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心得體會(通用15篇)

來源:文萃谷 9.89K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訪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訪心得體會(通用15篇)

家訪心得體會1

昨晚的家訪活動按計劃順利進行,在此,我和葉老師感謝各位家長對本班工作的大力支持以及你們的熱情相待!下次的家訪對象我們會提前通知。本次家訪狀況總結如下:

×××:斯文秀氣的小敏在家乖巧。昨日下午在家幫忙搞清潔,自己收拾房間。有禮貌,熱情待客;對於家長和老師提出的意見能虛心理解,但學習仍欠主動。

×××:在家表現好。可愛的小姑娘很有公主般的高貴氣質,喜歡看書,能自覺完成作業。昨晚她彈了一首練習曲,我彈了首<<夢中的婚禮>>,期望小玟以後能堅持天天練琴(昨晚我彈後發現自己滿指灰塵哪,那琴可能少彈)。彈琴不但能增添人的優雅氣質,而且能幫忙你變得更加細心。加油!

××: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閃爍着智慧的光芒--這個小男孩真聰明!經常自己一人在家,做作業,看電視,上網。家裏有很多課外書,下週要向他借幾本看。“聰明的孩子總是很粗心”,這句話説得不錯,小宏做事要仔細點哦。

×××:這是一位落落大方的小姑娘,十分有禮貌,老師一到就忙着招呼了,請坐啦,倒茶啦,端水果啦,呵呵,真是一位好客的小主人!她在家很聽話,用心主動做家務。兩位班主任都誇她越來越細心呢。

家訪心得體會2

家訪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樑。通過家訪能及時瞭解學生在家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通過此次家訪,我們可以近距離了解學生在家表現,日常行為,學習環境,學習習慣,家長的家庭教育,等等;我們也能更好地提醒家長;家長也能瞭解到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瞭解學校的教育方針,學校的常規,這樣家長能更有效地配合學校做好工作。

此次家訪給我的最大體會是拉近了我們與學生、家長的距離,加強了溝通,增加了相互間的瞭解。同時我也覺得家訪要做到真誠,要真正地是為了學生,要和家長共同把孩子教育好,而不是純粹地向家長述説孩子的不是或是把學生的一些問題拋給家長。應該是與家長共同想辦法,一起教育好孩子。這樣,不僅能贏得學生對你的好感尊敬,而且也有利於我們今後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我想以後要儘可能多的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繫和溝通,可以利用飛信,校訊通等方式更好的來和家長朋友溝通,教育好我們的學生。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那麼我們的教育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家訪心得體會3

按照學校教學計劃我們全體老師於五月份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大家訪,在家訪過程中給我最大的感覺是,家長們抱怨跟孩子很難溝通。雖然目前物質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但是家長與孩子心與心的交流正在逐步減少。

家長工作繁忙,常常需要加夜班,沒有時間管孩子,更別説是關心孩子的學習,有的孩子別説和父母交談學習的狀況,平時就連見到父母都很困難。我們在家訪過程中,也碰到幾位家長不在家,一般都要加班到九點多,等到父母加班回來,孩子已經睡了,有空時也只是隨口問一聲“作業有沒有做好了”。這樣長時間下來,孩子在心靈上與家長構成了一道隔膜,產生了距離。到了最後,當家長想多關心他一些時,他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反而會説家長煩,不願多開口説話。

家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有所欠缺。由於我校的特殊地理位置,部分家長還是有“不打不成才”的思想,這一點也使部分學生害怕老師進行家訪。有一次,我對班中的一位學生説要去他家家訪,他竟然和我商量,請求我以後再去。我追問原因,原先是這次期會考試考得不夠理想,怕我和他家長説,怕挨家長的責罵,甚至是打罵。我告訴他家訪是為了和他父母進行交流,而且老師會推薦他的父母好好説話的,這時他才放下心來。

家長與孩子交流有所欠缺。有幾位家長在我們家訪時向我們抱怨説孩子什麼都不肯和家長説,學校裏發生的事從來不和家長談起。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與家長的溝通問題已經成為家庭教育中的大問題,而家長往往缺乏這方面的相關知識經驗,家訪無疑是解決這一難題的良方之一。

家長的心態未放正。此次家訪中,有一位學生家長表現出對孩子已經是放下的樣貌,從與我們談話的口氣來看,似乎對兒子已不抱任何期望了,這讓我們很難受也很意外。其實,孩子本身並不錯,據瞭解,主要是家長從小就對他放鬆要求,致他對自我也放鬆要求,才會變成這種狀況。其實,只要家長放正心態,擔起職責,給孩子期望和勇氣,那麼,孩子必須能有所進步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家庭教育是多麼的重要,要給孩子一點時間,親近孩子,關心孩子,理曉情動,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家中無小事,處處是教育。父母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把握正確的家庭教育觀,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用“心”培養好孩子;如何看待獨生子女?他們也更需要理解,需要寬容。要堅持以鼓勵為主的正面教育,加強家校的溝通和聯繫,那麼教育這朵奇葩必須能結出碩果。

家訪心得體會4

師愛是師德的靈魂,對於教師而言,“師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

家長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學校重要的合作伙伴,家訪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環。現在的聯繫方式很多,諸如電話、手機、互聯網等,為什麼要跟家長面對面的交流呢?可是當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訪之路時,我才體會到了面對面促膝交談的好處。

在家訪之前,我跟幾位家長們都通了電話,電話裏我能感受到家長們高興的心情,有的家長本來要上班,知道我們要去,就特意請了假在家等我們;有的家長因為不在學校附近住,怕我們跑很多路,就來學校接我一塊乘車前去;這些舉動讓我覺得家長們很重視老師的來訪,也很歡迎老師家訪,他們特別想有一個機會能單獨和老師一起交流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同時我也更深地感受到家長對孩子的殷殷期望。

10月15號利用休息時間,我深入幾個學生家中,進行家訪,感受頗深。家訪真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麼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心應手。同時大部分家長的熱情好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自豪。

10月16日那晚家訪,讓我感觸好深。剛到張興龍家門口,家長就很熱情的歡迎我們;還説:“我們老師關心他們孩子,開學不久就家訪了,真是辛苦你們呀!”還説我們老師很有責任心,當聽到家長這麼説,心裏感到很安慰,再苦也值得了。而一開始我們就聊一些該生的情況!聊着聊着,那學生的媽媽就把我們當成自己的好朋友聊了,還説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當時好想去安慰,卻不懂怎麼説好,就靜靜的聽着他們訴説,相信説出來了會好些。最後我們還是有説有笑的聊,在回來時候她還説有時間再去她家坐坐,一起説説話等。這位家長讓我感到了一種格外的親切與友好。同時這次家訪也讓我深有感,原來我們跟家長也可以那麼的親切與友好。

很多家長對老師的到來,接待的非常熱情,他們覺得温暖,倍感興奮,學生本人感到:原來自己並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師的心中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總是在注視和關心着自己。學生舒鋭説:“老師,您這次家訪,給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還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個好學生,在家裏更要做個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後的表現。”

這次家訪,使家長和學生感到十分親切,從內心深處非常感激教師。學生陳雙見到我的到來,開始非常緊張,站在門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來向家長"告狀"的,沒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現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勵她要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進步。在輕鬆和諧的閒聊中,孩子越説越高興,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統統都講給老師聽,家長也因此瞭解了孩子內心更深刻的東西,對孩子的表現越來越滿意。最後,他們一家人依依不捨地把我們送出大門口,並希望老師經常到家。

在家訪中,我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個忙於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

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説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於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餘,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事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説的多,做的少。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唸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採取措施,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從小又過於溺愛;現在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一次家訪瞭解一個家庭,一次家訪走進一個心靈,一次家訪震撼一次心靈。總之,家訪讓我受益非淺。通過家訪,我感受到家長們對孩子都寄與了厚望,只是缺少了正確有效的方法,使得一些孩子的教育效果不甚理想。本次家訪活動,更拉近了教師與家長間的距離,增進了家長與學校之間的關係與信任度。多年的教學工作實踐使我深刻認識到,家訪工作作為教師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家訪工作,並且善於做家訪工作。

家訪心得體會5

周戈莊國小 王作天 前段時間學校組織了一次家訪活動,我走訪了20幾個學生的家。我越發的感受到只有走近學生才能瞭解學生。在學校裏學生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老師看,所以他們是“戴着面具”的——在家任性的在學校可能表現的十分聽話;在家玩的很瘋狂的,在學校可能顯得比較文靜;在家比較懶散的在學校可能表現的比較積極xx 而家訪正是揭開這層面具的手段。通過走訪,我能感受到家長們對家訪活動的深切期待。很多家長在家與孩子方面有着很多的困惑,可是由於平時工作忙沒有時間與老師交流。有些家長很不明白,為什麼給孩子買了那麼多的作文書、日記大全孩子的作文水平卻一點起色也沒有呢x我只能告訴他們,實際上靠給孩子買作文書來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的做法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孩子們往往把作文書當做故事書來看。他們只看比爾呢身上發生了一件什麼事,這件事有什麼新奇的。卻從來都不去思考為什麼自己寫的作文被説的一無是處,二別人的作文卻上了作文大全,他們的作文好在哪裏,他們的語言美在哪裏,他們用詞怎麼準確xxxx

通過這次家訪我深刻的明白了,很多家長在家裏不是不想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是苦於沒有辦法。而作為教師,我們就應該多與家長進行交流,讓他們瞭解教育孩子的方法,這樣家校合作才能把孩子教育好,才能讓孩子成才!

家訪心得體會6

在還沒正式上課之前,我就從以前老師那裏瞭解到了他的一些情況,得知,他沒有媽媽了,此她就成了單親孩子。還了解到他的父親根本就不是怎麼地在意他的學習,還經常的不在家,容易惹火,還經常跟同學鬧彆扭、打架。或許就是這樣,他本來就缺乏母愛,父親又不怎麼的關愛他,使他覺得自己與其他同學的差距太大,他沒有得到別的同學得到的關愛就覺得心理很不舒服。然後就尋找其他的一些途徑來引起同學、老師的關愛,有句話説:“人之初,性本善”,所以,很可能他之前可能不是這樣,選擇的引起注意的方式不對而導致的吧。

而且手還有點不老實,俗話説:“小時偷針,長大偷金”,一旦養成習慣就很難改掉,看着一件小東西挺不顯眼的,但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不知是家長不知道還是家長以為沒受過教育他自己根本也就不懂得這些道理。但可以明確的是,家長的疏忽會給孩子的一生都會帶來及其不好的影響。

不知道為啥這個學校有很多有病的學生,特別是智障的,基本上每個年級又會有學生是腦子不怎麼好使的,單親的也不少,我們班也有,記得有個特別特別突出的學生—費英明:他也是單親,很多年前,由於他爸爸跟他們同莊的打架(不知啥原因),他爸被人給砍了一刀,可能這是導火線吧,他媽就跟他爸離婚啦,剛開始我也不是怎麼的清楚就是剛來到跟原學校教師交流時通過他們瞭解到:他爸爸也並不怎麼在意他當然也不是怎麼的關注他的學習,他還愛跟人打架經常惹火,而且他的手不老實,常動別人東西。

正是由於老師們給我提供的信息,我對他的印象也挺深刻的,但他剛開始並沒有像其他學生那樣按時到校,後來他去時我才發現其實他比老師説的更離譜,上學不帶紙和筆反而常帶那些不知啥名的髒蟲子,上課不但不聽課還讓別人聽不成,經常搗亂課堂紀律。

後來去家訪時,發現他的家庭也不怎麼好,家裏還有個姐姐,上國中,家裏是平房,很簡陋,沒有圍牆,家裏除了有台電視機和一些做飯的出具還有一張牀之外我就沒看到什麼值得一提的東西了。傢俱啥的根本提也不用提,跟其他家一樣最後同樣是以合影而告終。

家訪心得體會7

對我來説,“家訪”一詞是有温度的,因為它代表着愛,代表着信任,更代表着老師對一個學生的全部感情。

以前,有個老師就是用“家訪”感動了我的父親,更讓年幼的我明白了,老師的愛是那麼真,那麼沉。

那是我七年級時候的王老師,她教我們數學,還當我們的班主任。

開學不久,當她瞭解到我家的特殊狀況以後,她立刻就來我們家家訪了。老師來我們家家訪,這不足為道,因為自我成績好,不明白有多少個老師來家訪過,但,我的王老師不一樣,真的,太不一樣了。

因為她不僅僅來家訪,而且還帶來了麪粉、麪條,有一次甚至還給我們家帶來了2斤菜油。以後的每一次家訪都是如此,王老師從來都不空手來我們家的。

那是上個世紀80年代末,在農村,這些東西絕對是稀罕之物,而我的老師,卻在第一次家訪,就提着大包小包來到了我們家。

這,太讓我感動了,我真的想象不到,一個老師能夠這麼好,能夠對一個學生如此真誠、如此不計回報地付出。

不為別的,王老師只是期望,能夠用她的誠心説服我的父親和哥哥,讓我到城裏讀書,哪怕是到鎮裏的國中讀書也好。

因為王老師始終認為,當年的我有那樣的資質,只有城裏的學校才能完全施展我的才華,而不是我們的“附中”。説是附中,其實只有我們一個班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那種,唯一的一個班級。

但是我那頑固得有如石頭的哥哥,始終聽不見王老師的勸告,他每次只堅持一個觀點:“一個女孩子,我們能夠讓她讀國中就已經很不錯了,還想讓她到鎮裏、城裏讀書,那該花多少錢啊?不行,這事沒得商量!”

但是,我的王老師依然一次次地來家訪,依然一次次地提着東西來家訪,一次次地勸説着。

但是兩年過去了,哥哥依然不為所動,就是白瞎了我老師那些從牙縫裏節約下來的麪粉、麪條和菜油。

真不明白是上天的厚愛,還是我老師的仁慈之心打動了上帝,在我讀九年級那年,我們那所謂的“附中”居然被取消了,我務必要到鎮裏去讀九年級了。

在王老師告訴我這個消息的那一刻,我激動,開心,而王老師卻比我還要激動,因為她整整努力了2年而沒有任何結果的事情,居然毫不費力就實現了。你説,她能不高興嗎?

對家訪的感情,對老師的愛戴,就是被王老師那一次次的真誠與厚愛所強化,從而成為自我學習的不懈動力——我不止一次地告訴自我,要是能夠,我必須也要當老師;要是能夠,我必須也要像王老師一樣,用自我的真心與誠摯去温暖每一顆農村女孩的脆弱的心靈,讓她們也享受學校生活的完美,讓她們也明白,女孩一樣不比男孩差。

7年後,我果然也當上了老師,走上了對我來説神聖無比的三尺講台,當我跨上講台的那一刻,我就默默告訴遠方的王老師:“老師,我最後也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了,您開心吧?只但是,我能做得像您一樣好嗎?我能接過你手中那根充滿愛心的接力棒嗎?但,老師,請您放心,我必須不會讓我的女生輟學,我必須像您當年關心我一樣去關愛她們!”

因為自我始終都在農村任教,所以我也見過許許多多家庭貧困的女生,一看見那些女生躲閃、羞澀的眼睛,我就明白,她們必須有個不如意的家庭,一如當年的自我。

於是,家訪,就成為我班主任生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

忘不了,我以前把幾乎所有的週六都用來家訪,從上午一向到夜裏的伸手不見五指;一次次帶着年幼的孩子和老公一齊,奔走在一條條鄉間小道,聽着一個又一個或心酸或欣慰的故事,然後與我的學生一齊,趕往下一個家庭;

忘不了,我們以前辛辛苦苦地走到一個半山腰的獨門小院,在那裏我們看到了我班上那個一向桀驁不化的女孩——娥。看到我們的到來,她驚訝、詫異,而她的養父卻緊緊握住我的`手:“老師,娥讀書這麼多年了,你是我第一個見到的老師。”從那以後,娥開始慢慢收斂自我的脾氣,漸漸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女孩。

忘不了,我們以前一路走走停停來到一個連公路都不通的偏遠小村莊。看到那裏破舊不堪的房子,我簡直難以想象,原先,在我們的身邊,還有這麼窮苦的地方。

當我們好不容易打聽到我學生的房子時候,他們家隨即就圍滿了前來看熱鬧的村民,他們爭先恐後地説:“老師,你是教國中的吧?”“老師,你真看得起阿偉,這麼大老遠地來看他。”而我的家長,卻什麼話也不説,他只會一向緊張地搓着自我的雙手,侷促地笑着……

之後,我才明白,我居然是第一個到他們村子家訪的國中老師。那一刻,我真不明白是該高興,還是悲哀?——一個有着二三十户人家的村子,少説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吧?而我這個剛上任不久的班主任,竟然開了他們村子的先例!

那種震撼,那種觸動,多少年過後的這天,依然歷歷在目,久久不能釋懷……

從此,我愛上家訪,愛上奔走於一個個幸福或不夠幸福的家庭,然後把關心傳遞,把關愛傳達……

之後,我不當班主任了,但,只要有班主任提出家訪,我總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因為我明白,一次家訪,就意味着老師和學生能夠進行一次無障礙的溝通與交流;一次家訪,就意味着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又增進了一層;一次家訪,老師與家長、學生一齊親密無間的交談,就是對學生最好的關愛與呵護!

家訪心得體會8

家訪作為聯繫家庭與學校的一條紐帶,它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家訪能及時瞭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從3月初,我們響應教育局的號召,我利用每週五下午放學時間深入學生家中,對每位同學進行深入的瞭解。老師走進學生家中,會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也是一個觸動。教師、家長、學生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

在家訪中,我瞭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天忙於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説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於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餘,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孩子往往已經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抱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採取措施,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從小又過於溺愛;現在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針對一部分家長忙於工作,無暇照看、督促這部分孩子,我教他們一個聽寫和背誦的好辦法。用手機的錄音功能,把每天要聽寫的詞語,每個詞語讀三遍錄下來,再聽錄音進行聽寫,寫完後還能自己檢查,背課文的方法同理,有的孩子真按照我的方法去做了,家長反映,方法很好。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匪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通過家訪瞭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着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

家訪心得體會9

形形色色的家長,每一屆學生,家訪是必不可少的。即使不做班主任,只擔任語文教學,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了解學生,是教育學生的基礎。前階段由於比較忙,因此家訪的比較少,一學年過去了,才發現我對學生的家庭,對家長,瞭解的都甚少,似乎教育缺乏了底氣。走進學生,走進家長,走到學生家庭,顯得迫在眉睫。

最近連續家訪了很多學生,碰到了形形色色的家長,有的非常熱情,又是泡茶又是拿水果,交談甚是融洽;有的清茶一杯,質樸尤加,交談甚是順暢;有的木訥乏禮,不説請坐,也不泡茶水,交流竟然都是我的獨角戲;有的竟然不把老師當回事,明明知道教師等一下來家訪的,卻與老婆到外面去了……本地的家長總體上比外地的家長更加熱情,更加重視教育;外地的家長也鮮有熱情與重視的,這樣的孩子相對來説也更加有禮貌。回憶以前在城裏家訪的情景,家長一旦知道老師要來家訪,總是覺得是最重要的事情了,盛情款待。然而,農村學校(尤其是外地生比較多)的家長,你就會覺得有極大的落差。理解萬歲,對於奔波在生存線上的家長,或許他們給予孩子的教育環境與教育期望,也只有如此。我們教師要做的是:宣傳教育理念,溝通在校表現,與家長攜手,讓孩子發展得更好。

從家訪中,總體感覺我們大多數學生在家的學習習慣還是不錯的,大約有95%的學生能夠及時完成作業,而且每天都會看些課外書,有的學生還會去辦平湖市圖書館的借書證,經常到那裏借閲書籍。一些本地的農村學生,家長很重視,還報了1、2個興趣班,培養特長。但也有部分外地的學生,精神生活匱乏。課外書閲讀得不到家長的督促與支持,看得也不多;興趣班也沒有報,業餘時間基本上都是瞎玩。往往這些家庭都是不太懂教育,家長自身為人素質也不是很高,與教師接觸時候的禮貌也不是很懂,所以學生相對來説也顯得不是特別文明禮貌。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相信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我會更加有效的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家訪心得體會10

根據學校和級部的統一安排,假期我對所教班級的學生進行了家訪。分別採取了電話家訪和登門家訪。無論哪種方式,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家長對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們對老師的尊重與信賴。同時我也詳細地向家長了解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長、在家表現、行為習慣等,並聽取了家長對教師的意見、希望,同時,有禮節、有分寸地向家長反映了學生的在校表現,肯定了學生的優點,誠懇地指出學生的缺點,耐心地傳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讓家長知道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僅是學校的責任,也是家庭的責任,提醒家長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更要關心學生的情感和品德。

這次家訪是成功的,增進了對學生的瞭解,便於以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同時,也拉近了與家長間的距離,通過聯繫,每位家長更增添了對老師的感激,從而更加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非淺,通過家訪瞭解了一些隱性的問題,這樣我可以從根源着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想只有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繫,才能真正的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家訪心得體會11

為了響應省教育廳開展的“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進一步瞭解學生的各方面情況,提升教學工作服務水平,根據學校安排,我先後對班上十多名同學進行了家訪。現將家訪過程中的心路歷程,書記於此,與各位同事交流。

週六上午,陽光明媚。這可是我每週唯一的休息日。平時,我大多選擇這一天去中心城區,或與家人一起看場電影,或去省博參觀,或去省圖書城看看書什麼的,把這一天作為我給自己放鬆心情的一個時間段。今天卻是另外一個任務。我吃過早餐,便踏上了假日家訪的征程。

電話約訪了小悦(女)家。其父母先前在糧食部門工作,改革後,買斷工齡。三口之家,大多數時間卻是母女在一起,其父親在外承包農田。很少回家。家裏雖不顯富裕,但整潔有序,孩子有專門的學習室(專門為其拍了一張學習照附後),電腦同樣也是放在孩子卧室,家長一再稱讚自己孩子很懂事,從不沉迷於上網。母女像姊妹一樣溝通順暢。這是家訪中最輕鬆的一家。我主要就小悦要增強學習自信心等方面的自我培養與學生及家長進行了真誠交流。家長很開朗,小悦也很配合,整個交流幾乎都是在歡聲笑語中進行的,我也感覺到這樣的家校交流很舒暢。

走出小悦家,直往小春(女)家。小春內向。成績在八年級有所下降。從家訪中瞭解到:父母離異,且都不在本地。平時與年近七旬的爺爺奶奶住一起。三人生活環境比較擁擠。但爺爺奶奶對我的到來很是熱情,拿出了很多土特產,一再地要我吃,這份樸實很讓我感動。小春在我的鼓勵下與我交流也放開了(在學校好象從來沒有過這麼“近”)。我把她當成自己的女兒一樣來交流,很是和諧。她不時地要我吃這吃那,完全象換了一個人似的,可能平時學校老師與學生還是沒有真正實現平等啊!從小春家走出來,她一直把我送到大門口,好象依依不捨。就這樣,家訪圓滿結束。我想,要是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完整的家該多好啊!

小超(男)家。與他家已聯繫了多次。今天還好,他家長正好在家。趕到小超家時,已是上午十點多了。其父親開面的。出門早,家裏有其爺爺、奶奶和其母親。該生前不久因上課看不該看書籍已有約家長來校交流過。近期這孩子上課總是沒精打彩。到他家時。小超還沒有起牀,據説昨晚通霄玩電腦。家長一臉的無奈,我沒有多打擾小超的“休息”。家長主訴以玩電腦入迷為主題,除了沒有辦法以外還是沒有辦法,看來,這次家訪後我得給其班主任反映一下這個情況,最好建議進入學校心理諮詢室聊聊,多半是有了網癮(猜測),我建議家長與孩子深談一次,弄清孩子到底需要什麼?因為一個學生在學業上沒有需求(成績好壞無所謂者)時,他的興趣多半是發生了轉移。讀書不是唯一出路,但這個年齡的孩子還是應當盡力以學業為重。半小時後,在給家長充分建議中結束了家訪,這是一次心情較為沉重的家訪,我與家長們一樣,對小超的現狀多少表現出了一絲無奈。對任何一個學生我們是不會放棄的,希望家長也能有個配合,試想,一個在家裏對不適當行為都不能得到糾正時,學校、老師又有多大的力量呢?這個孩子需要更多的合力!真誠希望我們能多方努力,幫助這名學生順利完學業。

結束語:老師上門家訪,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也是一個觸動。教師、家長、學生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通過面對面交換意見,共同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有利於教師、家長、學生之間迅速達成共識,在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形成合力,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家訪心得體會12

家訪,説到底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樑。通過家訪能及時瞭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那麼我們的教育會取得更大的成功。下面就談談本人的幾點心得體會。

通過家訪我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面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裏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就是不一樣。所以這登門家訪的傳統不能去。

俗話説“情感是教育的橋樑”。老寫的“親”字,也説明一個道理:人要常見面才會親。所以家訪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麼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到心應手。

對於家訪的對象是後進生,我覺得“後進生”因為一些不突出的優點而受到老師的稱讚時會很高興,老師可以和家長一起從點滴的進步談起,一分為二地分析學生,用優點去克服缺點。所以在家訪時我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老師上門家訪,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也是一個觸動。

教師、家長、學生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

每次家訪都會讓我受益非淺,和學生家長相互瞭解情況,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溝通感情,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並且同學生家長共同研究,在教育學生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達成一致意見。

這次家訪使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那麼我們的教育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這對我今後的幼兒園教學工作來説是一個寶貴的經驗,家訪中,孩子們更能感受到老師的關注與重視,這是對孩子的鼓勵,;家長更能理解我們的工作,這是對家長的觸動。家訪,容易形成教育合力,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非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通過家訪才能瞭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着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繫,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家訪心得體會13

迎着風,踏着輕快的步伐,和着孩子們歡快的歌聲,走在綠油油的稻田之中,別樣的激動,期待着和每個孩子的零距離交流,期待着和家長們一起探討孩子的未來。

轉眼之間,來支教的日子已過去了大半年,經過前一段時間的觀察,我們已經對每個孩子的行為習性,性格特點有了一定的瞭解,而且通過我們自身的努力,家長們也瞭解了我們的工作。所以我們開展了家訪工作。我們的家訪主要是通過與家長的交流進一步瞭解孩子,瞭解孩子的成長和受教育環境,瞭解家長們眼裏的教育。與其同時,針對每個孩子,向家長們提出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議,讓孩子們朝着一個好的方向發展,使孩子們的未來更加明朗。

在我的印象裏,農村的家長都會特別重視孩子們的學習,歷代人的艱辛已經讓他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嚮往,而且每位家長都會希望孩子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家訪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我所想象的情況。每到一家,家長們都以農村特有的方式熱情的迎接了我們。一陣寒暄之後,我們便步入正題,開始探討孩子的教育,這時的氣氛就明顯不如前面了。經過我的觀察,家長們大致有兩類,一類是家庭條件較好,可以負擔起孩子的讀書開銷,而且會為孩子們作出額外投資的;還有一類是家庭條件較差,心裏想着孩子的未來卻是沒有辦法付出太多,而且會讓孩子做很多農活。對於前者,家長的付出挺多,但是關注度不夠,他們的心思並沒有完全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相反會比後者少。他們或許是認為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條件就夠了,其實不然,孩子還小,重點應該放在養成教育方面,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來説是至關重要的。對於後者,他們深深地明白生活的艱辛,所以很希望孩子可以擺脱艱辛,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他們很關心孩子的學習,卻只能是在一邊瞎操心,因為生活畢竟是生活。

在家訪過程中,我説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老師們最喜歡的就是大膽發問的學生,多去老師辦公室轉轉。”感覺我們的家訪還是很有效果的,這幾天,她們一來學校就來找老師問題,很是積極,我也真的是從未有過的欣慰…希望孩子們可以堅持這個好的習慣,好好學習。也希望家長可以更重視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孩子們現在還小,尚處於養成教育的階段,也是孩子性格成型的重要階段,家長們應該多注意這個問題。

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再崎嶇,再泥濘都會有路…我們無法改變現狀,只能欣然接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孩子們,加油吧,未來的舞台還在等你們上演精彩的節目。

一次平常的家訪,一份不平常感動。從這次家訪中,我們感到這一次家訪來得太遲了,為什麼我們沒有更早地發現有些從特殊家庭出來的孩子,為什麼我們沒有更早地讓有些人得到學校的温暖。是我們的家訪有太多的蜻蜓點水,還是他們的遭遇從來沒有進入我們的視野,難道就因為他們是一個所謂的差生嗎?

這次經歷也讓我對家訪這個曾經走過堂式的工作有了新的認識。今天的家訪,我們應該訪什麼,怎麼去訪?以前的家訪很多是秋後算賬式的,是向家長告狀,反映學生在校的不良表現的。或有就是向家長展示優秀學生的成績,以博得家長的一番誇獎,美其名曰是工作訪問,可實際是功利訪問。

帶着感情,改變心態,改變方式,才能更好地做好今天的家訪工作。

家訪要多以私人身份進行。私人身份比較容易讓家長親近,也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以前我們教師的家訪都是以工作身份進行,這讓學生害怕,也讓家長敬畏,不容易實現零距離交談,無障礙溝通。家訪的目的就是了解學生,瞭解學生的家庭。以私人身份進行,能讓我們和家長之間溝通的距離縮短,就像兩個普通人拉家常似的,讓想要了解的問題在自然中切入。切不可進門就提關於學生的事情,不管好還是不好的,都不能,因為這樣會使談話的氛圍僵化,不利於我們實現全面瞭解學生及其家庭的目的。私人身份還能讓我們更好地和學生及其家長保持一個通暢的聯繫機制。

不要有事才家訪。傳統的家訪讓家長感覺到,老師來了,一定沒有什麼好事;也讓學生知道,老師走了,一定沒有什麼好結果。這就會使學校、家庭兩方面的教育不可能融合到一塊,形成育人合力,沒有溝通就不會有良好的教育。所以在家訪要注重家常式的聯繫,親戚式的走動,防微杜漸,將教育的時間前移,這樣一來,到真正有問題了,也能更好與家長達成一致,取得充分理解和信任。平常的家訪可以和家長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幫助一些親子關係不好的家庭,改善親子關係,以使家庭教育沒有阻力,也能促進學校教育的思想在家庭中得到延伸。現在很多的學生在校和在家完全是兩副面孔,這就要求我們更要注重平時無事的家訪。

常帶一顆父母之心去家訪。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好孩子,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得到老師的誇獎,這都是人之常情。夸人之子女其實就是在誇其父母,所以我們在家訪中,對學生應以正面鼓勵為主,多肯定少批評,每一個孩子都是會有他閃光的一面。特別是不要指責父母在教育方面的過失,而要以商榷的方式進行交流。為師者關鍵在於要能理解學生,所謂“理解學生,教在心靈”,一個成功的師者,就是要能在家訪中體現出“為師不忘童年夢,常與學生心比心”。這樣,就能讓家長感受到你是真正地愛護關心他的孩子,家長也就能信任教師,對教師的教育也會更加支持與理解。

用心體驗特殊家庭學生的成長曆程。對一些特殊家庭出身的學生,我們的家訪工作重點就不一定是針對學習了,而要更多地關注他們的家庭生活,還有他們的情感世界。有的學生來自單親家庭,有的來自困難家庭,還有的來自組合家庭等等。這些家庭孩子的心理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性格缺陷,他們要麼有過激性格,要麼有自閉心理,或是自卑等不一而足。家訪中若是我們單一指向學習成績,只會讓他們的這些缺陷更為嚴重。若我們能以一份真摯的同情之心,以一顆善意的理解之心,去傾聽家長和學生的訴説,讓他們積壓的話語有一個釋放的機會,不管是對這個家庭,還是對當事的孩子都是一次希望的開始。有了希望的生活才會有奔頭,有了奔頭的家庭才會有陽光,有了陽光的孩子才會有健康的前途。

教師家訪一定要帶着一顆愛心下去,有了愛心的教育才會撼動心靈,這樣我們作為教師才不愧為真正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家訪心得體會14

縣教育局的“千名教師進萬家”的教師家訪活動正在各個學校如火如荼的開展。我校也不例外,學校安排我和其他三名教師組成一個組,以班主任為家訪小組組長,負責對一個班的學生進行家訪。

作為班主任,我覺得這項活動的開展有意義。一個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級的事務,除了需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之外,比一般教師更深入的瞭解學生情況,摸清學生脾氣,知道學生平時在家的表現,瞭解其家庭學習狀況,知己知彼,將對班級管理特別是對學生進行鍼對性教育將起到不可或缺的影響。

還清楚地記得畢業分配到學校工作時,當時在學校一批老教師的帶領下,我走訪過很多學生的家庭。每到一家,家長都盛情相迎,熱情讓座,端茶倒水,愉快地與我們教師談起學生在家裏的表現,談學生的學習方法問題,談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希望教師對其子女在學習方法上能予以一些指導,也希望在學校裏教師能對其子女更加重視。這些家訪活動和後來的教學成果改變了老百姓對我們學校的看法。

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農村學校裏很多教師移居到縣城,農村的田間小路上很難發現到教師家訪的身影了,教師與學生家長的聯繫也僅僅限於電話聯繫或者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會了,或者學生在學校裏出了問題打電話通知家長到學校解決問題。我們知道家長會時間短家長多,有很多家長看到與教師沒有時間交談,他們一開完會就走了,只剩下很少一部分家長與教師交流。就算與教師交流的,交流的也不夠深廣,所以就談不上對學生進行鍼對性教育了。

上個星期我和我們組的教師走訪了五個學生的家庭。雖然他們的情況我通過開學調查略知一二,也白紙黑字地記錄在班主任工作實錄上,但通過家訪,我瞭解到了很多更深更詳細的情況。一個學生其母親在其兩歲時就亡故,其父親遠在長沙打工,供應着兩個小孩讀書,大的在繁昌二中讀書,家裏僅有七十多歲的奶奶照顧其生活,學習基本上靠自己,來自長輩的關愛非常少。另一個學生家庭更是特殊,其父親由於觸犯刑法而入獄,一家人生活重擔落在了其繼母的身上。並且這個學生與繼母的關係比較緊張。其生活基本上靠自己自理,有一餐沒一頓的,沒有一個温暖的家庭,其學習狀況令人擔憂。其他三位學生通過走訪,也發現了很多問題,別看他們在學校平時表現較好,但在家裏也有一些不良的習慣,這些情況只有通過走訪才能獲知。

教師走訪,雖然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但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把國家對教育上的優惠政策通過教師與家長的真心交流深深地傳達到家長心中,也使教師瞭解到了農村部分家庭的困苦,使我們有時候能站在學生家長的角度來看問題。教師家訪,不僅僅是教師到學生的家裏走一走,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它架起了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橋樑,增進了學校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感情,消弭了學生家長與學校之間可能出現的矛盾,密切了教師與學生家長的聯繫,也使得學校的工作更容易開展了。

家訪心得體會15

楊雪童活潑好動,人很機靈,腦袋瓜子也很聰明,就是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作業完成不及時,在學習上經常偷懶,不喜歡學習。

星期三的中午,我在通知家長的狀況下,按照登記的地址,來到了孩子的家中。

孩子的爸爸見我來了很是熱情,把我讓到屋裏,又是泡茶又是拿水果,着實讓我很感動。因為沒看到孩子,我就問起,家長很無奈地説:“又跑出去玩了。這孩子,整天就明白玩,每一天寫作業都要我們看着才行,一放鬆就玩開了,一點自覺性都沒有。我和他媽媽都傷透了腦筋,老師您坐着歇會兒,我去找他回來。”趁着孩子的爸爸去找孩子功夫,我仔細打量了一下他家的環境:挺殷實的一個家庭,收拾得很是利落乾淨,足見這家人都是對生活要求比較高的。見到孩子回來了,我站起來對家長説:“楊雪童的爸爸,我主要是想和你們溝通一下,瞭解一下狀況。”聽到我這麼説,家長的臉上有些尷尬,同時也有了一絲簡單。“不好意思啊,老師,讓您笑話了,我看他這麼不爭氣心裏着急啊!這孩子,平時就是太不聽話了,我們打也打過,罵也罵過,一點效果都沒有,你説我能不着急嗎?”孩子還是低着頭站着,但是我從孩子臉上隱約能看出一些委屈的神情。見此情景,我心裏開始琢磨:“是不是孩子受了什麼委屈呢?”於是,我對孩子的爸爸説:“楊雪童爸爸,你先去忙吧!讓我和孩子聊一會兒。”我邊説邊朝孩子的爸爸使了個眼色,孩子的爸爸一下子領會了就走開了。我把孩子摟了過來:“楊雪童你覺得讀書好不好?”孩子有點羞澀,請輕輕地

點了點頭,“那你覺得我們兩位老師好不好?”孩子猶豫了一下,還是輕輕點了點頭,看着他回答地這樣猶豫,我相信癥結就在那裏了。“那你為什麼不願意學習呢?”他低下頭去不説話了。“你是不是受了什麼委屈?有什麼不開心呢?沒有關係,説説看,如果是老師什麼地方錯了,老師保證改正。”孩子還是低着頭,眼淚卻掉了下來,這使我更加相信他是受了委屈。“那次…不是我在講話,是我旁邊的小朋友講話,你卻批評我…。”哦!心結最後打開了,看來錯的還真是我這個自以為公正無私的老師。所以有時看來,老師真的不能夠用一種定勢來看待有些頑皮的孩子。於是,我及時向孩子道了歉,並約好如果以後老師批評錯誤要及時跟老師説,但如果老師批評對的要及時改正。

孩子的臉上最後又露出了笑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