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遊學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2.27W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教師遊學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學教師遊學心得體會

20xx年11月4日,在為中國而教組織的帶領下,我們前往長沙縣七中游學,感受那裏的教改氛圍。剛走進校門,我就被鳥語花香、色調明亮的校園所吸引了。有四名學生舉着“為中國而教團隊,長沙縣七中歡迎您”的牌子在校門口歡迎我們。經過了解,他們是自願週末下午來當志願者的,他們感到很光榮。短短的幾句話,讓我們感受到這個學校的熱情和開放,他們落落大方,神采飛揚,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們的穩重和自信讓我十分驚歎。他們為我們指路後,又繼續等待着即將來參觀的老師們。

在簡短的歡迎儀式後,陳燦老師做了《帶給學生遠行的力量》報告,從她的講解中,我真正開始瞭解這樣一個教學改革的名校,瞭解教改的歷程和亮點。隨後我們還參觀了“悦讀致遠一班”團隊活動的一些活動室,晚上觀看了教育電影。5號我們還觀摩了一堂數學和英語的常規課。參與了大課間社團活動,看到那麼多姿多彩的社團和認真參與的學生們,大家都感歎自己“上了一個假的高中”。在這短短兩天的行程中,我們感受到了這個學校的無限魅力,同時也深受啟發。

一、在反思中改革

長沙縣七中屬於市重點高中,也算一所農村高中,佔地140畝,40個教學班,教職工170人,2300名學生。就是這樣一個普通高中,通過教學改革有機會到哈佛和俄羅斯等講堂宣傳和推廣自己的教學模式,還接待全國各地的遊學團,可見它一定是有自己的過人之處的。懷揣着這樣的好奇,通過與這個學校的校長老師的接觸,我發現這裏的校長老師職業幸福感都非常高,非常熱愛這份職業,能吃苦和堅持,所以才能有不竭的動力頂着巨大的壓力去改革和實驗吧。

談到自己的教學生涯,校長告訴我們之前他在其他學校任職時,就認真思考過當前高中的教育現狀,發現當時的課堂還是以灌輸式、追求升學率為主,學生仍然在課堂中處於被動的地位,難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學習了那麼多年還是沒法很好的運用。在七中任職後,他開始思考處於要面對省級名校的競爭和自身生源水平偏中等這樣一個情況下,普通高中的出路在哪裏,到底應該怎樣創設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環境?特別是同行的老師臨近中年也常有職業倦怠和教育困惑,這樣的團隊怎樣謀更好的發展?他的層層質疑,讓我深受啟發,不利的條件在積極樂觀的人眼裏就是一個個機會,就有可能u為成功路上的一塊基石,要善於反思和化解不利的矛盾。性格爽朗健談的德育副校長也告訴我們學校重視師生關係的改變,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的合格公民,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和發展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想這個學校的管理者和教師隊伍都在帶着思考在教學路上跋涉,披荊斬棘,不斷處理各種新的矛盾,不斷尋求普通高中教育的新出路,並且善於學習和實幹,實現教學改革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二、低成本的教育創新模式

長沙縣七中推行的營地教育,通過組織學生開展營地活動,將營地教育和學校教育結合,通過讓學生成為培訓師,教師參與自主策劃大型的營地活動,來增強學生的能力,實現“自主、體驗、服務、傳承”等理念。營地教育是一種低成本適合普通高校學生參與的教育創新模式,精心設計的遊戲可以得到學校課堂裏想得到的意外之喜,關鍵在於體驗之後的反思。分享和總結,爭取能遷移到自己的學習中去。我覺得這樣一種模式既能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的毅力和團隊合作的意識,同樣也能在活動中發現自己的潛能,不斷通過交流和合作提高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談到營地活動,我想到了暑期崗前培訓時陪伴我們開展活動的熊貓老師和奧運冠軍營的周崇光老師。“羣龍取水”的遊戲讓我真正見識了一個活動對於人智慧的挖掘和團隊合作精神的考驗。這樣的營地教育應該推廣進高中校園,讓每一個學生也能享受到低成本的教育創新模式,讓每一個普通的學生也有自我提高自我發展的機會。”“體育”、“勞育”也應成為學生學習的重點。

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學校進行項目式學習,推行“翻轉課堂”模式,讓教師一點點退出課堂的舞台,這讓我想到了竇桂梅老師的理念“讓孩子站在課堂舞台中央”。通過觀摩了《再學函數》數學課和《How to analyse a play》英語課,我們感受到了學生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課堂上基本採取小組合作、小組展示的形式,讓學生在交流、研討和合作中加強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其中很可貴的是這些老師都超越了教材,比如説學函數,就發自學單讓學生自己總結函數的特點,小小的一張表格涵蓋了高中三年所有重要的函數,通過整理和比較,學生也能很清晰地説出函數的性質和特點。在英語課上,同學們通過製作思維導圖,對《死亡詩社》這個電影進行主要情節、經典台詞和經典場景的梳理,每個學生在自己的組內各抒己見,為組出力,共同商量畫出了具有小組特色的展示海報。

這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學,雖然有這個意識,主動讓學生講習題,講解自學略讀課文,但終究還是沒有放心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沒有達到非常信任學生的程度。這又讓我想到了陳燦老師的話:“教師要尊重學生、相信學生、依賴學生。”的確,學生是我們服務的主體,我們能依賴的也是學生,如果不信任他有自主學習自主生長的能力,那教學也只能陷於“訓育”的範圍之間。我們要為學生提供足夠多的資源,像一個腳手架,幫助學生去達到自己的高度,讓學生在一定的空間內自由生長,自主發展,“包辦式”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學生成長的空間,應該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嚴格督促和尊重信任相結合,不斷鼓勵學生實現個性化的學習。

四、特色的社團活動

七中有特色的還有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我們有幸參與了社團活動的觀摩,圍棋社、籃球社、街舞社、扎染社、繪畫社、動漫社等等都吸引着我們的目光。看到一個男生認真的勾畫着自己喜愛的動漫人物時,我感受到他渾身散發出的那種沉醉與滿足,能在緊張的學習之外,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是一種多麼幸福的事!所以環顧校園,少有學生愁眉苦臉,大部分都是活力四射,興高采烈地討論自己的興趣愛好,討論等下參加什麼活動,怎樣設計出更加有趣好玩的作業,他們身上的這份向上的生長力讓我十分羨慕。他們可能是大學聯考大軍中極為普通的一批,成績平平,常會被一般注重成績的學校而忽視,而他麼又是不普通的,在這所學校的培養下,自信滿滿,潛力無窮,即使面對從未見過的參觀團,也毫無懼色,大方地展示自己,虛心向身邊的同學學習。我想,學生的一言一行就滲透着這個學校的教學理念:真正的教育,是讓學生面對社會毫無懼色。我相信,這些學生進人社會,會有更強的溝通能力和適應能力,能樂於合作、善於表達、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

五、將世界成為教學素材

學校舉行大電影大閲讀大討論活動,定期觀看有教育意義的電影,並組織討論、寫作,能很好的開闊學生的視野,加強學生對世界的認識。還組織學生定期外出參觀,跨校進行PDL項目式學習,強調學生的體驗和共享式學習。這些老師在為學生的成長殫精竭慮,不斷探索出更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這種大課程觀和工匠精神讓我動容。“我們要尋求普通高中應有的價值和尊嚴,帶給學生生命遠行的力量。”陳燦老師眼中閃着睿智的光芒。這樣一場自下而上的教育變革,是要承受很大的阻力的,在狂風暴雨前,他們用堅忍的態度和鋭意進取的精神,換得了家長和學生的信任和尊重。

“每個人都要成為精神自由、靈魂自由的人,與社會和諧共處的人。”這個學校的囑咐猶在耳邊,陽光在身後,志同道合的夥伴就在身邊。與這個美麗校園的這一段緣分,讓我明白了遊學的意義,也堅定了自己要為農村孩子做點什麼的決心。在資源和觀念相對落後的農村,要進行教學改革真的很難,作為一名普通老師,我可以嘗試把學習到的更好的理念運用到自己這個班的學生身上,進行課堂的改革,再嘗試推廣到全校。

路,在腳下,我願成為這樣一個教學的探索者,帶給學生遠行的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