 2.81W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國小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

國小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1

今天下午,又聽了《義教新課標》解讀系列公益講座,這次主講是北京師範大學吳欣歆教授。給我的印象是講得特別清楚、透徹,從大框架到小細節,都一一呈現,可見吳教授對20xx版《義教新課標》的熟悉,不愧是核心人物!

吳教授從頭至尾為我們詳細地解讀了新版<義教新課標》讓我更清楚地知道語文這門藝術課的重要性及作用。我今年任教一年級,因此特別認真地記錄了低段的學業質量應重點關注的問題,例如“口語交際”:與人討論交流,注意傾聽,用禮貌用語主動迴應,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主動合作,積極參與討論。我想自己在這方面的教學還有不足,主動性稍欠缺,沒有做到讓每個同學都積極參與討論,每次喜歡交際的總是那麼幾個。自己要努力找到突破口,慢慢引導更多孩子參與課堂。

作為一線語文老師,都要認真學習新課標。在課標最後,開展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向我們提出了八條建議,第一條就是“堅持終身學習,提升專業素養”。所以我也要向吳教授學習,深入研讀,做到心中有數,朐有成竹,才能適應時代要求,更好地提高教研水平,為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國小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2

通過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我對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及實施建議等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20xx年版語文課程標準主要有五個方面的變化,

一是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

二是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

三是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

四是增強了指導性;

五是加強了學段銜接。

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加強教法研究,認真學習教育理論,積極適應新的教育觀念。鑽研專業知識,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教學教育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首先突出國小生在國小語文學習中的體驗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拓展學生自由學習、思考、體驗的時空,崇尚個性化的理解,注重體現學生認知思維等心理的活動過程。體驗化的理解,注重體現學生認知思維等心理的活動過程。體驗性學習應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學生不僅要用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嘴説話,用手操作一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

其次是學習模式的多元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課堂內容,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可以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學習語文、理解語文,同時把在課堂上學到的語文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感受學習語文的快樂。接着在教學中,採取積極的評價,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不簡單吶,每個詞都讀得那麼清晰、那麼準確,為他的自信和水平鼓掌!你想象力非常豐富!小戲骨啊,讀得太好啦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最後教師要成為終身學習者。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教師要在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上,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最新知識,還要學習與提高對人的認識,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

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面對新課改,我們需要發揚教學民主,尊重學生人格,努力形成新型的、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國小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3

今天聆聽了北京師範大學吳欣歆教授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版的》解讀,有些許收穫。吳欣歆教授從五個方面對新課標進行了解讀。

第一,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育人導向進行解讀。為我們解析了課程性質、課程目標以及課程理念。尤其側重強調了核心素養,從四個方面來體現。分別是文化自信、語言思維、思維能力、審美創造。使學生全面提高語文核心素養。新課標與老課標對比最明顯的變革是增加了學習任務羣。每個任務羣都有相應的教學提示,給教師和學生在教育學的過程當中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第二,從語文學習任務羣的特點進行了解析。語文任務羣的特點更加註重情境性綜合性實踐性他們的關係是整體推進側重發展相結合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所以語文學習不僅僅是單方面的而是整合型的。

第三,從學業質量標準進行解析。吳教授先從學業質量的研製思路向我們闡明瞭20xx版新課標的誕生。接着從學業質量重點關注的問題四個方面進行了解析。其目的就是為了關注學生語言經驗的結構化水平。

第四,從增強指導性方面進行了解析。主要從教學建議和評價建議兩大板塊給我們解釋了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教師的教學生的學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要更重視。尤其是注重學習任務全評價的教、學、評一體化。

第五,從加強學段銜接這方面進行解析。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一共分為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是層層遞進相互聯繫,螺旋上升的。雖然獨立但內部之間有相互牽連所以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尤其是注意學段之間的銜接。

聽完吳教授的這堂講座,讓我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版又有了新的體會和理解,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為我指明瞭方向。

國小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4

靜坐在屏幕前,細心聆聽温儒敏老先生的講座,從開始到結束,那種“短暫”之感,肯定是因我的陶醉而油然而生的。如何看待《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面世?課程理念如何在實踐中落地?聽君一席話,心中的一串問號似乎緩些了。

語文教育定要“潤物無聲”。語文教學是一項系統而複雜的工程,而學生的語文學習的確沒有清晰的模樣,更不是1+1=2那般直觀。對於語文這一內涵和外延都無比豐富的學科,學生在語文上真正的習得,也是不可量化的。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某種角度來説,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樂”。所以,我想語文應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課程,激起學生滿足求知的渴望,培養能力,陶冶性情,更是學生需要的最佳習得方式。

語文核心素養要多關注思維能力。教育的目的不只在於掌握大量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力的培養,思維能力便是其中之一。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教與學積極合作的過程,學生的學與思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所以,我想作為國小語文教師更應該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進行調整,逐漸養成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那麼語文教育也就能化難為易了。

未來的教育生態會如何?温儒敏老先生多次強調“改革要守正創新”,“語文課需要實在的文風”。那麼,就讓我們放慢腳步,腳踏實地地向前吧。

國小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5

自從新課標頒佈後,幾個重要概念讓我印象深刻,也產生了一些思考。

一、育人價值概念

新課標提出了“立德樹人”,站位高了,視野開闊了,定位了語文課程的性質。語文課擔任了文化積澱、傳承的任務,語言是民族文化構成的主要部分或載體,文化的血脈、DNA都體現在語言方面,所以我們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也是文化的銘記,是非常必要的。在育人價值方面,新課標還強調了三觀的養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這些都要在中國小階段打好基礎。

這次新課標還特別提到了“以文化人”,教師要關注到語文在育人方面有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實踐落實時應該做到四個字:潤物無聲。不能是穿鞋戴帽的形式主義,應當做到適度教化。

二、語文核心素養概念

舊課標只提了“語文素養”,包括聽、説、讀、寫的能力或者加上文學修養,沒有那麼明確的界定,而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核心素養”,更明確,界定更清晰。這一概念的提出,終結了長期以來“語文是什麼”“教什麼”“學什麼”“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哪個更根本”等爭論。

核心素養包括四方面,三層次。這樣分用心良苦。但語文學科獨有的、具有本質意義的東西是語言文字運用。要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中,把其他幾方面帶動起來,融匯到一起,這樣來理解比較好。

這幾個層次中,我們要重點關注思維能力的發展,這是義教課標的亮點,也是以前語文教學的弱項。這次課標還講到了思維品質的提升,其實就是語言思維訓練過程中最基本的邏輯思維、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教學時要注意保護學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及對創新的追求,並以此來推動我們的教學。

新課標還提出了和審美創造、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等與審美相關的要求。個人的審美情趣和品味是以前比較少提及的,新課標給出了新提醒。在實踐中我們還要注重文化自信的培養。我們對待傳統文化,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辯證主義思想,要存精華去糟粕。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不是一項一項完成的,它們是一個整體,彼此不能分開。思維能力的提升、審美能力的提升、文化的傳承和理解,都是要以語言的建構和運用為基礎,這是我們不能忘記的意識。

三、學習任務羣概念

學習任務羣是比較難以理解、不知道怎麼去落實的概念。國小提出了六個任務羣。

首先要理清楚學習任務羣和課標之間的邏輯關係:課標內容分兩部分,一是課程目標,一是課程內容。程內容就是學習任務羣,學習任務羣就是學習內容,對老師來説就是教學內容。

現在所説的六大學習任務羣,其實就是六大學習內容,其實和前面版塊課程目標是相通、甚至重複的。寫出來是為了分出來強調,但我們一線教學要做的是要糅合在一起,要有分有合。

學習任務羣首先是作為一種清晰化、集中的表達方式來明確學習內容;其次是提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設定一個情境或典型任務,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強教學的實踐性。這種教學模式的設想和現在通行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區別,強調的不是一課一課文本為綱地講,也不求知識系統的完備,更不把訓練作為純技巧的練習,這種教學模式是為了改變這一切,讓教師作為組織者,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帶着任務進行夥伴式的學習,完成知識的建構。

國小低年段主要是識字性的閲讀,思辨能力比較弱。怎麼做學習任務羣?可以用好教材中已有的“綜合性學習”,改變以前那種大量刷題的做法,加強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中高年級都是以單元為主,實際上就是在落實學習任務羣了,只是落實的是任務羣中的某一方面。我們要積極理解它的好處,減少灌輸性學習,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拓展學生的閲讀面,解決讀書少的問題。具體來説,六個任務羣怎麼落實,要關注每個單元重點解決什麼問題,按照提示,強化情境,強化學習的自主性。

實踐中還要注意:羣文教學不能取替單篇教學,學習任務羣的提出是以單元為單位進行教學,更有條理,也更重視學習的自主性,但我們不要理解為就是組織活動,有些課還是需要老師多講、精講,先要學生讀懂、明白,然後才能開展活動。不要給老師規定講的比例,老師的講解要努力指向單元目標,要有針對性,啟發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

四、整本書閲讀概念

現在學生面臨的問題是閲讀量不夠,沒有閲讀量,語文素養是上不去的。有閲讀量和閲讀面,點撥才有效。國小是最好的讀書時間,應鼓勵開展整本書閲讀以逐步改善碎片化、平用化、網絡化的閲讀習慣,給學生磨磨性子。

國小裏有“快樂讀書吧”,也是一本一本給學生推薦,也屬於整本書閲讀。整本書閲讀在國小階段的實踐,按照現行教材的方法推進即可。平時要教給學生一定的基本閲讀方法,激發他們愛上讀書的習慣,但不要在教材裏完全定死,要有相對自由的書單,提倡學生自己去自由閲讀。越是指定,規定動作太多,學生閲讀的興趣越低。整本書閲讀雖然是課標的一部分,但不要過分把整本書閲讀擴充化,不要搞過分多的活動,要想辦法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要有一定的自由度,想辦法讓學生有興趣,不要過分苛求。

這幾個重要概念,是在尊重教學的規律、教學的個性、老師的主動性,我想,也只有理解透徹了這幾個重要概念,才可能真正讀懂新課標,才可能真正做到守正創新。

國小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6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xx年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20xx年版)頒佈後,全體教育者掀起了學習熱潮,這不僅是適應時代發展,做好品質教育的需求,更是隨着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網絡新媒體的迅速普及,人們生活、學習、工作方式不斷改變,兒童青少年成長環境深刻變化,人才培養面臨新挑戰的需求,謀劃自己如何更好的進行學科教學的指南。作為語文教師,我也認真學習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近期又聆聽了陳先雲的講座——《對統編國小語文教科書革命文化內容的基本認識》,温儒敏的講座——《遵循課標精神,尊重教學實際,用好統編教材》。通過學習,不僅明確了今後語文教學的努力方向,更為自己的崇新課堂找到了理論基礎。

一是語文教學要加強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教育思想,要將政治思想教育融入教學中,通過以文化人,培育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隨着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教育需求從“有學上”轉向“上好學”。作為教育者,必須明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精神內涵,通過學科教學優化育人藍圖。《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創新導向的原則,進一步強化了語文課程的育人的導向。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在課程性質中強調: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應引導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積累語言經驗,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培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形成自覺的審美意識,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積澱豐厚的文化底藴,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全面提升核心素養。語文課程致力於全體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為學生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培養學生求真創新的精神、實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及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語文課程在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增強凝聚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時代新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正是基於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語文教育必須與時俱進。在實際的教學中,廣大語文教師一定要結合部編教材,加強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教育思想,要將政治思想教育融入教學中。特別是要結合部編教材中選編的革命文化內容,引導學生構建家國情懷,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實現語文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不但要立足文本,還有走出文本,依託文本的人文主題和語文素養,旁徵博引,儘可能的通過革命英雄、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文質兼美的文章等,塑造學生愛國愛黨的美好品質。

當然,作為語文教師,要將向上、健康的政治思想教育融入教學中,還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和政治理論水平,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胸懷國之大者,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增強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擔當。有了這樣的教育情懷,我們才能在語文課堂上按照相關要求落實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

國小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7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看完新課程標準,對於閲讀和寫作方面的體會自己頗有感觸。新的課程理念非常注重閲讀教學,閲讀是為了着重培養理解書面語言的能力而進行的一系列語文訓練。它符合語言文字學習的特點,“讀”是培養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的客觀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徑。忽視“讀”或“讀”不到位,學生語感的培養和聽説讀寫技能的訓練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另外,感覺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孩子們課外閲讀書目的數量及程度鼓勵力度不夠,缺乏一定得評價方法,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會努力改正,爭取提高自己的閲讀教學。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裏,教師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國小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8

今晚在線聆聽了統編教材温儒敏總主編對20xx年版《語文課程標準》的解讀,他從五個方面出發,為我們一線老師講解了遵循課標精神、尊重教學設計、用好統編教材。

社會大環境下的選擇

温主編一開始就站在了我們一線教師的角度去看待教學這件事,他知道目前當教師是累的,難當的,但是希望教師們少一點抱怨,多一點職業精神,為了學生、為了理想、為了未來,正確看待這一次新課標的內容改變,讓我們明白,這和教育大環境有關,改革不是推倒重來,更不是革命,而是一種改進。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實際中來看待語文新課標的內容,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基本概念上,而是基本標準,起碼基本那些要求是沒有改變的,要分學年逐步推進。這是社會大環境下的選擇,但也要求我們一線教師正確對待新課標內容的改變。

化繁為簡,用好教材

温主編這次提到了學習任務羣,主要有六個任務羣,這是由頂層設計決定的,但他也推心置腹,説明在初高中這個比較常見,能夠開展地起來,但在國小,特別是國小低段教學,仍是以識字寫字為主,因此他提出這需要在一線教學時候進行探索、實踐。對於學習任務羣,主要體現在內容呈現和教學呈現上,那麼作為一名國小教師該如何實踐呢?綜合性學習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教學內容結構化,加強學生自主性、探究性。而在單元教學時,其實也是在落實某個任務羣的某個方面,不必重新開始,利用好手頭教材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整本書的閲讀,也不需要過分課程化,不需要苛求,應該尊重教學個性,讓學生愛上閲讀,增加閲讀量,比如可以同讀一本書、故事大王等多形式,真正拓展學生的閲讀面,解決讀書少的問題。

立德樹人,以文化人

這次培訓還讓我深有體會的是温主編提到的立德樹人,新課標的站位高,提及到語文學習更是為學生的三觀養成有很大的作用,不再單單是刷題,做學習機器,而是在潤物無聲下達到以文化人,起到育人的作用,更是提到文化自信。在現如今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現在的學生更會沉迷在快信息中,而缺少了沉穩、獨立思考的內容。泱泱大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對於現在的孩子是陌生的,是因為現在缺少對他們進行文化薰陶的機會,現在語文新課標對語文核心素養的內容更明確、更清楚,凝練成四個方面,讓教師能夠在語文教學實際中,慢慢對學生滲透中華文化,讓他們成長為中華好兒女。這,絕對離不開語文教學,絕對離不開語文教師,我們的使命感和責任心陡然提升。

這一個小時的線上學習,還不足以吃透語文新課標的內在精神,在空餘時間,我還是要細細翻閲,結合專家的經驗,有自己一份的理解,最終體現在自己教學實踐中。

國小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9

20xx年4月21日,教育部正式印發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語文等16個課程標準。(20xx年版)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緊跟時代,為老師的教學指引方向。

總體來説,兩版的課標內容,基本沒有變,即各個學段對語文基本知識、能力的要求的標準沒有變。學習新課標結合實際教學,讓我感到變化比較大的就是從三年級教科書開始,每個單元設有“導語”,在單元導語中明確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這樣要求老師在教學中注重語文要素的落實,及時優化調整教學設計,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

以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為例,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瞭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這是對本冊第三單元“瞭解課文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進一步提升,從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到怎麼把事物寫清楚,體現了訓練的梯度發展。本單元語文要素“寫清楚”的內涵,一是指文章主要寫“事物”的什麼特點,二是瞭解文章是從“事物”的哪幾個方面來寫的。比如在教學《海底世界》時,先從課文的開頭和結尾入手,帶着問題讀課文,重點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海底世界的;然後細讀課文第2-6自然段,體會課文是從“光線、聲音、動物、礦物”等方面介紹海底世界的,第4自然段圍繞“海里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式來寫的”。選擇了5種最有代表性的動物的活動方式:它們有的向前進,有的向後退;有的自己活動,有的自己不動;有的速度極快,有的速度極慢。把第一句的意思説具體、寫清楚。第5自然段是圍繞“海底的植物差異也很大”這句話來寫的。主要從色彩和大小兩方面,通過比較和舉例的方式,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教師的教學策略達成是語文要素落到實處的途徑之一。

新課標還提出了和審美創造、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等與審美相關的要求。個人的審美情趣和品味是以前比較少提及的,新課標給出了新提醒。在實踐中我們還要注重文化自信的培養。學習語文平時就是要多積累,國小階段,老師可以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誦讀傳統文化知識,從課內外瞭解、學習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優秀的文化中徜徉。

這次新課標吸收了過去課改的經驗,並非是顛覆性的徹底革命。正如温儒敏在解讀新課標講座的主題,從實際情況出發,做到遵循課標精神,尊重教學實際,用好統編教材。在新課標的引領下,我會領悟精神,和學生共同成長。

國小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10

5月6日下午,我有幸線上學習了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吳欣歆教授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全新解讀》,使我對新課標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體會。

一、新課標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學習方式

新的教材將努力貫徹新課程的指導思想,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和合作學習方面會做出許多有益的探索,而不再像過去那樣把學生看作“空的容器”,對學生灌輸知識填塞容器,而是認可和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見解,引導他們自主學習,指導他們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並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不斷調整學習策略。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談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思維能力和生活技能。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利用其他學習資源來完成學習任務。

二、新的課程教材採取綜合的教,幫助學生髮展多元智能

新的課程標準所建議的課程活動類型有以下幾種:

1、調查和採訪活動,包括專題專訪,民意調查等。

2、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學習。

3、探究活動,即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用數字説明具體情況,比如模擬購物,模擬儲蓄等。

三、關注語文要素,明確訓練點

統編版教材比較突出的特點是雙文主題,“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在之前的語文教學中,我們更多關注的是人文主題。而在統編版教材在原有的人文主題上加入了語文要素,就是在明確告訴我們語文的“語用價值”。即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獲得一定的語文能力,運用一定學習策略,養成一定的學習習慣。有了這一明確的目標,我們就明確了在我們的語文課上,我們的訓練點在哪裏。同一篇課文在不同的語文要素下所側重的訓練點是不同的,所以我們應該改變我們原有的理念,不能老課文用老教法,而是應該認真研讀文本,把握語文要素訓練點,來重新定義這樣一篇課文,明確訓練點不僅可以讓我們的指向明確,同時也可以讓我們在語文課堂刪繁就簡,重點突出。

教師具備了新的教學理念,但是如果要呈現一節靈動鮮活的課堂,還需要研究很多東西,“學生學情的瞭解”“對教科書的研讀”等,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國小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11

近日,我對《語文課程標準》進行了學習。通過學習,我對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及實施建議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下面把我的一些教學做法和我的一些教學設想寫出做為下步語文教學繼續努力的方向。

一、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着上述課程理念,我在教學中努力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擴展學生的閲讀,以名言警句、優秀詩文、中外經典等引領學生的成長。

《語文課程標準》課程階段目標中指出第三學段的學生在閲讀中要做到“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閲讀。擴展自己的閲讀面,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對於我們有20人的小班怎樣完成課程目標中的這些要求呢?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名言警句背誦、古詩文誦讀、中外經典品讀三管齊下的辦法。

1、名言警句背誦

名言警句用簡短的話語向我們昭示了許多學習的方法、做人的道理等。因為它比較短,容易背誦,而且藴含的道理讓人一讀就懂,所以深受同學們的喜愛。鑑於此,可以組織進行名言警句積累的活動。

2、古詩文誦讀

按照《語文課程標準》的規定,我們五年級古詩文誦讀篇目的要求,怎樣讓學生的古詩文誦讀做到紮實有效?可以結合本校提出的讀優秀詩文的活動有效開展。

3、中外經典品讀

對於擴展學生的課外閲讀量,則主要利用學校圖書室的資源,分期分主題向我校的圖書室借閲圖書,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檢查學生的閲讀情況,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三、加強綜合性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是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為此在教學活動中,可以有意識地佈置一些綜合性學習活動,在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品德。

通過學習,我想到的還有很多,中華語文博大精深,怎樣在有效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學習方法,把學生培養成具備包括閲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的人?對於《語文課程標準》,我還需繼續學習,切實地做到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

國小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12

安靜的夜裏,適合聆聽。温儒敏教授的講座中,這樣幾個詞讓我印象深刻: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守正創新。我想,這是每一位教師對待新課標應有的態度:真正地理解課標,梳理明白其脈絡與內涵;真實地結合教學實際,用好課標,用好教材;切實地在原有的基礎上,遵照國情、學情,守正創新,以文化人。與此同時,針對新課標中“學習任務羣”的設置,温教授也進行了解讀。他指出:學習任務羣指向的是素養型的教學,就是將學習內容以學習任務羣的方式清晰地加以呈現,並輔以典型任務及學習情境,旨在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強教學的實用性,落實語文核心素養。如果説新課標的理念如燈,那麼,我們教學實踐的路途已有光。作為一線的小語人,我們應深入學習,守正創新,循着光,走向更遠的地方。

國小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13

這段時間,通過學習新課標,我對新課標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身為一線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反思和研究,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堅定地朝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走,以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接下來,我將結合教學實際説一説“跨學科學習”拓展型學習任務羣的感受:

新課改明確指出:語文學科要加強和其他學科的聯繫,以整合的教學觀念去開展教學。整合不僅是一種新的教學觀念,更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它模糊了學科的特性,注重各個學科的互滲、互補。多元智能理論認為:傳統教學過分強調了語文和數學這兩大基礎學科,完全忽視了繪畫、音樂、自我認知等多元化的智能培養,進而抑制了學生智能的發揮。所以,要構建一個開放性的教育系統,讓人才在各個領域得以充分的發揮,而整合作為一個全新的理念,沒有任何的經驗可循,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此課題研究才具備了價值。我試圖通過這一研究,將整合的理念轉化為策略探索,以讓國小生在跨學科語文教學下,自主探究、創新,為日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022年新課標中,義務教育學段的語文課程內容主題上,主要包含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而這些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羣組織與呈現,學習任務羣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按照內容整合程度不斷提升,分三個層面設置學習任務羣,低層設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基礎性學習任務羣;第二層設置了實用性閲讀、文學閲讀、思辨性閲讀三個發展型任務羣;第三層設置整本書閲讀,跨學科學習兩個拓展性學習任務羣。本文主要就第三層“拓展型學習任務羣”中的“跨學科學習”,針對國小三年級的語文教學,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改進。

1、運用多學科知識技能設計並參與校園活動

這裏的多學科主要指的是科學、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可以發揮教育者的指導作用,充當語文活動的設計者,開展多種形式的與語文學習相關的校園活動,如朗誦會、故事會、戲劇節等。當然也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三年級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利用不同學習個體的跨學科知識,有計劃、有目標地組織、策劃多樣學習活動,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實踐中來。

這裏以部編版國小三年級語文下冊第5課《守株待兔》為例,在學完本課後,為了達到激發孩子們自主學習文言寓言故事的興趣,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加強聽説訓練的目的,作為語文老師給全班佈置了一項跨學科口頭作業:編排並表演課本劇《守株待兔》。為了讓孩子們更加有效地參與,我還明確了課本劇的具體要求:儘量做到忠實原文,可在原文基礎上有所創新,根據需要對人物的對話及相關情節作調整充實;需要有符合主題的背景音樂、視頻背景畫面、簡單的道具裝扮;表演時間在5分鐘以內。任務下發後,將全班分為6個小組,分別設置了“小小導演“,負責分配各項任務並利用課餘時間精心排練。在接下來的兩週,小組內的成員們分工明確,短時間內完成了情節對話的編寫、背景音樂的設置、視頻背景畫面的製作以及道具服裝的製作。每天晚上放學後,孩子們都自覺主動地進行課本劇的排練,最終在兩週後的班會課上圓滿完成了演出。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調用了音樂、信息技術、美術等學科掌握的技能,發展出了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綜合學習的可能性,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了孩子們的審美情趣、品味。

2、參觀瞭解文化遺產,參與校內外文化主題活動

除了校園文化活動以外,我們偉大祖國的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孩子們去生活中學習、積累語文經驗的重要途徑。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羣)和人類文化遺址;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其為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相關的實物、場所,如觀念表達、知識、技能、工具、實物、手工藝品、文化場所。全國各省市地區都有其極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遺產,社會各界也以多種形式的文化主題活動為重要載體,使得這些珍貴財富得以保存、傳承。以筆者所在的安徽省為例,較為人熟知的文化遺產主要有西遞宏村古民居村落、黃山、當塗民歌、淮北花鼓戲、徽派版畫、六尺巷傳説、黃梅戲、徽劇、珠算、宣紙傳統制作技藝、孔雀東南飛傳説、淮北梆子戲、徽墨製作技藝、徽州三雕等。安徽本地的三年級國小生,可以利用假期時間在家長陪同下,組成探究小隊對這些文化遺產進行實地觀察、記錄、參觀、體驗。引導學生在廣闊的學習生活情景中學習語文,不拘泥於語文課本。

(1)這裏以部編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紙的發明》為例,對於生活在遠離傳統造紙工坊,對傳統造紙工藝知之甚少的城市三年級國小生來説,此篇課文距離孩子們的生活較遠,缺乏對傳統造紙技術最基本的具象認識。於是,我開始去各大網絡平台上搜索具有安徽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造紙工藝,結果將下一步孩子們課外探究對象鎖定到了宣紙的傳統造紙技藝上。於是,在學完本課後,我佈置了一項選做實踐作業:參觀安徽省博物院內的徽州館,有條件的還可以在父母的陪同下組隊前往安徽宣城市實地考察宣紙工藝。但是當時由於疫情的條件限制,我並未作任何探究成果展現上的要求。在課後反思中,我這樣寫道:活動要求應該更加細化,評價標準應該具備為學生探究指明努力方向的作用。可以使得探究成果多樣化,靈活運用信息技術、科學等學科知識,以照片、視頻、調查表、參觀心得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探究成果,讓孩子們真正學會如何跨學科自主探究課本外的“大語文”世界。

3、選擇社會生活問題進行調研並試寫研究報告

進入國小三年級,孩子們經過兩年的成長鍛鍊,具備了一定程度的認知水平、思辨能力,開始對自己身邊的社會生活現象以及現象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有了較強的探索求知慾。這時候,語文教師可以發揮“大語文”的強大優勢,鼓勵並指導孩子利用課堂所學知識、已有的信息獲取整合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於是從其他綜合學科中獲取的知識技能;充分利用圖書館、互聯網、社區生活場景、文化場館等,提高孩子們的交流溝通、團隊協作、實踐創新能力,着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於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語文的核心素養。

以部編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口語交際課:《該不該實行班幹部輪流制》為例,這個主題與三年級的孩子們息息相關,是孩子們較為感興趣的一個話題。老師在教學設計時,可以辯論會的形式,鼓勵大家就這個話題暢所欲言,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即可。但是三年級的孩子對辯論的形式、規則瞭解不多,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條分縷析地説出確切的論點論據。這就需要孩子們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利用圖書館、互聯網、校園小記者專訪、撰寫探究小論文等多種形式,為自己選擇的相應論點作論據。並且還要將提前準備好的素材,在父母的幫助下製作成一張表格或者思維導圖,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表達,為最終的6人小組辯論賽做好準備;此外還可以鼓勵孩子們為自己所在的辯論方設計文化衫圖案以及橫幅標語,製作與本方論題相符的幻燈片解説。這樣,就真正做到將國小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的社會生活問題與其他學科相融合,進行此主題下的深入調查研究。當然,由於每個學校課時安排、學生學情差異較大,教師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做靈活調整、創新。

以上僅僅是我作為一名一線語文教師,在認真地學習了2022版新課標後,結合國小語文三年級教材,針對課標中提出的拓展型任務羣中“跨學科學習”具體實施策略上地一點淺顯思考,不到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國小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14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今天有幸聆聽了語文統編教材總主編温儒敏先生關於20xx年版新課標的專題講座《遵循課標精神,尊重教學實際,用好統編教材》。温教授的講座強調了新版課標的一個重點突破就是凝練了語文課程的核心素養,並重點從新舊課標的銜接點、學習任務羣的構建、整本書閲讀以及統編教材如何使用等幾個方面重點講解。

温教授特別強調了新課標中凝練了語文核心要素,讓核心素養更加明確、定位更清晰化。它包括四個方面三個層次,即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情趣。文化自信是第一位,思維能力的訓練應重點關注,而前兩者都是以語言的構建為基礎,四個方面應該協調發展,不可割裂。

另外,關於學習任務羣的構建,温教授也為老師們提出了具體的實施建議:我們可以進行單元教學為主,根據每個單元的主題教學,落實學習任務羣,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積累語文學習的經驗,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性。這對我們高段的老師來説需要高度重視,應做到理念先行,依據新課標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化碎為整,帶領學生開展深度學習,真正讓學生的“學”落到實處,促進學生思維的真實發生,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總之,統編教材的使用應建立在尊重教學規律,根據不同的學情和實際中進行。語文要“以文化人”,擔任國家文化的傳承重要使命,用文化來養育、滋養學生,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我們任重而道遠。

國小語文新課標研修心得15

近日,20xx年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新鮮出爐。回想上一版(20xx年版)課標出台的時候,正趕上我在參加教師招考,為了應付考試,我幾乎把20xx版的課標背誦了下來,書都快翻爛了,但是對於其中的內容只停留在“讀”的層次,至於文字背後的深意,是不明所以、一團漿糊的。前幾天,剛拿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後文簡稱“新課標”),便開始了緊張的學習和梳理。目前共讀了三遍,第一遍通讀,瞭解主要內容;第二遍圈畫,找到其與20xx版課標的異同之處;第三遍,聽取了温儒敏教授的講座之後,又對他提到的重點內容進行了再次細讀。

幸運的是,我是在新教材全面實施之初剛好從一年級開始執教,對新教材有比較系統的瞭解。我發現本次新課標的很多內容,都和新教材有很好的契合,這為我學習理解新課標奠定了基礎,讓我有了不少基於實踐的發現和感觸。

一、新舊課標的對比

在對比新舊課標的異同之處時,我發現,具體的學段要求變化不大,大多數內容進行了整合。其中,有三處明顯的變化值得注意:

1、在“識字與寫字”板塊中,增加了對漢字音、形、義及與生活、行為聯繫的探索,這一點變化,我認為是對應了“核心素養”的總目標而來的,在新教材中,除了日常的閲讀教學中不斷滲透,還專門開闢了“識字加油站”欄目,一單元開展一次集中學習;

2、原來的綜合性學習改為“梳理與探究”,體現了跨學科的學習理念;

3、國小三個學段中,在“閲讀與鑑賞”板塊中,單列了“整本書閲讀”這一項,且各學段要求層層遞進。

我想重點就第三點變化——“閲讀與鑑賞”中整本書閲讀的內容,談談我的思考。

二、“閲讀與鑑賞”的變化

20xx版“閲讀與鑑賞”板塊就是20xx版的“閲讀”板塊。新課標對原課標的內容進行了整合,此外,單獨增加了“整本書閲讀”這一條。我們來看看,不同學段關於“整本書閲讀”的具體要求:

第一學段(1~2年級):嘗試閲讀整本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他人介紹讀過的書,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第二學段(3~4年級):閲讀整本書,初步理解主要內容,主動和同學分享自己的閲讀感受。

第三學段(5~6年級):閲讀整本書,把握文本的主要內容,積極向同學推薦並説明理由。

第四學段(7~9年級):每學年閲讀兩三部名著,探索個性化的閲讀方法,分享閲讀感受,開展專題探究,建構閲讀整本書的經驗。感受經典名著的藝術魅力,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課程標準一字千金,把“整本書閲讀”單列一條,足見對這項工作的重視。從不同學段的要求也可以看出,這一目標也是層層遞進,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閲讀能力,逐步推進的。

三、整本書閲讀的重要性

為什麼會增加“整本書閲讀”的要求呢?當然是因為它重要啊!

為什麼重要呢?在温儒敏教授的講座中,他也着重提到了這部分的變化,並且詳述了之所以這樣變的原因。我深以為然,在此摘錄下來。

1、如今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閲讀量不夠。古人讀書都是讀整本書,有整段的時間去閲讀,閲讀能力、思維能力會更好。從新學堂後,為了提高效率,課文開始一篇篇精讀,再舉一反三,但這樣的閲讀量是遠遠不夠的。

2、閲讀量是語文素養的核心。温教授認為,沒有閲讀量,語文素養根本沒有辦法提升。有了閲讀量,稍微點撥一下,學生的語文素養就上去了,因此,必須要通過讀整本書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3、國小是閲讀的黃金期。温教授説,中國的學生,國小階段是閲讀的黃金期,到了八年級之後,閲讀的時間就急速下降,為了應試,只能暫時放下閲讀,因此從第一學段就開始強調整本書閲讀。

4、通過整本書閲讀磨性子。現代人面對各種信息轟炸,變得浮躁,而整本書的閲讀可以讓人靜下來,磨鍊耐性。

四、整本書閲讀的落實

結合温儒敏教授的指導,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實踐,關於整本書閲讀的落實,我有幾點思考。

1、在課堂上落實好整本書閲讀的教學。新教材每冊都安排了一次“快樂讀書吧”欄目,這個欄目就是主題式的整本書閲讀指導,不僅給學生推薦圖書,還指導閲讀的方法,要求全體學生共同閲讀。我們不能再秉持以前的舊觀念,認為這不是應試的知識,就不予重視。要針對快樂讀書吧,實實在在地進行讀書指導,開展閲讀活動。

我們學校把每冊“快樂讀書吧”的書籍都按照學生人手一本的量進行了配備,這為我們開展此項教學活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同時,我校每週五下午的七彩社團安排了專門的閲讀指導課,進一步推動整本書閲讀教學的開展。這學期,我就利用閲讀指導課,指導學生開展了寓言故事的主題閲讀活動,教給他們閲讀的方法,開展一些有趣的閲讀小活動,將寓言故事的主題閲讀很好地推行了下去。

2、更加註重閲讀興趣的培養。温儒敏教授表示,整本書閲讀的教學要放鬆一點,“讓學生有興趣,想辦法讓他們有興趣,沒興趣的人也不要過分苛求。”這一點我深以為然。動不動就讓學生寫一篇讀後感的事,我不會做的,雖然也擔心有的學生沒有真的去讀書,但一旦開始因為閲讀而交作業,就會讓大多數學生失去興趣,就得不償失了。

那我是怎樣培養學生閲讀興趣的呢?有很多種途徑:

一、我會在家長會上不斷強調閲讀的重要性,引導家長與孩子親子共讀、交流讀書感受,讓家長在書籍上多投資,多買書、多去圖書館,為孩子創造家庭閲讀氛圍;

二、我會在班級營造“讀書好”的氛圍,常常表揚愛讀書的孩子,用書作為物質獎勵來促進孩子養成好習慣;

三、我會不斷給學生提供閲讀資源,充分利用班級的圖書角開展讀書漂流,每年發佈一次推薦閲讀的書單,每週評選一名“好書推薦官”進行好書推薦,時不時分享自己的讀書體驗。

3、注重自由閲讀。温儒敏教授着重強調了要讓學生自由閲讀,例如書單的設計,成人推薦的書單孩子往往不愛看,那就不能強來,要尊重孩子的閲讀喜好。我們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確實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們自己喜歡看的書往往比較淺顯,存在質量不夠高的問題。我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採取潛移默化的方式去調整,發現孩子們讀的書質量不高,不動聲色,但是不停地在班級推薦一些更好的書,同時,適時開展一些好書共讀的交流活動。有了老師的引導,多少會有一點變化。但受限於孩子水平的參差不齊,部分學生的閲讀能力只停留在淺顯的層面,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其實這個書單的制定,我們也可以換一種方式,由老師制定變為學生共同制定,學生自己推薦的書,他們一定會更加感興趣。我打算下學期開始試一試。

古往今來,太多的先輩向我們講述了讀書的重要性。新課標中關於“整本書閲讀”的提出,是基於“立足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課程理念,也是我們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盞指明燈。我想,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把孩子閲讀的興趣和能力真正地培養起來,那將是伴隨學生終生的良好習慣,於我們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