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案學習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1.19W

導學案是經教師集體研究、個人備課、再集體研討制定的,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為目標編寫的,用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對此小編給大家收集了有關導學案學習心得體會,應該能給各位帶來幫助。

導學案學習心得體會

  導學案學習心得體會(一)

經過這一段時期學習和實踐我對導學案有了一些心得體會。“導學案”堅持知能統一,實現學會和會學;從學習內容上講,明確有關知識結構,力求知識規律化,系統化,思路條理化;從學習方法講,重在指導學生如何學好,重在教師考慮如何教好。在老師方面,避免了授課的隨意性,功夫下在了課前,課堂上有精力關注學習狀態,隨時進行點撥和指導,對學生來説,拿到學案後,對本節課要達到的目標很明確,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合理安排,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主要是在進行自主學習。

學生成了學習的參與者,並且還能代表小組發言,給了他們一個展示的機會,其實,每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慾望,當這部分學生也參與到學習中來了,課堂氣氛就更活躍了,學生動起來了,學習就好辦了。學生依案自學,教師導學釋疑,當堂達標為主要步驟,使知識落實與能力的培養於一體,起到了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落實素質教育的作用。

“學案導學”遵循的理念具有超前性、先進性,富有鮮明的時代感“學案導學”的着眼點是堅持以人為本,關注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個性和人格的形成,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但在我的實際課堂教學中還存在有很多問題,如主體參與不夠、教與學順序顛倒、規範表達落實不力等,如何在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案導學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呢?當然要努力學習導學案,認真做到以學當教,當堂達標。

其次學案的設計應具備以下特點:1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教材,從整體上體現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繫,使知識能條理化、系統化和整體化。2有啟發性,對教材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有的應作適當的提示,配以一定數量的思考題。3問題設計應有層次性、梯度性,應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學會看書,學會自學。

再則“探究”是學習的靈魂。通過實驗探究,學生可以弄清事物規律的來龍去脈,對疑難問題有所分辨,在知識上有所收穫,在思維上有所啟迪,在合作交流上有所提高。探究的方式多種多樣,有分小組探究,個人探究、小組之間交流與合作等。不管哪種方式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我想以後多研究一下小組探究,小組探究可以增強溝通能力:即具有良好的“聽、説、問”三種成比例出現的行為。“説”,即表達清晰,具有説服力;“聽”,即有效傾聽,設身處地地理解別人。小組探究可以增強團隊合作:即願意與他人合作,作為團隊的一份子去共同完成一項任務。小組探究可以增強自信:即敢冒風險接受任務,或敢於提出與不同的意見。

總之,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嘗試使用學案導學的方法去教學生,去啟發學生,使自已的課堂變的生動、有趣,使學生愛上數學課。

  導學案學習心得體會(二)

我縣倡導使用導學案已經有兩年了,在教學工作中我也開始使用有一年多了,新課改的浪潮使我在工作中不斷摸索前進,為此,我就多聽聽本校使用導學案班級老師的'課,還到滎陽去學習使用導學案的經驗。我感覺現在使用導學案收效甚微,下面把我使用導學案後的體會簡簡單談談。

一、課前預習比以前有很大的成效。

學習語文的第一步就是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原來沒有使用導學案時,學生們拿着語文課本讀到一到兩遍,再寫一寫本課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學生都做了漏網之魚,書本簡單的批幾個字,沒有一點成效,而有了導學案同學們依照導學案的要求,能夠自己去學習,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詞語通過各種方法(查工具書、問老師和同學等),批註到課本上或導學案上,這一點要在以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做到,除此之外,導學案中的一些關於合作探究的習題,同學們也能在小組內合作交流彙報,學習效率大大增強了。

二、課堂中角色的轉變。

原來沒有使用導學案,老師用的是陳舊的教學方法,老師講學生聽,因為老師沒給他們合作交流的機會,學生根本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所以一堂課下來老師是口若懸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整個課堂真是死水一灘。自從使用了導學案,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學生成了課堂的主體,老師只起個適時點撥的作用,也就是説課堂上老師講得越來越少,學生卻説的越來越多,這樣一來,課堂氣氛肯定會十分活躍,,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們肯定想學、願學。

三、減輕了教師在備課上的壓力。

在使用導學案之前,老師要一課一課地把教案詳詳細細地寫在教案本上,費工又費時,往往寫教案時形式,對教學的作用不大。現在導學案的產生,減輕了老師在備課上的壓力,只要老師吃透教材在導學案上圈圈點點,認真備課就可以了。

我的困惑如下:

一、有部分後進生缺少自主學習的習慣,遇到稍有難度的題,不討論、不查閲資料,也不請教老師和同學,也就是説使用導學案後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越來越棒,可成績差的是越來越差,形成了兩級分化。

二、由於個別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導致教學任務不能完成,一個課時的任務往往需要兩個課時才能完成。

三、課堂展示時,容易的題目爭着回答,難的題目都不講。

以上是我使用導學案的淺顯看法。

  導學案學習心得體會(三)

一、角色轉變,精心設計

1、“課堂公關”能力。教師必須在“導學案”的輔助下,在教學中激勵、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創設寬鬆氛圍、表揚閃光點、小組競爭、個別座談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樹立“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參與,我快樂,我提高”“我的課堂我做主”等思想,實施“三先”:題目讓學生先做,問題讓學生先想,答案讓學生先説。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教學導演”能力。在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導學案”,為學生創造表演的舞台,讓課堂充滿魅力。教師必須減少語言密度,精講教學重點,必須根據教材內容,靈活使用教學手段,做到寓教於趣,寓教於情,使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亢奮狀態。

3、“指導催變”能力,讓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要求每個備課組選定一名首席學法指導教師,開展經常性的集中學法指導,在每週固定時間組織班級開展學法交流活動,為自主學習提供方法保障。

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徹底拋棄以往那種“不講不放心;老師在講台上自我陶醉,學生在下面渾渾噩噩;老師只為自己完成教學任務而不關心學生學的情況”等種種傳統做法,不包辦,不搞一言堂,不要認為課堂上多講幾個題就是課堂容量大了!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容量”、不要認為喧囂的課堂氣氛叫“活躍”,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活躍度”。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給每一個學生提供表現成功的機會。

二、學案編寫,至關重要

學案的編寫是整個導學過程的最重要的環節,要求老師對教材要有很深層次的理解、對知識點要正確地把握、對學生的“學情”即“認知程度”要有足夠的瞭解。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教師才能進行學案的編寫。在突破某個知識點時,以往“教案”無非就是知識點的簡單羅列,然後“灌”給學生。而“學案”的不同點就在於,把新知識點“問題化”,就是把新知識點拆解成學生可以通過思考就能解決的“小”問題,每個小問題點解決後,新知識點即所謂難點的解決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一篇好的學案,應能充分體現導學的功能,把知識問題化,即通過學案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去閲讀課本,帶着問題去主動思考課本知識,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最大程度的還原科學發展的過程,有利於學生養成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學案的實施,看似老師在課堂上講得少了,變“懶”了,實則不然,課下需要很多的付出才能達到目的!倒是原來的“滿堂灌”,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懶”了。

學案的設計應具備以下特點:

1、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教材,從整體上體現較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繫,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以及自己將要掌握的重點知識和要突破的難點知識。

2、設計的問題要有啟發性,對課本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有適當的提示,配以一定數量的思考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個問題的解決中培養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3、問題設計應有層次性,梯度性,應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看書不詳細也不行,光看書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從教師設計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

三、課堂教學,精心組織

課堂操作要避免兩個誤區:一是單純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不管不問,“放羊式”;二是學生預習後教師再逐一講解,對答案,“灌輸式”。教師應該根據學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饋,有目的地運用導語、演示實驗、歸納總結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對疑難信息適時點撥引導,對難度較大的傾向性問題給予精講,要畫龍點晴,以實現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難點的突破,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準確把握學情,進行二次備課。另外,在課堂上比較常用的一種模式就是“兵教兵”,這種模式在講評課及複習課中比較實用,“兵教兵”抓住了學生出錯後急於糾錯和學生樂於討論,喜歡輕鬆活潑課堂的心理特點,放手發動學生,通過板演、解析、點評、提問、討論等形式使問題暴露,不知不覺中解決。例如板演環節,不一定只是計算題,還可以是選擇、填空。因為這類問題暴露不明顯,通過出錯學生板演、解析,其他學生點評、提問、討論能較好地解決問題。“兵教兵”講評方式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師來説,第一,課前要進行更詳盡的備課,統計出錯率、出錯點、出錯人,設置有層次的問題,有必要的輔以變式題、補救題,進行方法提煉等。第二,必須做到精講點撥,“兵交兵”效果雖好,但耗時較多,教師必須駕馭好課堂,適時設問、啟發、提煉,儘量少講,把機會留給學生。第三,靈活機智應對學生討論中的問題,對學生討論結對學生討論結果進行到位的評點、總結。這要求教師有更深厚的知識儲備。對學生而言,第一,“兵交兵”能激勵學生。做題時能認真對待,出錯後能認真糾錯,上課時認真聽講,這樣一來學生的主動性就調動起來了。第二,學生樂學,不再是老師一個面孔一個聲音,每個學生都可能成為這節課的“教師”。學生興趣高了。第三,鍛鍊了思維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後鞏固,能力拓展

這是一個教師接受學生彙報結果或進行總結、評價的過程。它主要是立足於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體現有效學習的過程。在課後設計的鞏固練習是讓學生通過課間學習後對知識的一個反饋。學生能學以致用,做到當天知識當天消化。通過導學案的實施,學生有了自己尋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教會他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學習,讓學習更加有效率。

總之,學案導學的優點很多,但對教師的要求也響應的提高,我有成功,有收穫,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發揚學案中的優點,彌補不足,既要使學生暢所欲言,又不能浪費時間,偏離主體,做到活而不亂、難易適中,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熱門標籤