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幾何入門教學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2.74W

幾何教學特別是國中的幾何教學對於老師來説是一個難教的課題,對於學生來説也一直認為是一個難學的內容,讀了楊裕前老師的《平面幾何入門教學》,覺得非常有收穫,此書確實是一本既有理論依據,又有實用價值的好書書。對於我們在一線的教師來書來説無疑是給出了清晰的理論依據和實戰經驗典範,給了我明確的指導方向,現就自己的閲讀談點滴體會:

平面幾何入門教學心得體會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認為,動機是一切學習的原動力,任何成功的學習都伴有強烈的動機,受內在動機的驅使:而無動機的學習,多畏懼困難,敷衍了事,最後一事無成。平面幾何的學習剛進入新天地,好奇心、求知慾十分旺盛,激發學生內在動機,必是學習平面幾何關鍵。因此激發學生學習幾何的動機,成為我們幾何入門教學的引言,現從一下兩個方面闡述:1.激發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可以給學生介紹我國古代在幾何學上的.輝煌成就,如:《周骨算經》中寫到的“勾三股四玄五”,祖沖之在圓周率的計算上達到了相當的精確的程度等,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渲染教育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學生有充分的學習信心。2.聯繫實際從生活找根源。如學習圓的內容時可以從實際出發為什麼要學習圓,生活中圓無處不在,特別是我們的交通工具離不開圓。還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動手“摺紙”入手將長方形紙折成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梯形等基本圖形,讓學生把幾何圖形抽象到實際的可以動手操作的可認識,有據可循的知識上來。

二、抓住幾何的基本概念,揭示本質

幾何教學從一開始就會出現幾何概念,概念多、術語新,難掌握,易混淆,是幾何的特點,因此概念教學的成敗,極大地影響着幾何能否入門,而在課堂上能否深刻揭示幾何概念的本質特徵,又是概念教學成敗的關鍵,由於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有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發展過程,學生學習一個新的幾何學概念,一般有三個階段,那就是:直觀形象——圖象抽象——本質抽象。例如一個比較簡單的概念——射線,可舉出手電筒射出的光線先給學生以射線的直觀形象,然後教師畫出並引導學生畫出從A點出發,沿着某一個固定方向前進的路線,給學生以射線的圖象抽象,再闡述它僅有一個端點,它沒有長短,也沒有粗細,它是直線上的一點一旁的部分,這樣便上升為射線的本質抽象,從而給出射線的定義。

三、準確識圖,數形轉換

幾何學是離不開圖形的,因此圖形的視覺效應是不可忽視的,在圖形教學中,還應重視培養學生對較複雜圖形的認識能力,隨着學習幾何內容的逐漸豐富,幾何圖形也就越來越複雜,複雜的幾何圖形是多式多樣的,主要是圖形的交錯和變位,當然在幾何入門階段,圖形還不能算是很複雜的,但有的學生已感到圖形難辨認、分析難下手。因此從幾何教學的開始就應該予以重視,如在講“垂線”概念時,可以畫出圖形,如圖AO⊥OD、BO⊥OC,圖中有相等的角嗎?為什麼?這裏有兩個直角交錯,為了便於學生認別,可以用彩色粉筆畫圖形的界線, 並標註出有關性質符號。對於交錯圖形,更重要的還應使學生理解交錯圖形如何分解成一些基本圖形,怎樣又從簡單圖形組合成較複雜的圖形,這樣逐步讓學生懂得圖形的分解和組合。

四、幾何語言的訓練和推理論證的培養

幾何語言是我們於他人溝通的橋樑,是我們進行幾何交流思想和進行智力活動的工具,而推理就是用正確的幾何語言將其表達出來的一種智力活動。加強學生幾何語言的訓練,要努力提高學生的説理能力.課堂數學要形式多樣,有講有練,給學生較多的語言訓練機會.如要求學生複述定義、定理的意義;教師給出圖形,要求學生“看圖説話”講述意義;教師寫出各論證,要求學生説出根據,理由等。語言訓練中逐步要求學生做到語言精練,表述正確,對於學生模糊不清的口語,要一一加以糾正,毫不放鬆.語言訓練要重視課本的作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看書,同時對於一些語言方式和習慣用語,如“連結××並延長交××於×點”、“延長××到×,使××等於××”等,可以要求學生熟記,以利於熟練地掌握和正確地使用幾何語言。當然適當的反例教學也可以提高學生使用語言的精確性.如教學中經常讓學生來辨析諸如下列一類的語句:“到一條線段兩端距離相等的點是線段的中點”,“兩條線段不平行就相交”;“過線段AB外一點作AB的垂線”;“過M、N兩點作直線AB的平行線”等;推理論證的方法也是逐步滲透的,從簡單開始,從口頭表達開始,明確因果關係,熟悉如何推導。可通過實例介紹推證通法中的演繹法(三段論法):

舉例:(1)放火的人是壞蛋 (大前提)

因為 丁一正在放火 (小前提)

所以 丁一是壞蛋 (結論)

(2)對頂角相等 (大前提)

∵∠1和∠2是對頂角 (小前提)

∴∠1=∠2 (結論)

以上推理過程由三段組成,所以稱之三段論證(演繹法)。

通過介紹,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三段論證,從而減輕了“幾何難”的心理壓力。並從“∵”、“∴”的句式練習中,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推理論證的能力。同時向學生講清楚,在證明一個命題時,它的過程往往是由一連串前後連貫的三段論法組成的。

以上是我的點滴體會,由於時間倉促只能從中領悟出這一點內容,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及看書的遍數的增加還會從中領悟出更深的精髓,希望各位能不吝提出批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