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課心得體會14篇

來源:文萃谷 1.26W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磨課心得體會,歡迎閲讀與收藏。

磨課心得體會14篇

磨課心得體會 篇1

在我眼中語文是詩意的,語文課堂應該是唯美的,應該給課堂上的每一個人帶來的都是一種享受。根據文本的不同,空氣中瀰漫着不同的氣息,這種氣息可以直抵每個人的心靈。

是的,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為了心中這個完美的夢,不停地編織着。

無論是哪種形式的聽課活動,我都認真對待。認真地挑選自己喜歡的課文,然後精心設計。為了創設課堂美妙的意境,為了讓課堂自然流暢渾然一體,我一貫的做法是拋開生字詞,講一節純粹的閲讀課,把一節完整的課呈現給大家。每次我都費盡心思地想:這堂課的亮點應該在哪裏?這節課如何才能出彩?

課的好壞,不用他人評價,自己是能感受得到的。當我的課無法讓自己滿意時,他人的肯定也是毫無意義的。值得慶幸的是也曾講過幾節讓自己較為滿意的課,曾讓自己那顆小小的虛榮心得到了暫時的滿足。

接到領導安排的磨課任務,我更為重視。根據要求挑選了最後一單元的一篇課文《威尼斯的小艇》。我們區都是農村學校,而我要到更為偏遠的學校去講課。課堂上的挑戰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想改變自己一貫的風格,不要求這節課多麼唯美,只想紮紮實實地上好這節課。只想讓孩子們在這節課上愉快地實實在在地學到些什麼。

我是在給學生上課,不是表演給任何人看。我從不懷疑自己對學生的熱愛。當然,以前我也是在給學生上課,而且是很認真地上課。只是更在乎聽課老師的感受與評價。

我決定按部就班地講第一課時。每一個環節的設計都力求紮實、穩妥。因為課題中含有兩個生字,所以板書課題之後,我先指名兩三位學生讀課題,然後再齊讀。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字詞理解課文,以點帶面。

教語文不能只是教課文,只是讓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不是真正的語文課。就本課而言,只是讓學生了解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伕的`駕駛技術高超,小艇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引導學生明白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並把人的活動同景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除此之外,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每一個教師應該做的。作為教師,應該把關注點全部放在學生身上,讓學生樂學好學。

本着這樣的原則,我想我應該上一節簡單、樸素、紮實的語文課。

磨課心得體會 篇2

一次次的試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的收穫,這其中有過困苦與彷徨,有過希望與欣賞。在“磨課”的這些日子裏,經常有身邊的人問我是不是很累?而我,總是用微笑來回答,因為這是發自內心的微笑。我想我是幸福的。楊亞伶主任、劉建良主任、雷同社校長以及學區數學組的全體老師為了我執教的每一節課更是煞費苦心,大家齊心協力。每一次的試教,她們總會認真聽,聽完後總會為我獻計獻策,毫無保留地説出自己的想法,幫助我不斷完善教學設計、理清教學思路。每一次評課後我將大家給我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經過透徹的分析與理解,再進行第二次教學設計並進行第二次試講,各位教師再次聽課、評課,將兩次課堂進行比較,總結出我的進步與不足。當時大家坐在一起給我耐心講解的場面還歷歷在目。大家各抒己見,思維在交流中碰撞,許多真知灼見在相互的交流中產生,那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團隊精神的良好體現。我也一一記錄下了大家的寶貴意見,消化吸收。不斷改進、不斷提高。感謝給予我幫助的所有領導及老師們,讓我真誠地説聲“謝謝!”。

磨課心得體會 篇3

您有磨課的經歷嗎?如果有,那您是幸運者,因為您已經擁有了一筆寶貴的"財富"。如果您正在磨課,您將品味磨課中的酸甜苦辣,但不管是什麼滋味,請您帶着快樂的心情去品嚐,收穫的是美味佳餚。如果您還沒有磨課的經歷,您將感受不到成長的喜悦。磨課就像爬山,在山腳下,望着高山,您想退縮,您想打退堂鼓,就如我們剛接到任務時畏難的情緒與感受。在爬山過程中,我們會覺得累,但在累過之後,沿途的風景,山上的新鮮空氣,在山頂上一覽眾山小的感受,只有到了山頂才能感受。我有幸成為磨過課中的一員。

一個人,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有多優秀。一個人,想要優秀,你必須接受挑戰;一個人想要儘快優秀,就要去尋找挑戰。一個人的知識,必須通過磨練才能獲得。朋友,到磨課中去收穫快樂的'果實吧,在磨課中學會成長。

磨課磨得友誼。在磨課過程中強烈地感受到同事對我的關心與幫助。我們全生物組老師,為了我的課來回奔波;我切身感受到通過磨課增進了同事間的感情與友誼。

磨課磨得是財富。磨課苦,磨課累,但在苦中收穫的是快樂,在累中收穫的果實。在磨課中,首先收穫的是教學"財富"。在正式上課前的每一次試教都是考驗,在每次的試教中卻都能得到教學的"財富"。其次,在磨課中收穫的是自信。在每次試教前,同事們給予微笑與鼓勵,一句句祝願與鼓勵的話,暖在了我的心裏。在磨課中我磨練了自己意志與膽量。這樣的"財富"將終身受用。

磨課磨得是體力。在磨課過程中,其它事情還是一樣不能少,只有在晚上8點之後的時間才能安安靜靜地靜下來想自己的課,想教學過程,想教學環節的銜接,想上課時的表情與動作,還要做教學用具、課件,請人糾正自己的語音語調等等,有時需要忙到很晚。因為自己的身體素質較差,這時的你如果體力跟不上,在課堂的正式展示前你就會倒下,那一切的努力將都是白費。這也跟爬山一樣,開始用力過多,到了山腰,就會體力不支,半途而廢。因此,在磨課的這半個月中我合理分配自己的體力,合理安排教學與休息的時間,並及時補充體力。所以,磨課磨出了我的意志,還磨出我的體力。

磨課生活已告一段落,磨課使我收穫頗豐,磨課使我在教學中成長很快,但留給我的是思考,是今後努力的方向。這次在朋友的幫助下,爬上了一座小山,而在我面前呈現的卻是更多更美的高山,想要領略高山的獨特魅力,只有努力,再努力。

磨課心得體會 篇4

專家老師們集思廣益,深思熟慮制定出本次研究課例 要解決的兩個問題:

1.對於意藴豐富的文言文,怎樣從“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入手,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中披文入境、披文入情,多角度、深層次品讀?

2.如何尊重學生的質疑,引導學生在主動學習中積累語言,在思維碰撞中昇華認識?

在經過兩次備課之後,丁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展示了一個比較成功的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通過反覆誦讀、多角度、深層次品讀文本意藴,有集體誦讀、自由誦讀、個人誦讀等幾個多種方式,關注學生的閲讀體驗,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出色達成了“反覆誦讀、多角度品讀文本意藴效果”的目標。

二、依據情景導入——整體感知——賞析品味——拓展延伸的教學流程由淺入深,整個流程,師生傾情投入,層層品讀,邊讀邊品,以讀帶品,激發了學生思維的碰撞,收到了讀者與文本共鳴的效果,達成了“感受作者微妙心境”的教學目標。如:在丁老師多次集體誦讀“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一句,抓住關鍵詞“解衣”、“ 欣然”,體會作者“清閒”。品讀“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一句,學生運用多種方式誦讀,小聲齊讀,再加速齊讀,最後,慢慢地齊讀“相與步於中庭”,加深了學生對“悠閒”的認識,讀出了“安閒”之意。在丁老師的點撥下,運用重點字重讀、快讀、慢讀、大聲讀等多種方式,體會出作者蘇軾的清閒、悠閒、安閒,促進學生對“閒人”的解讀。

三、最後,為了讓學生體會作者豁達樂觀的情懷,丁老師投放一些資料,又安排了學生自由朗讀。讓學生讀深讀透,獲取資源,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就這樣,結合背景資料學生體會到作者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被貶的悲涼、人生的感慨的微妙複雜的心境。

本節課丁老師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式誦讀課文,在讀中品,在讀中悟,學生感受到了月夜景色之美,品味出文章語言之美,還感受到了作者曠達閒適的思想情感之美,出色達成了“反覆誦讀、多角度品讀文本意藴效果”的目標。

針對這堂課,我想説一點自己的看法。首先是情景導入,用青島的月亮導入,並投放了照片,説實話,那圖片上,毫無特色的居民樓上空一輪空洞又無光澤的圓月,單調又無趣,與文本中美好的.意境相差甚遠,再説,月亮美不美,與賞月的心情 有關,心情好,在對的時間與對的人一起 , 自然就美, 反之,就不然。所以,導語可否換一下,從蘇軾的作品、成就切入,不行嗎?

其次,這節課在“學生文言知識積累”方面,丁老師從實詞積累、虛詞積累、句式積累、名句積累、背景積累等多方面入手,

教學生積累了不少文言知識,在這一積累過程中, 如果能穿插一些形式靈活的小測驗,如:重點字詞句的解釋,寫景名句的小填空,背誦時雙人合作,一人背誦,另一人翻譯等等,那樣積累效果會不會更好呢?

再次,在解讀“閒”字時,面對稚嫩的學生,我們如何讓他們感受一種正能量,擁有正確的人生態度。世人苦被“名利”累,多少“忙人”沉醉於“案牘之勞形”不能自拔。只有正直、淡泊的人才有此心境,自己與張懷民才志同道合、志趣相投,惺惺相惜,人生能有一知己,隨時相與中庭,共賞一輪明月,無聲勝有聲,這又是一件怎樣的幸事啊。

我個人覺得,我們不能把目光停留在蘇軾的悲苦與無奈上,我們可以在作者豁達樂觀上,做以引導。比如,可以從美麗的月色引發到博大的胸懷。可以從欣然、悠然賞月引領到積極樂觀的心境。可以從他“誰到人生無再少”“大江東去”領略他的豁達豪放。在人生低谷,在挫折逆境中,他的從容坦蕩,怎不令人動容?

磨課心得體會 篇5

為幫助新教師儘快更好提高教育教學工作能力,促使其快速成長。在校領導和鍾老師安排下,我跟新教師黃莉確定了師徒關係。雖然懵懂的“被師傅”,但通過這麼幾個月的共同學習,特別是這一次帶着黃莉磨課的過程,使我深刻體會到做師傅,真的是一門學問。因為,要想做好這個師傅,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

下面我就這次和黃莉老師磨課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對各位新老師給出一些建議:

一、克服緊張的心理很重要

作為一名新老師,剛踏出校園的殿堂,缺乏承受能力和教學經驗,對自己的教學風格,還處於初級的模仿階段,對能不能完成預定的教學計劃,按要求上好課,心裏沒底。各種擔心,往往會使得我們在上課的時候特別的緊張,經常會出現心跳加快、臉紅、思維混亂等現象。它會直接影響教師上課效果。那麼克服緊張的心理就顯得特別的重要。所以在上課前一定要意識緊張的心理會給你精心準備的課帶來種種危害,上課前可以跟自己對話:我是最棒的,我已經準備好了,相信自己。

二、備好課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

有很多新老師可能有這樣的想法:要設計一節課那還不容易,只要百度一下,教案、課件分分鐘的事,或者那麼多優質課的視頻多看幾遍,模仿模仿、修改修改、背背記記應該就能沒有問題了。這樣的想法是肯定不正確的。在這磨課過程中,黃莉老師就這個問題就有深刻的體會,不要説是在網上下載的教案無法順利上手操作,包括用我或者是其他老師之前賽課上過的教案都還是不好操作。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別人的教案是根據自己鑽研教材設計的適合自己教學風格、適合上課學生的專用教案,這樣的教案不是適合每一個老師每一個班的學生。所以要想上好一堂課,必須自己吃透教材、摸索出每一個環節。

在這麼多專家面前講如何備課,還是有點班門弄斧,這裏只是向新老師們就備課説一些我的看法。

1、備課首先應該備教材

備教材就是要深入鑽研教材,鑽研教材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鑽研課文本身。從字、詞、句、段、篇到作者的思路、課文的主題思想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要勤于思考,勤於從有關的參考資料中吸取營養;要反覆地閲讀課文,深入體會課文中的思想感情;遇到疑難的問題,可以去請教有經驗的老師,和他們一起研究。二是要吃透課標對全冊教材的總要求,把握每一篇課文在學期或者階段教學計劃中的地位和作用。總之,要吃透課文,哪怕是一個字、一個標點也決不放過。這樣,吃透了教材,就能合理地定出教學目標、重點、難點。這次的磨課過程中黃莉老師的目標設定、教學環節的設置都是隨着對教材的鑽研程度改變的。從最初的“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理解掌聲的含義,懂得關心、鼓勵他人。”到後來加上“學習通過動作和神態描寫來表現人物內心感受的寫作方法。”這個環節,都是隨着對教材鑽研程度改變的。鍾老師一再跟我們説:語文課“教什麼”比“怎麼教”更重要,“教什麼”就是要分清什麼是“課程內容”,什麼是“教材內容”。課程內容是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選擇的要求學生學習的語文知識、方法或者語文技能方面的內容,教材只是個例子。確定了“課程內容”才能更好地教好教材內容。黃莉老師最開始的'備課就沒有確定好“課程內容”,只是單純教了教材內容。這樣就是沒有吃透教材,所以備課時深入地鑽研教材,確定“教什麼”是非常重要的。

2、其次還要備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備課是為了學生學習。學生原有基礎如何,學習這篇課文有哪些困難,有什麼要求,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等等,教師都要有所考慮。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不僅能節約課堂教學的時間,而且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備課是教師的基本功,基本功的訓練要持之以恆。教師必須注意平時的積累,積累知識,積累經驗。不論是看書、看報、聽課、參觀、遊覽等,隨時隨地做備課的有心人,不斷地從知識的海洋中,從生活和教學的實踐中,吸收營養,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三、建議和反思

上完一堂課後,並非意味這課堂教學的結束,課後對本堂課的反思和對自己提出一些建議也是至關重要。有些新教師認為上完課就沒事了,很少及時進行自我分析,這種做法,不利於總結和提高,勢必影響新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因此,在上完第一堂課後,都必須及時進行自我分析。即上完課後都要及時回顧備課和上課過程,分析在本堂課中有哪些較好地實現了原定計劃,還有什麼不足;哪些沒有實現或實現不好,原因是什麼;哪些問題在備課時沒有考慮到;學生在學習中有哪些反應;下堂課教學要着重注意些什麼等等。分析的結論記錄下來,作為下階段備課和上課的參考。

總之,上一堂好課要用平常心,發現問題,認真總結,推敲琢磨,百鍊成金。

師徒結對子也讓我意識到自身的諸多不足。“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我這個師傅 “名”與“實”之間還是存在較大差距的,但既然接受了重任,就只能努力縮小差距了。所以我會在提高徒弟業務水平的同時,也努力充實自己。黃莉老師這次課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我從中我也看到了她很多進步的地方,我也從中學習到了不少,這讓我還是初感成效。我覺得有所成效是一種幸福,是一份榮耀,我會努力去追尋它。 作為師傅,我真誠地希望我的徒弟能少走些彎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祝願我們名師工作室的師徒結對活動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的每一個老師都從中收穫良多。

磨課心得體會 篇6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是國小階段對立體圖形的第一次深入的學習,所以本節課的難點就是通過學習它們的特徵從中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在最初的設計中,活動1我是通過學生觀察我手上的長方體去引領學生總結長方體的特徵。

在設計時,我正好在上一年級的認識一些基本的立體圖形,其中就有長方體和正方體,所以我覺得長方體的基本特徵學生應該很清楚,但是,在上課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學習來很吃力,我講起來也很吃力,也很空洞,學生糊里糊塗,我更是急得一身汗,花了太多的時間卻沒有得到我想要的效果。後來,通過李校長和曹主任給我的.一番建議,我恍然大悟,我找到了我接下來突破本節課重點知識的切入點了。

首先,我對學生的學情沒有深入的瞭解,學生對於圖形的知識遺忘也是需要顧慮的,而且學生學習立體圖形需要去親身體驗才能真正的掌握。後來,我通過整改,將活動1這樣設計了,首先,引導學生認識面、稜、頂點,這樣慢慢在知識體系中開始建立框架,然後接着讓每一位學生帶着問題去摸一摸長方體,這樣學生活動起來就有了方向標,感受也更深刻一些了。

就從這一點的設計者我明白了,我們在設計一堂課時,起點定的時候要考慮學生的情況,空間觀念對於成人來説可能比較簡單,但是孩子的思維中空間觀念是比較薄弱的,我們要充分地讓他們去感受去領悟,這樣的學習才有意義,也更易於學生去掌握,體驗式的教學模式是我們國小階段圖形學習的一個有效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時不能忽略。

磨課心得體會 篇7

本學期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第三屆“智慧杯”青年教師課堂評優比賽,也結合我在市級培訓班中所要完成的一堂學員實踐課,選擇了一年級下冊教材“幾何小實踐”中《長度比較》這一內容,我們一年級備課組齊心協力與我一起進行了為期三週的研課磨課活動。這是一次難忘的經歷,雖然過程艱辛,可收穫和成長也是滿滿的。在整個過程中,與組內的兩位老師不斷研磨課本內容、課堂表現,對於數學教學的理解和感悟也豐富了許多。

第一次試教:博採眾長未必好

在接到上課任務之後,我選擇了一年級下冊“幾何小實踐”中《長度比較》這一課,這節課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通過直接比較和間接比較的方法來判斷物體的長短。而對於幾何實踐內容來説主要以教材為基礎,結合學生實際,提供大量的操作素材、操作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通過多次實踐來逐步體驗、感知,自己概括出長度比較的基本方法。確定好教學目標和大致方向之後,我開始鑽研教材、找尋成功課例,因為自己本身沒有教授過該內容,所以希望能有所借鑑,在教材中提供了“學習小夥伴跳繩”、“比身高”、“比旗高”、“比長寬”以及“方格紙比長短”這五樣素材,於是我將這五樣素材放入教案中並結合一般教學設計中的引入、探究、練習部分,進行了第一次試教。組內的吳春花老師和我的師傅施建平老師聽了第一次試教,聽完之後的感覺是比較“散”,猶如寫文章一樣,框架有了,可是內容卻還有待商榷。那該怎麼辦?大家決定坐下來一起仔仔細細地研課磨課。

第二次試教:細節決定成敗

第一次試教之後,我們就進入了真正的研課磨課階段。從引入部分開始,一步步地推敲。原本引入中我採用讓小朋友來選擇班中最高的同學去當運動會的旗手,企圖在選擇的時候讓學生產生“比較”的認識需求,但是效果並不是很好,在組內討論中,師傅施老師給出了建議,以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其實已經對長度比較有了一定的生活認知,那麼,需求如何產生?不妨將引入改成請一位學生與老師來比一比身高,由於高矮相差較多,學生也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這樣就可以自然而然地過渡到“長度比較”的第一環節:比較方法一——用眼睛看,繼而出示各種生活中用眼睛看一下子就能比出長度來的事物。

接下去是新課探究環節,憑藉着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積累,吳老師和施老師都給我指出了很多教學細節上的不足,比如在對學生操作活動中給出的指令要清晰、引導要準確;在教學語言的處理上如何簡潔精練等等。而在探究環節的教學設計上,我們也遇到了難題:由於該內容中一共有4個長度比較的方法要涉及——“用眼睛看”、“一端對齊、看另一端”、“長方形紙片比長寬(藉助工具1)”、“方格紙上比長短(藉助工具2)”,那麼究竟是先完成所有探究內容後再一次性練習呢?還是在每個探究環節結束後就進行鞏固練習?

商量下來,因為第一次試教所採用的就是先探後練,感覺效果不是最理想,所以吳老師和施老師建議我可以在第二次試教中嘗試邊探邊練,讓孩子對比較方法有一個接受的過程和系統的認識。而對練習部分的內容也進行了相應調整,使得環節之間的銜接能夠更順暢。

在對教案和課件進行修改之後,我進行了第二次試教,這一次感覺上也順暢了許多,教學的內容和設計上也覺得紮實了許多。

智慧杯比賽:好的基礎成功的一半

兩次試教之後,終於要真槍實彈地上場比賽了,有組內兩位老師為我全程保駕護航,對教學設計環節的擔心基本沒有了,但是對自己的臨場發揮水平多少還是有點忐忑,比如教學語言的運用、課堂氣氛的把握上,也是認識到了自身的這些不足,在第二次試教之後,吳老師和施老師開始為我進行教學語言的重組,細化到每一字每一句,讓我真正清楚地認識到,數學的邏輯性嚴密性都不容小覷,老師的每一個指令都要清晰明確,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會懂得該如何思考該思考些什麼。而在課堂上,老師的應變能力也非常的`重要,我們的孩子有時候比我們更聰明,面對突如其來的提問和新穎的生成問題又該怎麼去處理呢?我又學到了許多許多。

在這堂課中,學生在掌握了兩個物體的長度比較方法後,按照課本素材讓學生比較一張長方形紙長和寬的長度。因為長和寬是在同一個長方形上,而不像其他比較的兩個物體是分離的,所以習題的難度高了一層。書上出現了這個習題原意是讓學生通過折一折的方法比較,在這裏我們不侷限學生的思維,而是給他們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誰的方法多。顯

然學生的潛力是老師們無法估量的,他們的想像和方法遠遠超過老師的預想。 想出了折一折的辦法,還利用各種工具:尺、鉛筆、手等來“量一量”的方法,還有學生想出了同桌利用兩張相同大小的長方形紙,各取一長一寬直接比較。

智慧杯比賽雖説不能算得上完美,但也是組內老師一起研磨出來的成果,在這基礎上,我們又聽取徐校長的建議進行改進,力求在培訓班的實踐課中可以表現得更好。

培訓班實踐課:寶劍鋒從磨礪出

在徐校長的建議之下,我們又將教學設計中“學習小夥伴比跳繩長短”的內容進行了改進,在前兩次試教中也發現,學生都關注在因為小胖人是最高的所以他的繩子是最長的,而不去關注比較三條繩子用怎樣的方法去比較長短。沒有動手體驗的過程,小朋友很難將比較的方法説清楚,故而改成為每個小朋友提供三段毛線,讓他們通過動手操作後自己概括出比較長度的基本方法。有了動手體驗和感悟之後,學生參與的熱情也高了,總結和概括起來也更加地“有話可説”。

當然,幾易其稿、幾經磨練,培訓班實踐課雖然已是大家經驗累積的精華,是各位老師傾心幫助的結晶,但我作為青年教師,身上還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困惑,比如:專業知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對教材深度挖掘不夠,引導學生思考的活動設計較少,指導學生學習方法較少。課堂駕馭能力、應變能力不強;在安排小組活動時,要求不夠明確或者不詳細等等。

我們在一次次的試教、反思、修改、磨練中成熟起來,正是在“磨課”的困惑和痛苦,頓悟和快樂中,我們感受着成長。如何將“磨課”存在的問題與困惑在今後的教研活動中繼續研究、改進,都有待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深入的實踐與探索。

本次磨課活動,大家雖然辛苦但從中體驗到快樂和成功的喜悦,令人回味無窮,磨課更是越磨越有內涵和內容。我想:一節課越研究越有內涵,越磨越有味道,越講越有講不完的內容和價值。

此次活動不是終點站,今後的日子,我們還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反思。

磨課心得體會 篇8

9日、10日這兩天是我們農安縣國小語文“送教下鄉”培訓第三階段研磨課階段,9日那天早晨天空中飄着雪花,是我們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氣温也驟然下降。雖然天氣很冷,但是我們的心是火熱的,因為進修兩位教研員不畏嚴寒、不辭辛苦來到我們這個偏僻的鄉鎮國小,為我們推行大閲讀進行指導,面對面地交流、指導,這是我從教十幾年來所沒有過的。回首這次磨課、研課經歷,我收穫了很多。總的來説,我經歷和老師們合作學習,共同研討的過程,在研討中,老師們的知識經驗,思想方法進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從而使我們在這種交流和碰撞中激發了靈感,劇烈的觸動了我們的心靈,使我們在推行大閲讀的思想認識有了巨大的提高。

一、精心設計教學方法

有人説:好課是“磨”出來的,我想是很有道理的。在上課之前,我已經在心中試講過,每次上過之後,都會自己反思一下:怎樣才能激發學生閲讀興趣?需不需要問題引領,而是這一節課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吧!怎麼才能做到少問少將少干擾?語言是不是簡潔?等等,每一個問題都認真地加以分析,進一步完善。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心中要有譜,也就是要明確課堂上要達成的教學目標,然後選擇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培養學生讀書能力。不同的教學方法,會有不同的教學效果。通過磨課我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課應該考慮到的各種因素。如此往復下去,何愁教學水平和教學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二、學會精益求精

磨課是一個艱苦的.反覆修正的過程。在磨課中,先通過自己的學習,吸取精華,加以改造,靈活運用於該課教學及教研之中。對自己的説課、講課認真回憶、思考,向大家簡析自己該課教學的優點和缺點,對某些重要問題作簡要説明,提出某些問題請大家討論,並虛心聽取參與教師的評議,對參與教師提出的問題和意見作必要的解釋,要作好記錄,發現失誤,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總之,這次磨課研課活動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交流,老師們交流自己的見解的同時,也在不斷提升自我,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磨課心得體會 篇9

這倆天的磨課和研課,自己獲得了很大的收穫。對於課文的講解,沒有很好的方法,自己以前的做法是:與學生一起分析課文,重點來落實知識點,學生聽,教師講,一節課下來,學生感覺枯燥無味,教師累的很。通過這次國培,使自己對課文的講解有了更深的體會。

首先:自己對閲讀教學有了重新的認識。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閲讀教學應該是教師、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交流的過程,學生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改變了傳統的.、單一的、死板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寫思維導圖,構建文章的整體結構。

其次:能夠靈活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根據不同題材的文章,採用略讀、精讀、跳讀貫穿於自己的教學中。抓住文章的主旨,找關鍵詞,猜測生詞的詞義等等,培養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激發學生探索知識和閲讀慾望,從而對閲讀教學有了重新的認識。

最後:我個人認為:Reading is writing.閲讀即寫作。每學習一篇文章,要學習作者的寫作意圖,語言的應用。教育學生如果讓你來寫這篇文章,你該如何構思。大家可能都記得:在我們使用新目標之前,就遇到過一篇文章:談談你對做家務的看法。要求闡明二種觀點:支持做家務的觀點,反對做家務的觀點,最後闡明自己對在家務的看法。孩子們感覺無從下手。試想一下:讓我們來寫,可能也有同感。那麼這篇文章就出現在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所以在學習這篇文章,就要學習語言的應用。

總之,通過本次學習,即提高了自己對閲讀教學的認識,又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磨課心得體會 篇10

有人説:好課是“磨”出來的,我想是很有道理的。在上課之前,我已經在心中試講過,每次上過之後,都會自己反思一下:怎樣才能激發學生閲讀興趣?需不需要問題引領,而是這一節課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吧!怎麼才能做到少問少將少干擾?語言是不是簡潔?等等,每一個問題都認真地加以分析,進一步完善。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心中要有譜,也就是要明確課堂上要達成的教學目標,然後選擇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培養學生讀書能力。不同的教學方法,會有不同的教學效果。通過磨課我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課應該考慮到的各種因素。如此往復下去,何愁教學水平和教學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磨課是一個艱苦的反覆修正的過程。在磨課中,先通過自己的學習,吸取精華,加以改造,靈活運用於該課教學及教研之中。對自己的説課、講課認真回憶、思考,向大家簡析自己該課教學的優點和缺點,對某些重要問題作簡要説明,提出某些問題請大家討論,並虛心聽取參與教師的評議,對參與教師提出的問題和意見作必要的解釋,要作好記錄,發現失誤,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趙老師緊密結合教材,與學生互動很默契,運用最高級展開最佳電影院這一話題的討論。問題設計有的`放矢,但頭腦風暴環節未能做到詳略得當,且不典型,層次不清晰。李老師也以不同話題,用比較級展開素材,學生成果展示也驚喜疊現。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是學到老教到老。四節課中我有贊同,有矛盾,有驚喜,有領悟,也有疑問。我的領悟是教師有方向的引領,學生才能有收穫。講者實踐課堂,領先嚐試新思路;觀者審視他人,反思自己;議者從他山之石引以為鑑。

倆天的工作安排井然有序,倆天的聽課任務同課異構,集結了參訓教師的辛勞與智慧,融合了團隊成員巧妙的合理化建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着實掀起了一場共同促進,共同成長的教學熱潮。這次磨課研課活動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交流,老師們交流自己的見解的同時,也在不斷提升自我,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磨課心得體會 篇11

這個學期我們學校組織了磨課活動。通過活動我受益匪淺,汲取了老師們的精華也認識到上課中的不足。細細反思取得以下幾點感悟:

一:深入鑽研教材是上好課的基礎

教材是教師呈現教學藝術的依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深入理解教材,抓住核心目標、分清主次。磨課的過程首先就是對教材理解的辯論,同組教師對相同教材見仁見智的理解。通過本輪的磨課我對教材的理解進一步加強了。

二、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是上好課的前提

有人説:好課是“磨”出來的,我想是很有道理的。在“磨”課的時候,一般的做法是先讓執教者自主設計一種教法,第一次試教後,執講者要對自己本輪磨課進行反思,聽課者進行討論。我們組要求聽課者把發言的中心定在“如果我來教,我會如何教”上,各種教法一一亮相,找出本輪磨課中的教學“亮點”,認真分析,進一步完善,促進教師開課的信心和熱情,營造和諧的教研氛圍;也可以讓其他教師抱着“找刺”的心理,滿腔熱忱地幫助同仁指出毛病,良藥苦口利於“行”,分析原因,找出對策,以促使執講者開拓思路,誘發智慧,促進反思,改進教學行動。執教者再次從上課的各個環節進行反思和自我診斷,吸取各方意見,把別人的教育經驗內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在不斷的磨練中,教師自然會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課應該考慮到的各種因素。如此往復下去,何愁教學水平和教學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三、豐富教學手段是上好課條件

一節好課不應該脱離教學實際,教學手段不應該過於花哨,教學評價不應以是否運用多媒體一票否決,這是毫無意義的。通過考查試教的`效果,我們能明顯地看到這堂課所運用的多媒體課件在數量、質量以及展示時機等方面存大的問題,進而為執教者更好地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度”。

每一次的公開課,執講者總會花大量的時間製作精美的課件,這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更讓課堂蓬篳生輝。但有時不免做得花哨。但試教磨課後,發現了這個問題,那麼,以後的課件製作中,就會注意這方面的製作弊端。

四、學會精益求精是上好的關鍵

磨課是一個艱苦的反覆修正的過程。在磨課中,先通過自己的學習,吸取精華,加以改造,靈活運用於該課教學及教研之中。對自己的説課、講課認真回憶、思考,向大家簡析自己該課教學的優點和缺點,對某些重要問題作簡要説明,提出某些問題請大家討論,並虛心聽取參與教師的評議,對參與教師提出的問題和意見作必要的解釋,要作好記錄,發現失誤,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總之,磨課活動促進了每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升了個人業務水平,今後我將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磨課中去,不斷地歷練、完善自己!

磨課心得體會 篇12

11月5日下午,根據遠程研修磨課的進程,即將開始上課和觀課階段,禹城市實驗國小召集本校的指導老師和各研修組長及部分學員,在北區會議室召開了階段總結會。楊成秋校長專門列席了會議,並提出了幾點要求和希望。

會上,學校遠程研修分管校長高偉偉就自磨課以來的研修情況進行了回顧總結。肯定了研修的作業質量和取得的成果,剖析了磨課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特別強調了要保證各位學員的研修時間和發帖研討的質量,詳細部署了磨課階段的重頭戲——上課、觀課任務。並帶領全體與會人員重温了《禹城市實驗國小關於加強研修工作的制度要求和考核辦法》,明確了學校對加強遠程研修工作的目標和決心。

各研修組長就本組的研修實際情況進行了總結。在教學任務重,人員南北兩個校區分散的不利條件下,他們積極帶領全組學員充分學習和借鑑20××年遠程研修和國培計劃的成功經驗,嚴格按照本組的.磨課計劃,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各研修組之間互相學習,圓滿完成了磨課前邊各階段的各項任務。

最後,楊校長要求全體成員針對磨課階段任務重,目標要求高,技術性強的特點,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進一步增強做好磨課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從時間、制度、措施上下功夫,紮實做好羣組磨課工作。希望老師們明確方向,鼓足幹勁,努力爭取在20××年遠程研修中取得更大的成績。

磨課心得體會 篇13

敢於把自己的缺點和失誤毫無保留地展示與他人,需要怎樣的勇氣?驕傲自負者不肯,因為他不願意承認失敗。自卑自慚者不敢,因為深深地自責已讓他無力言説。處事中庸者或許又懶得這樣做,認為是非對錯自有他人評説。

誠然,有些事情發生了,過去了,結局好壞,只需淡然一笑,説聲再見。不必常掛於心,不必沾沾自喜,更不必耿耿於懷。

然而,作為參與磨課的教師,卻不妨跳出課堂看看自己。以旁觀者的身份評價一番,倒也別有一番情趣吧。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温的一篇寫景散文。課文的條理非常清晰,通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伕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城市特有的風光。

本次磨課活動我講授的是第一課時。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本課的生字詞,重點品讀第二和第四自然段,領會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把人的活動同事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表達方法。

聚焦xx國小:

遵照領導安排,我在5號下午匆匆趕到xx國小。上課之後見到了五年級的孩子們。走進教室頗令我吃驚,全班一共20個孩子。我好發現後面有五六個個頭比較大的孩子都是單人單桌。據他們的任課老師介紹,這幾個孩子比較調皮,也不愛學習,上課不怎麼聽講。

我意識到了第二天的挑戰是不可避免的。看來課前的交流要用點心了。我黑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陳娜,讓孩子們讀一讀,猜一猜我為什麼寫這兩個字。這個問題不難,孩子們一下子就猜到了這是老師的名字,我趁機表揚他們。與孩子們的交流就這樣愉快地開始了。我發現其他的十來個孩子還是非常活潑可愛的。最後我告訴孩子們第二天要學習的課文,讓他們自己預習課文。從走進教室到離開一共十來分鐘。一是我還要趕回學校上第二節課,二是覺得也沒有必要事先和孩子接觸太久。

初讀課文本來打算讓學生自由朗讀,然後課件出示生字詞讓學生認讀和理解。因為xx國小沒有多媒體設備,初讀課文改為指名分段讀課文。這樣做,第一便於瞭解學生的預習情況。第二便於及時糾正學生的讀音。

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先讓學生畫出描寫小艇特點的關鍵詞,瞭解小艇的特點。然後通過引導學生讀出小艇的長,讀出新月的美,讀出小艇行動時的輕快靈活,感受三處比喻的妙用。並通過對比感受比喻修辭手法的運用能使文字更加生動有趣。

對於第四自然段的教學,我首先讓學生快速默讀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然後找出哪個詞語最能體現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這兩個問題都很簡單,學生很快就找到了。然後我讓學生再仔細的讀這段話,畫出描寫行船環境的關鍵詞,體會行船的艱難。然後再讀讀描寫船伕操縱自如的句子,感受船伕的了不起。再此基礎上問學生想不想當一回船伕,讓學生以手代挺,聽老師讀句子進行表演。表演過後,我挑選一位“船伕”到講台上,大家根據書上的句子誇誇船伕。最後提議一起誇誇船伕,實際上就是齊讀第四自然段。這些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用多種形式讀文,加深理解,最終能熟讀成誦。

課堂上有兩三個學生特別積極,但其他孩子不太活躍。有一個男生不聽課,一直心不在焉的,我幾次走過去給他以暗示,無用。還有兩個女生,其他孩子表演時,不參與表演。除此之外,其他孩子無論是否積極發言,都在認真的參與學習。教師語言自然流暢,自認為對學生的引導還算到位。

當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初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環節用時過多。原因是對學生字音的糾正過多,但是,我想我無法做到為了趕進度,對學生的錯誤讀音聽而不聞,置之不理。我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是學有所獲的。對於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也顯得過於細緻。導致對第四自然段的學習,時間上有些緊張了。另外,在講完第二自然段,本打算鼓勵學生在平時的習作中恰當的運用修辭手法。在學習第四自然段之後有個小結,本段是按總分的結構來寫的。結果都忘記了。

張振海老師首先肯定了我在這節課中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習慣的培養,然後指出整個課堂看起來有點散。我想那是因為安排的內容不是太多,每一步的'設計都本着紮紮實實的原則,走得穩妥、緩慢。凌主任給我提出:課題不能代替板書。也就是不能把課題作為板書的一部分。還有一位老師提出應該讓學生明白威尼斯的小艇和我們平時見到的船有什麼不同,為什麼要造成這樣的形狀。我認為都言之有理。

聚焦趙xxx國小:

趙x國小是可以用課件的,於是,六號晚上我修改了教案,並根據需要做了課件。我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以為一個課件我可以快速完成,於是不慌不忙的吃完晚飯,檢查過孩子的作業。才打開電腦,開始做課件。沒想到又是搜索圖片,又是插入視頻,竟忙活到了2點。第二天一早起來熟悉一遍課件,就立刻趕往距離我家二十多裏遠的趙x國小。到達時已經快上課了,好在我是第二節講課。張老師説我昨天配樂範讀第三段課文時,用手機放的那個音樂不合適,應該用《威尼斯船歌》。

因為前一天沒來見學生,還是先去見見學生吧。走進教室發現學生挺多的,任課老師説有四十多個學生呢。我心中竊喜,這麼多學生課堂氣氛應該可以吧。於是跟學生做了簡單地交流,問問有沒有預習課文,學生説預習過了。簡單交代幾句,就到樓下借用校長辦公的電腦修改課件了。等修改好後到電教室聽小賢講課。小賢下課後,我就連忙去試課件。剛調整好上課鈴就響了。我説:“孩子們,準備好了嗎,可以上課了嗎?”就開始上課了。

課堂環節比起在xx國小時做了一些簡單的調整。初讀課文改成了自由朗讀課文。然後出示生字詞,指名讀,並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操縱自如、手忙腳亂”兩個詞語的意思。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課件出示了威尼斯的小艇和獨木舟、新月、水蛇的圖片讓學生觀察。明白把小艇比作獨木舟、新月、水蛇分別寫出了小艇的什麼特點。在學習第四自然段時,讓學生表演時不再是老師讀句子學生表演,而是讓學生邊讀句子邊表演,因為可以用課件出示句子,這樣方便多了。另外,把老師們給我提出的一些建議加了進來。例如,小艇為什要造成這個樣子?板書也做了調整。

趙x之行,有許多的意外。課堂上學生不是很活躍,並不是不會,而是放不開。估計是我的課前交流沒有做到位。提出問題之後總是聽到有孩子很小聲的回答,並不舉手。這時我會讓他大聲地説出來,結果回答得很好。自由朗讀課文,然後出示詞語,指名讀詞語,本以為這樣比起分段朗讀課文會節省一些時間,沒想到更費時。更可笑的是,我慌里慌張地就開始上課了,沒有調整好心態,整節課似乎都不怎麼在狀態。這一不在狀態啊,就容易出狀況。例如,板書課題時剛寫一個“威”字就聽到有孩子小聲説“錯了”,我趕緊停下看,再仔細看,沒錯啊?就繼續板書。誰知還沒寫“小”字呢,就開始指導“艇”字的寫法了,我暈!再如,“道具出示的不是最佳時機。本來設計好的環節,有漏掉的現象,又臨時調整。課堂語言就不夠精煉準確了。一向覺得自己上課從不説廢話的,這次卻被張老師指出,語言太碎,不精練等等。原因估計就在這裏了——不夠沉着。

親,感謝您耐心地讀到這裏。更要感謝您真誠的批評、指導。

磨課心得體會 篇14

一:關於磨課的體會:

第一:為什麼而磨課?我們將此歸納為三句話:為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效率而磨;為形成更富特色的教學風格而磨;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而磨。從整體上説,即是為了夯實教與學的基礎而磨。教學能力和教學效率的提高始終是教學的最根本的問題,通過磨課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效率也自然應該是題中應有之義,唯有如此,教師才能更好的實現教學的目標。為形成更富特色的教學風格而磨,教師個人的性格,氣質以及風格各不相同,而磨課絕對不是要形成整齊劃一的,固定化和模式化的教學風格,而是要幫助教師逐步形成符合自己的,更富有特色的,具有效率的和成熟的教學風格,唯此,才能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而磨,磨課的最終着眼點應當是放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之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總而言之,磨課應當是作為比較全面的提高教與學的'基礎而進行的實踐活動。

第二:如何來進行磨課?我們認為它基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設定基礎目標:課堂教學能力的涵蓋範圍很廣,一次磨課的過程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我們認為,比較具有效率的磨課應當是事先設定某一個比較具體的目標,然後通過後續的實踐得以提高;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相結合;適當的多次反覆操練;評價與總結。

第三:磨課的目標是什麼?磨課的目標是形成精品課,優質課抑或常態課?我們認為磨課的最終目標是形成更好的,更有效率與風格的常態課。即使通過多次的過程而能夠形成很好的課,這個課也應當是歸屬於常態課,這與磨課的本意是相符的。

第四:磨課的基本原則有哪些?通過實踐,我們認為:磨課的基本原則應當包括:

①選擇性原則:磨課的課程內容應當有所選擇,一般不宜選擇具有一些爭議性,過於複雜性的課程內容進行教學;

②個體性原則:基於每個教師的教學能力的不同以及教學風格的不同,應當考慮到每個教師的個性特徵和教學能力的不同掌握程度,而制定相適應性的方案;

③適度性原則:即是以達到事先設定的基礎性目標為標準,進行次數不同的操練,而不必規定限定性的次數;

④多樣性原則:即是在磨課的實踐操作上,可以採取多樣化的形式,既然上課可以採取多次獨立磨課的方式,那麼備課是否也可以獨立的進行多次的磨課式的操作呢?還有教學的其他環節是否也可以進行獨立的磨課式的操作呢?值得大家思考。

二:關於磨課的反思:

第一:理論的學習尚需加強。理論是實踐的先導和總結,通過學習理論,可以增強自己實踐的指導。在這方面,我們的學習還十分的薄弱,還缺乏系統而完整的學習過程,這也直接的制約了實踐的活動和效率的提高,在今後的研究中,要加強這方面的學習。

第二:實踐的計劃性待加強。限於現實的多種因素的制約,對於開展這項研究性工作的時間性和計劃性都不是太強,在今後的工作中也要適當的加強,爭取做到有計劃的開展工作,爭取早日能夠實現既定的目標,提高教學的質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