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系學生畢業創作的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2.8W

我在每一次書法創作前,總要預先構想表現出某種意境和效果。雖然意境往往是難於表達出來,但效果一般是可以達到的。此次創作,我打算把草書寫出“靜”的意味,要達到書寫時情態安閒、章法上佈局隨意、用筆簡潔、線條含蓄的效果。帶着此種預想寫了一次,不甚滿意。便停下來,在一段時間內細讀了弘一、八大的法書。

美術系學生畢業創作的心得體會

某日上午微風輕拂,春雨瀟瀟。泡香茗一杯,書窗前坐,取出臨習多年的《懷素小草千字文》和《菜根譚》,翻閲了一陣,調動情緒。待有欲書的感覺,往端硯中倒入中華墨汁,多兑清水,調成較淡墨色。取出早已裁好的四尺斗方安徽宣紙,用加健羊毫筆隨意地寫了八張小草作品。每張書錄不同內容的《菜根譚》語錄二則,然後便逐一釘在壁上,仔細品味,“孤芳自賞”一番。覺得其中一張的用筆、章法、筆致俱已達到預想效果,於是作罷。收拾紙張,清洗筆硯。此時窗外雨已停歇,不知何時天已放晴了。

柯大林 :

此幅作品書錄了元朝畫家倪雲林的兩首題畫七絕《題墨萱》:“落盡幽花出一枝,愛宜男草近清池。水仙唯數彝齋趙,夏卉芳妍爾更奇。”和《為蹇原道題竹木圖》:“疏篁古木都成老,石澗莓苔亦有花。排悶不須千日酒,聊將小筆畫龍蛇。”所用紙為安徽宣紙淨皮尺八屏,用筆為安徽臨泉“明道堂”長鋒羊毫,用墨為北京“一得閣”墨汁。

自20世紀70年代初握管臨池以來,我先自顏楷入手,繼學二王、米芾,再研漢隸、魏碑。其間值得一提的是,從1984年起,我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悉心臨習《爨寶子碑》、《爨龍顏碑》,手摹心追,日夕思索,吸取前人古樸高遠的.書法理念,將自身深厚的人文積澱、儒雅平和的個性修養和紮實穩健的筆法技巧,熔於一爐,初步形成了鮮明藝術風格。

1985年至1993年間,安徽黃山書畫院特聘我為客座書法教授。為教學所需,我接觸了大量明清碑帖,得益匪淺。其中,於王鐸、傅山、徐渭尤為傾心。通過幾年的深入閲讀、臨習、揣摩,吸取了名家書法創作的新思維,納入自身書法創作的理念,在作品的創新和拓展方面步入一個新的境界。此外,我還利用業餘時間,認真閲讀中國古代詩、詞、曲、賦、文,潛心聆聽中西音樂,留心觀看民間舞蹈和民間工藝,積極拓展自己的藝術興趣和愛好,多方完善、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努力將多種藝術形式融會貫通,並形成了自己的藝術創作思路,即:創作時保持寧靜、含蓄的心態;用筆時追求渾厚、率真的風格;作品中力求表現自然、高古的格調。

本幅作品以爨字與隸書筆意為基本創作取向,糅合草書的藝術特點,使繼承與創新得到了較為完美的體現,形成了渾樸、自然的個性特色。

一、結體疏密有致,錯落跌宕。整幅作品書寫以濃墨為主,隨着字意的變化,對每個字相應予以靈活處理,使幅面墨色濃、淡、幹、濕、枯相間雜糅,情意陡生,收到了字字不同的顯著效果。

二、章法多變,靜動結合。儘管整幅作品均以爨字與隸書筆意為基本創作思路,但在創作時,卻大膽地對詩中的“草”、“龍”、“花”等字以草書落筆,使整幅作品“同”中存“異”,於整飭中隱流動,克服了齊整、劃一的單調、滯重感,讀來更讓人玩味;作品在落款時,又以行草書用筆,嫵媚、生動,使整幅作品憑添了幾分輕鬆、跳躍的氣息。

三、用筆追求含蓄,古樸高雅,不尚張揚。

四、本幅作品計用章三方:開篇用“界外造化”閒章一方,作引首章;在“須”字左側落一方佛像,起點綴作品與平衡整篇章法的效用;落款則鈐以姓名章。由於在用印時做到了通篇佈局,合理用印,使印章成為了整幅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與整幅書法十分協調、統一。

董 洋 :

書法是線條的藝術,就像音樂是旋律的藝術、攝影是光的藝術一樣,書法是一種通過中國漢字的書寫,表現其線條美感的藝術。書法藝術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既在於它是深深植根於中國這塊古老大地上不斷推陳出新的藝術,也在於它是具有醇厚的民族風韻、豐富的藝術內涵、高超的表現力、廣泛的實用性的藝術,因此為人們所喜聞樂見。我為此付出大量辛勤的勞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